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371#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3:2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17)
朗朗上口 lănglăng-shàngkŏu
2022年4月20日《光明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音乐让我爱上中文》。文中写道:“那时在网络上听到了一首中文歌曲,节奏很好听,旋律朗朗上口。”这个句子中的“朗朗上口”使用有误。
“朗朗上口”指的是文辞通顺,便于诵读。“朗朗上口”的使用对象应是文章、诗词等文字类事物,句中“朗朗上口”的使用对象是“旋律”,但“旋律”是一种乐音,属于音乐范畴,它不是文字类事物,不能供人诵读,因此不能和“旋律”搭配。
一般地说,对“朗朗上口”的修改可以有多个选择。句中“旋律”的使用对象是“一首中文歌曲”,而“一首中文歌曲”的“旋律”,可以是委婉舒徐的,也可以是激越紧凑的,等等,可根据“一首中文歌曲”的“旋律”的实际情况,把“朗朗上口”改为“委婉舒徐”“激越紧凑”之类的话语。
但是,放到这个句子中,这样的修改却是有不足的。从整句话来看,作者是从“节奏”和“旋律”两个方面来对“一首中文歌曲”作出描写,但在音乐作品中,“节奏”应该属于“旋律”,“节奏”的快或慢本身也是“旋律”的内容,因此两者可以理解为一个方面,句中这样的描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保留“朗朗上口”的使用,而是把“旋律”改为“歌词”,就比较合适。“歌词”不仅因为其是文字类事物而可以和“朗朗上口”搭配,而且也能和“节奏”呈现为两个方面,用来描写“一首中文歌曲”。
编辑:屈妍君

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3:26: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18)
防护 fánghù
(一)
2022年4月21日《新华日报》第3版刊登报道《儿子说,我把妈妈借给你》。文中有句话写道:“将防护穿戴整齐后,推开一道道缓冲门,我们进入方舱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句子中的“防护”一词使用有误。
“防护”的意思是防备和保护。“防护”是人所从事的一种行为,其词义具有抽象性,句中的“防护”被作为动词“穿戴”的宾语,但“穿戴”能够接受的指向对象必须具有具象的色彩,“防护”不符合这个要求,不适合在句中使用。
可以把“防护”改为“防护服”。“防护服”指的是具备防备和保护作用的服装,它可以接受动词“穿戴”的支配,因此适合于句中使用。
(二)
2020年8月2日《羊城晚报》第7版刊登文章《跑警报》。文中有一句话写道:“那时我们‘学习’的是如何防护原子弹爆炸的袭击,经常的,在放学进入机场大门后,凄厉的警报声响起,我们迅速跑向附近的防空洞隐蔽。”句中的“防护”一词使用有误。
“防护”的指向对象,通常要求具有正面性,是行为主体需要保护的人或事物,如“这些精密仪器在运输途中要严加防护”,“精密仪器”就是需要保护的事物。上引句子中“防护”的使用对象是“原子弹爆炸的袭击”,但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原子弹爆炸的袭击”并不是需要保护的对象,而是人们努力要避免的情况,它具有负面性,“防护”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防护”改为“防范”。“防范”意为防备,戒备,它的指向对象通常是人们不希望出现的负面性事物,“原子弹爆炸的袭击”是人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况,使用“防范”是合适的。
“防范”和“防护”,在构词方式上基本一样,各自构词的两个词素“防”“范”和“防”“护”都是并列式,但“防范”的两个词素意思一致,对指向对象产生的作用也一致。而“防护”虽然是并列式,但是一个偏义复词,词义更多侧重于“护”。这决定了两个词在指向对象上的不同,“防范”指向负面性对象,而“防护”指向正面性事物。
编辑:屈妍君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3:27: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19)
面相 miànxiàng 刻薄 kèbó
2022年4月21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阮缃)给棠虹嫣打电话,问她有没有空出来喝咖啡。说好三点,足足捱到四点,棠虹嫣才匆忙走进来,前面几缕头发像麻绳一样,随意甩在额头边,面相刻薄。‘你今天看上去好憔悴,怎么啦?’阮缃问道。”这段文字中的“面相”和“刻薄”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面相”。“面相”指的是人的相貌。“面相”是一个人生来就有,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除非使用整形、易容等手段,通常很少能出现大的变化,而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面相”产生感觉时,一般都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文中说的是“阮缃”和“棠虹嫣”两个人见面时前者对后者的一个感觉,但是,从引语所出全文可以看出,她们是一对熟人,平时经常见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阮缃”不大会对“棠虹嫣”的相貌产生异样的感觉。实际上,从“阮缃”对“棠虹嫣”的发问中可以看出,“阮缃”注意到的是“棠虹嫣”脸上气色的变化,“面相”的词义与此不合。
再看“刻薄”。“刻薄”的意思是冷酷无情,对人苛刻。“刻薄”是人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通常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文中的“刻薄”与“面相”搭配,但“刻薄”通常不表现在人的相貌上。当然,上文已指出,“面相”的使用不合作者要表示的意思,作者要表示的真实意思是“棠虹嫣”脸上的气色,但即使按这个意思,“刻薄”也不能和它搭配。从“阮缃”对“棠虹嫣”的发问中可以看出,“阮缃”注意到的是“棠虹嫣”脸上的气色不好,“刻薄”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面相”改为“面色”“面容”之类的词,把“刻薄”改为“憔悴”之类的词。“面色(或面容)憔悴”,正是“阮缃”和“棠虹嫣”这对熟人见面时,前者对后者产生的一个感觉,使用在这段文字中适合其语境。
另外,引语中的“捱”是个异体字,已经废除,不应再使用,应改为“挨”。
编辑:屈妍君

1374#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3:2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0)
举动 jŭdòng
(一)
2022年4月22日《河北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从语言文化窗口审视时代变迁》。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上山虎’‘下山虎’‘大老虎’等‘虎’类新词语的产生,既是百姓对腐败官员的讽刺与鄙视,也体现了人民对政府大力反腐决心的认可,是对反腐举动的积极支持。”句中的“举动”一词使用不准确。
“举动”的意思是动作,行动。“举动”一般指个人的动作和行动,对社会的影响面通常不是很大。句中说的“反腐”按句中所说是“政府”的行动,而“政府”不是个人,其所推进的“反腐”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将其称为“举动”不合适。
可以把“举动”改为“行动”。“行动”也有动作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用于个人,但它还能表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某种活动的意思,使用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宏大,这个意思用于描写“政府”所推进的“反腐”的工作是准确的,因此“行动”适合于这个句子。
(二)
2021年2月10日《法治日报》第6版刊登报道《利用“猫池”设备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文中写道:“银灰色汽车每天都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漫无目的的闲逛,六七个小时一直不停歇。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文中的“举动”一词使用有误。
“举动”的使用对象一般应为人,文中“举动 ”的使用对象是“银灰色汽车”,“举动”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举动”改为“活动”或“状况”。“活动”有一个意思是行动,“状况”意为人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活动”和“状况”词义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不像“举动”一样只能用于人,而是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汽车”之类由人驾驶的交通工具,因此适于句中使用。
另外,文中“漫无目的的闲逛”宜改为“漫无目的地闲逛”。
编辑:屈妍君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3:28: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1)
拜读 bàidú 丛书 cóngshū
(一)
2022年4月23日《苏州日报》B叠第3版刊登文章《话说〈太仓“老底子”〉》。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拜读一本本朴实精美的丛书,由不得唤起了心中久违的淡淡乡愁。”这个句子中的“拜读”和“丛书”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拜读”。“拜读”的意思是恭敬地阅读。“拜读”是一个敬辞,它的指向对象是著作、书信等文字类事物,在使用中通常是在与作者交流时用以指向对方的著作、书信,以表示对交流对方的尊敬。引语所出全文并不是作者与“丛书”(“丛书”使用错误下文另作分析)作者的交流,而是写给读者看的对“丛书”的评论,在这种场景下,“拜读”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再看“丛书”。“丛书”指的是在一个总题名下,汇集若干本有共同特点的同类书组合成的一套书。“丛书”的特点是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本的,单本的书,即使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也不能称为“丛书”。句中的“丛书”,接受了数量词“一本本”的修饰,说明指的是“丛书”中各本单本书,而不是由这些单本书组合成的整套书。在这种情况下,“丛书”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拜读”改为“阅读”。引语所出文章的作者是在跟读者交流,使用对特定对象才能使用的敬辞“拜读”,对读者是不礼貌的,因此改为“阅读”是合适的。可以把“丛书”改为“书”,但这样的修改虽然可以接受,对作者原意却有所损伤,并且由于“书”是单音词,在语感上不是很妥贴。因此,还可以保留“丛书”的使用,把只能用于单本书的“一本本”改为可以用于多本书的“这套”,也可以把“一本本朴实精美的丛书”改为“这套丛书中一本本朴实精美的著作”之类的话语。
(二)
2021年3月22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文章《当影视作品的文本缺陷被“爽”所掩盖》。文中写道:“我并未拜读过原作,但从11年连载至今,仍有一众粉丝苦苦追文、不离不弃,不难想见,原作是有其过人的精彩之处的。”句中的“拜读”使用有误。
“拜读”在句中的指向对象是“原作”。但引语所出全文并不是作者和“原文”作者的交流。“拜读”作为一个敬辞,在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中没有需要尊敬的对象,“拜读”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拜读”改为“阅读”或“读”。
另外,句中的“11年”应改为“2011年”,“11年”的写法是不规范的。
(三)
2021年9月24日《新民晚报》第24版刊登报道《村志误将村民姓氏和事迹写错》。文中写道:“该村村委会于2016年底正式出版了村志丛书,书中记载了该村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村庄名人及其故事等。”
“丛书”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要有多本书组成。句中的“丛书”从引语所出全文可以知道只有一本,“丛书”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丛书”删去,不必用其他词来替换它。在删去“丛书”后,其前面的“村志”能够接受“出版”的支配。
编辑:屈妍君

1376#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16:58: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2)
变现bianxian
2022年4月24日《新民晚报》第7版刊登文章《陪我终老的“情人”》。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只得到处去捡碎玻璃和废铜烂铁去废品回收站变现,有时也到公墓里采摘万年青的叶子卖给余天成中药店,有了钱就直奔老宁波小书摊。”句中的“变现”一词使用有误。

“变现”的意思是把是非现金的财产通过兑换或交易换成现金。“变现”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公认的财产类物品,如黄金、有价证券等,它们既可以通过兑换换成现金,也可以通过交易换成现金。一般的物品,如劳动后得到的物品、家庭购置的家具等,只能通过交易换成现金,而不能通过兑换换成现金,因此通常不被视为资产,也就不能使用“变现”。句中“变现”的使用对象是“碎玻璃和废铜烂铁”,这些物品是行为主体“我”通过“捡拾”得到的,它们可以通过出售换钱,但不能通过兑换换钱,因此不被认为是一种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变现”不能适用。

可以把“变现”改为“卖钱”。“卖钱”的意思是出售物品以得到钱,句中的“我”通过向“废品回收站”出售“碎玻璃和废铜烂铁”以获得钱,“卖钱”的意思与此吻合,因此适用于这个句子。
                                                       编辑:吴漫
137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8:27: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3)
音乐 yīnyuè
(一)
2022年4月20日《今晚报》第7版刊登报道《津版好书入列新季书单》。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据悉,好书荐读活动将持续全年,每月向社会推荐重点主题图书,包括权威读本、理论力作、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画册、连环画、音乐集等……”。句中的“音乐”一词使用有误。
“音乐”是一种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具象化的物品作为其呈现体,也就是说,“音乐”不能为人的肉眼所看见,带有抽象色彩。句中的“音乐”和表示一种图书的“集”组合在一起,但“集”(即图书)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事物,这与“音乐”的抽象性是矛盾的。事实上,要求图书来承载“音乐”也是无法做到的。句中说的应该是“音乐”类的作品,但单说“音乐”不能表示这个意思。
可以把“音乐”改为“音乐作品”“音乐论文”之类的话语。以“音乐作品”来说,它既可以指“音乐”本身,也可以指用规定符号记载音乐的文本,这时候它就是一个可以为人的肉眼所见的具象的事物,多个这样的文本汇聚在一起,可以和“集”搭配,表示图书的意思。
(二)
2022年4月26日《光明日报》第9版刊登报道《把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文中写道:“舞剑时过去只有打击乐,李光演出时加上了音乐,音乐、舞剑与京剧的锣鼓点三结合,效果特别好。”句中的“音乐”一词使用有误。
句中用到两个“音乐”,其中第一个“音乐”的语境与“打击乐”对举,两个对举的概念要求它们之间必须是互不包容的关系。但“打击乐”既然称为“乐”,自然属于“音乐”,因此“音乐”不能和“打击乐”建立起对举的关系。
句中第二个“音乐”,其概念内涵应该与第一个“音乐”是一致的,在第一个“音乐”使用不准确的情况下,这第二个“音乐”也应该被视为不准确。但是,与第二个“音乐”形成对举的是“舞剑”和“京剧的锣鼓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排斥的,因此第二个“音乐”又可视为使用准确,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可以给第一个“音乐”的修改带来启发。
引语所出全文说的是京剧演出的情况,一般地说,可以把第一个“音乐”改为“弦乐”之类的词,“弦乐”是京剧演出常用的音乐手段,它和“打击乐”互不包容,可以对举使用。但考虑到后面出现的“京剧的锣鼓点”,很可能它和前面的“打击乐”指的是同一事物。如果这个判断能够成立,则可把“打击乐”改为“锣鼓点”,这样第一个“音乐”就不需要改了。“打击乐”和“锣鼓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说,而“锣鼓点”和“音乐”互不包容,可以对举使用。
编辑:吴漫


1378#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14:05: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4)
无端 wúduān
(一)
2022年4月26日《新民晚报》第8版刊登文章《魅力衬衫》。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就工作性质来说,我根本不需要穿衬衫,就是无端地喜欢,任性地买了一件又一件,初夏正好拿出来穿。”这个句子中的“无端”一词使用有误。
“无端”的意思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无端”通常用于说明某种行为或状态产生的原因,但这种行为或状态对于使用主体来说,通常都要求具有负面性,是行为主体所不希望出现,不愿意接受的,如“无端受辱”“无端挨批”。句中的“无端”修饰的是“喜欢”,但对于句中的使用主体“我”来说,“喜欢”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状态,具有正面性,“无端”不适使用。
可以把“无端”改为“没有来由”之类的话语。“没有来由”,意思是不需要理由,它与后文的“任性”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示使用主体“我”对“衬衫”的喜爱,用在句中是合适的。
(二)
2021年8月18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我的“能人”妈妈》。文中写道:“我经常想起妈妈,有时是白天,有时是梦里。每次都是无端而来,无端而去,一点也找不到规律。”这段文字中的两个“无端”使用有误。
“无端”在这段文字中分别修饰两个动词“来”和“去”,“来”“去”两个动词属中性状态,“无端”本来可以和它们搭配。但是,文中的“来”和“去”指的是“我”的“妈妈”在“我”的记忆中的出现状态(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妈妈”已经故去),反映“我”对“妈妈”的思念之情。从常理来说,对“妈妈”的思念是一种带有正面性的思想感情,因此,这两个“无端”的使用仍是不妥当的。
可以把这两个“无端”都改为“悄然”之类的词。“悄然”的意思是静悄悄,没有声息,用以描写“妈妈”在“我”的记忆中的出现状态是合适的。当然,“无端”说的是“来”“去”的原因,而“悄然”说的是“来”“去”的状态,这样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者原来的表达角度。但是,“妈妈”能够进入“我”的记忆中,已经说明了“我”对“妈妈”的感情,这就是“来”“去”产生的原因,因此把“无端”改为“悄然”,并不损害作者原意的表达。
编辑:吴漫

1379#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22:47: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5)
霹雳 pīlì
2022年4月27日《齐鲁晚报》第15版刊登文章《寂寞小书店》。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暴风中,闪电划破夜空,惊雷在云层里霹雳,老雷说,今晚不回家了,就在书店里睡吧。”这个句子中的“霹雳”一词使用有误。
“霹雳”指的是发生在云和地面之间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有很大的响声,能对人畜、建筑物、树木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句中的“霹雳”被用来作为“惊雷”的描写语,但“霹雳”本身就是“惊雷”,它不能说明“惊雷”发生的状态。从“霹雳”的语法性质来说,它是一个名词,通常情况下不能用来作为另一个名词“惊雷”的描写语,句中的“霹雳”用为“惊雷”的谓语,这是把这个名词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霹雳”改为“爆响”“炸响”之类的词。“爆响”“炸响”都表示突然发生剧烈的声响,选择其中之一来描写“惊雷”发生的状态是合适的。同时,“爆响”“炸响”都是动词,都可以和“惊雷”搭配。
编辑:吴漫

1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4-29 20:29: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326)
虚伪 xūwěi

2022年4月29日《湖南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戏剧中的真冲突不可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戏剧冲突’这一构成戏剧的本质性规律,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要素,在这些展演剧目中比较多的是或缺失、或浮浅、或虚伪的状况。”这个句子中的“虚伪”一词使用有误。
“虚伪”指的是不真实,不实在,作假。“虚伪”的使用对象通常是人,并可扩大至由人组成的机构、团体、国家等,是对使用对象或其言行的评价,如“这个人太虚伪”“美西方势力的一些做法比较虚伪”。句中的“虚伪”,其使用对象是“这些展演剧目”中的“戏剧冲突”,说的是这些“戏剧冲突”跟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虚伪”不能适用。
可以把“虚伪”改为“虚假”。“虚假”的意思是跟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常用于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戏剧冲突”是戏剧这种文艺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使用“虚假”是合适的。
对“虚伪”和“虚假”这两个词的区别,还可以从它们的反义词来认识。“虚伪”的反义词是“真诚”,意为真实诚恳,其使用对象也是人以及由人组成的机构、团体、国家等;“虚假”的反交词是“真实”,意为跟客观事实相符合,文艺作品是其重要的使用对象。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