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10#
发表于 2024-7-11 21:4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往事追忆:巴勒斯坦“记者”阿赫拉姆·塔米米与耶路撒冷斯巴罗披萨店自杀爆炸案

巴勒斯坦“记者”阿赫拉姆·塔米米解释了她如何帮助哈马斯在耶路撒冷炸死犹太人,她使用记者身份在以色列境内进行间谍活动,并将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偷偷带进餐馆。她正在寻找一所犹太学校或餐馆,在那里,穆斯林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可以引爆自己,杀死尽可能多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寻找了很长时间后,她选择了耶路撒冷的 Sbarro 餐馆。经过精心策划,她使用记者身份将哈马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偷偷带进耶路撒冷的餐馆。16 名无辜者被杀害,其中包括 7 名儿童和一名孕妇。另有 130 人受伤。
这次恐怖袭击是“第二次起义”的一部分。如果你曾经好奇起义是什么意思,这次恐怖袭击就证明了它的真正含义。
阿赫拉姆·塔米米在约旦伊斯兰国获得了政治庇护。
她的受害者中有许多是美国人,她目前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头号恐怖分子。遗憾的是,约旦拒绝将她引渡到美国,因为她已成为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穆斯林的受欢迎和爱戴的人物。

事件过程:
2001年8月9日,圣城耶路撒冷,斯巴罗披萨店。
一对青年男女,走过拥挤的街道,对面,披萨店里热闹非常,正值中午,店里坐满了享用午餐的游客们。
男子帅气文静,身后斜备着一把大号的吉他,女孩靓丽可人,看上去两人年龄相仿,20出头的年纪。尽管有点风尘仆仆,但还是掩盖不住他们的家境不凡,品味独特而略显书卷气。
如果单从两人的穿着来看,就是一对典型的来圣城旅游的犹太情侣。
穿过街道,男子放慢了脚步,女孩偎依在男子身侧,用手指了指披萨店的招牌,像是在商量,点一份什么咖啡。
随后,女孩笑着转身,轻快地朝不远处的另一个小吃摊走去,似乎去买一份特别钟意的小吃。
男孩随后笑着朝女孩说了句什么,然后跨进了咖啡馆的大门。
两分钟后,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从咖啡馆里面传出来,巨大的震动波将许多桌椅和杂物掀出到街道上。
还有,数不清的断臂残肢。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耶路撒冷斯巴罗披萨店自杀爆炸案。
男子名叫伊兹·马斯里,巴勒斯坦人,1979年出生,时年22岁,富裕家庭出生,家里经营连锁餐厅并拥有许多土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妥妥地富二代。
伊兹马斯里的身上,缠着一条十公斤重的自杀炸弹背心,不止如此,他的吉他盒中,满满地装了不少于五公斤的螺丝钉,铁钉,螺母等,用来加强爆炸的破坏力。
爆炸事件,伤亡总数高达145人,其中15人死亡,在死亡名单中,有7名儿童,1名孕妇。
下面是这份包括各国游客的死亡名单。
-吉奥拉·巴拉什,60 岁
-兹维卡·戈隆贝克,26 岁
-索莎娜·耶胡迪特·格林鲍姆,31 岁
-特希拉·毛兹,18 岁
-弗里达·门德尔松,62 岁
-米哈尔·拉齐尔,16 岁
-马尔卡·罗斯,15 岁
-莫迪凯·施韦舒德 (Mordechai Schijveschuurder),43 岁
- Tzira Schijveschuurder,41 岁
- Ra'aya Schijveschuurder,14 岁
-亚伯拉罕·伊扎克·希韦舒德 (Avraham Yitzhak Schijveschuurder),4 岁
- Hemda Schijveschuurder,2
-莉莉·希马什维利,33 岁
-塔玛拉·希马什维利,8 岁
-约切韦德·绍山,10 岁
这就是恐怖袭击,不分平民还是军人,不分年龄,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只要是人,就是恐怖主义天然的目标。
这根本不是有人所说的,弱者对强者的反抗,而是彻头彻尾的,
懦夫对弱者的残杀!
这次自杀爆炸袭击,
是哈马斯为了报复以色列在之前在战斗中斩首两名哈马斯高官,而发动的自杀式袭击。


袭击的负责人,就是1980年出生,时年20岁的约旦籍巴勒斯坦女子,约旦河西岸,比尔宰特大学新闻系三年级学生:
艾哈姆·塔米米!
爆炸响起时,塔米米已经穿过街道,借着大街上人们的惊慌和混乱,她迅速拐入另一条马路,登上了一辆刚刚驶来的公交车。
11年后,在 2012 7 12 日阿克萨电视台播出的采访中,塔米米描述了爆炸发生后其他巴勒斯坦人的反应:
后来,当我乘坐公共汽车时,大马士革门周围的巴勒斯坦人都在微笑。你可以感觉到每个人都很高兴。当我上车时,没有人知道是我带领[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到达目标]......我感觉很奇怪,因为我把[炸弹袭击者]'Izz Al-Din留在了后面,但在里面公共汽车上,他们都互相祝贺。他们素不相识,却打着招呼……我坐在公交车上,司机打开了收音机。但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伤亡人数逐渐上升的情况。当我在公共汽车上时,每个人都在互相祝贺......在听到爆炸事件“三人死亡”的初步报告后,塔米米表示:我承认我有点失望,因为我本来希望伤亡人数会更大。然而,当他们说“三人死亡”时,我说:“赞美真主”……两分钟后,他们在广播中说死亡人数已增加到五人。我想隐藏自己的笑容,但我做不到。赞美真主,这太棒了。随着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乘客们纷纷鼓掌。斯巴罗空袭案发生后,以色列情报部门迅速锁定了20岁的新闻系学生艾哈姆·塔米米。


并确定了她在袭击事件中的主导作用:
提供炸弹,选定爆炸地点,并亲自护送自杀袭击者进入现场。
随后,以色列判处塔米米16次终生监禁。
在监狱服刑十年后,2011年10月18日,根据以色列政府与哈马斯达成的人质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的囚犯交换协议中,
塔米米被释放。
在此次交换中,哈马斯用沙利特一人,换回了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这些囚犯,总共造成了569名以色列人的死亡。
22年后,2023年5月31日,在斯巴罗披萨店自杀爆炸案中,被炸成植物人一直昏迷22年的Chana Nachenberg,查娜·那亨伯格,在医院死亡。成为第16名受害的死者。
2011年10月18日,和塔米米一同走出了以色列监狱的人中,还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


叶海亚-辛瓦尔
叶海亚·辛瓦尔(Yahya Sinwar)(生于 1962 年),哈马斯的领导人,
据说,辛瓦尔目前在哈马斯组织中,属于仅次于哈尼亚的第二号人物,同时,新瓦尔也是哈马斯的安全机构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1989 年,他策划绑架并杀害了两名以色列士兵和四名他认为是通敌的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判处四项无期徒刑。
2008 年,他在监狱服刑期间,以色列医生对他进行了手术,切除了大脑中的肿瘤,挽救了他的生命。
在以色列监狱中,辛瓦尔服刑22年,直到2011年10月18日,根据以色列政府与哈马斯达成的人质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的囚犯交换协议中,被释放出狱。
出狱后,2017年,他当选为哈马斯领导人,成为加沙地带的实际控制者。
2021年,辛瓦尔再次当选为加沙地带的最高领导人,他坚决不与以色列和解,他最新的主张是:
鼓励加沙人突破以色列的围困,说“我们宁愿作为烈士而死,也不愿死于压迫和羞辱”,并补充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去死,数以万计的人将与他们一起死去”。
根据许多媒体的猜测,这位被交换人质释放的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中的新瓦尔,就是策划这次10月7日恐怖袭击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就在两天前,新瓦尔发出呼吁:

要求以色列用监狱中囚禁的所有巴勒斯坦囚犯,交换哈马斯手中的240名各国人质。


今天都讲历史了,竟然没有时间说战况了,
但是有一条不得不说,就是: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刚刚证实,以色列国防军已经攻入加沙市中心,
并且,完全包围了一个哈马斯领导人的地堡掩体。
这个地堡中被围困的哈马斯领导人,就是:
叶海亚·辛瓦尔!


美国政府网站悬赏信息:
正义奖励计划悬赏高达 500 万美元征集关于阿赫拉姆·艾哈迈德·塔米米(又名“哈尔蒂”( Khalti) 和“哈拉蒂”( Halati))的信息,作为其 1993 年“暴力反对中东和平谈判”悬赏(超链接)的一部分。
2001 年 8 月 9 日,塔米米将一枚炸弹和一名哈马斯自杀炸弹袭击者运送到拥挤的耶路撒冷斯巴罗披萨店,炸弹手在那里引爆了炸药。 爆炸造成 15 人死亡,包括 7 名儿童。美国人朱迪思·肖莎娜·格林鲍姆,一位 31 岁的怀孕学校教师,和 15 岁的马尔卡·查纳·罗斯也在遇难之列。还有 120 多人受伤,包括 4 名美国人。 哈马斯声称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称,塔米米曾是一名学生,从事电视记者工作,他在承诺代表哈马斯军事组织“伊兹丁·卡萨姆旅”发动袭击后,开车将袭击者送到了目标地点。策划和设计斯巴罗袭击的塔米米选择了这个地点,因为它是一家繁忙的餐厅。为了减少怀疑,她和自杀炸弹袭击者装扮成以色列人,并亲自将隐藏在吉他盒中的炸弹从西岸的一个小镇运到耶路撒冷。塔米米还承认,在袭击前,她曾在耶路撒冷的一家杂货店引爆了一个小型简易爆炸装置作为试爆。
2003 年,塔米米在以色列法庭上承认参与了这次袭击,并因协助炸弹袭击者而在以色列被判处 16 个终身监禁。 作为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囚犯交换的一部分,她于 2011 年 10 月被释放。2017 年 3 月 14 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对塔米米的刑事指控和逮捕令。 FBI还将塔米米加入其通缉的恐怖分子名单。


来源:个人图书馆(公众号)、大相邦(公众号)、美国政府网站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Ax1jSCh9cZ9VCq6-OHPWQ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711212948.jpg (296.18 KB, 下载次数: 6)

微信图片_20240711212948.jpg
1609#
发表于 2024-7-10 10:4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梦中的新闻业VS真实的新闻业

点评:伦理学提供的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媒体实践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上面这个截图,给出了个实例进行说明,可以参考。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710104429.png (149.95 KB, 下载次数: 6)

微信图片_20240710104429.png
1608#
发表于 2024-7-8 08:13: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有点担心那个新京报记者

我以前也是以为拉食用油是专拉食用油的罐车拉煤制油是专用罐车拉工业废水是专用罐车拉危险废物是专用车
没想到啊,没想到:
『除了煤制油,像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普通货罐车都可以运输。』



煤制油,学过中学化学都清楚,有大量芳香类的化合物,没啥好多说的,一类致癌物。
说实话,只要量少,煤油,煤制油,石蜡油,都没那么危险,但是没人敢赌这些罐子到底都运过啥奇怪的工业品。
结果记者在报道提示还有可能是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
工业废水:重金属、氰化物、酚类,这些玩意强致癌。
塑化剂:影响生殖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
废机油:致变形物质及废酸,重金属等物质。
减水剂:成分如甲醛类,血癌。

这是新京报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写的一篇报道,我都有点担心他的处境。
因为这比当年地沟油危害性还大,地沟油事件再怎么严重还是属于局部事件,想躲还是躲的过的。
但是油罐车事件,这种操作波及有多广,时间跨度有多大我不做揣测。
现在大家又联想到之前老干妈、老干爹、海天等产品矿物油偏高的新闻。
局长听业内人士说,老干妈是国内食品厂用油最好的天花板,整个运输流程都是层层把关的,物流费用给的也是够够的,中间任何地方有问题都能把相关企业的保证金扣哭。
局长吃了几年老干妈,真心希望业内人士说的是对的。因为老干妈算是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它都不行,试问还有谁?


最后,
看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还有这种记者真难得。
他让局长想起之前看的《美国增长的起落》这本书,记录着美国作家辛克莱通过实地暗访,揭露了美国食品的黑洞。




老板要工人们在发了霉的食物里添加化学材料,制作成罐头。工作环境中漏雨,雨水滴在加工的肉上,老鼠在肉上跑来跑去,拉屎、觅食,形如天堂。等到开始加工了,工人们把老鼠赶走,有些老鼠赖着不走,他们就把老鼠毒死,顺手和肉一起丢进机器里。
当时的罗斯福也听说了这本引起反响的书,边看小说边吃饭,看到恶心的地方,当即呕吐了出来。
同年,美国顺利通过《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案》,并成立监管部门,产生了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来源:贩财局(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s38uBdLNd62FtJ7qmJJNg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708080906.png (814.56 KB, 下载次数: 6)

微信图片_20240708080906.png
1607#
发表于 2024-7-7 21:18: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环球时报》记者线上采访怒斥波廷格的美国青年:他试图让我们走向战争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7月2日,美国一名叫何塞·维加的网友上传了一段怒斥反华政客马修·波廷格的视频。据何塞称,曾任白宫高官的波廷格在演讲时污蔑“中国在煽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该说法让何塞与朋友西蒙·米勒、罗伯特·卡修极为不满,他们先后起身抨击波廷格的错误言论。
随后,三人被现场的安保人员强制驱逐。何塞被掐住脖子、难以呼吸,罗伯特则被带到没有摄像头的地方,也遭到暴力对待。有网友表示,以上场景让人想到遭跪杀而引发“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浪潮的弗洛伊德。
北京时间7月6日,《环球时报》记者线上采访了3名当事人,他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其中,何塞再次抨击波廷格说,“他试图让我们走向战争……”
马修·波廷格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高级主任。他曾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美国《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2017年,波廷格协助起草了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正式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上种种,使得波廷格被认为“推动了美国对华战略向对抗转向”。
7月1日,美国“亚洲协会”在纽约举办了一场活动,讨论主题为“台海关系与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在海报的标题中,主办方还错误地将“中国”和“台湾”并列,暴露了该组织对两岸问题的用心。
不仅如此,视频显示,波廷格在现场演讲中,声称“中国正在破坏台海和平”,此举会“煽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那么,是什么促使何塞三人不顾暴力对待,起身怒斥波廷格呢?
何塞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答称,“波廷格满嘴花言巧语,他是一名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工作过的新保守主义官员。他散布的所有谎言,是收了钱来迷惑美国公众的。他正试图让我们走向战争。”
何塞还说,这种情况最终对美国是没有好处的,还会在现实中导致美国人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及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对抗。波廷格的工作是确保美国公众对中国怀有某种毫无根据和不合理的仇恨。“我不相信中国人是我们的敌人。我相信的是,如果我们改变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实际上可以成为我们最伟大的盟友和伙伴之一。”
采访中何塞表示,波廷格声称中国煽动战争,但实际上在世界不断制造战争并试图让我们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不仅在台湾,还通过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冲突,当然还有向以色列提供支持,让他们继续这场持续的种族灭绝式袭击,破坏中东地区的稳定。”
何塞还表示,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两国都不希望发生战争——至少我们两国的人民都不希望发生战争。“我曾经直率地与中国人交谈过,他们希望与美国合作。”何塞指出,与波廷格对美民众宣扬的情况恰恰相反,实际上,为了促进合作,中国打造了“一带一路”,加入了金砖组织。而这种合作正是他希望美国也应该做的。
此外,西蒙认同“美国用核战争来恐吓民众”的说法。他表示,“美国政府将其视作一种手段,用来攻击我和何塞这样想要阻止战争发生的人。”
“我们(美国人)认为国家是民主的,我们被告知‘这是民主的’。但它表面上是一种军事经济形式的民主。在那里,学术界、政府、军队和新闻媒体都结合成了一个战争机构。”
西蒙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持他们(想要的)金融体系”。
来源:搜狐网
编辑:李佳

1606#
发表于 2024-6-29 20:5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家属和记者取得联系”:记者的退场意味深长
看到苏州日报的这个报道,还是感觉很惊讶。
这是这两天全国最大的新闻,发生在苏州。按说,正常的情况是,全国各地的记者都感到苏州,而苏州媒体由于天时地利人和,更会发出及时、详细的报道。
也就是说,记者早就应该联系到家属了。
当然,我不是什么外宾,对媒体的流程也大致了解。我不会天真地以为苏州日报是“新闻媒体”,他们主要负责宣传。而且,我也知道,实际情况一定是,记者或者有关部门早就联系到家属了。
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和记者取得联系”,就不是简单事实,而是一种相当特别的表达。它表明了两层意思:第一,下面所说的完全是转述家属意见,没有一点媒体自己的态度,如果大家有意见,那也是家属的事儿;第二,作为机构的媒体,并没有主动做什么。
这可能是新闻史上特别的一笔:媒体主动声明自己和新闻保持距离,不沾染一点新闻的尘埃。
实际上,这不是苏州日报才有的风格。但凡有影响的事件发生后,“外地媒体”还有可能报道一些(比如这次澎湃新闻就作了一点报道),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本地媒体”,一定是缺席的。
这造成一种局面: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成熟的机构媒体,正在失去和自己所在城市的联系。他们可能报道遥远的事,而对身边的现实视而不见。
不光机构媒体如此,媒体工作的员工也是如此,他们高度保密,严守纪律。我们无法获得苏州的现场信息,昨天有市民在微博上发声,自己前去送花被工作人员阻拦——普通市民不得不代理媒体的职责。
媒体和所在城市失去联系,实际上造成一种真空:大城市短时间内积聚大量人群,像成都在过去15年多了1000万人,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但是,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没有“可信的机构”把它呈现出来。
填补这个空白的,应该是各种动态的事件,有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城市人关注的公共议题——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真正的媒体。实际上从90年代开始,大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都市报和电视台,但是现在已经失去了它。
这些公共性的缺失,会导致让人不安的后果。我们对那个行凶者几乎一无所知,这真有象征意义。
胡女士的去世,引发全国人民关注,很多人都在“发出声音”,在天津,一个电视塔上出现了纪念她的灯光秀。这些“声音”都是外部的,与其说是对苏州沉默的注视和反弹,不如说是对自身处境的感知和表达。
在某个版本的通报中,胡女士被称为“中国籍伤者”,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中国籍伤者”呢。你必须发出声音,才从“中国籍伤者”转变到拥有姓名和人格,你才是一个“人”。
“家属和记者取得联系”,意味着记者的退场和消失。这是城市中的“新语法”,这是等待,也是真正的沉默。那些喊打喊杀的人,声音洪亮到可怕的程度,这就是因为太多的人习惯于这种沉默。
我这两天都在朋友圈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面对这样的局面,要么选择移民,要么你就得做点什么,这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发声的勇气,就不是在纪念,而是在消费胡女士的勇敢。

来源:城市的地得(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05#
发表于 2024-6-29 20:4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天津为英雄点亮天塔,纪念一个大写的人
昨天晚上,天津地标天塔为英雄胡友平点亮,用三幅画面:“一个大写的人”“一道照亮世人心灵的光”“一人兴善 万人可激”,纪念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无畏义举。在现场,有无数游客、市民敬献花束,纪念胡友平女士。
我对天津满怀敬意。天津地标天塔为英雄胡友平点亮,那是对勇敢与善良的最高礼赞。
稍有遗憾的是,这样大型的纪念活动,首先出现的,不是在苏州。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胡友平也许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个英雄。她是以一个凡人身,做了不平凡的事。她在阻止暴徒行凶时,根本不会考虑是在救什么人,应该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本能,她不愿看到孩子们受到伤害。
这样的英雄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景仰,但是,在事件发生以后,一些喷子骂她是汉奸,通过抹黑她来博取流量。而那个持刀行凶的暴徒,竟然也在网络上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
这让人愤怒,也深感悲哀。颠倒是非的言论可以在网络上畅通无阻,毫无人性的喷子可以在网络混成大V,这是耻辱。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眉心有痣,菩萨转世”,胡友平的眉心处有一颗痣,慈眉善目,也很像观音。这样的话,如果在以前,我是不信的,但现在,我信了。我想,她一定是有菩萨心肠的,才会在孩子们有危难时,以并不强大的身躯去抵挡魔鬼的屠刀,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讲了日本大使馆为英雄胡友平降半旗,也呼吁评胡友平为烈士。果然,就收到了网络喷子的攻击,甚至是诅咒。
我以前多次有写过文章,对网络上一些过激的宣泄仇恨的言论应该有所约束,我很担心,网上的戾气漫延至线下,给现实生活带来一些威胁。因为这些文章,我无数次的被喷子们追着辱骂。
现在我仍然认为,胡友平应该得到国家级的荣誉。一个社会需要惩恶扬善,我期望胡友平能被评为烈士,受到英烈法的保护,那些辱骂她为汉奸的人渣应该受到惩罚。我也知道有不少喷子在后台盯着我,但我不怕。
来源:玖奌杂货店(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04#
发表于 2024-6-27 16:27: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静怒怼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那就是媒体界的姜萍
编辑:王晨雅

1603#
发表于 2024-6-17 18:29: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写进历史的新闻,千秋不朽!

2024年6月16日,光明日报迎来创刊75周年。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光明日报社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

以下是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写进历史的新闻,千秋不朽!
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王慧敏
2024年6月16日)

刚才,各位嘉宾饱含深情分享的光明故事,让我们一起重温了75年来光明日报走过的辉煌历程。我相信,无论是线上线下、无论是退休还是在职的光明人,都会感到自豪,感到温馨。因为这一切,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在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发来贺信,嘱托我们: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热情关怀,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总书记的贺信,为光明日报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初学正五年,月始恒、日始升,当识成人有道。”五年来,我们正是带着这种“勤学、苦学、深学”的劲头,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夙夜匪懈,胼手胝足,推动光明日报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这副对联的下联是:“卓立须十载,圣可希、贤可冀,还期努力前修。”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为了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前修”,进一步深化学习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精神,将光明日报办得更加出彩,让光明文脉薪火传承。

说到光明日报的文脉,请允许我和同志们再次回顾光明日报75年来走过的峥嵘岁月。

1948年秋,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与著名学者、资深新闻人胡愈之促膝长谈时提出,新中国应该办一张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1949年6月16日,在震撼全世界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巨浪中,光明日报在全国革命领导中心的北平市发刊。这张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报纸,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康庄大道上,朝着光明向前、向前、向前!

创刊伊始,光明日报就鲜明提出,要在党的领导下,助力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目标。光明日报还以做“人民的信差”为圭臬,立志把全国各革命阶级人民团结起来,使光明照耀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照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75年来,光明日报在党的引领下,奋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少老报人仍能记得那个位于西单石驸马大街90号的破旧四合院,就是在这里,胡愈之等老报人,写就了《祝贺中国共产党生日!》《伟大的光荣的日子》等新闻名篇,打造了《生活与学习》《读书与出版》等名专刊。毛泽东主席说:“光明日报办得好,有许多材料是独出心裁找出来的。编辑也好,次序、样式比较好。”

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光明日报始终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至今人人耳熟能详。这句话的背后,凝聚着多少光明人的心血!1978年5月11日,历时8个月、增删10余次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一版下辟栏刊发,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解放由此发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由此破晓。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

既做伟大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也做伟大时代的参与者、推动者、奋斗者,是光明人的追求。《深入宝库采明珠——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历程》《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等一系列报道,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学春天的气息;对北京怀柔女教师被殴打辱骂的持续关注,最终推动了教师节的设立;对蒋筑英的系列报道,助推国家层面将关心知识分子健康、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列入国家议事日程;对“韩琨事件”的深入追踪,推动了对“星期天工程师”兼职收取报酬是否合法的讨论,让“为科技人员松绑”成为社会共识。刚才,丛斌老师在发言中围绕科技人才使用提出的新问题,让我们深深意识到,彻底“为科技人才松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将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我们义不容辞。其他几位专家发言中的真知灼见,会后,我们也将认真整理、采纳。

进入新时代,“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依然是光明人始终牢记的原则: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到“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从“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栏到大型调研报道《“破四唯”和“立新标”,如何才能并举》……一篇篇广为传颂的报道、一场场影响深远的活动,成为光明日报凝聚知识分子的生动注脚。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我们引导党员干部研精覃思党的创新理论。推出“红船初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专刊以及理论版、智库版等专版。在宣传阐释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在座的王巍先生、江小涓女士、仲呈祥先生、钱乘旦先生、瞿振元先生均在这些版面上发表过理论文章。

创新路上,光明人永不停歇。新时期,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才能让我们传播的价值观入脑入心?我们的话语体系因时而化。提倡文气、清雅气、书卷气,反对俗气、八股气、粗鄙气。涵养光明日报独有的文风,提倡用精美文字写新闻,让报道具有“浓郁可读性、高端权威性”。“我在现场”“中国好手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等栏目,以精炼简短的篇幅、鲜明的新闻特质、强烈的现场感,反映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稿件,力求做到大稿不空泛,小稿不单薄,宏大叙事不忘彰显一花一叶,微观视角也能折射时代大局。

如何实现新闻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我们也躬身探索。不仅在写新闻时力求深层次追踪、学理性阐发,还注重新闻事件的多维度表达、多层次扩散。以神山村报道为例,我们先是刊发通讯《神山村三日》,继而推出《神山“星火”正燎原》,在此过程中,还推出“提灯·为烈士寻亲”专栏,撰写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神山星火》。由是,“小神山”变成了“大神山”。当用《神山星火》稿费捐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井冈山麓时,作为光明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坚持政治家办报与尊重新闻规律相结合,我们须臾未曾动摇。大家进入会场的时候,应该看到门口摆着几幅展板,上面展示了光明日报近年来开设的数十个重点专栏。这些专栏,凝聚着全体光明人的心血,我们“用有章法的策划谋求更精准的传播”,推出“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调研,我们在行动”等重点栏目,不断强化光明日报的思想内涵、书卷气息和家国情怀,用重磅报道和评论擦亮光明品牌。从《苏皖两个相邻山村的岁月嬗变》《青春,该以何种方式打开?》《白山黑水,正把振兴的故事娓娓道来……》《火火的“乡村赛事”,醉了农人美了贵州》等调研报道,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现代化,我们迈出了坚实一步!》等“关铭闻”评论,均获得业内好评,不少篇什中的金句,被广为引用。

我们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以优质全媒体新闻产品生产为龙头,将全媒体报道资源牢牢聚焦于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光明日报特色领域,确保重点选题只要出手必是精品。我们全力打造光明特色的传播矩阵,在纸媒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光明旗下的《文摘报》《博览群书》《书摘》《中华读书报》、出版社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光明网在新媒体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获得中国5A高质量媒体评价;光明日报客户端深受知识分子欢迎,使用粘度不断提高;“破圈了”“阅读公社”“光明微教育”等公号,因内容优质、观点独到,正成为业内知名品牌。

各位同事!

往昔的岁月一遍一遍印证着这样一个事实:没有我们的记者深一脚浅一脚、握茧手握绵手,何来有温度的华章?没有我们的编辑敬惜文字、夤夜磨稿,何来光明气质的美文?没有我们的经营管理人员跋山涉水、铢积寸累,哪有130多万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不断攀升?

我想,所有的光明人都不会忘记1999年5月7日这一天,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同志在北约袭击我大使馆中不幸牺牲。天地为之恸哀!两位烈士没有写完的“战地日记”,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成为中华民族不屈外侮、自强不息的醒世警钟。

我们还应该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鼎力支持。当我们走过光明日报办公大楼三楼长廊的时候,都会被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幅照片所吸引,照片里人物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沈志远、费孝通、范文澜、翦伯赞、金岳霖等名家大家,都曾亲自出任光明日报各学术专刊的主编,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竺可桢、季羡林、梅兰芳、程砚秋等各界名宿,都把他们最重要的文章交由光明日报发表。几乎所有社科和自然科学大家,都有令人难忘的“光明故事”。

我曾听老编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除夕,一位光明日报负责文艺副刊的编辑向老舍先生约一篇老北京是怎样过除夕的文章。他来到老舍先生家里时,全家人正围坐在桌前吃除夕饺子。老舍先生让这位编辑坐下一起吃,自己则转身到里屋赶写稿子。饺子吃完了,稿子也写完了。光明日报的编辑记者同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可见一斑。

近年来,我们继续将光明日报开门办报的传统发扬光大。短短五年间,王蒙先生就为光明日报撰文97篇。刚才专家们发言的时候透露,每个人都有数十篇、甚至数百篇大作在光明日报刊出。我们将继续为学界提供更宽广的发声舞台,去年开设了“学术争鸣”“来函照登”专栏。在座的吴为山先生,就为“学术争鸣”专栏提供了选题策划指导,还亲自撰写了首篇争鸣文章。

我们推出“烟火人间”专栏,邀请贾平凹、陈世旭、蒋子龙等名家撰文,状山川形胜,叙风土人情,展时代风云,咏人间大爱,得到业界盛赞。我们还开设了“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我与光明日报”专栏,邀请两院院士、文化名家,谈观点、说感悟、诉情怀,讲述他们与光明日报的动人情缘。在座的丛斌、杨耕、肖复兴先生都曾为我们的专栏撰写了文章。

七十五年沧桑岁月,光明日报讲述的故事、求索的真理、传播的业绩,汇聚成了新中国不朽的“创业史”,也汇成了一部足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煌煌“学术巨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光明日报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定位,讲好思想文化领域的中国故事;进一步涵养“光明话语体系”,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尽展光明风采。

各位嘉宾、同志们!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始终是我们不变的宗旨。怎样把这一宗旨落到实处?“秉持客观理性、强化思想内涵、注重文化传承、关心学人吁求、引领社会风尚”或许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

因为光明日报的前辈们,用他们的坚实脚印和滴滴汗水,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念:报纸,或许不是唯一的传播载体,但带着魂魄的报纸文字,永远闪光;新闻易逝,但写进历史的新闻,千秋不朽!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光明日报(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602#
发表于 2024-6-13 18:24: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真记者为假“记者”办证,假监督真敲诈,法院判了

“这帮假‘记者’三天时间对我们两个矿点敲诈3次,讹走4100元,一年敲诈了6次。现在他们获刑了,真是大快人心。”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某矿业公司厂长李某来到南召县检察院,对该院依法惩处一个冒充记者肆意敲诈勒索企业的犯罪团伙表达谢意。


企业给了“感谢费”
还是被“曝光”了

“汝阳县:企业蓝烟滚滚,污染大气,监管有问题……”2022年9月16日一大早,河南某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厂长王某接到洛阳市汝阳县有关部门的紧急电话,才知道企业被“曝光”了。原来早在半个多月前,“记者”刘某峰就找到王某表示:“你厂子的污染问题,我不再报道了。如果再有记者找事,我帮你处理。”王某遂给了其2000元“感谢费”,可此事依然被“曝光”了。
王某认为,企业经营中可能确有不规范的地方,行政部门及媒体可以进行监督,“但‘记者’拿捏住我们‘怕事儿’的心理,反复勒索钱财,这是违法行为啊!”
以郭某国为首的该犯罪团伙深谙受害企业“花钱买平安”的心理,披着公益维权的“外衣”,瞄准公益热点,反复对小微民企和个体经营者下手,屡屡得逞。
2021年9月份,针对负责响水河村水沟环境修复项目工程的平顶山市汝州市某公司,郭某国在网上发布不实报道,声称“该项目冒用修复的名义去私自开采,非法占用耕地”。
为消除负面报道影响,确保项目可以早点开工,该公司无奈联系到郭某国,最后以2.8万元的价格让其删除负面信息。“害怕记者再报复,我们不敢去报警。”该项目负责人张某很是无奈。基于不实报道,该项目停工多日,各项损失高达几十万元。从这次开始,该公司被郭某国团伙敲诈3次,共计3.45万元。


真假记者沆瀣一气
对70多家企业实施敲诈

经查,犯罪嫌疑人郭某国利用其某报社持证记者、某新闻网站驻河南记者站站长的身份和其在某单位办理的“新闻工作证”实施敲诈行为,并先后帮助“老乡”刘某峰、梁某强等人在多家媒体申办了“新闻工作证”。2021年7月以来,以郭某国为首要分子,焦某为重要成员,乔某、刘某峰、梁某强等人为一般成员的恶势力犯罪集团,经常纠集在一起多次实施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几人事先预谋寻找有违规事项的企业,由焦某、乔某等人实地查看。乔某等人拍照、简单编辑后发给郭某国,再由郭某国进行细致地编辑后在网上发布。
真假记者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干起了“假监督真敲诈”的勾当。经查,2021年至2023年,该团伙盯着企业经营不规范、不善维权、不敢维权的“软肋”,利用网络恶意炒作企业负面新闻,三年间先后在河南多地对70多家企业实施敲诈,非法获利21.459万元,严重危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符合恶势力认定标准6人
犯敲诈勒索罪获刑

“多人联手,恐吓威胁。接续作案,遍布多地,危害巨大。”在审查逮捕环节,南召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敏锐地觉察到此案有可能是一起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
经检察官联席会议研究,此案以软暴力犯罪为主,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破坏企业经营秩序,初步具备恶势力团伙的构成要件。2023年4月13日,南召县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承办检察官建议侦查机关重点查明“涉恶”行为,并补充相关证据。
证据链补全后,南召县检察院审查认定:6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名义,进行负面信息报道为由,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构成敲诈勒索罪。以郭某国为首的犯罪团伙组织较为稳定,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符合恶势力的认定标准。2023年12月30日,南召县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郭某国等6人提起公诉。
2024年4月24日,南召县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对郭某国等6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四年十个月不等刑罚,并处5000元至4万元不等罚金。
为深入打击、预防此类犯罪,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南召县检察院向县网信办通报了这起假记者诈骗案的履职情况。2024年5月初,该县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四个月的“网络清朗”专项行动,邀请执法部门对辖区新闻工作者人员身份信息和相关网络平台进行摸底;同时,对辖区民营企业进行工作提醒。
来源:中播网
编辑:程正元

1601#
发表于 2024-6-10 15:49: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以混血女人质被关押在半岛电视台记者家中
2024年6月8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行动,解救了四名被绑架的人质。这四名人质分别是诺娅·阿加马尼、阿尔莫格·迈尔·扬、安德烈·科兹洛夫和什洛米·齐夫,其中诺娅是一个中以混血女孩,一直受到中国网民的关注,她在2023年10月7日的音乐节上被哈马斯抓走。

诺娅的名字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作为一个在哈马斯的囚禁中度过了245天的普通人,诺娅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强。

开源情报透露,以色列人质中以混血女孩诺亚·阿尔加马尼被关押在半岛电视台记者阿卜杜拉·阿尔贾马尔的家中。

再次强调,加沙的摄影记者兼记者阿卜杜拉·阿尔贾马尔(Abdallah Aljamal)在“业余时间”将诺亚·阿尔加马尼扣为人质。

他还曾在一家免税的美国媒体工作。如果他真的参与了将她扣为人质,那将是一个巨大的丑闻。这家伙有 2 份工作......白天的记者,晚上是哈马斯恐怖分子。

他不是第一位加入半岛电视台的“记者”,穆罕默德·瓦沙姆(Mohamed Washam)也是如此。

在二月份,半岛电台记者罕默德·瓦沙姆被以军炸成重伤-双重身份:是记者也是哈马斯指挥官。

早在四月份,以色列议会周一晚间批准了所谓的半岛电视台法,赋予政府临时权力,如果安全部门认为外国新闻网络损害国家安全,则阻止它们在以色列运营。该法律在以色列议会全体会议的二读和三读中以71票对10票通过。

在五月份,以色列警方从其耶路撒冷办事处没收了半岛电视台的广播设备,卡塔尔新闻频道也被停播。

Khadija Ben Qena,作为半岛电视台的著名记者,以其对以色列的无情批评而闻名,她日夜无情地批评以色列,包括任何提到“以色列”这个词的人。然而,讽刺的是,她最近被发现住在她一直批评的以色列,这种情况不禁令人费解。

来源:网易新闻
链接:https://m.163.com/dy/article/J49H7VGN05528J01.html?spss=adap_pc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