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01#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6:05: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3


屏障 píngzhàng


20211016日《语言文字周报》第2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yydsawsl……’是社交新宠,还是阅读屏障?”这个标题中的“屏障”一词使用有误。

“屏障”的本义是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引申后又可比喻能够遮挡外部侵袭的力量。“屏障”能够起的作用通常是避免外部污染、骚扰、侵袭等,对相关人员或事物起到护卫作用,因此这个词在使用中通常是指有积极意义、值得肯定的事物。句中的“屏障”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所遇到的不利于理解的情况,这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情况,“屏障”的使用不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屏障”在句中与“阅读”组成“阅读屏障”这个短语,它与“社交新宠”对应,放在“是……还是……”这个表示选择关系的格式之中,出现在这个格式中的事物(即关联词“是”“还是”后分别跟着的事物)要求是对立的事物,但“阅读屏障”和“社交新宠”都是可以肯定的事物,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这也不符合“是……还是……”这种格式的使用要求。

可以把“屏障”改为“障碍”。“障碍”指阻挡人们某种活动的东西,它与“阅读”组成“阅读障碍”,就是表示阻止“阅读”,这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事物,与“社交新宠”在语意上有对立性,适应句中使用需要。

另外,这个标题上的“‘yydsawsl……’”应改为“‘yyds’‘awsl’”。这是因为,作者要引用的是“yyds”“awsl”之类的语言形式,而不是一个“yydsawsl……”这样的语言形式。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屏障”的释义存在词义遗漏。《现汉》释文写道:“①名词。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燕山山地和西山山地是北京天然的~。②〈书〉动词。遮挡着:~中原。”《现汉》将“屏障”分立为名词和动词义,这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是它的名词义给出的只是其本义,事实上“屏障”的名词义已产生了比喻义。并且表现出与本义不一样的特点。作为名词的“屏障”,其本义所指通常是具象的事物,而其比喻义既可以是具象的事物,如“这条大坝为当地抗御洪水建立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一个经常阅读世界名著的人对地摊读物有强大的心理屏障。”“屏障”的引申义在语用实践中已经常用,并已有些年头,《现汉》应积极跟踪语言的这种流变,将这个意思补充进去。


编辑:李佳怿

120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22:53: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4


产销 chănxiāo 兑换 duìhuàn


20211019日《工人日报》第4版刊登报道《超发滥发!“纸螃蟹”横行于市存隐忧》。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近年来,蟹券因便于携带、馈赠而产销双旺,却也因兑换难、提货时间长而屡受诟病。”这个句子中“产销”和“兑换”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产销”。“产销”指生产和销售。“产销”是“生产”和“销售”两个词的合称,包括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而“生产”和“销售”这两个词的使用对象都限于产品或商品,这就决定了“产销”的使用对象也只能是产品或商品。句中“产销”的使用对象是“蟹券”,但“蟹券”只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种付款凭证,它自身不具备产品或商品的性质,“产销”不能适用。

再看“兑换”。“兑换”是一个金融术语,指用证券换取现金,如“这个债券还未到期,现在就去兑换很吃亏”,也指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如“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兑换”的使用对象,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只能是证券、货币等金融品,这决定了“兑换”是一种金融活动。句中说的是用“蟹券”换取约定的实物(在这个句子中就是“蟹”),这不是一种金融活动,“兑换”不能适用。

对“产销”的修改,如果按引语所出全文中揭示的观点,把“蟹券”视为一种有价证券,那么可以把“产销”改为“发行”或“销售”之类的词,并把后面的“双旺”相应改为“兴旺”。但是,把“蟹券”视为有价证券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蟹券”只是一种付款凭证或者说提货凭证,它本身不具备价值(这里不考虑黑市上它出现的炒作价),没有金融属性,因此不能视为有价证券。可以考虑把“产销双旺”改为“火热一时”之类的话语,这样修改虽然与作者原意稍有出入,但更符合实际情况。

对“兑换”,一般可以改为“提货”。但问题在于,这个句子在“兑换难”后面还跟有“提货时间长”的话语,两者存在包容关系,不宜并列出现,而单单把“兑换”改为“提货”,虽然解决了用词不当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词语并列方面的不妥。正确的做法是,在把“兑换难”改为“提货难”之后,还宜在“提货时间长”的前面加上“特别是”这样的话语,使后者成为对前者的举例,而不是和前者并列的内容。



编辑:李佳怿

120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16:06: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5


挥之不去 huīzhībùqù


20211020日《山西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刻印在心》。文章记述了两件让作者感动的事,一是北京一家刊物编辑部为作者找到20多年前他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并复印邮寄给他,二是作者在自己买的一本书出现脱页以后,与承印厂联系,承印厂给他寄上一册差价达200元的精装新书。作者对这两件事都感动不己。然后,作者写道:“这两件事虽已过去多年,但一直像刻印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这个句子中的“挥之不去”使用有误。

“挥之不去”的意思是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不愉快的记忆停留在脑海中,想要忘掉也忘不掉。“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作者认为不好的事情。但在引语所出的这篇文章中,“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是让作者受到感动,作者对它们有正面评价的两件事,在这种情况下,“挥之不去”的使用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不合,不适使用。

理解“挥之不去”的情感色彩,关键在于要理解其中“挥”的意思。“挥”作为一个动词,可以用于描写人的各种手部动作,如手向前挥动,可以表示对他人的指引,如“排长一挥手,全排战士就冲向前去”;可以表示对他人的致意,如“车已经开远了,他仍在向送行的人不断挥手”;可以表示对他人的要求,类似于招手,如“他向我挥挥手,我赶忙走过去”;也可以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拒斥,如“他挥手打断了小王的说话”。在“挥之不去”这个短语中,“挥”与“不去”组合在一起,表明行为主体“挥”的目的是为了让相关使用对象“去”(离开,消失),“挥”这个动作表现的是行为主体对相关使用对象不喜欢、不耐烦的情绪,因此“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只能是作者认为不好的事物,如果作者认可这个使用对象,就不能用“挥之不去”。

可以把“挥之不去”改为“难以忘却”之类的话语。“难以忘却”在情感色彩上是中性的,但通常倾向于表示行为主体对使用对象存有某种好感,适用于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


编辑:李佳怿

120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22:00: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6


隐蔽 yǐnbì 地平线 dìpíngxiàn


20211021日《长江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冬与狮》。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冰原上仅有的隐蔽就是被他们留住或摧毁的车辆,以及略有起伏的地平线,而他们面临的是跟淮海相比都堪称凶残的火力:……”。这个句子中的“隐蔽”和“地平线”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隐蔽”。“隐蔽”是个兼类词,作动词用时指借旁的事物来遮掩,使不被发现,如“游击队员们隐蔽在高梁地里”;作形容词用时指被别的事物遮掩住不容易被发现,如“作案手段非常隐蔽”。句中的“隐蔽”指的是“车辆”,这是能够让人用来作为隐蔽的事物,但它本身不是“隐蔽”。“隐蔽”在句中与“车辆”成上下位关系,而“车辆”是名词,要求在它上位的事物也应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但“隐蔽”只能作动词或形容词而不能作名词用,而“车辆”是名词,两者不能构成上下位关系,句中把“隐蔽”作为名词来用了,这不合其要求。

再看“地平线”。“地平线”指的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地方。“地平线”是人在远距离观察时所看到的一种现象,它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随人的视点的固定而固定,也随人的视点的转移而转移,从现代科学原理来说,“地平线”是一种假象,人永远不可能接触到“地平线”。句中的“地平线”与“车辆”并列在一起,一起作为“他们”(从引语所所出全文可知“他们”指代的是作战中的军人)的“隐蔽”之处,这是不可能的,作者是把“地平线”当作陆地的表面来理解和使用了,但这与“地平线”的词义不合。

可以把“隐蔽”改为“隐蔽处”。“隐蔽处”是一个名词性短语,能够和“车辆”对应起来,适用于句中语境。至于“地平线”,一般情况下可以改为“地面”。但是放在这个句子中,把“地平线”改为“地面”仍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地平线”在句中是与“车辆”一起作为“他们”的隐蔽之处来使用的,“地平线”固然办不到,但按常理来说,“地面”也很难成为隐蔽之处。综合考虑,可以把“略有起伏的地平线”改为“地面上略低一些的地方”。


编辑:李佳怿

120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22:0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5
挥之不去 huīzhībùqù
20211020日《山西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刻印在心》。文章记述了两件让作者感动的事,一是北京一家刊物编辑部为作者找到20多年前他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并复印邮寄给他,二是作者在自己买的一本书出现脱页以后,与承印厂联系,承印厂给他寄上一册差价达200元的精装新书。作者对这两件事都感动不己。然后,作者写道:“这两件事虽已过去多年,但一直像刻印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这个句子中的“挥之不去”使用有误。
“挥之不去”的意思是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不愉快的记忆停留在脑海中,想要忘掉也忘不掉。“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作者认为不好的事情。但在引语所出的这篇文章中,“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是让作者受到感动,作者对它们有正面评价的两件事,在这种情况下,“挥之不去”的使用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不合,不适使用。
理解“挥之不去”的情感色彩,关键在于要理解其中“挥”的意思。“挥”作为一个动词,可以用于描写人的各种手部动作,如手向前挥动,可以表示对他人的指引,如“排长一挥手,全排战士就冲向前去”;可以表示对他人的致意,如“车已经开远了,他仍在向送行的人不断挥手”;可以表示对他人的要求,类似于招手,如“他向我挥挥手,我赶忙走过去”;也可以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拒斥,如“他挥手打断了小王的说话”。在“挥之不去”这个短语中,“挥”与“不去”组合在一起,表明行为主体“挥”的目的是为了让相关使用对象“去”(离开,消失),“挥”这个动作表现的是行为主体对相关使用对象不喜欢、不耐烦的情绪,因此“挥之不去”的使用对象只能是作者认为不好的事物,如果作者认可这个使用对象,就不能用“挥之不去”。
可以把“挥之不去”改为“难以忘却”之类的话语。“难以忘却”在情感色彩上是中性的,但通常倾向于表示行为主体对使用对象存有某种好感,适用于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
编辑:李佳怿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21:59: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8


少数 shăoshù


20211023日《经济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美式“人权牌”屡打屡败》。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日前,少数美西方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上再打‘人权牌’,对中国发起无端指责。”这个句子中的“少数”一词存在使用上的问题。

“少数”意为较小的数量。“少数”的使用对象要求是一个可以数数的群体性概念,虽然这个群体中的单个数量不多,但不能是唯一的对象。句中“少数”的使用对象为“美西方国家”。这是一个生造的概念,但它包含了两个使用对象,一是“美”(即美国),一是“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是一个群体,内部可以分出不止一个“国家”,“少数”可以用;但“美”作为国家在世界上只有一个,是一个单一对象,“少数”不能适用。

对“少数”出现的这个使用错误,关键不在于“少数”能不能用,而是“美西方国家”这个概念是生造的,作者以为把“美”和“西方国家”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但这是没有根据的。根据汉语使用环境对世界的认识,“美”是“西方国家”中的老大,因此可以强调一下以突出其地位,但按此则应说成如“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或“美国等西方国家”。因此,应把“少数美西方国家”改为“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之类的说法。这样改了以后,“少数”修饰的只是“西方国家”这一个群体性概念,和单一的“美”不再有语法上的搭配关系,符合“少数”的使用要求。当然,这两种修改表示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可以根据作者的表达需要选择使用。


编辑:李佳怿

120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15:32: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39


程度 chéngdù 不得 bùdé


20211023日《新民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潮热”朱丽叶》。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想要自己动手修剪脚趾甲,却发现自己的腿和脚竟然弯不到以往的程度,要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才能触及相应的部位,并因为不得适当用力只能敷衍了事。”这个句子中的“程度”和“不得”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程度”。“程度”指的是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水平、状况。“程度”所指的内容应具有抽象性,如“觉悟程度”“中国的航天技术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句中说的是人在“修剪脚趾甲”时“自己的腿和脚”弯曲的状况,这是一个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情景,具有具象性,“程度”不能适用。

再看“不得”。“不得”是一个助动词,它通常用在另外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不允许做这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所说的事情,如“不得喧哗”“疫情隔离期间不得随意外出”。“不得”通常对使用对象的行为有强制性,句中的“不得”后面跟了一个动词性结构“适当用力”,但“适当用力”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对使用对象并无强制性,作者说的只是难以做到“适当用力”,“不得”不能适用。

可以把“程度”改为“角度”。“角度”本是一个几何学专科词,指角的大小,这里指“自己的腿和脚”弯曲之后所形成的形状,作为一种引申的用法是可以的。可以把“不得”改为“不能”。“不能”指做不到,它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状况,用在句中是合适的。


编辑:李佳怿


1208#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11:1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40)


文学 wénxué


(一)

202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研究哪些现象和事件,要视特定的研究指向性而定:其一,指向那些有跨文化交集、与异国文化发生了‘事实联系’的戏剧,比如在新疆出土、反映梵剧东渐的多语戏剧文学《弥勒会见记剧本》。……”。这段文字中的“文学”一词使用有误。

“文学”指的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文学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不具备具体可观的实物,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学”这个词具有抽象性,文中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是一件“出土”的物品,这表明它是一个实物,这与“文学”的抽象性不合。

可以在“戏剧文学”后加上“作品”一词。“作品”指的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品,这个词义表现的内容是具象的,合乎句中的使用需要。

(二)

2021年8月8日《大众日报》第8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后诺奖时代莫言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句子写道:“莫言获奖后,其文学在日本的聚焦程度更高,不仅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传播,也掀起一股‘中文学习热’,并带动一般读者对中国的关注。”这篇文章题目中的“文学”使用错误,所引句子中有两处用到“文学”,其中第一个“文学”的使用也是错误的。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常不是由一个人所创造,也不能由一个人所拥有。题目中的“文学”与“莫言”组合,使“文学”成为属于“莫言”一个人的事物,这不合“文学”的使用要求。句中第一个“文学”与代词“其”组合,而“其”指代的是“莫言”,这同标题中的“文学”一样,也是把“文学”作为“莫言”一个人的事物,不合其使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所引句子中有“中国当代文学”的说法,在这个短语中,“文学”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当代”,“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属于一个国家,也可以属于一个时代,因此“中国当代文学”这样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句中第二个“文学”的使用就没有问题。

这个标题中的“文学”,可以改为“作品”,句中第一个“文学”也可改为“作品”。作为一个人的“莫言”和指代他的“其”,他所创造的和他所能拥有的,只能是具象的“作品”,而不可能是抽象的“文学”。

(三)

2020年5月29日《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第5版刊登文章《他用一来体验这座城市》。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运气好的时候,会借到外国文学,《约翰·克利斯朵夫》《安娜·卡列尼娜》《草叶集选》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会看到西洋画的印刷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还有列宾等,会听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圣桑等人的音乐。”这个句子中的“文学”使用有误。

句中的“文学”接受动词“借”的支配,但“借”要求其指向对象必须是具象的实物,“文学”作为抽象事物,不能和“借”搭配,“文学”的使用不妥。

这个句子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动词“借”和另外两个动词“看”“听”并列,分别叙写行为主体(句中未出现)的三种行为,其中“看”指向具象的“西洋画的印刷品”,“听”指向具象的“音乐”,这都是可以的,但“借”不能指向抽象的“文学”。这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文学”一词使用的不妥。

可以在“外国文学”后加上“作品”一词,或直接把“外国文学”改为“外国作品”。



编辑:王奕

12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13:25: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41)


大开大合dàkāi-dàhé


2021年10月26日《北京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如歌的行板》。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人生经历大开大合的著名作家王蒙曾写过一篇散文《如歌的行板》。”这个句子中的“大开大合”使用有误。

“大开大合”形容文章跌宕起伏富于变化,放得开,收得拢;也形容人的性格或作风豪放洒脱,不受约束。一般来说,“大开大合”的使用对象主要就是文章和人的性格等,这两者虽然不在同一范畴,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可以由人所操控或把握的。句中“大开大合”的使用对象是“人生经历”,但“人生经历”是受外界条件制约而形成的,在通常情况下不能由人自己掌握。因此,“大开大合”在句中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大开大合”改为“大起大落”。“大起大落”形容事物的起伏变化很快,变化的幅度很大,这个意思可以形容“人生经历”。



编辑:王奕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1 22:1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42)


验证yànzhèng


(一)

2021年10月26日《羊城晚报》第10版刊登文章《官员“滚”字回复被免职,作风建设就该抓小抓早》。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有关部门的调查验证了两点:其一尹惠强确实爆粗了,其二尹惠强没看短信内容。”句中的“验证”一词使用有误。

“验证”的意思是通过实验使某种设想或观点得到证实。“验证”的使用对象通常是有关物理学、化学之类的科学实验的场景,需要行为主体设计出这个场景并在这个场景下从事相关活动,如“你的论文未经过验证,结论有些不太可靠”。句中说的是“有关部门”对某个事实的调查,并不是“有关部门”进行的一次实验,“验证”不合使用。

可以把“验证”改为“证实”。“证实”的意思是证明某个事实的真实性,句中行为主体从事的正是这样一件事,它不需要行为主体设计相关场景,因此“证实”适用于句中语境。

(二)

2021年7月9日《新华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写好“一只虾”的后半篇文章》。文中写道:“产品标准在我省不少地方逐步得到重视,最新的《盱眙龙虾品牌战略报告》中提出,盱眙要创建全国小龙虾质量标准中心等机构,这也验证了产品标准的重要性。”这个句子中的“验证”一词使用有误。

句中“验证”的行为主体是“最新的《盱眙龙虾品牌战略报告》”,但它并未针对“验证”的指向对象“产品标准的重要性”从事实验活动,只是通过“提出”一个要求(即“盱眙要创建全国小龙虾质量标准中心等机构”)来让人明确、加深对指向对象“产品标准的重要性”的认识,“验证”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验证”改为“表明”之类的词。“表明”意为表示清楚,这个意思适合于句中语境。



编辑:王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