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22:0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沧桑记者证[color=rgba(0, 0, 0, 0.298039)]
今天是第十九个记者节。

记者是时代记录者,亦被时代所记录。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记者的使命都是一样的。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经历血与火的考验,灾难与事故的洗礼,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歌颂与鞭笞,记者仍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见证者与记录者。

这样一个节日,纪念与反思,都是不可或缺的。今天,笔者搜集整理了一批新闻前辈使用过的记者证,其中包括民国时期、新中国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的记者证。这些证件本身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业风貌,见证了历史风云的变幻。

民国《苏报》职员证
民国《天津人民晚报》职员证
台湾地区早期记者证



以上三图均为民国记者章
新中国建国初期《团结报》记者证
新中国建国初期《四川工人日报》记者证
文革时期《东方红战报》记者证
文革时期《红色造反报》记者证
文革时期新华社记者证
1964年《延河文学》月刊社记者证
早期《黑龙江日报》记者证
早期广州军区《战士报》记者证
一九八十年代《新长征报》记者证
1981年《科学时代》杂志社记者证
早期中央电视台记者站工作证
早期《光明日报》记者证
早期《南方日报》记者
早期《长春日报》记者证
早期《济南日报》记者证
1989年首批全国通行记者证发放,还允许发特约记者证
1998年,新一批记者证换发,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并编号。2003年,记者证定名为“新闻记者证”,同时取消“特约记者证”。上图为最新的2014版全国统一记者证。
如今的香港地区也采用了统一版记者证


编辑:冉玲琳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23:2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百年回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文媒体的火线报道
11月11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法国多地举办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的纪念仪式。
八十多个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参加。足见规格之高,也体现了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各国之高度团结。
刚巧我的手上,收藏了几份百年前的《诚报》。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份专门报道一战的中文报章。编辑部就设在最前沿的法国巴黎。
这是一份四开画报,每期四版,半月刊。图片极为专业,摄影师显然是世界一流水准。印制也非常精美。这是我收藏的其中一份的封底,岁月的沧桑,仍无法掩其当年的豪迈。
先欣赏其中一部分战争图片。此图题作:攻击退败德人之英军重炮。
此图题作:步兵随铁甲箱车前进攻敌。所谓铁甲箱车,其实就是今天的坦克,当时算是最新锐的武器了。
此图题作:西欧德军敝追而击之铁甲箱车向前追敌。
此图题作:英军在坏城颓垣间放射击德人。
此图题作:英炮队射击退敌。
以下皆为战地图片,自带文字,笔者无须多嘴了。
一战通常称作欧战。但参战国实际不限欧洲。有一个参战国一直为我们所忽略,那就是安南,即今天的越南。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参战自是理所当然。
安南士兵抵达法国某海港——
安南士兵抵达法国某火车站——
安南士兵行装——
安南士兵接受法国将军检阅——
安南士兵与法国将军合影——
这两幅图的内容也不用解释了——
欧洲国家之外,最重要的参战国当然非美国莫属。去年法国国庆,法国就曾专门纪念过美军参战100周年,为此展出了不少一战时的装备。
今年的一战百年停战纪念,当然更少不了要邀请美国的川普总统。
当年《诚报》就曾不惜浓墨重彩,反映欧战火线上美军的英姿。此图即反映法美联军并肩作战,题作:法马兵美辎重队前往战火线休息于中途。
此图题作:美军练习运用速放炮。
此图题作:美军扬旗进发。
此图题作:美军总司令潘兴将军检察西欧美军之某队。众所周知,潘兴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六星上将,也是名将巴顿的老师。
欧洲炮火连天,我们中国也没闲着。当时中国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政争,史称“府院之争”,即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的斗争。焦点议题之一即是中国要不要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宣战。坚持对德宣战的段祺瑞胜利了,中国终于也成了参战国。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能不承认,这是中国近代外交上史上少见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参战的主要形式,就是派出十多万劳工奔赴欧洲,为协约国军队提供战场服务。《诚报》对此也颇多聚焦,曾有专题报道《西欧战地之华工队》——
通过《诚报》,笔者还发现了被史学家忽略的一段重要史实,当时中国政府曾派出以唐在礼中将为团长的陆军团观摩欧战。唐时任总统府军事顾问、协约国军事会议中国代表,稍后以中国代表团首席军事代表身份参加巴黎和会。1960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4年病逝于上海。此图系中国陆军团考察英国制造厂军械局练兵处时的合影。前排左一即为唐在礼中将,他和他的同人无不英姿勃发,可见当时北洋军人的气概。
法国人民没有忘记欧洲战场上中国人民的身影。2014年即有一次隆重纪念——
今年11月11日的纪念仪式上,法国中学生用法语、英语、中文等语言,朗读了参加一战的士兵和劳工写下的战争记述,从平凡人的视角展现百年前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其中一段文字,即出自一名中国劳工之手。
这名中国劳工在1918年11月11日当天写到:"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始知敌人业已签订休战条约,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此何日也,即余永久不忘之1918年11月11日也。是日各地工作,各地战事自11点起,一律停止,余返营午膳后乃即出外,欲一观当日法人庆祝休战之盛况。"
"迨行至街市间,已人山人海,男女老幼,军士人民,各色人种混在一起,互相握手,时或唱,时或欢呼。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此实喜极而涕之表现。其情不自禁之快乐,自非言语所可形容此种种狂欢之状也。"
绵绵阴雨中,华人女孩清脆而又略带忧伤的朗读,无疑被全世界听到了。尽管与会的八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中,没有一个中方派出的代表,但是,中国人民没有缺席这场盛会,国际社会更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努力与贡献,没有忽视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与和平的向往。只要是人类,心,总是相通的。
前排分别为马克龙、默克尔、川普夫妇,瞧,他们听得多么专注——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PJTUyQM__TzSVT_cGmYkw

编辑:臧博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20:0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按语:
敬爱的何梓华老师走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教育事业。没有任何预兆,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整个新闻教育界同仁伤悲。怀念何老师领军中国新闻教育的岁月,其宏观擘划之功,提携栽培之德,实在难以忘怀。现转发《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一文,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2018年11月16日)
1949年夏,刚解放的上海还残留着硝烟的气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学生只身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前往燕京大学报到,他就是何梓华。
1949年至1999年,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人大新闻系副系主任、系主任。从1988年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起,何梓华又先后担任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直到退休,是人大新闻学院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院长。
在任期间,他和系的领导班子,承前启后,勤奋工作,为文革后人大新闻系的恢复与发展;为以后人大新闻学院在全国新闻界的学术领军地位奠定了基础。踏实与谦虚是他所坚守的,他说:“人大新闻学院能有今天,是全系教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工作是大伙做的,成果里自然有我的一份微薄贡献,但更多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外,在职期间,他还兼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闻学学科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并主持制定了新闻学科“八五”、“九五”科研规划。
一、阴差阳错 投身新闻
解放前,何梓华在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念书,这是一所由美国教会开办的学校。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等,即使是中国老师上课,也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所学的历史、地理课程自然也是外国的历史与地理。何梓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中学时代的。
1949年5月,何梓华参加了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于中学全部采用英语教学,他的理科功底较为薄弱。于是,他报考了燕京大学的西语系和上海沪江大学的经济系,并且都被录取。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离开家乡,去北京就读。
解放之初,战乱的破坏还未修复,交通十分不变,从上海到北京,坐火车整整需要72小时。在漫长的组团北上途中,青年学生聚在一起,彼此开始结识。其中有学经济的,也有学新闻的,学外语的却只有他一个。来到北京之后,学校为新生分配住房,他们又被分到了一起。一来二去,何梓华便跟新闻系的同学混熟了。为了外出参观游玩,方便同行、避免时间冲突,也因为对新闻产生了兴趣,他干脆从西语系转到了新闻系。不过,毕竟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转系的时候,何梓华并没有太多宏伟的理想,只是模模糊糊的觉得新闻不错,将来可以到全国各地采访,开阔眼界,却没想到,从此与新闻教育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的燕京大学,全校不过八百人,一个系平均也就三五十人,新闻系有一百多学生便算是全校的大系了。在校园里,新闻系的学生既自豪又活跃,他们自己编了系歌,头两句是:“我们是天下第一大系,天下的大系我们第一。”张狂之态为人们所侧目。1950年,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新闻系师生上书国家新闻总署,要求参加社会实践,何梓华和同班同学到广西参加了土改。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撤销,新闻系作为一个专业被并入北大中文系。此时,何梓华已是三年级的学生。1953年,他们这个班的同学便成了院系调整后北大新闻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了。
毕业前夕,何梓华与其他同学一样,面临着分配志愿的抉择。比起留校任教,何梓华更愿意到报社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普通话不很标准,担心做不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曾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新闻单位实习,更愿意到业务部门经受锻炼。工作需要和个人志愿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好在当年在党团的政治思想教育下,应届毕业生普遍都有“在党指定的岗位战斗”和“服从国家统一分配”的共识,何梓华终于安下心来,留在北大任教了。担任助教初期,他跟随苏联专家学习和研究《苏共报刊史》。1956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将北大新闻学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何梓华从此开始了在人大新闻系的教育生涯。
二、百废待兴 重建队伍
众所周知,建国以后,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教学秩序受到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严重摧残。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学校停办,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才得以恢复重建。从1958年的合并到1978年的人大复校,何梓华和其他所有的教师一样,在折腾中度过了宝贵的20年。
复校之后,他们对人大重建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好在一切为时未晚。复校时,罗列、甘惜分、余致浚、张隆栋等老一辈新闻教育工作者不过五六十岁,何梓华这一代教师正处在四十岁左右的好年纪。凭借着人大新闻系原有的班底,他们开始了百废待兴的恢复重建工作。
何梓华从1981年起开始参与新闻系的领导工作,1984年任系主任直至退休。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和系领导班子的成员牢记罗列、余致浚等老一辈同志的叮嘱,要认真抓紧抓好人才和教材的建设工作。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不管是办一个学校,还是办一个系,首先需要有一支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比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把一个系的教学工作撑起来。此外,还需要有几位学术造诣比较深的名师,这样才能创出品牌,竖起标杆。当时新闻系的专职教师队伍中,既有资深的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比如,甘惜分、张隆栋、方汉奇分别是长期研究新闻理论、外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史方面的专家;蓝鸿文、郑兴东和秦珪三位老师在新闻采写、报纸编辑和报刊评论方面学有专长。在系的统一领导下,上述各位老师各以其渊博的知识,撰写教材、专著,成为本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在重视发挥现有教师积极性的同时,系领导班子为了确保教师队伍后继有人,避免出现断层,反复强调资深教师应把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工作抓紧抓好,帮助他们把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打扎实。童兵和郑保卫师从甘惜分教授,甘老师要求他们通读马恩全集,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工作年谱》;蓝鸿文教授要求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张征,沿着范长江当年写《中国西北角》所走过的路程重走一遍,把沿途的所见所闻与《中国西北角》的记载做一对比,这样,路走完了,稿子见报了,在此基础上硕士论文也完成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新闻系的青年教师就是这样在导师严格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后来都成为新闻系的骨干教师。要打好业务根底,除了导师的督促,还得靠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自觉刻苦钻研,耐得住坐冷板凳。刘建明教授在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时,不仅通读了系资料室的大部分新闻藏书,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卡片;后来成为《深圳特区报》副总编的钱汉江,在校时,为了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十月革命前的真理报》,在翻阅原版报纸的基础上,摘录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论文答辩时,有一位专家称赞说:“论文引用的资料,我们都没有看到过。”现在,人大新闻学院教师的中坚力量大部分都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
除了本校的教师队伍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闻改革新鲜经验的学习和研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新闻系还聘请了二十多位兼职教授。他们中有的是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的资深记者或负责人,有的是党政机关的领导,有的是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他们经常向广大师生及时通报上级领导机关关于宣传报道的新精神,介绍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并就自己分管的专业作专题报告。这对提高新闻教学的质量起了极为有益的作用。
人才和教材是办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没有师资固然不能办学,有了师资而没有教材,同样也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年,适用于新闻系的教材本来就不多,期间又经历了政治运动的错误批判和否定,复校时,学生面临着无书可读的局面。新闻系的领导意识到,当务之急便是为学生编写教材。当时,学校也要求各系编写教材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庆的献礼。甘惜分教授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方面的研究,便自告奋勇编写新闻理论教材。方汉奇教授则负责他所擅长的中国新闻史教材,张隆栋教授负责外国新闻史。其他诸如新闻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报刊评论等的相关教材编写工作也都分别开展,教师们根据自己所长分兵把守,全力投入教材建设。前后只用了几年的时间,系里就搭建起了主要教材的基本框架。
教材编写过程中,系领导提出教材编写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有后好”。由于当时的情况十分紧迫,学生急需一批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教材。因此,系里决定先将教材的框架搭建起来,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等到再版时,再根据反馈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修订,逐步提高和完善。
第二步是“成龙配套”。当教材的基本框架确定下来后,就继续编写一些用以配合主教材的教学参考用书。以新闻理论教材为例,除了基本教材,还配套编写了《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工作年谱》、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工作的政策文件汇编等辅助教材。至于编辑、采访、写作、新闻史等业务课程,也都各自编写了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
第三步是“填补空白”。当教材充实起来后,就需要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空白点和疑难点进行查漏补缺。系里鼓励教师对教材中的空白点、疑难点开展专题研究,其科研成果可弥补教材之不足。据何梓华回忆,“方汉奇教授主编的近代新闻史中,有一份澳门出版的报纸叫《蜜蜂华报》,对该报,我们了解的很少。于是,方汉奇教授就让他当时的博士生程曼丽去研究这份报纸,并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程曼丽在图书馆找到了这份葡萄牙文版的报纸。为了读懂报纸的内容,她到外语学院学习了葡萄牙文,然后根据《蜜蜂华报》原文版提供的资料,写成博士论文,填补了近代新闻史研究的空白。像《蜜蜂华报》这样一份小报,教师上课时很少会讲到,大部分人一辈子也不会接触到它,但是作为专著填补学术研究上的空白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经过这样三个阶段,新闻系的教材建设得以逐步完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3年,全国掀起了兴办新闻系的热潮,各地新成立的新闻系纷纷采用人大新闻系编写的教材。到90年代,新闻学院已编写专业教材、教学参考用书、专著、译作共100多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有15种教材先后被评为优秀教材。有的教材如《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填补了报刊史研究的空白。《中国近代报刊史》、《报纸编辑学》还获得了吴玉章奖金新闻学奖一等奖。这一切都是与新闻系教师队伍的集体努力分不开的。
三、全面发展 力争上游
何梓华说:人才建设不仅仅指的是教师队伍建设,从广义上说,还应当包括新闻学类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国家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高等学校新闻系应责无旁贷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
人大复校后的20年里,新闻系根据国家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为新闻业务部门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新闻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般的新闻报道工作大量需要政治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良好的本科毕业生,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单位则需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的高层次毕业生。为此,新闻系从1978年复校起,便开始招收硕士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为全国教学科研单位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另外,一些专业报刊,除了要求毕业生掌握新闻专业的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具备另一学科的基本知识,新闻学院开设的双学士学位班,为专业媒体输送了具备多种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
何梓华回忆,在正常的本、硕、博招生之外,有些办学形式是和整个新闻界的状况密切相关的。比如,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全国各地急需大批新闻人才,很多新闻单位将职工送来新闻系培训,我们就开办了两年制的大专班和大专起点本科班以及一年制的进修班;当1983年全国各地新办的新闻系急需师资的时候,我们就开办师资培训班;在高等学校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青年学生参加新闻工作的愿望,新闻学院承担了全国和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新闻专业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和开考工作,鼓励社会青年走自学成才道路;为了满足有志于新闻,却身处全国各地的学子,新闻学院还在中央电视台主办了电视大学新闻班;通过学校的函授学院,还先后在北京、山东、天津、湖南、新疆、陕西、山西开设了定期面授的新闻函授班。
1984年,为了配合自学考试的开考,在中宣部新闻局的支持下,新闻系和《工人日报》社合作,共建了中华新闻函授学校。学校为函授生单独编写适用的教材,普及了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并为自学考试招生提供了大量生源。新闻系用办学所得劳务费在安徽太平市购置了一幢600平方米的小楼,建立了“人大新闻系黄山新闻培训中心”。这个中心既是新闻系短期培训新闻人才的基地,又是召开新闻学术研讨会和教师度假休养的基地,在全国新闻院校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人大代校长张腾宵同志称赞说:“新闻系没有把办学创收所得私下分掉,而是用于教学,这样做很好。
从一年制、二年制的专修科,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还有函授、电视大学……人大新闻系的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门类齐全,多样适用,这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大副校长谢韬同志曾经表扬新闻系在办学方面有开拓创新精神。
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管采用什么办学形式,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这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社会上是有口皆碑,在新闻业务部门普遍受到欢迎,人大副校长李震中同志曾用八个字总结了新闻系的办学经验:“强调基础,重视实践”,这是符合新闻教育的办学规律的。长期以来,新闻系在办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新闻系的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工作后由于表现良好,大多数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舆论调查开始在我国兴起。何梓华等系领导认为,舆论调查在国外已很普遍,但在我们国内还没有受到重视;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内还少有人研究。因此,系里大力支持甘惜分建立舆论研究所的提议。1986年,舆论研究所成立,面向全国开展舆论调查,这在高等院校里是头一个。它的任务,一是为新闻媒体服务,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进行调查研究,为增强传播效果提出建议。二是为党政机关服务,发挥智库的作用,研究当前的形势、政策落实的情况,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舆情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上去,为领导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培养舆论调查人才,为未来组建队伍做准备。四是在上述三项实践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建立舆论学这门新学科。在甘惜分教授、喻国明教授的领导下,到90年代末,舆论研究所已完成调研项目40多个。其中有一些调研成果受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媒体的好评,有的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舆论研究所的兼职研究人员撰写了专著,开设了舆论学方面的课程,希望今后能通过舆论研究所把舆论学这门新学科建设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工艺告别了“铅与火”,排版开始采用电脑编排新技术,“激光照排”这一新名词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为培养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合格人才,90年代初人大新闻学院开始筹建激光照排实验室,是最早建立激光照排实验室的新闻院系。学院与北大方正合作,在国家教委、北京市委和《福建日报》、《羊城晚报》、《河北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建成了从文字录入到组版,基本上能满足教学实习需要的激光照排实验室。彭兰教授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后来又取得了新闻与计算机的双学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是高校中最早开设激光照排课程的教师。
四、齐心协力 成就辉煌
辛勤的劳动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新闻系全体教职工在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万众一心,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在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上,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83年,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新闻研究单位中,每两年一次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个单位只能申报其中的一项。系领导成员明确表示,在争取荣誉面前,应坚持“先集体后个人;先党外后党内;先群众后领导”的原则。从1984——1988年,人大新闻系连续三次申报都被评为先进集体。
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新闻系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有一天,何梓华见到当时的校长袁宝华,便半开玩笑的说:“我们新闻系连续六年三届被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先进单位,结果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外面我们倒是吃香了,怎么在学校里一点反应都没有呢?”袁校长平时比较严肃,对教师要求严格,大家都有点怕他,这一次他却笑逐颜开的说:“应该奖励,应该奖励!”后来,袁宝华校长为了肯定新闻系的成绩,鼓励新闻系教职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地颁发了一座奖杯,这在人民大学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乎是在第三次被评为先进集体的同时,人大新闻学专业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新闻学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点。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各个学科中都评选一到两个重点学科点,并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选择性地投入重点学科点,支持它们把专业办好。教委要求重点学科点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应起示范作用;同时希望其他同类专业能向重点学科点看齐。参加重点学科点评议的专业首先必须是博士点,拥有博士授予权。然后根据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师资实力、实验设备、毕业生数量和质量以及外界的评价等条件,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议。结果在1988年,人大新闻学专业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新闻学专业中唯一的重点学科点,从而确定了人大新闻系在新闻教育界的学术领先地位。
在何梓华的主持下,人大新闻学院积极同国外新闻院系开展学术交流。除了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访问外,学院还派出教师到国外或讲课、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或短期进修、攻读学位。这对加强学院和国外新闻院系的联系,增进教师对外国传播媒介现状及发展状况的了解很有帮助,有利于在学术研究上逐步同国际接轨。早在1989年,人大新闻学院便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化大学新闻系、辅仁大学和铭传大学新闻系的学者来北京,共同探讨新闻教育问题。此后,海峡两岸的新闻学术交流和学者互访才日益频繁起来。此外,新闻学院还与香港树仁学院合作办学,连续多年定期派出教师到香港授课,为他们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教育部十分重视新闻教育,它通过所属的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新闻学自学考试委员会,实施对全国新闻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其在全国新闻教育界中的学术地位,多次被选定为这两个委员会的牵头单位,顺理成章,何梓华也就被教育部任命,成为兼任这两个委员会的负责人。除了本职工作外,他兼任这两个委员会以及后来成立的学术团体——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负责人长达十载有余,通过这些组织,他和兄弟新闻院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何梓华认为,要顺利开展和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人大新闻学院与兄弟新闻院校的关系。不论办学历史的长或短,新闻院校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工作中要发扬民主,讨论重大议题时,应耐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在评审科研项目,评选优秀教材等重大问题上,必须坚持公平竞争,不谋私利搞特权。委员会和教育学会所营造的团结友爱,宽松自由的良好氛围,增强了这些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次年会,新闻院校都争先恐后,积极争取成为下届年会的承办单位。正是在兄弟新闻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下,人大新闻学院才有可能较好地完成教育部所交付的任务,才能不断巩固自己在新闻教育界的地位。
五、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20世纪90年代末,何梓华从新闻学院一线领导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为新闻教育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为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学院通过返聘方式,请何梓华开设新闻专题课。他利用所掌握的媒体资源,每周邀请一位新闻媒体负责人或资深新闻工作者来校授课,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新闻第一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经验;上级领导对新闻工作的新指示;以及新媒体的发展给新闻工作带来的新变动和新问题……新闻专题课不断给学生带来新的信息,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
何梓华和成美在1999年曾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理论教程》,该教材经多年使用反应良好。为适应新时期需要,高教出版社要求对其进行重新修订,并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于2008年出版。
2004年,党中央开始部署具有战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目的是要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教材建设,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科课程体系。中宣部和教育部聘请何梓华作为首席专家负责《新闻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经中宣部审批的编写组由三方面人员: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媒体领导共20多人组成,其中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总编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记协书记、中宣部新闻局局长……根据中央的安排,第一阶段重点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中最重要学科的基本理论教材;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各学科将在此基础上,配套编写业务性教材。党中央对教材编写的质量要求很高,希望所编教材能做到学校师生满意,媒体人员满意以及上级领导满意。因此,编写工作难度很大,经过长达五年的努力,教材才得以问世。回顾这段工作,何梓华不无遗憾地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感到教材存在很多不足,还没有达到中央三满意的要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学科的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编写的教材可提高和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后来,教育部又聘请何梓华参加“马工程”第二批教材的评议工作,最近他刚完成《编辑工作》和《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部教材初稿的评审。
△ // 2018年10月8日,何梓华先生(左二)应雷跃捷老师之邀,与赵玉明、吴高福、曹璐、成美等中国新闻教育界前辈一起,相聚共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新闻教育。
六、心系教育 展望未来
何梓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数十年,对新闻教育事业和人大新闻学院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关心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既为它的发展感到高兴;也为它存在的问题感到担忧。据他回忆,1982年左右,中宣部曾经组织一次关于新闻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人才的缺口高达11万人。值得高兴的是,这一调查结果有力地推动了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初,教育部高教司明确宣布新闻学类专业是长线专业,不足十年时间,新闻学类专业竟然从缺口11万人变成毕业生供过于求的专业!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情况,何梓华领导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助高教司,起草了一份旨在控制办学规模的文件,文件规定:申办新闻学类专业必须经过高教司批准,准入条件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图书数量,实验室设备等具体指标。文件下发后,开始取得了初步成效。没想到仅过了一年,教育部却把审批权下放给各省市教育厅,从此,办学规模逐渐变得难以控制。据何梓华统计,2006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已发展到661个,如果一个专业以每年招收50人计算,本科四年将招收200人,661个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3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000。而当时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才15万,供大于求显而易见。如今又过去了10年,听说专业点已发展到近千。不正常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毕业生质量下降,这是令何梓华感到忧虑的。他认为,办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任务,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教育部和新闻教指委的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何梓华也十分关心人大新闻学院今后的发展。他说,过去我们靠团结,靠实干,奠定了学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今后,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党总支和系行政、系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团结。有了团结友爱、自由宽松的氛围,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才能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学院工作千头万绪,何梓华希望学院领导要重视调动全体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发扬新闻学院扎实工作的实干精神,认真踏实地把各项任务完成好。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成难。当前,兄弟新闻院校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人大新闻学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学院今后的发展和再创辉煌,他建议学院领导抓好下列几项工作:第一,学院需要统筹安排,制定一个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培养计划,在发挥老教师作用的同时,要研究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为学科带头人和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创造条件;学院现有三位老教师正分别担任“马工程”业务教材的首席专家,学院要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因为所编教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大新闻学院今后的声誉;第二,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从长远看,学院应加大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扩大新闻学院在国外的影响力;第三,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学院领导要有创新思维,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的要求,认真修改培养方案,坚持专业口径宽阔,学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办学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新闻人才。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23-432页。


网址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cXCEO7-hkZrCltJMN-W7Q

编辑:臧博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9:41:49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成立亚洲首个新闻博览馆

      据《香港商报》报道,筹备10年的香港新闻博览馆12月5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幕,这是亚洲首个正式落成的新闻主题展览及教育设施。值此香港新闻博览馆开幕之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苏钥机12月6日在《明报》刊文,阐发了香港新闻博览馆的缘起和筹备诸事宜。

香港新闻博览馆的缘起和筹备
      香港新闻博览馆经过10年的酝酿筹备,刚于今年12月5日开幕,过程中面对不少困难挑战,同时获得各方人士的支持鼓励,很多地方都值得一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香港新闻博览馆开幕典礼。 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站

      这个博览馆可说是新闻教育基金的「儿子」。该基金每两年一次组织业内人士到欧、美访问,首次是2008年访问美国,大家在拜访各大新闻机构之外,也参观了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当时它刚完成重建,耗资4亿5千万美元,楼高7层,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呎,以电子、报章及互动等方式展示新闻的发展历史和内容。
      访问团团长陈早标在参观途中,和笔者谈到美国这个创举,他提出是否能够在香港成立类似的博物馆,以彰显香港新闻界对本地发展所起的作用。笔者很赞同这个想法,但觉得困难很多。至今10年后回看,原来只要大家努力尝试,梦想有时可以成真。

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   面对挑战

      2011年底,政府推出第3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涉及的建筑物包括位于中环的必列啫士街街市。这个街市的前身是公理会布道所,年轻的孙中山先生来港求学,就读于附近歌赋街的中央书院,寄住在布道所,并接受洗礼。孙中山先生在中央书院的登记纪录中,留下必列者士街2号为他在香港的唯一住址。新闻教育基金于是决定申办,要把街市活化为香港的新闻博览馆,最终获遴选委员会在15个竞投标书当中,选中了新闻博览馆这项计划。


      从19世纪开始,必列啫士街街市一带是香港报业的发祥地,早期创办报馆都设在这里。街市附近的城皇街、歌赋街和永利街,曾有多家印刷公司和相关行业在此经营,所以俗称印刷街。其间的报纸和报人逸事,至今流传,反映了香港报业的早期历史。
      必列啫士街街市于1953年落成,建筑物展现当时流行的国际现代主义风格。街市服务坊众多年,到 2013 年关闭。筹建博览馆的首要工作是要先把这座街市活化。建筑师团队因应昔日街市的面貌和特色,提出活化设计理念,特别是要面对各项挑战,以保存街市建筑物的特色和意义。街市具「包浩斯」建筑特色的外墙,及街市内的家禽屠宰房、大楼梯、上海批荡获保留下来。博览馆利用地下一个开放式摊档,介绍街市的活化过程,让大家参观展览的同时,也可欣赏这座街市的建筑特色,了解多年来的沧桑变化。

看新闻业演变  看传媒制作和表达

      同时进行的是展览内容与活动构思。从内容大家可看到新闻业的演变,传媒制作过程和表达方式等。报纸最贴近生活和历史,电台新闻快而准,电视新闻画面吸引观众,新媒体改变了市民的阅览习惯。展览内容包括资深新闻工作者的口述历史,以新闻采编的奇闻趣事扩大观众对新闻业的认识。展览内容还有新闻体验和相关游戏,当年新闻大事回顾,财经、体育、娱乐、赛马等专门内容,以及一些专题展览。观众还可以看到新闻大事年表、新闻图片和金句、必列啫士街街市历史、孙中山先生事迹等。有关具体的内容,日后将另文再作介绍。


      筹备过程漫长和充满挑战,博览馆在申办以至组成初期,经历了向政府申请租用必列者士街的旧街市为馆址、装修工程、准备展品以至准备开馆等重要里程碑的考验。在活化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守政府对这座建筑物订立的特色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为展览加入不同的现代化设施,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不少。
      例如在狭窄的街市后巷兴建一台升降机,以贯通必列者士街和上面的永利街,就碰上严峻的技术考验。最后经过大家多番努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在展览内容方面,因为以前新闻机构多未能有系统地保存数据,以至不少有价值的文字、声音和视像新闻档案散失湮没,难以复寻,实在可惜。

博观中推进香港新闻业  非定格历史框架

      博览馆的愿景是要「立足香港,放眼世界,成为卓越的新闻博览馆」,其使命是要「展示香港新闻业的历史和发展,彰显新闻信息自由在香港发展为国际大都会的重要角色,促进公众认识新闻专业」。博览馆主席陈祖泽解释,该馆名为「博览馆」而不是「博物馆」,是希望从博观中推进香港新闻业继续前进,而不是把新闻业定格在历史的框架里。

香港新闻博览馆。香港文汇网/程朗 摄

      博览馆董事李祖泽提出了该馆展示内容的方针:「尊重历史、客观公正、不带观点」。大家要以事实为凭据,用专业的态度,从多角度展示新闻资料,但没有既定立场和看法,好让参观者自行分析判断。
      筹备工作能够完成,全靠一个共同信念:大家合力为香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博览馆副主席陈淑薇表示,有赖团队的团结、坚持和努力,方能成事。这个团队成员多属义工,成员包括新闻从业者、学者和不同界别的专家,也得到政府和商界等有心人的支持协助。例如政府出资8530万元用作活化这座建筑物,又得到赛马会慈善基金、各大新闻机构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捐助。博览馆今后的运作须自负盈亏,还要靠各界人士鼎力支持,以保证能持续运作。
      各界友好对新闻博览馆除了表示支持外,还对它有很多期盼。他们希望博览馆能「成为本港的一座地标」和「香港重要的社会资源」,可以「文以载道、言皆有据、片必传真」。它的任务包括「记录历史,见证沧桑;启迪未来,推进发展」,让市民「从新闻人的眼,观世事;从新闻人的耳,听众声」,令「香港市民能辨识新闻的真伪和价值」,「新闻界是民主的报春鸡」等。对于这些鼓励和期许,相信博览馆同人将全力以赴,不负众望。
      文章刊于《明报》,2018年12月6日,A24页。作者苏钥机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亦义务担任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81R35MLzAlflHBN-jYrOw
编辑:马晓晴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21:36: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一本书说起,听他细述胡乔木与人民日报的一段渊源,以及他对中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
编者按:
他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他一生博学慎思、勤奋笔耕,一生用笔杆子为人民服务。他就是胡乔木。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原记者部高级记者赵兴林《从<胡乔木颐园话新闻>说开去》,讲述胡乔木同志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我再次细读商恺同志所著《胡乔木颐园话新闻》,书中用“所见、所闻、所想”记录整理成文的史料,不仅记录了胡乔木同志与人民日报的渊源,更见证了乔木同志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1
胡乔木与人民日报的渊源
商恺“话新闻”首先从胡乔木重视收集新闻工作资料开始。1958年,在乔木同志的提议下,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国记协共同创办了一本内部刊物——《新闻工作动向》(简称《动向》),覆盖全国各地的新闻单位。办公地设在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萧航任主编。商恺经常往返于乔木同志在中南海办公地“颐园”和《动向》编辑部之间,随时转达乔木同志对《动向》的意见,其中有些重要文稿需要送乔木同志定夺和修改。
胡乔木同志交给《动向》的任务是:搜集新闻工作的资料、探讨新闻工作的理论、指导新闻工作的实践,进而把新闻学研究工作推向新高度,最后组织撰写出一部中国自己的新闻学专著。《动向》编辑部在乔木同志的指导下,共出版了167期,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影响一年比一年扩大,对带动和促进全国各地新闻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78年,胡乔木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导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巧合的是,在胡乔木身边工作多年的商恺同志,于1984年继任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肩负培养新闻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胡乔木
商恺同志系“三八”式老革命,1948年任人民日报记者,1977年重返人民日报任记者部副主任。他不仅是我敬重的一位领导,而且是我同住一栋楼的邻居。商恺同志曾将自己所著的《胡乔木颐园话新闻》《大地笔踪》送给我,这两本书成为我学做记者的教科书。由于我与同住北区的鲁南同志同为部队转业进报社的,又都是商恺的部下,我们二人经常相约到商恺家就“话新闻”有关章节求教。商恺平易近人,总是耐心解答、有求必应。
商恺是人民日报记者,后来成为胡乔木秘书且一干就是10年。胡乔木同志多年任毛主席秘书,1949年8月—1949年12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乔木同志先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一直分管人民日报工作。其间,他为研究和改进人民日报,要求报社编辑部每天派两名编辑记者(商恺为其中之一),带上当天的人民日报于上午9时前赶到中南海的“颐园”,对每一版的新闻通讯和评论等,逐字逐句,边读边议;对好文章、好版面予以肯定,更主要的是挑毛病、找差错。他要求每天参与评议的编辑记者,回到报社后都要向编委会汇报,研究改进措施。
商恺
1958年夏,商恺正式被调到胡乔木办公室当秘书,一干就是10年。这10年商恺主要任务是联络人民日报、新华社及首都有关新闻单位。《胡乔木颐园话新闻》用商恺的话说,是记述胡乔木关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方面的谈话,内容广泛,有长有短,有详有略。从办报方针路线到报纸版面内容,从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无所不包。《胡乔木颐园话新闻》既有抽象的论述,又有对新闻实践的具体意见。这些谈话对当时的一些新闻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后来新闻史的研究者来说,是研究胡乔木新闻思想的珍贵资料。
值得一书的是,1978年胡乔木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议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所的成立不仅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助力,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由于新闻研究所下属新闻系设在人民日报社,报社一批资深记者、编辑担当研究生导师,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新闻采访与编排版面经验传承给新一代。有资料显示,1978年新闻研究所创办第一年,就为人民日报定向培养40名新闻硕士研究生;第二年培养17名,此后一直延续到2001年。
1984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3级新闻业务专业学员集体合影。(施明慎 提供)
那些年,这批青年才俊孜孜不倦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闻规律、探索新闻改革途径、促进新闻学术活动的举办,为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让新一代新闻人崭露头角,更让新闻界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局面。那些年,新闻研究所共出版了300余部新闻学论著、编著、译著以及论文集和新闻业务方面的书籍,如王晨《新闻写作漫谈》、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王武录《人物通讯写作谈》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2
学习和研究胡乔木新闻理论
商恺所著《胡乔木颐园话新闻》中这样记述:20世纪50年代,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分管人民日报,无论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还是同新闻界人士的谈话中,他反复强调“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重要阵地”“报纸是办给群众看的,尽量满足群众多方面的要求”等。对于怎样办好报纸,胡乔木向人民日报提出:
依靠群众办报。20世纪60年代初,胡乔木就鲜明指出:“党中央机关报的名字叫人民日报,她就是人民群众的武器,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把报纸办好。”他要求编辑部安排版面要突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性;发展通讯员队伍,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反映在报纸版面;多登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取得的新成就等。乔木同志还建议“提高读者来信的地位”,建议在报纸版面上开辟《青年信箱》《工人信箱》《农民信箱》《文艺信箱》等栏目,答复各方面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胡乔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评论文章

以经济报道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在报社编辑部大会上传达乔木同志就有关“经济建设是目前全国的工作中心,我们的新闻报道也应该以经济报道为中心”的指示。乔木同志同时表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报道的内容可涉及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石油、冶金工业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等。乔木同志多次在报纸评读会上指出:“人民日报的经济报道应在写作上注意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如对从事经济建设人物专访、对某个建设工地的描写、对当前经济生活中重要问题的解释,以及经济建设中的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只要主题选得好、文字新鲜生动,就会吸引广大读者。
新闻是时代的艺术。自从在“颐园”开始评读报纸,乔木同志就提出:“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辽阔无限。”乔木同志就此问题问邓拓,人民日报有那么多记者,为什么写的新闻那么少?在另一次评读会上就“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乔木同志回答:“群众是新闻的接受者,群众更是新闻的创造者。记者要采写出群众最关心的新闻,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善于接触群众中的各类人物,捕捉各中新鲜事物。”乔木同志告诫记者采写新闻关键要“新”,事实准确,文字简练,主题鲜明,这是门综合艺术,缺一不可。
1991年12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第二届中国新闻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大会。图为李瑞环和宋任穷、胡乔木、雷洁琼等领导同志在颁奖大会上。

记者是重要的社会力量。乔木同志对记者工作很有兴趣。他曾说过:“我这辈子没当过记者,可以说是一件憾事。”正因为如此,他很喜欢和记者接近、同记者交谈,关心记者的工作与成长,希望新闻界多出名记者。在乔木身边工作多年的商恺,多次向乔木反映记者诉求,诸如:怎样写出可读性的文章?怎样提高记者的业务水平?乔木同志形象地“把群众生活比作广阔的海洋,关键是记者去‘海洋’里能捞取些什么”。他还说:“要熟悉群众生活和群众所想,才有指望产生合乎人民需要的一流记者。”如何提高记者的业务水平?乔木同志认为,主要靠记者自己努力学习和到实践中锻炼。要求报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记者视野。记者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文章报道有人物、有场景,夹叙夹议,生动活泼,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
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胡乔木认为,外国新闻学的历史比我们早一些,也编辑出版了一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学校因教学需要,做了些研究外,系统的新闻学专著得靠我们这代人解决。他特别指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党校应该成立新闻研究机构,不仅要搜集整理经典作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文献资料,还要搜集有关新闻的史料;不光中国的,而且包括世界的。在乔木同志的建议下,人民日报成立了“报纸研究组”。1978年,胡乔木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院长。在他的倡议下,正式建立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为新闻学研究打开了大门,新闻理论硕果累累。
198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招待出席第15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的代表。胡乔木(中)、吕叔湘(左)出席招待会。
编辑:杨琦钜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2:3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原美国驻华联络处一等秘书、建交后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的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中文名唐占晞)负责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

        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

1979年初在送走和迎来中美双方第一批留学人员后,汤姆森还要落实美国的“国际访问计划”,即每年选几十个中国人到美国访问,包括媒体、教育等方面的人士。第一批,他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
他当时想,“媒体很重要,访问美国后,可以写文章报道,传播信息。”出发前,汤姆森和美国使馆的几个官员请这几位编辑吃饭,跟他们确定访问路线,并安排在各个地点的访问内容。

在汤姆森看来,媒体人士一定要访问纽约,因为那里是美国的媒体中心。他介绍完纽约的情况后,问眼前的编辑:“你们到纽约想看什么?”编辑们相互拐了拐胳膊肘,确定由一位稍微年长者发言。他非常郑重地说:“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33年后的2011年11月15日,汤姆森这位前外交官以美国加州大学北京中心主任身份接受了中青报记者王波的采访,他回忆说:“我当时告诉他们,美国有两大党,但《纽约时报》不属于任何一个党,跟政府没有关系。但他们不相信,一脸疑虑。”

这段现在看似荒诞可笑的旧闻,却真实地反映出经历长期闭塞之后的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无知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其实,相似的旧闻还有不少,如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政府派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由于出国前长期受到的政治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国后的见闻立即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结果相当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学成(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滞留不归。
然而,这段旧闻让我想到的主要是,就在北京5家有影响的媒体编辑访美之前的十多年间,《纽约时报》恰好经历过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两次诉讼都涉及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问题。

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也是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促成者,他在1804年的一封信件中指出:“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

《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64年“《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1960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声援马丁·路德·金和南方争取自由委员会的名为“关注他们的呐喊”的广告,广告描述了南部地区肆虐的种族歧视现象,不点名地批评了当地警方打压民权人士与示威学生的行为。

由于审查者把关不严,广告部分细节失实。事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在当地法院起诉了《纽约时报》,初审最终判处《纽约时报》和四名牧师赔偿沙利文50万美元。

1962年8月30日,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驳回《纽约时报》的上诉,指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保护诽谤言论”,维持原判。两审失利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几乎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复审此案。1963年1月,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复审该案。
1964年3月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以9票对0票,撤销了下级法院的裁判。这是在联邦法庭上首次将宪法第一修正案原则应用于州诽谤法。

由布伦南大法官主笔的判决指出:在美国,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热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本案中的那则广告,抗议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公共议题,它显然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这段话成为日后被频繁引用的经典判词。判决宣布了在美国,针对政府官员的诽谤言论,同样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美国不存在诽谤政府罪;强调批评政府和批评官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个判决也改造了普通法中诽谤诉讼程序。此后,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明知所言不实,存在重大过错,或者罔顾真相,明显不负责任。
关于该案始末,曾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和记者的安东尼• 刘易斯所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值得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译本)。

该判决显然受到美国哲学家米克尔·约翰的影响,他在1948年出版的《言论自由与人民自治之关系》里提出,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言论应当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限制,公共言论是人民自治的基础,政府不应干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设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11年7月的第34号一般性意见中也指出:“在涉及政治领域和公共机构公众人物的公开辩论情况下,《公约》尤其高度重视不受限制的言论。”对政府或其官员的批评,即政治批评的自由正是民主社会的基石。
《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

第二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71年“《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俗称“五角大楼文件案”)。

1967年,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检讨陷入泥潭的越南战争的教训,命人组织了一个“越战历史专题组”,收集了几十年来的各种资料,1969年汇集成7000多页的研究报告并被列为绝密文件,这就是后来被称的“五角大楼文件”。
1971年3月中旬,《纽约时报》获得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为了揭露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对美国人民的欺骗行为,《纽约时报》决定自1969年6月13日起以连载形式公布“五角大楼文件”的主要内容。
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纽约时报》告到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政府要求下达了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临时禁令。同日《纽约时报》在原来计划连载文件的地方换上了这条新闻:“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在《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期间,也获得“五角大楼文件”的《华盛顿邮报》6月18日又接着连载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华盛顿邮报》也告到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如《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相继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6月25日,《纽约时报》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败诉后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在这个案件中担任《纽约时报》辩护律师的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所著《第一修正案辩护记》也有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71年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票对3票支持《纽约时报》。“五角大楼文件案”最常被引用的经典内容是由布莱克大法官执笔、道格拉斯大法官加入的法律意见。其中指出:“报刊是服务于被管理者的,而不是服务于管理者或统治者们的。政府审查报刊的权力已被废除,所以报刊将永远保持对政府进行谴责的自由。‘安全’这个词是广泛而含糊的概念,不应被用来废除体现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自由的代议制政府为代价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五角大楼文件案”后,十分恼火的尼克松总统建立了一个调查泄密的专门机构,“管子工小组”,这个小组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调查为上述报刊提供“五角大楼文件”的艾尔斯伯格。艾尔斯伯格是原兰德公司雇员、曾参与过文件制作。这些不正当行为在后来的“水门事件”中曝光。
在1972年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暴露后,尼克松总统有无直接责任问题成了焦点。尼克松的亲信用一切手段对付调查。《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穷追不舍,通过与代号为“深喉”的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事件33年后公开身份)的秘密接头,找到一些重要线索,并通过调查式报道曝光出来,最终对促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起到关键作用。

《华盛顿邮报》这两位记者的成就开创了美国新闻报道的新时代,因为他们摧毁了新闻业的一项潜规则:对“敏感”信息保持沉默,比如肯尼迪总统的不检点行为和约翰逊总统的不道德交易。

在“水门事件”两年后的1974年7月24日“合众国诉尼克松案”中,联邦最高法院以8比0的全体一致投票结果(伦奎斯特大法官因曾在尼克松政府任职回避),裁决命令尼克松总统交出有关窃听的录音磁带,从而促使面临弹劾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当时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4名是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任命的,但在宪法原则问题上没有一位大法官对总统报恩。美国联邦法院法官为终身制——没有任期和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高龄者居多。这个案件经典地体现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独立和权威:没有一兵一卒、手无缚鸡之力的9位老人竟有权对美国总统——世界上最强大军队的总司令下达命令!

记得1995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时,著名国际法和宪法学者路易斯•亨金教授就多次以这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有尊重宪法和服从法院决定的“宪法文化”。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美国也不例外,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在遏制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上,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和司法独立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址链接:http://www.sohu.com/a/213751287_744206

编辑:臧博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1:5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周恩来的报刊情缘


    42年前的今天,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都与报刊出版有无法割舍的缘分,他的报刊出版活动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我们做了简单梳理,希望以此纪念这位中国人民永远爱戴的好总理——周恩来。
     相对而言,从1914年到1924年的10年间,是青年周恩来报刊活动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期。

     ◆1914年10月15日,《敬业》创刊号出版,周恩来任主编。

     ◆1914年5月,周恩来开始筹办《南开星期报》的复刊工作,1915年8月更名为《校风》。周恩来是1916~1917年的编辑代表。
     ◆1919年7月21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周恩来任主编。

    ◆1920年1月20日《觉悟》创刊,周恩来任主编。

    ◆1920年8月,周恩来在北京加入留法勤工俭学会,任天津《益世报》旅欧通讯员。

    ◆1923年3月,周恩来在法国巴黎接任主编《少年》,1924年2月更名为《赤光》,1924年6月,《赤光》出至第10期后,周恩来于7月接受党的指示回国工作。


     ◆1924年11月,周恩来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主持创办了《军事政治月刊》《革命军》《黄埔潮》等革命刊物。

      从1924年7月周恩来奉调回国,至1937年期间,周恩来的主要精力是领导中国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1937年12月,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群众》周刊在武汉创刊,该刊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1938年1月1日,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创办了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肩负重任,工作繁忙,仍非常关注党的报刊出版工作。他认为,党的报刊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喉舌。通过报刊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政策、主张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世界,使广大人民了解,自觉地、积极地投身于革命和建设行列。
      ◆1949年9月,周恩来为《世界知识》创刊15周年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至今。

    ◆1951年,《中国纺织》创刊,1952年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2年,《治淮》杂志创刊。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5年,《民族画报》正式创刊之际,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1956年《知识就是力量》创刊,周恩来亲笔题写刊名。
     ......

       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解放军文艺》《中国摄影》《人民文学》等刊物纷纷复刊,从而带动一批报刊复苏。


    1970年5月30日到197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亲自审阅《人民画报》稿件,可以说这一时期他就是《人民画报》的“主编”。

       斯人已逝,报刊依旧!永远铭记,深切缅怀!


编辑:冉玲琳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4:09: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年火荣贵还在武威任上的时候,我曾在东网上发过一篇评论《“银”武威的破产》,现在这货终于被双开了,重贴一下旧作以示庆祝】

之所以取这个标题,是因为想起了“红色记者”范长江那篇著名的《“金”张掖的破产》。文中,津城来的范大记者不住感慨“金”张掖的破败现状,地方政府对农民的严酷剥削,并大声质问:“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那一年是1936年,距今整整80年前。

13年后,已经升任新华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着一批“新闻兵”,跟随共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奉命组建了北平易帜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范也因此被尊为新政权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但范长江或许想不到,在新政权建立67后的今天,“中国的西北角”不仅依然是这个国家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甚至在那里,新闻记者的工作处境比他当年还不如,更危险。这不,《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刚刚以自己的遭遇,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他曾长期被派驻在与“金”张掖齐名的“银”武威。

由于屡屡发表涉及武威的负面新闻惹怒了当地官府,1月7日、8日,张永生与《兰州晚报》、《西部商报》驻武威的两名记者先后被抓。当然,官方是不会承认“报复迫害说”的,但其忽而指控三记者“涉嫌嫖娼”,忽而又变成“涉嫌敲诈勒索”的栽赃手法,以及刑警“执勤巡逻”、刑侦大队查处嫖娼等种种越俎代庖的破绽,也实在粗糙拙劣,而随后发生的围绕《兰州晨报》公开信的“罗生门”,更是让人感觉此中水很深,自然,王八也很多。

所以一时间群情激愤,结果从1988年“武威收报”的往事,到去年3月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中当地警方“公事公办”的细节,甚至就连现任武威市委书记的手表、市长的手机号码都被人一一扒出。而一众新闻学教授的围观声援,虽然有点像是在回应去年“新闻学界不愿声援新闻记者”的业界指责,但毕竟多少发挥了些名人效应,以至于就连甘肃省记协这个“外围婊”都开腔表示“密切关注”,省检察院都装模作样派出工作组介入调查了。

只是,事后的围观再热闹,抗争再沸反盈天,都无法消除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所带给媒体从业者的内心恐惧。当跨省撤稿、抓记者不再称为新闻,上央视忏悔却成为落难记者的“标配”,别说在武威,即便是广东、北京等媒体发达地区,记者的采访权、监督权以至人身权、生命权又何时得到过保障,被整肃、遭拉黑的的案例难道还少吗?就连在宣称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批评者、出版人不也是说失踪就失踪的吗?

事实上,从范长江踏进北平城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便已天注定。虽然此后的岁月并非波澜不惊,一成不变,搜肠刮肚也能举出一两个积极的例证,比如武威地委书记杨作林由于“收报事件”遭到免职,又比如当《西部商报》记者王克勤因报道兰州证券黑幕被人悬赏五百万买其人头时,曾获得过警方的贴身保护,但变的只是面具与修饰,利维坦还是那头利维坦。所以,与其在长者的人生经验中兜兜转转,不如到历史的子宫里去寻找答案。

在范长江发表《“金”张掖的破产》一文的20年前,也就是1916年的6月6日,在国人一片骂声中,“洪宪皇帝”袁世凯黯然死去。但就在3年前,刚刚镇压完二次革命、登上大总统宝座,志得意满的他却干着与今天武威官方相同的事情——收拾报纸。短短一年时间里,全国报刊从民初的约500家锐减至139家,大批报人受到迫害,其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由于这一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史称“癸丑报灾”。

重提这段旧闻,我想强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后世对它的评价。今天,如果我们在百度百科搜“癸丑报灾”词条,会看到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评语:该年(1913年)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注意,仅仅是四九年前最黑暗的一年哦!

“金”张掖的破产后来被反复拿来证明旧社会的万恶,按此逻辑,那么“银”武威的破产又是谁之过呢?事实上,30年代的西北乃马家军的地盘,国民政府鞭长莫及,而今天的中国大陆,按照官方的说法,不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吗?啊喔,又妄议了。


编辑:冉玲琳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0:4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香港新闻博览馆的内容特色

香港新闻博览馆已于2018年12月正式开放,免费供公众人士参观。该馆设有14个展区,包括12个常设及两个专题展区,并有6新闻体验区。展览内容主要以媒体形式划分,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和新媒体4个类别。



报纸的历史最悠久,贴近香港的发展轨迹。博覧馆以「社会与报业」和「政治与报业」两大范畴,来呈现香港报业百年历史。社会方面,五、六十年代报纸开始本土化,例如头版由国际或中国新闻转为本地新闻。之后财经新闻随经济发展而冒起,晚报经历兴衰更替,突发新闻曾有光辉年代,报纸的出版流程也有很大改变。近年免费报纸涌现,传统报纸相继设立新闻网站,网媒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新闻自由  并非必然

政治方面,清末以来香港不少报纸的立场、舆论与内地政局紧密相联。民国时期,内地政局混乱,各方势力为争夺舆论阵地,来港办报连年不辍。开埠初期,港英政府在报章出版前要检查内容、亦曾发生下令停刊事件,近年也有新闻自我审查的忧虑,可见新闻自由并非必然。


广播电台有近百年历史,不过港台及商台的新闻部只是先后在1973及1974年成立。当年的电台记者外出采访时,要背上一部接近7公斤的录音机,在博览馆电台展区有展品。还有很多珍贵的录音片段,让参观者听到台风袭港、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等的电台报道。


电视由 1960 年代起提供新闻画面。大家可知道香港第一位新闻主播是谁?馆内就有介绍。香港首次进行户外新闻直播,是1974年的宝生银行劫案。劫匪挟持了人质,电视台借用《欢乐今宵》节目的摄影机,更拆了民居的大门,搬去案发现场对面的民居,直播银行的情况,令观众仿如置身现场,今天大家也可重温当年片段。博览馆找来不同年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回顾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采访,还有历代主播告诉大家镜头前看不到的趣事。参观者可以考考自己懂得多少电视新闻术语,例如「食扒」、「冬甩」、「三兜」等。


新闻业得益于新科技  但也面临挑战

新媒体在 1990 年代兴起,新闻业得益于新科技,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博览馆以一些香港及外地的新闻事件为例子,和大家一起了解新科技对新闻的影响,并以问答形式激发参观者进一步思考。馆内有一些「小气泡」介绍新媒体,及关于新科技和社交媒体的「金句」,显示它们带来的各种影响。


展览内容也用新闻种类划分,包括财经、娱乐、体育、赛马等,及有专题展览回顾香港历来发生的大事。财经新闻与香港银行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1977年报章广告可见,太古城开售价平均只是200多元一呎!


读者对软性信息有需求,曾催生了专门刊载艺人消息的娱乐报,和聚焦足球等体育新闻的体育报,赛马的普及令马经报发展蓬勃。然而综合报纸有精采的娱乐版及体育版,抢走了娱乐报和体育报的读者,最后令它们退出市场。但马经报始终有马迷支持,至今出版不辍。


10年前发生汶川大地震,博览馆除了展示10年前的不同新闻报道外,还找来当年赶赴现场的记者,忆述那次特殊的采访,如何在灾区努力向港人报道,及地震对他们留下甚么烙印。馆内也开辟了2008年香港协办北京奥运马术比赛的新闻展区。


「口述历史」展区由资深新闻从业员现身说法,讲述当年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按人物及题材作剪辑分类。「新闻界大事年表」是一个互动展区,参观者透过轻触屏幕,挑选由1841年至今的各项传媒大事,并附有国际及大中华历史作背景,包括多份报章创刊号等内容。


新闻体验区包括电视新闻控制室,大家付费后可以尝试做导播。参观者可以影贴纸相,完成后贴上报章头版及选取标题。大家又可尝试做电视记者,直播新闻或作天气报告。邻近还有一个仿制当年的报摊,及小型商店让参观者购买新闻书籍和纪念品。


新闻博览馆所在地的前身是必列啫士街街市,再之前是公理会布道所,是孙中山先生在香港最早的活动场所。馆内有多处展示街市历史、活化过程和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必列啫士街街市 展现上世纪50年代流行的「包浩斯」建筑风格,其外墙、街市内的家禽屠宰房、大楼梯、上海批荡等获保留下来。劏鸡房令大家回想到当年香港在不同年代发生的疫症,如鼠疫、禽流感及SARS,显示了信息流通在社会抗疫时的重要性。


传媒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角度

在大楼梯上展示了报业公会及摄影记者协会的部分得奖作品,由摄影记者的镜头诉说新闻故事。设于一楼的展览,以多种方式展示香港开埠以来的其中10件大事,让大家看到传媒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角度。大型投影滚动条是崭新的展示方式,大家也可选看介绍这些新闻的电子书,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由于场地有限,每次只展出10件大事,日后将会更新事件和专题内容,让参观者隔一段时间再访该馆都会有新发现。


(作者苏钥机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并义务担任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文章刊于《明报》,2019年1月10日,A24页。)


编辑:冉玲琳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SJfnY5BilrQih2rH5ztlg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5:3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国新闻界的过去及现在

清國新聞界の過去及び現在

本編は実業の日清社長王津氏が特に本書の為に寄稿せられたるもの茲に記して謝意を表す

清國における新聞紙の濫觴は「北京邸抄」及び「轅門抄」と称せし官報にして専ら叙任辞令等官場の消息を登載したり而して北京邸抄は北京に於て中央政府の下に發行せられ轅門抄は各省に於て總督巡撫衙門の下に發行せられしが上述の如く専ら官場の記事に限りたれば一般公衆とは殆ど没交渉のものなりき換言すれば一種の職員録に過ぎざりしなり。

其後米人福開森及び席子佩等初めて一新聞社を上海に組織せり即ち今の申報にして吾が明治四年の創刊にかかり一萬四千號に達せり然れども創刊當時の申報は紙幅狭小にして普通書冊と異ならず萬般の規模も亦た之に準じ極めて幼稚なりしは勿論當時公衆も亦た新聞紙の必要を認めず販路を開くこと困難にして同社は資本の大部分を缺損したれば其維持策として出版業を兼営することとなり毎月稗史小説の類を發售し其利益を以て僅かに其収支を合せたる状況なりき。


日清戦役に際して新聞紙が戦報を傳ふること早く民間も亦た之に依て其消息を知るを得しかは新聞紙の必要も一般に認識されるに至れり「新聞報」「華文報」「商報」等の新聞紙が踵を接して上海に發行されしは洵に此時に在り明治卅一二年の交に至り梁啓超、汪康年等も亦た上海に於て「時務報」「昌言報」「中外日報」等を創立し清國の新聞界は漸く隆盛に赴きたり此時期に於ける新聞紙は重きを文學に置き文章の高下を以て新聞の優劣を定め文学研究の目的を以て新聞紙を購讀するが如き傾向あり隨て體裁は劣悪にして整はず記事も亦た頗る敏活を缺くの憾あり。

其後湖南人章士劉(釗)、直隷省人張繼、安徽省人陳仲甫、江西省人夏小石等日本に留學し日本の新聞紙に就て研究する所あり明治卅六年歸國して「國民日々新聞」を發行す體裁内容全く日本の新聞紙を模範とし頗る世上の耳目を一新せり是れ清國に於ける新聞發展の一轉機にして其主筆たりしは山西省人王津(現に日本に滞在し國際新聞協會會員たり)とす其論文と記事とは従来の新聞紙上に登載されしものと遙に其撰を異にし讀者の心胸を開拓すること尠少ならざりしが政府に反對し手厳しき攻撃の態度を取りしを以て忌諱に觸れ一箇年にして發行を禁止され王津以下の記者は半は日本に遁れ半は各省に散じたり。

日露両國が満洲に於て兵を交ゆるや清國の耳目は其戦報に集り新聞社の設立されるもの日に月に増加し現に全清國の日刊新聞紙の數一百二十餘を算するに至れり其重なるものは左に抄録すべし。

因みに北京中外通信社なるもの去る明治四十三年を以て設立せられ清國通信社の鼻祖を為せり右通信社を始め清國各新聞社の駐東特派員若くは通信員は續々渡来し其東京に在るもの現に二十三人を算する彼等相議して「留日記者公會」を麻布笄町八十番地に開設し王津を會長とし毎月二回集會し時事問題及び新聞通信事業に關する事項を研究してるあり。

清國報界一覽表

報名
開設地
性質
種類


報名
開設地
性質
種類


天鐸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國民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時事新報
上海
半官報
日刊
十二頁
南越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申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國民公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新聞報
上海
美國人
日刊
十二頁
羊城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中外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平民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北京日報
北京
半官報
日刊
十頁
七十二行商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京津時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安雅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帝京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總會商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帝國日報
北京
滿洲人
日刊
八頁
震旦日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中國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中國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憲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世界公益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風日報
北京


日刊
四頁
商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民公報
北京


日刊
八頁
維新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國光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中外實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大陸新聞
北京


日刊
八頁
華字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民興日報
天津


日刊
六頁
中外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北方日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迴圈日報
香港


日刊
八頁
大公報
天津
滿洲人
日刊
八頁
新少年
香港


日刊
八頁
經緯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新中華報
汕頭


日刊
八頁
天津商報
天津


日刊
八頁
汕頭公報
汕頭


日刊
八頁
中西實報
天津
德國人
日刊
十二頁
全浙公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天津日日新聞
天津
日本人
日刊
十二頁
白話新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東三省日報
奉天
半官報
日刊
六頁
浙江日報
杭州


日刊
八頁
神州日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紹興公報
紹興


日刊
八頁
商務日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新聞報
福州


日刊
八頁
縱橫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建言報
福州


日刊
八頁
啟民愛國報
上海


日刊
十二頁
閩報
福州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順天時報
北京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渤海日報
芝罘


日刊
八頁
吉長日報
吉林


日刊
八頁
芝罘日報
芝罘
日本人
日刊
八頁
維憲報
營口


日刊
六頁
貴州公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長春公報
長春


日刊
八頁
黔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大中公報
奉天


日刊
八頁
貴州日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泰東日報
雙城廳


日刊
八頁
西南日報
貴州


日刊
八頁
營商日報
營口


日刊
六頁
四明日報
寧波


日刊
八頁
遠東報
哈爾濱
俄國人
日刊
八頁
山東日日官報
山東


日刊
八頁
濱江日報
哈爾濱


日刊
八頁
濟南日報
山東


日刊
八頁
安東商報
安東縣


日刊
八頁
江西自治日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國民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贛州又新日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微言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江西日日官報
江西


日刊
八頁
憲政進行報
奉天


日刊
六頁
成都日報
四川


日刊
八頁
盛京時報
奉天
日本人
日刊
六頁
晉陽公報
四川


日刊
八頁
漢口中西報
漢口


日刊
十二頁
皖江日報
安徽


日刊
八頁
鄂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雲南日報
雲南


日刊
八頁
政學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直言報
保定府


日刊
八頁
夏報
漢口


日刊
八頁
廣西新報
廣西


日刊
八頁
廣東時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日華新報
神戶


五日刊
六頁
國事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實業之日清
蘇州


月刊
二百頁
時敏新報
廣東


日刊
八頁









原载《新闻总览》(日本电报通信社,1911年12月)

编辑:杨琦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