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2023年第10期目录 卷首语
数字媒介时代的 图像阐释学及其范式创新 刘 涛
Image Interpretation Studies and Paradigm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Media Era Liu Tao
【摘要】 数字媒介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图像的极速“繁殖”,各种图像形式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铺设了文化的形式及语言。由于技术逻辑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欲望,图像生产的机械复制模式逐渐“进化”到 W.J.T 米歇尔所说的以生物控制、自动生成、几何增殖为特征的全新阶段。因此,如何解读图像,又如何理解“图像世界”,并抵达文化深层的视觉性命题,成为图像阐释学亟待拓展和创新的一个理论命题。
【关键词】图像;图像阐释学;范式创新
在场·变化的新闻业
数字新闻与开放生产: 从实践创新到理念革新 常 江 罗雅琴
Digital Journalism and Open Production :From Practical Innovation to Idea Evolution Chang Jiang,Luo Yaqin
【摘要】
[color=rgba(0, 0, 0, 0.9)]开放生产是数字新闻业最核心的实践特征之一,也是数字新闻业超越传统新闻业最集中的体现。本文梳理新闻生产在数字技术助益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探讨开放性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理念,并从人文主义和文化公共性视角对新闻业的“开放性革命”作出价值反思。数字新闻开放生产机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三个核心要素。数字新闻业在探索性的开放生产实践中实现了三方面的理论革新:对传统客观性法则的超越,记者转型为资源协调者,以及“作为生活方式的新闻”。此外,本文主张关注开放新闻生产中包孕的“初创悖论”,呼吁通过不断创新机构形式和提升新闻行动者数字素养来追求开放生产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从而令新闻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对有秩序、有尊严的公共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数字新闻;开放生产;新闻生产;新闻创新
液态新闻业: 流动现代性的回响与新变 郭 毅
The Response to Liquid Modernity :The Changed and Unchanged of Liquid Journalism Guo Yi
【摘要】
“液态新闻业”由荷兰学者杜兹率先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生活”的观点,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的动态变迁。然而在坎图拉、科约宁、嘉德等学者对液态新闻业的补充论述中,对“液态新闻业”的阐释逐渐偏离了鲍曼和杜兹的早期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从固态到液态并非新闻业的线性进化,液态新闻业的出现也不代表固态新闻业的终结。“液态新闻业”最终成为一套在新闻业“变化”中审视“不变”的话语,而这也是“流动的现代性”中我国新闻界需要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液态新闻;新闻理论;新闻文化;后现代;创新
中国互联网 30 年
中国互联网绿色转型的生成逻辑、
演化进程与总体特征(1994―2023) 朱政德 胡 泳
The Generation Logic,Evolution Path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ternet's Green Transformation(1994―2023) Zhu Zhengde,Hu Yong
【摘要】
创造“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当务之急,中国互联网自身的技术、产业逻辑迎来深刻的绿色转型。这番转型貌似空前,实则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与试错,因为在中国互联网近30年的辗转变迁中,“用互联网治理环境风险”一度借助西方技术话语的影响力被片面推崇,使主流社会惯于忽略“治理互联网的环境风险”,由此衍生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该趋势经过前绿色转型期(1994―2004)、绿色转型过渡期(2005―2015)的沿革推移,在初步绿色转型期(2016―2020)得到加速矫正,最终在全面绿色转型期(2021迄今)真正迈向环境友好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之路。总体来看,中央政府主导、回应性色彩浓厚、逐渐扬弃对西方技术话语的依附性是绿色转型的三大特征,“用互联网治理环境风险”和“治理互联网的环境风险”交融一体是绿色转型的突出成就。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绿色转型;环境风险;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网络舆论30年: 从内容驱动走向数据驱动 黄浩宇 方兴东 王 奔
30 Years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From Content-driven to Data-driven Huang Haoyu,Fang Xingdong,Wang Ben
【摘要】
[color=rgba(0, 0, 0, 0.9)]回顾中国网络舆论30年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见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深刻变革,这也为观察中国互联网30年来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一个鲜活而独特的视角。经过30年的发展与演进,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公众意见和社会评价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与传播机制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从内容驱动的舆论范式向数据驱动的舆论范式转变,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应对这场可能是“古登堡时刻”以来变革最剧烈的历史性转折。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30年;网络舆论;内容驱动;数据驱动
马新观经典论著深化研究 (特约主持:陈力丹)
作为政治传播实践的新书推广策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广告宣传策略探析 葛在波 荣雪燕
New Book Promotion Planning as 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ractice Ge Zaibo,Rong Xueyan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广告可以被用来推广自己的论著、传播革命思想,但这一观点还不太为人所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研究了这方面的一个具体案例,即1865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策划和支持下为自己的小册子《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写广告,马克思本人也为恩格斯的新书写广告,取得了明显的传播成效。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政治传播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也对我们的新闻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传播;广告;《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华夏传播研究 (特约主持:潘祥辉)
中西方的辩论传统之辨: 词源内涵、媒介偏倚与文化差异 潘祥辉 伍栋阳
Debate Traditions in China and the West :Etymological Connotation,Bias of Media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Pan Xianghui,Wu Dongyang
【摘要】 辩论是一种通过言辞来解释和论证自己观点并与另一观点进行交锋的表达行为。辩论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轴心时代,中西方就出现了丰富的辩论实践,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辩论观念和辩论文化。与西方注重竞争、程序与逻辑的辩论观念相比,中国古代的辩论观念更加注重辩论之于社会的“治理功能”,东汉许慎将“辩”解释为“治也”,就呈现了这种本土文化内涵。在辩论场所方面,西方的辩论多在议会和法庭上展开,受众广泛,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形成了一种“广场模式”。古代中国的辩论则多在朝堂之上进行,主要目的为说服君主,呈现出一种“宫廷模式”。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字传统及“文书行政”的“早熟”,使得中国的辩论不仅依托口头表达,且十分倚重书面媒介,“论辨”甚至成为一种文章体式。书面化也使得中国式辩论可以穿越时空、脱离现场,更具灵活性。秦汉以后,随着“儒法国家”的成型,儒家和法家的辩论观念成为主流,“墨辩”“名辩”及纵横家式的“雄辩”日益式微,“贬辩”传统得以形成。这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传承至今的“尚辩”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中西方的两种辩论传统植根于不同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各有特色,迄今仍然影响着当代人的传播观念和传播行为。
【关键词】辩论;中西比较;传播观念;华夏传播;传播考古学
“永恒时间”隐喻: 古代青铜器涡纹的传播符号学阐释 胡易容 许春红
The Metaphor of "Eternal Time" :A Communication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Swirl Patterns on Ancient Bronze Ware Hu Yirong,Xu Chunhong
【摘要】
涡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常见纹饰,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圆圈纹和弧线纹。本文引入传播符号学视角,结合符形、符义、符用三个维度,考察涡纹符号的母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圆”为整体框架、以“旋”为表意核心的符形文本已发展成型,涡纹是进入青铜时代后这一符号在纹饰上的新演变。在传播过程中,“圆”与“旋”的符号原型具有时空上的传播属性差异,通过跨越媒介与信息成为表意符号文本。在社会符用实践中,涡纹符号的理据常常变化流动,以像似性为基础的原初理据往往被符用理据取代,而涡纹符号通过多重表意寄寓着对“永恒时间”的向往。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播符号学;母题;理据性;空间时间化
数字生活
新私人书写与公共化: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中的“隐而不退”实践 晏庆合 操瑞青
New Private Writing and Publicity :Social Media User Practice of "Invisibility without Retreating" Yan Qinghe,Cao Ruiqing
【摘要】
[color=rgba(0, 0, 0, 0.9)]社交媒体将自我呈现深刻嵌进社会交往。新情境中,更直接的呈现效果以及退化式的呈现反思一直是研究热点,但“隐身而不退场”的呈现弱化现象尚未引起广泛讨论。本文着眼于这一特征,以微信朋友圈为个案,通过媒介实践视角,对其四种典型权限功能进行探讨,考察自我呈现弱化建构过程以及社交媒体私人书写的新型特质。具体而言,社交媒体用户利用层级管理、流动转换、重构私人以及主动限制等不同程度的弱化行为,实现着公开呈现向私人书写的转化可能。社交媒体改变着私人书写长期以来存在于书信媒介的私密传统,实现方式从局限式的私密情境转向公共空间对私人的回归,在社交媒体构建着公私兼具的新型私人书写方式。“隐而不退”背后的私密需求,来源于社交媒体对外部公共力量的有序组织与重构,泛滥的私人书写经由制度化筛选后,更具公共化的普遍特征。
【关键词】 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私人书写;媒介实践
媒介法规与伦理
媒体引用逝者社交媒体内容的规范研究 范玉吉 孙晓萌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Social Media Citation of Contents Related to the Dead Fan Yuji,Sun Xiaomeng
【摘要】
社交媒体是网民表达思想或与好友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社会化媒介。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内容也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公共议题的报道资源。在公共事件报道中,部分媒体为充实事件背景、引发受众兴趣而引用、转载逝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引发法律和新闻伦理问题。逝者生前发布于社交平台的内容可分为一般信息与个人信息,而个人信息中可能包含私密信息。媒体对不同类别的信息应设定不同的引用规范。一般信息可以自由引用,个人信息要征得近亲属同意后引用,私密信息则不可以引用。对逝者也要区分公众人物和普通公众进行不同的对待。在使用逝者社交平台信息时,既要从保护个人权益角度设定引用标准、取得近亲属同意,还应对个人权益与公共利益进行个案平衡。
【关键词】 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个人信息;传播规范
短视频平台隐私政策的全球在地化 ——对抖音和TikTok的比较分析 曹小杰 戴梦雅
The Glocalization of Short-video Platforms' Privacy Policies Cao Xiaojie,Dai Mengya
【摘要】
在互联网平台“出海”的浪潮之下,隐私政策在地化成为日益被关注的问题,这一方面涉及平台能否顺利“落地”并取得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理解隐私提供跨边界契机。本文以抖音和TikTok的隐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在地化”为分析落点,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两大平台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根据在地法律及隐私文化的不同,抖音和TikTok隐私政策在文本架构和信息设计的风格上既有延续也有调整,但在更深层次的权责问题上,TikTok隐私政策会做出更具弹性的规定,表现为对用户责任的强调以及对删除权、数据可携权等新兴权利的迅速确认。但在隐私政治化的背景下,TikTok在如何平衡特殊用户(集中体现为未成年人)的信息保护与普通用户的言论表达、如何抵抗数据保护解释框架的国家安全化方面,遭遇极大挑战。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全球在地化;隐私政策;TikTok
讲好故事研究
作为框架的“长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青年形象建构 蔡 骐 赵嘉悦
"Growing up" as a Framework :Image Construction of Youth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ports Cai Qi,Zhao Jiayue
【摘要】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各行各业的90后与00后青年勇敢“逆行”、积极奉献,新闻媒体纷纷采用“长大”这一框架对他们进行报道。纵观这类报道,“长大”主要是作为归因框架、影响框架与背景框架被使用的,分别建构了守护者、成长者与行动者三类青年形象。“长大”框架的出现,90后与00后青年表现出的崭新面貌是直接动力,而新闻组织在灾难情境中的生产惯例以及社会的主流青年观是培育这一框架的结构性土壤。“长大”框架同时具有描述、解释与认知的功能,还发展成为青年报道的一种常见模式。但这一框架在报道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它一定程度遮蔽了个体的异质性,过于强调人生关键节点而淡化成长的过程性,使得报道中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话语主体含混。
【关键词】 “长大”;框架;青年;形象建构;生产惯例
媒介文化研究
谁在言说: 数字时代城市品牌传播的主体问题研究 陈 霖 韩 雪
Who is Telling the Story :The Subject of City Br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Chen Lin,Han Xue
【摘要】
面对数字时代城市品牌传播的丰富和复杂的现象,研究不能满足于围绕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展开,还需涉及其中的主体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初步的探讨,首先阐述城市品牌主体构成的集合体性质,揭示其作为城市认同资源的内在支撑,同时提醒异质性主体拓展城市品牌传播空间的潜能;其次,阐述平台技术和平台资本作用下产生的“新闲逛者”这类主体,他们正在改变传统的城市品牌内涵,并将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铭写于城市品牌之中;最后,引入技术哲学中技术自主性观念,阐述数字技术促成了融合主体,人与技术的融合作用于城市品牌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关键词】城市品牌传播;集合主体;“新闲逛者”;融合主体
大运河空间转向的媒质、权力和表征 周小雯 骆正林
The Spatial Turn of the Grand Canal in Medium,Power and Representation Zhou Xiaowen,Luo Zhenglin
【摘要】 [color=rgba(0, 0, 0, 0.9)]探析大运河的空间转向问题,需要从列斐伏尔和苏贾的空间理论出发,从物质和意识的空间出发,梳理分析运河与生俱来的媒质属性及空间内部的力量关系,既要深入历史进程和生产实践,又要反思批判这种把运河固化在不同空间维度的某种特定物的局限性。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当下运河丰富多元的研究成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解构了大运河学术空间的构成和面向,并以此为出发点,以一种灵活的策略从运河空间的表征来到表征的空间,并以表征空间的确定性来弥合空间不确定性和更多可能性的断裂互斥问题。
【关键词】 大运河;媒质;力量关系;空间表征;表征空间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WVvkOJH6QuD6Qzu6tjklQ
编辑: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