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创造力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9-1-20 12:45: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猪佩奇在华“复出” 先期宣传过年“催泪”

去年,小猪佩奇曾一度传出在抖音上被删除,据称是因为小猪佩奇成为“社会人”亚文化的象征。时隔不久又有报道,中国国家电影局批准了“小猪佩奇过大年”影片立项。如今,该片的先导片“啥是佩奇”在中国社交媒体刷屏。

   

小猪佩奇的形象在中国时常见到


(德国之声中文网)“啥是佩奇”讲述一位老人盼望儿孙回家过年,得知小孙子喜欢佩奇,而四处打听"啥是佩奇",最后用鼓风机自制了一个"佩奇"。不少网友评论说,联想到自己家人而感动。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仅是一个"煽情"的广告片。

这则在中国社交媒体刷屏的短片导演,也是即将于春节上映的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导演。后者由"小猪佩奇"出品方Entertainment One与中国的阿里巴巴影业联合制作。中国媒体报道说,去年7月,中国国家电影局批准了该片的立项。电影局的备案单显示,该片讲述"汤圆、饺子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除夕这天,爷爷奶奶与他们相聚。大家体验了传统习俗,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和佩奇乔治一样,每经历一件事情,就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彼此,热爱家人,热爱生活。"

去年5月,中国视频网站抖音被传出"小猪佩奇"下架的消息。当时,半官方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在一篇相关文章中说,小猪佩奇这个角色"没想到成了中国社会人亚文化的文化标志"。文章还解释了"社会人"的含义--即"那些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稳定工作的人","他们游手好闲,是党努力培养的年轻一代的反面"。

德国之声此前报道,当时网传一份抖音"社区规则"中,小猪佩奇被列为禁止元素。之后,抖音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回应称,并未封杀佩奇。《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援引分析认为这是"内容监管之下抖音强烈求生欲的表现"。纽约时报当时的报道也分析称,抖音决定删除相关视频是防范于未然的自我审查,而不是政府下令禁播。

小猪佩奇在中国成为“社会人”亚文化的标志而火起来


"啥是佩奇"所使用的叙事手法和亲情主题,在国外的"软广告"宣传片中时常被使用。比如,德国连锁超市Edeka就曾推出过圣诞节以回家(#heimkommen)为标签的短片,其中一则视频在YouTube上有超过6000万个点击。

https://www.dw.com/zh/%E5%B0%8F%E7%8C%AA%E4%BD%A9%E5%A5%87%E5%9C%A8%E5%8D%8E%E5%A4%8D%E5%87%BA-%E5%85%88%E6%9C%9F%E5%AE%A3%E4%BC%A0%E8%BF%87%E5%B9%B4%E5%82%AC%E6%B3%AA/a-47134690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23:0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晓晴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21:21: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何林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21:2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还是人家陈嘉庚当年睿智,修房子的时候就帽子戴东方的,其他全是西方的。现在号称嘉庚体建筑

编辑:何林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23:02: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是扫码和钟楼合影,个人的头像就会显示在秦俑上面。

编辑:邢海波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2:00: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size=0.34]原标题:西安“变脸兵马俑”今晚成“黑脸”,网友大呼:别啊!
[size=0.34]这两天,一组竖立在钟楼附近的“秦俑发光人脸”刷屏西安人的朋友圈,引发全国网友关注,有人吐槽“吓哭”游客了,也有人觉得挺有意思的想去试试。
[size=0.28] (via @秃子教授-Tuzi)

[size=0.28]

[size=0.28]

[size=0.34]不少人的朋友圈也被这个惊悚的夜景惊呆了。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34]据了解,这个兵马俑人脸灯光互动装置,采用3D建模技术,市民、游客可以免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在“兵马俑”内部操作室扫描后,可以将自己的面部显示在“兵马俑”的面部。
[size=0.28](via @秃子教授-Tuzi)

[size=0.28]

[size=0.34]“变脸兵马俑”的照片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有人说太恐怖,有人说太丑,也有人觉得挺有意思的想去试试。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34]有很多市民跃跃欲试
[size=0.34]打算今晚下班赶紧过去一睹为快。
[size=0.34]但很多人到了现场就傻了眼了:
[size=0.34]传说中使用23根LED灯组装而成的“秦俑发光人脸”今晚安静的站在路边,这才一天不到,兵马俑咋变“黑脸”了?昨晚还站在兵马俑前面的“碑林区欢迎你”已经被移到旁边花坛边。
[size=0.28]

[size=0.28]

[size=0.34]华商报记者了解到,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议论,碑林区回应,因为不停地被黑,只能将“变脸兵马俑”移除。
[size=0.34]今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慕名而来参观“变脸兵马俑”的人很多,看到兵马俑的脸并没有亮起,大家觉得很失望。
[size=0.28]

[size=0.34]来自浙江的游客苏先生说昨天在网上看到这个觉得特别好玩,今天专门和朋友过来,结果发现兵马俑的脸没亮,觉得很失望。西安的林女士和朋友专程带着外地朋友的照片前来,为的就是要帮外地朋友把脸投到兵马俑的脸上,和钟楼合个影。发现兵马俑的脸并没有亮,不停地问旁边的人什么时候会亮,得知不但不会亮,还有可能要被移除的时候,林女士觉得很不理解,只好拍了没有亮的兵马俑发给外地的朋友,然后离去。
[size=0.28]

[size=0.34]华商报记者在变脸兵马俑旁边发现,已经有吊车等工程车在路边待命。
[size=0.34]看到变脸兵马俑变“黑脸”,
[size=0.34]网友大呼:别啊!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28]

[size=0.34]华商报记者 张杰
[size=0.34]https://news.sina.cn/sh/2019-01-29/detail-ihrfqzka2152117.d.html?from=wap编辑:邢海波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21:30: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猪佩奇的中国奇观 | 鸣岳音频[color=rgba(0, 0, 0, 0.298039)]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039)]拨惹尘 [url=]鸣岳几时有[/url] [color=rgba(0, 0, 0, 0.298039)]今天


一头英国猪如何在中国的互联网上蹿红?

《小猪佩奇》的走红经历了哪三波爆发?

为什么说抖音创造的不是内容而是符号?

“简单”为什么是小猪佩奇的IP秘诀?

为什么说贴小猪佩奇贴纸的和说“吓死宝宝了”的是同一波人?

为什么尼尔・波兹曼说童年已经消逝?

本期话题《小猪佩奇的中国奇观》

S01E10 小猪佩奇 | 鸣岳来自鸣岳几时有00:0025:25
⇧点击即可食用
本期作者 / 陈鸣 岳路平 剪辑 / 南瓜
特别鸣谢  食益家菜市场 & 马一木 & 天使读者团


0000001

今年《小猪佩奇》火了两次,上半年在抖音霸屏,年末又靠大电影的广告片《啥是佩奇》刷了一波屏。


小猪佩奇已经不仅仅是一头来自英国的猪。


《啥是佩奇》最后一幕的时候,村口一面白墙上刷着广告:“春节到城里去看佩奇”。“猪”已经被重新定义,住乡下的人也都不在乡下看猪了。






很多从年头聊到年尾的哥们,其实一集完整的《小猪佩奇》都没看过。大家不用知道剧情,知道这头粉色的猪长得像电吹风,掌握了这个造型基本上就可以聊了。佩奇是一个谈资,是一个可用的纹身贴。


很多人看《小猪佩奇》,也不是出于亲子教育的目的,他们的心情就像之前集体在网上玩《青蛙旅行》,不用有血缘关系,也不需要你是真的存在。


我负责照看你一下,你负责给我一些惊喜。



0000010

《小猪佩奇》火了三波。


它首先在英国由三个大男孩创造出来,经过几年的沉寂逐渐赢得了一批观众。


第二波火是来到了中国。最初的引爆点是四川话配音的《小猪佩奇》,就是每集开场那句话:“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弟弟”,短短的10秒特别适合于在抖音和B站轻轻地刷一刷。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压根就没看过一集,但是不妨碍《小猪佩奇》迅速蹿红。


这一家子猪,现在在中国的名气比约翰列侬、甲壳虫乐队、哈利波特都大,它已经成为英国文化在中国最接地气的一个符号。


第三波是最近的温情时期的“小猪佩奇”,凭借一部《啥是佩奇》刷遍了朋友圈。


这三波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这头英国猪大家压根已经不管它是来自于哪了,它成了一个由头,每个人聊自己关心的,跟猪可能都没关系,叫做“一家子猪,各自表述”。


《啥是佩奇》这个片子跟《小猪佩奇》原本的故事也没有任何关系。《小猪佩奇》讲的是猪的一家子,《啥是佩奇》是通过猪来讲一家子,是一个中国的城乡差距和空巢老人的故事。


现在的传播环境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简单化、符号化。


比如在抖音火的那些网红,她们的动作都特别简单,配合Ku Qi Ku Qi Pa Pa的音乐,扮一下小猫的动作就结束了。你还在莫名其妙的时候,小姐姐就火了。小猪佩奇也是那几声猪叫,四川话那么一配音,它就火了。


这个传播时代,我们可以管它叫“喜刷刷派”。“喜刷刷派”无内容、无故事,完全就是一个符号,但是成了网民们的社交表情。



000011
《小猪佩奇》能火是因为它超级简单。在英国,它是教三四岁小孩讲话的,单词量永远不超过600。

配色也是如此,选用的基本都是红、黄、蓝三原色,加上一些非常鲜艳的副色。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艺术家因为颜色鲜艳火起来。

梵高就是他那个时代颜色最鲜艳的。他的画一大秘诀是三对补色,分别是红配绿,蓝配橙,紫配黄。

红色的补色为什么是绿色?这是因为三原色里的另两者黄和蓝,混在一起形成绿。红跟绿就形成了补色。补色就是把三原色二元化。

梵高的画大多数是补色关系,所以它的作品是美术史当中最绚烂的。

梵高的前辈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也很绝,不调色,只是把三原色点上去。黄色点一点,蓝色点一点,观众退远了看就会感觉它是绿色。这叫点彩派,视觉效果特别强烈。

这个是艺术史上最会玩色彩的两个人。


后来出现了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的野兽派,从颜色和造型上看都非常小猪佩奇了。

再后来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他经常在报纸里面剪那些灰灰的肖像,比如玛丽莲梦露、毛主席的肖像,然后他把它们都三原色化,形成了波普艺术。

一旦波谱了,就特别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因为老百姓特别喜欢色素。喝瓶饮料,如果你颜色不鲜艳,小朋友就不喜欢喝了。

纽约有一位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也都用非常鲜艳的颜色,基本都是三原色。《小猪佩奇》由英国的三个大男孩创造出来,非常类似于涂鸦艺术。

每个流行符号后面都有一系列大师的加持,看似简单,那是因为抓住了要领。


000100

小猪佩奇在中国到底有多火,有一个很直观的数字。2018年的4月单月,有3000万次人在淘宝搜“小猪佩奇”四个字,来自英国一头猪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带货王。


我有天去上海出差,见个朋友,是个特别man的人,一脸络腮胡,一身腱子肉,说话粗声粗气,定睛一看,发现他西装外套上面缝着一只小猪佩奇。


生活里越来越多这样的“萌化壮士”。他们跟说“吓死宝宝了”的大概率是同一拨人。这种画风越来越讨喜。


以前学者尼尔・波兹曼写过一本书叫《童年的消逝》,讲的就是大众媒介的传播和泛滥会使得成年人越来越幼稚化,儿童越来越成年化。



过去有一句流行的哲学语言叫“世界即文本”。就是说世界是由书本堆起来的,我们都得读书。那个时候的真理,那个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意义都是文字构造的。


但是自从有电视机之后,特别现在还有互联网,我们传播的信息主要是图像。


于是小猪佩奇这种萌萌的图像尤其具备了穿透力,它男女老少跨国界通杀通吃。因为你说一个英文单词,英文世界的人才理解,但是一只长得像电吹风一样的小猪,三岁小孩都可以理解。


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个儿童片了,它是一组超级具有穿透力的信息包。


色彩鲜艳的小猪佩奇如此的风靡中国,很符合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观察,他曾经发表过一个《幼稚力宣言》,提出“幼稚”作为一种力量正在成为潮流。


村上隆最有名最引起争议的一件作品,是一个超级天真萌的少女,长着一对很大的乳房,乳汁围绕着她的全身,但是你一点都不觉得淫秽。


这个作品实际上道出了日本这几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无论他们长到三十岁、四十岁,他们在大众媒体的喂养下,心理特征就凝固在最天真的五六岁。


当时大前研一还写过两本书叫《低智商社会》、《低欲望社会》,三浦展写过一本《下流社会》,当你把这些词全部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它是一类词,它表达的是一个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低成本地持续地获得快感。



村上隆当年发表《幼稚力宣言》,要用作品来支撑,但今天《小猪佩奇》是全民狂欢,是所有人来创作,不是一个村上隆来创作,也不是谁策展出来的。


我们无力判断它是好是坏,但是幼稚力席卷中国互联网已经是事实。



000101


去年上半年抖音上面最火的是《小猪佩奇》,下半年是《沙漠骆驼》。两个画风完全不同,佩奇是欢乐、开心、搞怪、黑色幽默,骆驼是悲观、坚持、希望

释放自我。


《沙漠骆驼》画风一会儿西域,一会儿摇滚,活脱脱是火锅店里弄出来的。但它和《小猪佩奇》一样,都是全民协作、全民参与的产物。“释放自我”四个字是一个出口,一个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接头暗号。


过去大概三四年里面,互联网的流行词高频度地出现在bilibili,这几年更多是从抖音出来了。


早几年还对B站嗤之以鼻、嫌他幼稚的人,这几年会很崩溃地发现,原来跟抖音比,B站还算老成持重、非常学术的。


抖音时代承载社会心理的容器,不再是长篇巨制,而是一个轻飘飘的符号,是那头电吹风形象的粉猪。而且你不用去问它里面有什么内容,因为网民会给他注射内容。


与此同时,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一个符号要活下来太难了。一不小心还死了,比如 D&G 的筷子。张一鸣的团队身上就能看到很强的“求生欲”,因为抖音最容易出事。


《小猪佩奇》被下架半年之后,又以《啥是佩奇》的形式归来,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给“社会人”的符号消毒了。它被注入了新的意义,符合主旋律了,“空巢老人”这个话题完全可以上春晚。


小猪佩奇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文化基因,上一次如此深度的中英协作还是“香港”。小猪佩奇未来的成长就看它有没有香港那样的生命力和运气了。



鸣岳几时有?
每周四
陈鸣 岳路平
和你说说
流行文化
背后的梗


                                                                                                                                              编辑:邢海波




158#
发表于 2019-2-3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交媒体为何让我们感到更加孤独?
  • 2017年 3月 6日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Pinterest等社交媒体令人感到更加孤独。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每天用社交媒体超过2个小时会使一个人的社会隔离感增加一倍。
报告认为,社交媒体上展示他人理想化的生活,可能引发羡慕嫉妒。
相关研究还调查了Instagram、Snapchat以及Tumblr用户。
美国匹兹堡大学儿科教授伊丽莎白·米勒是报告的作者之一。
她表示:"我们还不知道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交媒体的使用,还是所感知的社会隔离"。
"可能的原因是,年轻人最初感到孤独就去玩社交媒体;或者是由于他们大量使用社交媒体,越觉得与真实的世界隔离。"
报告提出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在网上的时间越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互动就越少。
社交媒体的使用还可能引发更多被排斥的感觉。例如,看到朋友们参加活动充满乐趣的照片而自己却没有受到邀请。
研究团队针对近2000名19-32岁的成年人开展问卷调查。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教授布莱恩·普里马克教授说:"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为年轻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和社会孤立感已经达到流行病的程度"。
他指出,"我们本质上是社会动物,但现代生活方式容易将我们分隔,而不是把我们聚在一起。"
"社交媒体表平面上看起来,提供了填补社会空虚的机会,但我认为这一研究显示,它可能不是人们希望得到的解决方式。"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39181015
http://www.sohu.com/a/314996736_120150462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3 23:56: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部纪录片将在欧美播出:讲出中国人的创造力
澎湃新闻 2019-02-03 06:18
原标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将在欧美播出:讲出中国人民的创造力
人民日报23日报道,“我去安徽乡下,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和他们签下的包产到户‘生死状’;去温州与拿到第一份营业执照的女士交谈;站在香港对面的海角上,在如今堆满集装箱的港口讲述深圳的故事……这样才能向西方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
去年12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撰稿并主持的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在中国迅速走红。
一个个关于“人”的小故事,串成了一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篇章
2016年初,迈克尔撰稿并主持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英国广播公司二台黄金时间段播出。与西方媒体以往的一些制作不同,这部系列纪录片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历史,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中华的故事》更多聚焦古代中国的文化流传,谈及现代中国的部分非常少。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好奇。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拍摄,在采访了近50名改革开放亲历者、从5倍于节目时长的素材中千挑万选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就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迈克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谈及此次拍摄经历,迈克尔深有感触。“在拍摄前,我已经通过一些书籍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做了一些了解。但当我去到中国,见到那些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人时,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激动和敬佩。”
“当小岗村的农民告诉我,他们即使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尝试分田到户时,当时任邓小平翻译的张维为教授告诉我,恢复高考时坐在他身边参加高考的有矿工、农民时,当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告诉我,有一天突然得知自己可以参加高考,命运从此被改变时,我深深地被打动了。他们就像‘地里的盐’!”
迈克尔解释道,英国人用“地里的盐”来形容高尚、真诚的人。在拍摄《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过程中,他遇到了太多这样的中国人,每个人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经历,都深深地震撼着他。
改革开放40年间,小岗村的农民为填饱肚子而开起了餐馆,“粮食不再短缺,盘子里装满了食物”;卖扣子的温州妇女成为一家服装辅料公司的创始人;干农活的少年成长为中国著名高校的教授;当年在英国肯特大学留学的女孩以中国驻英国大使的身份再次回到英国……一个个关于“人”的小故事,串成了一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篇章。
“西方人对今天的中国有很多刻板印象,误解很多。”迈克尔告诉记者,若想让西方观众摒弃对中国的偏见,就要以人为中心,让人来讲故事,而不是简单论理。
“讲好中国故事有许多种方式。我们的方式是讲出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出发,请他们说出自己的故事。”迈克尔说:“当然,观众的感觉也至关重要,要把画面、音乐、解说词结合起来。中国如果想向西方观众更好地讲故事,或许应该吸纳一些西方纪录片的制作方式。”
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正在重新制作剪辑,准备在欧美等地播出。
“中国必将更加开放,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迈克尔也向记者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第一次去往中国,在从郑州到北京的火车上,他惊讶地看到有人在车厢过道做饭;2018年再到中国,他发现现代化的高铁已四通八达。在纪录片中,迈克尔毫不吝惜地用大量篇幅介绍中国高铁:全部自主研发,最高时速420公里;到2017年底,中国高铁里程已达到2.5万公里,里程数是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随时准备“走到国外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国家整体变化太大了,这是一个伟大而复杂的故事。”迈克尔说:“我所接触的每一个写过邓小平传记的西方专家都认为,市场经济对中国十分有益,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
通过聆听中国人的故事,迈克尔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人对世界也充满好奇,每一年走出国门看世界的中国人的数量都在增长,中国必将更加开放,这个趋势不可阻挡。”迈克尔说:“如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法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几十年,中国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对此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迈克尔以研究英国和欧洲史著称。但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读到的一套关于中国艺术、建筑、诗词等内容的丛书,让他从那时起就深深迷恋上中国文化,爱上了中国诗词。“如今的中国,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但传统文化和历史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被消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仍能从中国百姓的生活中流淌出来。”
今年,迈克尔准备再次到中国去。“我非常喜欢中国,每一次拍摄结束后都不想离开。”
来源:强薇/人民日报
编辑:陈心茹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00:08: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爹娘,哪个大仙编的,绝了!欲哭无泪!!
立体美相册  2019-01-30
《中国爹娘》
过年啦,儿孙满堂。
中国爹娘,
像打了一针鸡血,
充满能量!
厨房,
"齐不隆冬呛"
爹娘的刀声,
成了过年的锣鼓点,
敲出了,
椒红酒绿,鸭焦鸡黄。
再累,
也不能让年轻人帮灶,
他们要上网,太忙!
酒醉饭饱,杯盘狼籍!
儿孙们带着年味的余香,
各归梦巢,
准备拥抱明天的太阳。
只剩下中国爹娘,
像只弯弯的月亮,
把一袭微弱的目光,
照在灶台上的剩饭残汤。
这是他们,明天的干粮!
一辈子,省吃俭用,
只有这一天,
他们惊人的大方,
山珍海味,琼浆玉液,
像不用花钱一样。
当完厨娘,
还要把金主担纲:
孙子要留洋,
儿子要换房,
媳妇要他们解囊!
谁都知道,
爹娘只有一脚踢不倒的钱,
每一个铜板,
都被磨的铮亮;
谁都知道,
爹娘能从针尖上削铁,
从牙缝里抠粮;
谁都知道,
爹娘的血管,
虽然早已干瘪,
只要针一扎,
还会有鲜血流淌!
可怜的中国爹娘,
不怨天,不怨地。
只怨你们那颗心,
总在外面丢荡,
从来没放在自己的身上!
有道是:
编席的睡凉炕,
晒盐的喝淡汤。
中国的爹娘,
难道你们的一生,
就该如此嗟伤?
好生歇息吧,
让你们那颗疲惫的心,
老老实实地上床,
别让他们,再四处流浪!
听人讲,如今世上有"四强"
德国的车,
瑞士的房,
日本的老婆,
中国的爹娘……
欲哭无泪!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