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31#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1:0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47)
通论 tōnglùn 条贯 tiáoguàn 精品 jīngpĭn
2022年8月27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乐声如水,亦如光》。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很久就期待一部通论中国音乐的书,严谨而不沉闷,条贯而不呆板,宏整而非面面俱到,点评精品而不脱离人物与时代,更重要的是好读耐读,能使人从翻阅到沉浸,获得知识的同时亦身心愉悦。”这个句子中有“通论”“条贯”“精品”三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通论”。“通论”可指通达的议论,也可指某一学科的全面的叙述。句中用的是后一个意思。这两个意思的“通论”都是名词,句中所用的后一个意思的“通论”,由于它是名词,因此现在通常用来做书名,如“语言学通论”。句中的“通论”后面带上了宾语“中国音乐”,这是把名词“通论”作动词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再看“条贯”。“条贯”的意思是条理,系统。“条贯”是一个名词,句中被用来和“不呆板”对应,作为“通论中国音乐的书”(其中“通论”一词使用有误,上文已作分析,这里为叙述方便而沿用)的描写语,这是把名词“条贯”当作形容词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再看“精品”。“精品”的意思是精良的物品。“精品”是一个名词,句中的“精品”做了“点评”的谓语,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对“点评”进行描写,这是把名词“精品”当作形容词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通论”改为“纵论”。“纵论”可以指无拘束地、多角度地议论,也可以指对一个学科有条理地全面叙述。它是一个动词,可以带宾语,适合句中使用。
“条贯”的修改比较复杂。首先,“条贯”现在用得比较少,通常用的是“条理”,但“条理”也是一个名词,不能作形容词用。就“条理”来说,它可以表现得严谨、清晰,也可以表现得杂乱,句中要求其与“不呆板”对应,由于与“呆板”对应应是“严谨”“严密”之类的词,那么应该在改过后的“条理”后加上“严谨”或“严密”之类的词。但是就这个句子来说,前面的短语“严谨而不沉闷”,已经把这层意思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后面这个短语与其表现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因此,也可以把“条贯而不呆板”删去。
“精品”可以改为“精到”。“精到”的意思是精细周到,其使用对象通常是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可以是文章的遣词造句,适合于句中使用。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纵论”的释义不够全面。《现汉》释“纵论”为:“毫无拘束地谈论:~天下大势。”实际上,“纵论”还有有条有理地叙述的意思。要了解这个词的不同意思,关键在于对其中的词素“纵”要有全面的认识。“纵”确实有无拘无束的意思,如“纵情歌唱”中的“纵”。但“纵”还有一个常见的意思,表示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引申为条理,秩序,其组成的词语就有“纵观全局”“纵观古今”等。实际上,《现汉》对“纵论”所举书证“纵论天下大势”中的“纵”,准确的理解就应该是有条理,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尽管无拘无束,海阔天空,但条理混乱,就不能说他是在“纵论”。在上引句子中,把“通论”改为“纵论”后,其中的“纵”表示的意思也是有条理,只有这样理解,它与上下文才是协调的,如果只是理解为无拘束,与作者所要表示的意思是有距离的。
编辑:屈妍君

1532#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21:49: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48)
分流 fēnliú
2022年8月29日《解放日报》第6版刊登报道《泖亭路接不上剑川路,到底卡在哪儿》。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两条路一旦联通,不仅闵行马桥镇和松江车墩镇的居民来往更方便,上海南部的集散通道也多了一条,北松公路的压力得以分流。”句中的“分流”一词使用有误。
“分流”的本义是指江水、河水分道而流,比喻人员、车辆、资金等向不同道路或方向分开流动。“分流”在使用中要注意的是,在出现“分流”这一行为后,它的使用对象只是换了地方,但依然存在。比如一个政府机关有多余的人员需要“分流”,通常是安排到企业等地方去,但这些人员依然存在,只是换了地方。句中的“分流”,其使用对象是“压力”,这个“压力”集中在“北松公路”上,一般就是指过多行驶在这条路上的车辆,这些车辆使这条路拥堵不堪。按通常理解,“两条路一旦联通”后,“北松公路”上的车辆会转移到联通后的路上从而使拥堵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对于这条联通后的路来说,这些从“北松公路”上转移过来的车辆并不是“压力”,而是在正常状态下的车流。事实上,转移出去的这部分“压力”是不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分流”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分流”改为“消除”或“减轻”。“消除”意为使不利的事物不再存在,“减轻”意为数量减少,程度减低。这两个词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但都可以和“压力”搭配。当然,到底应该用哪一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的情况来说,使用“减轻”是合适的。
编辑:邓秋雨
1533#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21:51: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长春航空展相关报道差错梳理与提醒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26日在吉林长春开幕。
在相关报道中,有的媒体把人名写错了,有的媒体把飞机型号的标点符号用错了。
写错人名:
                              
“邓有明”应为“邓友明”。


有媒体把飞机型号的标点符号用错:


涉及武器装备型号写法时,应该用半字线。


据了解,新华社、解放军报、空军报、空军在线等官方媒体均使用规范的半字线。
来源:小张咬文嚼字(公众号)
编辑:邓秋雨
1534#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21:52: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49)
行色 xíngsè
2022年8月23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行色老夫妇”。这个标题中的“行色”一词使用有误。
“行色”指的是人在出行时的情态或气派。引语所出全文说的是“老夫妇”的旅游活动,句中的“行色”用来修饰“老夫妇”,指“老夫妇”的旅游活动,这不合“行色”的词义。另外,“行色”是一个名词,句中用它修饰“老夫妇”,这是把这个名词当作形容词用了,也不合其使用要求。
按照引语所出全文叙述的内容,可以把“行色”改为“旅游中的”之类的话语。这样改了以后,相比原题似乎不够精炼了,但文章标题首先要求通顺,把意思说明白,不能为了所谓精炼而损害语意表达。

编辑:邓秋雨
1535#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1:03: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0)
爽朗 shuǎnglǎng
(一)
2022年8月31日《解放日报》第11版刊登报道《“亚历山大”父子俩都把长三角当作家》。文中写道:“偶尔会有人认出他来,试探性地问:‘你是那个亚历山大?’每每此时,哈姆扎总是爽朗地咧嘴一笑,然后与对方聊上两句,或是一起合个影。”这段文字中的“爽朗”一词使用有误。
“爽朗”的词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天气晴朗,空气流通,让人感到舒服,如“秋天的天空很爽朗”;二是指开朗,直爽,一般用以形容人的笑声和性格,如“爽朗的笑声”“他很爽朗,受人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当“爽朗”用以形容人的笑声时,其笑声要求是有声音的,文中的“爽朗”形容的是“咧嘴一笑”,但从常态来说,“咧嘴一笑”是没有声音的,因此“爽朗”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爽朗”改为“愉快”之类的词。文中说的是行为主体“哈姆扎”在“有人认出他来”时(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哈姆扎”在一部电影中担任过角色)很高兴,所以会“咧嘴一笑”,“愉快”准确地反映了他的高兴的心情,使用这个词是合适的。
(二)
2021年3月24日《陕西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精品文学创作为建党百年献礼》。文中有句话写道:“作家幽默、爽朗的笔调与积极向上、乐观坦荡的情怀,小说中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书中鲜明的人物、生动的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干净流畅的语言,反映了那段革命历史,具有地域特色。”句中的“爽朗”一词使用有误。
“爽朗”的使用对象除了天气以外,主要用于描写人。当“爽朗”用于人时,通常只能用于人的性格和笑声。句中的“爽朗”,其使用对象是“笔调”,但“笔调”指的是文章的格调,它虽然是由人所创造,但它不属于人的性格,也不是笑声,“爽朗”不能适用。
可以把“爽朗”改为“明朗”。“明朗”是个多义词,可以指光线充足,指明显,清晰,指光明磊落,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最后一个意思的“明朗”可以像“爽朗”一样形容人的性格,但除此以外,还可以形容人的思想等意识类事物,句中的“笔调”属于这样的对象,因此可以接受“明朗”的修饰。
编辑:邓秋雨
153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20:52: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1)
着手 zhuóshŏu
2022年8月31日《新民晚报》第14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关爱,从不代劳着手”。这个标题中的“着手”一词使用错误。
“着手”的意思是开始做,动手。“着手”的使用对象,要求是人开始做的事情。句中“着手”的使用对象是“不代劳”,这说的是不做什么,“着手”不能使用。
可以把“着手”改为“做起”。“做起”是动词“做”和趋向动词“起”的组合,它虽然也表示开始做的意思,但其中的“做”可以指比较具体的干某事的意思,也可以表示一种比较虚化的行为状态,句中的“不代劳”不是具体的做某事,而是一种行为状态,因此“着手”不合用而“做起”适用。
编辑:邓秋雨
1537#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20:5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2)
作风 zuòfēng
(一)
2022年9月2日《文汇报》第12版刊登文章《芦苇的勇气》。文中写道:“鲁迅先生这一段文字,要言不烦,片言只语,却是切中肯綮,把普氏一生的起伏转折,他的多个侧面的复杂性,从头至尾勾勒了一遍,作为一种原初的介绍文字,能有如此的识见与不溢美、不避讳的作风,实在可谓难得。”这句话中的“作风”一词使用有误。
“作风”指的是人在思想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的行为状态和表现出来的态度。“作风”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人,句中的“作风”,其使用对象是“鲁迅先生这一段文字”,也就是一篇文章,但文章虽然是由人创造的,它本身却与人有区别,“作风”不能适用。
可以把“作风”改为“文风”。“文风”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态度,句中说的“不溢美、不避讳”是“这一段文字”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使用“文风”是合适的。
(二)
2020年7月12日《南方都市报》第13版刊登文章《赵清阁:此恨绵绵休再提》。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她觉得文坛作风不正,成见太深,害怕损坏老舍的形象;同时感到人言可畏,害怕扰乱自己晚年的清净。”句中的“作风”使用有误。
“作风”的使用主体通常应该是个人,也可以是如军队之类比较严密的团体。句中的“作风”用于文坛,但“文坛”既不是个人,也不是团体,它只是一种社会领域,“作风”不适合使用。
可以把“作风”改为“风气”。“风气”指的是社会上或某个领域、某个集体流行的习惯或爱好,这个意思合于句中需要。
(三)
2022年8月18日《长江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北望江城,一炷心香》。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他年过半百,瘦高,讲课时一忘形就身子前倾,两个手拐支着桌子,有时候干脆歪斜着伏在讲桌上,颇有点魏晋作风。”句中的“作风”一词使用有误。
“作风”通常用于个人,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使用对象通过各种话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态度,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使用对象具体的行为状态或说的一句话本身则具有具象性,不能称为“作风”。句中说的是使用对象“他”“讲课时一忘形就身子前倾,两个手拐支着桌子,有时候干脆歪斜着伏在讲桌上”,这是一种外观的行为状态,“作风”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作风”改为“风度”。“风度”指的是人的举止姿态,句中“讲课时一忘形就身子前倾,两个手拐支着桌子,有时候干脆歪斜着伏在讲桌上”正是“他”表现出的一种举止姿态,使用“风度”是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风度”一般偏指美好的举止姿态,句中作者对“他”的这种举止姿态持有肯定态度,因此可以用“风度”。
编辑:邓秋雨
1538#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1:01: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3)
发丧 fāsāng
2022年8月31日《广州日报》第16版刊登一则以“受委托人”名义署名的讣告,其中有句话写道:“现在刘女士仙逝,遵照其本人遗愿,遗体捐献,不发丧。”这句话中的“发丧”一词使用有误。
“发丧”的意思有两个,一是丧家向亲友等宣告某人死亡的消息,二是为死者办理丧事。其中第一个词义不符合这个讣告的语境,因为在媒体上刊登讣告即为向外界宣告刘女士死讯,作者用的是“发丧”的后一个词义。但是,一个人逝去以后,活着的人为其办理丧事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在汉语使用的主要地区,这些事情包括将遗体送往殡仪馆火化,用埋入墓穴、撒海等手段处理骨灰,除此以外,还有为逝者守灵、召开追悼会、向逝者遗体告别、丧家招待吊唁者吃“豆腐饭”等活动。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逝者在生前立下遗嘱,要求在自己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也不请“豆腐饭”,丧家尊重逝者意愿,可以不搞这些活动,但是,火化逝者遗体、安葬骨灰仍然是丧家(在这份讣告中就是“受委托人”)不可省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包括在丧事之内,也属于“发丧”的活动。很显然,“受委托人”错误地理解了“发丧”的后一个词义,导致“发丧”一词在讣告中错误使用。
按通常情况来理解,逝者“刘女士”在生前应该是提出了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等要求,可以按其遗嘱的实际内容把“不发丧”改为“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之类的话语,也可以把“不发丧”改为“丧事简办”之类的话语。后一种改法相比前一种所传达的信息看上去不够清晰,但就目前的汉语使用环境来说,“丧事简办”的含义已经比较容易理解,因此也是可以接受的。
编辑:邓秋雨
1539#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3:44: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4)
专访 zhuānfǎng
2022年9月3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文章之道就是生命之道——孙郁新书《思于他处》专访”。这个标题中的“专访”使用有误。
“专访”是新闻业的专业用语,它有动词和名词两个意义。作为动词,“专访”指的是就某件事对某个人进行的采访;作为名词,则指一种新闻作品体裁,指根据对某个人进行的专门采访所形成的报道文章。需要注意的是,动词义的“专访”,其指向对象通常只能是人,这个要求也影响到了名词“专访”的使用,它的使用对象通常也只能是人、句中的“专访”是名词的用法,但它的使用对象“孙郁新书《思于他处》”是一本书而不是一个人,“专访”的使用不合适。
这个标题,并非不能使用“专访”,而是需要改变“专访”的使用对象。可以把“孙郁新书《思于他处》专访”改为“新书《思于他处》作者孙郁专访”之类的话语。这样改了以后,“专访”仍是名词的用法,但它的使用对象是作为人的“孙郁”,符合“专访”的使用要求。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专访”的注释不准确。《现汉》释文为:“①动词。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②名词,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报上登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先看动词义“专访”的释义。释文为这个意义的“专访”列出了两个对象,即“就某个问题”和“对某个人”,其间用了连词“或”,说明是这两者是互相排斥,不能同时出现于一篇文章中。这显然不合事实,采访者在采访“某个人”时,总是离不开“某个问题”,因此这样的并列是不合适的,也是没必要的,在这里,人和事是不排斥的。另外,“某个问题”的说法也太随意,严格地说应该是“某件事情”。
再看名词义“专访”的释义。这条释文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其中用了代词“这样”,这是辞书编写的大忌。“这样”是一个代词,如果没有前文交代,读者对它的意思是无从了解的,这就使释文不能做到明确表达。当然,可以相信,《现汉》这样编写释文,是要求读者与前面的动词义综合起来看,但每一个词义都是相对独立的,辞书释义不能使用代词。其二,即使退一步说,承认“这样”使用的合理性,但在这条释文中,“这样采访”做了“写”的主语,句子不通。实际上,这是一个无主句(词典释文大量都是无主句),“这样采访”只是“写成”的来源,前面应加上介词“根据”。
综合来看,《现汉》对“专访”的释义在用语上过于随意,造成不准确。词典释文应该严谨,采用标准规范的语言,不能这样漫不经心。
编辑:邓秋雨
1540#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3:09: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55)

土地 tŭdì
(一)

2022年9月4日《兰州日报》第1版刊登报道《“城心心”里的幸福生活》。报道介绍的是兰州市中心地带、在兰州当地有“城心心”之称的广武门街道的情况,文中写道:“要做好这一方土地的管理工作,广武门街道想到了以‘融聚广武’党建特色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建、融享、融治的市域基层治理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段文字中的“土地”一词使用有误。

“土地”是个多义词,一是指种植农作物的田地,如“土地肥沃”“土地流转”;二是指国家或地区的疆域,如“保卫祖国的土地”;三是指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地块,如“土地拍卖”“土地批租”。这三个词义所指的“土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指地面,至于地面上的各种事物,通常不包括在内。句中说的是位于城市中的一个“街道”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这个范围里的地面,而且包括在这个范围里地面上的各种事物和状态,如地面上的楼宇的使用、居民的生活状况等等,“土地”不能涵盖这种情况,因此不能适用于句中。

可以把“土地”改为“区域”。“区域”的意思是地区范围,这个词可以涵盖在这个范围里的所有事物和状态,适用于这个句子的语境。

(二)

2022年6月28日《北京晚报》第23版刊登文章《喜鹊的进化》。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我以前从没想过,我的家会是那么一间平房,隐蔽在楼房之间,门前还有片需要经常打扫的土地。”句中的“土地”一词使用有误。

“土地”尽管是个多义词,但其词义所指内容都比较清晰,有各自的使用语境。句中说的是在居室门前的空地,在通常情况下,对这样的空地,由于其不种植庄稼,因此“土地”是不适合使用的。

可以把“土地”改为“场地”或“地”。“场地”指的是不是很大的空地,“地”在这里指地面,这两个意思都合用于句中。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土地”释文为:“名词。①田地:~肥沃∣~改革。②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这个注释存在释义失误和词义遗漏的问题。

先看释义失误问题。义项①释“土地”为“田地”,这是把“土地”和“田地”当等义词来处理了,但这两个词有很大的区别。按《现汉》自己对“田地”的解释:“①种植农作物的土地。②地步,境地:想不到他会落到这步~!也说天地。”很显然,“田地”的义项②是“土地”不具备的词义,因此《现汉》对“土地”义项①简单地释为“田地”是错误的,按《现汉》自行规定的体例,可以把“土地”义项①的释文写为“田地①”

再看词义遗漏的问题。《现汉》为“土地”列出了两个义项,但这两个义项并未涵盖目前汉语对“土地”使用的全部情况。在汉语使用的主体环境中,土地批租、土地拍卖已经成为常见现象,但这里说的“土地”,虽然有可能是种植农作物的农田,但以其实际情况来说,还存在大量的城市内地块,因此《现汉》的“土地”义项①不能适用,如果把它理解为疆域,那等于是在说国土批租、国土拍卖,这也不合实际情况。实际上,这里的“土地”,指的是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地块,土地的批租与拍卖,租出去、拍出去的就是附着于土地上的这种商业利用价值。“土地”所产生的这个新义在汉语使用环境从1980年代即已出现,至今依然很活跃,但《现汉》各版对此一直视面未见,这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