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飞:都市报社会与时政新闻的操作思路暨维权报道困境------以石家庄王朝案为例2011-07-19 04:01 (分类:培训) 都市报社会与时政新闻的操作思路
p
都市报、晚报分类法
p
宏观报道属于财经类媒体的分类法,财经媒体一般分政经、财经、金融、产经等,有的还有资源环境、国际等。
p
与财经类媒体不同,都市报和晚报有自己的一套分类体系。
p
总体来说,都市报的分类可以粗略地分为:新闻、财经、文体三大部分。
p
A叠。同城之间都市报的比拼主要集中于A叠,尤其是本地新闻。
B叠
我读了这么多年都市报的财经新闻,发现都市报强项在A、C两叠,财经新闻普遍没有财经媒体做得好,这也算是术业有专攻。
p
C叠
一般来说,各个城市都市报的文化版都各擅胜场,带有该城市的个性风格。
p
总结大部分国内都市报的分类法,主要是:
p
A叠,新闻叠:头版—要闻(重点、大新闻)—本地新闻(省、市)—中国新闻—国际新闻—评论。该叠在都市报中地位最为重要。有的城市本地新闻会单独一叠,取名城事、都市时讯、省城新闻等,不同城市,该叠内容不同。
p
B叠,财经叠:证券、公司、财经、理财等
C叠,文体叠: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等
p
实际上,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都市报中的中国新闻,其余的部分,我不讲,也讲不好。调查报道后面还有人会讲。
p
我将中国新闻分为了中国时政和中国社会两个部分,这两者稍有不同。
p
简单来说,一个老太太被一个小流氓打了,引起公愤,这属于社会新闻;因为民众公愤,市长以治安不好的理由免去了公安局长职务,这大概算是时政新闻吧。
p
东方早报国际部主任曾经有云,国际新闻做的再好,也没用,影响太小,照不进中国的现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新闻。
p
但由于管制环境的问题,时政新闻,尤其是高端时政,整个都市报都处于跛腿状态,社会新闻稍好一些。
p
如果要讲都市报中国时政、中国社会新闻的操作思路,我自己都疑惑,都市报的时政、社会报道有值得称道的操作思路么,比如像定军上次讲的宏观报道的滚雪球式报道思路和纺锤体写法。
p
实际上,除了有些都市报的深度报道在探索一些特稿写作外,大多数媒体对一般中国新闻的写作要求就是把事情说清楚、把句子写完整就行了。
p
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说社会新闻记者没有积累的原因吧。
p
当然,都市报中国时政、社会新闻还是有一些固定的套路。我简单分享一下。大体上有这些形式:
p
热点新闻
p
会议、论坛、发布会新闻
p
传言证实、证伪
p
专家解读新闻
p
其他类型新闻
p
会议、论坛新闻
p
各部委发布会、各类论坛、新书发布会等,基本上就是有文照录。
p
标题:中央党校副校长:引导学员学习微博等新媒体
p
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昨日在中央外宣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央党校非常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使用,引导学员掌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会在工作中应用新媒体、用好网络。
p
“我们在教学和科研中注意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注意收集、分析、研讨网络舆情,辨别真伪,为教学科研服务。”陈宝生说。
p
传言证实、证伪,质疑、担忧的回应
p
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传言或民众担忧的回应,多是官方主动发布,很少正面回应质疑。
p
标题:中宣部副部长称唱红歌与向左向右转没有关系
p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唱红”,中宣部也支持这个活动,但是有些人也担心推广“唱红”是不是表示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点往回走。
p
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今日回应称,现在我们社会的文化生活非常的丰富多彩,有喜欢红歌的,也有喜欢流行歌曲的,还有喜欢摇滚乐的,这一点与向左、向右转没有任何关系。
p
专家解读新闻
p
标题:中央党校教授认为实行官员财产申最好办法是全民财产登记
p
昨天,中央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吴玉良在北京表示,目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和信息统计体系的欠缺,致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实行。
p
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全民财产登记,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一样,民众是不需要登记财产的。
p
“因为民众不申报,官员很可能将财产转移到家人、亲友名下。这些年的官员收入申报,从来没有发现过贪污的痕迹。”林喆说。
都市报时政、社会报道操作思路新探索
p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思路外,我发现了部分媒体也在进行一些探索。
p
1.大新闻的再采访
p
2.时政新闻统计学
p
3.在新闻、论文中发现新闻
p
1.大新闻的再采访
举例1:1月24日,温总理会见访民
举例2:4月23日,温总理会见吴康民
p
2.时政新闻统计学
举例1:26省市区公安厅(局)长进党政领导班子
举例2:260个领导公开手机号145个无法联系
p
3.在新闻、论文中发现新闻
p
举例1:于幼军以“副部级”进入媒体视线
p
举例2:石首事件被免官员疑违规复出
p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中国新闻记者、版面对比
p
记者队伍:南都、新京报时政、社会记者分开,南都时政8个,深度30个左右;新京报时政6个,深度十几个;东早时政、社会不分,人数较少,不包括长三角新闻中心,整体不超过10个。
p
版面:南都、新京报,包括要闻,中国新闻版每天在6个以上,南都设有专门的时局版。东早2-3个。
整体上,新京报的时政全面、中立,报道形式相对正统;南都则在报道形式上积极寻求突破。这三家在台湾新闻、人事调整报道上的突破都极为有限。
p
目前人事调整稿的路径依赖
p
目前极其有限的人事调整还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分析人事调整,一律是:高学历、人文社科背景、年轻化、懂经济,基层经验、部委经历等,现在的报道犹如隔靴搔痒。
都市报社会与时政新闻的窘境
p
实际上,都市报中国时政、社会新闻的窘境
p
版面:大多数都市报在中国新闻版面上每天也就安排2—3个版。且大多是“据新华社电”。
p
人员:大多数都市报没有专职的中国新闻记者,中国新闻部分由条线记者担任。
p
交换稿:大概在去年年底前,都市报之间的交换稿系统取消。这是很致命的一招。
p
舆论只能异地监督,本地舆论监督是扯淡。
p
但是管制环境、都市报目前的采编队伍很难肩负起异地舆论监督的职能,基本上中国新闻版成了各都市报的点缀。
p
由于都市报每天出版、数量多,受众广,这一块腿瘸了,对公权力的制约也就越来越弱。
p
除了管制的问题,由于不在本地,新闻线索也是一个大问题。
p
现在讲纸媒危机,我觉得财经媒体,尤其是以深度调查为主的纸媒不存在任何危机,但都市报就悬了。
p
尤其是都市报的中国新闻报道,我不知道优势在哪?论坛、发布会新闻你做不过电视、广播,更别说网络了。
p
很多地方的都市报除了作为楼盘广告和壮阳药广告的刊登载体外,还有存在的必要么?我在很多地方跑,就发现,很多人花5毛钱买报纸,就是为了看一下广告,这也算地方都市报未来的一个方向吧。
p
国内媒体最新形势分析
p
此处不记录、不传谣、不信谣
都市报社会与时政新闻的操作思路
p
网络论坛、微博引发的新闻线索革命与全民记者革命
p
1.提供线索
p
2.扩大了报道的影响
p
今年,绝大多数备受社会瞩目的事件均由微博引发,这一现象使得地方官员开始恐惧网络。
p
这一新形势也成为公务员队伍中失意者的利器。
石家庄王朝案个案分析
p
2006年8月11日,河北保定市发生了一起持枪入室抢劫案,保定警方认定石家庄青年王朝有作案嫌疑并逮捕。此后,王朝以抢劫罪被判刑13年。
p
案发当天王朝在石家庄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王朝指当时负责办案的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刚为了朋友利益栽赃陷害他并对其严刑逼供。
p
去年11月,河北高院撤销了原来的三次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现在案件又回到了原点。
媒体报道过程(第一波)
p
第一波
p
3月28日新京报
p
3月28日
东方早报
媒体报道过程(第一波余波)
p
一个“抢劫犯”母亲的1605天
南方人物周刊4月4日刊
刘珏欣
p
李刚案中案谜局
环球人物4月25日封面报道
媒体报道过程(第二波)
p
一起离奇的抢劫案
央视《今日说法》5月8日
p
王朝“入室抢劫案”迷雾未散
东方早报5月9日
媒体报道过程(第三波)
p
保定司法机关如何给王朝母亲以信心
东方早报6月9日评论
p
我撰写该篇评论的背景
p
1.自3月22日王朝从监狱回到看守所后,王朝代理律师三次提出会见要求,看守所均表示市局专案组已经在提讯王朝,要先安排市局专案组提讯。
p
2.律师提出质疑,看守所公示办公时间为上午8时30分,律师在8时30分准时提交手续为何无法会见?而市局专案组又为何能在上午8时即可提讯王朝?
p
3.如果在7个月之后此案还不能开庭,法院是否应该告知不能开庭的原因?
多家媒体连续报道的成效?
p
唯一的成效:保定司法机关回应称:按照法律程序,正在加紧重新审理。
p
《保定日报》4月3日刊发保定司法机关就有关“王朝抢劫案”报道发表谈话”。
p
保定市北市区人民法院负责人:目前法院正严格按照刑诉法的要求,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将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公正判决。
p
保定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依照法律程序对此案进行全面重新审查,以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确保此案经得住历史检验。
p
保定市公安局负责人:我们将依法做好补充侦查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任何一个触犯法律的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如果查实办案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我们也将严肃追究责任,决不袒护。
p
在发表这篇谈话后,“王朝抢劫案”再无任何进展。
媒体需要什么?
p
作为报道者,媒体、官方与王朝母亲三方的诉求肯定都不一样。
p
王朝母亲:王朝无罪释放。
p
媒体:我们不可能进行媒体审判,宣判王朝无罪;我们希望的是程序正义,王朝能够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而不是现在的“拖字诀”。
p
官方:拖到媒体不再关心这个案子的时候再说。
王朝母亲杨惠贤
王朝案最新进展
p
大约一周前,王朝母亲又给我打来电话,说律师第四次约见,终于见到了王朝。
p
第四次约见,时间在我的评论《保定司法机关如何给王朝母亲以信心》发出数天后,在评论中,我就质疑,为何律师迟迟见不到当事人。我不知道是不是这篇评论起到了哪怕一点点作用。
p
但我有些悲观,保定司法机关还会拖。我的另外一个判断是:即使开庭,法院也不会立即判决。
中国维权报道的困境
p
最大困境:媒体监督职能失效
类石家庄王朝案比比皆是。
p
河北聂树斌案
p
内蒙古“聂树彬案”——呼格吉勒图案
p
共同特点:在聂树斌、呼格吉勒图在被枪决后,“真凶”于2005年先后落网,然而,事情过去5年多了,两案均迟迟未能进入再审程序。
中国维权报道的困境本质
p
东方早报4月20日,记者简光洲分析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
p
呼格吉勒图案的代理律师苗立分析:
p
因为当年公、检、法的相关办案、审案人员仍在,如果进入再审纠错程序,很多人会因此受到牵连。
p
按照规定,一旦纠错,这些当年办案的“有功人员”就要被追究责任,如果存在诱供或逼供,还会被追究刑责。
p
具体到王朝案件,这样的分析一样适用。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
p
借用财经报道中的微观——中观——宏观概念。
p
在这些案件中,具体案件属于微观个案——从这些微观个案中,我们可以看见中观层面的司法机关及其成员的自觉行为——再往上推演,就是中国当下的社会阶层结构。
p
以前有一个观点说,中国国民党改造了中国社会的上层,中国共产党改造了中国社会的中下层。我不认同这一观点。
p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意识形态的东西还是浮在整个社会的表面,与古代相比,中国社会的内在阶层结构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官僚群体仍然自成了一个超稳定结构的阶层,负责整个国家的管制。
p
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对于王朝案、聂树斌案就非常好理解了,这些案件只不过是中国千百年来一桩桩“冤案”的一例,不足为奇,古代的戏文里一次次出现过了。
p
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按照戏文里面的套路,只有一条路——等待青天
如果青天迟迟不来,我们该怎么办?
p
我在上述评论中提到:
p
如果检阅杨惠贤5年来为儿子案件所做的全部努力,你会发现,一直以来,杨惠贤完全在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抗争,从初审到上诉,到申诉,到再申诉,杨惠贤在穷尽法律给予的每一个救济机制。可以说,她对穷尽司法途径还儿子清白尚存最后的一份信心。
p
这段话的下半段我没说:
如果这些努力最终被忽略了,被侮辱了,她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钱明奇之路。
p
这个体制的优缺点分析
p
优点: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安定的秩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成为其合法性基本来源;如果对自由、权利要求不高人,在这一体制下,即使不在体制内,并不感到特别压抑,这也成为大多数认可这一体制的根本原因。
p
缺点:体制内外利益主张无法调和,特权滥用,民众基本权利救济机制缺失;群体性事件不断,维稳成本居高不下,且呈越维越不稳的态势;相当一部分对自由、权利要求高的人无法获得满足。
推荐文章
三公消费是维系忠诚体制的对价
王涌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财新网
这篇文章和我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中国阶层结构判断很契合。
通俗点说,官僚阶层帮助维护了体制,吃点喝点、出个国、坐坐车算什么呢?最应该不过了。
三公消费是维系忠诚体制的对价
该文章主要论述
p
在中国,三公消费问题久治不绝,原因在于官僚阶层在中国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特殊地位。
p
中国的政府本质上不可能是小政府,因为它是至上而下的集权体制,它必须大,才能保持必要的平衡,它的运行是建立在一种隐蔽的忠诚体制之上。
p
高昂的行政成本实质上包含着维系忠诚体制的对价,本质上是一种财富分配规则,如何能消减?
p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中央政府需要让渡充分的利益于地方政府,才可以换得忠心,整个政权才得以维系。?
现行体制导致的最终后果
p
所谓“社会舆论监督”只是加大了政府的化妆成本。
p
实践证明:在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无法彻底透视和纠正政府的灰色行为时,社会舆论监督的最终结果只是增加政府的另一种成本,那就是化妆成本,政府需要拿出人力、财力、物力对付媒体与舆论,各级政府都有常设机构时刻准备扑救舆论之火,以粉饰太平。
p
在实践中,政府也逐步摸索出一套化妆技术,语调之轻柔,文体之明丽,说理之动听,政府在“监督”下正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但野蛮的饮食习惯却无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