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21#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22:14: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66)
品性 pǐnxìng
2022年6月7日《北京日报》第9版刊登报道《蒋子龙:人生就这样被文学“绑架”》。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网络、微信上的东西时效性极强,一出来顷刻成旧闻,不具备文学品性。”句中的“品性”一词使用有误。
“品性”的意思是品质和性格。“品性”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人,但句中的“品性”,其使用对象是“文学”,“文学”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品性”不能适用。
可以把“品性”改为“品质”。“品质”有两个词义,一是指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的思想、认识、性格方面的本质,这个意思的使用对象也只能是人;二是指事物的特性或物品的质地,这个意思的使用对象通常是事物、物品,用于句中正合适。
编辑:吴漫

1422#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21:08: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67)
报道 bàodào 不合 bùhé
(一)
2022年6月9日《光明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英语全国卷:考查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比如全国甲卷,语法填空题报道了一位盲人徒步穿越古丝绸之路并沿途做环保的经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这个句子中的“报道”一词使用有误。
“报道”是一个兼类词,作动词用时指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把新闻传播出去,作名词用时指新闻稿。句中的“报道”用的是动词义,但不管是动词义还是名词义,“报道”的使用对象都必须是媒体类事物。句中“报道”的行为主体是“语法填空题”,但“语法填空题”是一个题目,不是媒体类事物,“报道”不能适用。
可以把“报道”改为“讲述”之类的词。“讲述”意为叙述,它的使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本、文章等文本、文字类事物,句中的“语法填空题”作为一种用文字事物,可以产生“讲述”的行为,因此“讲述”适合使用。
(二)
2021年9月1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微中见善》。文中写道:“1977年恢复高考前,父亲被生产大队推荐去读师范学校,这对于他这个农家子弟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但父亲一家人却未抱多大希望。去学校报道必须有公社开具的推荐信,当时公社叶书记和祖父关系不合,如果他随便找个理由不签字盖章,父亲就没法继续念书了。“这句话中的“报道”和“不合”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报道”。“报道”的意思是传播新闻,句中说的是“父亲”向“学校”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引语所出文中说的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父亲”被生产大队推荐去读师范学校),“报道”的词义不合使用。
再看“不合”。“不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不符合,如“不合规范”“不合要求”,其使用对象通常应是某种标准、制度等;二是指不一致,如“意见不合”“尺寸不合”,其使用对象出自不同的主张,要求等,“不合”的这两个意思,其使用主体都不能是人,句中“不合”的使用主体是“公社叶书记”和“祖父”两个人,句中是说他们两人的关系不和睦,“不合”不适使用。
可以把“报道”改为“报到”,把“不合”改为“不和”。“报道”和“报到”,“不合”和“不和”分别是两组同音词,但它们的词义有区别,这是需要注意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释义,按其动词义和名词义给出了两个义项,这没有问题。但《现汉》在解释“报道”的名词义时,释文写道:“用书面或广播、电视等形式发表的新闻稿”,并举例证为“他写了一篇关于赛事的报道。”这个释文不是很准确。
第一,用“书面”和“广播、电视”并举不合适,“书面”指的是用文字写出来的形式,编者用它来指报纸和刊物,但它不能和“广播、电视”对应,因为后者虽然可以用声音和画面传播新闻,但并不必然排斥文字稿(即“书面”)。另外,网络早已成为目前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释文既然用了列举法,在列举时就不应漏掉这个重要的形式。
第二,这条释文把“报道”的名词义定义为“发表的新闻稿”,这与事实不合,有的已经写出但尚未在相关媒体上刊登的新闻稿,也称为“报道”。比如在报社内部,编辑可以对记者说:“你这篇报道写得不好,因此未上版面。”被编辑否定的这篇新闻稿虽然未发表,但仍可称为“报道”。其实,《现汉》为“报道”名词义提供的书证也看不出是否发表。因此,对于“报道”的名词义,不应将是否在相关媒体上发表作为释义的必要内容。
编辑:吴漫

1423#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21:13: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67)
报道 bàodào 不合 bùhé
(一)
2022年6月9日《光明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英语全国卷:考查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比如全国甲卷,语法填空题报道了一位盲人徒步穿越古丝绸之路并沿途做环保的经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这个句子中的“报道”一词使用有误。
“报道”是一个兼类词,作动词用时指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把新闻传播出去,作名词用时指新闻稿。句中的“报道”用的是动词义,但不管是动词义还是名词义,“报道”的使用对象都必须是媒体类事物。句中“报道”的行为主体是“语法填空题”,但“语法填空题”是一个题目,不是媒体类事物,“报道”不能适用。
可以把“报道”改为“讲述”之类的词。“讲述”意为叙述,它的使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本、文章等文本、文字类事物,句中的“语法填空题”作为一种用文字%C
142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20:0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68)
同步 tóngbù
(一)
2022年6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第5版刊登报道《长期居家人群没必要频繁核酸检测,及时纠正核酸检测的非法强制措施》。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以后,相关部门要及时将检测结果同步到健康码等平台,让公众能够尽快地查询到自己的检测结果。”这个句子中的“同步”一词使用有误。
“同步”本是一个物理学专科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相对关系,引申后通常可泛指相互关联的事物在变化上保持协调一致。句中的“同步”使用的是引申义。需要注意的是,“同步”虽然是一个动词,但它叙写的是动作的一种状态,而不是这种动作本身,因此它在使用中可以做另一个动词的修饰语,但它不能直接带上宾语。句中的“同步”带上了“健康码等平台”,这不合“同步”的使用要求。
可以在“同步”后加上“发布”“登载”“传送”之类的动词(原句“同步”后面的“到”可以删去),这样,“同步”就不再对“健康码等平台”产生支配作用,“健康码等平台”改由这些动词支配,而“同步”在句中的作用就是修饰这些动词,表示在“检测结果”和“健康码等平台”这两者之间,这些动词所叙写的动作具有协调一致的特性。
(二)
2020年12月25日《四川日报》第15版刊登报道《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惊蛰”之醒》。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凌云青自学成才、努力上进同步的时光,应和着中国改革开放,重视人才与技术的历史潮流。”句中的“同步”一词使用有误。
“同步”的引申义具有粘连性,需要与其他相合的成分搭配在一起才能清晰表意,如“同步发展”“保持同步”。“同步”的这种粘连性决定了它在使用中不能单独作名词的修饰语,也不能单独作名词的谓语。句中的“同步”,和“上进”并列一起,共同修饰名词“时光”,但“上进”的词义不具有粘连性,具有单独表意功能,可以这样使用,而“同步”不具有这样的功能,不合使用。
可以把“同步”删去。当然,作者使用“同步”,可以理解为是想说行为主体“凌云青”与时代发展进程(或“凌云青”追求的其他什么目标)“同步”,如果要保留这样的意思,需要对这个句子作很大的修改,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同步”的引申义是这样写的:“泛指互相关联的事物在进行速度上协调一致”,并举书证为“实现产值、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长”。这个释文存在瑕疵:第一,“事物”与“进行”的搭配存在问题。第二,释文规定“同步”的引申义表现在“速度上”,这是缺乏科学性的。“同步”的引申义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在“速度上”,但并非全是如此,事实上《现汉》所举书证就是对此的否定。因此,《现汉》对“同步”的引申义需要作出修改。
编辑:吴漫

1425#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0:1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69)
飘零 piāolíng
2022年6月11日《文汇报》第7版刊登文章《窗外的玉兰树,花开四月天》。文中写道:“谁曾料,明灯骤灭,春光不再。先生一去,大树飘零。恩师不还,寒风萧瑟。”这段文字中的“飘零”一词使用有误。
“飘零”有本义和引申义两个词义,其本义指的是花、叶子等脱离母体从空中坠落,飘落,其引申义通常用来比喻人流落在外,失去依靠。“飘零”的这两个词义,各有其使用对象,本义的使用对象是花、叶子之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份量很轻,故而在脱离母体坠落时往往不是直线下坠,而是随风飘荡逐渐下行,引申义的使用对象是人。句中的“飘零”用的是本义,作者用“大树”来比喻“先生”,用“飘零”来比喻“先生”的去世。但是,虽然用“大树”来比喻“先生”是可以的,但一方面“大树”都是根植于地的,另一方面“大树”的份量也是比较重的,它在倒下时不会显示出随风飘落的状态,通常都是直接着地,“飘零”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可以把“飘零”改为“倾倒”。“倾倒”有一个意思是歪斜而倒下,这是“大树”倒下时的常见状态,用“大树倾倒”来形容在自己心目中地位较高的“先生”的去世,是比较合理的。
编辑:吴漫

1426#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23:51: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70)
(一)
分晓 fēnxiăo
2022年6月11日《文汇报》第7版刊登文章《只有下棋可以让我忘记读书》。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一来一往本想杀个明白,结果输赢尚未分晓,窗外的天色已经分晓了……”。句中用到了两个“分晓”,其中第二个“分晓”使用有误。
“分晓”最常用的意思是指事情的底细或结果,通常的说法是“见分晓”(但单说“分晓”也可以),句中第一个“分晓”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使用没有问题。“分晓”还可表示明白,清楚,如“此事你一定要说个分晓”。句中第二个“分晓”与“天色”搭配,表示“天色”在早上刚刚亮起来的时候,但“分晓”没有这样的词义,不合使用。
可以把句中第二个“分晓”改为“破晓”。“破晓”的意思是天刚亮,这个意思符合句中语境。
(二)
扯动 chědòng
牵连 qiānlián
2022年6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5版刊登报道《徐则臣:“回到故乡”是另一种意义的“到世界去”》。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小说主人公初平阳走出故乡,又不断返回故乡,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反复扯动,牵连出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句中的“扯动”和“牵连”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扯动”。“扯动”的意思是拉扯着使出现变动或移动。“扯动”是人所从事的具体的动作,其动作的幅度通常都比较小,如“扯动衣角”。句中说的是行为主体“小说主人公初平阳”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的位置变换,“扯动”的词义不合表达需要。
再看“牵连”。“牵连”的意思是某个人或某件事影响到另外的人或事,也可指拉扯在一起联系起来。这两个意思的“牵连”,通常都要涉及两个方面乃至更多的方面,并且要求使用对象具有负面性,是行为主体所不希望出现、不愿意接受的。句中“牵连”的使用对象是“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但这个概念并没有负面性,“牵连”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扯动”改为“流动”或“走动”。“流动”有一个词义指人变换位置,“走动”有一个词义表示人的行走活动,这两个词用在句中都可表示行为主体“小说主人公初平阳”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的行动状态,用在句中是合适的。“牵连”可以改为“串联”或“串连”(现在通常用“串联”),“串联”(或“串连”)有一个意思是一个一个地联系起来,这个意思用于句中是合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把“牵连”改为“串联”(或“串连”)以后,还需要把后面的趋向动词“出”还为“起”。
编辑:吴漫

142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3 13:09: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71)


繁忙 fánmáng

2022年6月12日《新民晚报》第1版刊登报道《上海今天正式入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整个6月中旬都将是雨多晴少,阵雨、雷雨变得繁忙,加上夏天逐渐发力,空气湿度增大搭配着逐渐攀升的气温,闷热潮湿在所难免。”这个句子中的“繁忙”一词使用有误。

“繁忙”的意思是事情多,没有空闲。“繁忙”是人的行为,因此这个词的使用主体通常只能是人。句中“繁忙”的行为主体是“阵雨”和“雷雨”,但它们都是自然现象,“繁忙”不能适用。

可以把“繁忙”改为“频繁”。“频繁”的意思是次数多,句中说的是“阵雨”“雷雨”的次数多起来,“频繁”是适用的一个词。

编辑:张铭麟


1428#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19:0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72)

自诩 zìxŭ 印行 yìnxíng 耽溺 dānnì

2022年6月12日《北京晚报》第16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为“叶灵凤:自诩为‘爱书家’”。这个标题中的“自诩”一词使用有误。文中写道:“这些文章除第一部分《读书随笔》是在上海印行的外,其余都是在香港写作发表的,对于内地读者来说,就是初见。它们证明了叶灵凤自诩的‘爱书家’之本色,一辈子都耽溺在书海。”这段文字中的“印行”“自诩”和“耽溺”等3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自诩”。“自诩”意为自我夸耀。“自诩”是一个贬义词,使用这个词,表明作者对行为主体有否定的意思,其所夸耀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存在,如“他自诩棋术高明,却经常输掉”。上引文题和正文中的“自诩”,其行为主体都是“叶灵凤”,所夸耀内容为“爱书家”这个称号,但作者对“叶灵凤”并无贬意,认为“爱书家”这个称号对于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自诩”与作者真实意思不合,不适合使用。

再看“印行”。“印行”的意思是印刷并发行。“印行”是一个出版业务的专科词,其使用对象通常应是图书之类的出版物。文中“印行”的使用对象是“这些文章”,但“文章”只是出版物上的内容,它本身并不是图书出版物,“印行”不能和它搭配。

再看“耽溺”。“耽溺”指沉溺,过度迷恋。“耽溺”是一个贬义词,使用这个词表明作者对行为主体和指向内容都持负面性态度。在所引文字中,“耽溺”的使用对象是“叶灵凤”。指向对象是“书海”,但作者对这两者都持有正面性态度,“耽溺”与作者的这种情感不合,不适合使用。

可以把标题和正文中的“自诩”都改为“自许”(标题中的“为”可以删去)。“自许”意为自我称赞,自我期许,它与“自诩”不仅读音相同,而且词义也区别不大,但不像“自诩”那样含有贬义,可以用于正面性的使用对象。可以把“印行”改为“刊发”。“刊发”指刊登发表,它的使用对象是文章之类的事物,合于这里使用。对于“耽溺”的修改,关键在于应该选用一个没有贬义的词,以与作者的情感倾向合拍,可以改为“沉浸”之类的词。“沉浸”有一个意思是比喻人比较深地处于某种环境、气氛或思想活动中,这个意思倾向于表现正面性的事物,合于文中使用。

编辑:张铭麟


1429#
 楼主| 发表于 2022-6-15 18:57: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73)


乘坐 chéngzuò


2022年6月15日《长江日报》第5版刊登报道《家属状告两部门索赔被驳回》。文中写道:“河道护栏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群众因靠近水面而发生意外,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其作用为隔离,并非乘坐。”这段文字中的“乘坐”一词使用有误。


“乘坐”的意思是坐在交通工具上出行。“乘坐”在使用中要注意的,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坐在汽车、火车、船、飞机等具备通行功能的交通工具上,二是行为主体通常要求是人以及由人捕捉或豢养的高等动物。文中的“乘坐”,其行为主体坐的是“河道护栏”,这是一种固定设施,不具备通行功能,因此不是交通工具。另外,“乘坐”在文中与代词“其”搭配,而“其”指代的对象是“河道护拦”,这样就让“河道护拦”成了“乘坐”的行为主体,不合情理。由此可见,“乘坐”一词在这段文字中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乘坐”改为“供人就坐”之类的话语。“就坐”的意思是在座位上坐着,前面加上“供人”,表明代词“其”(指代“河道护拦”)与动词“供”搭配,而“就坐”的行为主体是“人”,这样整段文字的意思就清晰明白了。


此外,也可以把“乘坐”改为“座位”之类的词。“座位”有一个意思是指公共场所供人坐的设施,这个意思也符合文中语境,并且不用在其前面加上“供人”之类的话语。但是这样的修改是把原来的动词“乘坐”改成了名词“座位”,虽然无碍于意思表达(甚至可以认为比前一种修改的效果更好),但改变了话语的语法结构,与原句的结构有较大变化,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编辑:张铭麟


143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6 16:4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74)



犯不着 fàn·buzháo 拧 nǐng


2022年6月16日《新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汉字的故事》。文中写道:“除了‘丑’和‘醜’,类似的情况还有‘面’和‘麵’。前者是‘面孔’的‘面’,后者是‘面条’的‘面’,本来也是井水与河水,互相犯不着,如今也被活活拧成了一股水。”这段文字中的“犯不着”和“拧”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犯不着”。“犯不着”的意思是没必要,不值得,也说“犯不上”。文中说的是“井水”和“河水”这两个事物(文中用来比喻“面”和“麵”这两个字)之间不存在什么关系,“犯不着”的意思与此不合。


再看“拧”。“拧”指的是把物体固定住并用力使其向确定方向旋转,如“拧螺丝”。“拧”作为一个动词,它的指向对象要求是可以由人力固定住并旋转的固形物体,文中“拧”的指向对象是“井水”和“河水”,但这两种事物都不是固形物体,不能由人力固定住,“拧”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犯不着”改为“联系不上”“没有干系”之类的话语,把“拧”改为“搅”。“搅”的意思是搅拌使两种以上的事物混和在一起,它的指向对象可以是液体类事物,对于文中的“井水”和“河水”,要让它们成为“一股水”,动词用“搅”是合适的。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