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级肖淑娟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4-1-4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在思想上,改革也推动和完善了其发展。1978 5 10 , 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 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的文章。文章指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2]文章自始至终没有点“两个凡是”,但是,文章实际上揭示了“两个凡是”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击中了它的要害。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期间2007年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都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面,改革也是功不可没。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为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的30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不断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年。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增加。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同时带来了国家财力的增加。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短缺是当时外汇储备的基本特征,出口创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动力。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1]
这一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中南京大学的胡福明, 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是重要参与者, 而吴江先生以及时任《光明日报》的主编杨西光则起到重要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载于《理论动态》(总第60),1978510


132#
发表于 2014-1-4 11:22:49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在政治、经济上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之外,在民生的建设上,改革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吹来了春风。建国后,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经济发展很快,使民生得到改善。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确定,为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前提条件。[1]但之后受“左”的思想影响,反“右”、“四清”、“社教”的开展,特别是十年“文革”,一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宁要资本主义草,不要社会主义苗”,搞“贫穷社会主义”,把人民生活的改善等同于资本主义,使人民生活徘徊不前,到“文革”后期,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善民生成为政治禁区,影响了民生的改善。
中国人民民生得到高度关注和改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是我们党改善民生力度最大、成就最显著的时期。“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落后的经济、票证式的生活,使人们深刻明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始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人们摆脱贫穷,过上美好新生活等这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它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要想解决甚至根治,改革才是长远之计。几十年改革的经验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1、李小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胡福明、孙长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J]. 《理论动态》,1978年,第60
3、祝福恩:改革开放30年改善民生的价值导向及基本经验[J].《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1]
《改革开放30年改善民生的价值导向及基本经验》,祝福恩


133#
发表于 2014-1-4 11:23:32 | 只看该作者
是外卖方便了我们,还是我们成就了外卖
——初探校园外卖“江湖”
记者/肖淑娟
“大学生拨打次数最多的电话号码是楼下外卖的电话”,一句玩笑话,把大学宿舍里“外卖一族”们的形象呈现出来:睡睡懒觉,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吃个外卖。叫外卖似乎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基本用餐原则”。外卖既方便,又比吃泡面健康,只需要动手打个电话而已,这样一来,日子过得倒也惬意。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所代表的这样一个“外卖一族”,在学校周边,正在催生一个外卖的江湖。那么,到底是外卖方便了我们,还是我们成就了外卖?

学生:有人觉得方便,有人担心卫生
周六,小西(化名)睡了个懒觉,起床时已经将近中午。像往常的周末一样,她拨通了外卖电话,“喂,请问是外卖吗,要两份蛋炒饭和两碗牛肉面。12-542寝室。嗯,好的,再见。”
小西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大二的学生 。“星期天的时候起床太迟,又不想换衣服下楼,所以喜欢叫外卖。”从这学期开始,小西就养成了周末叫外卖的习惯,并且通常是和宿舍的另外三位室友一起叫。在小西的桌子上,放着四五张外卖的传单和订餐卡。
“大一的时候课比较多,每天都要出门,所以也没叫过外卖。”大一时,小西每天和同学去食堂或学校外面的餐馆吃饭,而到了大二,课程变少了,周四、周五都没课,她就和室友们待在宿舍里,午餐和晚餐基本都是用外卖来解决。
其实学生食堂就在宿舍旁边,小西也没觉得食堂的饭菜像网上流传的那么难以下咽,“就是人变懒了,图方便。”事实上,她和室友们经常叫的外卖就是楼下食堂的饭菜。
和其他的外卖相比,小西觉得还是食堂卖的比较实惠。“我们通常都是吃炒饭和面之类的,一般就是67块钱左右,但是如果吃炒菜的话,一荤一素都要差不多20块。”不仅价格比较便宜,食堂的外卖更吸引小西和同学的一点还在于不收“跑路费”,“学校外面的外卖没明说要收,但其实是加在饭菜钱里面的。”
134#
发表于 2014-1-4 11:23:48 | 只看该作者
食堂的外卖是直接送到宿舍,“很方便,而且服务态度相当好。”小西说。
和小西不同,在西南交大希望学院读大二的魏越同学表示,自己上大学以来,只有一次因为考前在宿舍复习功课没空出门而叫了外卖,其余时间都是自己去食堂或校外吃饭。“爸爸妈妈一直都跟我说外卖不卫生,我自己也这么觉得。”魏越觉得,还是自己到店里吃比较放心,而且,“天气越来越冷,等外卖送到的时候也冷得差不多了”。
而成都大学的杨国鸿同学则“从没叫过外卖吃”。对于叫外卖的行为,他表示很不能理解,“有食堂啊,又那么近,为什么要叫外卖呢?”魏越和杨国鸿都认为,外卖送到也需要时间,不如自己出去吃。

送餐员:兼职的上佳之选
今年读大一的袁越偲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新生。大一的课程少,课余时间很充足,让她想利用空闲时间去兼职,“而且我花钱太厉害了,得自己补贴自己才行”。
袁越偲选择的兼职就是帮学校食堂送外卖。“其实做这个挣的钱很少很少的,送一份才得5毛钱。”和她一起兼职送外卖的还有三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每天的订单分到每人头上并不多,遇上自己在上课的时候,袁越偲还会把任务给其他人。最多的时候,她一天也只有5块钱的收入。
“但是这个是有空才去送,都是利用空余时间,所以不会耽误上课。”袁同学表示,兼职送外卖的同学每天可以免费在老板那里吃饭,“所以一个月还是可以节约很多钱的。”
作为袁越偲的“同行”,今年读大二的徐达在西南科技大学外的“面哥面嫂”饭店兼职送外卖。
徐达成为同学们口中的“外卖哥”的一员是今年10月的事。每周有五天,他骑着电动车去送外卖,车后的箱子里装着外卖,一栋楼一栋楼地送。
老板给徐达的薪水是每份外卖抽成12%,因而他的工资数目不固定,一月一结。最多的时候,他一天送过大概45份外卖。“天气不好、运气好的时候,外卖送得多。”他笑称自己是“送得多就吃肉,送得少就喝粥”,不过每月的收入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基本开销。
135#
发表于 2014-1-4 11:24:05 | 只看该作者
徐达送过的外卖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送到男生宿舍,女生叫外卖的相对少一些。而和他一起兼职送外卖的另外五个人也都是男生。“外卖哥嘛。”他笑。这份工作在他看来还不错,尽管很辛苦,“下雨也要送,冬天还很冷”,但是他表示,如果时间能安排得过来的话,还是愿意继续做下去的。

商家:为增加客户各显神通
早上9点半,西南科技大学新区外的“阿里郎台式快餐厅”(以下简称“阿里郎”)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员工们把桌椅摆放整齐,开始准备各种材料,店主钟老板也来到店里。
钟老板的这家店是2008年开的,出售台式快餐,以各种拌饭和盖饭为主,价格在10元到14元不等。生意刚开始时,店里并没有开设外卖业务,直到经营了半学期之后,“看学生有这个需要,而且各方面也都筹备好了”,钟老板决定开始派人送外卖。
由于店在新区,叫外卖的顾客也是以新区的学生为主。“我们的客人男生女生的比例都差不多,可能男生稍微多一点”,钟老板表示,在中午、下雨天,叫外卖的同学会比平常多一点,“尤其是要考试的时候,同学们都猫在寝室复习,就没时间出来吃饭了,那时候的外卖送得多。”
对于经常打电话叫外卖的同学,老板会把电话和地址都记下来,方便送餐员送餐。
钟老板的收益中,外卖所占营业额的比例不低。这项业务的发展前景不错,他打算继续做下去。
而“芋仙子台式甜品”店的袁老板,则是今年才打算开设外卖服务的。甜品店是2012年开的,一直没有送外卖的服务。今年西南科技大学准备建设标准化食堂,袁老板乘势在学校七食堂盘下了140平米的店面,开了一家分店,准备将其打造成“标准化食堂的一个校园高档消费区”,以此扩大甜品店的销路。这个分店,也是袁老板外卖服务的一个“试点”。
136#
发表于 2014-1-4 11:24:21 | 只看该作者
“食堂里的店和外面的店卖的东西会有不同,有汉堡、奶茶等等,价格也比外面便宜”,袁老板说,在食堂新店里买一杯奶茶只需要4块钱,是老店价格的一半,并且可以派人送到宿舍。他相信这样的营销手段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消费。
至于送餐员,袁老板打算在学校招聘学生来兼职,“暂时只招一个,如果以后生意好的话,会考虑继续多招几个人。”
“金园”是今年4月在西南科技大学校外开张的台式餐馆。在餐馆的传单上,印着“专业的便当外卖团队”的字样,店长晏小姐说,餐馆是在四川范围内的连锁店,所以一开始就有总店做出的外卖口碑打基础。店里的外卖规定是15元起送,单个餐点价格在1425元不等,“目前我们的外卖收入占营业额的一半”。
一天之内,店里最多送出过100多份外卖,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送到学校宿舍。店长表示,在周末和中午,叫外卖的人比较多,高峰期是在上午11点半到中午1点之间。
在店门口贴着一张招聘启事,其中有一项是招聘送餐员。晏小姐表示,店里一天可能需要两名送餐员,工资是按工作小时结算,一小时8元。
到学校门口走一圈,同学们手上通常会拿着各种各样的传单,而这其中宣传外卖的又占了多数。发传单,在老板们看来是最容易想到也最为有效的招揽顾客的方式。“阿里郎”的钟老板说,每家店的老板可能有不同的宣传方式,但是发传单是绝对不会少的。而“金园”的店长表示,除了发传单以外,他们还会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宣传,“因为客人多数都是要用这类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这样他们更容易看到,也方便宣传。”
137#
发表于 2014-1-4 11:24:52 | 只看该作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加强版限娱令”,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不得在黄金时间播放,每季选一个节目在黄金时间播放;每天至少播30min国产纪录片或少儿节目;卫视频道的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对农节目的播出比例不得低于总时长的30%。这些规定的利弊之间如何权衡?

限制版权模式节目的引进,有利于通过这一举动“逼迫”卫视创新;但规定每天至少播30min国产纪录片或少儿节目,在当前国产纪录片和动画片产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未免有点强人所难。电视台虽然是国营,但已经无法摆脱自己强烈的商业属性,对观众的“胃口”是第一位的,如此“安排”电视节目的播放,是不是有些不把观众“放在眼里”?

138#
发表于 2014-1-4 11:25:21 | 只看该作者
《新快报》记者刘永洲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跨省刑事拘留,中国记协对此表示密切关注,并已介入调查。记协屡遭吐槽不作为,此次终于介入记者被抓事件。
记协屡遭吐槽不作为,此次终于介入记者被抓事件,在如今这样一个记者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使人稍感有所安慰。但是结果如何有待时间考证。
139#
发表于 2014-1-4 11:25:54 | 只看该作者
《文革的发动:1966年的中国》听后感
文革是一个敏感词。我还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有大量篇幅来描述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是如何快速崛起快速发展,而关于那个动荡荒芜的10年,却只有一个角落有一个段落的描述,并且还是以维护、原谅的口吻。
如果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结果多于细节,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对它持怀疑态度。对于我们来说,文革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和发生,脑子里除了几个人名和几个名词之外,却再也搜索不出来其他更有意义的东西。越神秘,我们对它越好奇。文革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四人帮到底是怎么回事?毛泽东在这十年里做了什么?
其实,听了韩钢老师的讲座录音以后,我的疑惑还是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我发现的是另外一个现象:政治是一盘很大的棋。
当年全民崇拜毛泽东的景象,我实在无法想象和理解,就像当年老师跟我们讲前苏联人民都叫斯大林为“斯大林爸爸”一样感到不可思议。也许谈到抗日、革命、斗争,毛泽东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似乎还热衷于持续不断的阶级斗争。他的危机感和忧虑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140#
发表于 2014-1-4 11:26:08 | 只看该作者
韩钢老师说,文革的发动不是林彪不是四人帮发起的,其实是毛泽东发起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断,我确实受到了冲击。而随着讲座内容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我开始越来越觉得,政治家的手都是沾血的。
每个人、每个党派、每种立场,其实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一个位置和那一份权威。权力也许确实是会使人上瘾的吧。毛泽东号召基层的人“造反”,其实就是要维护自己的权威。也许我的理解过于简单,但听了那些复杂的会议、决策,我觉得政治家们首先还是一个人,具有人的控制欲、自私性。当毛泽东发现高层、中层的人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时候,他不高兴,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要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威。
以前我们都觉得刘少奇可怜,被文革迫害至死,晚景凄凉。但韩刚老师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毛泽东路线、刘少奇路线,其实刘少奇和毛泽东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只是针对的点和一些执行的方向不同。也许我们从来都觉得有好人有坏人,一个人不是坏人就肯定是好人,这与我们小时候受到的一些教育也许有一定关系。但是,政治很复杂,人很复杂,不是我们那么单纯理解就可以看透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