【案例】
在工人日报,做一名“新闻工匠” 王金海 作者简介:工人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编辑。历任工人日报社要闻部主任、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工网副总编辑。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曾获得10次中国新闻奖。担任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新闻奖——融合报道奖及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奖评委。 多年以后,我总会不时想起在新华社举办的采编高级研修班上,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讲述“怎么做稿子”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我刚进报社不久,那堂课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新闻原来可以这么做!当编辑居然能这么精彩! 三十年弹指一挥。我相信,那堂课和我已经走过的新闻之路存在着某种联系……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新华社的采编高级研修班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新闻业务培训班。之后的30年间,我又参加过很多新闻培训班、论坛:一是为了开拓视野,掌握前沿信息;二是为了与同行交流,解决现实问题;三是为了不断精进,巩固“道心”。 这期间有两个培训班受益较大:一个是2008年至2009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清华—花旗EMBA奖学金媒体培训课程(第四期)”;另一个是2019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高级研修班。这两个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均是国内顶尖的学界大师、业界大咖;授课内容从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社会、民族、媒体融合到新闻实务,结构完整、真材实料。复旦的培训班,课程都安排在周六、周日,我需要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乘高铁往返,虽然辛苦,但乐此不疲。 在做新媒体之前的20多年里,我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做了新媒体之后,阅读的载体从纸质换成了手机。一直以来,书读得很杂,学的也很杂,古今中外都看。其中,有几本新闻学领域的书,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一本是《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作者是时任央视评论部主任孙玉胜,他叙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节目的创办经历,大型特别节目运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反思,以及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这本书充分满足了我对这类节目“后厨”的探究欲望;另一本是新华出版社的《新闻学名著译丛》,研究记者在新闻现场如何采访以及编辑与记者如何互动。这些经典著作,对我日后的新闻实战颇有助益。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贯穿我的新闻生涯。无论是持续性报道,还是单篇报道;无论是遭遇突发事件打“移动靶”,还是策划主题报道打“静态靶”:无论是“神经绷紧”的值夜班,还是“事无巨细”的上白班……我都能沉浸其中,享受实战的全过程。和一线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在一起协作完成某个项目,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一起“磨”稿子、剪视频,是我人生的快乐时光。 30年间,我在工人日报社转战经济新闻部、要闻部、融媒体中心、中工网等几个岗位,始终围绕着“编辑”这件事,但并不觉倦怠,究其原因无非“热爱”二字。 笔者(左一)与经济新闻部编辑策划、组织《九省市农民工求职地图》系列报道。 专注“战术”,形成标准推动量化 做新闻要求内外兼修、术道并用。我在工人日报社长期负责内容建设,更专注于战术层面,着重于实际应用与技能发展。 战术即匠心,而匠心需要时间浇铸。这些年来取得一些“战果”,形成一些“战术标准”。令我欣慰的是,这些“战术标准”青年编辑们至今仍在沿用…… 制定“工作稿”见报标准。在经济新闻部做主任时,经常处理各类工作性稿件。当时有29个国务院系统部委局办的宣传都归在经济新闻部,平均每个记者要负责好几个单位。在部门例会上,我多次与负责记者切磋工作稿的不同写法,严格把关,常让记者感觉发稿艰难……于是,制定了三条见报标准: 第一,要有读者意识、要有针对性。稿子是写给读者看的,见报稿子要以能够回答三个问题为佳:部委局办说了什么或决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或做出这个决定?这个决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第二,植入“新闻背景”。有些稿子过于简单,缺乏因果关系。因此需要植入“新闻背景”,它可以是一些数据、一些过去的事件,甚至是事件的动机与目的,是新发生事实的组成部分,是事实间的关系,是更多的事实。 第三,标题要做成实题。尽量避免使用“成效显著”“高度重视”这类虚化表述做题。如果做不到,就说明稿子本身缺少新闻价值,不发。 这三条发稿标准,严格执行了很多年。效果是:跑口记者新闻判断能力增强了,责任编辑把关水平提升了,版面变干净了。 建立突发事件报道范式。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因其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为公众所关注,是工人日报的重点报道领域。经过不断复盘与总结,我们提出“三个阶段”报道范式:第一个阶段报道全面信息,第二个阶段聚焦本报特色,第三个阶段做深度分析。 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经济新闻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抵达灾区核心位置。那段时间,办公室墙上挂着汶川军用地图,后方编辑按照前线记者的作息值班。前线记者发回第一波报道,主要关注灾情的剧烈程度、救援的实际困难,目的是引导各种力量对灾区展开有针对性的支援;第二波报道则放在工人日报关注的群体上——工厂、工人、工会如何展开生产自救;第三波报道则对救援协调的科学性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 “三个阶段”报道范式,规划了报道节奏、明确了报道方向,简单实用,一直沿用至今。有了这个范式,即使新记者出现场也清楚每一步该做什么。 梳理头版版面“定式”。我的新闻生涯与头版有着不解之缘。刚进报社就接触头版,离开头版多年后又回到头版,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也是因头版而获得。 哪条稿子放头条、放报眼?头条标题是做横通栏还是竖通栏?若干重要新闻摆在面前,如何妥当安排、各得其所?——头版的年轻编辑在刚上夜班时,经常会碰到这些问题,且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既体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体现业务水平、职业素养。我在要闻部主任岗位上,经过深入研究、领导审定,梳理出《工人日报头版版面规范》,基本解决了年轻编辑的困惑。 这份《规范》的核心是对“要闻”进行分门别类,类型不同处理也不同。《规范》梳理出10种版面情况,每个种类又按不同层次分出不同的版式。《规范》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俱进,目前还在不断增补、修订。 这些年,我和同事们在实战中提炼、总结、制定的“战术标准”,还包括新媒体端,如《工人日报社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平台重要稿件发稿要求》《工人日报社演播室及采编器材使用管理规定》等。还有一些没有形成文字的“工作法”,如新媒体平台舆情预警、舆情处置方法等,是以口传身教等方式,存在于日常工作的应用之中。 坚持创新,开辟工作新局面 创新是媒体的内在气质、本质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创新,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兴趣。有几件事或许还算得上是创新,在此做个分享。 “开放式创新”,创办一档“好看”的栏目。在融媒体中心做主任时,我一直想做一档“好看”的视频节目。几经酝酿,在2022年推出“职业总动员”职业体验类栏目,每期10分钟左右。以其中一期《石化工人24小时》为例,主播(工人日报记者)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石化工人日常工作和生活,真实展现一线工作情景,让网民直观了解石化行业,促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抽象概念直接落地。节目自带综艺感、烟火气,实现了对正能量的有效传播,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三等奖。 新栏目从创办之初,我们就采取开放式的探索:第一是主创团队起用年轻人,将每一期节目的拍摄方法和表现形式的选择权都交给年轻记者编辑。他们的创造力和天赋,在这档栏目中得到充分发挥;第二是节目打造要求“手工化”,在短平快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好看”,一直坚持高成本投入,每期节目的制作周期较长,前期拍摄1周左右,后期制作需要2-3个月;第三是营造自由的创作氛围,对新想法采取开放和接纳态度,而不是过早地否定或限制。每次开创作会,大家都畅所欲言,经常“火花四溅”“眼前一亮”,使栏目每一期都在变化、成长。 栏目推出不到一年,即引起业界同行关注,几乎每期都被同行在朋友圈转发,直接的反馈来自网络留言与评论,那些“热辣滚烫”的话是我们期待的真实互动。 “求解式创新”,用“笨办法”为平台凝聚用户。在运营新媒体时,我对创新的理解也在变化。更多的时候,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的创新;如果不解决问题,再好的创新也没有价值和意义。 为提升工人日报新闻客户端的影响力,我和同事们开了多次专题会、研究了多种求解方案。最后确定的解决路径是立足“三工”(工会、工厂、工人),结合工会和企业的重点工作、职工的实际需求,在客户端上策划一系列互动式活动。 互动式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对接全国总工会的资源,如与全总某个部门合作举办“职业健康达人”show微视频征集活动,等等。全总的动员能力强,其中一场活动做下来,客户端下载量就高达120万。二是对接各地省总工会、市总工会资源,如与河南省联合举办职工歌手大赛评选,等等。三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如与中海油举办“我为一线职工打call”活动,等等。每一场活动的背后,都是一个生动的策划故事。 做活动推广,开始时是融媒体中心单兵作战,后来多方力量都发动起来——5年间做了60多场活动;方式虽然略显“笨拙”但十分有效,工人日报客户端的下载量达到1200万。 笔者(一排中)参与工人日报媒体融合规划与“中央厨房”建设,推动移动融合采编客户端升级、投用,图为与融媒体中心同事在一起。 “组装式创新”,建有价值的大数据中心。我虽是做内容出身,但和技术团队也打成了一片;在主持融媒体中心期间,参与多个技术项目。其中,“三工”资讯智能大数据中心项目,还获得中国新闻科技奖王选奖一等奖。我是这个项目的见证者、参与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学习者。 工人日报社建设的“大数据中心”可以说是一个“组装式创新”。它将中国工会丰富的沉淀数据、工人日报社的内容优势、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三个已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起来。 “大数据中心”打通内容生产与管理侧资源,实现了工会宣传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这是前所未有的。它的“智能化”体现在:不仅能实现对外服务——提供智能智库、舆情等服务,而且能实现运营服务——提供内容运营、数据运营两类服务。“大数据中心”已成功通过权威研究院的查新认证。 报社编辑部、记者站的一线采编人员关心的是:这个技术项目应用价值在哪?简单来说,它为新闻的“策采编发存管析”全流程提供AI工具,如智能视频生产、智能审核,加速内容创作,提升编辑效率。“大数据中心”项目属于创造性的重新组装,解散了旧的模式,再聚合出新的价值。 2016年,笔者荣获第14届长江韬奋奖。 回到30年前那个遥远的下午,重温“怎么做稿子”那堂课——这件事对我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它让我建立了对新闻的初心;之后,背着行囊就“上山”了,至今都没回过头…… 曾多次问过自己:求道多年,修成正果了吗? 我的回答是,还在路上……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9月(上)。 责任编辑:喻瑾 新媒体编辑:喻瑾
来源:新闻战线(公众号) 编辑:李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