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7 14:50:32 | 只看该作者
《现代出版》2023年第6期目录
本刊特稿
打造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队伍 推动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
李永强 1
内容摘要:人才是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剖析当前大学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难题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出版人才队伍的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出版人才;人才队伍;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
理论前沿
○ ChatGPT的知识功能与人类的知识危机
陈昌凤 黄阳坤 10
内容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表现出强大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能力,或对人类知识体系产生难以捉摸的影响。从社会知识论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分析ChatGPT作为构建和传播知识的社会行动者之理论合法性及其潜在影响:它的确在理想情况下为促进知识交流与融合、培育出更高层次的集体智慧创造了机遇,但在社会现实与技术发展交织的情况下,它同样也可能会走向众智连接的反面——俘获知识权力、发展出后人类意义上的硅基知识寡头;将知识伦理、媒介伦理融入预判性技术伦理的框架中,有助于调适社会化技术融于知识社会化进程时的张力与矛盾,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厘清、定位人工智能体介入知识网络后带来的人类知识危机。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社会知识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技术伦理
○ ChatGPT与第三交流的诞生
王沐之 胡翼青 19
内容摘要:语言大模型ChatGPT释放了强大的行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交流范式逐渐成为可能。如果说口头交流是人类的第一交流的话,那么文字交流就是人类的第二交流。ChatGPT带来了人类的第三交流:它不仅像第二交流一样具有界面,需要中介化和铭刻系统,而且也像第一交流一样让人感觉具有即时性和即刻的生成性。第三交流提供了标准化的语言和便利的服务,让机器像人一样说话,人像机器一样说话,让人类深陷自我认识的危机。而这一不可避免的危机背后,仍然是资本增殖的强求。
关键词:第三交流;铭刻系统;ChatGPT;语言
大模型、大数据、新精英:数字技术对知识生产的征服与全球性重构
曾白凌 30
内容摘要:在知识生产中,印刷文字和比特数字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技术,并对应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进程。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导致其出现新的偏向。文化人是少数知识精英的标签,知识生产主导者从文化人数字人再到新精英,彰显出数字技术在知识生产中特有的参与性、自主性、监视性以及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存在的超链接性。它构成数字化知识生产的技术逻辑,促使知识生产由以共识生产为重点转向知识的全社会参与、全球性生产;从一个行业维度转向全社会媒介化发展的深度;从理性工具转向自主性知识生产的能力。基于此,需要重新调试知识生产的凝视重点,不仅关注知识内容、源头、生产、分发的治理,更要治理前置,强化对生产者(大模型)、语料及技术的把关。知识与共识,知识的本土性与全球性并不存在必然的正向关联。国家既是全球知识体系的建设者,又是本土文化知识及其价值取向的守护者。面对数字技术对知识生产的征服与全球性重构,国家对数字化知识生产的管理首要表现为对其价值取向、组织结构、规则的确认和维护;国家应当成为大模型的第一把关人,大模型应该成为生产内容的直接把关人必须防止过去曾经是拉近人们距离的重要因素的信息与传播而今成为制造误解和仇恨的加速器。
关键词: 传播偏向;知识生产;把关人
专题研究
我虚拟,故我在(2):数字化死亡
李 丹 杜骏飞 41
内容摘要:数字化死亡是被数字技术赋能的死亡系统,包括死亡的数字化展现、死亡的交往化、死亡的去交往化和数字记忆的终结。(1)在生存间性的视角下,数字化死亡建构了生死间的有机联系——它打开了死亡的公共性,并发明了一种灵性的数字身份。(2)逝者的幽存应当受到尊重,且应首先由其本人的意志所支配。他者僭越逝者的权利,无异于摧毁一种数字来生。(3)数字化死亡的技术仍在演进之中。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来看,当下的数字化死亡是不平等的。(4)在数字时代,死亡是多重的,而人的数字遗骸才是其最后的。数字化死亡不是生的沉沦——对数字化死亡的冒犯才是。
关键词:数字化死亡;数字伦理;数字交往;数字遗骸;数字幽存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化交往的影响及其风险应对
——基于ChatGPT的探讨
何 静 蔡劲松 57
内容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AIGC)呈现引领新一代人机交互的演进趋向,一方面将重构人机交互模式,另一方面将开启人类交往变革。ChatGPT作为AIGC前沿工具正沿袭此趋向,在塑造文化交往新形态的同时,也带来技术伦理与文化伦理之殇、文化认同与强弱转换之危、传播者与受众文化之异、一隅之说的输出偏差之困等风险挑战。立足文化全球化视野与人工智能进化路径,基于交往方式、内容、主体、视野等维度,构建文化交往四维优化模型,提出更高阶人工智能促进文化交往发展的可能路径:强化技术伦理,消除交往方式的道德隐忧;革新应用范式,消弭交往内容的现实困境;升级人机协同,实现交往主体的融生更迭;布局通用领域,拓展交往视野的时空边界等。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文化交往;技术伦理;风险应对
学术观察
图书编辑离职的职业隐喻、释因话语与制度反思
——基于40篇离职文本的分析
刘蒙之 付正苇 67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出版改革的深入和出版制度的变迁,图书编辑面临着职业角色调整和适应新环境的挑战。采用话语分析框架讨论40篇图书编辑的离职文本,发现图书编辑在离职之际对其职业生涯乃至图书出版业体制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性话语构建,形成了职业隐喻话语、何以离职的释因话语和对体制机制的宏观反思话语三个维度的话语实践。这些话语资源从失败者的反向角度对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颇具价值的镜鉴智识资源。
关键词:图书编辑;离职话语;话语分析;出版制度
青年学者论坛
打字机与民国编辑业务的现代转型
罗 喆 张彤彤 79
内容摘要:通过对打字机进入民国编辑业务的考察,呈现编辑角色、编辑工作、作者写作在传统编辑活动中媒介关系的重构,不同主体依凭打字机展开的文字生产实践为编辑现代化转型提供技术可能。以其区别于印刷技术对定稿文本机械化复制的媒介特性,从文本生产阶段即开启整套编辑业务的机械化转变。与印刷机连接进一步将近代以来形成的谷登堡技术产业化逻辑延展至文化生产的每个角落,在此意义上,打字机使中国文化生产的现代转型初步实现。
关键词:打字机;编辑业务;版面形式;作者
基于长河模型的出版产业技术范式初探
周小莉 89
内容摘要:对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预判,是关乎出版企业存亡和产业发展转型的头等大事。然而,技术与出版产业的关系问题,至今尚未被充分触及。出版产业技术范式反映的是技术演化到出版产业层面的一种存在状态,是出版技术形成过程与出版产业进行组合、演化和共生的实现途径与生产方式的综合。在界定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这一概念的指称对象为技术与出版产业的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长河模型的宏观生态视角,解释出版产业技术范式的结构模式和演进特征。这有助于将技术与出版产业这一对关联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律挖掘,为观察出版产业的技术轨迹及其演化特征,抓住和预判当前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转换的机遇期,以及寻找有效的技术范式预警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分析途径。
关键词:出版产业技术范式;概念指称;结构模式;演进特征
数字出版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与反思
杜 熙 100
内容摘要:新征程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数字出版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有形物品以及无形服务的高级抽象和共同概括,正在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数字化、即时性以及互动性的特性使数字出版在促进精神文化生产提质增效、传播主流价值观、缩小精神生活差距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精神文化资源的需要,有助于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高地、促进社会精神财富共享。然而,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出版并不会自觉向善,只有加强党对数字出版的全面领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数字出版的积极引领,引导数字出版更多地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需要,同时防止数字鸿沟影响精神生活发展成果共享,才能加强数字出版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数字出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实践视域
牛津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历时性案例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框架
肖 超 杨 龙 107
内容摘要: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出版业共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框架,借助建构型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以下简称OUP2009—2022年年度报告等文本资料,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OUP利用动态能力组合驱动服务生态系统建设的演变逻辑进行研究后发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OUP建设服务生态系统的渐进式演化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探索阶段,利用数字化战略感知能力,构建以产品为主导的价值创造模式,将内容资源数字化,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二是成长阶段,利用数字化机遇捕获能力,建构以服务为主导的价值创造模式,出版活动从经营印刷出版物为主转向构建数字服务;三是加速阶段,利用数字化深化转换能力驱动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整合数字出版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动态能力;服务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
来源:现代出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oWt4iMZSgImm1H31YJc0Q
编辑:程博

14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19:40:2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大学》2023年第12期目录
本刊特稿
· 气候叙事对低碳行为意愿之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积龙 陆婉秋
【摘  要】
研究以信息形式(叙事vs.事实)与信息框架(环境后果vs.健康后果)为主要自变量,以叙事传输、心理距离和低碳行为意愿为主要因变量,以实验法为主要手段验证变量关系。气候叙事的信息框架和信息形式、信息框架和未来自我连续性、信息形式和情感需求对叙事传输均有交互效果,显示出不同信息内容属性、不同受众心理属性之接受效果的不同。针对不同情感需求、不同未来自我连续性之心理特征的受众,无论环境、健康后果框架,还是叙事、事实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用武之地。本研究试图通过上述发现丰富气候叙事的效果理论。
【关键词】
气候叙事;心理距离;叙事传输;交互效应;低碳行为意愿
· 个体叙事何以公共协商: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朱雅婧 刘
【摘  要】
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沙尘暴一再成为网络热搜词条。研究选取近期两次沙尘暴发生时间段的微博相关讨论文本,构建LDA主题模型,挖掘公众的讨论主题,以检验公众风险认知差异。在提取的6个主题中,通过主题—关键词的中心度测量,发现“亲历者直接感受”和“相关情绪抒发”两个主题的重要性程度最高。这表明社交媒体中亲历者的个人经验分享和情绪扩散对于公众认知极端天气事件风险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极端天气发生时“城市环境议题”深层勾连了人们的个体叙事,使情感共振成为公共协商的基础。研究发现,基于共情的个体叙事在公共讨论中能够形成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问题呈现”的共商情境,但尚缺乏对环境保护行为采纳劝服的深层讨论。
【关键词】
极端天气;个体叙事;公共协商;LDA
· 气候灾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及低碳行为的影响研究
梦 姚
【摘  要】
本研究探讨了灾害经历对我国公众气候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洪水灾害经历并不能直接促成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的改变,只有通过社交媒体的中介作用才能引起该转变。相反,干旱灾害经历与公众的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呈负相关,社交媒体使用也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依赖农业生存的农村地区,当地居民由于较少使用社交媒体、缺乏气候知识等原因,导致其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方面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状态。
【关键词】
灾害经历;社交媒体使用;气候风险感知;低碳行为
· 不同类别媒介使用对公、私领域环保参与的影响研究
楠 黄莉瑶 谭筠鹏 李
【摘  要】
本研究整合态度—行为—情境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考察外部情境—不同类别媒介(权威媒介、社交媒介)使用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及其关键内驱因素——环境关心、环保知识的中介作用,并重点考察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媒介使用、环境关心、环保知识都与公、私域的环保行为正相关;环境关心和环保知识在两类的媒介使用对环保行为影响上具有积极中介作用。感知成本仅对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社会规范对环境关心—私域环保行为存在负向调节的作用。研究明确了感知成本和社会规范在不同媒介使用、环境关心、环保知识与公、私域环保参与关系上的影响,扩展了两个理论在中国情境的适用性。
【关键词】
媒介使用;态度—行为—情境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环保参与
数字社会研究
· 性别化的“赛博格”想象
——基于科幻电影赛博格角色性别呈现的多维表征分析
 林  赵倩誉  陈昱希
【摘  要】
当下科幻电影成为展现赛博格形态的重要媒介载体。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比检视以男性赛博格和女性赛博格为主角的科幻电影在性别呈现上的多维表征差异。研究发现,赛博格形象一定程度上吻合了人机融合、性别平权的倾向,但科幻电影仍然倾向于突显女性赛博格的身体,在性别气质上对传统性别偏见的超越仍然有限,且在叙事主题上也反映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商业基因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科幻电影“赛博格”形象的性别呈现未能充分发挥这一概念的理论潜力,反而成为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复调。
【关键词】
赛博格;性别呈现;科幻电影;文化表征;计算机视觉技术
· 随迁农村中老年人微信健康信息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谢兴政
【摘  要】
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双重推动下,流入城市的农村中老年人倾向于通过微信重构村落共同体,获取健康信息。研究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对随迁农村中老年群体微信健康信息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展开考察。研究发现,微信老乡的同质性和熟悉度会触发人际依附;微信老乡的专业性显著提升信息质量感知,对声望的影响则不显著;同时,人际依附和信息质量会共同作用于微信健康信息采纳意向,且被健康焦虑水平调节。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随迁农村中老年人;社交媒体;健康信息;采纳意向
传播学
·  健康信念模型视角下健康信息搜寻对不同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
杨晓冬 宋 冰 杨文倩
【摘  要】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细分为自助、非专业求助、专业求助行为,予以分别讨论,并以健康信念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重点探究健康信息搜寻频率通过健康信念变量的中介作用对公众采取不同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信息搜寻频率显著影响着公众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种健康信念;(2)感知益处对三种心理健康促进行为意愿均有积极作用;(3)对心理疾病的感知易感性负向影响公众进行非专业求助的行为意愿;(4)对进行心理健康促进行为的感知心理障碍仅与自助行为意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感知实际障碍与非专业求助和专业求助的行为意愿均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健康信息搜寻;心理健康促进行为;健康信念模型
新闻史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纸荒问题与报业因应
康 齐
【摘  要】
纸张是报刊生产的物质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宣传工作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抗战时期,由于纸张输入受限、自产不足,陕甘宁边区报业饱受纸荒之苦。围绕纸张供需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外来纸输入、大力发展本地造纸业的同时,适时调整边区报刊数量,强化党报在边区报业结构中的中心地位。直至1944年前后,纸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报体系也在边区日趋成熟。研究表明,作为媒介物的纸张不仅影响着边区报刊的生产,更是搭建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网络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党报;陕甘宁边区;纸荒;媒介物
封面摄影
仰望历史
拍摄时间: 2023年11月
拍摄地点: 北京昌平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2023年11月,车子穿过繁华的北京城区,又在蜿蜒山路行驶半小时,抵达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总馆位于群山环抱之中,主体建筑为文瀚阁,收藏了历代各类珍贵文物典籍,是中华文明历史汇流的新高地。图中场景为文瀚阁的中心大厅文瀚厅的典籍展示柜,文明在此厚重沉淀,一位《光明日报》的女记者驻足观看,红衣翩翩,流连忘返。在这样的凝视当中,历史被仰望、被记录、被敬畏,成为时代进步的对话者。
摄影、文字:朱春阳
来源:新闻大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PQ3nouSQZEw92-p2jIBMQ
编辑:程博

1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00:09: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3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总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年各栏目发文量统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第45卷|2023年总目录







(详见公众号内容)
2024年《现代传播》继续前行、持续提升。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和社会各界对本刊的长期支持与厚爱!
来源:现代传播


编辑:郑程程


144#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9:50: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12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目 录
Content

01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新时代传承及其价值意蕴

季为民 贾浩伟(5)

毛泽东关于战略传播的生动实践及启示

钟沈军 王 浩(21)

02

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科学、问题、价值: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困局的核心要义

    ——基于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的数据(2021-2022)

景嘉伊 胡正荣 钱莲生(35)

03

传播学

从计算到计算性:计算传播学的理论探索

韩少卿 巢乃鹏(52)

04

实证研究

“拖更的鸽子”:平台内容生产劳动中的弹性关系

    ——一项基于哔哩哔哩的探索性研究

殷 琦 林 毅(69)

“软宣传”的兴起、特征与效果

    ——基于2009-2023年主流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

张开平 孟天广 黄种滨(86)

05

新闻传播史

延安时期中共与外国记者交往活动的阶段、机制与观念研究

涂凌波 张天放(104)

内容提要

Abstract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新时代传承及其价值意蕴

季为民 贾浩伟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对党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它不仅为革命斗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和平建设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给予了理论指引。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之际,全面系统地回顾其新闻思想,挖掘其与时俱进的理论观点,对做好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和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应把握好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发扬实事求是的新闻传统,走好群众新闻路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中国化。

毛泽东关于战略传播的生动实践及启示

钟沈军 王 浩

     战略传播是传播主体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符号广泛、深入地向目标受众传输讯息,进而影响其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机制与过程。毛泽东深谙战略谋划、军事韬略和宣传传播之精妙,并能将三者有机融汇贯通并加以巧妙运用,形成了战略传播的丰富实践。在实施战略传播的具体进程中,毛泽东既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有力地传达主张、树立形象、凝聚人心;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深刻揭示宣传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工作方法,具有清晰的逻辑体系。这些实践对于当今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跨文化战略传播仍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启发作用。

科学、问题、价值: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困局的核心要义

    ——基于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的数据(2021-2022)

景嘉伊 胡正荣 钱莲生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举办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全过程为观照,对全国197种重点期刊2021—2022年发表的4751篇新闻传播学论文进行切片分析发现,受学科发展的单向知识积累及其所依附的社会场域变动影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所遵循的原有核心议题和研究范式正经历重塑。在数字化语境下重新理解新闻传播学核心语境,以史为牵引回到重大实践现场,国际传播和健康传播异军突起,探寻平台、技术与人本前沿——这些共同构成了当前学科核心知识版图。与此同时,学科边界的急遽拓展引发了学界对于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元问题焦虑。加强“科学性规范”、提升“问题化能力”、突出“价值性贡献”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走出知识生产困局的核心要义。

从计算到计算性:计算传播学的理论探索

韩少卿 巢乃鹏

与计算传播学丰硕的经验研究成果相比,其基础理论问题远没有得到充分探讨。论文基于计算的理论性意义和计算传播学的认识论更新,提出了计算性和计算认识论等概念化理论,从而构建了理解计算传播学的“计算性——计算认识论”理论框架。认为计算传播学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计算性在传播研究中不断展开的结果,它在本质上是以计算性元概念来界定自身的,而非方法论意义上的计算。通过从计算到计算性的理论化探索,可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计算传播学何以可能”的学科性基本问题,为深刻理解计算传播学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工具。

“拖更的鸽子”:平台内容生产劳动中的弹性关系

    ——一项基于哔哩哔哩的探索性研究

殷 琦 林 毅

在新近涌现的个体化的平台内容生产劳动中,劳动者与受众/客户的关系表现出允许拖延、非正式约定、社交性与经济性边界模糊的“弹性”特征。该研究引入互惠交换视角,在Bilibili社区的“鸽子”文化与“拖更-催更”情境中考察此弹性关系实践。研究发现:平台界面所提供的象征符号和社交语境使得“鸽子”文化作为非正式约束缓和了劳动冲突;依托平台的连接性、可见性和社交性,劳动者与受众/客户之间通过象征性给予与回报形成互惠交换,建立并维持相互信任且长期循环的劳动关系;弹性关系导致内容生产融入日常时间并将劳动者卷入特定的义务网络;随着商业化程度加深,互惠交换也面临超过弹性限度而陷入崩溃的风险。这关注了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嵌入劳动过程的多元主体传播交往实践,为理解平台内容生产劳动的运作逻辑提供了“控制-反抗”框架之外更多维的阐释空间。

“软宣传”的兴起、特征与效果

    ——基于2009-2023年主流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

张开平 孟天广 黄种滨

数字时代主流媒体向社交媒体场域的延伸与媒介形式的融合催生了宣传的迭代。基于2009 至2023 年全国 94 家主流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逾 702 万条微博数据的研究发现,过去十余年间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场域呈现“软宣传”趋向。内容生产呈现亲民和服务属性的强化,正能量新闻比重稳步提升。宣传话语和形态发生迭代,情感动员、网络流行语和话题标签等传播方式形成了突出价值判断的政治话语。融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媒介形式有助于更敏捷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形成传播力更强的新媒体宣传矩阵。亲民化报道显著提高了媒体与公众的互动,融媒体的使用提升了媒体的综合影响力,软宣传的传播效果存在异质性。基于社交媒体的“软宣传”在理念、话语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的“硬宣传”具有显著差别,体现出国家信息能力和濡化能力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提升。

延安时期中共与外国记者交往活动的阶段、机制与观念研究

涂凌波 张天放

     延安时期,不少外国记者访问延安,他们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和政策主张传播到国内外。基于历史文献,论文系统考察延安时期中共与外国记者的交往活动,研究这一时期中共如何建立对外交往工作机制,如何有效开展对外 (国际) 传播工作、影响国内外舆论。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中共在延安初期就注重与外国记者建立联系,进而有组织地接待并安排外国记者访问延安,向国内外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声音”。考证发现,1935 -1948 年间至少有 44 位外国记者进入延安从事采访报道活动,记者的国籍、身份和政治立场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这些外国记者基于在延安的采访,通过新闻报道、著作、影像等作品,在延安与世界之间搭建了“桥梁”。延安时期,中共从零散的、非组织化的对外交往,到逐步建立起对外交往工作的专门机构,开展常规化、制度化的交往活动,形成了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核心观念——“宣传出去”与“争取过来”。这一历史经验为当今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刊物介绍

Introduc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是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顶级学术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期刊创办于1994年,初为季刊,2008年改为双月刊,2013年改为月刊。其前身《新闻研究资料》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权威刊物。

    《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办以来,继承发扬重视学理研究的传统,以“代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引领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办刊追求,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刊发了一系列卓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Gm2vO-32i9fSa8u7vg6uA
编辑:郑程程


1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2:54: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春秋》2023年总目录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来源:中国新闻史学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S3yEJGdeTMu4XX5-5SdIQ
编辑:潘洁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21:55:13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界》2023年第12期目录
前沿视点·数字新闻与开放生产
从参与到众包:数字新闻业的开放生产机制与理念衍替
杨奇光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1分钟
摘要  众包新闻起源于早期的公民新闻,在参与式新闻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数字时代的众包新闻则是指公众参与新闻制作、分发、阅评的数字性新闻实践活动。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众包新闻生产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质,体现出协作与共创的特征,数字技术赋权普通公众以深度介入的方式融入新闻生产的全链路,可供信息实时集纳的共享文档、众包新闻核查、众包新闻可信度评级等是众包在数字时代的新实践样态。从参与到众包,众包新闻扭转了以往记者和公众在议程设置方面的势能差,反映出新闻理念的衍替过程,其本身建构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并与社会责任等规范话语产生勾连。旨在寻求消减差异、促进共识合意的众包新闻对于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亦有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词  众包;数字新闻;新闻生产;新闻多样性
作为实践的开源新闻生产:概念、特征与反思  
张伦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52秒
摘要  本文辨析开源新闻生产的基本概念,梳理其主要工具,并追溯其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出数字时代的开源趋势对主流新闻生产进行变革的基本趋势:合作的新闻生产方式、开放的新闻文本叙述方式、强调共享的新闻分发模式、记者编辑的角色变化,以及对新闻业参与者的整合。本文认为,开源新闻生产有可能创造更透明、更负责的新闻文化,有助于多元、敏捷和民主的新闻生态系统的形成。但与此同时,开源新闻生产也对传统新闻专业身份认同构成了挑战,并在新闻生产环节制造了法律和伦理的灰色地带,这有待数字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观照。
关键词  开源;新闻生产;开源数据;数字新闻
新闻学研究
基于认知路径理论的信息多模态对网络信息可信度影响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廖圣清 游雁麟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58秒
摘要  为探索新闻包含多模态信息对受众网络信息可信度评估的影响,本研究根据详尽可能性模型,以信息模态为自变量、详细思考程度为中介变量、信息可信度为因变量,涉入程度作为信息模态与详细思考程度之间的调节变量,建立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在线实验(N=429)验证。实验证明,信息多模态对信息可信度具有显著影响,文本新闻添加图片、视频,显著提高信息可信度评估;详细思考程度对信息多模态与信息可信度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对于涉入程度较高的受众,信息多模态能够显著提高详细思考程度。本研究,不仅证实信息多模态对信息可信度的影响,而且从认知机制角度解析影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信息模态;信息可信度;涉入程度;详尽可能性模型
传播学研究
与智能“共济”:灾难传播中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参与的影响路径探究
徐健 欧翔 邹禧乾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1分钟
摘要  发挥社交机器人这一社会行动者在灾难事件传播中与人类合力的正向作用,对灾难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前提是需要明晰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参与的影响路径及其与人类相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基于MASA范式和详尽可能性模型,以微博平台上2022年的灾难传播影响力排名前8的事件为例,比较了社交机器人和人类账户运用社交线索对用户参与的影响效果、各自社交脚本及其差异。研究发现,运用“行动支持”主题、“人类关怀-幸存者”“责任”和“动员”框架、账号身份为个人媒体和专业媒体、粉丝数在[1000,9999]区间或达到百万及以上、混合模态(图文或视频配文)、文本长度在140字以上且折叠的社交线索的社交机器人能够有效激发用户参与。基于与人类账号社交脚本的对比,本研究提出,社交机器人在灾难事件中有着与人类共同的以情呼唤“救助”、呼吁“三思而后行”、增强信息判断力和原创性、以再中心化促进“多主体共治”、引导用户“深阅读”五个优化设计的方向,代表了社交机器人与人类在未来灾难风险中“同舟共济”的可能性路径。这对于构建风险时代人机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挖掘新型技术服务灾难治理的潜在价值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灾难传播;用户参与;灾难治理;详尽可能性模型
传播与社会
摄像头下的亲人:亲密监视中的“媒介化”与“去媒介化”亲情研究
刘战伟 包家兴 刘蒙之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1分钟
摘要  长期以来对于技术监控的研究普遍遵循福柯“圆形监狱”的路径,将监控摄像头看作“权力的眼睛”,剖释背后的权力关系。本文旨在“忘记福柯”,超越“技术监视主义”,研究监控技术在异地亲情中的作用机制,为理解技术监视提供另类视角。研究提出“媒介化亲情”的概念,发现家庭智能摄像头在异地相隔的亲人连接中,扮演着亲情联结、远程照看、健康监护与数字记忆功能,生成一种深度媒介化的数字亲情。同时超越“媒介中心主义”的乌托邦式想象,提出“去媒介化亲情”的概念,指出智能监控摄像头为空间离身的亲人提供了云尽孝的媒介工具,却无法替代具身的陪伴,故此应该省思对“媒介化亲情”的习以为常,以至于将赛博亲情的“对空言情”视作具身亲情,反而忽视了应该超越媒介区隔,让亲人走出智能手机与监控摄像头的玻璃屏幕。
关键词  家庭监控;摄像头;对空言情;媒介化亲情;忘记福柯
博士生新论
被忽视的能动性:发展传播历史流变中的非洲思想与实践
王刚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1分钟
摘要  受文明等级思维和线性历史观主导的发展主义迷思影响,非洲国家在发展问题中的能动性被长期忽视,其作为发展传播理论范式更新的主体角色之一,也被主流学术话语霸权所遮蔽。对此,本文通过挖掘发展传播历史流变中的非洲思想与实践以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基于西方现代化范式失败的实践效果,非洲学者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开始,发生强调以“媒介”为中心到以“关系”为中心的发展传播路径转换。随着“现代”在通信全球化语境下的归来,围绕技术乌托邦的探讨呈现出非洲发展传播研究否定之否定的态势。此外,本文将现有发展传播理论体系中缺位的发展新闻也纳入研究视野中,既是跨越新闻研究与传播研究二元对立分析思维的尝试,也能够在非洲发展新闻思想的衰落与复归中,更深刻地理解非洲行为体在面临发展问题时反“线性历史观”、克服媒介中心论和传播本质主义、创造“另类”模式的能动性。以非洲发展传播的历史流变来观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推进有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发展中国家立场和南方主体性的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也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发展传播;发展新闻;非洲能动性;反“线性历史观”;全球南方
全球视野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基于两次“寰球民意指数”的实证分析
张昆 徐晓涵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1分钟
摘要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边关系不仅关乎中国和平崛起,更关乎亚太稳定、“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大局。因此,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和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寰球民意指数”(2020)和“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结果,客观动态地展示印度、巴基斯坦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状况及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的新闻接触对大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巴基斯坦公众接触媒体新闻越多,对中国的实力越认可,好感度越高,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评价越积极,证实了巴基斯坦公众的媒体新闻接触对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三年间由传统媒体渠道的影响力更大转变为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力更大。但对于印度公众而言,三年间,印度公众接触新闻对中国国家实力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消失,通过互联网接触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另外,印度公众对中国好感度的认知始终不受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闻的影响。总之,于印度、巴基斯坦公众而言,互联网渠道接触新闻的影响力逐渐高于传统媒体渠道。
关键词  印度公众;巴基斯坦公众;中国形象;“一带一路”;议程设置
业务论坛
“公益集装器”:川观新闻构建平台型生态系统的创新性实践探索
刘若辰 张剑 孙尚如
朗读丨川观新闻“小观数字人”,新闻界,46秒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数字化传播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持续改变着舆论生态,也给政府公共治理带来多重挑战。主流媒体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既要不断回应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又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川观新闻在深融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深刻感受到以“新闻+服务”为核心生产机制的平台型生态系统在增加用户黏性、打造媒介公信力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的巨大价值,并持续探索“新闻+公益”的实践路径,为提升新型主流媒体传播效能,积极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提供了一种破题思路。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社会治理;公信力;新闻 + 公益;平台型生态系统
来源:新闻界
编辑:程正元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0:40: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1期目录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家—国伦理公正与“国家”文明形态  樊浩
  责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价值理念与行动逻辑  龚长宇


  老龄伦理专题

  重视脆弱性的老龄关怀  张容南
  数智时代老年人的能动性建构研究——以护理机器人为切入点  武小西


  基础理论

  替选可能、道德责任与未来优化——以丹尼特的理解为中心  苏德超
  无思的普遍性与个体的选择及其责任——从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的无思性谈起  孔明安  王雅俊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性善、五伦与爱物——孟子的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  杨海文
  “特意”与“共予”——荀子如何理解人的偏好与共识  姚裕瑞


  外国伦理思想

  悲剧、实践智慧与幸福——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实践哲学  刘宇
  如何以理性和自由为起点论道德——以康德伦理思想的论理方式为例  李怡轩
  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是基本自由吗?  冯秀岐


  应用伦理学前沿

  危机与生机:现代生态伦理的诘问与反思  卞靖懿
  脆弱性分析:反思人类增强技术的使用限度  卢奥蓝


  青年论坛

  帕菲特论理由与规范性  沈宏彬
  生活形式与伦理反应——基于实践指引的维特根斯坦行动伦理探析  贺敏年


来源:道德与文明(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HEbFSdUtGwqArCeG6WZag
编辑:李梦瑶[/url]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33: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目录


来源:现代传播(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4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2期目录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glA5Dfkxru3Awb87SCA1Q
编辑:王晨雅

150#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8: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出版》2024年第1期目录
本刊特稿
从人才培养目标追溯出版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郝振省 宋嘉庚 1
内容摘要: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人才培养需要塑造其能力结构,而能力结构要由出版学知识体系支撑,建构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知识体系需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文史哲等六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出版原理等四门人才培养;出版学;知识体系课程、非出版专业的理论课程、编辑实践课、专业实践课等六个板块,以此形成“亦”字形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出版学;知识体系
出版在哪里?——基于书史研究的粗浅思考
黄   旦 / 8
内容摘要:书史研究学科林立,各自割据一方:达恩顿的书籍社会传播模式有整合之意,且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也遭到了同道批评;基此,亚当斯与巴克提出一个重书籍自身而不是传播的新研究范式。这些不同的研究及其范式,恰可为我们思考出版提供启示。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不同出版模式做一辨析,同时分析我国出版研究与书史研究的某些同异,提出以“出版性”为视野,以出版物质技术为条件,既看到出版的共性,又关注到不同物质技术带来的出版范式之不同,由此可以从历史观照现实,将传播出版化,探索构建数字时代的出版新模式。
关键词:出版;书籍;书史;传播
理论前沿
缺席的对话:大语言模型的认知想象与差异弥合
喻国明 苏   芳 金丽萍/ 20
内容摘要:当前,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软件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不同认知和理解。通过文献地图、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包括代表知识精英的学界观点和普罗大众的看法,试图缓解人们对技术主体性的担忧并纠正人们对技术社会问题的误解。在技术与社会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分析普通大众对新技术产生的复杂性和冲突的想象,强调促使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对话的必要性,以推动技术朝着社会期望和良善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强人工智能(AGI);人机交互;技术认知;社会想象
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综述(2003— 2023 年)
陈   丹  郑泽钒  张   敏 / 36
内容摘要: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3—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研究领域的2451篇论文进行分析,梳理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总结数字出版研究热点、路径与方法,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数字出版;研究热点;未来展望
媒体融合与传播
媒体融合十年考:传播体系、社会治理与自主知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曾祥敏 刘思琦 / 47
内容摘要: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媒体融合十年的经验在于:在目标导向层面,通过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过程导向层面,通过守正创新推动传播体系现代化;在功能导向层面,通过价值升级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导向层面,通过中国特色新闻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阶段性总结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媒体融合的重点和趋势,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媒体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传播体系;社会治理;自主知识体系
起伏不定的情感:生命历程视域下的粉丝持续性认同研究
晏 青 宋宝儿 / 61
内容摘要:粉丝行为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被抛却的青春期执迷,粉丝身份以及生活方式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有必要从长时段的、生命历程的视角理解粉丝行为和身份认同,通过自传性叙事访谈及生命故事线方法,深入粉丝的持续性认同心理过程。粉丝认同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水平、渐变和波折三种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粉丝除了获得娱乐性满足之外,还获取传记共鸣,且更倾向于在粉丝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粉丝的崇拜心理经历了“从娱乐到意义”的变迁,持续性的偶像崇拜有助于他们在娱乐中获得 “共鸣”的体验以应对生命危机,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获得自我连续性,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通过突破静态的、猎奇的审视视角,力图为理解粉丝文化提供生命历程、持续性的过程视域。
关键词:粉丝文化;偶像崇拜;身份认同;生命历程;娱乐研究
出版研究关键词
再思“出版”: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秦艺丹 韦 嘉 / 78
内容摘要:中国出版研究长期以来在建制与知识的双重层面上面临困境。通过对中国出版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中国出版学界形成了三种有关出版的话语,这些话语根植于出版的历史实践,与国家和业界需求结合较为紧密,从实践层面很好地回应了中国出版业发展面临的热点与难题,但在理论层面则略显薄弱。从其他临近学科中汲取资源,或有助于拓展出版研究的想象力。从传播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出版研究对传播研究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偏向与盲点,总体而言更青睐美国大众传播研究范式,对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理论等传播研究的另类范式重视不足,但这些研究范式都曾对出版问题有过关注,有助于出版话语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关键词:出版;出版研究;学科边界;知识生产


来源:现代出版(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