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41#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8:5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85)

从容不迫 cóngróng-bùpò

2022年6月26日《合肥晚报》第8版刊登文章《徜徉于“三苏”故里》。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在‘三苏祠’里时而品茶览书,时而园中徜徉,从容不迫,心旷神怡。”这个句子中的“从容不迫”使用有误。
“从容不迫”的意思是非常镇静,不慌不忙。使用“从容不迫”,一般要求其行为主体正处于某种危险、为难的情景之中。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从容不迫”就不适合使用。句中说的是“在‘三苏祠’里时而品茶览书,时而园中徜徉”,通常来说,这种情景只会让人愉快,不会给行为主体带来什么危险,也不会让行为主体感到为难,因此句中“从容不迫”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这个句子说的是行为主体“在‘三苏祠’里时而品茶览书,时而园中徜徉”这种情景中的状态,“从容不迫”描写这种状态不合适,但句中的另一个词语“心旷神怡”则是合适的,因此把“从容不迫”删去,仅使用“心旷神怡”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修改削弱了这个句子的语势,因此又是不合适的。
为了不使句子的语势受到削弱,这里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替换“从容不迫”,因为句中已有“心旷神怡”,所选择的词语还要在词意上与此有明显不同,否则容易产生语意重复的问题。这里提供一个合适的词语“身无所累”,“身无所累”表示身心很放松的样子,它可以用来摹写人“在‘三苏祠’里时而品茶览书,时而园中徜徉”的状态,也与“心旷神怡”的语意有明显不同,因此适合于句中使用。

编辑:邓秋雨

1442#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8:52: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86)

妻离子散 qīlí-zǐsàn

2022年6月27日《新民晚报》第16版刊登文章《长不大的女婿》。文中写道:“虽然龙龙上门几次,并在微信中赔礼道歉,但茵茵已无法原谅龙龙,不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看到好好一个家就要妻离子散,焦急的余阿姨找到我,让我拿拿主意。”这段文字中的“妻离子散”使用有误。
“妻离子散”说的是一个家庭内的妻子、子女处于离散状态,通常用来形容因为战乱、重大自然灾害等导致一家人被迫处于分散状态甚至失去联系的状况。使用“妻离子散”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妻离子散”说的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情况,即使丈夫和妻子、父母与儿女处于分散状态,但他们之间的家庭关系依然存在;二是“妻离子散”这种状况带有负面性,通常是对行为主体遭遇的一种客观叙述,而不是行为主体的主动选择。
文中说的是“茵茵”对“龙龙”(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他们是一对夫妻)“提起离婚诉讼”,作者的意思是一旦诉讼成功,两人经判决离婚,就出现了“妻离子散”的状况。但实际上,一旦判决成功,两人的夫妻关系就不再存在,这就不符合“妻离子散”的使用条件了。需要知道的是,“妻离子散”中的“离”不是指离婚,而是指离散。另外,对于文中的当事人“茵茵”来说,“离婚诉讼”是她的主动选择,就凭这一点,“妻离子散”的使用也是不合适的。
还要指出的是,“妻离子散”虽是反映家庭内部状况的词语,但它是以家庭中的丈夫为视角而展开的一个词语,这与汉语使用环境的社会历史有直接关系。这段文字是以文中“余阿姨”的视角展开的叙述,而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余阿姨”是文中“提起离婚诉讼”的“茵茵”的母亲,从常情来说,她的视角也就是女儿“茵茵”的视角,而在她们的视角,使用“妻离子散”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妻离子散”改为“分崩离析”之类的词语。“分崩离析”指的是分裂瓦解,它的使用对象可以是集团、国家等群体性对象,家庭也是这样一个对象。文中“茵茵”所提起的“离婚诉讼”一旦成功,她和“龙龙”组成的家庭就不复存在,使用“分崩离析”来描写这种状态是合适的。


编辑:邓秋雨

144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22:42: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87)


零落 língluò 拾遗 shíyí


2022年6月28日《福州晚报》第7版刊登文章《北海观日》。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阿弥绑着头灯,提着锈红的旧渔桶一深一浅地向前走着,零落在海岸线的村民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用火钳随意地拾遗些海豆芽和海瓜子。”句中的“零落”和“拾遗”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零落”。“零落”是个多义词,可以指花叶脱落,如“草木零落”;可以指事物衰败,如“家道零落”,还可以指事物稀疏不集中,如“零落的枪声”。句中的“零落”用的是最后一个意思,但当“零落”这样用的时候,它的使用对象一般只能是各种事物,不包括人。句中的“零落”,使用对象是“村民”,“村民”是人,“零落”不能适用。
再看“拾遗”。“拾遗”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拾取他人遗失的东西,如“路不拾遗”;二是指补充他人遗漏的事物或缺失的地方,如“拾遗补缺”。句中的“拾遗”用的是前一个意思,但是,“拾遗”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拾遗”带上了宾语“海豆芽和海瓜子”,这不合其作为不及物动词的使用要求。
可以把“零落”改为“零星出现”之类的话语。“零星”表示数量不多而又零碎、分散,它作为一个形容词,一般只能修饰动词,形+动结构“零星出现”用于作为人的“村民”是合适的。可以把“拾遗”改为“捡拾”。“捡拾”意为拾取,即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拾”是一个及物动词,可以支配句中的宾语“海豆芽和海瓜子”,因此用它来替换不及物动词“拾遗”是合适的。


编辑:邓秋雨

1444#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5:54: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88)

文静 wénjìng 动态 dòngtài 表情 biăoqíng
2022年6月29日《新民晚报》第16版刊登文章《梅雨·蛙鸣》。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小河很文静,只有路灯在水中反射出淡淡的微光,看不见蛙类跳跃的动态和鼓噪的表情。”这个句子中的“文静”“动态”和“表情”等3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文静”。“文静”表示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文静”的使用对象一般应是人(主要是孩子和青年女性),不能用于动物和各种事物。句中“文静”的使用对象是“小河”,但“小河”是一种自然事物,“文静”不能适用。当然,在童话等文学作品中,如果对“小河”赋予人格化处理,作为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段,“文静”可以用于“小河”,但这需要语境的配合,而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并未对自然事物作人格化处理,因此“文静”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再看“动态”。“动态”主要是指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如“社会动态”。“动态”的词义有一定的抽象性。句中说的是“蛙类”“跳跃”的身体活动,这可以让人用肉眼看见,带有一定的具象性,“动态”的词义与此不合。
再看“表情”。“表情”是一个兼类词,作动词用时指通过语言、姿态以及面部变化表露内心想法,如“表情达意”;作名词用时指面部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如“表情放松”。句中的“表情”用为名词。句中的“表情”存在两个方面的使用错误,一是“表情”的使用对象只能是人,句中将其用于“蛙类”不合适,也不能用拟人来理解;二是“表情”用于和“鼓噪”搭配,但“鼓噪”是一种声音(在句中指“蛙类”的鸣叫),但名词意义的“表情”不包括声音,因此这种搭配是错误的,“表情”不能适用于这个句子。
可以把“文静”改为“安静”。“安静”有一个意思指没有声音,不嘈杂,这个意思既能用于人,也能用于物,和句中的“小河”搭配是合适的。可以把“动态”改为“动作”。“动作”指身体的活动,人和动物都可以用,用于句中指“蛙类”的“跳跃”是合适的。
对“表情”的修改比较复杂,一般地说,可以把“表情”改为“声音”,“鼓噪”是一种“声音”,简单地看这样修改是可以的。但是原句把“跳跃的动态”(“动态”已改为“动作”)和“鼓噪的表情”并列在一起,共同接受“看不见”的支配,把“表情”改为“声音”后,“声音”不能接受“看不见”的支配。因此,这里还需要切断修改后的“鼓噪的声音”和“看不见”的搭配,为其另行加上合适的支配语。综合而言,可以把“看不见蛙类跳跃的动态和鼓噪的表情”分开来,改为“看不见蛙类跳跃的动作,听不到它们鼓噪的声音”。更进一步,改为“看不见蛙类的跳跃,听不到它们的鼓噪”也是一种合适的修改。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表情”的释义不准确。《现汉》释文写道:“①动词。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达意∣这个演员善于~。②名词。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严肃∣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现汉》为这两个义项的释义都存在一定的错误。
第一,动词义的“表情”,《现汉》规定“从面部或姿态”,这表明《现汉》认为动词义的“表情”来自“面部”和“姿态”。但除了这两个方面,语言也是产生动词义“表情”的一个途径,事实上语言还是动词义“表情”的重要产生途径。因此,词典在解释“表情”的动词义时,如果要交代其途径,应该把语言和“面部”“姿态”一起交代。
第二,名词义的“表情”,《现汉》释文又说“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但是,名词义的“表情”,只能是指发生在“面部”的神情表现,“姿态”是一种身体动作,身体的动作变化不是“表情”(当然语言更不是),这是“表情”的名词义和动词义的一个重要区别。
编辑:邓秋雨

1445#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5:54: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89)

先是 xiānshì 查阅 cháyuè


(一)
2022年6月29日《新民晚报》第8版刊登报道《每天遛狗,却无视同住老父病死》。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当民警接报后向王某询问了解情况时,王某先是谎称自己在父亲死亡前一段时间不在家中,但经公安查阅监控发现王某说法矛盾,有重大作案嫌疑,遂立案侦查。”句中的“先是”和“查阅”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先是”。“先是”是一个连词,用在一个句子的上半部分,表示某种动作或情况发生在前,句子的下半部分写出另一种动作或情况,并用“然后”“后来”之类的词语与“先是”呼应,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上引句子中只是说了行为主体“王某”所从事的“谎称”的行为,后面没有其他行为与之呼应,连词“先是”在句中失去照应,不合使用。
再看“查阅”。“查阅”的意思是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查阅”的指向对象要求是书刊、文件等可以让人阅读的文本类事物。句中“查阅”的指向对象是“监控”(这里可以理解为监控设备,即“探头”),但“监控”不是文本类事物,“查阅”不能适用。
可以把“先是”删去。句中只说了行为主体“王某”一种行为,没有出现其他行为,“先是”的使用是用不着的。可以把“查阅”改为“查看”。“查看”的意思是检查,观察,它的指向对象可以是文本类事物之外的其他各种事物,句中的“监控”(监控设备)可以接受它的支配。
(二)
2019年6月12日《长沙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言子祠感怀》。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我得承认,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以上史料,我全是临时查阅的。我之所以要‘翻箱倒柜’查阅言偃,是因为前不久,我被一座破败不堪的祠庙给震撼住了。”这段文字两个地方用到了“查阅”,其中第二个“查阅”的使用有误。
“查阅”是由“查”和“阅”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其中的词素“阅”表示阅读,即表示其行为主体是要通过阅读来知晓有关事宜,这决定了“查阅”的指向对象只能是书刊、文件等可以让人阅读的文本类事物。这段文字中第一个“阅读”的指向对象是“史料”,“史料”包括可以阅读的文本,因此这个“查阅”用得没问题。但是,文中第二个“查阅”的指向对象是“言偃”,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言偃”是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可以阅读的文本类事物,因此这个“查阅”不合使用。
一般来说,文中第二个“查阅”可以保留使用,只要把其指向对象“言偃”改为“有关言偃的资料”之类的话语。但是,前文已有“以上史料,我全是临时查阅的”的说法,后文再说“查阅有关言偃的资料”,用语太过平直呆板。考虑到行为主体“我”之所以要“查阅……史料”,其目的是要从“史料”中寻找出“有关言偃的资料”,因此把第二个“查阅”改为“查找”更好,当然后面的指向对象仍然要改为“有关言偃的资料”之类的话语。这样修改以后,行为主体“我”先是“查阅……史料”,然后是在“史料”中“查找有关言偃的资料”,语意逐渐推进,表达上就更准确。

编辑:邓秋雨

1446#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5:5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卢作孚从来没有加入过共产党,但“央广网”今天凌晨却开起了国际玩笑,把卢作孚说的话作为“渝籍共产党员金句”陈列出来(见图)。你们怎么无知到如此程度?

编辑:邓秋雨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5:5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0)

决然 juérán 俨然 yănrán

(一)
2022年7月1日《兰州日报》第11版刊登报道《做深耕时代沃土的“纪录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他的内心决然不似外表那样波澜不惊,俨然藏了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句中的“决然”和“俨然”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决然”。“决然”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很坚决,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意志等,如“毅然决然”;二是表示必然,一定,通常用于表示对事理的推论,如“你这样做决然没有好结果”。句中说的是对“不似外表那样波澜不惊”这一判断的高度肯定,这个意思不能用“决然”表示。
再看“俨然”。“俨然”是个多义词,可以表示庄严、庄重的样子,如“俨然不苟”;表示整齐的样子,如“屋舍俨然”;还可以表示仿佛,好像的意思。句中的“俨然”用的是最后一个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当“俨然”这样用的时候,就表明其指向对象只是给人一种相像的感觉,实际上对使用主体来说并不真实,只是看上去相像,如“他端坐正席,俨然是位权威人士”,这话的实际意思就是说“他”实际上并不是“权威人士”。正因如此,“俨然”的这个词义是含有一定的贬义的,在特定场合会表示出对使用主体的某种否定。上引句子中的“俨然”用于形容“藏了一颗永不服输的心”,但按作者的意思,这是使用主体“他”的真实状态,在这个指向对象前加上“俨然”,反而造成了对这个指向对象的否定,这与作者要表示的原意不合。
可以把“决然”改为“绝然”。“绝然”表示坚决肯定的意思,跟“绝对”“完全”差不多,用于句中是合适的。“俨然”则可删去。需要注意的是,“波澜不惊”和“藏了一颗永不服输的心”这两个短语之间存在语意对立关系,因此在删去“俨然”后,需要在同一位置加上转折连词“而是”,这样整个句子的语意就清晰了。
(二)
2020年1月1日《光明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主流大片实现了美学升级与守正创新》。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过去一些自恃清高的艺术片和主流价值缺失的商业片,也开始从‘艺术与商业决然对立’的悖论中走出来,在追求娱乐性、可视性和大众性的同时,在核心价值的传导上朝主流大片靠拢,以更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价值观和文化担当引领主流价值。”句中的“决然”一词使用有误。
“决然”在这个句子中修饰动词“对立”,但“对立”在句中并不表示人的一种态度,而是表示“艺术”和“商业”这两种事物处于相互排斥的状态,“决然”则表示这种状态很明显的意思。但“决然”没有这样的词义,使用在句中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决然”改为“截然”。“截然”表示界限很分明,如“截然不同”“截然分明”,它的使用主体通常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编辑:邓秋雨

1448#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5:5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1)

婉转 wănzhuăn
2022年7月3日《文汇报》第5版刊登报道《鸣锣开戏!连台好戏回归申城夏夜舞台》。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梅花奖’得主黎安与沈昳丽将携手演绎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婉转爱情,演出也将拉开院团年度‘纪俞’活动的序幕。”这个句子中的“婉转”一词使用有误。
“婉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但仍需要对方听明白,因此说话时委婉曲折,如“你说话婉转些,不要伤了和气”;二是指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动听,如“鸟鸣婉转”。“婉转”的这两个意思,其使用主体一是人的言语,二是人说话、歌唱的声音以及部分鸟类的鸣叫声。句中的“婉转”用于修饰“爱情”,形容这个“爱情”错综复杂,但“婉转”没有这样的意思,使用在句中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合。
可以把“婉转”改为“曲折”。“曲折”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弯曲不直,其使用对象通常具有具象性,如“曲折的溪流”;二是指情况错综复杂,其使用对象通常具有抽象性,如“破案过程很曲折”。句中需要的是“曲折”的后一个意思,因此用它来替换“婉转”是合适的。

编辑:邓秋雨

1449#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20:53: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2)
蠢蠢欲动 chŭnchŭn-yùdòng 垂死挣扎 chúisǐ-zhēngzhá

2022年7月3日《合肥晚报》第6版刊登文章《被历史湮没的老韩郢》。文章记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华军队对中国一支名为“青年军”的地方队伍人员的残暴屠杀。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突然从外边跑进来很多鬼子,他们端着上了明晃晃刺刀的三八大盖,把这些赤手空拳的中国人围起来,知道情况不妙,有人吓得哭起来,有人蠢蠢欲动,无奈端着枪的鬼子紧相逼。”在另一处,文中又写道:“院里的人骚动起来想做垂死挣扎,周围的鬼子一阵乱捅,可怜手无寸铁的人们没有一个幸存……”。这两处文字中的“蠢蠢欲动”和“垂死挣扎”都存在使用错误。

“蠢蠢欲动”的意思是开始活动,准备捣乱。“垂死挣扎”意为接近死亡时作最后的挣扎,通常用来比喻失败或灭亡前竭力支撑,意图逃避灭亡。“蠢蠢欲动”和“垂死挣扎”都具有贬义,其行为主体一般要求是具有负面评价或处于负面地位的人或团体。文中“蠢蠢欲动”和“垂死挣扎”的行为主体是“中国人”和“院里的人”(即“青年军”人员),而与他们处于对立面的是“鬼子”(日本侵略者)。在汉语使用环境中,“鬼子”(日本侵略者)具有明确的负面评价(作者在引语所出全文中没有表示出与此不同的立场),那么在句中语境中与其处于对立面的“中国人”和“院里的人”(“青年军”人员),就应该具有正面性。文中说的是“中国人”和“院里的人”(“青年军”人员)面对“鬼子”(日本侵略者)的屠杀想要反抗,这种想法具有正面性,因此,对其使用“蠢蠢欲动”“垂死挣扎”这样的贬义词,在情感色彩上都是不适合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对句中的“中国人”“院里的人”(“青年军”人员)使用贬义词语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对与其处于对立面的“鬼子”(日本侵略者)的肯定,这与汉语主流使用环境中对“鬼子”(日本侵略者)的否定立场是完全相悖的,也与作者的本意不合。

可以把“蠢蠢欲动”改为“想要反抗”之类的话语,把“垂死挣扎”改为“殊死反抗”之类的话语。“想要反抗”是一种中性的说法,“殊死反抗”则倾向于褒义,用在这两处文字中都是合适的。

编辑:陶鹏辉

1450#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20:55: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93)
飘忽不定 piāohū-bùdìng

2022年7月3日《合肥晚报》第6版刊登文章《被历史湮没的老韩郢》。文中写道:“有一支来自吴山庙附近的队伍,名曰‘青年军’,共有30人,他们亦正亦邪,有时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骚扰老百姓,有时也打小股日本鬼子,捞点枪支弹药,日本鬼子视他们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想除掉他们,由于是地头蛇,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令鬼子头痛。”这段文字中的“飘忽不定”使用有误。

“飘忽不定”的意思是摇摆,不确定。“飘忽不定”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与人有关的抽象事物,如“他的眼神飘忽不定”“他的情绪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文中“飘忽不定”的使用对象是“一支来自吴山庙附近的队伍”(即“青年军”),这是一个由人组成的集体,不具有抽象性,“飘忽不定”不能适用。

可以把“飘忽不定”改为“行踪不定”“行迹不定”之类的话语。“行踪不定”“行迹不定”的使用对象都要求具有具象性,用于描写文中由人组成的一个集体,即“一支来自吴山庙附近的队伍”是合适的。只是要注意的是,文中在此之前另有“来无影去无踪”的说法,如果使用“行踪不定”,就会出现连用两个“踪”字的问题,因此,使用“行迹不定”在表达上的效果更好。

要注意的一点是,“飘忽不定”虽不能用于具象的人,但这里说的只是真实存在的人。如果这个人是神仙侠客之类的虚拟人物,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他们超出于真实人的本事,则又是可以的。

另外要指出的是,从“由于是地头蛇”开始的话与上文在语意上有转折,其前面需要加上表示转折意思的连词“但”,“是地头蛇”的前面还宜加上主语词“他们”。

编辑:陶鹏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