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34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3:42: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86)

红树林 hóngshùlín 低矮 dī'ăi 根系 gēnxì 互相 hùxiāng

(一)
2022年3月20日《广州日报》第7版刊登新闻《〈海洋森林〉——94岁陈金章创作“海洋卫士”红树林》。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红树林低矮的根系交织成林,互相紧扣淤泥,形成象漂浮在海洋里一般的森林景观……”。句中的“红树林”“低矮”“根系”和“互相”等4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红树林”和“根系”。“红树林”指的是由成片的红树(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泥滩上)组成的林带,“根系”指的是一株植物全部的根的总称。在这个句子中,“红树林”和“根系”都与“交织成林”产生语意关系,但是,“红树林”本身是一片由树木组成的林带,出现“交织成林”这种行为的只能是一株株的红树,而“根系”基本上以埋于地表之下为生存形态,有少量植物的部分根会出现于地表之上,也都是紧贴地表,不可能出现“交织成林”的现象。因此,“红树林”和“根系”这两个词的使用都存在问题。
再看“低矮”。“低矮”指的是事物由下往上两端的距离比较短。“低矮”所形容的对象虽然两端距离短,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句中“低矮”的使用对象是“根系”,但“根系”大都埋于地表之下,而对地表之下事物的两端距离通常以深浅论而不以高矮论,因此句中“低矮”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当然,句中说的红树生长在海边,因为要遭遇海水的冲刷,有部分根系会裸露于地表之上,但通常呈现为紧贴地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低矮”仍是不合适的。
再看“互相”。“互相”是一个副词,表示彼此进行相同的动作或具有相同的关系,如“互相祝贺”“互相依靠”。“互相”的使用主体,通常要求成双作对,它们发出的相同动作都作用于对方,它们显示的相同关系也都以对方为联系者。句中“互相”的使用主体是“根系”,它们发出的相同动作是“紧扣”,但“紧扣”并不是“根系”之间互相以对方为对象的动作,“紧扣”的动作对象是“淤泥”,在这种情况下,“互相”的使用是不适合的。
对上述4个误用的词的修改,要有综合考虑。能够“交织成林”的应该是一株株的红树,而“根系”与“交织成林”是不能建立语法关系的,但它又与“紧扣淤泥”有语法关系。因此,可以把“红树林”改为“一株株红树”,“根系”前的“低矮的”可以删去,并把“根系”移至“紧扣淤泥”前,同时要把“紧扣淤泥”前的“互相”删去。但是。在这样改了以后,“根系”在和“紧扣淤泥”建立主谓关系以后,又和下面的“形成……森林景观”产生了主谓关系,这同样是不能搭配的。因此,还需要在两者之间加上适当内容切断这层关系。综合考虑之下,全句可改为:“一株株红树交织成林,根系紧扣淤泥,一片片红树林形成象漂浮在海洋里一般的森林景观……”。
(二)
2022年3月20日《解放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带来春天的东风,是旧相识》。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立春后的某一天,我推开窗,看见岸边渐次低矮以至于无的一脉青山,一夜之间都白了头。”这个句子中的“低矮”一词使用有误。
“低矮”是一个形容词。句中的“低矮”和“渐次”搭配在一起,是在说使用对象“一脉青山”发生的变化,但这是“低矮”这个形容词并不具备的使用功能,句中是把“低矮”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低矮”改为“走低”,“走低”在这里形容山势降低,和“渐次”搭配后,可以形容“一脉青山”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动态,用于句中是合适的。也可以把“低矮”改为“低下去”或“低下来”之类的话语。“低下去”和“低下来”分别是动词“低”和趋向动词“下去”“下来”的组合,表示动词“低”所显现的一种趋势。
编辑:蒋可心

1342#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16:17: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辨析| “师傅”和“师父”、“留传”和“流传”、“辽阔”和“寥廓”

  1.“师傅”和“师父”
  “师傅”是指师徒关系中传授技艺的人,或传授技艺的人的自称。也表示非师徒关系中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
  示例:
  1.“00后”师傅与“70后”徒弟的春运缘。
  2.虽然,我们做师傅的有一定经验优势,但是新教师身上也有我们所没有的优势。
  3.一位农民工师傅乘坐公交车时,因怕弄脏座椅,便坐在了旁边的台阶上。
  4.司机李师傅的突然离去让一家人陷入悲痛,而他的义举让家人感到骄傲。
  “师父”是徒弟或学生对“传授技艺的人”的尊称,也表示对和尚、尼姑、道士的尊称。
  示例:
  1.结束了一天训练的墨西哥国家跳水队运动员们并没有着急赶回住处,因为他们商量着,要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为师父马进送上一份新春“大礼”。
  2.我的师父是一名飞机铆接钳工,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孙悟空对师父说:“我去借扇子。”
  4.在寺院外的茶房,照恒师父带着记者找到了几张茶桌,都是四方桌,80厘米见方。

  2.“留传”和“流传”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有时带有主观意图。强调在时间上由前往后纵向传承,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示例:
  1.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
  2.著名女摄影家侯波的作品塑造了一代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拉近了领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些作品最终成为宝贵的历史影像档案,世代留传。
  3.这个小镇很好地保留着从祖先那里留传下来的渔猎传统。
  4.很多人死了之后,躯体虽然没有了,但精神却留下来,很多人去世了,家风却能留传下来,影响后人。
  “流传”指传下来和传播开,既指时间上由前往后的纵向传承,也指空间上的横向传播,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侧重自然传播,不带主观意图。
  示例:
  1.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2.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
  3.连日来,一段“女孩厕所内遭围堵霸凌”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3.“辽阔”和“寥廓”
  “辽阔”表示广阔、宽广的意思,多用于二维空间,常与土地、海洋、幅员、画卷等词搭配。
  示例:
  1.内蒙古乌拉特大草原开始大面积返青,壮美辽阔的草原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2.天空、海浪、飞鸟、船舶,辽阔的大海是追逐自由与梦想的地方。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高山、平原、江河湖泊应有尽有。
  4.朝阳映照下的必鲁图沙峰呈现出一幅幅苍茫、险峻、雄伟、秀美、辽阔的画卷。
  5.阿克塞县不仅有让人惊叹的茫茫戈壁、苍凉辽阔的浩瀚沙漠,而且有美得让人心醉的胡杨峡。
  “寥廓”表示高远空旷的意思,多用于立体空间,常与星空、宇宙、视野等词搭配。
  示例:
  1.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2.相对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
  3.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来源:编辑在线(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wm_E_kPcs6EdB6Bi9Gbng

编辑:张铭麟

134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20:12: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87)

  陡然 dŏurán 陪伴 péibàn 擦肩而过 cājiān'érguò 宣泄 xuānxiè

  2022年3月20日《新民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幸福,浓缩的美妙》。文中写道:“封楼的时候,陡然有陪伴亲情充裕时光,平素与女儿都擦肩而过,她上班了,我才起床,我睡下了,她才回家,见面都说不上几句话,这回倒是把往日要说的尽情地宣泄,幸福想不到还有浓缩的美妙……”。这段文字中的“陡然”“陪伴”“擦肩而过”和“宣泄”等4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陡然”。“陡然”的意思是突然,骤然。“陡然”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具有负面性的事情,或作者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如“脸色陡然大变”。句中的“陡然”,其使用对象为“充裕时光”,通常来说,这个使用对象在社会评价中具有正面性,作者对此也乐于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陡然”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再看“陪伴”。“陪伴”意为陪同作伴。“陪伴”的指向对象,通常要求是具有具象性的人,句中“擦肩而过”,要求其使用主体陪伴”的指向对象是“亲情”,这是一个抽象概念,“陪伴”不能适用。

  再看“擦肩而过”。“擦肩而过”指双方肩挨着肩相向通过,通常用来指两者虽有机会靠得比较近但最终未能碰上。使用“未能见上面。句中说的是作者和“女儿”尽管住在一起,但因“女儿”忙于“上班”,两人“见面都说不上几句话”,但两人还是能够经常见面的,在这种情况下,“擦肩而过”的使用是不准确的。

  再看“宣泄”。“宣泄”的本义是使水流排出,引申后指倾吐发泄想要说的话,句中用的是引申义。“宣泄”引申义的指向对象通常是各种言语,但要求是带有某种不满情绪的言语。句中说的是作者和“女儿”有了尽情说话的机会,但句中“宣泄”的指向对象是“往日要说的”(句中用介词“把”将其提前了),并没有表示出对“女儿”不满的情绪(引语所出全文也没有这种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宣泄”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另外,句中的“宣泄”和介词结构“把……”搭配,“把……”要求其后的动词中心语必须有补语跟上,如“把他说了一通”,动词“说”的指向对象是“他”,提前至介词“把”之后,动词“说”之后又有补语“一通”跟随,这话语才是完整的。句中的“宣泄”作为介词结构“把往日要说的”的动词中心语,其后缺少合适的补语,使话语显得不完整。

  可以把“陡然”改为“突然”。与“陡然”不一样的是,“突然”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情感倾向,因此可适用于句中。“陪伴”则可改为“享受”之类的词,或者保留“陪伴”而把“亲情”改为“家人”“亲人”之类的词,总之是要使动词和它的支配对象能够准确搭配。“擦肩而过”可以改为“各忙各的”之类的话语。“宣泄”可以改为“一吐为快”之类的话语,由于这个词语本身具有对“吐”(即说话)的形容,因此它后面不再需要另行加上补语成分,但这样改了以后,原句“宣泄”前的形容语“尽情地”需要删去,因为它与“快”的语意是一样的,保留这个形容语就产生了语意重复的问题。

  另外,原文中“陡然有陪伴亲情充裕时光”这句缺少必要的助词,读上去有不适感。应该在“有”后加上时态助词“了”,在“充裕时光”前加上结构助词“的”。在对“陡然”和“陪伴”作出修改后,这两个助词仍是需要加上的。

编辑:张铭麟

134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15:52: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89)

项目 xiàngmù  贯穿 guànchuān

  (一)
  2022年3月23日《大众日报》第16版刊登报道《花饽饽的花样年华》。文中写道:“胶东花饽饽见证着胶东人的花样年华,作为风格独具的山东手造项目之一,它贯穿于民间节日风俗中,是胶东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句中的“项目”和“贯穿”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项目”。“项目”指的是事物分出的种类或条目,如“比赛项目”;又指工程、学术等方面某一具有特定内容的工作,如“大桥建设项目”。句中的“项目”指的是“胶东花饽饽”,但它既不是从某个事物中分出的种类,也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个物品,“项目”的词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切合。

  再看“贯穿”。“贯穿”的词义,一是指穿过,联通。如“京广铁路贯穿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使用对象通常要求首尾相连,中间没有中断,有联通事物的功能,并且具有抽象性;二是指从头到尾地体现,如“实事求是的精神要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其使用对象通常要求具有抽象性。句中“贯穿”的使用对象是“胶东花饽饽”,它是一种物品,具有具象性,但是它不具有联通事物的功能。同时,“胶东花饽饽”作为一个具象事物,也不能适用“贯穿”的第二个词义,因此,“贯穿”不能适用于这个句子。

  可以把“项目”改为“工艺品”。“工艺品”指用手工艺生产出来的精巧物品,“胶东花饽饽”就是这样一种物品,因此使用“工艺品”是合适的。可以把“贯穿”改为“经常出现”之类的话语,同时在“民间节日风俗”后加上“活动”一词(“民间节日风俗”前还宜加上“各种”之类的修饰词),这样就是把“它贯穿于民间节日风俗中”改为“它经常出现于各种民间节日风俗活动中”。

 (二)
  2021年2月9日《北京晚报》第24版刊登文章《“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历史考点”》。文中写道:“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句中的“贯穿”一词使用有误。

  “贯穿”的两个词义,都是动词的意义。句中的“贯穿”做了动词“为”的宾语,这是把动词“贯穿”当作名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贯穿”改为“线索”“脉络”之类的词。“线索”和“脉络”都可以指文艺作品中情节发展的大致经过,句中说的是“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事,这是一个文艺作品,“线索”和“脉络”都能适用。同时,这两个词都是名词,也可以做句中动词“为”的宾语。


编辑:张铭
1345#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5:27: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0)

  颤动 chàndòng

  2022年3月24日《光明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一处有灵魂的风景》。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康熙十年七月十六即西历1671年8月20日,这一天张岱的心情很不平静,他用颤动的双手将这份不平静写进了新书《西湖梦寻》的自序里。”句中的“颤动”一词使用不妥。

  “颤动”的意思是急促而连续地振动。“颤动”是一种物理现象,它的使用对象通常应为物品,如“汽车驶过大桥,桥面在颤动”。句中“颤动”的使用对象是“双手”,这是人体的一部分,作者说的是“双手”在打哆嗦,即发抖,“颤动”不能适用。

  可以把“颤动”改为“颤抖”。“颤抖”表示哆嗦,发抖,其使用对象通常为人体(包括部分高等动物的身体),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颤动”的释义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这个释义是准确的,但《现汉》为此提供了两条书证,即“汽车驶过,能感到桥身的~∣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嘴唇在微微~。”其中第二个书证将“颤动”用于属于人体的“嘴唇”是不合适的。《现汉》把“颤动”解释为一种“振动”,而《现汉》对“振动”的释义为:“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的运动就是振动。也叫振荡。”这条释文的写法虽不很规范,但它明确,“振动”是一种物理运动,那么,“颤动”自然也应该理解为物理运动,而人体或人体肢体、器官等的一种动态是不能称为物理运动的。因此,《现汉》为“颤动”提供的第二条书证,其实是不当使用“颤动”一词的一个例句,它不应该成为词典释义的书证。

  我们大体可以明确,“颤动”是一种物理现象,其使用对象多为物品,而“颤抖”是人(包括部分高等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两者不宜混同。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句子:“歌唱家歌唱的时候,胸腔会颤动。”发元音时声带颤动。”这两个句子中的“颤动”用于人体中的“胸腔”“声带”,是否可以?答案应该是可以的,但这里的“胸腔颤动”“声带颤动”却应视为发生于人体的物理现象,是行为主体在发声时声波的传送带动“胸腔”“声带”出现振动,“颤动”的使用自然是准确的。


编辑:张铭麟
1346#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15:26: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1)

投产 tóuchăn 上市 shàngshì


  2022年3月25日《四川日报》第5版刊登报道《一片叶子里的青川梦想》。文中写道:“3月24日,以‘携手携茶·共享共富’为主题的广元市青川县白茶开采启动仪式,在关庄镇固井村‘白叶一号’种植基地举行。这标志着从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落户青川县的54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经过3年多精心管护,首次大规模采摘,投产上市。”这段文字中的“投产”和“上市”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投产”。“投产”的意思是新建企业或新产品投入生产。“投产”的使用对象通常限于工业部门,主要指新建企业或新产品。文中的“投产”,指的是“白茶开采启动”,但一方面“白茶”的生产不属于工业部门,另一方面它并不是指投入生产,而是一种对茶叶的“采摘”活动,即进入了对“白茶”的收获期。无论是从使用对象还是从词义来看,“投产”在文中的使用都是不适合的。

  再看“上市”。“上市”有两个词义,一是指产品进入市场开始销售,二是指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文中用的是前一个意思。文中说的是“白茶开采启动”,按通常的情况来说,茶叶在“采摘”以后不久就会进入市场出售,但从“采摘”到“上市”仍然会有一段间隔时间(更不要说茶叶采下后还要经过烘焙等加工过程),文中把“采摘”和“上市”等同了起来,这不合“上市”的词义。

  对“投产”和“上市”的修改,“投产”可以删去,“上市”则可以保留,但需要在它前面加上“即将”之类的词。茶叶在完成“采摘”后,离“上市”的时间确实不远了,在其前面加上“即将”是合适的。这样修改,不仅保证了文意表达的准确,而且使这段文字各个语句之间的衔接显得更自然畅达。

编辑:张铭麟

1347#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14:4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2)


  一分为二 yīfēnwéi'èr 网友 wăngyŏu

  2022年3月26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报道《接受角色的不讨喜,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尊敬》。文中写道:“电视剧《心居》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了十多集后,观众对冯晓琴的评价一分为二。眼见她辛苦操持家务却依然被同一屋檐下的婆家当成‘外姓人’,不少网友对她的执意买房抱以理解之同情。另一部分人,纠结她张口就来的100万到底是‘借’还是打算‘有借无还’,也质疑她既然处处看不惯又何苦嫁给顾磊的夹杂私心的婚姻算计。”这段文字中的“一分为二”和“网友”两个词使用不妥。

  先看“一分为二”。“一分为二”本是一个哲学专科概念,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通俗述,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可分为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引申后又可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既看到其积极的方面,也看到其消极的方面。文中的“一分为二”用的是引申义,但要注意的是,引申义的“一分为二”,指的是同一行为主体对同一指向对象的看法,而不是指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指向对象的不同看法。文中“一分为二”的指向对象是“冯晓琴”,但对她的不同看法来自不同的行为主体,即文中的“不少网友”(其中“网友”一词使用不准确,下文另议)和“另一部分人”,这不符合“一分为二”的引申词义和使用要求。

  再看“网友”。“网友”指的是利用互联网设备进行交往的朋友,也可泛指互联网用户。文中的“网友”,指的是观看“电视剧《心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手机端等)观看电视剧的人确实很多,但是,不能反过来认为,现在观看电视剧都是通过网络设备,因为事实上,还有很多人是通过电视机这种传统的载体来观看电视剧的(“电视剧”这一名称的定名也是从电视机而来)。文中在说到“对她的执意买房抱以理解之同情”时,将持有这种倾向的人归之为“网友”,这是一种叙述上的以偏概全,“网友”用在文中是不准确的。

  可以把“一分为二”改为“出现分歧”之类的话语。需要注意的是,就“一分为二”的引申义来说,它更多表示的是行为主体的一种态度,而“出现分歧”对文中情景来说,则是一种准确的事实描述。可以把“网友”改为“观众”。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即使确实是在通过网络设备观看电视剧,这时候他的确切身份也并不是“网友”,而是一个与观看电视剧这种活动对应的身份,即“观众”。“观众”和“网友”相比,它不仅涵盖了在网上观看电视剧的人,也涵盖了通过电视机观看电视剧的人,适用于文中的语境。


编辑:张铭麟

134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14:53: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3)

  小荷才露尖尖角 xiăohé cáilù jiānjiānjiāo 有之 yŏuzhī 参差不齐 cēncī-bùqí

  2022年3月26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闲话“经理”》。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如今创业创新如火如荼,经理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者有之,当然智商与能力参差不齐者也比比皆是。”句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之”和“参差不齐”等3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是宋代杨万里《小池》中的一句诗,意思是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后人通常用这句诗比喻新人或新生事物刚开始展露本事或初露锋芒。句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其使用对象是“经理”,而句中所说的“经理”是在“如今创业创新”时期,但“经理”这一使用对象早已存在(按引语所出文章中的叙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则八卦笑话:如果南京路倒下一根电线木杆,砸到的五个人中,三人是经理),在“如今创业创新”这样一个时期,“经理”更为普遍,而不是刚开始出现,对这种情况,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作比喻是不合适的。

  再看“有之”。“有之”是动词“有”和代词“之”的组合,表示有这种情况的意思。“有之”除了可以出现于一些固定短语(如“古已有之”)中以外,它的一个常见的用法,是在一些结构相同的并列句中作谓语,用以叙写各种现象。这种用法要求连续出现几个(至少两个)由“有之”作谓语的短句,如“早晨的公园里很热闹,健身者有之,唱歌者有之,下棋者有之”。句中的“有之”,做了“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者”的谓语,这本是可以的,但由“有之”构成的短句只有一个,句中缺乏与之能够并列的另外的短句,话语显得不完整,说明作者不明白“有之”的使用要求。

  再看“参差不齐”。“参差不齐”意为长短、高低等不一致,形容水平不一或不整齐。“参差不齐”的使用对象必须具有群体性,而不能是单个的人或事物。句中的“参差不齐”后加上了助词“者”,构成了“参差不齐者”这个短语,这使得“参差不齐”成了形容单个使用对象的词语,但这在现实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单个的使用对象是不能显示出不一致不整齐的状态的。“参差不齐”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改为“江山代有才人出”之类的古诗。“江山代有才人出”语出清代赵翼的《论诗五首》,原诗是说每个时代的诗坛上都有优秀诗人出现,现在可以越出诗坛这个原定场域,用来形容某个行业在某个阶段都有人才涌现的情况,因此用在句中用于形容“经理”是可以的。对于“有之”的修改,需要补充与“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者有之”相对应的使用对象,如“错过受教育机会,文化水平不高者有之”,两者形成并列,“有之”的使用就站得住脚了。对“参差不齐”的修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两种修改方法,如果作者意在说“经理”中有不少是水平低下的,那就可以把“参差不齐”改为“滥竽充数”之类的短语。“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这个短语用来形容作者所指“经理”中的不合格者是合适的。如果作者意在对上面列举的各种“经理”作分析,认为他们的表现“参差不齐”,由于这时候“参差不齐”的使用对象已经转化为群体,“参差不齐”的使用就可以了,但需要把它后面的助词“者”改为“的现象”之类的话语,同时把“比比皆是”改为“很严重”之类的话语。

  这样,综合而言,这个句子可以改为:“如今创业创新如火如荼,经理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者有之,错过受教育机会,文化水平不高者有之,当然智商与能力滥竽充数者也比比皆是。”或:“如今创业创新如火如荼,经理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者有之,错过受教育机会,文化水平不高者有之,当然他们中智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很严重。”

编辑:张铭麟

1349#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11:07: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4)
行得通 xíngdetōng


2022年3月27日《光明日报》第5版刊登文章《文化植根深厚,理论择善而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汉语词义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是用从西方学来的惯常的词义分析法很难行得通的,例如‘善类’‘尊容’用的都是褒字眼,所构成的却都是贬词。”句中的“行得通”使用有误。

“行得通”的意思是能够实行,可以办到。“行得通”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供人照着做的计划、方案之类的事物,如“这一套工作方案是行得通的”。句中的“行得通”,使用对象是“特点”,但“特点”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不同于同类事物的独特之处,它不能让人照着做,因此,“行得通”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行得通”改为“解释得通”之类的话语。句中说的是要用“从西方学来的惯常的词义分析法”解释“汉语词义”的“一些特点”,但“很难”解释得通,因此,把“行得通”改为“解释得通”是合适的。



编辑:马源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9:28: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295)

桌面 zhuōmiàn 地面 dìmiàn 公共 gōnggòng

(一)


2022年3月28日《石狮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防控疫情,时刻注意做好防护》。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桌面、地面等家人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表面,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一般不需要消毒。”句中的“桌面”“地面”和“公共”等3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桌面”和“地面”。“桌面”在句中指的是桌子上方的平面,“地面”在句中指的是房屋内部的地表,一般其上面铺设有建筑材料,如大理石、木地板等。句中的“桌面”“地面”,和“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等并列在一起,被称为“公共物品”(这里的“公共”一词使用有误,下文另议)。认为一个事物是“物品”,这个事物应该体现出相对完整的使用功能,“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等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桌面”“地面”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完整物品的一部分,因此把它们归属于“物品”是不合适的。
另外,句中还说对这些“公共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或清洗”,但一个物件既然有表面,就应该有内部构造。句中“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等有表面,有内部构造,这样说是可以的,但是,“桌面”“地面”本身是一种表面,不存在内部构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桌面”和“地面”两个词的使用不合适。
再看“公共”。“公共”指的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如“公共汽车”“公共物资”等。句中的“公共”用以修饰“物品”,两者的搭配本是可以的,但是句中的“物品”指的是“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等,在句子特定的语境中,它们都是属于一个家庭内部的物品,不是公有公用的。“公共”的使用不合事实。
“桌面”可以改为“桌子”,“地面”则可删去。事实上,句中说的是对相关物品“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从生活常理来说,人们对桌子这样做通常不会仅限于“桌面”,而是往往涉及整个桌子,因此把“桌面”改为“桌子”是合适的。而对“地面”,虽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方式,但不符合汉语使用环境中大多数人的习惯,对“地面”的清洁更多用的是其他方式,因此可以把“地面”删去。“公共”一词也应删去。
(二)


2020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脑洞双开莫扎特》,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创造出了一个精神和肉体公共狂欢的桃花源,是神所赋予的声音。”
“公共”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如“公共设施”,也可以是具有全民性的事务,如“公共卫生”。句中“公共”的使用对象是“狂欢”,但“狂欢”既不是物品,也不是事务,“公共”不能适用。
可以把“公共”改为“共同”。句中说的是“狂欢”既表现在“精神”上,也表现在“肉体”上,对这两者具有普遍性,“共同”是适用的。


编辑:马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