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遇难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20-2-22 20:29: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湖北日报原评论员刘章西病逝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社)退休干部、原评论理论中心调研员刘章西,因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2021日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治疗,经全力医治无效,于2020220日在医院逝世,享年68岁。







改作风的关键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刘章西长期从事评论写作与编辑工作。



刘章西曾在2013年发表过文章,称改作风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警惕“用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形式相对于内容,只是事物的表象。抓工作、办事情,有时免不了采用一定的形式,但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服务于内容,必须注重其内在实效。







在《改作风,看“关键的少数”》的湖北日报社评中,刘章西写道: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的少数”。改作风,“关键的少数”是关键。只有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改作风,充分发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的表率作用,方能形成群情振奋、上下齐动的大气场,产生争先恐后促跨越的“场效应”。



写评论要“多观察、多思考”



读者刘建成在《收获快意人生》一文中写道:我常在湖北日报上读到刘章西撰写的时评,由此产生写稿冲动,冒昧地给他写信求教。他回信说:“多观察、多思考……”在他的指导下,我写的《昔日农民怕“会海”现在农民忧“会荒”》在湖北日报农村版头版头条刊发。






评论写作四点感悟



多年来,湖北日报打造出多个名牌专栏,其中仅言论专栏就有《三楚放谈》和《大家谈》相继获得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而刘章西正是这两个获奖专栏的责任编辑。



在编《三楚放谈》的几点感悟中,他总结了四点经验: 



求鲜活,就是其选题和取材要力求新鲜,应是现实生活中的“活鱼”;



重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论述和对观点的阐发,不要笼笼统统地从结论到结论,而要侧重于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解剖,从而水到渠成地形成结论,给人以启迪、警示和教益;



关痛痒,就是要紧贴实际,抓住现实中人们亟待“解惑”和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议论,不能无病呻吟和无的放矢;



可触摸,就是交代事由和论述道理要具体,字字句句都要确切、贴切,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让人有可触摸之感。



编辑力是一种创造力



刘章西2004年在《运用编辑力打造名专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编辑力”的概念,对编辑工作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



他在《编辑力:打造名专栏的一个实证》一文中写道: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编辑力是一种创造力,它包括编者的体力、智力和体智诸因素形成的合力。



运用编辑力打造名专栏,最重要的是编者要遵循一定的理念,按照名牌专栏的必备要素,将各种相关的要求、诉求和图文资源等,通过编辑力的发挥而优化、体现到专栏之中去。



三年后他在《对编辑力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中写道:编辑绝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仅仅是删删改改的“文字匠”、剪剪裁裁的“缝纫工”,而更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设计师、策划师、经营家,是集大成的指挥者、组合者、把关者和再创作者。



一般来说,编辑力越强,其发挥的力能力效也就越强,而编辑工作做得也就越精到,越出彩。



自媒体时代主流评论



2015年,刘章西应邀在华中科技大学分享“”自媒体时代主流评论的意义以及写作手法”。



他说,传统媒体时代,在报纸和广播电视上发表个人观点均受到严格管控。新媒体还原了真实的声音,但口水化、碎片化、情绪化充斥其间,这就需要主流媒体以理性的主导言论说明是非曲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谈到主流评论应该坚守的原则和特质时,刘章西提出了如下四点:



首先,主流评论需注重反映或呼应民意民声;



其次,主流评论不可忽视导向的正确性;



再次,主流评论要发挥建设性功能;



最后,主流评论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



来源:微信公众号: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h7AKF1VrQJRIHPvDF8pww



编辑:冯梦玉

152#
发表于 2020-7-9 19:54: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体育记者徐征因病去世,年仅42岁

  
  “报道排球17年的新华社记者徐征老师,2020年7月7日突然因病去世,年仅42岁。”
  这是微信公众号“我爱女排”今天推送文章的编者按第一段话。文章标题是《悼念|用十七年青春记录排球的徐征老师,昨天走了……》。
  “我爱女排”今天转发了微信公众号“就是没有名字了”的一篇纪念文章(而且是唯一一篇),题目是《愿你只是开启了新的征途》,作者为徐征的同事、排球记者韦骅。
  作者表示:“从没写过微信公众号,一来觉得自己水平不到家没必要献丑,二来自己也挺懒的。但老徐的不辞而别,让我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免得以后忘却了。”
  对于徐征去世的消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今天发文表示深切哀悼:


  据了解,徐征至少报道过7届奥运会(包括夏季和冬季)。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徐征曾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题为《在里约感受到职业危机》的文章。他在文章最后说:
  “INFO+”(就是奥运会的主办方给前来采访的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服务系统,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只供采访奥运会的记者们使用的内部网站)给记者节省了大量人力的同时,也让我感到危机,如果记者仅仅只是做一个比赛过程的记录者,那很快就要被高科技所淘汰掉。在现在这个时代,作为一名体育记者,到现场看比赛的意义更多的应该还是在数字之外,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发掘其中的深意,以及记录比赛之外运动员、教练员们更加生活化的故事。


来源:编前会

编辑:邱亚婷

153#
发表于 2020-8-13 21:1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讣闻 |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副主编李贵平突发心梗去世
封面传媒副主编李贵平,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幸于2020年8月13日去世,享年59岁。



据了解,李贵平去世前正在休年假,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徒步。

作为资深记者和人文历史作家,徒步是李贵平生前最热爱运动。多年的记者工作让他养成了长年外出的习惯,与此同时,这也是李贵平给身体“减压”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如何实现新突破是让他很焦虑的事情,他说在行走中,不仅能让他释放压力,而且还能让他在大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中学到知识,也为写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行走也让他重新构建了自己的文本体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曾对李贵平的文字作出高度评价,称他的故事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行走文学形态。李贵平曾坦言,关于行走,他一直铭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那句话:“光读书读多了,不是学问,是书呆子,没有用。还要行万里路,观察多了,才是学问。”

然而谁也没能想到,这一次上路,李贵平再也没有回来。“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他的朋友圈永远定格在了8月12日。




而也恰巧在今天,华西都市报“主题策划”12-13版,整版刊登着李贵平的历史游记报道。





李贵平自1999年加入华西都市报以来,已在华西工作了近20年。在从事媒体工作期间,他长期关注茶马古道方面的研究,他曾经三次随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孔江平等考察茶马古道和大巴山祭司文字。

2019年5月底,李贵平的作品《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在这本书中,李贵平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珍珠”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人文画卷。




回望过去,李贵平对过去的工作经历报以感恩之情。去年年底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上,他曾表示:‘’我们华西都市报有非常专业的职业化训练,这很难得。我也一直很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培养和鼓励,多次委派我深入横断山采访;我也感谢同事们对我长期以来的无私帮助。”



1961年10月出生于重庆市巫溪县城厢镇的李贵平,1983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巫溪县塘坊中学、巫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志办)工作,生前任职四川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委员,四川文学奖评委,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成都市锦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副主编。


李贵平生前工位


在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同事表示猝不及防,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惋惜和哀悼之情:


华西都市报原同事郭光泉:他写的《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是关于茶马古道(南丝路)上一部最好散文著作,化为北丝路上一座生命丰碑!贵平走好!

华西都市报杨帆:永远行走在路上的你,风沙不会吹散赤子足迹。古道苍松,丝路驼铃,蓝天白云,它们统统成为您生命的一部分,您的生命也融进了这混沌而又璀璨的星空。李贵平老师,您一路走好!

封面新闻曹笑:我现在才明白过来,成都,从前天晚上开始到昨天晚上,几十个小时的倾盆暴雨,原来是苍天在为贵平兄哭泣

华西都市原同事罗其:报纸上,华章的隐隐墨香还在飘散,走廊上,香烟的袅袅烟雾还在缭绕,案头上,茶杯的靡靡茶香还在回荡。一切如常,惟你不在。那些年,每每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总是那个勿庸多言却随时伸手的帮手。那些年,媒体转型期的同事们浮躁彷徨,你却总是那个云淡风轻醉心写作的榜样。后来,记者之外,你多了一个身份:作家。你一直高产,作品也占据了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副刊版面。你把自己的故事定格在了56岁的今天,噩耗传遍了曾经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战斗过的每一位同事或原同事的朋友圈,这是真正的生离死别,后会无期,但我们会记住,那些年一起加班熬夜,一起讨论选题的日日夜夜,以及你———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副主编李贵平。一路走好!

华西都市报原同事盛红:怎么这么突然?无法接受上个月省散文学会开第六界代表大会碰到他,本想着合个影,结果我帮他拍了,却没有一起拍……有一天彭斗转告我,说在川报食堂碰到李贵平,他们闲聊中,李贵平还善意嘲笑我,说盛红现在怎么长那么胖……没想到以后再也听不到他的嘲笑了,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运气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默默回想,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心里一阵阵的堵塞,伤心,一路走好吧!

华西都市报资深编辑叶红:惊闻报社同仁李贵平老师在青海湖因心梗离世,太难过了。今天见报的两个版面就是我编辑的,因为写的是故乡,他的笔下更有温度与感悟。遗憾的是,新闻界失去了一个笔耕不辍的战士,茶马古道失去了一位记录发现的专家,我们失去了可敬可爱的战友;欣慰的是,他倒在了他最热爱的行走的路上!李老师,一路走好!

华西都市报原同事苗曦:惊闻噩耗,不敢相信。20年前,加入华西都市报社会新闻部与贵平成为同事。贵平兄文笔极好,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待人友善。近年来行走茶马古道、大河山川,开设人文专栏,连推专著,被北京大学聘为访问学者,正是人生大好时光,难以接受他已离开的现实。贵平兄,走好。

原华西都市报记者姜军:李贵平平日言语不多,但当与熟悉的朋友与同事一起,幽默热情的性格立即显现。深他性格耿直,嫉恶如仇。但对一些看不惯的事情很少说出口,而是写在文字里,这些文字频繁发布在全国各大媒体期刊上。他的作品以“散打”“趣谈”为主,让人捧腹间爱恨自然凸显,读来酣畅淋漓。如果要想听他口头表达,那需要准备一点美酒。往往几杯之后激情振奋,妙口如莲,一个才情并茂、黑白分明、幽默可爱的李贵平马上活灵活现。

华西都市报原同事冉泽勋:上联:巫山才子长江溯源上青藏,三倒拐再难倒拐喝二两;下联:成都报人文字不争留府河,一相逢岂能相逢抽一根。横批:悼贵平


原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见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ND5ZP9fmnjsT7S2APGM8w

编辑:刘佳莹


154#
发表于 2020-9-13 20:33: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贾梦琪

155#
发表于 2020-12-13 23:4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伊朗一记者被绞刑处死 巴黎谴责野蛮

伊朗最高法院数天前刚证实对持不同政见的记者、博主扎姆(Ruhollah Sam )的死刑判决。死刑判决已于12月12日执行。伊朗司法部发言人埃斯迈里(Gholamhossein Esmaïli)对媒体表示,对他死刑的判决是一个月之前做出的。欧洲联盟强烈抗议这一做法。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务之急是伊朗当局尊重被告者的权利,并停止使用电视供词来确立罪行并证明其有罪”。法国政府谴责,这是野蛮行径。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扎姆12月12日早晨被绞刑处死。今年6月,这位网上抗议平台的经营者被判处死刑,其罪名是他煽动了2017-2018年冬的反政府骚乱。此前,扎姆长期流亡境外。2019年,伊朗革命卫队宣布,这名政府批评者已经落网,但未说明是在何国被抓获的。
扎姆是一位倾向改革的什叶派神职人员之子,他发起了名为"Amadnews"的门户网站。该网站追随者数量超过100万。
此前,扎姆在法国获政治庇护,并出入其它欧洲国家。伊朗当局一再指控这位流亡海外的政府批评者,煽惑伊朗国内的抗议运动和骚乱。
2017年,经济困局引发波及伊朗全境的抗议浪潮。一年后,扎姆的门户网站被Messenger Telegram应用关闭。伊朗当局称,该网站呼吁举行暴力抗议。不久后,相关频道在新的名字下重启。
此前,大赦国际对这一宣布迅速作出反应,认为这一确认标志着“伊朗使用死刑作为镇压武器的令人震惊的升级”。要求欧盟介入不要对这名异议记者实施死刑,但没有成功。法新社报道,据信扎姆是2019年10月被抓捕的。但是伊朗方面既没有说明抓捕的地点和时间,也不说明他犯了什么罪。伊朗方面曾指,扎姆曾“受到法国情报部门和多国秘密机构的支持”。

原文来源:法广网

编辑:刘佳莹

156#
发表于 2021-1-11 16:33: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疫情下仍得现场采访
NGO:六百多记者染疾病歿




编辑:冯梦玉

157#
发表于 2021-1-15 20:33: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阙岳教授病逝,年仅48岁





澎湃新闻从兰州大学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阙岳教授,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14日在兰州逝世,享年48岁。

据学院官网资料,阙岳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在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民俗学院获得法学硕士,2007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法学博士,同年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7月进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

官网资料显示,阙岳生前为兰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她是人类学博士,历史人类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AoE项目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六届传播学访问学者。开设课程有媒体与社会(本科),深度报道(本科);传播社会学(学术型硕士)。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播,传播史,健康传播。

讣告指出,阙岳教授长期扎根西北,奉献兰大,教书育人。她为人师表,学养深厚,品德优良;她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为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来源: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编辑:邱亚婷

158#
发表于 2021-2-27 21:41: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政府公布调查报告:沙特王储批准杀害记者卡舒吉行动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26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了一份解密的评估报告,显示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MBS)批准了201810俘获或杀死《华盛顿邮报》记者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 )的行动。
报告称,其调查结果基于王储绝对控制的沙特阿拉伯的安全和情报机构,使得沙特官员在没有王储授权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性质的行动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82022
编辑:宋婷

159#
发表于 2021-5-3 19:48: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读5月2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确诊超68万例 累计超1.53亿例 印度165名记者感染新冠死亡

海外网5月3日电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3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53465531例,累计死亡3215479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85432例,新增死亡病例10060例。

数据显示,印度、巴西、美国、土耳其、伊朗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印度、巴西、哥伦比亚、伊朗、俄罗斯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

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3万例 将对来自印度人员实施入境限制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3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3178603例,累计死亡病例591054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33729例,新增死亡病例368例。

美国白宫4月30日说,由于印度新冠疫情恶化,美方将对来自印度的人员实施入境限制。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公告中说,依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建议,决定自5月4日起,禁止14天内去过印度的人员进入美国,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及其配偶等人群除外。

巴西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6万例 民众在里约海滩悼念40万新冠逝者

截至当地时间5月1日,巴西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754910例,较前一日新增66964例;累计死亡病例407639例,较前一日新增2656例。

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民众在里约著名的科帕卡帕纳海滩纪念该国40万因新冠肺炎而逝去的生命。

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39万例 165名记者感染新冠死亡

据印度卫生部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9557457例。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392488例;新增死亡病例3689例,累计死亡215542例。

据印度媒体1日报道,印度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165名记者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不少记者指出,他们在前方报道时没能优先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得不到保证。

土耳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2.5万例 累计达487万例

当地时间5月2日晚,土耳其卫生部网站更新的数据显示,土耳其当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980例,累计确诊4875388例;新增死亡病例340例,累计死亡40844例;新增治愈病例75182例,累计治愈4480381例。

法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9888例 累计达565万例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当地时间5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法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652247例,24小时新增确诊病例9888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达104819例,其中医院死亡病例78566例,24小时新增死亡病例113例,养老院和其他社会机构累计死亡病例26253例。

截至5月2日,共有28818名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其中重症患者5585人。数据显示,法国当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比率为8.26%。

俄罗斯单日新增确诊病例8697例 俄卫生部长称俄新冠疫情依然紧张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697例,累计确诊4823255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342例,累计死亡110862例。

当地时间2日,俄罗斯卫生部长穆拉什科对媒体表示,俄罗斯新冠疫情形势仍然紧张。穆拉什科说,目前仍有超过30万人在接受医学观察。俄罗斯延长了五月的假期,以便打破病毒传播链条(今年俄罗斯5月1日至5月10日均为休息日)。(海外网 张霓)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海外网
编辑:何晓琴

160#
发表于 2021-7-10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荷兰知名犯罪调查记者遭人枪击:身中5枪,包括头部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卫报》等外媒报道,荷兰知名犯罪调查记者彼得·鲁道夫·德·弗里斯(Peter R de Vries)在录制完电视节目离开时遭人枪击,身中5枪,其中1枪在头部。

枪击发生在当地时间6日晚间7时30分左右,地点在阿姆斯特丹,弗里斯中枪后受伤严重,已被送往医院。与此同时,警方展开大规模调查,并称枪手身着深绿色夹克。

报道称,弗里斯是一名犯罪案件报道记者,经常在电视犯罪节目中担任评论员。他曾因1983年啤酒大亨弗雷德·亨利被绑架案的调查工作而闻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编辑:王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