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党报评论,该怎么读? 2014-06-24 党报评论君 [url=]人民日报评论[/url]
“人民日报评论”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办,微信号“rmrbpl”——这里有最精彩的评论推介,最新鲜的原创内容,最实用的写作点评。你所熟悉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等报刊栏目不会缺席,“高层”“聊政事儿”等微信专栏也会经常露脸,欢迎关注订阅!党报评论君期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一起在新媒体平台上激荡思维、见证精彩!
【聊政事儿】党报评论,该怎么读? 文/党报评论君
经常有人说,“人民日报评论是晴雨表、风向标”。可是,怎么读出这些评论字里行间的内容来呢?今天,党报评论君向你介绍一位日本学者是如何读人民日报评论的。他的方法,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村田忠禧,是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顺便提一句,他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这位教授在国内影响颇大的一篇论文是——《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这篇论文里,他用“字词频率统计”的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49年到2002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有多少字?他发现,元旦社论的字数,平均是3089字。但改革开放之后的元旦社论,平均只有1906字。而从总的社论篇数来看,1949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有131篇,但1998年到2001年年均只有34篇。他认为,这些数值说明“《人民日报》社论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他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用了什么词汇?他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了这些社论中的“突出词汇”,结果很有趣,比如:
1949年是: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1968年是: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无产阶级革命。 1979年是: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生产。 2002年是:文明、稳定、理论、开放、生活。
在这个基础上,他分析了“某一年的突出词汇”在其他年份的社论中如何出现的,就能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了。比如,这是2002年的情况:
这个表中的数字,表示的就是那一年的人民日报社论中,这一词汇突出的程度。
他进行的分析是:2002年最为突出的“文明”一词,在1986年至1987年和1996年至1998年期间,也相当突出。2002年排在第2位的“稳定”一词最为突出的是1990年,这与前一年发生政治风波有很大关系。排在第3位的“理论”一词,在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十五大召开之后的1998年最为突出。“开放”一词最突出的是1987年和1992年,这与该年元旦社论标题本身含有“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根据这样的数值变化,就能把握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情况。
他的第三个问题是:人民日报社论的词汇是怎么变化的?在这个问题下,他把社论按照时期分组,进行了一个比较。得出了各个时期出现的突出词,从而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状况。比如,“中国”一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1988年以后超过平均数。他认为,这与提倡发扬爱国主义有关。
他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是:含有“社会主义”的语汇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从“社会主义复合词”的变化,观察当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如下图:
从这个图表做出的一个观察是:“社会主义”这一词汇超过平均数是在1954年至1966年和1983年至2002年这两个时期。而通过分析这些词汇可见,1954年至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3年至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79年开始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90年以后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么样?村田教授读评论的方法,是不是对你有所启发呢?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找他另外两篇很有意思的论文来看,一篇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特点》,另一篇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频字词计量分析法的有效性——以中共党代会政治报告为例》。
说不定,你也能读出点门道来,那我们就给您提供一些基础的素材吧!在微信中查找公共账号:rmrbpl,然后发送“元旦社论”,查看1990年以来所有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吧!
--------------------------------------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办人民网协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yMjUyOQ==&mid=202107460&idx=1&sn=9b294d5497dd3958a13b43e1ed108129#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