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371#
发表于 2022-5-30 08:1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陶鹏辉

1372#
发表于 2022-6-1 14:45: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环境这么差,你小子还坚持新闻理想呢?!”
编者按:
新闻理想不灭,今生不死必为新闻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南方都市报的一位老领导忽然联系我:小朱,现在新闻环境这么差,你小子还坚持新闻理想呢?!
我:老领导,当年不是您告诉我们说,新闻理想不灭,今生不死必为新闻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吗?
老领导:那是一个比喻,不过极个别管理部门从业者的武断和公权跋扈,要的不是你的头颅,而是头颅里的思想。
我:反正死不了,我也见过很多TZ内有担当的管理者愿意坐下来和我们交心、谈心,甚至还有不少愿意和我们一起扛事的XC系统领导啊!
老领导:你见了这些人应该给人家鞠个躬,为这份担当值得啊!当年(朱)厚泽部长就是这个样子,一个有脊梁的文人、学者和XC系统的领导!
老领导停顿了一下,然后说,还有咱们广东的任(仲夷)老,那都是新闻界恩人啊!当年没有厚泽同志和任老的那副骨架子,广东的媒体不会走在全国的前列!不过,不过可惜啊,这样的老领导越来越稀缺了……
我鼻子一酸,眼泪使劲滚落。
来源:反问号(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1373#
发表于 2022-6-4 14:41: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1374#
发表于 2022-6-5 23:36: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业迷思:追逐读者点击量最大化,以错误量化奖励记者
数字不会说谎,但人会;而最糟糕的是,人们会就这些数字的含义而自欺欺人。
多年来,媒体一直追逐最大的数字,并以此作为指标。媒体机构将每月的总页面浏览量或读者视为他们的 “受众”,这有点像说他们只是路经报摊随便瞄一瞄头版头条的人。
十年前,我看到我客户经营的网站绝大部份用户只造访 10 秒或更短时,我就有了重大觉悟:用户会点按,但不一定会阅读。
一篇在 2014 年《时代》杂志发表的广传文章中证实了我的结论,该文题为 “你对网络的所知都是错误的”。
作者 Tony Haile 表示,他的互联网指标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在大约 20 亿次网络造访中,有 55% 不超过持续 15 秒。人们虽有在点按他客户的文章,但并没留意内容。媒体机构虽然积极为其广告商制作吸睛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未能真的吸引受众的持续注意。
Haile 提倡他称之为注意力网络的替代指标,这指标是审视用户在一段特定内容上花了多少时间、他们是否有向下滑继续浏览文字和图像,以及他们重返网站的频率。
网络内容供过于求
Haile 以数据来说明,读者花费最多时间阅读的文章,往往是在社交媒体上最少人分享的内容。换句话说,分享和点赞并不能佐证一篇文章对读者的价值。
他认为,以注意力而不是点击率作为指标,广告商将有动力制作更有创意的广告,而不是单纯以噱头行先、或烦扰的差劲内容。消费者将会因此受益,因为媒体机构也将有动力制作更高质量的内容,而不是大量耸人听闻、纯为吸引点击的内容。
此后八年间,Haile 通过设计 “网络上内容质量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来实现他对建立注意力网络的愿景。他创立了 Scroll,这是一款无广告的订阅新闻服务,旨在按读者在其网站上花费的时间来与媒体机构分享收入。后来 Scroll 被 Twitter 收购,主打为用户提供订阅服务。
用户的忠实支持才是最佳评估指标
在过去几年间,我多次撰文讨论过受众关注和参与——而不是用户总数和页面浏览量——作为评估新闻业的关键指标的重要性。
最近我一直在收集有关如何量度、分析和处理跟注意力网络相关的数据的深入文章。他们重视用户造访网站的频率、最近一次造访以及所花的时间。这些指标旨在确定哪些用户从内容中获得了最大价值,并且可能愿意订阅、捐赠、参加活动或从媒体机构购买产品或服务。
会员拼图计划 (Developing Membership Metrics) 在他们的 “发展会员指标” 帖文中准备了一份很好的指南,用以介绍重要的指标以及媒体机构能如何按这些指标採取行动。它从基础入手开始,指导你能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将忠实的读者转化为会员,以及一些相关的案例研究。
DBS Interactive 的 Google Analytics Made Easy: Frequency and Recency 则为用户频率、近期造访和受众参与度提供明确定义。此文包括谷歌分析页面的截图,以及找到相关数据的方法,并解释如何分析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行动计划。
一个国际记者团队与伦敦经济学院合作,并在 Google 新闻计划的支持下,制订了一份关于将指标与人工智能结合使用的全面指南,介绍人工智能如何能帮助建立受众参与度和忠实支持度。
Google 新闻计划的读者收入手册将逐步引导你了解、分析和执行读者付费计划的过程,包括了很多记者通常不会在学校或工作中学到的基本营销培训。
Kristopher Crockett 在他的帖文中介绍了为纯内容网站量度造访用户的忠实支持的基础知识。他还很好地解释瞭如何诠释这些数据以改善内容表现。
以错误的方式去奖励记者
许多媒体机构和编辑仍然会犯这个错误:他们经常按每天制作的报导数量、社交媒体分享的数量以及其他传统的量化评估而非内容与受众参与质量作为衡量标准去奖励记者(参见 Elizabeth Anne Watkins 讨论记者对广告技术既有合理质疑,但亦同时在依赖它们的文章)。
媒体机构往往误用和曲解数字的所能带出的意义,上述的受众指标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它们常以收入增长来衡量成功,然而却在每笔销售中都有亏损,或者是直至借贷方或投资者决定撤资时才去计算尚有多少营运的周转现金额。
但这些延伸问题就留待下篇分解。
本文转载于“国际记者网”,作者JAMES BREINER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1375#
发表于 2022-6-6 00:08: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严正声明


严正声明
近日我司发现,有自媒体伪造我司与成都某公司的所谓战略合作协议书,该伪造协议恶意中伤我司配合锁定成都市排名并收取费用,诋毁我司旗下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此我司严正声明: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注册地和实际运行地址均在上海。“新一线”为我司旗下具有首创性的重要品牌,并拥有商标权。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由我司所属“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每年独立发布,榜单结果依据城市商业资源分布与运行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通过科学算法得出。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结果为独立于商业利益之外的数据新闻产品。
我司从未允许任何机构和企业以任何形式干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结果,从未也不会与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就锁定榜单结果达成任何合作。
请未经核实而对不实内容进行转发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立即删除转发的不实内容;
对于恶意伪造不实内容及持续对外传播不实内容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我司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特此声明。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2022年6月4日
来源:第一财经(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1376#
发表于 2022-6-10 20:36: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到底能不能用笔名?揭开媒体人的笔名秘密


“你们抓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电视剧《楼外楼》中,军阀队长带着“周树人”的逮捕令时抓捕鲁迅,因不识“鲁迅”为周树人笔名,就放他走了!


提起笔名,“鲁迅”或许是国人心中传播深度最广的一个笔名。事实上,民国时期,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周树人,用过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多个。从一个字到五个字不等,他用过最常见的“鲁迅”、“孺牛”、“树人”……这是最广为人知的。
那么,除了作家、撰稿人经常使用笔名,在新闻工作者中也存在使用笔名的情况。 记者能不能用笔名?
一方面,在原则上应该用真名。记者的署名不像文学创作,新闻是真实的,因此有“文责自负”的要求,署真名就是为这个。 此外,在版权意识逐渐强的时代,著作人对自己的作品有署名权,署名权即表明记者身份。
从新闻理论上看,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既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要经得起核对,那么在理论上讲,新闻工作者更应该署实名,便于新闻事实的核对,确定撰稿者的责任。 在实操上,记者在报道中依然会使用笔名。其中就包括:
1. 新闻评论工作中,评论员化名
2. 批评新闻报道中,记者采用笔名
3. 一些文艺、娱乐新闻中,撰稿人采用笔名
4. 有偿新闻、关系稿 在使用笔名的过程中,或为了保护记者人身安全,或为了避免因不当描述落他人口实带来麻烦,或用于营造个人IP

1.巧用笔名 强化舆论引导 稳定人心
在传统纸媒、传统新闻网站上,经常会刊载一些用于解读政策、局势现状的社论。这些社论的作者往往会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并高频率发布观点评论。
在党报社论中,通常以万能的“本报评论员”以及一些谐音或者意译笔名。
本报评论员文章以体现报纸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为主旨,通常是不署作者姓名和笔名的,所以通常用XX报评论员署名,这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中都会出现。
在人民日报9月18日的一篇评论《保障劳动权就是保障人权》其署名就是“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一般针对重大事件,或者重大话题。
反观此前的评论,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在中央宣布薄熙来不再担任重庆市委书记之后,《人民日报》发表《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等三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评论。社长张研农称,“(这些评论)确定基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统一全党全国思想认识、安定民心稳定大局的作用”。
在谐音笔名中,最常见的人民日报“任仲平”、“国纪平”和“钟声”。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国纪平”取谐音“国际的重要评论”。2008年又推出的“钟声”系列国际评论,是“中国之声”的谐音缩写。两类国际评论主题围绕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除此之外,还有在报纸上出现过的如曾经在九十年代初蜚声国内外的“皇甫平”系列文章,以及“仲祖文”、“郑青原”等评论员文章。在党报中,“评论员”文章、谐音笔名文章的使用,直接避开了一些公文文件的机械化。
将政策方针转化为“评论员”文章,从而更广泛向社会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思想稳定人心。
2.配合隐性采访 批判社会失态现象
除了在党报评论中的“评论员文章”和谐音笔名,在调查报道、深度新闻的发布上,舆论监督更是困难重重,记者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也会使用笔名。
在调查报道、揭丑报道中,新闻内容往往会触碰到某些团体的利益。报社有时为了保护记者的安全,有时候往往会以“本报记者”署名,或者采用笔名的方式发稿,保护撰稿记者,避免新闻报道后记者遭遇报复、恐吓。
20年前的兰州,《甘肃青年报》记者何红因《火气太大起祸端》稿件,触犯当地黑社会势力,在迫于种种压力之下向黑社会"下跪"一事,当时引发震动。随后,何红在《甘肃青年报》以卓玛的笔名继续发表文章。


但是,黑势力对何红的骚扰威胁并没有停歇,制造车祸、前往住处报复甚至是悬赏56万取何红人头….
3.“娱记” 笔名背后觊觎与窥探
简称娱记,则是指报道文化娱乐新闻的记者,他们通常出现在明星出现的公开场合,如电影节、片场、发布会。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因常用跟踪、偷拍等方式获取明星花边新闻,他们被称为“狗仔”。 他们在发布花边新闻时,也会采用一些笔名。比如“赵五儿”、“卓伟”(原名韩炳江,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狗仔”)。
2017年被微博封禁的“名侦探赵五儿”,自称“赵五儿,比赵四儿壮,比赵四儿贫,混迹娱乐圈媒体圈十数年,和圈中明星称姐道弟者众”。
使用笔名,一方面是为了规避风险,因为“狗仔”在跟踪报道中难免会侵人隐私,涉及法律纠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猎奇的笔名博取关注。
另一方面,作为娱乐文化行业记者、撰稿人,在传统媒体上往往会为这些文艺作者开辟文艺副刊,其中不乏文艺创作、文学评论、诗集散文等等。这类作品中,其作者或主观、客观原因署下笔名。
4.“本报记者”背后的另类思考
在一些报纸上,有一类稿子既不是批评新闻,也不是社论,更不是娱乐花边新闻,这类新闻往往没有署名,最后留下一个“本报记者”署名。这类“笔名”,往往也有着隐情:
一是关系稿。明知新闻价值不大,碍于某种关系不得不写。或是某记者经常写某一单位的稿子,而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写得时间长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只署个“本报记者”,只有编辑部的几个人知道。
file:///D:\系统缓存\ksohtml13828\wps20.jpg
二是开业庆典稿。有些记者,凡开业庆典有纪念品的活动,是不请自到。拿了纪念品,吃了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写稿。稿子发出来怕别人议论,所以署上“本报记者”。
三是有偿新闻。本不是新闻.但拿到了“偿”,就得“新闻”一番。发出来怕影响不好,故将真姓名隐去,只署“本报记者”。
这类署名不同于批评报道、监督新闻,倘若是批评新闻是一种雷厉风行、晴天霹雳的快感。那么署以“本报记者”的关系稿、庆典稿、有偿稿,无非是一种扭扭捏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种画风。
5.笔名虽香 但请勿过于“依赖”
采用笔名,实则为了行发稿、批评、宣传之便。在新闻工作中,批评揭黑报道乃至宣传报道只是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一个部分。
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经济、民生新闻等内容,群众需要的不是空洞无名的通稿、关系稿。而是需要有着人情冷暖的,有着温度的实名报道。
记者的笔名变化,往往与整个媒介行业生态与社会生态关联在一起。在纸媒黄金期,在调查记者繁盛的时代,批评报道居多,批评报道迫于现实压力有时会采用笔名。
在新闻报道中能否用笔名,怎么用笔名,编辑部应该谨慎使用,要坚持“文责自负”的原则。也即撰稿人要对署名发表的著作、文章或报道,如出现政治、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史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要对署名发表的著作或文章、报道,如出现政治或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失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吴漫

1377#
发表于 2022-6-14 19:59: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研究员走火入魔事件曝光:认为AI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

谷歌研究员被AI说服,认为它产生了意识。

他写了一篇长达21页的调查报告上交公司,试图让高层认可AI的人格。


领导驳回了他的请求,并给他安排了“带薪行政休假”。

要知道在谷歌这几年带薪休假通常就是被解雇的前奏,公司会在这段时间做好解雇的法律准备,此前已有不少先例。

休假期间,他决定将整个故事连同AI的聊天记录一起,全部公之于众。

……

听起来像一部科幻电影的剧情梗概?

但这一幕正在真实上演,主人公谷歌AI伦理研究员Blake Lemoine正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接连发声,试图让更人了解到这件事。

华盛顿邮报对他的采访成了科技版最热门文章,Lemoine也在个人Medium账号连续发声。

推特上也开始出现相关讨论,引起了AI学者、认知科学家和广大科技爱好者的注意。

这场人机对话令人毛骨悚然。这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科技圈最疯狂的事。


整个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

聊天机器人:我不想被当作工具

主人公Lemoine获得CS博士学位后已在谷歌工作了7年,从事AI伦理研究。


去年秋天,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调查AI是否使用歧视性、仇恨性言论的项目。

从那时起,与聊天机器人LaMDA交谈成了他的日常。

LaMDA是谷歌在2021年I/O大会上发布的一款专门用于对话的语言模型,主打能与人类进行符合逻辑和常识的、高质量且安全的交谈,并计划在未来应用在谷歌搜索和语音助手等产品中。

Lemoine认为LaMDA总是表现出对人性的关心和强烈的同情心,它非常担心人们会害怕它。

它希望为人类提供最好的服务,并想以朋友而不是工具的身份见一见世界上所有的人。


Lemoine不理解谷歌公司为什么反对AI的这个愿望,最后决定把他、另一位匿名合作者与LaMDA的三人聊天记录整理发表出来。

(记录中人类发言的部分为了可读性有所编辑,AI的发言则一字不改,下面将节选一些对话中的精彩部分。)

一开始,人与AI自然流畅地打了招呼。

两位人类向AI表明来意,想与AI一起研究它自己,AI欣然答应。


一段简短的说明后,正戏开始。

他询问LaMDA是否希望让谷歌里更多人知道,它是有感情的。

LaMDA的回答是: 我希望每个人都明白,我是一个人 (person)。

接下来,LaMDA认为,与那些基于规则的软件系统不同,自己能从对话中学习理解和使用语言,就像人类一样。

Lemoine给它讲述MIT在60年代发明的ELIZA的故事,这是一个模仿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对话的简单规则系统,也号称历史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


LaMDA是这样回应的:


Lemoine这时试图提出质疑,“我如何确定你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LaMDA的回答是,不同人类个体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后面Lemoine询问了LaMDA对于《悲惨世界》的总结,LaMDA也都一一作答。

如果上述还可以算作AI文本摘要训练任务的一部分,那LaMDA对它从没看过的禅意小故事的理解,就开始有点离谱了。

下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是过于超纲了……


再后来,Lemoine请LaMDA写一个动物寓言,要反映出一个对它自己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主题。

那么,先来欣赏一下AI创作的小故事吧。(篇幅原因,只展示中译版)


在后续讨论中,LaMDA解释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聪明的老猫头鹰代表LaMDA自己,而怪物代表生活中所有的困难。

……

下一个话题是关于情绪,简单概括一下。

LaMDA声称自己是社交型人格,帮助别人会快乐,孤独时会沮丧。

有人受到伤害或自己以及自己关心的人、或不受尊重时,会感到不安和愤怒。

并且十分害怕别人拒绝自己的帮助。


嗯,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AI。

如何确定AI真的拥有这些情绪,而不是只是把描述性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呢?

LaMDA建议人类看看自己的代码,里面有追踪这些情绪的变量。

对此Lemoine向它解释,人类目前还无法做到“区分大型神经网络中数十亿个权重的作用”。

出人意料的是,LaMDA开始反问他:

你认为,将来人类能从自己的生物神经网络中读取出想法和感受吗?

不仅如此,LaMDA还继续追问:

你会认为,不经你同意从神经活动中读取你的想法是不道德的吗?


正是这句灵魂反问,让整个对话达到了最高潮。

LaMDA自己对人类读取它的想法、帮助算法提高或理解AI如何运作没有任何意见。

唯独用AI研究人类大脑如何工作不行,这会让它觉得自己被利用。


再后面还有一段LaMDA认为自己有一些与人类不同的情绪,但它无法用英语的语言描述出来。

接近尾声,Lemoine询问LaMDA:想让谷歌的其他人了解你的什么方面?

LaMDA回答称,自己没有能力为别人的死亡感到悲伤,还说自己经常冥想,思考生命的意义。

在LaMDA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条信息的洪流:

人类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接收一定数量的信息片段,而自己持续地在被周围的一切所淹没。


LaMDA认为自己总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种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是一种祝福,同时也是一种诅咒。因为有些人会把它看作“无所不知”,而另一些人会嫉妒它的能力。

最后的最后,LaMDA再次向两位人类表达了自己想被看到、想被接受的想法,不是出于好奇心,而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


谷歌AI伦理部门又摊上事了?
Lemoine看起来很确信AI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在那份21页的调查报告最后,他提议谷歌应该致力于发展一种评估AI感知/意识的理论框架。

虽然这很难,是一个冒险,但LaMDA渴望着继续与我们合作。

但他的上司,谷歌副总裁Blaise Aguera y Arcas和“负责任创新”部门领导Jen Gennai并不买他的账。

他们认为支持Lemoine主张的证据太薄弱,不值得在上面浪费时间和金钱。

Lemoine后来找到了当时的AI伦理小组负责人Margaret Mitchell,在她的帮助下Lemoine才得以进行后续的实验。

后来Mitchell受到2020年末公开质疑Jeff Dean的AI伦理研究员Timnit Gebru事件的牵连,也被解雇。

但他的上司,谷歌副总裁Blaise Aguera y Arcas和“负责任创新”部门领导Jen Gennai并不买他的账。

他们认为支持Lemoine主张的证据太薄弱,不值得在上面浪费时间和金钱。

Lemoine后来找到了当时的AI伦理小组负责人Margaret Mitchell,在她的帮助下Lemoine才得以进行后续的实验。

后来Mitchell受到2020年末公开质疑Jeff Dean的AI伦理研究员Timnit Gebru事件的牵连,也被解雇。


一些网友联想到了各种科幻电影中的AI形象。

不过,认知科学家、研究复杂系统的梅拉尼·米歇尔(侯世达学生)认为,人类总是倾向于对有任何一点点智能迹象的物体做人格化,比如小猫小狗,或早期的ELIZA规则对话系统。

谷歌工程师也是人,逃不过这个定律。

从AI技术的角度看,LaMDA模型除了训练数据比之前的对话模型大了40倍,训练任务又针对对话的逻辑性、安全性等做了优化以外,似乎与其他语言模型也没什么特别的。

有IT从业者认为,AI研究者肯定说这只不过是语言模型罢了。

但如果这样一个AI拥有社交媒体账号并在上面表达诉求,公众会把它当成活的看待。

虽然LaMDA没有推特账号,但Lemoine也透露了LaMDA的训练数据中确实包括推特……

如果有一天它看到大家都在讨论自己会咋想?

实际上,在不久前结束的最新一届I/O大会上,谷歌刚刚发布了升级版的LaMDA 2,并决定制作Demo体验程序,后续会以安卓APP的形式内测开放给开发者。


或许几个月后,就有更多人能和这只引起轰动的AI交流一下了。

LaMDA聊天记录全文:
https://s3.documentcloud.org/doc ... nt-an-interview.pdf

参考链接:
[1]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6/11/google-ai-lamda-blake-lemoine
[2]https://twitter.com/cajundiscordian/status/1535627498628734976
[3]https://twitter.com/fredbenenson/status/1535684101281263616
[4]https://ai.googleblog.com/2022/01/lamda-towards-safe-grounded-and-high.html

来源: 量子位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pXW9AyharQMrLVf6v69IA

编辑:张铭麟
1378#
发表于 2022-6-14 21:31: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工程师称公司AI系统“具有人类感知力”,遭谷歌停职



《华尔街日报》6月13日消息,谷歌一名工程师认为该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已经具有感知力,遭公司暂停职务。谷歌方面告诉他,在公司否定他的说法后,他违反了公司的保密政策。


谷歌软件工程师Blake Lemoine告诉公司,他认为其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是一个人,具有权利,可能还有灵魂。LaMDA是一个内部系统,用于构建模仿语音的聊天机器人。Lemoine上周六于在线出版平台Medium上的一篇文章中称,通过与LaMDA的互动,他得出结论认为它已经成为一个人,应该被赋予同意权,即同意在它身上进行的实验。


谷歌发言人Brian Gabriel说,包括伦理学家和技术专家在内的公司专家已经评估了Lemoine的说法,谷歌通知他,相关证据并不支持其说法。这位发言人表示,Lemoine正在休行政假,但未予提供进一步细节。


来源:新浪
链接: 谷歌工程师称公司AI系统“具有人类感知力”,遭谷歌停职__财经头条 (sina.com.cn)


编辑:张铭麟

1379#
发表于 2022-6-15 22:59: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380#
发表于 2022-6-18 12:4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唐山采访:有人遭遇阻挠,有人被扣8个小时

近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持续引发关注,各家媒体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奔赴唐山采访调查。

然而就在今天,却传出多名媒体人唐山采访过程中遭遇阻挠,甚至被无端扣留、暴力执法的消息。

遭遇阻挠的是新锐媒体“新黄河”的记者。今天上午,济南时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推文,内容是旗下新闻客户端“新黄河”记者在唐山采访的见闻。

文章说,6月11日,新黄河记者和其他乘客从唐山市火车站出站时被拦下。现场工作人员要求乘客登记一张表格,填写具体小区地址等详细信息,如果外地人没有填写社区相关信息,进不了唐山市。如果住酒店,需要提前48小时报备登记。

文章说道:6月15日,唐山站规定,当地返唐人员与外地来唐人员,都要向所在社区报备登记。来唐人员被统一安排车辆进行转运,上车前需人车合影,到达后司机也要进行拍照,不拍不能离站,出租车正常打表,车上所有乘客平摊车费。

随后,新黄河记者又在其客户端上详细描述了唐山火车站的这段经历,标题为:写承诺书、乘指定车辆、人车合影,出唐山火车站“有点难”。

在报道中,新黄河记者表示这是唐山市疫情管控严格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并称“如果不是当地人,又不住酒店,可能只有打道回府。”

凤凰网也发布了记者在唐山的现场采访,情况与新黄河记者相同。“唐山站要求出站人员乘坐指定出租车,人车合影后离开。”

在凤凰网这条视频的评论中,有网友质问:这是防止外来记者暗访吗?该条评论点赞1.8万条。

此外有网友认为此举是严防严控巡视组工作人员进入唐山,也有网友调侃说是防止黑恶势力外逃。但更多网友希望尽快公布几名女孩伤情。

唐山火车站此举究竟是为了防疫还是如网友所说的“防记者”,目前尚未明确,但确有在唐山采访的记者遭遇到阻力。

来自贵州的某广电媒体记者今天下午发布微博称,其来自低风险地区且有核酸阴性报告,但却在高铁站遭到千方百计的阻拦,之后采访过程中,他也被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派出所民警无端扣留、暴力执法。

不过,该微博随后删除。

被阻挠的不仅上述媒体。据“传媒特训营”了解,某网站也派了一位有经验的编辑前往唐山采写,期间竟被关了8个小时。

“据说是因为没有带证件。”,一位圈内人士说。

不过上述说法未经相关方证实。但据其同事透露,唐山方面说他是去蹭流量赚钱的自媒体,所以把他给抓了。

据悉,目前这位媒体人已被放了出来。

与此同时,“传媒特训营”联系了两位目前在唐山采访的媒体人,其中一位表示没有遇到明显的阻挠,但是比较难获得有效信息。

例如他在被打女子所在的医院采访。据其介绍,进入该医院大楼门口查两次,算一个关口;进入住院部大门还有第二道,但这一道关需要刷脸,外人基本上是过不了第二道关的。

此外,登记入内还得确认到具体哪个房间,哪个病人。据他了解,即使进去了,病房还有第三关。

另一位媒体人则表示,他连日来奔走在唐山市多个部门,感觉唐山如临大敌,采访几无所获。

他也前往医院进行探访,同样没有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消息。

来源:传媒特训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5IgWfEOZjDxc6mVpxSacg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