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现代出版》2024年第2期目录
本刊特稿 ○ 加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段 鹏 / 1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加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全面提升业已箭在弦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在国际传播的视域下开展,围绕“一 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的国际传播实践也要遵循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要着重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和中国社会治理故事,为国际传播实践扫清外部障碍,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从构建“以我为主”的对外话语体系、推进兼具国际视野的媒体深度融合、创造国际传播效果的整合评估机制三个层面综合发展我国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 国际传播能力; 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专题研究:数字时代的人际交往 ○ 互惠性意义共通:朝向文明交流互鉴的数字化符号表意阐释 肖 珺 张 驰 /8 内容摘要:文明交流互鉴有赖于人类持续不断的跨文化传播和开放汇通的知识创造。数字化符号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不断增进人类互惠性理解的意义容器,将推进实现积极向善的文明交流互鉴。为此,需要从数字化符号的跨文化表意切入,回答三个问题:其一,如何从数字化符号表意推动跨文化意义世界的生成?其二,数字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如何达致意义共通?其三,朝向更好的文明交流互鉴,可否构建互惠性意义共通的认知框架?首先,通过对皮尔斯与维尔比夫人表意理论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共通的意义空间深植于符号意义流动与解释的互惠性理解语境中。其次,提炼数字沟通中的三种表意路径:多模态符号、符号自编码、文化共符码。基于数字沟通的整体传播情境,将“意义共通 ”视为人们在持续的数字对话中生成的意义不断凝聚和可修正的开放性过程。超空间、超文化使得巨量的异质文化簇拥在一起,符号通过凝聚成为意象化的思维形象,搭建起数字沟通中的意义之桥。最后,基于数字化符号的跨文化意义系统构建认知框架,朝向文明交流互鉴的互惠性意义共通需要拓展对话理解、互补性知识、间性智慧的三重维度。导向未来人工智能驱动的高度复杂语境将继续修正和丰富对互惠性意义共通的理解。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互惠性理解;意义共通;数字化符号;表意
○ “数字共通” :基于经验材料的实证检验 方振武 /22 内容摘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17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2021 年) 和 2020 网民社会心态第一次调查公开版的调查数据,将吴飞和傅正科提出的“数字共通 ”理论进行操作化处理,可以发现: (1) 受访者在网上分享信息的整体欲望不强,且身份信息虚构情况越严重,分享信息的欲望越弱; (2) 受访者对网上信息普遍持怀疑态度,积极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回应网上信息的情况不佳,但也普遍认为互联网在社会问题解决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3) 受访者虽然普遍认为国内社会整体的宽容氛围较好,但也认为不同群体间的冲突问题仍广泛存在。此外,受访者自身尽管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接纳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但对不同的社会思想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关键词:数字共通;公共领域;异质公共性; 差异政治
○ 我们该如何理解“数字共通” :基于媒介哲学的批判 胡翼青 /35 内容摘要:建基于“共享、共鸣与共通”的“数字沟通”是对当下数字平台交流秩序建构的一种努力,不过,这一基于社会学合理化理论探索的概念并没有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变革。一方面,这个概念说不清是先有共通的规则和逻辑还是先有遵循共通规则和逻辑的主体;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对数字平台上因数字技术生成的无主体性的交往形式理解不够深刻。在这个动荡的生成性数字时代,人们看到的所谓共通秩序,不过是通过自身的逻辑抓取的“技术图像 ”,在杂乱无序中寻求的自我安慰。只要身处数字交往中,人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混乱和无意义就是当今人类交往的境况。 关键词:数字共通;交往理性;数字平台
专题研究:智能时代的政治传播 ○ 让“人是目的”成为伟大的政治信仰 ——关于人工智能与政治传播关系的省思 荆学民 刘元顿 /45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传播层面的重要议题,围绕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已经开始形成基于不同政治制度和治理理念的“国际政治话语”。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其作用和影响已经超越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及衣食住行,深深地植入了维护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政治 ”的深处,亟须我们从“政治 ”的角度予以关注。人工智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维度、多层面的“福祉”;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伦理层面的道德担忧、哲学深度的精神担忧和政治层面的自由担忧。现在学界业界对人工智能的负面风险已经开始预警,化解风险的种种“对策之道 ”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最有效的“方略 ”应该是:树立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在认知观念上坚定地为人工智能立“道德之法 ”,立“政治之法 ”,立“哲学信仰”。 关键词:人工智能;政治传播;人是目的;政治信仰
○ 算法对微观政治传播的形塑 李 圆 /55 内容摘要:“以个体为主体 ”的微观政治传播源自个体对政治生活的现实体悟,是微观个体与宏观政治沟通的重要方式。微观政治传播的“个体主体 ”指传播技术将人从传统的社会信息结构和依附关系 中解放出来,在交往实践中自觉地发生社会关系的“每个人 ”。这些个体存在于具体的宏观政治之中,通过微观政治传播活动积极地表达自我,强调自身的需求、欲求与价值,彰显着自身的主体性。在当下的网络空间中,智能算法在现实存在、交往关系和生命价值三个维度上将现实的、具体的、鲜活的个体潜移默化地驯养为数字权力的傀儡,导致现实中的微观政治传播活动存在信息来源失衡、运行过程隐匿、内容呈现虚假、目标导向操纵、价值取向片面及信息监管脆弱等问题。人使用媒介的主动性和算法压制人的主体性成为一个悖论。基于此,当下网络空间中看似喧嚣的微观政治信息及其传播未必凸显了人真实的意志,算法背后的数字权力极易伪装成个体的形态影响宏观政治的运行,扰乱政治传播的整体秩序。 关键词:微观政治传播;政治传播;算法;个体
出版研究关键词 ○ 出版品牌:基于出版沟通的符号进路 饶广祥 李佳逊/ 66 内容摘要:出版品牌并不是市场学中的品牌理论在出版中的直接应用,而是内生于出版实践的,基于出版产品所采取的与接收者互动、提高自身影响力的符号策略。出版品牌内涵的变化体现了出版产品在联结受众、推动接触时所采用的符号进路。通过聚焦出版品牌外延与内涵的演变,总结发现出版品牌伴随着出版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强调作者、印制地点到保护内容版权、市场多元主体沟通,以及在技术逻辑 下的全过程、全节点品牌化的衍变进路。作为出版的关键词,出版品牌是出版实践变革的重要表征,也是观察出版融入当下市场实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出版品牌;版权;市场;符号化
青年学者论坛 ○ 数字栖居:理解人与数字技术交互关系的一种设想 李佳敏 朱舒婕 /77 内容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人类自身发展及生存境况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突破“以人为中心 ”的人与技术主客二元对立的观点去关注数字的人、数字的技术以及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必要。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哈拉维的后人类主义思想为思辨原型,提出“数字栖居 ”这一数字技术与人的交互设想,它以身体—技术互嵌共生为关系基础,以移动交互界面为物质基础,以“此在 ”的数字存在为视域基础。它由这三个重要架构组成,认为数字技术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对象,而是内化为人类生存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栖居 ”的设想力图在延续后人类主义的思考路径上,积极而批判性地探讨一种人与技术的关系境况,提供一种理解未来社会技术形态的可能。 关键词:数字栖居;海德格尔;后人类主义;人—技交互;社会技术形态
出版史研究 ○ 论古代杂字书的编纂特征 张 云 /85 内容摘要:杂字书是流行于古代乡村的重要的识字教材。“杂字”之名,包含着集合字词和对“三、百、千”系统补充的两层意思。杂字书的读者以乡村孩童为主,也包括文化水平较低的成人。杂字书的字数多为1 000—3 000 字,是日常生活用字的客观反映,也符合实际学习的需要。杂字书的分类与编排主要借鉴类书的编纂方式,类目设置的变化也与类书的发展一致。明清时期的杂字书多参考《字汇》等流行字书编纂而成,其内容既具有稳定性,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杂字书的编排技巧表现在谋篇、句式、注释、插图等多个方面。杂字书是中国蒙学识字读物丰富性的代表,对现代蒙学出版具有诸多借鉴价值。 关键词:杂字;蒙学;编纂特征
制作: 王英丽 初审: 唐 颖 复审: 曾白凌 张国涛 终审: 张毓强
来源:现代出版(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