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5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00:2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1)
态度 tàidù 诚恳 chéngkěn 谦谨 qiānjǐn


  2021年12月5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继承传统、映现时代》。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北京京剧院今年上演的张正贵、陆蕾新编的神话京剧《嫦娥奔月》,态度诚恳谦谨,艺术通透高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映现时代需求的好戏。”句中的“态度”“诚恳”“谦谨”这3个词乃至由这3个词组成的短语在使用上都是不合适的。
  先看“态度”。“态度”指人的仪态神情,如“态度生硬”;又指对待他人或事情的看法以及采取的行动,如“他对我态度不够友好”“工作态度不端正”。“态度”的这两个词义,其使用主体都只能是人。句中“态度”的使用主体是“神话京剧《嫦娥奔月》”,这是一部文艺作品,不具备仪态神情,也不会产生对人或事的看法以及采取某种行动(文艺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是作者在创作中的赋予),因此“态度”不能适用。
  再看“诚恳”和“谦谨”。“诚恳”的意思是真挚而恳切,“谦谨”的意思是谦虚谨慎。这两个词表示的都是人的态度,它们在句中和“态度”搭配本是没有问题的。但句中的“态度”因为和“神话京剧《嫦娥奔月》”搭配而出现了失误,这就使“诚恳”和“谦谨”的使用也跟着出现了失误。“诚恳”和“谦谨”作为描写人的态度的词,不能用于作为文艺作品的“神话京剧《嫦娥奔月》”。
  综上,句中的“态度诚恳谦谨”只能用于人,而不能用于作为文艺作品的“神话京剧《嫦娥奔月》”,这个短语可以删去。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态度诚恳谦谨”的后面,又有另一个短语“艺术通透高妙”,这是从艺术的角度对“神话京剧《嫦娥奔月》”作出评价。一般地说,评价一个文艺作品,通常的做法是从故事内容和艺术两个角度入手,既然后面说到了艺术,那么前面不妨从故事内容的角度给出合适的评价。根据这样的原则,按照引语所出全文的叙述,可以考虑在删去“态度诚恳谦谨”后,在同样位置加上“故事富含新意”之类的话语。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作叙述,关键是要与后面的“艺术通透高妙”建立起对应关系。


编辑:古凤


125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5:2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2)


林木línmù


2021年12月6日《扬子晚报》第4版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未交付的新小区里,数百棵林木被莫名推倒”。在这篇报道中,还有这样一个句子:“小区内共种植了1千多棵林木,目前被推倒、拔除的大小林木共计893棵……”。这个标题和这句引语中使用的“林木”一词都存在使用错误。

“林木”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树林,二是指生长在森林中的树木。前一个意思的“林木”是一个集合概念,单棵的树木不能称“林木”,这表明这个意义上的“林木”是不可计数的。标题中的“林木”有计数“数百棵”,引语中的两个“林木”分别有计数“1千多棵”和“893棵”,这都表明“林木”的前一个意思不能适用于这里的语境。

后一个意思的“林木”,虽然可指单棵的树木,也就是可以计数,但它又要求是生长在森林中的树木。标题中的“林木”,处于“未交付的新小区里”,引语中的两个“林木”,处于“小区内”,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从常情来说,“小区”是供人居住的,种植在“小区”的树木只是起美化“小区”的作用,大多处于行道两边和小块的空地,一般不可能出现森林。把并非生长于森林,只是在居民区有限种植的树木称为“林木”,与“林木”的后一个词义也是不合的。

标题中和引语中用到的这3个“林木”都可以改为“树”或“树木”。其中“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又是树的总称,这两个意思区别不大,在使用上较为自由。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改为“树”,由于这是一个单音词,引语原句中的“大小林木”改为“大小树”显得不够协调,有必要把“大小林木”改为“大大小小的树”。如果改为“树木”,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


编辑:王奕

125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6:30: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9)
勾搭 gōu·da
2021年12月9日《山西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打了一架,还是当勤务兵》。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他双手分别勾搭在韦阿三和顶牛爷的肩膀上,说:韦阿三,你做我的警卫员;顶牛爷,你做我的勤务兵。”句中的“勾搭”一词使用有误。
“勾搭”的意思是引诱或互相串通做坏事。“勾搭”虽然是一个动词,但它所描写的动作是抽象的。另外,“勾搭”是一个贬义词,使用这个词,要求其行为主体和指向对象都具有负面色彩。句中说的是行为主体“他”把自己的“双手”放在他人(“韦阿三和顶牛爷”)的“肩膀上”,这是一个有具象色彩的动作,“勾搭”不能适用。另外,句中对行为主体“他”和指向对象“韦阿三和顶牛爷”都不存在否定的意思,使用带有贬义的“勾搭”,在情感上出现了扭曲,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勾搭”改为“搭”。“搭”是个多义词,其中有一个意思是把手放在支起的东西上,这个意思正合于句中需要。
编辑:何晓琴

125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9:2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2)


林木 línmù


2021年12月6日《扬子晚报》第4版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未交付的新小区里,数百棵林木被莫名推倒”。在这篇报道中,还有这样一个句子:“小区内共种植了1千多棵林木,目前被推倒、拔除的大小林木共计893棵……”。这个标题和这句引语中使用的“林木”一词都存在使用错误。

“林木”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树林,二是指生长在森林中的树木。前一个意思的“林木”是一个集合概念,单棵的树木不能称“林木”,这表明这个意义上的“林木”是不可计数的。标题中的“林木”有计数“数百棵”,引语中的两个“林木”分别有计数“1千多棵”和“893棵”,这都表明“林木”的前一个意思不能适用于这里的语境。

后一个意思的“林木”,虽然可指单棵的树木,也就是可以计数,但它又要求是生长在森林中的树木。标题中的“林木”,处于“未交付的新小区里”,引语中的两个“林木”,处于“小区内”,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从常情来说,“小区”是供人居住的,种植在“小区”的树木只是起美化“小区”的作用,大多处于行道两边和小块的空地,一般不可能出现森林。把并非生长于森林,只是在居民区有限种植的树木称为“林木”,与“林木”的后一个词义也是不合的。

标题中和引语中用到的这3个“林木”都可以改为“树”或“树木”。其中“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又是树的总称,这两个意思区别不大,在使用上较为自由。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改为“树”,由于这是一个单音词,引语原句中的“大小林木”改为“大小树”显得不够协调,有必要把“大小林木”改为“大大小小的树”。如果改为“树木”,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


编辑:王奕

125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0:26: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4)


无意识 wúyì·shi


2021年12月5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继承传统、映现时代》,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洪荒年代,原始先民面对无力抗拒的大自然,痛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这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为了挣脱局限实现自我超越,‘飞天’成为一种梦想,也构成了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嫦娥奔月’这一主题,折射了这种无意识,成为文艺作品的永恒话题。”这段文字中两处用到了“无意识”,它们的使用都是错误的。

“无意识”的意思是未加注意地,不知不觉地,与“有意识”相对。“无意识”是一个副词,一般用来形容人在自己不经意之下做出的动作,如“他说话时无意识地抖动着脚”。这段文字把“飞天”称为“无意识”,但“飞天”并不是人在自己也未注意的情况下不自觉地做出的行动,而是如这段文字中所言,在“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后产生的想法,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反应。文中两个“无意识”的使用,都与“无意识”的词义不合,也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合。

文中的两个“无意识”,都应改为“意识”。改为“意识”后,与文中“‘飞天’成为一种梦想”的叙述在逻辑上也能够对应,与“这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的叙述在事理上也能够贯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无意识”是一个副词,它指的不是人失去意识,如“植物人无意识”中的“无意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而不是词,作为短语的“无意识”与这里讨论的作为副词的“无意识”不是一回事。


编辑:王奕

125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1:34: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5)


进取 jìnqŭ


2021年12月9日《解放日报》第4版刊登报道《朔尔茨接棒,“默克尔时代”谢幕》。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伍慧萍表示,朔尔茨预计会延续默克尔稳健务实的执政风格,但外长贝尔伯克可能奉行更加进取的外交政策。在贝尔伯克已基本被指定为外长人选后,‘对话’和‘强硬’成为她口中的关键词。伍慧萍解释说,新政府一方面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需要与中方对话合作。另一方面,贝尔伯克的对华调门预计会更强硬,甚至公开谈论敏感议题。随着绿党入主外交部,德国对俄罗斯的语调预计也会更强硬。”这段文字中的“进取”一词使用有误。

“进取”的意思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个褒义词,使用“进取”,意味着着作者对使用对象和其行为持有肯定的态度。简单地看,“进取”在这段文字中用于修饰“外交政策”,这本来是可以的。但作者接下来对使用对象“外交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从这个说明中可知,所谓“进取”主要指的是“贝尔伯克的对华调门预计会更强硬,甚至公开谈论敏感议题”和“德国对俄罗斯的语调预计也会更强硬”。这种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所采取的“强硬”的外交姿态在目前的汉语主体使用环境中都是不友好的,因此对其是持贬抑态度的。把文中所说的“贝尔伯克”的“外交政策”用褒义词“进取”来作叙写,对其会产生一种肯定、褒扬的效果,这不仅与汉语主流使用环境对此的情感不合,也与作者要表达的原意不合,造成情感扭曲,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进取”改为“激进”。“激进”意为急进,急于改革和进取。如果说“进取”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姿态,“激进”则是对“进取”的一种超越,过犹不及,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后果。因此,使用“激进”,暗含作者对使用对象“贝尔伯克”的“外交政策”的贬抑性评价,适合于文中语境。



编辑:王奕

1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1:48: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6)


攫取 juéqŭ


(一)

2021年12月9日《山西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打了一架,还是当勤务兵》。笔者是有一句话写道:“作者以凝练直白的语言、传奇而荒诞的情节,塑造不同流俗、侠骨柔情的中国硬汉形象,通过攫取顶牛爷人生中最具传奇和趣味性的事件构筑出其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充满了趣味。”句中的“攫取”一词使用有误。

“攫取”的意思是夺取,掠取。“攫取”是一个贬义词,它的行为主体通常要求是在一般的社会评价中具有负面性的人或机构团体,如“八国联军侵入我国后,把北京圆明园的珍宝攫取一空”。句中“攫取”的行为主体是“作者”,但从句中语境可以看出,句中对“作者”持有褒扬态度,使用“攫取”这样的贬义词与句中语境在情感上是不合的。

可以把“攫取”改为“撷取”或“摘取”。“撷取”和“摘取”的本义都是表示采摘花果、叶子等,引申后可指获取需要的事物,在情感色彩上,前者带有褒义,后者较为中性,都能适合于句中语境。

(二)

2020年7月4日《羊城晚报》第7版刊登报道《TVB的黑色幽默实验》。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对手ViuTV的《玛嘉烈与大卫》《二月廿九》《叹息桥》等一系列“新港剧”不断攫取口碑,从香港一路火到内地……”。句中的“攫取”一词使用有误。

“攫取”在使用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一般表示行为主体所获得的某种好的东西是不应该归其所有的,如“攫取荣誉”,就表示“荣誉”不是“攫取”的行为主体应该得到的,因此对这个行为主体来说是名不副实的。在这个句子中,“攫取”的指向对象是“口碑”,但对句中行为主体“一系列‘新港剧’”来说,引语所出全文并没有对它持批评或否定态度,只是作了不带感情的客观叙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贬义词“攫取”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攫取”改为“获取”或“收获”。“获取”和“收获”都是中性词,使用这两个词,与作者在句中对“一系列‘新港剧’”所持的客观叙述态度能够保持一致。



编辑:王奕

1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1:5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7)


相遇 xiāngyù


(一)

2021年8月7日《光明日报》第1版刊登报道《姑苏老宅新生记》。文中有一句话写道:“2003年夏天,来自上海的邢伟英与会老堂初次相遇时,其主楼建筑整体向东南倾斜,屋顶飞鸟盘旋,地板腐朽不堪。”句中的“相遇”一词使用有误。

“相遇”的意思是遇见。“相遇”是人产生的行为,在使用中要求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也就是说,它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人,它的指向对象也必须是人。句中“相遇”的行为主体“邢伟英”是人。但其指向对象“会老堂”是一处建筑,不是人,不可能产生“相遇”这种行为。因此,“相遇”在句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与会老堂初次相遇”改为“初次见到会老堂”之类的话语。

(二)

2021年12月9日《新民晚报》第18版刊登文章《花束般的恋爱》。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尽管它的题材很俗套——一对年轻男女,邂逅相遇,爱上了,同居(或结婚),摩擦,最后分手,可又有谁说,这类内容会过时?”句中的“相遇”一词使用有误。

这个句子中的“相遇”,其行为主体是“一对年轻男女”,使用“相遇”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相遇”在句中和另一个同样表示遇见的词“邂逅”并列在一起,产生了语意重复。在已经使用“邂逅”的情况下,“相遇”的使用就是不合适的了。

可以把“相遇”删去。当然,如果要保留“相遇”,那就应该删去“邂逅”。

另外,句中“爱上”后的“了”应该删去。这个句子中的“一对年轻男女”后以一系列双音节动词“邂逅”(或“相遇”)“爱上”“同居(或结婚)”“摩擦”“分手”组成它的谓语,有一种短促而整齐的语势,在其中一个动词“爱上”后出现“了”而其他各个动词后没有相同形式,使这种语势出现了漏洞,损害了表达效果,因此以删去这个“了”为宜。


编辑:王奕

12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1:54: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88)


书页 shūyè


2021年12月12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文章《囤书喜忧》,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于是囤书就造成了一项巨大的困扰,通常它是只进不出的,存储的书页只会越来越满,越积越多,也越发无情地占据吞噬着生活空间。”这个句子中的“书页”一词使用有误。

“书页”指的是书中的纸页,通常印有文字、图画、表格等内容。句中说的是作者所从事的藏书(句中乃至引语所出全文中将其称为“囤书”)活动,但从常情来说,藏书所藏都是整本书,而不会只是收藏书中的单张纸页(这里不考虑因条件限制有的古籍只有单张或数张纸页可收藏的情况),这种单张的纸页并不是藏书者的目标。因此,“书页”不能适用于句中语境。

可以把“书页”改为“书”。作者在原句中要说的是“书”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书”才是藏书者的目标。句中写为“书页”,可能是受到了汉语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体的影响,很自然地用了一个双音词,不料产生了以词害义的问题。其实,要用双音词来表达“书”的意思,可用的词并不少,如把“书页”改为“图书”“书籍”“书册”“书本”等,都是可以的,这些双音词都是指书,当然它们的词义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用于这个句子中都是合适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书页”的定义是不准确的。《现汉》对“书页”的释文写道:“书中印有文字或图片的单篇。”这个定义存在几个问题:①把“书页”定义为“单篇”是错误的,“单篇”一般指文章,但很多书不是文章合集,即使是一些文章合集,很多文章在书中都不止一页,因此“单篇”与“书页”不在一个场域,不能用于对“书页”的定义。②“书页”印有“文字或图片”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对于一本书来说,其“书页”当然以印上文字或图片为主,但也有的书中会有空白页,即两面都不印上任何东西,但它们只要出现在书里,也是“书页”。③“文字或图片”这一说法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实际上书中还可以印上表格等内容,虽然在词典释文中没必要将所有内容穷尽,对一些次要的内容可以省略,但仍需在释文中照顾到这个意思,如加上表示省略的助词“等”,让读者知道还有其他内容。综上,《现汉》对“书页”的释文应该重写。



编辑:王奕

126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9:16: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90)
乡愁 xiāngchóu
   2021年12月13日《辽宁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镜头里的老行当》。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书中的193种老行当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乡愁,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句中的“乡愁”一词使用有误。

  “乡愁”的意思是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乡愁”是一个描写心理活动的概念,它通常只能属于离开了家乡的人。句中的“乡愁”前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等于是在说“国家”和“民族”可以有“乡愁”。但是,“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不存在家乡,因此也不存在“乡愁”。而“民族”是由人组成的,如果某个“民族”整体离开了原住地,迁徙到另外的地方,对于这个民族的人来说,可以产生“乡愁”。总起来说,由于“乡愁”不能和“一个国家”搭配,因此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乡愁”改为“历史”或“记忆”。“历史”和“记忆”既可以属于“国家”,也可以属于“民族”。
编辑:何晓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