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51#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20:56: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4)
暧昧 àimèi

(一)
2022年7月4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仙人球》。文中写到作者父亲发病的事情,其中写道:“我问母亲,那晚他睡前有何异常?母亲告诉我,睡前,父亲握住她的手,说了许多暧昧的话,然后说头疼,服了一把药入睡。”文中的“暧昧”一词使用有误。

“暧昧”的意思主要有两个,一是指态度、意思含糊,让别人不能清楚了解,如“态度暧昧”;二是指不光明正大,不可告人,如“两人关系暧昧”。文中的“暧昧”,如果是指前一个意思,那就是说“父亲”说了一些让人不明白的话。但“暧昧”这样用的时候,要求其行为主体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其时“父亲”已经生病(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父亲”患的是急性脑梗,意识模糊),言语功能受到损坏,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说话不能明白表示意思是可以理解的,“暧昧”的这个意思不能适用。

后一个意思的“暧昧”,其使用场合通常应是男女之间,指其存在带有情色取向的情感依恋,按汉语使用环境目前的主流价值观来说,一对未婚男女谈恋爱,一对已婚夫妇互相表示感情,都是光明正大的,都不能用“暧昧”形容,只有不符合汉语使用环境现行法律规范和道德操守的言行才可用“暧昧”,因此这个“暧昧”存在一定的贬义。文中“暧昧”的使用场合是“父亲”和“母亲”的对话,而“父亲”和“母亲”是一对合法夫妻。假如“父亲”其时对“母亲”说了一通表示感情的话,应该是正常的情感表达,“暧昧”也不能适用。

修改这个“暧昧”,需要根据作者要表达的确切意思来决定。如果作者说的是“父亲”说的话不能让人理解,可以把“暧昧”改为“不明不白”之类的话语;如果作者说的是“父亲”说的话是在对“母亲”倾吐感情,可以把“暧昧”改为“情意绵绵”之类的话语。

(二)
2021年4月6日《文汇报》第3版刊登文章《“姐姐们”更多的情感困境,在奉献和牺牲之外》。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从影片的内容看,《我的姐姐》这个片名是暧昧的,因为它围绕着女孩安然的困境,却显然不以弟弟安子恒的视角讲述。”句中的“暧昧”一词使用有误。

“暧昧”在这个句中与意思含糊的词义比较接近。当“暧昧”这样用的时候,主要是形容使用对象让人不能明白,但作者在句中说的是“《我的姐姐》这个片名”给观众的印象本来应该是“以弟弟安子恒的视角讲述”,也就是“片名”传递的信息是清楚的,但从“《我的姐姐》”(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这是一部电影)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说,“片名”传递的信息虽然让观众看得比较明白,却是不符合使用对象真实情况的,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暧昧”的使用不合作者所要表达的词义。

可以把“暧昧”改为“不准确”之类的话语。“不准确”,这是作者对“片名”的看法,而“不准确”与“暧昧”不是一回事,这里应该使用“不准确”。

编辑:陶鹏辉

1452#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20:00: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5)
岛屿 dăoyŭ 夹击 jiājī

2022年7月7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到海上花岛赏花》。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崇明岛屿位于长江口,西迎滚滚长江,南北两侧被上海和江苏隔江联袂夹击,东临广阔无垠的大海。”这个句子中的“岛屿”和“夹击”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岛屿”。“岛屿”是岛的总称。总称是对同类的个体总括起来后的一种对事物的称呼,同类事物中的单个个体通常不能用总称。句中说的是“崇明岛”,这是一个单个的岛,“岛屿”作为总称不能用于对它的称呼。

再看“夹击”。“夹击”的意思是夹攻,即从相对的两个方向攻击同一个目标。“夹击”在使用中要求其行为主体和指向对象之间处于对立状态,如“两位警察从两面包抄过去,对歹徒形成夹击之势”。句中的“夹击”,其行为主体是“上海和江苏”,指向对象是“崇明岛屿”(其中“岛屿”使用错误,这里为叙述方便姑且沿用),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地区,句中使用“夹击”本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当“夹击”这样用的时候,仍然要求其行为主体和指向对象之间存在对立状态,但从句中的语境来看,“上海和江苏”与“崇明岛屿”之间不存在对立状态,“夹击”的使用不合语境。

可以把“岛屿”改为“岛”,也就是把“崇明岛屿”改为“崇明岛”。“崇明岛”是一个专用地名,将其称为“崇明岛屿”,不仅出现了把总称用于单个事物的用词错误,也不符合对专用地名的使用要求。“夹击”可以改为“拱护”之类的词。“拱护”的意思是围绕在两边保护。这个词用在句中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要求其行为主体和指向对象之间处于合作状态,而句中显示的正是这种状态,因此“拱护”适合于句中的语境。

编辑:陶鹏辉

1453#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20:02: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6)
清单 qīngdān 记录 jìlù
2022年7月8日《解放日报》第2版刊登报道《人生“加试题”让他们变得更强大》。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老师们手里拿着学生清单,一一记录着已到达考点的学生。”这句话中的“清单”和“记录”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清单”。“清单”指的是详细记载有关项目的单子。“清单”是一种记载有关内容的文字,它的所载内容,通常应是物资之类的物品或要干的各种事,但记载人名的单子不在其内。句中的“清单”,其所载内容为“学生”,而“学生”是人,“清单”不能适用。

再看“记录”。“记录”是个兼类词,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句中的“记录”用为动词。作动词用的“记录”,指的是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用文字写下来,也可包括用拍摄等手段保存下来。使用“记录”要注意的是,其行为主体在从事这一行为时,通常是把原来在“记录”的载体上没有的内容通过写、拍摄等手段输入这个载体。句中“记录”的行为主体是“老师们”,而他们其时“手里拿着学生清单”(其中“清单”一词为错用,这里为叙述方便姑且沿用),这表明其载体上已经有内容记载,通常情况就是“学生”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主体需要做的不是在“清单”上把“学生”的名字再写一遍,而是在已见于“清单”上的“学生”的名字上做上记号(比如打个钩、画个星之类),因此,行为主体“老师们”所从事的不是“记录”,“记录”不能用于这个句子。

可以把“清单”改为“名单”。“名单”的意思是记录人名的单子,行为主体“老师们”“手里拿着”的正是这样一个物品,“名单”的使用是合适的。可以把“记录”改为“标记”。“标记”同“记录”一样,也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作动词用的“标记”意思是标注上记号,句中“老师们”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标记”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编辑:陶鹏辉

1454#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20:06: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7)

既 jì 招致 zhāozhì
(一)

2022年7月8日《文艺报》第5版刊登文章《“平视”以后的“重述”》。文中有句话写道:“张爱玲确实有些特别,作品既招致众多的读者喜欢,人生经历又富有传奇性。”这句话中的“既”和“招致”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既”。“既”有多种用途,其中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作连词用,通常跟“又”“也”等相呼应,形成“既……又……”“既……也……”之类的格式,表示一个使用对象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既”和它的关联词“又”“也”的使用对象必须是同一的。句中“既”和“又”构成了“既……又……”的格式,但其中“既”的使用对象是“作品”,“又”的使用对象是“人生经历”,“既”“又”的使用对象不同一,“既……又……”这个格式不能适用。

再看“招致”。“招致”的意思是引起后果。需要注意的是,“招致”的指向对象要求具有负面性,通常应是行为主体不希望出现的事,如“招致众人反对”“招致灾难”。句中“招致”的指向对象是“众多的读者喜欢”,这对于句中的行为主体“作品”(指“张爱玲”的“作品”)来说是希望得到的,具有正面性,“招致”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既”删去,但“又”可以保留。这样修改取消了“既……又……”这个格式,使原句的两个使用对象“作品”和“人生经历”各有其合适的搭配对象,不再受“既……又……”这个格式的辖制,而保留下来的“又”,其作用是说明另一方面的情况,和原句中与“既”搭配的“又”已经不完全一样。“招致”可以改为“获得”“得到”之类的词,“获得”“得到”在指向对象上倾向于与正面性事物搭配,适合于句中使用。

(二)

2020年1月8日《解放日报》第8版刊登报道《如何出逃仍是谜,戈恩拟今开记者会》。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对于日方的指责,戈恩既不认账,也不买账。”句中的“既”使用有误。

“既”在这个句子中和“也”搭配,构成“既……也……”的格式,它应该是说明行为主体“戈恩”在两个方面的不同表现。但是,句中“既”后面是“不认账”,“也”后面是“不买账”。而“不认账”和“不买账”都表示行为主体“戈恩”对“日方的指责”不认可不接受的态度,这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既……也……”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既不认账,也不买账”改为“并不认账”或“并不买账”之类的话语。这样修改以后,不仅除去了“既……也……”这个格式,也解决了“认账”和“买账”语意重复的问题,是合适的。

编辑:陶鹏辉

1455#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22:3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8)
建造 jiànzào 入选 rùxuăn

2022年7月10日《光明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一座校园的建造》。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象山这片携山伴水的建造迄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如今作为全球百年五十座名筑的唯一中国入选,它已成为一份‘美丽中国’的传奇。”这句话中的“建造”和“入选”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建造”。“建造”的意思是构筑修造。“建造”是一个动词,但句中的“建造”接受了由代词“这”和量词“片”组成的“这片”的限制,而“这片”通常只能用于对名词的限定,句中是把“建造”当名词来用了,指建造起来的房舍,这不合“建造”的使用要求。

再看“入选”。“入选”的意思是被选上。“入选”是一个动词,但句中的“入选”做了动词“作为”的宾语,这是把动词“入选”当作名词来使用了,不合其作为动词的使用要求。

可以把“建造”改为“建筑”或“建筑物”。其中的“建筑”是个兼类词,它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当它作名词用的时候,和“建筑物”一样,可以接受“这片”的限定。对“入选”的修改,可以保留“入选”,在其后加上“建筑”,这样,动词“入选”只是新加上去的“建筑”的定语,而作“作为”宾语的是名词“建筑”。

另外,句中“全球百年五十座名筑”是“唯一中国入选建筑”的范围,其后面要加上方位词“中”。

这里还有必要说一说引语所出文章的标题“一座校园的建造”,其中的“建造”与引语中的“建造”是不一样的。引语中的“建造”,因为与“这片”搭配,不合其作为动词的使用要求。但标题中的“建造”与“一座校园”搭配,“建造”对“一座校园”可以产生支配作用,这符合“建造”的动词用法,因此是没有问题的。

编辑:陶鹏辉

145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13:04: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一怼(1399)

清流 qīngliú


(一)
2022年7月11日《文汇报》第5版刊登报道《那些不谈恋爱的剧,也可以触发“绝美心动”》。文中有一句话写道:“看惯了仙侠剧谈恋爱、偶像剧谈恋爱、职场剧谈恋爱、谍战剧谈恋爱,甚至军旅剧都有爱情小火苗的戏份,难得有两部清流,没有爱情也成好戏。”这个句子中的“清流”一词使用有误。
“清流”的本义是指清澈的水流,如“一泓清流”;引申后可比喻有名望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或健康的事物和社会风气。句中用的是引申义。但是,使用“清流”有一个前提条件,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一种社会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清流”,通常是针对某种可以对照的对象而言,某人能够被称为“清流”,就是说他周围的人都充满俗气,某个事物、某种社会现象被称为“清流”,也表明更多的可以比较的同类事物或现象比较低下。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将“两部”电视剧称为“清流”,而与之对照的是“仙侠剧”“偶像剧”“职场剧”“谍战剧”“军旅剧”,但作者在句中并没有批评这些对象的意思,只是说这些对象都有“谈恋爱”的内容,而其所称赞的这“两部”中没有这个内容,这只是表明这“两部”与那些对照对象在内容上的不一样,在这种语境下,使用“清流”是不合适的。
通常来说,可以把“清流”改为“剧”(指电视剧),但仅作这样的修改是不够的。作者之所以使用“清流”,是要表明他所说的“两部”与其他各种对照对象的不同,仅把“清流”改为“剧”,这层意思就消失了。因此,在把“清流”改为“剧”后。还可以在其后加上“不同凡响”之类的话语。“不同凡响”表示事物不平凡,不平常,加在句中用以表示作者所说的“两部”与其他对照对象有不同之处,是合适的。
(二)
2022年7月3日《合肥晚报》第7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清流者”。这个标题在“清流”的后面加上“者”,出现了使用错误。
“清流”在这个标题上用的是其比喻义。比喻义的“清流”,通常都是指人。标题上的“清流”,从其全文可以看出指的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将其称为“清流”本是可以的。但是作者在“清流”的后面加上“者”作为词缀,而“者”的意思就是表示某种人,但由于“清流”本身就是表示人,因此在“清流”后面加“者”是多余的。
应该把“清流”后的“者”删去。单用“清流”,可以表示人的意思,并不妨碍作者意思的表达。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清流”按本义和引申义分为两个义项,这没有错,但其给出的引申义是:“指有名望而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这个释义只是给出了“清流”的引申义在古代汉语中的语源,而未给出其在现代汉语中产生的引申义。在当下的汉语使用环境中,“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已不存在,把“清流”作为“士大夫”喻义的使用对象,就使得“清流”不能用于描写当下的人物了,这是不符合汉语使用的实际情况的。
另外,在当下的汉语使用环境中,“清流”不仅可以比喻人,而且可以比喻某种事物、某种社会现象,这些情况,《现汉》的释文都未能揭示出来。因此,《现汉》对“清流”的释义需要修改。
编辑:屈妍君

1457#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3:0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00)
自然 zìrán
2022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兰台遗卷〉:历史舞台幕后的无名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生活中的自然,成为了书中调查的‘副线’,无论是与新旧邻居的来往还是在学校中的趣事,都能在无意中为真相的调查提供思考。”这个句子中的“自然”一词使用有误。
“自然”是一个多义词,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副词三类。句中的“自然”是名词的用法,而作名词用的“自然”,指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即通常说的大自然、自然界。但句中说的是人们所从事的平常的活动,如句中所说的“与新旧邻居的来往”“在学校中的趣事”,但它们都不是自然界出现的现象,而是人的活动,“自然”的词义与此不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广义的“自然”可以包括人的活动在内,但这个时候的人是被作为生物体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作为具有社会(人类社会)属性的人来看待的。类似“与新旧邻居的来往”“在学校中的趣事”这样的情景,都是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活动,而不是作为生物体的人的活动。因此,即使用广义来理解句中的“自然”,它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也是不能适用的。
可以把“自然”改为“日常活动”。
编辑:屈妍君

1458#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0:47: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01)
明细 míngxì
2022年7月13日《广州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告别“跑马圈地”,信用卡何以挖潜》。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为此,《通知》除了明细息费收取等相关规范要求之外,还强化对睡眠信用卡的管理,对睡眠卡率制定了监管红线。”这个句子中的“明细”一词使用有误。
“明细”的意思是明确而详细,明白而详细。“明细”是个形容词,在使用中一般用为名词的谓语或修饰语,如“分工明细”“明细表”。句中的“明细”带上了宾语“息费收取等相关规定要求”,但两者不能搭配。句中是把形容词“明细”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明细”改为“明确”。“明确”是一个兼类词,作形容词用时指清晰明白而确定无疑,如“工作任务布置很明确”;作动词用时指使清晰明白而确定无疑。把“明确”用到这个句子中,用的是它的动词意义,这个词义在使用中可以带上宾语,因此能适用于句中。
编辑:屈妍君

1459#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12:3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02)
澎湃 péngpài
(一)
2021年10月28日《新民晚报》第18版刊登文章《山阴路上那银行那书店》。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上世纪80年代我是一个澎湃的文学青年,能够跑新华书店的意义似乎远比跑银行来得伟大,更何况这家书店的前身是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内山书店旧址哈!”句中的“澎湃”一词使用有误。
“澎湃”的本意是形容较大的波浪互相撞击,如“大海的浪涛汹涌澎湃”;引申后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如“激情澎湃”。需要注意的是,“澎湃”引申义的使用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人。句中的“澎湃”用的是引申义,其使用对象是“文学青年”,这是一个具体的人,“澎湃”不能适用。
可以把“澎湃”改为“激情澎湃”之类的话语。这样修改以后,“澎湃”的使用对象不再是“文学青年”,而是和“激情”搭配,“激情澎湃”表示情感活动丰富、激烈、充沛,作为“文学青年”的修饰语是可以的。
(二)
2022年7月14日《新华日报》第6版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汇聚‘第一资源’,澎湃‘第一动力’”。这个标题中的“澎湃”使用有误。
“澎湃”的词义,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其表示的意思都是形容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澎湃”,带上了宾语“第一动力”,这是把形容词“澎湃”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澎湃”改为“壮大”之类的词。“壮大”是个兼类词,作形容词用时表示强大,作动词用时表示使强大,可以带宾语。当然,“壮大”的动词义是从形容词义分化而来,“澎湃”在未来是否能够像“壮大”一样分化出动词义,这有待未来的实践,但就目前来说,“澎湃”是不具备动词义的。
编辑:屈妍君

1460#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12:1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403)
题材 tícái
(一)
2022年7月15日《河北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林放:从战地记者到红色报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我在报社实践一年,较好地掌握了各种新闻题材的写作。”这个句子中的“题材”一词使用有误。
“题材”指的是文章或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题材”一般以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各种行业或者内容的类别为依据作出分类,如新闻写作中的工业、农业、军事等,文学创作中的虚构、非虚构等。“题材”还可以在不同层次之下作出细分,如新闻写作中的工业题材之下又可分出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题材(在此之下还可细分),文学创作中的虚构题材之下也可分出现实、历史、玄幻等题材(在此之下还可细分)。句中说的是“新闻”的写作,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而且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行业出现,要求一个人“掌握各种新闻题材的写作”,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作者说的实际上是“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的词义不合。
可以把“题材”改为“体裁”。“体裁”指的是文章或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它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句中“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只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综述、评论等有限的几种,而且它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内是基本固定的,不会有大的变化,一个人掌握这几种表现形式的写作是做得到的,因此“体裁”适用于句中。
(二)
2022年6月24日《北京晚报》第17版刊登文章《如你最终所能拥有的》。文中有句话写道:“2020年5月,我完成这部长篇初稿时,离我开始构思这部题材,已经十年了。”这旬话中的“题材”一词使用有误。
“题材”指的是文章或文学作品的内容,即运用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来说,“题材”是作者用以反映文章或文学作品内容的材料,这与依据这些材料完成的文章或文学作品本身不是一回事。句中说的是一部“长篇”(指长篇小说),但把一部“长篇”称为“题材”,这不合“题材”的词义。
可以把“题材”改为“长篇”或“作品”。“作品”用到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是文学写作所创造的成品,而“长篇”是一种文学写作的成品,因此,除了“长篇”外,“作品”也适用于这个句子。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题材”的释义为:“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这个释义把“题材”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文学和艺术”内,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在非文学的写作中,“题材”的使用已经很广泛,如在新闻写作中,“题材”就是一个常用词。并且已经很有年头了。《现汉》对“题材”的释义出现了偏窄的问题,应该作出修改。
编辑:屈妍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