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不止不休》主角原型韩福东: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电影《不止不休》的火爆,让很多没有经历过媒体黄金时代的人们有机会可以重新认识,记者代表着什么。 正如影片中的那句话:记者改变不了什么,只需要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不止不休》电影人物韩东的原型,是前知名媒体人韩福东。为什么选择韩福东为原型?影片导演王晶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回看03年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年代。韩福东的故事在这些人的故事里面跳脱出来,是因为我觉得韩福东个人的人生经历在那个年代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身上的这些特点和我们电影里面核心讲述的乙肝群体的这些人,他们心里面经历的痛苦或者是煎熬,其实是相似的。所以选择了他作为我们影片的原型人物。” 影片中的记者韩东,并不仅仅是韩福东的单纯还原,主角身上体现出来的,其实是那个媒体黄金时代的记者群像。 一个人被歧视,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韩福东生于1977年,20岁以后,他曾计划以一个高中未毕业的民工身份参加自考去当律师。2002年,进入《华夏时报》评论部——报社内部最为强势的两个部门之一(另一个是影响力周刊)。 韩福东这样描述自己的那段经历:“那是2002年,这份北京排名靠后的日报,每周一到周五却领先全国推出两个版评论——一版国内评论,一版国际评论。就当时而言,恐怕还没有一家纸媒给予时评这样大的空间。评论部主任是莫之许,副主任黄章晋。” 然而,《华夏时报》评论部命运多舛,新的领导者将报纸转向为北京都市生活服务,时政分析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了。 2002年下半年,韩福东转型做记者,随即跳槽到《21世纪环球报道》,开始切入时政报道领域。2003年,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后,他进入《中国新闻周刊》,成为一名调查记者。 在这里,韩福东采访了化名为“松月”的张先著,他就是电影《不止不休》中张博的原型,彼时,大学毕业生张先著因体检查出乙肝小三阳,落选公务员考试。 2003年11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刊出封面报道《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主张》,包括三篇报道《乙肝歧视诉讼第一案》《HBVER维权运动》和《为乙肝病原携带者“平反”?》,以及一篇评论《宪法还他们平等》。 在《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主张》这篇文章的开头,韩福东写道 一个人被歧视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因为你的某一种身份(血缘、籍贯、身高、疾病)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与你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都无关。 歧视的意思等于否定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因此歧视在本质上是一种令受歧视者绝望的力量。 松月和中国的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将这场诉讼看作是面对无处不在的社会偏见与就业歧视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其实,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问题,韩福东并不是第一个报道者。2003年11月13日,成都晚报记者周牧以《起诉!以宪法的名义》为题,独家报道了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以法律援助的方式帮张先著打行政诉讼官司的事件。 此后,周牧持续采访报道。接着,央视、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法院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民主与法制杂志、每日新报、江淮晨报等相继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发表了评论。 张先著一审胜诉,但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随后,又有一大批记者开始继续追问、追踪,直到2005年初,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取消了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 这件事成了影片《不止不休》中浓墨重彩的片段,影片将中国媒体的努力浓缩在了主角韩东和京城时报身上,但还原的却是媒体黄金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经典案例。 正如导演王晶在一篇报道中所说,《不止不休》中出现的90%以上的故事都有真实人物原型,但不一定是一个人,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多戏剧性,但是每一个人的感受是真实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进入媒体行业3年4个月的时候,韩福东入职到第6家媒体机构《南方都市报》,在他的叙述中,当时的情景是“圈内同仁咸皆称奇,我也感受到自己的浮躁,知道是时候沉潜下来了。” 事后来看,他也确实这样做了。 2013-2014年,韩福东采写的两篇、被其视为代表作的报道刊出,《蒋介石的朋友圈》和《李步云口述:“依法治国”是如何脱敏的》,正应了《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南香红梳理南都深度报道十年经历时公开对团队记者的评价,“从2005年开始,南都开始搭建这个特殊的深度报道平台,这个平台给整个团队非常特殊的政策,让其成为南都新闻的特区。这里集合了最优秀的调查记者,可算是南都的“梦之队”。你可以看看那些名字,喻尘、韩福东、龙志、李军、杨传敏……这些人各有特色,比如韩福东擅长于做历史和时政报道,李军关注社会公共话题,龙志和喻尘是典型的调查记者。这些记者因为各自的学历、背景和关注领域的不同,也为日后南都深度拓展报道领域和关注视野提供了基础。” 采访经历的影响随后辐射到韩福东的评论内容中。2015年,他参加搜狐评论年终策划活动时写下了“时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文,文中称“这两年,我的评论方向又有变化,时评之外的历史评论占据了我大半的精力。这个转向和我的采访取向变化相合拍。我对旧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相信,我通过采访和爬梳档案等行为所发掘出的历史信息,其价值会超过新闻采访所发掘出的信息价值。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发掘出包括有些专业历史学者也尚未发现的大量历史细节。我去过的那么多的地方档案馆现在仍在支撑我的信心。” 在韩福东的讲述中,他曾被朋友笑称为“南都首席历史学者”,并认为这个称谓在近几年的确比“南都首席记者”更契合他的职业定位。 虽然评论在韩福东的职业生涯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在他的认知中,评论是作为副业的存在。 韩福东成为记者之后,他原本有一次机会可再以评论为主业,当时,《新京报》评论部创办时曾邀请过他加盟,但他彼时的兴趣已转为探寻事件真相与细节,便婉拒了邀请,副业的认定或许便是生于那时了。 即便如此,韩福东仍被业内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时评人之一。 2014年记者节时,韩福东应邀写过一篇文章,“致敬记者节: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年代?”文中写道:自中国记者有了自己的节日以来,没有哪一天像这个11月8日,被那么强烈的沮丧感所笼罩。很多人选择了转型,或准备转型。但仍然有坚守下来的人,他们或者发自内心爱这个职业,或者只是因为尚未有更好的跳槽机缘。除了劝大家珍重,还有什么更值得要说的么? 文章的最后,他又写道:“记者节给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人一个沉思的契机。或许我所说的“中国记者的坏年代”是过于悲观了。狄更斯那句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话语或许仍是最恰当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废墟,同时意味着新生。这一次,大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平等。” 我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2017年,韩福东在自媒体冰川思想库上发表评论文章《孙志刚死后14年,为什么雷文锋仍须死》,在文末他这样写道: 从2002年进入媒体,十多年的光景里,我和同行们亲历了调查报道在中国的兴起,以及它的衰落。与其说,我在为新京报的扒粪行动鼓与呼,毋宁说我在凭吊一个刚风华正茂就迅速老去的媒体年代。这心中的块垒,岂是一篇打苍蝇的调查报道所能浇平? 调查新闻报道的日渐式微,终于让调查记者开始调转船头,纷纷离开新闻浅滩。韩福东也是其中的一个。 2017年7月,《阿里铁军》一书出版开售,该书的副标题是“阿里巴巴销售铁军的进化、裂变与复制”,编辑推荐词这样写道:互联网地推天团,马云口中的中国电商“黄埔军校”,是如何铸造的?超强执行力来自何处,价值观如何创造万亿价值?阿里铁军的团队建设、销售技巧、文化与价值观的创建与传播,深度剖析与分享。 韩福东的名字出现在作者一栏,与同为媒体人出身的宋金波共同写下此书。 《阿里铁军》出版的前一年,韩福东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过一场名为“众神喧哗:专业新闻式微与自媒体崛起”的讲座,探讨新闻报道与自媒体,讲座的开场他引用了吴晓波的一句话,“突发记者还在,深度报道的记者变少”。 他在讲座中说,“早期媒体最繁盛的地方是南方报业,引领着门户的走向。而现在门户都落伍了,都选择自媒体了。有些酒席上,主办方会把自媒体的大V放在主桌,传统媒体放在次桌,真的是三百年未有之变局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前往公司任职后,韩福东鲜少再公开发表对新闻媒体的评论。《不止不休》里的那句话,成了他最近一次送给年轻媒体人的忠告:很多人把记者仅仅当成一个职业,我希望你能保持理想。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屈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