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靠造新词和虚报他国数据替代科学防控现象值得注意
我国传染病防控和政策的发布,大量出现用造新词忽悠上层和人民;用他国虚报数据恐吓不了解实情的受众,滥用口号和使用非科学术语替代科学现象应加强防范和引起注意。 目前,《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配套文件就疫情信息披露、预警信息发布,以及主体授权,存在概念不清、互不协调、授权混乱的隐患[1]。 从积极应对和权威角度出发,建议统一授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发布主体。 无论是个人、自媒体还是其他公开媒体,信口开河的采用间隙性排毒,社会隐匿性传播、压茬推进、时空伴随……等等一堆新词儿,不但没有整体解决传染病的防控问题,而且还制造了混乱,有碍传染病的有效控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与我国传染病防治研究不科学、不严谨、不踏实、不求真,对上不对下的官本位思想与研究肤浅密切相关。我国的传染病防控尤其是传染病防控政策研究存在三大问题。 1. 利用国外虚报的死亡数据恐吓受众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不能套用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防治历史与我国的防治现状进行比对。 2022年5月15日,美国8420万确诊,人口3.29亿,26%感染,死亡103万人,病死率1.2%。我国的传染病防控研究人员把美国的死亡结果套用到中国,向广大的地方官员和大众传递的信息和我国未来也必然出现的趋势是:如果我国不采用目前的政策,我国将会因为新冠死亡的人数大约是442万。以美国因新冠死亡的历史脉络论证我国传染病发展的必然性。 美国政府对因新冠死亡的医疗机构实施补偿机制,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将所有因其他基础病死亡的病例,只要能检测出新冠阳性,均归因到新冠死亡病例中。更有甚者,死亡前未检测到阳性,死亡后再做一次检测,只要是阳性,也会将该死亡病例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中。 采用恐吓受众让其听从传染病防治指挥的人没有清醒的意识到:信任和对生存与发展的信心如果“死亡”,不仅仅只是给新冠防治带来次生灾害,更有可能造成对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信任。 2. 滥用口号和使用非科学术语替代科学 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结合全国各地传染病防治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地域的传染病防治口号对传染病的防治进程能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接地气”的展现形式。 比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新冠、你我共参与;群防群控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具有117年的历史的双一流某旦大学的党委书记在召开全校新冠肺炎防治大会时采用“从严从紧从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某旦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常态化防护性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工作”这样的标题,显然和双一流及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传染病防治学术地位不匹配。 更有甚者,抗原检测本来是为了让有症状的人判断是否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但却将准确度较低的抗原检测作为初筛,甚至替代核酸检测,显得非常荒谬。 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放着具有生命科学背景的校长和一堆闻名世界的流行病学专家不用,缺乏专业判断和独立科研的态度与作风,以不专业的决策方式,加上失去人情味和对人的温情底线,未将我党统一战线制胜的法宝与市场经济组织与协同的作用相结合,是此次拥有117年历史双一流某旦大学和某海防疫攻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3.造新词忽悠上层和人民群众 不承认经典、不传承经典,靠翻阅教科书和各类参考资料,从中找到一些名词进行重新组装和造词,以显得自己和自己的研究团队深奥。用人民大众或领导过去没有听说过的“词儿”以表现自己的研究深刻、学问渊博,但“整完词儿”就有整体的传染病防治解决方案?然后用造词去概述中国的传染病防治,去替代整体行动方案。 此次中国的新冠肺炎防治战役是伍连德博士一生留下的科学精神财富的再次实践。但我很少能看到和他一样具有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及可贵的实干精神的传染病防治的科研人员…… 其实,我们只要严格的按照传染病防治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五早措施和群防群控的策略去做、去实施,我们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就不会让非专业人士不知所措,云里雾里。 希望我们传染病防治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政策的研究人员尽快从上述三个问题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胡晓翔:传染病疫情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浅议
本文作者:何国忠,男,云南凤庆县人。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协同创新访问学者,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校外博士导师、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临床基础方向博士合作导师。中国信息协会体医融合健康专委会常务副主任。 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一等资助、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20项,出版著作17部,发表中英文论文88篇。二十余年来,长期致力于管理学与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治、社会治理与智慧科技促进人群健康等公共卫生管理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大健康产业研究。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4716146082513449/?app=news_article×tamp=1668208633&use_new_style=1&req_id=2022111207171201013206523521361C19&group_id=7164716146082513449&wxshare_count=19&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e6c7a07b-783d-4495-b12f-2d54c58bcebc&source=m_redirect&wid=1668235943854
编辑:邓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