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9:34: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芮必峰:
【最新统计】全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情况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21: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PETJ善待记者组织
#推荐阅读#
哥大女告诉你:哥大是如何培养记者的 文/丁晨洁(自媒体:“村里那点儿事”合伙人)@丁晨洁NY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3)|
轉發(83)
|
評論(4)

3月22日09 : 40來自孔明社交管理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0:2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凡布衣徐迅雷
//@李岩女:摘:西方媒体记者的门槛非常高,每个人都有熟悉的专业领域和人脉圈子,这种门槛不是在街上遇到突发事件发条微博能取代的。反观我们,行业的门槛在降低......专业性偏弱。媒体行业出现了一种道听途说、跟风炒作的浮躁投机作风,不再讨论专业,却一味追求噱头和关注度。叹:学界也如此


@荆学民
李伟:马航事件与中国媒体的软肋 (分享自 @新浪新闻) http://t.cn/8sUuwHQ
收起|李伟:马航事件与中国媒体的软肋

李伟:马航事件与中国媒体的软肋
2014年03月18日08:20  东方早报 我有话说(3,565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东方评论

  早报评论员 李伟

  近几天,中国媒体从业者被自己的衣食父母们批评得羞愧难当。读者们诘问,为什么在马航失联事件中,外国媒体在新闻报道和专业分析方面独占鳌头,甚至推动事件真相浮出水面,而国内媒体却只能失语旁观呢?

  我们查阅了中外媒体在失联事件上的报道,发现这样的诘问有理有据。比如,当外国媒体在质疑马来西亚政府掩盖事件真相时,中国媒体却在批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总是延迟发布会召开时间;当外国媒体邀请专家分析飞机发动机运转时间以推算飞行距离时,中国媒体却在邀请专家介绍普通乘客在乘坐飞机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面对这些报道内容与角度方面的落差,中国媒体人确实应该检讨,包括我们在内。3月8日,失联事件发生后,我们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航空公司安排的家属安置点,了解调查和处置工作。另一边,我们也安排记者前往越南和马来西亚,希望能够及时掌握搜寻和救援的进展。从最初的报道看,前方记者对家属及救援情况的报道有血有肉,温情而不失理性。在整个事件处于一团乱麻阶段,中国媒体人用力所能及的努力还原了失联事件第一天里读者最关心的新闻。

  差距是在之后几天出现的。此后,中国媒体人习惯性坚守于马航在北京的家属安置点,相关报道也从最初的温情感人,逐渐陷入情绪化的宣泄中。而前方记者从越南搜救现场发回的信息,则一次又一次折腾着读者们的心脏,在飞机去向悬而未决的焦虑中,读者渴望知道更多真相,而中国媒体人却给不了破解他们疑问的任何信息。此时,在该事件中一直处于跟进报道的西方媒体,开始抢夺话语权,主动成为了马来西亚政府外的又一个“新闻发言人”,也是一个更加靠谱的“新闻发言人”。

  3月12日,《华尔街日报》从美方调查组处获悉,引擎数据显示马航飞机“可能在失联后继续飞行4小时”。这一消息让整个事件峰回路转。一天后,CNN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处了解到,失联飞机可能最后驶向了孟加拉湾或印度洋某处。14日,路透社从军方获得消息称,飞机失联后做过几次重大的高度变更,并人为改变方向飞往印度安达曼群岛。

  正是这三个关键信息的及时披露,促使马来西亚政府在15日召开了发布会,总理纳吉布承认了失联飞机被劫持的可能性,也让飞机失联事件重新回到了正确、客观的解决路径上。无论失联事件最后结果如何,马来西亚总理15日的发布会都可以被视作是新闻事业的又一次逆转胜利。唯一遗憾的是,这次胜利似乎只属于西方媒体,却与中国媒体无关。

  当然,必须承认,中国媒体在失联事件上的失语,有不少客观原因。一方面,目前世界民航核心技术都在欧美,西方媒体自然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波音和罗罗公司处获得关键数据信息。另一方面,美国军方、情报机构以及失联事件调查组的介入,也是西方媒体能在事发4天后就披露核心信息的决定性优势。从这些客观因素看,媒体在失联事件上的失语尴尬,确实有我国综合国力不足的大背景,一味地批评和嘲弄中国媒体,有失当之嫌。

  但失联事件也确实暴露了中国媒体主观上的不少问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一方面,我们缺乏必要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马航失联事件看,我们中国媒体还是过分依赖传统的采访路径,迷信所谓的到达“现场”,去机场酒店采访家属、长时间跟踪新闻发布会。我们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这类传统的采访方式仅在官方机构足够权威时才适用,而马来西亚却在一开始就遮蔽了不少事件真相,这也是此次西方媒体质疑与证伪式报道最终成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我们确实有些跑偏了。近几年,新闻行业一直在讨论所谓“人人是媒体”的话题。这种话题在西方其实很少讨论,因为西方媒体记者的门槛非常高,每个人都有熟悉的专业领域和人脉圈子,这种门槛不是你在街上遇到个突发事件,发条微博能够取代的。反观我们,新闻行业的门槛在降低,行业从业者整体偏年轻,专业性偏弱。更有甚者,受社交媒体的影响,中国媒体行业出现了一种道听途说、跟风炒作的浮躁投机作风,大家不再讨论专业,却一味追求噱头和关注度。

  2012年1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并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专门订立了“走出去”的子规划。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中国确实需要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而中国媒体的“走出去”战略也符合国家根本利益。但是,马航失联事件却给所有中国媒体人敲响了警钟--我们也许拥有了最先进的报道设备和技术,但新闻的内核,从来都是发现和还原真相,我们与真正的新闻软实力还有相当的距离。

(原标题:马航事件与中国媒体的软肋)
124#
发表于 2014-4-14 22:46:36 | 只看该作者
                                                                                哥大女告诉你:哥大是如何培养记者的?(发自纽约)
    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建院一百周年。在其专题网站上,学院列举了过去一个世纪所有重大历史时刻中该院毕业生的伟大作品。冷战,肯尼迪遇刺,柏林墙被推翻,伊拉克战争……这是一个老牌学府对自己漫长而辉煌的过去的回顾,也象征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的奠基明志。
    我于这一年入院,我们被称为“百年校友”,也是最后一届还要按媒介形式选择专业方向的学生。一年之后的2013年秋季,哥大新闻学院首次打破报纸,杂志,电视和数字媒体四大方向的专业架构,调整为对技能的全面培训。学生在第一学期接受四周的强化采访写作训练,然后进入为期七周的必选和自选课程搭配训练。春季学期的设置更倾传统,几门技能型课程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同时完成硕士项目,也就是一个可自选媒介的长篇深度报道
这是一次触碰项目核心的调整。
    对于哥大新闻学院回应业界变化的敏感程度,外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它嗅觉敏锐,另一些人则坚称它是典型的“守旧派(Old School)”。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几个行业变化。
    首先是纸媒的利润。我的导师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教学事务主任威廉.格鲁斯金,他说,“媒体人通常在政治立场上表现得颇为自由主义,而在对自身行业的前景判断上却偏保守”。高昂的成本,较低的行业门槛和快速的淘汰机制使媒体的每一步革新都要有壮士断腕的英勇。
    多数情况下新闻遵循先生产、再出售的生产顺序,面对一群数量庞大但性情难测的读者,机构和记者都不敢在不确定是否有人买单的前提下改变商品的样子。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媒体市场涌入大量中小竞争者,业态结构更加复杂,资金来源更加多样,传统纸媒被迫加快寻找新的利润模式。
    付费墙(Paywall)是一个老名词。它最早由《华尔街日报》推出,以收取月费为条件向读者出售部分新闻内容。《纽约时报》是至今为止除前者之外最成功的践行者,经过几次调整后确定现在的价格:每月最多免费阅读十篇稿件,其余内容要花15美金进行订阅。它拥有约50万订阅读者,是极少能从付费服务中获利的媒体。
    然而我认为,在免费信息平台无限蔓延的时代,付费是一个只有“高富帅”才玩得起的游戏。大媒体借由成熟的市场信誉和用户忠诚度,可以大胆地将部分内容锁在付费墙之内,这甚至是为媒体品牌价值加分的举措。找不到替代读物而又对特定信息有需求的受众不得不出高昂的价钱购买。
    比较而言,地方媒体和中小行业性媒体的受众数量有限,内容附加值低,自动放弃通过社交媒体去接触大量读者的机会很可能是致命的。<达拉斯新闻早报>是最早采用这个做法的地方报纸之一,它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尝试付费内容,于去年下半年宣告失败,因为网络订阅用户贡献的利润根本无法弥补纸质订阅用户下滑和广告流失带来的损失。如今公司决定用更温和的方法,重新开放全部网站内容,如果用户仍然愿意每个月支付11.96美金,就可以得到定制化的照片墙新闻。
    另一种在美国已经相当成熟的模式是众筹。Kickstarter和Indiegogo的诞生给全世界的创业者带来了全新的想象空间,聪明的独立媒体人迅速利用这个平台以项目为单位搞起了预售新闻。不同于传统的制作程序,记者直接跳过机构去和市场商量,相当于先通过“路演”融资。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是spot.us,之后澳大利亚的Youcomnews.Com,意大利的Spotus.It,法国的Jaimelin fo.以及加拿大的Gojoumalism.com等网站相继出现。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新闻众筹网站,但也开始依靠众筹网和点名时间试探独立经营的可能性。
    美国创业者Israel Mirsky于去年年底创立了Uncoverage.com, 专为调查新闻筹措资金。《卫报》不久前也上线了众筹新闻网站Contributoria,每个月主推一个项目,还处在测试阶段。由它发起的部分项目已经得到了不同数量的社会支持,比如我个人感兴趣的“东方的冥想方法能否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萧条危机”,“军方如何利用推特进行公众言论控制”,“太阳能是不是缓解英国寒冷冬天的技术出路”等。
    有必要指出的是,外界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众筹上,而低估这种模式对新闻人素质的要求。现在记者不仅要会采写,还要会营销,这是一项额外技能。他们还要在自己身上下赌,因为呈现给买方市场的不能只是一个设想而要是一个已经成形的故事,就这要求他们必须先完成大量的事前采访(pre-reporting)。
    短期内众筹是一个替代方案,尤其针对调查新闻,但并不是一条能被大规模推广的路。没有人能保证记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资金完成预采后市场就肯买账。更何况信息市场正在高度细分化和定制化,独立从业者的加入完全打破了竞争壁垒,削弱了专业记者的谈判能力。典型的案例是,两个新闻摄影记者抱着解救没落的新闻摄影的想法创立了美国摄影众筹网站Emphas.is,但因不断受到独立摄影师对市场的侵占,不久前淡然谢幕。
    我关注的另一种利润模式是独立销售平台。同卖书一样,新闻人通过网络出版社发布作品,吸引读者购买阅读。Atavist是这个领域至今最成功的代表,它提前为作品支付稿费,然后通过Kindle等方式加工包装卖给读者,每次下载金额咋2.99至3.99美金左右。但这个模式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即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在可以花十几美金订阅到《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前提下,经常花3美金购买一篇独立新闻人的报道?
    那么哥大新闻教育如何确保自己的学生在这种疯狂的竞争和狭小的利润空间里突出重围?
    我的感触是培养没有能力边界的“独立新闻人”。除了永远不离身的笔记本和录音笔,我们出去采访还要背上单反,JVC摄像机,三脚架,外接闪光灯,话筒等一大推设备。即便是在那年的桑迪飓风中,大家也是各自扛着十几公斤重的器材坐一两小时的车去受灾区采访,一边摄像一边做文字记录。没有人能帮你,如果是在阿富汗的战场,你就是你所代表的的媒体,也是此刻它的受众能够依赖的唯一目击者——我们就是在这种思维下挑战着自己的能力极限。
    新闻学院的每堂课都有自己的网站,发布流程和所有媒体一样。我们总是和职业记者抢新闻,与他们一起站在新闻发布会上伸着脖子举着话筒。学生和教授的关系就是记者和编辑的关系,超过截稿期哪怕半分钟教授都不会再看你的稿子。每篇稿子通常要经过至少两三遍修改和补采,即使这样也不保证能在网站发布。
    再以五千字长的毕业大搞为例,所有学生从第一学期中间开始构思主题,和导师及其他组员开周会。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受到频繁的质疑和打击。大家走在路上都要想着这些问题,自己希望读者关注什么?我要表达什么?主人公为什么是这个人?我的瓶颈在哪,怎么突破?除了文字,我能否用视频、照片甚至动态数据图展现内容?
    每个导师只带四、五个学生,他/她在项目前期的角色是帮我们找到价值和切入点,提供采写建议,修改文章结构。到了后期,他们则更多地扮演了经纪人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推销自己的作品。
学院从未把自身定义为纯学术进修班,它对每一届新生强调,这里就是真实的战场,你在这里生产的作品和《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一样要面对大众读者严苛的审视。
    在三月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同学都带着自己的毕业稿向现场的媒体挨桌推销。以深度叙事著称的新兴网媒Narratively桌前排起了长队,多数人并不是去求职,而是去“出售”自己的作品,即便稿费并不丰厚。
    与取消专业分类同时革新的是哥大新闻学院的经典课程RW1。它的全称为Reporting & Writing 1(采访与写作),是学院自1969年起传承四十余年的经典基础训练课程。至少有大半个学期每周四天只上这一门课,有两天在教室里讨论选题、修改文章,另外两天在外采访。早在我就读哥大前的2011年,针对RW1的改革就已经开始了,表现之一是时间上的压缩。2013年,这门课的时长在前一年基础上再次被减短,只上短短四周。随之产生的质疑是,专业新闻教育是否进一步忽视了采写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图片、视频当道的快速消费模式中,雕琢文字的意义还有多大?
    《今日美国》的撰稿人Michael Wolf去年曾发文毫不客气地抨击哥大新闻学院,称其在忙于迎合行业变化时却已不自觉地被行业淘汰。格鲁斯金教授给我的回答是:“这是新闻学教育创新和尝试的最好时代。显然我们还没有得出完美的答案,但我们敢于大踏步向前探索”。
    这的确是我当初选择哥大的原因。我的校友Lillian Rizzo如今是道琼斯私募基金条线的记者,她告诉我弱化RW1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改变,这意味着哥大默认这是每个进入新院的记者都应具备的基础技能,而不是他们支付高昂学费进入这所名校的目的。
    细看新的课程安排,学院增加了“读者互动(Audience Engagement)”和“图片/声音(Image/sound)”课程,更加强化了“数据可视化”和“网页开发”课程的重要性。除了像格鲁斯金(前《华尔街日报》头版编辑和前院长尼古拉斯.莱曼(Nicholas Lemann,《纽约客》华盛顿记者)那样拥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牌教授,学院近几年还大量聘请新媒体翘楚中的团队参与教学,比如让Atavist的编辑来上长篇数字新闻(Long Form News),纽约时报网最好的互动新闻设计团队来教互动新闻设计(Interactive News Design),《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的社交视频主持人来上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在快速更迭的信息堆砌过程中怎样维系读者的耐心?在移动阅读的窄小平面里怎样展现内容的博大丰富?怎样利用诱人的大数据概念让老树开新花?
业界将“守旧派(Old School)”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上的,比如对老旧的行事方式带来的安全感的依赖;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也就是秉持对历史沉淀的尊重,为每个时代树立新的行业标杆。从我的角度观察,哥大属于后者。
    如格鲁斯金教授所说,哥大在做的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确保自己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这两年它更是在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以及与斯坦福工程学院合作的布朗媒介创新中心(Helen Gurley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加大了投资,使之成为了数字媒体精英寻求专业支持和与学术融合的最大平台之一。
作者:
丁晨洁(“村里那点儿事”合伙人)

http://www.newsercn.com/?p=10958

125#
发表于 2014-4-15 17:21: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传媒新视野

#今日推文#1、我在美国学新闻:将来并不一定当记者http://t.cn/8FrG4WB;2、今天,我们怎样做新闻?http://t.cn/8Fu29tC;3、记者真的需要新闻学专业学位吗?http://t.cn/8kGZPWy;4、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与路径http://t.cn/8FrGvZJ;5、新闻业:世上最好的职业http://t.cn/8sLI5tm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9)[/url]
| 轉發(75) | 評論(6)

今天 00:10來自微博 weibo.com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7:4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反思中国记者在马航失联报道中的表现
钟布 32310:53
(马航中国区总经理刘国华(中)被媒体记者包围)
马航客机失联后,中国媒体的表现备受诟病。批评者作出了不少独到的分析。他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记者在国际新闻竞争中完败。国内记者长于转发、守望和祈祷,而无法象国外媒体那样提供真金白银的有用信息,如航班西拐,假护照等。
与此同时,批评者对西方媒体尤其是以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为代表的美国媒体对马航的报道推崇有加。马航事件的报道凸显崛起中的国内记者与成熟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拉锯式突发新闻中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如何有效分析大量数据,并不断发掘新闻线索。
客观而言,国内记者差强人意的表现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新闻学院的教学内容也值得检讨。新闻系的教授们是否为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报道这类事件的训练,例如基本数据分析与解读,鼓励学生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行家,并在这一领域及相关方面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及新闻线索网?
美国新闻学院的学生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已经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具备了行家的基本要求,例如政治,环保,能源,体育等。很多学生也在数据分析、调查性报道方面表现突出。我所在传播学院的新闻专业本科生多数都有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这些第二或辅修专业除了能够让他们有机会找到非新闻类的工作,也为他们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提供了便利。
例如,辅修商业可能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财经报道,政治学能将对地方政府及选举的报道引向深入,辅修理工科无疑对科技报道有很大帮助。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心理学、社会学、运动学等作为自己的辅修方向。
美国新闻学院还为未来的记者们开设数据分析及电脑辅助写作,并把这类课程作为必修课。这些课程教授学生使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记者自己收集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从政府及非政府机构收集的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以求发现一些从表面不易发现的新闻元素,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新闻学院的教授们强调,如果记者不具备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即使有机会采访到该领域的专家,这样的采访也可能流于肤浅。在采访过程中,专家们常常能够很快了解到记者的知识储备,从而给出相应的答案。如果记者对此行业所知甚少,很可能无法向专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采访也不可能深入。
美国媒体也鼓励年轻记者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或行家。例如CNN在招聘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时,除了要看学生已经在学校或实习时做的电视新闻报道外,还要参加两次考试。第一次为CNN要求的基本新闻知识。第二次是考生自己选定的某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航空业、汽车业或财经。每次考试各有200多个问题,不具备一定功底很难通过考试。投考CNN的考生中不乏理工科学生,也有不少法学院及医学院学生。
顺便补充一点,在CNNNBC这样的全美电视网从事医学报道的记者多数有医学博士学位,并有美国行医执照及多年做医生的经验。CNN的首席医学报道记者Sangjay Gupta是执业的神经外科医生,多次在报道间歇为病人做手术,而NBC的首席医学报道记者Nancy Snyderman是执业内科医生,也是一名头颈癌专家。
走进CNN或《纽约时报》大楼,你会在这些媒体的演播室及编辑大厅的每个角落遇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型记者,并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这些专家的数量在编辑部不是几十个,而是数百个。我刚到CNN华盛顿分社从事财经报道,身边的同事有不少是美国财经政策专家,他们在财政部及联邦储备局积累了大量人脉。一旦政府有新的财经动向,他们总是能够很快为观众提供及时解读与视角独特的分析。后来调到CNN亚特兰大总部工作后,为报道总统大选我在向长期报道大选的资深记者请教中受益良多,并深为他们在政治新闻报道中积累的渊博知识所折服。此后逐渐发现,任何专家几乎都能在编辑部内的同事中找到。
这些专家型记者不但在日常工作中为年轻同事提供咨询,还经常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工作坊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报道经验。在CNN内部,我每周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坊。这些免费的工作坊不但能提高大家对新闻事件的研究、分析能力,从而提升报道质量,而且能够加深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编辑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学习型机构。大家在离开学校后能够在这样的学习型新闻机构内共同获取、分享新闻报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
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记者与官方机构信息沟通基本顺畅。如果正当的采访要求无法得到联邦政府回应,记者可以根据美国在1967年通过了《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政府公开信息。各州也有阳光法案。记者可以依据这一行政法规迫使地方政府提供有关信息及新闻线索。在这样的政体中,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文化,为记者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方便。
此次马航失联,西方记者的报道优势之一是能够迅速从本国掌握核心情报的机构获取信息,如政府调查机构及军方等。美国各电视网常年聘请军方的退役将军分析战事及其他军事问题。这一次报道失联事件,他们在分析飞机结构、研判假护照、劫机可能性、恐怖分子的惯常攻击方式等方面为报道增色不少。
近年来,中国记者的报道题材和专业水准都有大幅度提升,与国外媒体的交流也日益增加。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也不时领先西方媒体。总体上看,他们在报道多变的世界格局时显得更加自信。
不过,一些记者认为,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一些突破性报道是因为尺度、空间更为灵活,从而忽视了这些报道后面的专业水准。中国记者要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要与西方媒体竞争,除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其他专业素质外,还有赖于媒体内部及上述外部环境的全面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
http://dajia.qq.com/blog/352633098073673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5:42: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数据新闻课程资源

  HacksHackers纽约的活动组织者Chrys Wu在Twitter上整理了美国现今开设 数据新闻 课程的学校和机构,这些课程有的侧重开发技术,有的侧重新闻内容,有的侧重设计,非常值得一看。以下是资源列表及相关链接:

1、纽约大学 - 小 数据新闻
  旅游咨询公司Skift的数据分析负责人 Dan Nguyen 曾是ProPublica活跃分子,编写过新闻教程。目前,Dan Nguyen在纽约大学专业进修学院(SCPS)讲授“小 数据新闻 ”(small data Journalism)课程。Dan Nguyen写过的系列丛书链接:http://ruby.bastardsbook.com/  ,以及 数据新闻 课程链接:http://www.propublica.org/nerds/item/doc-dollars-guides-collecting-the-data

2、纽约大学 - 新闻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纽约大学专业进修学院(SCPS)“新闻分析和数据可视化”(Analytics and Data Visualization for Journalism)课程是由华尔街日报记者和电脑工程师 Jeremy Singer-Vine 讲授。学习者将能通过该课程了解运用数据进行思考和提问的重要性,并掌握收集、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技巧。课程资料链接:http://www.jsvine.com/WRIT1-CE9741/syllabus/

3. 纽约大学 - 数据叙事

Hilary Mason 是美国风投公司Accel Partners的数据科学家,她在纽约大学讲授为期七天的“数据叙事”(Data Storytelling)课程。该课程并不局限于讲述新闻内容,还讲授统计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叙事技巧,正如课程网站所言,“简短的课程旨在于探索数据分析和故事叙述的界限,如何在数据中发现有趣的新闻故事,如何通过数据,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将故事传播出去。”该课程网站链接:http://hmason.github.io/datastorytelling/

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数据可视化
  该课程由《纽约时报》两名图像编辑 Shan CarterKevin Quealy 共同讲授。该课程讲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展示数据信息,必要的技巧和技能。学习者将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应用程序、编程知识、以及Excel、R语言和数据可视化工具D3等基本程序来分析、评估、生成数据交互可视化产品。课程资料链接:http://shancarter.github.io/ucb-dataviz-fall-2013/

5. 纽约市立大学 – 数据驱动新闻
  课程由Russell Chun和Amanda Hickman授课,并邀请如耶鲁大学统计学家、数据可视化领域的佼佼者Edward Tufte等多媒体故事叙述领域的专业人士前去授课。该课程内容包括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在保持数据完整性的情况下编辑组织数据,撰写可靠的数据报告,如何实现数据有效传播、可视化等基本设计技能,并应用数据交互的方式及逆行故事叙述。课程资料链接:http://datadrivenjournalism.fall.2013.journalism.cuny.edu/

6. 哥伦比亚大学 - 数据科学导论
  约翰逊实验室(JRL)的高级研究科学家Rachel Schutt在哥伦比亚大学秋季课程中与谷歌计算机科学家Kayur Patel进行合作,为学生讲授“数据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学到如何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可视化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工具和计算结合起来,以数据解决问题。主要的课程内容包括:1)数据科学流程,从收集数据到生产数据;2)处理大数据和小数据的工具;3)统计建模和机器学习;4)实证案例学习,邀请业界人士参与教授经验。课程资料链接: http://columbiadatascience.com/about-the-class/
  作者:王齐龙
  来源: 数据新闻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zmyIb2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23:05: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发展史
2014-05-06 新闻传播学研


内容摘要:“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指新闻传播学突破以采写编评、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和媒体内部业务为主的传统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也突破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走向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为了适应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必须进行的新的调整、突破与转向。

标题: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发展史: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作者:李良荣、张华

所谓“小新闻”,是指以采写编评、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和媒体内部业务为主的新闻学教学与研究。1978 年到1992 年之间的十五年新闻改革,奠定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即“小新闻”的取向。

所谓“大传播”,是指新闻学研究突破“小新闻”的框架,视野不再局限于媒体内部,也突破了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而是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

不断翻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是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与拓展的重要推手。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字与印刷术推动了报纸的诞生与普及,以采写编评为研究重心的传统新闻学得以诞生; 电影、广播、电视的相继问世,是催生大众传播学的主因;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传统新闻学、大众传播学又逐渐走向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信息传播为重心、以沟通互动为目标的“大传播”领域。

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为了适应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必须进行的新的调整、突破与转向。对整个学科来说,这不仅是挑战,更是学科发展的机遇。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历程

三十余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是在外部力量推动下不断拓展的。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承认学科规定性: “小新闻”框架的确立

这一阶段是从1979 年到1991 年。与新时期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改革相伴,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争论和研讨,“小新闻”框架最终确立。

1979 年到1982 年,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新闻界也进行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工作。新闻事业的“正”与“本”,当然是新闻规律。这四年间,新闻界否定了“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恢复了报纸是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 摒弃了“假大空”的做法,重新确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 肯定了“读者需要论”和“社会需要论”的合理性,进而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如果说重新讨论和确认新闻规律的重大意义在于明确了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学科有着特殊的规定性,并为新闻学科建立了核心概念、构建了学科框架的话,那么信息概念的引入才真正开启了新闻学学科建设和不断拓展的大门,并且主导了此后三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的取向。

1983 年,信息概念的引入立即引发了关于新闻和宣传的争论,其结果是导致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即向社会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和生存依据,新闻媒介不但要从事宣传,还必须承担提供信息、介绍知识、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①自此之后,信息的概念、功能被新闻界普遍接受,并主导了三十年的新闻改革,导致媒介结构、媒介内容、新闻报道样式等发生重大变化,也拓宽了新闻学学科领域。

1980 年代末关于舆论监督的讨论,1989 年下半年到1991 年底新闻界对党报党性原则的权威的确立,明确了中国的新闻改革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些讨论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它仍是对新闻媒介功能的探讨,仍在媒介内部的范畴内。

至此,通过对新闻规律的重新确认,对新闻学基本理论的厘清,对传媒性质的确认,对新闻媒介内容、结构、报道方式、功能的实践和学术争论,从而奠定了新闻学学科框架,学科规定性得以确立,即“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四方面的内容。②

不难看出,这些努力都是针对新闻业内部的问题进行的讨论与厘清,其结果是“小新闻”的框架的确立。

2. 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 突破“小新闻”框架

这一阶段是从1992 年到1990 年代末。1992 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的运行有赖于巨量的、多样化的信息,以信息传播为第一功能的媒介在市场经济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媒介功能的转化,进而促使媒介改变内部结构。1993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正式将报刊列入第三产业。在媒介内部,信息产业概念的引进,突破了以往把新闻业局限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认识,使新闻界明确了新闻业既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同时也属于第三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③

媒介市场化浪潮从此蓬勃而起,报纸开始了大众化之路,电视将新闻与娱乐并重,媒介集团纷纷组建。新闻业走向市场立刻引发了以争夺受众和广告为目的的新闻市场的激烈竞争,媒介从单一的党报走向多元化的报纸结构,媒介的功能从唯一的宣传功能走向多元化功能,媒介经营方式也越来越多。

于是,从1992 年以后的新闻改革,重点不再放在媒介的功能以及媒介的传播内容上,而是转移到媒介的外围即经营管理上。但传统新闻学理论已经不适应媒介多元化、功能多元化、结构多元化的媒介现实,新闻学必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1990 年代,受众研究、收视率研究、效果研究等大众传播学的研究纷纷被借鉴、效仿和移植到新闻学领域,美国大众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如“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等被全面介绍、引进,并在中国现实中予以研究。这样,新闻学研究逐渐突破了立足于媒介内部如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以及内部管理的研究,即突破“小新闻”的框架,将重心向媒介与信息、媒介与市场、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方面转移,探讨整个信息传播业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结构性关系。新闻学开始走向大众传播学。④

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是对蓬勃发展的新闻实践的一种关照。

3. 走向“大传播”: 新传播革命重构学科格局

1990 年代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互联网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不断推陈出新; BBS、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日益丰富。互联网与新媒体不但在形态上将文字、视频、音频融为一体,更使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而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又开始对传媒业产生着深远影响。社会化媒体开启了“用户为中心”的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将是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 新闻消费模式则是个人门户兴起而大众门户式微; 移动传播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时空观;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的“富矿”,成为新闻的核心资源之一。⑤ 如此一来,以往的新闻样式、新闻生产、媒体形式、传播形式以及传受关系将被颠覆。传媒业的整个生态随之改变,其中心正飞快地转向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如今的新闻业是互联网新闻业。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态。国家、社会、个人均处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碎片化和分工的精细化当中,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更强,更需要分工协作和沟通。鲁滨逊式的生存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矛盾凸显又恰逢新媒体介入,社会冲突事件不断发生。民间舆论场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与官方舆论场处于激烈的胶着状态。现实提醒我们,媒介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的便捷、海量信息的喷涌并不必然带来沟通障碍的消除,如何重建互信成为一个难题。

互联网和新媒体通过技术赋权改变了执政者和民众之间在信息传播、公共事务处置等方面不对称的关系,新媒体为执政者形塑了一个全新的执政环境。社会与政府、国家与国家之间争夺传播主导权的斗争,成为一个重大命题。在全球范围内,新传播革命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编织起一张错综复杂的全球传播网络,时空被无限压缩,全球信息空间被重构。跨国传媒公司的信息传播突破、解构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动摇了民族认同的基础,个体主义与全球化相颉颃的局面将在长时期内存在。而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个人化运用,促使世界范围内的非主流媒介向主流的媒介话语以及统治性媒介政策提出挑战。这引发了新一轮的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斗争,又影响着全球格局的确立。争夺传播主导权,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即传播渠道的掌控,更在于能否利用传播来赢得舆论,赢得人心,利用传播来治国理政,获得参与重塑全球格局的权利。

总之,互联网和新媒体正水银泻地般地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一个未来趋势也是现状。在国家战略、世界格局的层面上观照新闻传播现象,就打开了新闻传播研究无比开阔的新视野,也是新闻传播学大显身手的机会。

二、“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含义

“小新闻”走向“大传播”,不是放弃传统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而“另起炉灶”,而是在新传播革命的背景下,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推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进一步确认学科发展的方向,确立学科建设的重心,确定学术研究的课题。

具体来说,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有两层含义。

1. 新闻学研究超越媒体内部,面向整个社会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突出优势是始终与社会现实保持紧密联系,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新闻传播学的“生命”所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和毕业生这两大“产品”来满足社会各阶段的不同需求。

第一,就科研来说,应在沟通、交流层面上,研究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大问题。“大传播”的研究视野和目标决定了新闻传播学不应仅仅关注并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即中国问题,因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同构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治理的高度出发来审视全球传播下中国的境遇以及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以传播的视角,针对全球问题如气候、环境、食品、医药、能源、和平、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对策。一句话,新闻传播学应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做出贡献,这是这门应用性学科的最大价值。

同样,新媒体注重交互、即时的传播特点,使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优势不再。对三大传统媒体的研究,不能延续“信息如何有效传递”的原有思路,而应放在沟通的角度和位置上。

第二,就另一“产品”——学生来说,据粗略统计,全国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到媒体就业的已不足30%。这一数据一方面说明,由于各种原因,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到媒体就业变得困难;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其他大约70% 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各级党政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社区、医院等社会很多行业。这正说明,社会各行业认可并大量吸收、接纳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这就提醒我们,不应该将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局限在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主动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突破“小新闻”和大众传播学的教学框架,面向整个社会,培养能够从事诸如健康传播、商务传播、社区传播、政务传播、国际传播等工作的各种人才。

2. 超越单一学科,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1992年,有43年悠久历史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更名为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旨在以“社会信息综合研究”为基本定位,设立信息媒体、信息行动、信息社会三大部门。到了2004 年,在信息环境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该所又与计算机等相关院系合并,组建为研究生院“信息学环·学际信息学府”。它标示着日本新闻传播学从1950 年代的新闻学跨越了大众传播学和传播学后,开始进入了“社会信息学”时期。⑨ 这也许可以看出半个世纪以来学科的转向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就我国目前的传媒业现状和新闻传播学研究来说,也经历着同样的路径。新媒体环境下,层出不穷的传播现象和不断嬗变的传媒形态拓展了学术研究的外延,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格局不断翻新。媒介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上文提到的传统新闻学、大众传播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即“组织化传播”的坍塌,传者、受者、过程、效果等传播规律必然被改写,传统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必将重构。而重构的起点,就是突破囿于媒介组织内部的“小新闻”研究框架和以受众、效果研究为重点的大众传播学研究,走向以沟通、交流、互动为目标的“大传播”。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学突破原有的专业、学科限制,借鉴、容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实现跨学科的融合。以最近的研究热点“大数据”为例,数据挖掘和相关性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分析新闻热点事件的发生、舆论热点的生成和群体性事件的突发,从以往的抽样分析到大数据时代的相关性分析,转换了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而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就需要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支撑。

再以现实研究为例。近年来拆迁、环保、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议题始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热门议题,但这些议题和问题的研究,必须借助其他学科才能有深度、有突破,比如最热门的就是社会学中的阶层分化、阶层流动等理论。⑩关于新型社会关系的研究,社会学中社会关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目前大热的微博、微信研究以及人际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视角。

在技术变迁及社会现实的双重逻辑下,新闻学、传播学已不能囿于原有的专业、学科划分。新闻学必须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甚至一些自然科学学科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三、“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途径

“小新闻”走向“大传播”已是必然的趋势,但如何转化? 这条必由之路在哪里?

新闻传播学学科每个阶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都是学界、业界对信息新技术、媒介新形态做出的回应,是新闻人在观念的进步与更新中推进的。新媒体时代,更要具备这样的创新意识。“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新闻传播学者自然不能画地为牢、自我封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融合多学科、多专业、多取向的相关研究,为新闻传播学所用。也要以新媒体时代的理论勇气和学术智慧,不囿于“小”问题,进一步开拓学科的领域,重新开辟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规划学科建设。

在此指导思想下,新闻传播学界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组建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科研、教学队伍。近几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调整了本科专业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得到加强。但新闻传播院系教师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仍显单一,这自然无法应对媒介融合以及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媒体和社会变化。要适应“大传播”的转向,对研究者个人来说,必须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包括新闻传播学知识的更新,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对研究团队来说,其成员不应限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背景,而应是多学科专业人员的汇聚。

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出现了一个新动向: 长期被其他学科所轻视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忽然很“吃香”,医学、信息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专业纷纷到新闻传播学专业来挖人,吸收到他们的研究团队里。这说明,其他专业已明白,在当下,传播已极其重要。而我们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否有这样的学术自觉,去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总之,“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媒介变迁、社会转型对新闻学、传播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学科交融角度对学科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探索。

(作者李良荣系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华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 级博士研究生)
来源:现代传播2013年第8期(总第205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a9e&scene=3#rd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20:30: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吴飞微议

#新闻教育#杭州大学于1958年创建了新闻系。新闻系筹建由浙江日报负责,得到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两校均选调一批优秀教师来杭大任教。首任系主任江牧岳(后任中国日报社社长)。1958级招72名学生,郑梦熊(先后任《人民日报》副社长、中华全国记者协会党组书记)吴文谦为为此届学生。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1)[/url]
| [url=]轉發(3)[/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1)[/url]

15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6:4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
——探究全媒体环境对新闻人才的素质要求(下篇)
宋雅娟 郑子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3日   07 版)
    自新闻传播学诞生以来,传媒环境和传播技术一直处于急剧变动之中,这也促使海内外的新闻院系在培养学生时,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技术,开设新的课程。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 Sundar所言:“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



    如今,在全媒体浪潮的推动下,国内各大高校在培养新闻系学生时也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紧跟传播技术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方面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方面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方面以复旦大学为代表。以上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含着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冲突,即选择传统新闻学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希望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例如,北京大学开设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网络采编实务”以及“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等专业课。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新媒体研究院,主要分为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内容和新媒体经营三大块。其中,技术放在工学院,内容放在广告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经营则放在媒体管理学院。近年来,该院一直积极建设新媒体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努力抓好科学研究;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不仅关注理论层面,而且还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产学研用”合作项目中。



    在应对新媒体潮流和新的传播形态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作出了积极探索。据该院新闻方向毕业生关之烨回忆,从她2011年开始上学院的新闻实习课时,课程要求中就增加了多媒体报道这个环节。“相比往届学生,我们除了制作杂志,每个学期还要额外完成一条多媒体报道,就是结合图片、声音、视频、互动地图等形式讲述一则新闻故事。”



    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有一部分学生专门研习创意媒体与新媒体方向,他们会学习更多关于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多媒体工作室细致地实践着各种新媒体工具所能带来的效果。此外,广告与公关方向的学生在推广“点子创作”时也要运用新媒体,拍摄、剪辑、传播视频便成为他们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谈到近年来国内高校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新变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子忠认为,在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时,“大学既不是急先锋,但也不是落后分子”。“大学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培养人才,外部环境变得太快,不代表大学马上就要跟着去变,否则就容易随波逐流,无力自主沉浮。因此,大学适应社会变化没问题,但未必要赶潮流,最重要的还是把握前瞻性的思想,培养更基础的专业人才。”



传媒人才需要具备全方位素质



    当今传媒人才需要具备何种素质?赵子忠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是要有快速应对和创新的能力,能迅速应对媒体的新变化;第二是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既懂技术又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才会受到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俊也表示,在全媒体环境下,从业务素质来说,媒体人需要更多跨媒介的经验,“不仅会写稿,还要能编辑视频软件或是出镜”。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为学生提供新媒体技能培训时,也推出了跨媒体实习计划。为了培养“专能记者”,学院还专门设立了新闻系的实验班,与法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联合办学,培养跨专业的人才。



    国外院校的新闻专业应对新媒体的变化要比国内超前很多。据周俊介绍,当国内高校还停留在口头阶段时,哥伦比亚大学已经在教学中融入了大数据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数据和信息可视化,以便这些未来的记者能在今后的实战中进一步发挥信息整合者的角色。“它教给学生怎样把纷乱的信息变得有条理、有逻辑,怎样把非线性结构变成线性结构甚至可视,从而满足人们习惯的图文阅读模式。”



    毫无疑问,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线经验的记者参与进来。但周俊坦言,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引进师资的制度,新闻教学的业务人才还很缺乏。“本来应该招老记者来教学,但常常会被学历以及相关的科研经历所限制。”



    香港中文大学的新闻课讲师陈惜姿就是记者科班出身,曾任《壹周刊》杂志副主编,现在全职教学。与学院其他教授不同,她没有亮眼的外国名校博士学位,但却拥有丰富的一线从业经验。“她以人物专访闻名,采访过郎朗、丘成桐等知名人物,也采访过‘天水围十二师奶’这样的平民百姓,笔下的人物十分鲜活。跟其他教授不同,陈老师教课可以分享很多自己的采访经验。她告诉我们,做记者最重要的就是勤奋和诚实。”关之烨赞赏地说。



    对于媒体人来说,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周俊强调,万变不离其宗,“责任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当前,不论是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还是业务责任,都是不少新闻从业者所缺乏的。虽然采访手段越来越多样,技术越来越便捷,但责任意识似乎越来越缺乏。其实适应新媒体,学技术不是难点,当前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都能很快学会——难的是理论素质和学习、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缺乏根本的责任意识,即使掌握了新媒体技术,发展后劲也会不足。”



    无独有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也认为,媒体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政治素质。“媒体人要在社会事件再现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果自己没有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世界观,看问题都是歪曲、片面的,那他通过媒体传达出来的东西也不会正确。”(光明网记者 宋雅娟 郑子琳)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 ... b_20140503_1-07.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