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3-5-22 12:35: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媒体阅读:眼球的快速扫描

喜欢上微博、用微信的人,如今越来越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在知识接受方面,它究竟是创造了更多智慧,还是仅仅令每个人都深为知识的碎片所包裹?学者认为,无论利弊,关键在于个体对媒介使用的限度和边界的把握。换句话说,是让媒介控制你,还是你控制媒介?
    在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拾音日月、取睿星空”讲坛上,该校中文系教授严锋在主题演讲中剖析了新媒体对人们阅读生活带来的影响,他说,“新媒体阅读,与其说阅读,不如说是你的眼球在完成快速扫描。”
    新媒体创新阅读方式
    严锋教授本身也是一位微博资深用户,粉丝超过26万。他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给读者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信息资源跳到另一个资源,可以只在一两段文字上停留片刻,甚至只关注一两个关键词。“人的大脑变成了快速分析网页、从中提取主要信息的专家。”
    同样关注新媒体阅读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庆祥也持类似看法。他说,与传统阅读要求读者保持注意力正相反,网络新媒体的阅读,以“分散人的注意力”为特征。在新媒体阅读过程中,人们完全被知识的小碎片所包裹,其本质是被大量信息淹没。“知识碎片,无法提高人的判断力、理解力,阅读者无法进行有质量的思考。”
    读者成“知识狩猎者”
    知识碎片化,有其复杂性。严锋分析,一般而言,碎片化的知识,导致了对内容理解的肤浅化、表面化。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原本铁板一块的知识体系被打碎重组,通过新的连接渠道产生新的意义”。
    严锋注意到,眼下,一些新媒体还针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推出“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推送”等服务项目。一旦这种被动阅读成为习惯,读者习惯被“喂食”,若有一天系统消失、不再提供服务,那么个人的判断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就会下降。
    为了说明这一点,严锋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进行新媒体阅读时,读者更像是一个知识狩猎者、信息收集者,处于“丛林化阅读状态”。人类祖先在丛林中拿着棍棒狩猎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全神贯注地注意周围纷至沓来的信息。而当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书房”为另一种知识接受方式开辟了道路。“今天,新媒体令我们又回到了阅读的丛林。”
    别远离安静的书房
    知识碎片化不仅影响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会对人的大脑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严锋说,新媒体阅读与传统大脑之间存在“矛盾”。新媒体阅读对“传统大脑”提出了多任务的新要求,而人类大脑在本质上仍是单任务运行的。
    加里·斯摩尔研究团队曾借助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传统纸质书阅读状态和网络阅读状态下的人的大脑。结果发现,在阅读纸质书籍时,所有受试者的语言区、阅读区、记忆区和视觉区会被激活;而在上网时,负责作决定和复杂推理的大脑中枢活动急剧增加。显然,上网者不仅是在理解文字,还在不停地选择,判断是否要从一则信息跳跃到另一则信息。这是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的一个本质性差异。
    “其实手机中的微信、微博本身都只是通信、社交工具,可以作为在某些阅读状态下的媒介。”严锋说,“但不能把它当作阅读本身。”他表示,对有些读者而言,新媒体阅读会完全替代传统阅读,例如一个人原本想要去看一本完整的书,但可能在微博上先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简介或摘录后,觉得已经获得了关于这本书的信息,就不再看书。但也有读者只使用微博的社交功能,把它当作一个推介平台,参考一些有公信力的意见,然后在微博之外再做深入阅读。因为他知道,新媒体不是目的,只是途径。它是提供信息的渠道,而非知识本体。严锋指出,善用新媒体,就首先要认清它的优势和局限,才能谈论它的正面意义。
    能否找到新媒体的“边界”,关键在于有没有独立的思考意识。杨庆祥认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分流一部分读者,因此新媒体也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传统阅读也会让人读成书呆子,更何况当下的阅读环境背后,多种因素纠葛,若在新媒体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失去的将比得到的更多。
    在未来,传统阅读与新媒体将会形成新的组合。“我们既要积极拥抱新时代,也不能停止思考传统的意义、限度的意义,甚至封闭的意义。”严锋说,“在实现新媒体辉煌的远景之前,还是不要远离安静的书房和图书馆,在那里,我们能够不受打扰地完成一个‘单任务’。”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5/22/c_124746504.htm


122#
发表于 2013-5-23 18:2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丘克军
[媒体数字化能否拯救传统报业?观察中,实践中....] //@胡舒立:学习。

@张志安
#学术活动#各报业集团从事数字化新媒体运营人员已达14%,有3家集团超33%,最多的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共900人。2012年,南方报业集团引进242名新媒体人才。各报业集团新媒体业务收入占4.57%。数据来源「2012全国主要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由@汕头大学新闻学院
@范东升
院长率团队完成。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
轉發(153)
|
評論(29)

今天 09:34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23#
发表于 2013-5-29 00:21: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齐树华
内容不再为王?内容不再为王!//@邵芳卿: 的确用心,纸媒不会亡。//@Li梦娇: //@传媒汇:

@丁来峰
@邵芳卿
@陈向俞


@报纸观察
【新视点】报纸除了搞好内容,如何在新闻纸外玩创意?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283)
|
評論(44)

5月28日 21:36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5月28日 23:50
來自新浪微博


124#
发表于 2013-6-16 11:24: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微博大会新媒体论坛开幕(组图)


中央电视台官微负责人李浙 张茵 摄

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副主任丁伟 张茵 摄
  

中国微博大会新媒体论坛在千年古镇乌镇开幕。 李晨韵 摄
  中新网嘉兴6月15日电 (记者 汪恩民)6月15日下午,围绕“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机遇与挑战”这个主题,中国微博大会新媒体论坛在千年古镇乌镇开幕。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的版图!”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文科在致辞中提到,微博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高度关注新媒体发展,关注微博的运用,以此服务业界发展。
  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南方周末等媒体负责人共同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向“微时代”的转型之路。
  新华社国内部新媒体负责人贾奋勇认为:“在现有的政策内,如何最大化发挥平台作用和专业作用,做好内容,值得大家探讨。我们应该面对一个更广泛的网络状态。但是,进军新媒体,目前还存在新媒体技术平台与传统舆论管理格局的矛盾,商业网站的管理等问题。”
  “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副主任丁伟表示,网络促进了生活转型,人们的生活正从纵向结构转向扁平快。传统媒体要想有一席之地,要发挥传统优势,表达立场时要舍两端,取中道,通过渐进的方式,比较良性的方式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对于官媒微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官微负责人李浙表示,央视微博将凸显电视新闻优势:强化重视视频和图文优势,意图解读和弘扬公益传播正能量。硬新闻立博,她希望,微博可以给人带来可靠和依赖感。
  媒体代表还和自媒体代表开展了对话,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共同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微博,作为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形式之一,正在深刻地影响中国和改变中国。2012年,中新社浙江分社曾率先举办首届杭州西湖微博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此次乌镇@桐乡中国微博大会主题是“微博正能量、美丽中国梦”。
  乌镇@桐乡中国微博大会由中新社浙江分社与中共浙江桐乡市委、桐乡市政府共同主办,大会也得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和新浪新闻中心、新浪传媒的的特别支持。(完)
(原标题:中国微博大会新媒体论坛开幕 官媒“对话”自媒体)
http://news.sina.com.cn/m/p/2013-06-15/161527406467.shtml
125#
发表于 2013-6-25 11:54: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社科院:新媒体成反腐事件首次曝光主要媒介
新华视点【新媒体成反腐事件首次曝光的主要媒介】社科院昨天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显示,2010~2012年,反腐案件首次曝光于新媒体的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的2倍。不论是从相对数还是从绝对数上讲,新媒体都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记者王茜)


http://news.qq.com/a/20130625/011885.htm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2:57: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范东升
新媒体赢得此局,有标志性//@新媒体董少伟: //@五岳散人: 新媒体的逆袭。


此内容为不实消息,已处理。 详情»

@北京晚报
今日北京晚报,敬请多提宝贵意见。到app store 搜索下载安装“in频道”客户端,即可阅读晚报ipad版精选,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http://t.cn/zOnf9vn




(218)| 轉發(20997) | 評論(3519)
6月25日17 : 00來自皮皮时光机


| 轉發(9)| 收藏| 評論(2)
2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还有14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谭人玮
//@韩松: 新媒体秒杀传统媒体,此案应收入新闻教科书。//@宝中堂: 查了一下才明白,微博热点超过三分之一会出现[衍生的]谣言,被他歪曲成三分之一都是谣言(显然是不可能的),活该。// @Arishok:噗 微博反击了 北京晚报这条是谣言

@北京晚报 今日北京晚报,敬请多提宝贵意见。到app store 搜索下载安装“in频道”客户端,即可阅读晚报ipad版精选,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http://t.cn/zOnf9vn


| 轉發(1)| 收藏| 評論
3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刘华xh
“不实消息”、“已处理”,哈哈。这算是新媒体对纸媒的逆袭么?//@DubaiAminah:

@北京晚报 今日北京晚报,敬请多提宝贵意见。到app store 搜索下载安装“in频道”客户端,即可阅读晚报ipad版精选,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http://t.cn/zOnf9vn


| 轉發(4)| 收藏| 評論(2)
31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  檢舉







蓝皮
//@喷嚏网铂程: //@路人木7:@来去之间 进击的渣浪

@北京晚报 今日北京晚报,敬请多提宝贵意见。到app store 搜索下载安装“in频道”客户端,即可阅读晚报ipad版精选,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http://t.cn/zOnf9vn


| 轉發| 收藏| 評論
3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27#
发表于 2013-6-29 11:1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北京政法委举办政法宣传和新媒体应用研讨会
    6月28日,北京市委政法委举办首都政法宣传和新媒体应用研讨会,邀请人民网、新浪网等主要门户网站专家就加强首都政法宣传和新媒体应用进行研讨。会上,北京市委政法委、首都综治办对外宣传网站首都政法综治网暨中国长安网北京频道正式开通。  首都政法综治网共设有“首页、资讯、政法、综治、政工、创新、服务、互动”八大板块61个二级栏目。新设了政工队建、为民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板块,增建了“首都政法微博发布厅”,实现了市政法系统现已开通的35家政法微博资源整合后的集中发布,网站试运行一个月来,日均访问量达20万人次,网站综合影响力已在全国同类型网站排名第一。
  北京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和新媒体应用,积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拓展政法宣传工作新途径,首都政法综治网作为宣传动员群众的重要阵地、沟通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将主动发布政法机关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案事件处理程序和结果,积极主动设置议题,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政法先进典型,增强与网民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及时真诚地提供法律咨询、热点解答、办事指引等方面的实用信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增强政法舆论的“正能量”。下一步,市委政法委将着力推进网群建设工作,年底前全面建成区县政法综治网,并实现首都政法综治网群与中国长安网的有效链接,不断深化与新媒体联动,打造精品栏目,切实把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的权威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好,把平安北京建设、司法公信建设、过硬队伍建设的成效展示好。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首都政法宣传和新媒体应用的实践探索,对加强新媒体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首都政法综治网群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和通讯员参加了会议。
http://news.sina.com.cn/m/2013-06-28/180627525670.shtml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08:50: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董少伟
//@钟瑛: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微信、微博用户分群对比分析#女性成社交媒体重要推动力;微信用户偏年轻,微博用户偏成熟;社会化媒体用户群像写真。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微信、微博用户分群对比分析】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80后对社会化媒体更热衷。他们喜欢长时间使用社会化媒体,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微博和微信用户中,80后分别占10.5%和14.5%,高于70后和90后。他们的微信用户使用频率更高,34.8%的80后微信用户每天使用4次以上,高于90后和70后。http://t.cn/zQLS1QA

| 轉發(27) | 評論(1)
7月12日08 : 30來自享拍微博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1:4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介评弹
【独家分享】揭密史上首家夺得普利策新闻奖网站,比“赫芬顿邮报”还要资深的“公民立场网”,颇多启示。



(1)| 轉發(72) | 評論(4)
7月12日19 : 5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_SII


130#
发表于 2013-7-25 12:23: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胡占凡阐释央视新媒体六大战略 将建央视新闻门户网

原标题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电视新闻人的中国梦]

7月23日上午9时,《电视与新媒体创新》论坛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出席论坛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词就是创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应当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一次创新,也是中央电视台全面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一次创新,更是中国电视新闻人多年梦想的实现。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全国上下现在正在同心协力构筑中国梦,国家、社会、个人都拥有了实现梦想的广阔空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与期待越来越高,创新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再次摆到了电视新闻人的面前。
  关于电视新闻的创新我想有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为中国梦的实现鼓与呼,需要电视新闻人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宏大的中国梦,还是具体的个人梦,都是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是这个伟大时代最富生命力的故事。电视新闻的创新要有利于更好地记录传播这些故事,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此我们在《新闻联播》当中,加大了民生和社会新闻的比重,在文风上创新性地运用故事化、口语化的表达,在节目形态上加大了改版力度,尤其是19年没有改变的《焦点访谈》,实现了表现手法的重大突破。这些创新都强化了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影响力,提升了中央电视台品牌的美誉度,也提升了我们的媒体自信。
  第二,我们电视新闻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而创新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对于电视新闻人,要实现梦想不但需要对理想、信念的长期坚守,也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传播环境。具体来说,它包括对全球主流电视新闻机构动态变化的洞察能力,对最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的掌控能力,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不断超越已有认识水平的学习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可以体现在创新的过程和结果当中。

  当前,媒体的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和传统媒体形成了共生、竞争与融合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电视媒体必须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态度积极应对,所以说创新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应该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准则,是关乎生存发展的一个大的战略问题。
  未来不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部门将搬入新台址,这将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战略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搬家”不仅意味着物理空间的变化,更为创新提供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的全面支持。中央电视台新的总部大楼创造了一个全程文件化、网络化、高清化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环境,能够实现节目、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建立多渠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终端分发的运营新格局,将会全面推动中央电视台多媒体战略,为它创造条件。
  我们今天论坛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新媒体,这个词可能是近一两年来,在我们这样一个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的机构里边曝光率最高、被讨论最多的一个词。回想2003年新闻频道刚成立的时候,新媒体或许只是山雨欲来,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无可置疑地参与到全媒体转型的过程当中。站在电视媒体的角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看待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在新媒体传播的条件下,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势和品牌会进一步放大,随着全媒体技术往前继续发展,所有媒体的传播介质会逐渐趋于一致,无论是在哪一个屏幕上,流动的依然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图文、视频、音频,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的内容制作优势将会愈发凸显,强势媒体将新闻资源按照受众的不同需求与传播途径的差异进行调整,并且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播发。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对受众的覆盖,而且还能把内容输出到其它媒体平台,获得更多的收益。从国外电视机构近些年来全媒体发展过程来看,互联网蓬勃兴起,不但没有消灭电视,还为传统电视的创新拓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增长思路和空间。比如BBC确立了“1+10+4”这样的新媒体战略:1代表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就是BBC;10是10个产品,包括新闻、体育、天气、儿童节目等等;4是4个终端——电脑、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样布局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从2013年3月份开始,每个星期有超过63%的英国人,在BBC在线平台上观看内容,而且这还是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的一个常态,但是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收看BBC电视频道的观众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第二,新媒体平台让电视媒体有了直接和用户建立联系的机会,传统电视局限于技术手段,只是单向的我播你看,没有办法和受众建立直接的联系,收视调查固然能反映观众的选择偏好,但是它没有办法实时收集观众的反馈,至于节目和观众的互动只有通过电话和短信,应当说这些手段极其有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两个积极的变化:第一,节目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手段大大丰富了,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和电视直接互动。第二,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过程当中。比如CNN的iReporter,经过七年的运行,打造了一种突发事件报道的全新办法。在全球有多于80万人正在为CNN进行着iReporter的报道,比如在2011年在日本“3·11”地震的当天,iReporter收到的视频和图片就有295条,经过核实在电视网里面播出了79条,这样大大丰富了新闻更新的流量。
  第三,新媒体技术将带领电视进入大数据时代。未来随着数字机顶盒、智能电视的普及,电视收视率统计有可能告别抽样调查的历史,而进入全样本统计的时代。同时,在电脑、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数据也可以精确统计,这样我们对节目的传播效果就有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对受众的偏好有了更精准的了解,这将为我们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际媒体的做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都为战略布局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未来我认为央视的新媒体战略应当抓住这样几个关键:
  第一,建立跨媒体传播平台。目前CNTV的独立客户端下载数量已经突破1800万,成为央视移动终端覆盖的旗舰产品。同时CNTV围绕着《星光大道》等重点品牌节目,不仅建设了互动性强的官方网站,还针对具体节目积极开发专门的移动设备客户端,形成了中央电视台品牌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多渠道传播阵地。央视新闻的独立客户端也即将推出,以高质量的视频新闻为主打特色。另外我们也将着手建立央视新闻的独立门户网站,突出原创、独家、直播、深度的视频内容,同时作为央视新闻多终端覆盖的基础平台。
  第二,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热门跨媒体节目,拥有广受关注的热门节目内容是电视和新媒体吸引受众的关键。中央电视台在加强电视节目创新、提升节目影响力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深化台网融合一体化运作,加强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和再加工再创新。这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中央电视台内容资源优势,提升中央电视台节目在各种媒体、渠道和终端的影响力,还能为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广告业务的拓展提供优质资源。
  第三,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在优质内容基础上,建立电视与新媒体整合营销的新机制,由单一的电视广告经营向跨媒体多元化的媒体服务转变,建立联动共享的经营模式。
  第四,进行组织机构调整。电视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按照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深度整合内部资源,打破台网壁垒对机构重组。
  第五,建立多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要建立并完善多媒体网络考核评价体系,把新媒体监测数据纳入评价指标,由单一的收视调查转变为跨媒体传播效果监测。
  第六,借资本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央视新媒体的发展,应该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尝试通过资本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壮大资金实力,优化内容、技术和人才架构,采取收购或者控股的方式联合运营,拓展新媒体的战略布局。
  关于电视和新媒体的话题,今天到场的各位专家和学者会有独到的见解和大家分享,我们期待你们的精彩演讲会给中央电视台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谢谢大家!
http://media.sohu.com/20130725/n382535227.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