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5-2-5 10:2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2-5 10:29 编辑

图像新闻史学:以图像述说历史



http://v.qq.com/page/s/3/7/s0146h6ep37.html?__t=1&ptag=1.sina&_out=1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2:45: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乡村教工裴重华
@海明评说 //@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新闻学小讲堂: 如果你是一名新闻专业学生、教授或媒体从业人员,希望了解美国新闻学教育和当前美国新闻业现状,现在就将问题发送给我们。印第安纳大学的学生和他们的教授将在访问间隙回答一些问题。


@美国新闻学小讲堂

你有关于在美国学习新闻学的问题吗?或是关于美国媒体发展趋势的问题?或想与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建立联系?印第安纳大学O
网页链接
新闻学专业学生代表团将来北京访问,他们希望听到你的想法。
  • [url=]k收起[/url]
  • [url=]f查看大圖[/url]
  • [url=]m向左旋转[/url]
  • [url=]n向右旋转[/url]










今天 11:44 來自微博 weibo.com



4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http://mediaschool.indiana.edu/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21:01: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吉四六
苦逼//@博联社马晓霖:【穷且亦坚】想钱,就别干新闻,当然可以做狗仔。


@浦奕安
美帝数据显示,新闻专业毕业生就职新闻媒体收入仅为从业公关童鞋的71%,2013年下降至67%。满意度与从业行业年限成严重反比。新闻理想几成骂你二某青年,然,愈如此愈该坚持。这种坚持,需要匍匐,需要低调沉心,磨练心性,但决不失去正义感、责任心、清贫度等职业素养。#真心忠告:若有疑迟,趁早赚钱#







今天 10:44 來自iPhone 6 Plus



13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 NOTE III


  • [url=]收藏[/url]
  • [url=]轉發[/url]
  • [url=]評論[/url]
  • [url=]
    [/url]




154#
发表于 2015-4-15 21:45: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新闻学院课程模板》 《新闻学院课程模板》.pdf (847.48 KB, 下载次数: 6)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芮必峰
昨晚,一位在某中央级媒体实习的学生打来电话,说亲历了传媒实践,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能否坚守住当初的新闻理想,学校老师们教的许多“理念”常常在现实中不堪一击,听风是雨、夸张煽情、趋炎附势、迎合大众的新闻受到普遍追捧,认真调查、严肃思考的则常常吃力不讨好。他说:我家境不好,挣钱更重要。
16 mins ago
come from
iPad客户端


  • Favorite
  • Forward 3
  • Comment 9




156#
发表于 2015-8-27 15:0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小超人”张志安:对新闻业的热爱让我充满激情

    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时刻都有新消息。约2100个联系人,大半来自媒体圈。作为70后年轻学者,他在新闻学界和业界都拥有很高知名度。2014年7月,他从胡舒立手中接棒,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精力旺盛,社交能力极强……大学起,就被人叫做"小超人",他就是张志安。
       在大家眼中,他的睿智与活力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位学者,他的身上,除了学识和见地,还有一种难得的精气神。本期专访张志安,一起看看他和他所在的新闻学院。


记者:在复旦教书和在中大学教书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一个老牌的新闻传播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是一个新锐的传播与设计学院。
     也许是因为复旦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所以复旦的学生更加放眼世界,更有“走出去”的意愿;中山大学的学生也有“走出去”的意愿,但我个人感觉他们更有“改变身边事”的意愿,中山大学的学生行动力更强,希望通过改变身边的小事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记者:在您看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这几年学院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学院。在胡舒立院长在职期间,确定了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用人文精神来引领我们的新媒体教育,用融合创新的理念来发展跨学科的传播研究。
      这个目标明确了我们教学和研究最大的追求和定位;而且既有“术”又有“道”,既强调以新闻传播学为核心,又突出了跨学科的特色。学院现在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一步步夯实基础。
     记者:您理想中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张志安:我理想中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是要面向新媒体这样一个大潮,培养既具有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批判精神的价值观,又具有非常好的视觉素养、新媒体的传播和编辑能力的综合型精英人才。
      最理想的新闻传播学院应该是在不断改革、自我更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参与、对话、实训的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们的科学研究要有学术的共识,认同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以及它的规则和规范,并且大家的研究既有自己的兴趣和特色,又能够形成合力,为这个学院确立非常鲜明的学科特色。
      同时,我们既能够从容地在象牙塔内读书、教书,又能够同时承担推动社会进步、行业转型的社会责任。因此,我理想中的新闻传播教育就是把创新的教学、前沿的研究和扎实的社会服务整合在一起,有竞争力、有活力、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记者:您希望从哪些方面推动学院的新闻教育改革?
     张志安:整体策略是以新媒体为枢纽,进行全方位、有特色的改革。现在正处在推进阶段,这还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比如通过录制一系列的开放课程去探索课堂教学和同学自学的互动关系;建立新闻摄影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受众行为和心理测试实验室等,将新技术主导的实验教学引入文科教学当中;学院还与南都合作大学城APP、与广州青年报合作《大学城》周刊,打造面向22万大学城岛民服务的社区媒体,将新闻传播教育与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合作,培养新媒体传播和企业传播的精英人才,将企业传播的思维引入到教学中。
      总体来讲,不论是哪种形式,规律都是从教师的教学到同学的自学,再提升到同学间的互学以及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学。每一次改革尝试都有不同来源和借鉴,希望能够探索出更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供其他新闻院校参考。例如传播与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其实是借鉴了美国芝加哥学派早期的社会学渊源,也借鉴了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报道与纽约社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以及圣地亚哥大学的“守望者学院”项目;技术的实验教学是跟我们现在整个文科教学的改革大势有关。

记者:以前您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深度报道、记者生态和新闻业融合转型方面,目前您是否还在继续这些领域的研究?
     张志安:研究仍在继续。在记者生态的研究方面,马上要开展新一轮的记者生存状态的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结果与5年前的问卷调查做比较,研究调查记者的职业流动状况和职业观的变化,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的课题研究。
      我个人有一个规划,未来5到10年做一些关于新媒介的研究能够从小切口的问题转到中观、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互联网新闻业的变化、社交媒体和新闻业的变迁,考虑新的新闻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国内的深度报道的水准?
     张志安:因为中国的调查性报道的风险和复杂程度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是跟国外记者一样多的,所以中国的调查记者的水平并不亚于国际同行。加上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题材和线索,相信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公众认同的提升,国内的深度报道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以您的判断,深度报道的生产机制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张志安:我认为基本上在政治、市场、技术、公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深度报道常规的报道空间现在看来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有一种式微的趋势,然而互联网原创的深度报道正在成长和发展起来。在社交媒体、数据挖掘和技术融合的趋势下,深度报道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未来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两个外部因素。一个因素是能给深度报道逼近真相创造多大的空间和可能,另一个因素是公众认同的力量,即公众是否认同独立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是这个社会转型的社会资源和前提条件,大家是否愿意为高品质的内容付费、为独立调查争取资金等等。当然,媒体从业者的坚持也是深度报道保持生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如果有这样的社会共识,那么我相信无论是传统媒体做还是新媒体做,深度报道这种报道类型的生命力都不会衰减。

记者:当了院长后,您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
     张志安:我现在课比以前上得少了,更多的是在做学科建设、学院发展、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我还是很愿意给学生上课的,现在每个学年有大概10个学分左右的课程。
    记者:您如何平衡教书、研究、行政工作三者的关系?
     张志安:做院长肯定要重新摆放自己的位置。以前做老师和系主任,是教学第一,学术第二,行政第三;现在做院长以后,行政变成了第一位的,因为我要服务、管理、发展这个学院,然后再是科研和教学。为了服务和管理学院,要牺牲掉很多自己科研和教学的时间。
    记者:有人称您为“三栖学者”,游走于新闻学界、业界、政府之间。您怎么能够始终保持精力旺盛呢?
       张志安:出于对新闻行业的热爱和信仰吧。我选了一个我下辈子都还会再选,不会换的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当然就充满了激情。
     我经常想,能够看到传播与设计学院从小变大,由大变强,茁壮成长并充满活力,就像呵护一个孩子一样,真的是一件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如果把学院比喻为一个孩子,现在学院已经到了可以迎着朝阳去上学的年龄了,我期待它长成一个茁壮的青年。所以一想起这样的愿景,我就觉得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wODQ2Nw==&mid=209583102&idx=1&sn=1b6d5a57d6bde352a23052aca3e13036&scene=5&srcid=6pN4ql9QUrs6f31uWFAO#rd



157#
发表于 2015-10-24 23:02: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10月2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与会者包括来自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代表120余人和来自七家媒体机构的代表。 大会由理事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勇教授主持。

大会开始前,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召集、举行了年度常务理事会,对学会近期的工作进行了通报,对需要决策的有关事宜征询了各位常务理事的意见,讨论了学会未来的重点工作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首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提到,目前全国已有新闻传播院校一千余所。数字变化的背后是整个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繁荣,这也是我们面对新闻传播业巨大变革时的信心之所在。对于今天的新闻传播业来说,新媒体、自媒体的崛起等实践界的纷繁变化给新闻传播教育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单,在以媒体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生态下,各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个拐点,需要大家一起积极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携手创造中国新闻教育事业更美好的未来。

为推动媒介融合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促进新闻传播教学对实践领域重大问题、重要趋势的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今年组织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对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研讨,推选出一批案例供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参考。推选小组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宋建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赵子忠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等五位媒体融合及网络传播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
经专家组提名并讨论,推选出“媒介融合教学十大经典案例(2015)”,包括来自新华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腾讯公司等十家传媒机构的新媒体项目或产品。入选媒体机构代表受邀来到大会现场,接受理事会的表彰。东方网总裁、总编辑徐世平作为媒体代表发表了入选感言。他说东方网入选“十大教学经典案例”是对其媒体融合创新的鼓励和鞭策。他认为媒体融合转型有两个基本原则,即模式创新和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和新媒体创新必须坚持技术引领,不断改革传统的传播思维、作业流程,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才是根本的出路。

随后,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做了年度工作报告。高钢教授在报告中从学会整改、财务管理、监事制度等方面对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报告了学会人事变动的相关情况。他还分析了当前新闻教育中瞩目前沿趋势、优化实习平台等特征,以“信息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为主题阐述了传媒生态的变革。
大会特邀四所有特色的新闻院校分享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及做法。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广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杜建峰、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姚劲松、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柳邦坤等四位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郑州大学创办了“穆青实验班”,并实施了“传媒专家进课堂”计划,进行以“勿忘人民”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重走穆青路”大型采访调研活动。北京联合大学以北京市文化传播创新团队建设和全媒体新闻传播应用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逐渐形成了以文化传播为核心、以全媒体为载体、以新技术为手段、以微内容生产为突破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怀化学院立足地方需求的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不仅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全方位、综合性地训练了专业能力,同时也为挖掘、传播保护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贡献了力量。淮阴师范学院构建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通、课内与课外贯通、学校与媒体联通”的“三通型”教学体系,并建立了由“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技能训练”组成的“三层次”立体化教学平台。
大会通报了申请入会的六家新理事单位,即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院。经全体与会理事举手表决,同意以上六家学院加入理事会。大会还通报了下届年会承办单位,经常务理事会讨论,综合考虑后决定2016年理事会年会将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
大会特邀原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何梓华教授发表了讲话。何梓华希望新闻教育学会继续发挥团结、和谐的优良传统,集思广益研讨新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希望新闻教育学会同仁认真研究和制定适应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原名: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于1984年11月2日在北京成立,历经三十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学会的理事单位从最初的30个已增至180多个。学会为促进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与提升发展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来源:人大新闻学院
http://news.ruc.edu.cn/archives/11585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58#
发表于 2015-10-26 21:35: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清华召开 传媒经济与管理委员会等四分会获准成立
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五届第三次会议于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多所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及媒体单位的38名常务理事及近十位列席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常务理事会听取了秘书处的工作汇报,对《中国新闻史学会二级分会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通过了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等4个二级分会的成立申请,会议还就史学会的其他工作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在致辞时,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中国新闻史学会作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界唯一的一级学会,担负着重要使命。清华大学2014年被选举为会长单位,这是专家们对清华大学的信任。邓卫副书记强调,清华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十分支持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工作,并希望能共同提高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在致辞中发表了其对新闻传播研究的几点见解。他认为,新闻传播研究应当立足全局,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谋篇布局;其次,应适应变化,把握发展机会,改进新闻传播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三是大胆创新,在注重专业性的前提下注重高端化,注重媒体创业创新研究,打通多学科之间的通道;四是要维护学科尊严,增强自信,真正把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结合起来;五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六是开拓传媒业的其他研究。


陈昌凤会长代表史学会秘书处向常务理事会进行工作汇报。她表示,自换届以来,史学会在两方面的工作上取得了进展。学术工作上,史学会在暨南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产出了一批学术论文成果;青年学者论坛、抗战新闻史研讨会等专题学术会议提高了史学会的学术影响力;在此期间,还有数个二级学会经历了换届与创会。组织工作上,史学会顺利通过了民政部年审,进一步完善了史学会的官方网站,并建立了学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会议对《中国新闻史学会二级分会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审议中,常务理事会围绕《条例》的多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新建立二级分会的名称规范问题上,会议取得了一致意见:鉴于中国史学会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唯一的一级学会,为增强史学会的包容性、贯彻史学会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共同体的使命,会议决定,新建立二级分会的名称在符合其他名称规范的前提下,可以较前更灵活。

会议听取并通过了4个新二级分会的成立申请。喻国明、丁汉青代表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林如鹏、张晋升代表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陈卫星、胡翼青和刘海龙代表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谢耘耕代表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列席会议,并各派代表向常务理事会作了申请报告陈述,获得出席会议的多数常务理事支持,准予成立。

会议还就筹备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召开全体大会和会费调整等学会的其他工作进行了讨论与表决。



本次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全体与会者对清华大学的支持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的辛勤工作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史学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EyOTIyMQ==&mid=400127195&idx=1&sn=f2cdf301eaacdaec1fdc34c72525fe41&scene=1&srcid=10269rDPqwbMR5wt3xt3zVM4&key=b410d3164f5f798e28dddb169e4d47cac31e53d4c7e5023c925bba202359250039ea6630475e42c453952b3952611a39&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3%2BMM3Pc33b7tm67AFjv0A5g3vjxCZt0LTeXm2ClVJg%2BIXVLajEgtdorDh33VbEuW

159#
发表于 2015-12-12 22:5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美新闻学院师资对比 [复制链接]

中国教师学历明显高于美国,但美国教师有新闻工作经历和兼职新闻工作的比例明显大于中国。在成果上,中国教师发表学术著作数量约是美国的4.1倍,但少有非学术类著作,且其新闻作品获奖数远低于美国。美国外聘兼职教师虽多,但都须履行任课职责。 http://www.looooker.com/archives/20709

         

内容提要:中美两国新闻专业教师任用标准存在鲜明的反差,中方大多有博士学位,美方大多没有博士学位;中方大多没有新闻工作经历,美方大多有新闻工作经历;中方大多发表学术论著,美方大多发表非学术作品;中方获得新闻作品奖的人数少,美方获得新闻作品奖的人数多。文章在对有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和说明。

?

关键词:中美新闻教师学位工作经历学术与非学术比较分析





文章标题:中美顶尖新闻学院教师队伍比较及启示

作者:史利红、苏世军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0期

链接: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DB3bk1PZHJwcUJNV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TU3MjRaTEc0SDlUTnI0OUZZNF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rZVplZHVGeXZtVmIvTVBDekY=
160#
发表于 2016-1-1 22:30: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陈力丹教授答史论部微信公众平台粉丝问 | 年终福利

2016-01-01 史论部微信平台 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2016年的第一天,
史论部微信公众平台又和大家见面啦!
祝各位新年快乐!



新年的第一天,小编就要放大招啦——

史论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年终福利#提问老师#和#小编你好#两个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参与,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

今天,特别奉上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部陈力丹教授的问答部分,快来看看萌萌哒的丹爷是怎么回答大家的问题的吧!



旺仔房岩:
请问陈老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传播理论有哪些新发展?(西北大学新传院研究生房岩)
陈力丹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很大的发展,但各种互联网传播形态逼迫新闻传播理论必须合理的地解释现实的各种新闻传播的问题。

周周:
陈老师您好!我想问您,您家里那只黑白相间的小猫叫什么名字呀?
陈力丹老师:毛毛。现在尚健在,12岁7个月,从10岁起开吃老猫粮了。对环境变动反应依然灵敏,但动作明显不行了,老了,跳不起来了。

唐旭:
丹爷在去年一次采访中曾说退休之后再也不碰新闻学研究,请问这是真的吗?做了一辈子的事情一下子彻底放手,会不会有些留恋?(要是再也听不到丹爷的课我们哭死了 T_T )
陈力丹老师:确实不想做新闻学了,环境恶劣;也做够了,说不出什么了,新闻学就那么一点东西,传播学的东西几乎全以大众传播为基点,不能解释现在的传播环境了。我退了以后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不做了,会有一些讲座课,估计最多说个一二年就陈旧了。要跟上,就必须关注最新的东西,不停地思考,我没有这几个精力了。我感觉自己做到头了,已经做了50本书,2016年还有四五本欠账。再做,越做越没水平,应该让年轻一代去创新本学科的新天地。

郭浩田:
陈老师,当您这样一位长期以来保持旺盛研究精力的学者将要放下这份担子时,内心是怎样的?
陈力丹老师:内心很平静。2015年5月以来,我经历了家里的接连灾难,二三个月内几乎同时和接连发生妹妹逝世、爱人因肿瘤切除一叶肺、父亲逝世、我自己接连两次身体危机,最近是我弟妹癌症接连两次手术,我作为长子面对如此的人生遭遇,更理解了人生。既然已经在本学科做到了最好,应该可以自我告慰了:我没有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这就够了。

王继周:
有次陈老师讲课中提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自己挺感兴趣的,买来读了读,想读但很难读懂。请问陈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谢谢。
陈力丹老师:附带看看相关的读书笔记,网上很多,但主要还是你自己先读懂时代背景,否则自然如同嚼蜡。

王辉:
《精神交往论》从传播的视角切入研究马恩思想,并将它体系化,像一串珍珠,过程十分不易。成书历经十载,作了1万条索引,3千张卡片,1本提要笔记,想请陈老师对青年后辈谈谈“治学动力,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尤其当时做卡片的方法及心得。谢谢!顺祝元旦快乐,身体健康!
陈力丹老师:做卡片过时了,已经有了更便捷的网上记录,但学习的性质没有根本的变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各种从行政角度对科研与教学的各种要求,以及各种虚头巴脑的政治运动,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各方面要求,看起来都是为了出更多的成果,但结果是什么像样的成果都没有。看看那些申报项目的表格吧,一个人少的已拥有几项课题,多的十几项、几十项,这哪是研究学术,分钱呢!一个人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才能做好。目前本学科的多数课题,不要说做出来,看了标题就可以断定,做出来的是垃圾。

众心之心:
您曾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从事过报道工作,请问这段时间的业务训练对您之后的新闻传播研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陈力丹老师:当时没有任何人告诉我怎样做,摸索了二年多才知道如何做。如果有人指导,二个星期就可以学会。那时对学习真是如饥似渴,但没有学习的机会。

万晴✌:
符号乱花渐欲迷人眼,深度报道日薄西山,很多人离开了,意义还在吗?
陈力丹老师:毛泽东不是说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吗?恩格斯说过,人的各种愿望,九成不能实现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会纠缠着你,干扰你的愿望的实现。所以,如果人一生能实现愿望的一成,就不错了。1981年我研究生毕业时做的计划是做8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辈子下来,只做了1方面的研究,但做的很好,我也就满足了。

晓天使:
我们前一段时间在做一个课程作业是要求理一下传播学在这几年的理论发展是受到消极心理学的桎梏的,我们就选了您04年到14年每年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梳理作为资料,但是最后也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您能给我们一个建议吗?
陈力丹老师:这种梳理不行,要看原著原文,直接感受。嚼别人吃过的馍,没意义。

平凡之路:
学界对于新闻真实有几种观点,虽然关于真实的观点众多,但从哲学上讲,真实始终来源于实践又要归于实践,您怎么看?
陈力丹老师:真实是一种感觉,真实的效果通过传-授之间的关系来完成。传授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否则相反。

“真实总是以原告为条件的。” 关键在于得到受众的认同。得到认同的,就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在这里,受众的主观性成为新闻真实的标准,尽管不应该成为一种标准。

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本身在发展,人对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最多真实到什么程度。从另一角度看,新闻真实只能通过客观地反映各方面意见、平衡报道从而达到的真实。

雷子: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闻理论如何构建?
未来新闻可能超越对线性时间的追逐,更从容地提供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事实性知识;未来新闻可能超越简单的事实性知识形态,有能力通过处理更多的事实,提供关于事实的全新理解……;仅以时间性为“新”,不能再满足未来新闻的需要; 其次,受众的接受行为不再受制于线性时间。对于受众来说,新闻从河流变成了海洋。

张瑞:
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闻领域也要讲究“和谐为美”的精神,那么老师觉得在新闻这样一个文字领域、一个始终争鸣的地方,“和谐”如何定义呢?
陈力丹老师:不要把政治套话当真。学术研究与这类套话应该保持距离。

三苹米:
请问老师的超高学术产量是如何实现的呢?
陈力丹老师:勤奋。鲁迅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做事了,我也差不多是这样。但现在感觉得歇了,不能再这样了。我不会如何扑克,不懂麻将,几乎没有娱乐,其实对家人来说也是很无趣和乏味的。本来我学开车是有基础的,十八九岁时开过两年卡车,如果坚持两个星期也就学出来了,但总是惦记着各种工作抽不出时间来,一晃65岁了,现在想学,年龄限制了。

千江月:
感觉自己的学习速度与接受知识的能力赶不上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怎么办(即使是专业领域的知识)?!谢谢老师。
陈力丹老师:每天以批判的眼光看新闻,看《青年记者》的本行业动态,看本学科人士的文章和发言,自然就跟上形势了。不能懒,思想要永远在运转。

简约:
新闻隐匿权的权利主体是谁?新闻源提供者还是新闻记者?如何推动这一权利和我国法律规定中"谁申诉谁举证"的协调?谢谢。
陈力丹老师:隐匿权的主体是爆料人。媒体和记者是“权”的承诺者。

liuli:
众所周知,马克思有新闻从业经验,如编辑和通讯作者。请问他做过实际采访么?他因为某种目的实地访问调查过新闻事件么?
陈力丹老师:没有,他只是根据文字材料分析问题,他写的东西不是标准的新闻,而是夹叙夹议的报纸文章,那时还没有后来的把消息与评论分开的传统。马克思写的东西一部分可以算新闻,但列宁没有写过一条新闻,全部是政论。恩格斯的东西有些可算是采访来的,比如他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相当于深度报道。

姽婳小女子:
列宁的新闻思想是如何体现马克思的新闻思想的?
陈力丹老师:列宁和马克思是不同的思想体系,列宁继承的是马克思激进的一面,基本丢掉了马克思人本主义的一面。列宁是政治机会主义者,怎么有利就怎么说,所以前后经常矛盾,他不是真正的思想家。斯大林更不是思想家,而是完全的独裁者。

我真橙:
您对沈颢事件有什么看法 ?
陈力丹老师:沈颢是中国现在新闻经济体制的替罪羊,更多的沈颢仍然安稳地在位子上,查谁,都做过同类的新闻敲诈的事情,问题是不能都整,不然谁干活啊。



陈力丹老师对大家提给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回答,看完不仅涨知识,而且好感动!

现在问题来了,给史论部其他老师提问的回答呢?年终福利什么时候送出呢?

别着急,在2016年继续关注、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部微信公众平台,惊喜等着你哦!
本期责编:佳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X+OSX+10.10.5+build(14F150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cUIFSH4gnKW7LkRwIvWflw39mZljIjWfDuIESYSLv%2FZA%2FhClbZRpdnxrLVia1Eek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