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4-3-4 12:5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东方网总编辑"两会"天天评:媒体"特权"不是问题

    这两天,热点话题很多。  全国“两会”也是其中之一。今天,京城的《京华时报》头版和《环球时报》评论《提敏感问题为何是境外记者“特权”》,很有点意思,许多网站把持不住,都忍不住放在显眼的位置。
  我是一个有着三十几年传媒业背景的老人了,目睹了传播领域的诸多变化。有一点体会,随着传播技术的换代,随着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新闻工作相关联的“限制”和“特权”,都在悄悄地移位,不说根本性变化吧,至少是明显的一种移位。媒体人早已没有特权,这个职业,有点越来越贴近社会的进步。
  我是喜欢读历史的。也写过不少历史札记。我认为,封建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早就随着时代变迁、民智开发,随风而去。现在的政治,无论如何,都在向透明的方向发展。比如,人大也好,政协也罢,都在提提案议案的公开化和透明度。我听昨天的新闻发言人说,今年“两会”,政协的大量提案,也是要公开的。公开的形式,就是向社会公开。这些提议,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而展开,我们现在更加务实了,以问题为导向,这就是国家治理模式和政治伦理的根本进步。有些事情,也不回避了,比如,外国籍的问题。这件事,网上炒了几年了,但是没有人出来说,现在,吕新华说了。就很好。我挺喜欢吕新华这位发言人,虽说是外交背景,却没有外交辞令。一口吴侬软语,却很提气。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媒体必须顺应新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创新改革。很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媒体不能失声。放任小道谣言在网络空间传播,丧失的不但是媒体的公信力,更是会严重伤害政府公信力。
  其实,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看到这个现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逐步解决了。
  变化总是有的。但是,变化一定是逐步和渐进的。转弯当然不可能太快。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就应该有理解和适应的过程。现在,全国“两会”从闭门开会到广邀记者采访报道,从只请国内“主流”“权威”媒体,到许可网络媒体、甚至境外一些“不那么友好”的媒体参与,从事后发布新闻统发稿,到“开放日”、“总理答问”的直播,这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或许有人会觉得中国的各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其实问题永远是解决不完的。社会进步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且,没有被发现、被提出来的问题,难道真的就不存在吗?
  《环球时报》评论的核心观点是,提出问题的是谁?并认为如果对“敏感问题”提问的总是外媒,将会使得中国主流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弱。这一点,我特别赞同。中国主流舆论的所谓弱势,其实是有主客观原因的。这里面,需要同情和理解。我们其实也在努力,但是我们也希望,别好心办了傻事。传播学的事情,真的太复杂。其实主流舆论和主流媒体是两个概念。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主流舆论影响力在事实上是不断同步增强的。但中国的主流媒体影响力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好在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看到并且必须要充满信心的。
  人民日报有个微评倡议很有意味。该微评说:“(代表委员)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名嘴崔永元立即回应:“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人民日报回应很得体:“呦,先把这条发布。”人民日报的这一件小事,对传播业而言,就是一件大事。见微知著,这就是变化。
  当然,新闻工作中“采访无边界,报道有纪律”的基本原则没变,也不能变。你懂的。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40303/u1a7958775.html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23:59: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何光伟
匪官王中,少从文,后为杜世成门客。和谐五年初,迁平度令。为卖地敛财,血拆强征,平度苦中久矣。幸福元年 @记录者陈宝成 护祖屋,为中乃下狱。二年春,有村夫护地,为火烧死。放火杀人夺地,为匪盗不齿。时人叹之,要王中乎?要王法乎?太史公曰,匪官不除,不足以正王法。人不除之,天必诛之。




(27)


(19)| 轉發(205) | 評論(70)
今天 21:48來自新浪微博

143#
发表于 2014-4-14 17:0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4-4-14 20:52 编辑

【案例】一路走好,我们的朋友沙漠孤烟
2013-02-24 12:20:45 来源: 网易 有5476人参
大俠霍元乙

祭绍克文

维癸巳仲春,豫州高士孤烟张绍克远赴岭南,舟车不虞,殒命成殇。因画楼之谊,草作祭文以悼之。文曰:洛水之北,邙山之巅;绍克东来,化名孤烟。大漠之外,黄沙道中;声名鹊起,技惊高朋。词绝溪畔,曲贯画楼;诗文并举,穷尽吴钩。天妒英才,不幸夭亡;荣辱皆没,人神共伤。遥忆去岁,天马行空;驰骋网间,宛若蛟龙。惟叹今日,相逢未遂;兄台远去,徒余弟悲。弟虽不才,特为辞章;聊表敬意,伏惟尚飨!

http://gov.163.com/13/0224/12/8OFR9B6G00234IUG.html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09:31: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星文

新京报这篇文章有意思。我们老是呼吁创作者增强专业性,评论者也应如此。大而化之的好恶抒发凭文采,基于科学的细节分析更有趣,即使文字干巴。#催眠大师#有硬伤,有成就。不怕费眼的试读之。






[url=]
(2)[/url]
| 轉發(1) | 評論(1)

今天 08:24來自iPhone客户端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3:10: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党报评论,该怎么读?
2014-06-24 党报评论君 [url=]人民日报评论[/url]



“人民日报评论”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办,微信号“rmrbpl”——这里有最精彩的评论推介,最新鲜的原创内容,最实用的写作点评。你所熟悉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等报刊栏目不会缺席,“高层”“聊政事儿”等微信专栏也会经常露脸,欢迎关注订阅!党报评论君期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一起在新媒体平台上激荡思维、见证精彩!

【聊政事儿】党报评论,该怎么读?
/党报评论君

经常有人说,“人民日报评论是晴雨表、风向标”。可是,怎么读出这些评论字里行间的内容来呢?今天,党报评论君向你介绍一位日本学者是如何读人民日报评论的。他的方法,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村田忠禧,是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顺便提一句,他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这位教授在国内影响颇大的一篇论文是——《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这篇论文里,他用“字词频率统计”的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49年到2002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有多少字?他发现,元旦社论的字数,平均是3089字。但改革开放之后的元旦社论,平均只有1906字。而从总的社论篇数来看,1949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有131篇,但1998年到2001年年均只有34篇。他认为,这些数值说明“《人民日报》社论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他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用了什么词汇?他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了这些社论中的“突出词汇”,结果很有趣,比如:

1949年是: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1968年是: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无产阶级革命。
1979年是: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生产。
2002年是:文明、稳定、理论、开放、生活。

在这个基础上,他分析了“某一年的突出词汇”在其他年份的社论中如何出现的,就能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了。比如,这是2002年的情况:



这个表中的数字,表示的就是那一年的人民日报社论中,这一词汇突出的程度。

他进行的分析是:2002年最为突出的“文明”一词,在1986年至1987年和1996年至1998年期间,也相当突出。2002年排在第2位的“稳定”一词最为突出的是1990年,这与前一年发生政治风波有很大关系。排在第3位的“理论”一词,在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十五大召开之后的1998年最为突出。“开放”一词最突出的是1987年和1992年,这与该年元旦社论标题本身含有“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根据这样的数值变化,就能把握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情况。

他的第三个问题是:人民日报社论的词汇是怎么变化的?在这个问题下,他把社论按照时期分组,进行了一个比较。得出了各个时期出现的突出词,从而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状况。比如,“中国”一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1988年以后超过平均数。他认为,这与提倡发扬爱国主义有关。

他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是:含有“社会主义”的语汇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从“社会主义复合词”的变化,观察当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如下图:


从这个图表做出的一个观察是:“社会主义”这一词汇超过平均数是在1954年至1966年和1983年至2002年这两个时期。而通过分析这些词汇可见,1954年至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3年至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79年开始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90年以后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么样?村田教授读评论的方法,是不是对你有所启发呢?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找他另外两篇很有意思的论文来看,一篇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特点》,另一篇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频字词计量分析法的有效性——以中共党代会政治报告为例》。

说不定,你也能读出点门道来,那我们就给您提供一些基础的素材吧!在微信中查找公共账号:rmrbpl,然后发送“元旦社论”,查看1990年以来所有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吧!

--------------------------------------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办人民网协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yMjUyOQ==&mid=202107460&idx=1&sn=9b294d5497dd3958a13b43e1ed108129#rd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5:45: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腾讯今日话题:时评如何不粗鄙
2014-06-29 韩福东 [url=]韩福东[/url]


话说中国有三大粗鄙文体:新华体、知音体和时评体。
说出上面这句名言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一个业余的时评写手,时不时在媒体专栏上你能看到我的名字就对了。我进入媒体这一行,最初就是用时评做敲门砖,误打误撞而来。我的时评写得差,但时评写得好的真不多见。所以我在新华、知音这两个专属某一机构的文体外,另把流布在五湖四海的时评文章单做一类,并列为三。这是一个速朽的文体,虽然它在中国坚持了十多年,浪得虚名。这么说还是客气的,我的一个朋友叶匡政,干脆称时评为脑残文体。他也写时评。
这么看来,时评写手似乎都擅长自黑。其实不然。我呢,实话实说了吧,就是打一伏笔,为接下来隆重推荐腾讯今日话题做个铺垫。
今日话题刚出了本新书,名叫《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昨天顺带着就搞了一期8周年经验分享。我受邀参加,听老朋友刘彦伟、王杨他们讲讲内幕故事,真是颇多感慨。这一转眼,不用屈指去数,就8年啦。他们像打日本鬼子一样,“监督权力、要求责任”、“不媚强梁、不阿群众”、“不自我阉割、用尽并拓展媒体空间”,坚持抗战了八年,终于成就今日让今日话题足成话题的实力。
前面加引号那几句话,都是今日话题主编刘彦伟所拟定六条军规中的内容。另有三条军规,分别是“不缺席重大公共事件”、“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普世价值,启迪中国”。科学精神这一点,在他们这本新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中医的那一套在这里完全行不通——虽然它在国内拥趸甚众。和抗日沾了美国参战的光一样,今日话题所谓的“普世价值”,其营养也多来自欧美。
今日话题在腾讯刚刚创立时,互联网在内容生产上尚不被重视,它以速度而非深度见长。除此之外,网媒还有一个政策短板。今日话题整合各方资讯和评论,用一以贯之的逻辑思维贯穿下来,其间巧妙融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成为时评界别样景观。随着时间推移,属于它个几的创见比例愈高。和那些短平快的时评比起来,它试图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念视角,互联网平台的多媒体和超链接特性,让这变得容易起来。我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它能让时评摆脱粗鄙的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告诉我更多的信息和提供差异化的观念视角,比单纯的表态更为讨喜——后者很容易让滚动播出的时评,沦为千篇一律的时尚主义的简单化站队。
今日话题是诠释腾讯新闻事实派理念的灵魂栏目,它以每天一期专题的形式对热门话题进行可观的分析和思考,深受媒体同行、意见领袖的关注和好评。很多时候,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栏目的立论更多借鉴专业意见,不逞个人之勇,也不停留在表态层面。8年的实践中,今日话题始终以帮助读者解读新闻和认知时代为己任,致力于还原被遮蔽、扭曲的常识,并以这种常识作为评价新闻事件的标准,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甚至影响当下的政策。
借助腾讯的qq弹窗推广,加之自身内容出彩,据说今日话题每天的点击量达到600万。就影响力而言,这在国内也无其他平台可企及了吧。2012年今日话题推出《准生证应做到“不折腾”》专题一个月后,国家计生委出台新政策,流动人口可就地办理准生证,印证了刘彦伟所信奉的“新闻媒体的使命在影响当下”这一命题。
还原常识,尊重专业,这说起来简单,达成则不易。所谓知易行难,我相信今日话题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所以我的恭维终有尽头。但又怎样呢,有这样一群坚持独立思考,又肯博取众长的媒体评论人,他们信奉专业主义,深谙传播三昧,为我们生产不太一样的时评,这终究是中国意见领域之福。
最后回到《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这本书。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很多人是养生党,每天转啊转那些不靠谱的养生哲学。好几次我都想痛下决心屏蔽了他们。现在容易了,我要推荐他们看这本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IxMTIwMg==&mid=200707207&idx=1&sn=de55766e94d2b9cfe4d48d0ded68ce22&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540a4984c4f01b4d78ca055e637841c1ade225f3315b078e52e30c7ebd2c41a2d1bea71d01ba12cb1953602dd213f149&ascene=2&uin=Mjk2NDAyMjQyMw%3D%3D




147#
发表于 2014-7-4 11:47:29 | 只看该作者
让文字功力从优秀走向精致——25位专业人士的写作心得

今日讲述:


在1954年的一次采访中,George Plimpton(美国著名演员/编剧)问海明威:“要成为一个有抱负的作家,最好的磨练方法是什么?”海明威说, 多出去走走看看,让自己休息一下。写得好其实并不难。精简你的所见所闻,并保持余生都需创作的精力才是最重要的。至少要把走马观花式的东西作为创作的开始。”

  那么如何才能由内到外地改善写作思维和能力,而不是一直反复地纠结于表面的文字呢? 以下内容是来自几位知名作家的25条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这几位作家均是对于作品的品质具有一定要求的并且注重写作的精益求精,所以大部分点子是关于如何寻求突破的经验之谈。


1、On just sitting down and doing it 一坐下就要开始动笔写
别只是花很长的时间在打腹稿,在脑子里写计划——去写吧。只有靠实实在在地写,而不是做写作的白日梦,我们才能培养出我们自己的风格。
——PD James:英国侦探作家,获2004年艾伦·坡侦探小说奖,著有《灯塔》等

2、On starting before you’re ready 彻底抛弃 “做好心理准备后就写”这样的想法吧逆反心理是这样的:当我们一直想着“在准备,还在准备”,却始终不行动,这就是在给我们自己的拖沓行为找借口。当我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就会出现逆反心理。非要准备非常充分后,才会开始行动。
——Steven Pressfield: 畅销小说家,著有《巴格·范斯传奇》、《火之门》、《艺术之战》

3、On finding your routine 关于找出最合适的写作时间找出你一天中的最佳写作时段去写作。别让任何事打扰你。厨房乱不乱根本不管你的事。
——Esther Freud: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曾孙女, 曾被格兰特杂志选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之一

4、On unplugging 清除一切可能性的障碍比如,在一个断网的电脑上工作。
——Zadie Smith:英国女作家,著有小说《论美》

5、On finding a subject 选一个主题想一个你也关心,其他人也会关心的话题来写。要记住,不论你用多么发自肺腑的表达情感,对于读者来说,除非是他们真正关心的主题,不然怎么都不会太关心,而只有主题才是读者最真切的关注点。所以,关注你的主题,而不是想办法去显摆自己的文字,玩文字游戏。(我也不是在逼你们写什么小说,如果你们真的对某个话题感兴趣,你可以写出你的想法,我不会干涉)比如,你家门前有个大洞,你写给市长的投诉信就需要真诚,再比如,你向邻居家女孩写情书,也要真诚才行。
——Kurt Vonnegut:库尔特·冯内古特,被誉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马克·吐温并称

6、On keeping your thoughts organized 整理你的思绪把你平时的笔记、素材好好整理出一个有条理的主题;然后要继续更新补充(如果你是摘抄好的素材,就必须从中学到什么,不能一味抄,要让自己有长进);要相信自己:即使别人的话题再好,被人用过的,就不要再写了。你在写作的时候,不免会有人提供一些好的解决问题的点子。这时,只要能帮到你解决问题,都需要去试试,除非以下情况:1)已经知晓并且自己已经在用的2)没有实际效果,时间也不允许的
——Maryn McKenna:《环球科学》专栏作家

7、On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n outline 写作提纲的重要性拟定提纲,作为写作的线索。当然,可以在中途重新调整大纲,但是千万不要先动笔,再考虑结构问题:结构是需要先想好的。当你不能预计何时才能完成整部作品时,大纲就会帮你多写出1000字来。
——
Bill Wasik:Harper’s杂志编辑


写完了初稿之后,把心思都用在接下来的行文结构方面,绝对不要不断地回头去反复纠结idea和初稿。确实,当我在写《林肯的忧郁》初稿最后一页时,才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但是之前我却浪费了很多年,写到初稿的1/3,1/2时,我都纠结过一次。写不好,再重新写。有经验的作家告诫我们:要有勇气写砸。
——Joshua Wolf Shenk:美国作家,著有《真实的林肯》

9、On being disciplined 写作的规范(保持自律)把写作当做一个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去做。许多作家都对此有点强迫症。Graham Greene(格雷厄姆·格林,著有《我自己的世界》,《恋情的终结》,《人性的因素》,《布赖顿硬糖》,《第三者》等)以每天写500字而著称。Jean Plaidy(以多个笔名创作了很多作品)能做到在午餐前写5000字,然后花下午的时间来写回信给读者。我的底线是每天1000字——有时很容易做到,而有时,老实说,就像便秘似的,但我仍会坐在工作台前直到完成,因为我知道这样做的话我是在一步步地推进我的书。那1000字可能十分垃圾——它们经常如此。不过接着,在以后某天再回到这些垃圾词句时,将他们润色修饰变好要容易得多。
——Sarah Waters:著有《荆棘之城》,《半身》,《轻舔丝绒》,《守夜》等

10、On being willing to write badly 敢于写砸,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写不好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都害怕写砸,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在作怪:这么差的文章是我写出来的。千万别这么想,要想会写好的。对我来说,万事开头难。要有自信,而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因为你不能保证一直写出好东西。写作的人会习惯接受成功的作品,我觉得这点是很多作家担心写砸这一心理障碍的成因。比如:发现没写好时,就应该抱着能写怎样就先写怎样的心态。当我在写《保持》(原名《The Keep》)时,我就写的很糟糕。我工作日记上把这个初稿描述成糟糕的短片小说。我当时想:太令人失望了。
——Jennifer Egan:美国作家,著有2011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恶棍来访》
11、On fear 关于畏惧无所畏惧。虽然那是不可能的,但就让小小的惧意驱使你去重写,把更大的恐惧放在一边,直到它们有所动作——然后运用它们,甚至可能去描述它们。太多的恐怖会让你沉寂莫言。
——AL Kennedy:苏格兰小说家,著有《天堂》,《你所需要的一切》等

12、On not looking back 在写完全文之前不要回头检查直到写完整个草稿,才能往前回顾,每天从你前一天的最后一句开始。这样可以防止沾沾自喜的情绪,也意味着你在真正投身工作前有个实质的成果
——Will Self:英国新生代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巨猿》等

13、On building up your ability to concentrate 培养专注力在一次私下联系中,作家Raymond Chandler告诉我一个秘密,每天他即使不写作,也会静坐在桌子前,静心沉思。我明白他这么做的用意。Chandler在磨练自己以具备更强大的耐力和毅力。这个日常训练对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Haruki Murakami:村上春树,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著有《挪威的森林》

14、On the power of multiple projects 掌握同时间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以上的构思。如果要我在写本书以及什么也不做间做选择的话,我总是选择后者。只有当我有两本书的构思时,我才会从中选一本来写。我总是感觉自己在逃避。
——Geoff Dyer:著有《前进中的时刻》、《巴黎Trance》等

15、On who to hang out with 朋友圈子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要和你的反对派混在一起。但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比较理想的是,你圈子里的写作朋友都是不错的,他们会给你最中肯的建议和想法。但是成为作家最好的方法还是老老实实写作。
——Augusten Burroughs:美国作家,著有《深度郁闷》

16、On feedback  关于反馈记住:当人们告诉你什么事不对或者对他们来说不合适时,他们几乎总是对的。然而,当他们告诉你他们确信哪儿一定有问题或者该怎么精确地去补救时,他们几乎总是错的。
——
Neil Gaiman:奇幻作家,著有《睡神》系列等
17、On second readers 写完后找他人读一读读自己的书不像你读一本新书的美妙首页那样怀有天真的预期,因为是自己写的。你已经知道所有内容了。也知道了魔法的奥妙之处。因此在你拿给出版界的任何一人看之前,请一两个朋友读读看。除非你想要分手,否则别找你的约会对象来做这件事。
——
Margaret Atwood:加拿大作家,诗人,评论家,女权主义者,社会活动家  
18、On others’ fame and success 用他人的卓越和成就鼓舞自己试着想象别人的幸运是对你自己的激励。
——

Richard Ford:美国作家, 著有《体育记者》及续集《独立日》等
在你还想继续的时候完成当天的写作量。
——
Helen Dunmore:英国诗人,小说家,儿童作家
20、On getting stuck 写到一半受阻如果你写作受阻,那就离开你的桌子。去散个步,写个澡,睡一觉,做个派,听听音乐,冥想,做运动;无论你做什么,别死盯着问题。但不要打电话或者去聚会;如果这样的话,别人说的话或多或少会影响你,自己要有所取舍,为自己创造些空间。耐心些。
——
Hilary Mantel:09年布克奖得主,著有《狼厅wolf Hall》等作品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时候就在一夜之间,事情就会变得无法掌控。打个比方来说,意料之外的事就好比是个正在长大的狮子。你必须每天去看看它,以此重获主动权。如果你漏了一天的工作,那你就会非常担心再次面对它,等你重整旗鼓去看它时,还需要拿把椅子挡着以防意外,然后叫到:辛巴!
——
Annie Dillard:美国作家,著有获得普利策奖的《溪畔天问》 等
22、On writing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遇到瓶颈该怎么办即使世界变得一团糟,你还是归你继续写作。你写作不需要烟,不需要默不作声,不需要音乐,不需要舒服的椅子,或者也不需要安宁的环境。你需要的只是10分钟和一套书写用具。
——
Cory Doctorow:加拿大科幻小说作家和技术激进主义分子
23、On doing all that you can 尽人事我相信一个好的作家还是需要坚持己见,不需要“被告知”什么。只要想着自己规划的事情,尽力做到就可以了。一旦你该做的都做好了,你就可以将其公布于众了。但是我发现,年轻作家并不这么想。他们往往写好初稿后,就会先讨教起怎么才能完善成终稿。所以我告诉自己千万别这样。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初衷。因为我慢慢意识到:没人能给我什么好的建议,只要我尽全力写到最好,如果发现还不够尽善尽美,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妥协的。
——
Chinua Achebe: 尼日利亚作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
24、On persevering 关于毅力当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已经完全精疲力尽、魂飞魄散、再坚持5分钟也没有任何意义时,反而会逼迫自己:那就开始写作吧。奇迹出现了,写作转变了之前的一切,或者说,至少看起来一切都来劲了。
——
Joyce Carol Oates:著有《他们》,《消失的母亲》等作品
25、On why none of this advice really matters 其实这些建议都不用太当回事儿要写出一本书的方法就是真的去写一本书。用笔也好,打字也罢,关键是真正写出点什么。
——
Anne Enright:爱尔兰作家,07年布克奖得主,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便携式处女》即获鲁雷文学奖
来源:传媒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2OTAyNw==&mid=200474977&idx=3&sn=57ffcb7cd6e7a243c5ca93dabd3cabea#rd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7:16: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总编辑胡锡进:《环球时报》社评是怎么写出来的
2011-07-09 08:41环球时报
我有话说
字号:TT
  编者按:环球时报社评结集出版,书名为《讲真话的中国》,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撰写长文,详细介绍了环球时报社评严格的写作过程。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 胡锡进


  (一)


  总编辑长期做报纸社评的主笔,这种情况很少见,我就成了这样的特例之一。我为此挺惭愧的,我这样每天做评论员应该做的事,说明我不是个好领导,丢了该做的“正业”。


  形成这个局面很偶然,也很无奈,是被“逼”出来的。我是大约从2010年春季开始参与环球时报社评直接写作的。在此之前,我只敲定题目,审读最后的成稿,但主管社评的丁刚同志离开环球时报,打乱了我们的工作。丁在环球时报广受尊重,所有人都叫他“丁老师”,他要出国另有重任,大家都慌了。没有人能接替他,我作为总编辑只好咬牙亲自上阵,详细修改每一篇文章,由于起草社评的同志都很年轻,修改的文字量很大,逐渐我们形成了一套新的操作机制,也意外形成了新的思辨角度和语言风格。


  时至今日,社评的操作模式大致定型。每天上午,社评编辑与我共同协商形成社评题目和文章的基本思路,之后,负责社评的编辑开始打电话,向一些专家询问他们就社评话题的观点和看法,到了晚上,编辑将各种看法归纳在一起交给我,有时编辑还写成文章草稿。我会阅读编辑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专家的意见,然后我本人和这名编辑一起撰写社评,我口述,编辑在电脑上记录。他们不是一般的记录,而是一边记录我的话,一边根据他们白天围绕这个话题掌握的各种信息,修正我的看法,指出我的话和专家的意见有什么冲突,或者与他们了解的情况有什么别的出入。由于这名编辑经常要换,他是否对这个话题准备得更充分,是否能对我的口述做出有说服力的修正,对社评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社评写出后,这名编辑要立即把成稿传给几名专家,征求他们对社评观点直到文字的具体意见。这样能给我们做第一读者的专家,至今已发展到近百名,每天参加进来的不少于2名,他们包括王缉思、房宁、汪晖、丁刚、潘维、崔之元、张维为、金灿荣、张颐武、楚树龙、王逸舟、彭光谦、杨恕、李希光、喻国明、殷罡、陶文钊、贾庆国、傅梦孜、袁鹏、吴心伯、孙哲、杨伯江、吴怀中、冯昭奎、李伟、宿景祥、丁一凡、何辉、唐岚、蔡佳禾、倪峰、喻晓秋、张胜军、陈先奎、朱锋、周立、李国祥、王林昌、吕超、张链瑰、易宪容、张召忠、戴旭、沈丁立、徐以骅、胡岩、庚欣、张军、何伟文、何茂春、周世俭、刘江永、王帆、余万里、杨帆、闻一、杨承军、王少普、张祖谦、高祖贵、李伟建、江时学、吴白乙、黄大慧、高洪、李彬、李绍先、刘军红、梅新育、倪乐雄、朴键一、王小东、宋晓军、时殷弘、郑风田、郭浩、寒竹、贺文萍、樊吉社、翟崑、谭亚玲、闾小波、刘冲、曹黎明、刘洪玉、雷家骕、张燕生、张立平、雷少华、达巍、赵可金、沈逸、吴冰冰,等等。


  看看这些专家的名字,就会发现,他们来自中国思想界的各个领域,所处的地方也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的研究面几乎涉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各个方面,以及这个世界的各个层面。他们给我们提出大量意见,编辑记录下这些意见,我会认真看。这些意见我们虽没有全部采纳,但每天都会采纳一部分,有时甚至根据反馈意见对文章做重大修改。因此,环球时报社评虽然由我和编辑部的同志们撰写,但它的每一篇都容纳了来自全社会的大量思想,他们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甚至可以说,环球时报社评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声音。
  (二)


  一些知识分子喜欢用“左派”,甚至用“民族主义”的标签来概括环球时报以及社评的倾向。我个人觉着中国现在对“左”、“右”的划分是混乱的,通常被称为“右”的那些人,很多言行非常“左”,有很强的“革命者心态”。如果硬要贴个标签,我们愿意称自己为“实事求是派”。我们愿意为中国的主流社会、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代言,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样做,态度很真诚,我们反对哗众取宠,将少数人的意见硬说成社会公众的意见。


  环球时报的发行量和实际影响力这些年不断上升,它已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它印证了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我们为中国社会代言不是一句口号。


  环球时报的写作风格是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动力就是我们对实事求是的追求,是我们讲真话的愿望。我们想说什么样的真话呢?我想,最大的一句真话是: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如果把环球时报所有社评加在一起当成一篇文章来读,这句话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我认为这的确是一句真话,而且是被舆论场常常忽略的一句真话。我们经常读一些评论,很多写得非常精彩,观点也很鲜明,价值观尤其鲜明。其中一些广泛流传互联网的文章,包括一些报纸的社论,时效很快,针对的事情非常具体,论点很尖锐。在拜读这些评论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它们同我们带着世界观感回望中国时的感受,有不一致的地方。


  我们提出要“站得更高些”,而所谓“站得更高”,就是能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发现其中被忽略的事实,以及从单一角度不可能感受到的别样情绪。我喜欢打一个比喻,我们写一条河,这条河的真实是什么呢?一个船夫驾船激流勇进时,看到了惊涛骇浪的河。一个人坐在山头,看到了大河在山间的蜿蜒东去。现在很多人喜欢写河上浪花滚滚的断面,写不同渔夫的独特感受。他们没有错,这些写作呈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各种痛苦和纠结。但环球时报挂“环球”之名,就要站得更高,它天然地要求我们要把广泛和凝练结合在一起,于是我们的写作这样展开了:我们既写渔夫看到的河的激流,也要写坐在山头看到的河的蜿蜒东去,我们要写一条立体、完整的河。


  站在这样的“全景”视角上,看到的东西的确挺多也挺特别的,会产生一些对“中国复杂”的理解。我承认,“全景”也有局限,它有时会带着我们掉入对复杂角度的刻意追求,造成写一些文章时会有类似之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力争让文章常写常新。
  (三)


  环球时报社评的一大特点,是我们经常触碰“敏感话题”。有人说我们“胆大”,其实所有人的胆子都差不多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这些“敏感话题”,或者说,它们是否真的“很敏感”。通常来说,一个话题之所以敏感,大概是因为这个话题用以往的报道和评论方式不太好说,或者无法说透,会对公众造成误导。比如人权话题,一直有两套话语,一套是西方的话语,跟着这种话语跑,媒体就成了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另一套话语是中国官方的声明语言,它很严正、标准,但由于是官方语言,话语总量有限,很难展开,无法为大量日常的文章提供充分材料。由于西方对中国官方表述已经很熟悉,用它们作为媒体评论的骨干部分也很难收到效果。为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我们尝试跳出官方话语体系,采取说“大实话”的方式,表达中国主流社会的观点,传达民间的态度,从而逐渐做到在“敏感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撰写社评,用发声,而不是沉默的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谷歌事件、朝韩冲突事件、诺贝尔和平奖事件、中东“革命”、中国“茉莉花革命”,以及艾未未事件中,我们都做到了第一时间撰写社评。这些社评不少是当时中国媒体上唯一的评论,因此很“抢眼”,有的还引起争议。但我们认为,这些评论有多“正确”或“不正确”,今天的人无法对它下结论。现在能够说的是,这些评论大多是中国主流社会藏在心里一直没有公开说的话,能把它们写出来,公开发表,不管我们写得是否准确,都算得上是一点“突破”,也是在中国新闻事业不断进步的大潮中,我们做了一份自己的微薄贡献。


  环球时报社评开始写的都是国际评论,由于围绕着发展模式,中国与西方不断发生摩擦,中国互联网上就这一问题的争议也逐渐升温,我们把一部分社评的题目给了这一领域。这并非我们刻意做的,而是由于环球时报的报道领域正被这个时代强迫着不断扩大,我们无法回避以前我们可以轻松绕开的话题,我们只能面对它们。


  触及各类“敏感话题”,使我们在国内媒体中逐渐显得有点与众不同,加上所有社评中英文版同时刊登,国际上对环球时报社评的关注度迅速增高,每周世界媒体都对环球时报的报道做大量转引,其中对环球时报社评的转引率最高。这让我们在难免有些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压力,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写出荒谬的东西,会在多大范围内引起世界舆论的误解。这样的压力转化成了我们更加严谨工作的动力。
  (四)


  说真话,不仅要求我们能够做到真正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还要求我们在行文中避免假话和空话,使每一句话都对应现实,也对应我们自己的心灵。


  我们的原则是,社评的每一句话,既要有前后的逻辑,又要和现实相对应。所以写一两句话,我就问编辑一句:是这样吗?你同意吗?我们非常警惕不要按照逻辑一直陈述下去,因为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句陈述在上下文中很合理,但和现实一对照,就会发现这句话“飞了起来”,脱离了实际。另外,开始时我们发现很容易说一些逻辑上看似正确,但却不是我们真心想说的话。比如,有一次写下“一个团结、强大的欧盟符合中国的利益”,回过头来问自己,这是我们的真心话吗?它更像是官员们说的外交辞令,那么还是让外交官去说吧。


  由于所有文章都是仓促之作,初稿一般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写成,每天晚上我要看环球时报的几个重要版面,因此细磨社评的时间很少,只能利用零头碎脑的“小时间”。因此要非常感谢前文所述的阵容豪华的“第一读者群”。他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我们会根据这些意见修正文章的观点,如果还有时间,我就会在文字上磨一磨,争取想出来一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增加文章的“文眼”,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得让自己满意。


  回过头来看这些社评,我们发现有的文章还是有雷同之处,比如,“视距”、“不确定性”这两个词都不只在一篇文章中用过,“复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尤其高。这表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仍远远不够丰富。另外,不同的文章之间也有观点不一致的、甚至看上去像是相反的情况。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同文章的侧重点不同,二是我们的思想确有困惑、矛盾之处。我想,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困惑和矛盾或许是整个中国的真实思想状态,犹豫和坚定同时存在绝大多数人的判断和选择中。那些看上去永远“很坚定”,永远“特别左”或者“特别右”的人,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装出来的,或者是一些偏激者。
 (五)


  环球时报的社评引来一些好评和鼓励,也招来一些批评甚至谩骂。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写了别人不去碰的东西,在一些人希望我们沉默的时候,我们没有那样做。尽管我们自己努力保持视角的多样化,让文章远离偏激,但一些人对我们的批评态度是已经预设好了的,与我们的文章是否做到了“平衡”没什么关系。


  我想这是中国社会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现在的舆论环境很不适合思想争论,一争论就变成尖锐对立,很多人用口号代替争论,试图一说话就压倒对方。不仅网民这样,一些知识精英也有这种倾向,大家往往把价值判断放在求真之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这样被打了折扣。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把求真作为写社评的第一原则。这个真一是与现实的对应,二是与人心的对应。除了我们自己的看法,我们把代表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有时所有人都对我们的社评不完全满意,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我们远离了公共意见,因为我们寻找的不是某一个人群的意见,我们在寻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环球时报的社评,有一部分是批评美国或西方国家,也有在具体冲突中批评日本和韩国的。国内外都有人就此批评我们“民族主义”,但这是一个价值判断色彩很强的词汇,并无助于对环球时报新闻业务的客观分析。其实环球时报同日本、韩国以及美国外交当局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本人这两年曾受邀率环球时报采访团赴日本、韩国访问,受到非常热情的接待和很细致的采访配合。对方对我们回国后所写文章的客观性给予很高评价。外国媒体这两年与环球时报接触很多,很多驻华大使造访环球时报,他们虽与我们存在意见分歧,但都同意我的这样一个总结:环球时报真实反映了中国民间在一些对外敏感问题上的态度,这可以减少外界对中国的误判,这种实事求是的表达对中外发展可持续的关系是有益的。


  总的来说,环球时报设社评栏目仅2年,我本人长期做一线记者,堪称写评论的新手,和我一起写社评的几位同志都很年轻,大家只能摸索着干。我深知,出一些差错是我们很难避免的,但好在社会比过去宽容多了,我们修正错误的机会,总是比犯错误的机会更多。所以,这次结集出版环球时报社评集,我们也没有对当时发表的原文做任何改动,就让他们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吧。这是我们的一段经历,也是这个国家这一年多极不寻常经历的一段原声记录。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1-07/1810312.html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6:47: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创意写作给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深聚焦)



香港创意写作思维培训计划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有一种写作,既不为谋生,也不为赞赏,只为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让你的笔端成为一个心灵的捕手,带你发现未知的世界,聆听灵魂的呢喃,生命的原声。创意写作之旅,从内心深处出发,驶向无限可能。”

  这样一段话,从事创意写作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创意写作,一项旨在“通过写作更好地了解自己”、让“写作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写作方式,从国外传到我国,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高校,尤其是中文系学院派的认可与肯定。几天前,首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就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行,包括谢冕、曹文轩、戴锦华等在内的多名北大中文系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大力推荐这种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写作方式。

  写作,回归心灵

  “大部分时候,作家等于作品,想到哪里想到多少都写出来,这样的作家能充分地把自己表达出来。还有的时候,作品大于作家,虽然有些东西没有想到,但是通过各方面的技术的训练,通过文学性的表达,产生的东西大于自己所想的,这才是最好的。”作家徐则臣在对创意写作进行阐释时,他的话很耐人寻味:

  “就像我们理解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但是我们看到莎士比亚只有一个,在这个意义上,莎士比亚的作品远大于莎士比亚。”

  这段话道出了创意写作的核心元素之一,让写作不再“端着”,不再“戴面具”,而是让作者真实地呈现心中的想法。

  就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堂创意写作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这堂课是以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的:

  课堂上,一位老师和若干位学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在老师的启发下,一位学生随口想出一个词语,而后,老师要求全体学生,包括她自己,每个人用这个词语作开头,写下一段话。老师的要求很简单,不需要严密的结构、严谨的逻辑关系、精雕细琢的遣词造句,只要求原生态地呈现思想的真实活动。

  于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短短5分钟之后,每个人的笔下都流淌出一篇令作者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文字,意识流的呈现,内心深处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感受喷薄而出。苦涩的、甜蜜的、纠结的、焦灼的……是的,许多文字并不美,结构也不完善,但是,很多的文字都如此地打动人。

  这就是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方式的不同。有专家曾谈到,传统的写作主要把精力放在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上,倾向于把写作当作一种“如何运用语言”的问题。而创意写作则与此不同,它一是强调“创意”第一性,“写作”第二性;二是强调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写作。因此,它的重点不是作文本身,而是如何“实现创意”的问题。

  因此,在很多致力于推广创意写作的专家的心中,创意写作真正强调回归写作本身,让写作摆脱约束,自由发挥。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不受约束的艺术,在不受约束的同时,写作才有可能发挥它最大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创意写作在英语中叫“creative writing”。“Creative”这个词在英语词汇中是指“创造性的,有创造力的; 有创意的,创新的,创造的”的意思。“创意写作”发端于一战之后的美国,是指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文化活动,也被比喻为文化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

  思维,创意的源泉

  乔布斯带给世界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人们对于“创意”与“创新”的巨大渴求。而在这样一个处处需要创意、时时呼唤创新的时代,创造性、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个领域均如此,文化与文学领域自不例外。

  “好莱坞电影为何能够称霸世界?它的整个电影生产的过程充斥了创意文化的精神:导演领导大家讨论剧本创作,而在其下则分别有一部分人讨论情节,一部分人讨论结构,一部分人讨论对话,一部分人讨论场景……在这里,创意写作让各部分的写作显现了各自的个性—个性化的语言、理念和架构被有效保留了下来,而平庸的想法则在创意工场中被剔除了出去。这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莫大的启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介绍。

  “创意写作的意义在于,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学科支撑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发动机。”有专家强调,“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分为出版产业、广播电视电影产业、游戏产业与新媒体产业等门类。而创意写作基本都处在这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始发端,为其提供脚本或策划资源,也就是说,文化产业需要创意写作的灵感来承担内容的提供,没有创意的平庸文化产品就没有市场。好莱坞的《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以东方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在中国可以大获成功,但是中国自己却生产不了,追其原因,首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对电影产品内容研发和创意能力,缺乏优秀电影脚本的创意写作。”

  是的,汉语表达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提倡创意写作,就是提倡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且,创意写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写作本身,由此引发的思维模式的变化以及对于整个文化事业带来生命力和活力,才是这项艺术的真正内涵。

  教育,改革与推广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红兵曾不无失望地说:“新形势下,传统写作方式迫切需要改革,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平均增幅超过10%,但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就业艰难,传统中文教育强调语言文学通识、文学研究,却没有将创意写作提高到专业认识的高度。”

  是的,放眼望去,传统人文学科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基础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一直未有革新,很多学校只保留了公共应用写作,因为学科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所以也未给具有写作兴趣的同学留出发展空间。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对文化风向的敏感度,自然很难在市场上竞争,他们制造的文化产品也势必容易缺乏创意,无法抗衡好莱坞的“创意梦工厂”。

  对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发展创意写作学科,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写作人才是写作改革的一个可能途径。正如首师大文学院教授、首师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陶东风所说,“培养作家很难,作家需要天赋,但是新型复合型创意写作人才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培养的。”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在内的若干所高校,尝试着创意写作的开展与实践。

  而日前2014首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的举办,则是希望创意写作不仅能够面向大学生,更能够将触角前移,培养广大中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

  对此,北大中文系教授、知名文化学者戴锦华指出:“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教育和现代汉语写作,文学的书写,几乎成为小学、中学教育的环节,进入大学以后,整个的人文环节几乎是缺失的。同时,在全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高中以后就旅迹海外,到全世界留学 (微博)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教育、或者说中国文化教育最后的环节和最后的壁垒。”

  专家们呼吁,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基础教育的写作训练和培养尤其重要,青年人对优美汉语的教育和表达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用创意写作打破既有的僵化的作文格式,使其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显得尤为重要。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0日 17 版)

http://edu.qq.com/a/20140710/015964.htm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20:40: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宪阁:张季鸾是怎样写评论的
时间:2014-09-02 23:03:00  作者:刘宪阁  来源:青年记者
  文/刘宪阁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知道的张季鸾,是通过他在报端尤其是《大公报》留下的社评文字,以及朋辈友人和报社同事们留下的回忆建构起来的。而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相对比较边缘性的人物和记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和材料。比如,在最近获赠的湖湘文库《近代湖南出版史料》乙编第二册中,就读到一段唐际清谈张季鸾写评论的记载。

  这段回忆为《报学杂话》系列之一篇,原本连续刊于湖南《大公报》1940年6月18日至1941年7月21日(和天津那个《大公报》无关)。现经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黄林先生编辑整理,收录于湖湘文库之乙编。杂话的作者署名为唐际清,详细经历待考。不过据网络等有关资料,可知或为湖南武冈人,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曾为天津《益世报》等有所撰述。主持过南京《扶轮日报》的笔政,后应萧同兹之邀,出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编辑;抗战爆发后,又出任该社湖南分社主任等职。果如此,则能与杂话系列,特别是这里要介绍的第二十七篇中的相关记载对应上。

  在这篇杂话中,唐氏称,早年“服务于天津报界时,常以评论做法就教于张(季鸾)胡(政之)二公”。两位先生所谈,和他执笔此文时读到王芸生的演讲词《新闻记者怎样立言》“大致相同”。不过也有几件事,为张、胡二人“平日所经验和身体力行者”。唐际清觉得有必要补充记录,“以供评论记者之参考”。他特别记下了张季鸾先生关于怎样写评论的几点看法。

  其一,张先生认为,报纸要有价值,必须“评论”有权威。而评论何以有权威呢?王芸生所谓“帮助多数人”说话诚为主要条件之一,但张季鸾以为还不够。提出切忌“唱高调”、“乱批评”。不唱高调,则因为主张切合实际,容易为政府采纳,见诸实施;不乱批评,亦即不随便发言,张先生以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如此则对社会可以发生较好的影响;而善意的批评,也更容易为被批评者所接受。衡之天津《大公报》的社评,可知先生所论不唱高调、谨慎发言之不虚。

  其二,张先生又说,评论记者的起码条件,“要有人格与修养;千万不可有火气,但千万不可没有情感。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有同情心与侠义心”。否则,写出来的评论,不是骂人,便是冷酷,那是绝对不行的。此点和相关回忆,特别是张季鸾自己的一段评述相印证:“做记者的根本,是要对人类大众,小一点说,先对于中国同胞们,有深厚的同情!因而立下了救世的决心!他们有苦痛,应该给申诉,应该设法安慰。凡社会的不平和罪恶,应该反对,应该冒着危险,去替人类们、同胞们用言论斗争。不应该屈服于恶势力,或者同流合污!这一种仁慈义侠的精神,是新闻记者根本的根本。”

  其三,张先生主张:“平时少论国际时事,多论地区政治和社会问题。”而最要紧的,是对某个问题的批评或讨论,必须提出办法。他自认为,天津《大公报》评论的特点,就是能够言之有物,提供办法。

  其四,张先生认为,评论记者最感困难的,不在评论的内容,而在选取什么题目或者说题材。所以他每天下午到编辑室,先浏览中外报纸及杂志,找到一个评论题目后,就搜集有关资料,略加思索整理,一篇社评大致有了腹稿。到晚上十二点,如果没有突发事件要发表极具时间性的评论,则明天社论预定的腹稿,不到两小时就可以写成了。

  唐际清拿张季鸾说的这几点,去读天津《大公报》的社评,觉得可以说是“若合符节,都做到了”。而在杂话系列的另一篇中,他更钦佩张先生当时为《大公报》桂林版所寄的重庆通讯。因为里面有不少珍贵资料,“一般读者想知道而不知道者”;更重要的是,通讯最怕冗长,让读者不得要领。而作为深入政治内层的记者,张先生“知道的一定比发表的多若干倍,而能选择可以发表的许多精要事实,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写长短合度的政治外交通讯,是值得学习的”。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http://qnjz.dzwww.com/zlzj/201409/t20140902_10956543.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