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3:0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耿耿的江山
“两头真”现象值得研究。 //@邵明波:我相信柳署长不是当了院长才认识到这些问题,而是不当署长后才愿意说这些事情。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观察#【柳斌杰:以改革的精神推动新闻教育的现代化】


  • (2)


| 轉發(21) | 評論(6)
今天 10:38來自新浪微博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0:22: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哥伦比亚大学是如何培养记者的

原标题:哥大女告诉你:哥大是如何培养记者

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建院一百周年。在其专题网站上,学院列举了过去一个世纪所有重大历史时刻中该院毕业生的伟大作品。冷战,肯尼迪遇刺,柏林墙被推翻,伊拉克战争……这是一个老牌学府对自己漫长而辉煌的过去的回顾,也象征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的奠基明志。

我于这一年入院,我们被称为“百年校友”,也是最后一届还要按媒介形式选择专业方向的学生。一年之后的2013年秋季,哥大新闻学院首次打破报纸,杂志,电视和数字媒体四大方向的专业架构,调整为对技能的全面培训。学生在第一学期接受四周的强化采访写作训练,然后进入为期七周的必选和自选课程搭配训练。春季学期的设置更倾传统,几门技能型课程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同时完成硕士项目,也就是一个可自选媒介的长篇深度报道。

这是一次触碰项目核心的调整。

对于哥大新闻学院回应业界变化的敏感程度,外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它嗅觉敏锐,另一些人则坚称它是典型的“守旧派(Old School)”。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几个行业变化。

行业新变化

首先是纸媒的利润。我的导师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教学事务主任威廉.格鲁斯金,他说,“媒体人通常在政治立场上表现得颇为自由主义,而在对自身行业的前景判断上却偏保守”。高昂的成本,较低的行业门槛和快速的淘汰机制使媒体的每一步革新都要有壮士断腕的英勇。

多数情况下新闻遵循先生产、再出售的生产顺序,面对一群数量庞大但性情难测的读者,机构和记者都不敢在不确定是否有人买单的前提下改变商品的样子。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媒体市场涌入大量中小竞争者,业态结构更加复杂,资金来源更加多样,传统纸媒被迫加快寻找新的利润模式。

付费墙(Paywall)是一个老名词。它最早由《华尔街日报》推出,以收取月费为条件向读者出售部分新闻内容。《纽约时报》是至今为止除前者之外最成功的践行者,经过几次调整后确定现在的价格:每月最多免费阅读十篇稿件,其余内容要花15美金进行订阅。它拥有约50万订阅读者,是极少能从付费服务中获利的媒体。

然而我认为,在免费信息平台无限蔓延的时代,付费是一个只有“高富帅”才玩得起的游戏。大媒体借由成熟的市场信誉和用户忠诚度,可以大胆地将部分内容锁在付费墙之内,这甚至是为媒体品牌价值加分的举措。找不到替代读物而又对特定信息有需求的受众不得不出高昂的价钱购买。

比较而言,地方媒体和中小行业性媒体的受众数量有限,内容附加值低,自动放弃通过社交媒体去接触大量读者的机会很可能是致命的。《达拉斯新闻早报》是最早采用这个做法的地方报纸之一,它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尝试付费内容,于去年下半年宣告失败,因为网络订阅用户贡献的利润根本无法弥补纸质订阅用户下滑和广告流失带来的损失。如今公司决定用更温和的方法,重新开放全部网站内容,如果用户仍然愿意每个月支付11.96美金,就可以得到定制化的照片墙新闻。

另一种在美国已经相当成熟的模式是众筹。Kickstarter和Indiegogo的诞生给全世界的创业者带来了全新的想象空间,聪明的独立媒体人迅速利用这个平台以项目为单位搞起了预售新闻。不同于传统的制作程序,记者直接跳过机构去和市场商量,相当于先通过“路演”融资。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是spot.us,之后澳大利亚的Youcomnews.Com,意大利的Spotus.It,法国的Jaimelin fo.以及加拿大的Gojoumalism.com等网站相继出现。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新闻众筹网站,但也开始依靠众筹网和点名时间试探独立经营的可能性。

美国创业者Israel Mirsky于去年年底创立了Uncoverage.com, 专为调查新闻筹措资金。《卫报》不久前也上线了众筹新闻网站Contributoria,每个月主推一个项目,还处在测试阶段。由它发起的部分项目已经得到了不同数量的社会支持,比如我个人感兴趣的“东方的冥想方法能否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萧条危机”,“军方如何利用推特进行公众言论控制”,“太阳能是不是缓解英国寒冷冬天的技术出路”等。

有必要指出的是,外界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众筹上,而低估这种模式对新闻人素质的要求。现在记者不仅要会采写,还要会营销,这是一项额外技能。他们还要在自己身上下赌,因为呈现给买方市场的不能只是一个设想而要是一个已经成形的故事,就这要求他们必须先完成大量的事前采访(pre-reporting)。

短期内众筹是一个替代方案,尤其针对调查新闻,但并不是一条能被大规模推广的路。没有人能保证记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资金完成预采后市场就肯买账。更何况信息市场正在高度细分化和定制化,独立从业者的加入完全打破了竞争壁垒,削弱了专业记者的谈判能力。典型的案例是,两个新闻摄影记者抱着解救没落的新闻摄影的想法创立了美国摄影众筹网站Emphas.is,但因不断受到独立摄影师对市场的侵占,不久前淡然谢幕。

我关注的另一种利润模式是独立销售平台。同卖书一样,新闻人通过网络出版社发布作品,吸引读者购买阅读。Atavist是这个领域至今最成功的代表,它提前为作品支付稿费,然后通过Kindle等方式加工包装卖给读者,每次下载金额咋2.99至3.99美金左右。但这个模式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即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在可以花十几美金订阅到《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前提下,经常花3美金购买一篇独立新闻人的报道?

那么哥大新闻教育如何确保自己的学生在这种疯狂的竞争和狭小的利润空间里突出重围。

我所感受到的哥大

我的感触是培养没有能力边界的“独立新闻人”。除了永远不离身的笔记本和录音笔,我们出去采访还要背上单反,JVC摄像机,三脚架,外接闪光灯,话筒等一大推设备。即便是在那年的桑迪飓风中,大家也是各自扛着十几公斤重的器材坐一两小时的车去受灾区采访,一边摄像一边做文字记录。没有人能帮你,如果是在阿富汗的战场,你就是你所代表的的媒体,也是此刻它的受众能够依赖的唯一目击者——我们就是在这种思维下挑战着自己的能力极限。

新闻学院的每堂课都有自己的网站,发布流程和所有媒体一样。我们总是和职业记者抢新闻,与他们一起站在新闻发布会上伸着脖子举着话筒。学生和教授的关系就是记者和编辑的关系,超过截稿期哪怕半分钟教授都不会再看你的稿子。每篇稿子通常要经过至少两三遍修改和补采,即使这样也不保证能在网站发布。

再以五千字长的毕业大搞为例,所有学生从第一学期中间开始构思主题,和导师及其他组员开周会。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受到频繁的质疑和打击。大家走在路上都要想着这些问题,自己希望读者关注什么?我要表达什么?主人公为什么是这个人?我的瓶颈在哪,怎么突破?除了文字,我能否用视频、照片甚至动态数据图展现内容?

每个导师只带四、五个学生,他/她在项目前期的角色是帮我们找到价值和切入点,提供采写建议,修改文章结构。到了后期,他们则更多地扮演了经纪人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推销自己的作品。

学院从未把自身定义为纯学术进修班,它对每一届新生强调,这里就是真实的战场,你在这里生产的作品和《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一样要面对大众读者严苛的审视。

在三月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同学都带着自己的毕业稿向现场的媒体挨桌推销。以深度叙事著称的新兴网媒Narratively桌前排起了长队,多数人并不是去求职,而是去“出售”自己的作品,即便稿费并不丰厚。

与取消专业分类同时革新的是哥大新闻学院的经典课程RW1。它的全称为Reporting & Writing 1(采访与写作),是学院自1969年起传承四十余年的经典基础训练课程。至少有大半个学期每周四天只上这一门课,有两天在教室里讨论选题、修改文章,另外两天在外采访。早在我就读哥大前的2011年,针对RW1的改革就已经开始了,表现之一是时间上的压缩。2013年,这门课的时长在前一年基础上再次被减短,只上短短四周。随之产生的质疑是,专业新闻教育是否进一步忽视了采写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图片、视频当道的快速消费模式中,雕琢文字的意义还有多大?

《今日美国》的撰稿人Michael Wolf去年曾发文毫不客气地抨击哥大新闻学院,称其在忙于迎合行业变化时却已不自觉地被行业淘汰。格鲁斯金教授给我的回答是:“这是新闻学教育创新和尝试的最好时代。显然我们还没有得出完美的答案,但我们敢于大踏步向前探索”。

这的确是我当初选择哥大的原因。我的校友Lillian Rizzo如今是道琼斯私募基金条线的记者,她告诉我弱化RW1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改变,这意味着哥大默认这是每个进入新院的记者都应具备的基础技能,而不是他们支付高昂学费进入这所名校的目的。

细看新的课程安排,学院增加了“读者互动(Audience Engagement)”和“图片/声音(Image/sound)”课程,更加强化了“数据可视化”和“网页开发”课程的重要性。除了像格鲁斯金(前《华尔街日报》头版编辑和前院长尼古拉斯.莱曼(Nicholas Lemann,《纽约客》华盛顿记者)那样拥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牌教授,学院近几年还大量聘请新媒体翘楚中的团队参与教学,比如让Atavist的编辑来上长篇数字新闻(Long Form News),纽约时报网最好的互动新闻设计团队来教互动新闻设计(Interactive News Design),《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的社交视频主持人来上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在快速更迭的信息堆砌过程中怎样维系读者的耐心?在移动阅读的窄小平面里怎样展现内容的博大丰富?怎样利用诱人的大数据概念让老树开新花?

业界将“守旧派(Old School)”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上的,比如对老旧的行事方式带来的安全感的依赖;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也就是秉持对历史沉淀的尊重,为每个时代树立新的行业标杆。从我的角度观察,哥大属于后者。

如格鲁斯金教授所说,哥大在做的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确保自己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这两年它更是在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以及与斯坦福工程学院合作的布朗媒介创新中心(Helen Gurley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加大了投资,使之成为了数字媒体精英寻求专业支持和与学术融合的最大平台之一。

作者:丁晨洁,自媒体:“村里那点儿事”合伙人


http://www.neweyeshot.cn/archives/6143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0:26: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写好消息的18条技巧


消息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写作是新闻行业中最基本的能力,但是要写出漂亮的消息也绝非易事。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进总结了写好消息的十八条技巧,不妨看看,也许对你有帮助。

1.时效

时效第一。尤其是政策稿、突发事件稿,可滚动发稿,不断更新。

2.单元素

单篇稿不必求全。多主题可分拆,一个主题即可发一篇,长短不拘。

3.新闻点

新闻的本质是发现。新闻能力在于发现新闻点、捕捉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什么新闻价值最大,什么最受关注,什么就是新闻点。

4.想清楚再写

动笔之前,问问自己,对要写的问题是不是真懂了。能不能放下材料,把稿子的要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果能说出来、说清楚,就是真懂。接下来,无非是把要说的话落实到纸面上,以及如何更简洁、更准确,更重点突出。

5.标题

标题要准确、鲜明,干净、利落。用实题,不用虚题;要直白,不要含蓄。

标题要抓住读者的关注点。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读者。

标题不一定要概括全貌。当然也不能是完全是游离于主题的细枝末节。

6.导语

导语是全文精华的提炼,要让读者即使不看后面的内容,也能知道报道大意。

提倡直接式导语,慎用延缓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镜头式导语,只在非硬新闻时使用。

导语不求包含全部新闻六要素,否则必然芜杂。突出谁、省略谁,无一定之规,靠自己的新闻感觉。

7.层次

导语以下,按逻辑层次,一层一层展开。最合理的层次,是事实本身的自然层次。

一般情况下,使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依次排列;故事性较强的消息,可适当倒序或插叙。

多分段,一个独立的内容就分一段。

层次多、内容复杂,超过1000字的消息,要加小标题。

消息稿的境界是行云流水。

8.背景

巧妙穿插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意在解释。遇到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旧事、旧人等,要立刻解释。让新闻背景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立刻出现。

不要懒得写新闻背景。不要因为上一篇写过,这一篇就不写。读者永远不会记得你上一篇写过什么。

当然,新闻背景还是能省则省。为此,文章中尽量少出现读者生疏的内容。

有时候新闻背景也能成为新闻主体。

9.政策法规类报道

政策法规类稿件,要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即政策和公众利益结合处来解释政策,而非罗列政策全部内容,被政策牵着走。

做标题时,要体现出这个政策与读者兴趣的交汇点,即使非核心内容也可。

政策的重点不一定是你的要点,你只为读者着想。这就叫“永恒的读者角度”。

你是财新网的记者,不是部委机关报的报道员。

10.突发性事件报道

一是滚动报道,有一点报一点,不要幻想能把握全貌;二是前后方配合;三是不舍弃官方新闻;四是关注衍生新闻;五是寻找自己的角度,力求增量。

11.数字

过于巨大和抽象的数字,要换算成读者有概念的东西。要具体可感。

某人年龄,不要说某某年生,要换算成具体的岁数。

12.评论或述评

对自己熟悉或有积累的领域,可放弃简单消息铺陈,直接写评论或述评。

评论更快,更有战斗力。

13.引用

如果消息来源是别人的,不要在导语中就注明。

第一段导语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第二段再巧妙交代消息来源。越含蓄越好。

如果已经是被证实的、广为人知的新闻事实,可不注明消息来源。

特定的时候,敏感新闻,且消息来自官方媒体,可在第一句即抬出该媒体,以起“虎皮”之效。

14.文件名、会议名

会议新闻和文件新闻,导语中不要出现文件和会议的全称,除非这个文件或会议特别重大,如“中央一号文”、“三中全会”。

如有必要,可在第二段中介绍全称;如非必要,宁可不写。

15.语言

杜绝文件语言、官方语言。

尽量少用专业名词。吃透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

如果你只敢用专业术语写稿,只说明你没有真懂。专业不拒绝通俗。

不要到处用“指出”。不必对领导、专家如此崇敬,等待他们为芸芸众生“指出”一条道路。直接用“说”、“称”、“认为”。

不要写“为了……”之类的话。你不必为了什么神圣的目标,你只为了读者。

另一个极端是表现“个性”,矫揉造作。虽不常见,也要避免。别表现自己,要表现新闻。

16.跳出来

很多同事,写着写着,就陷入材料和采访对象的逻辑中,自己的脑子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写出来的东西,混乱芜杂,不知所以。

这时,要跳出来,俯视一下这个新闻事件,问自己:我到底要表达什么?真正的新闻在哪里?然后再写。

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17.奥姆剃刀原则

写完之后,全文再看一遍,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尽皆删去,毫不可惜。

尤其是副词、形容词、连接词;定语、状语;“而”、“或”、“且”、“并”、“进行”、“此外”、“事实上”、“实际上”、“理论上”、“原则上”、“主要是”、“一般来说”、“总而言之”,等等,删去大都不影响原意。

这就是奥姆剃刀原则:“除非必要,勿增实体。”

消息的生命在于简洁、清晰。

18.运用之妙

遵循以上技法,可确保你写出合格的消息稿。

但要写出甲等稿,还不可拘泥,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技法有效,但亦有限。任何技法都不是绝对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完)

来源:笨鸟网

作者:张进(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新世纪》周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改革》杂志副总编辑)

http://www.neweyeshot.cn/archives/6605#comment-1061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0:32: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走进美国新闻学院——计算新闻学
背景介绍:

这门课最初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属的Tow Center(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为其计算机和新闻双学位的硕士开设,由Jonathan Stray教授。Jonathan Stray不仅是一个专业记者,同时也是一个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家。他的经历包括作为自由撰稿人为《纽约时报》、《外交政策》、《连线》供稿,在香港、柏林、旧金山做记者,以及为Adobe Systems开发并行程序语言等等。目前在为美联社做一个为调查记者开发的开源文件档案分析系统。

课程目标:

该课程以介绍计算机科学中与新闻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为目标,不仅教授怎样用技术辅助个人进行新闻报道,还会教授如何设计相关软件系统,如可以每天提供信息的搜索引擎等。课程重点不在教授算法或者编程,而在于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和设计之上。

本课程的跨度有十四周(本文列出的十一周都是以授课为主,未列出的是以小组讨论为主),会以研讨的形式进行,每周课程的推荐阅读以及计算技术是讨论的基础和重点。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第一周:基础

首先需要思考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交叉点在哪里;计算机技术主要在以下这四个领域对新闻报道有所帮助:以数据推动的报道,故事的展现示方式,信息筛选以及影响跟踪。在这一周,讲授会以数据的概念为主。具体来说,需要学习的是在数据挖掘,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以及视觉化的许多算法中数据是如何呈现的。这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对象矢量化(这句话翻译不确定,因为不是很理解 对象的矢量化),二是对高维空间的可视化。

推荐阅读:

What should the digital public sphere do?, Jonathan Stray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Cohen, Turner, Hamilton

Precision Journalism, Ch.1, Journalism and the Scientific Tradition, Philip Meyer

The Jobless rate for People Like You, New York Times

Dollars for Docs, ProPublica

What did private security contractors do in Iraq and document mining methodology, Jonathan Stray

The network of global corporate control, Vitali et. al.

World Government Data, The Guardian UK

NICAR journalism database library

第二周:文本分析

能不能用机器来帮助理解文本呢?这一周,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本分析技术,从字数统计到话题建模,并且还要探讨一些被广泛运用的算法,比如搜索引擎,文档集可视化,判别两篇文章是不是关于同一个故事,怎样发现流行话题。矢量空间文档模型是新闻内容处理算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我们需要运用它来理解每个归类和个人化的系统是怎样运作的。

推荐阅读:

Onlin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urse, Stanford University

A full-text visualization of the Iraq war logs, Jonathan Stray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Chapter 6, Scoring, Term Weighting, and The Vector Space Model, Manning, Raghavan, and Schütze.

Probabilistic Topic Models, David M. Blei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assisted clustering and conceptualization, Justin Grimmer, Gary King

Watchwords: Reading China Through its Party Vocabulary, Qian Gang

Message Machine, ProPublica

第三周:信息过载以及筛选算法

本周课程首先将通过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筛选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接着以Newsblaster(这是一款由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类似于Google News的新闻聚合系统)为例,来学习如何用纯算法进行筛选。

推荐阅读:

Who should see what when? Three design principles for personalized news Jonathan Stray

Tracking and summarizing news on a daily basis with Columbia Newsblaster,

Guess what? Automated news doesn’t quite work, Gabe Rivera

The Hermeneutics of Screwing Around, or What You Do With a Million Books, Stephen Ramsay

Can an algorithm be wrong?, Tarleton Gillespie

The Netflix Prize, Wikipedia

第四周:社交软件和社交筛选

在上一周筛选算法的基础上,这周将要把这个概念带进社交网络中。首先将回顾社交软件这个带有独特活力的交叉领域,运用由Joel Spolsky建议的”架构”这个概念来进行类比以及来思考软件是怎样影响行为的,之后将研究社交媒体以及它们在新闻界中的角色,包括在信息传播和收集以及寻找新闻线索中的作用。

推荐阅读:

A Group is its own worst enemy, Clay Shirky

What’s the point of social news?, Jonathan Stray

Finding and Assessing Social Information 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Journalism, Nick Diakopolous et al.

Learning from Stackoverflow, first fifteen minutes, Joel Spolsky

Norms, Laws, and Code, Jonathan Stray

What is Twitter, 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 Haewoon Kwak, et al,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in the age of participatory media, Ethan Zuckerman

We The Media.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1, Dan Gillmor,

Are we stuck in filter bubbles? Here are five potential paths out, Jonathan Stray

第五周:混合筛选,推荐和对话

上两周已经从纯算法以及社交模式两个角度学习了筛选。这周要学习将软件和人结合起来的系统,研究”推荐”系统及其算法,接着将转向线上讨论以及保证“好对话”(这是一个没有单一定义的社交结果)的混合技术。最后,将研究一个利用个人喜好来推动机器学习算法的例子:Google Web search。

推荐阅读: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Sarwar et. al

How Reddit Ranking Algorithms Work, Amir Salihefendic

Google News Personalization: Scalable Onlin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Das et al

Slashdot Moderation, Rob Malda

Pay attention to what Nick Denton is doing with comments, Clay Shirky

How does Google use human raters in web search?, Matt Cutts

第六周:视觉化

本周将介绍视觉化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信息的。将了解信息图和视觉化之间的区别,信息探索和呈现的不同。从用户体验,图标设计以及人类视觉系统几个方面来学习设计准则。除此之外,思考一下在新闻中的视觉化,相比于其他领域有什么特别之处?

推荐阅读:

Designing Data Visualizations, Noah Illinsky and Julie Steele, OReilly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Design chapters 1 and 2, Ben Fry

Journalism in an age of data, Geoff McGhee

Visualization Rhetoric: Framing Effects in Narrative Visualization, Hullman and Diakopolous

Visualization, Tamara Munzner

第七周:结构化新闻学和知识展示

新闻是文本、视频、音频的集合还是知识的展示?这周课将从细节入手思考这个问题,并将深入研究知识怎样在电脑上进行呈现。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在新闻工作往往并不合适,所以将更多地关注所谓“数据链接”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以及越来越流行。比如最近Google推出的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但是从非结构化文档中产生这样的数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将研究Reverb算法。

推荐阅读:

A fundamental way newspaper websites need to change, Adrian Holovaty

The next web of open, linked data – Tim Berners-Lee TED talk

Identifying Relations for Ope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ader, Soderland, and Etzioni (Reverb algorithm)

Standards-based journalism in a semantic economy, Xark

What the semantic web can represent – Tim Berners-Lee

Building Watson: an overview of the DeepQA project

Can an algorithm write a better story than a reporter? Wired/ 2012.

第八周: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也被称作链接分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它主要用来描述多样化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它在情报和法律执行领域被广泛运用,但是在新闻领域却很少提及。本周将围绕它的基本技术和算法,来理解一些实际问题。

推荐阅读:

Analyzing the Data Behind Skin and Bone, ICIJ

Identifying the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an old handbook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workers about figuring out who is influential by very manual processes.

Simmelian Backbones: Amplifying Hidden Homophily in Facebook Networks. A soophisticated and sociologically-awar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Visualizing Communities, Jonathan Stray

The network of global corporate control, Vitali et. al.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Recruitment through an Online Network, Sandra González-Bailón, et al.

Sections I and II of Community Detection in Graphs, Fortunato

Centrality and Network Flow, Borgatti

Exploring Enron, Jeffrey Heer

Galleon’s Web, Wall Street Journal

Muckety

Theyrule.net,

Who Runs Hong 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第九周: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当你下载了所有的数据,运行了算法以及完成了分析之后,怎样才能验证你结论的正确?幸运的是,从统计到智能分析,都有以计算不确定性的角度来决定事情真相的传统。

推荐阅读: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Business Insider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chapters 1,2,3 and 8. Richards J. Heuer

If correlation doesn’t imply causation, then what does?, Michael Nielsen

Graphical Inference for Infovis, Hadley Wickham et al.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John P. A. Ioannidis

第十周:安全,监督和审查

谁在观察人们网络上的行为?在21世纪如何保护你的线人?谁有方法接触这些大众情报?可以随时搜索到所有信息的能力,在实际中以及伦理上对于新闻界意味着什么?在本周的课程上,将探讨谁在观察,怎样观察,以及怎样利用对威胁建模建立安全计划。

推荐阅读:

Chris Soghoian, Why secrets aren’t safe with journalists, New York times 2011

Hearst New Media Lecture 2012, Rebecca MacKinnon

CPJ journalist security guide section 3, Information Security

Global Internet Filtering Map, Open Net Initiative

The NSA is building the country’s biggest spy center, James Banford, Wired

Unplugged: The Show part 9: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Diffe-Hellman key exchange, ArtOfTheProblem

Tor Project Overview

Who is harmed by a real-names policy, Geek Feminism

第十一周:追踪信息流及其影响

信息是如何在网络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当一个故事发表之后会有什么变化?话题在社交网络中是怎样传播的?结合社交网络中的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本周将研究怎样去能追踪在网络中变动的信息。

推荐阅读:

Metrics, Metrics everywhere: Can we measure the impact of journalism?, Jonathan Stray

Meme-tracking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News Cycle, Leskovec et al.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in information diffusion, Eytan Bakshy et al.

Defining Moments in Ris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6–2005, Katherine McComas

Chain Letters and Evolutionary Histories, Charles H. Bennett, Ming Li and Bin Ma

Competition among memes in a world with limited attention, Weng et al.

Zach Seward, In the news cycle, memes spread more like a heartbeat than a virus

How hidden networks orchestrated Stop Kony 2012, Gilad Lotan

本课表为2013年秋季版本,为数据新闻网独家翻译

http://www.neweyeshot.cn/archives/6232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22:07: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君超
回复@毕研韬-战略传播: 信任并投入、依附。翻译成“归属”、“类聚”如何? //@毕研韬-战略传播:“Horizontal loyalty” 包含两层含义:believing and investing in your friends。 //@王君超oyalty, 归属?

@清华史安斌
社交媒体时代需要“平行效忠”(horizontal loyalty),这是美国资深记者Robert Krulwich对于新闻系学生的嘱托,以此强调社交媒体一代青年人的特征,意即相信同学、同辈或同道,运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力量加强你的教育,与其相反的是“垂直效忠”(vertical loyalty),指听信和依靠于师长的传统模式。

|
轉發(11)
|
評論(3)

今天 20:58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16#
发表于 2014-2-16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分享#【美国新闻传播课程改革】

#研究分享#【美国新闻传播课程改革】乔治亚大学实施的年度调查显示: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教学单位合作开课已成为主流(74.6%),这一比例从2010年到2012年不断上升。约80%的院系在2010-2012年间更新过课程:增加了多媒体课程和社交媒体课程,整合了广播和新闻课程体系,开设了策略传播专业。

#研究分享#【美国新闻传播课程改革(续)】目前在美国新闻传播课程中传授的技能包括:在网上使用视频、图像(静态展示和幻灯片动态展示),通过网站来进行新闻报道和公关活动,为网站编辑、写作、进行广告推广以及设计布局,为移动设备创作内容,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在线出版管理,甚至是创业的技能等。


由乔治亚大学实施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招生情况年度调查的结果显示,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教学单位合作开课的情况已占主流(74.6%),这一比例从2010年到2012年不断上升。

目前在美国新闻传播课程中传授的技能包括:在网上使用视频、图像(静态展示和幻灯片动态展示),通过网站来进行新闻报道和公关活动,为网站编辑、写作、进行广告推广以及设计布局,为移动设备创作内容,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管理在线出版,甚至是创业等。




约80%左右的院系在2010-2012年间更新过课程,这些改革包括:增加了多媒体课程、社交媒体课程,整合了广播和新闻课程体系,开设策略传播专业等。

上述课程改革中有43.7%认为没有遇到障碍,39.2%认为有障碍但能通过有效方式来解决;只有17.1%认为有障碍,没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遇到的困难包括:新聘请人员和开设新技术课程所需的资源不足;教职员工不愿改变;缺乏师资;高校官僚化。

标题:2012 Annual Survey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nrollments.
作者:Vlad. T., Becker, L.B.,Simpson, H., & Kalpen, K.
来源:http://www.grady.uga.edu/annualsurveys/Enrollment_Survey/Enrollment_2012/Enroll12Merged.pdf.
全文下载:Enroll12Merged

117#
发表于 2014-2-20 00:1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陣羊同學-
【你为什么学新闻?】在世新大学,台湾立报副总编辑张约翰老师的“深度访谈与报道”的课上,老师让大家自我介绍,并讲述选择新闻专业的原因。课上的60多位学生,一半世新本校新闻系大四的同学,一半福师大广电新闻大三学生,还有几位陆生。来看看他们的答案:...畅读版【http://t.cn/8FH6avV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6)
|
評論(13)

2月19日19 : 12來自新浪长微博

118#
发表于 2014-2-25 10:5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方汉奇:新闻教育摊子铺得过大

近日,有媒体做了一项调查,在当今最为外表光鲜、实则艰难的职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记者、医生和律师。其中,记者曾经被称为是“无冕之王”,他们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职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他们做好面对新环境的准备了么?
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当前新闻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一个真正的好记者又是怎样炼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的新闻史研究专家,从事新闻学教育和研究60余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以下为文字实录。
 当前新闻教育改革需要解决“摊子过大”的问题
当前,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行业压力大、收入少、缺乏尊重,这些困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的行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政策和大局的了解,还需要优秀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行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社会要求。
现在,新闻事业正面临着一个三千年来亘古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平面媒体的出现在中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19世纪70年代之后,民营现代化报纸大量涌现,突破了旧有的报房体系。到上个世纪初期,基本上就是平面媒体的天下。上世纪20年代,出现广播,50年代出现电视,80年代进入网络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从单一平面媒体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媒体并存的时代,只用了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之后,我国新闻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十年文革期间是新闻事业的低谷,全国只有42家报纸,文革后的新闻事业大发展对新闻人才需求量增加,相应的新闻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国初期,从北到南,我国只有4、5个新闻专业的教学点,直到今天,全国新闻专业的教学点已经接近1000个。
在新闻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年轻人向往这个专业和工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任何行业都需要新陈代谢,补充后续力量。然而,现在的新闻事业又在发展在变化,新闻教育的发展规划也需要做出调整,现在新闻专业教学点多了,新闻毕业生多了,人才培养的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新闻行业已经成为用人关系的买方市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状况。
现在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已经不像80年代那样是“求大余供”,当时很多院校办新闻专业就是因为社会需要。经过30年的大发展,现在新闻教育的摊子铺得过大了,因此,从主管教育的部门和新闻教育的办学部门来说,需要从整体上做出调整,新闻学教育的规模应该适度而不是过度,应该根据全国各种媒体的人才供给需求关系来配置教育资源,适当地把过多、过长的战线收紧,否则的话就会造成就业的困难,事实上这种倾向已经存在,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夯实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是几代新闻教育家的共识
在一段时期,新闻行业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天下,随着媒体的细化,行业的细分,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各个专业的人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愿意投身新闻工作。从新闻传播多元的角度来看,各方面的人才都是需要的,新闻工作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需要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汇聚的一个行业,因此各方面的人才都能从中找到他的着力点和需求,新闻工作者的组成开始多元化。
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媒体出现拒绝新闻专业学生的情况,比如说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媒体专门开始寻求相关专业方面的对应人才,还有的一些媒体即使是面向普遍大众的,也宁愿招收其他专业的人才或者是高中毕业学历较低的新闻学徒。很多人认为,大学毕业的新闻系学生有时还不如这些高中生学徒实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记者本身的知识基础宽、窄、高、低水平,就会影响后续的发展。
建国之后以及新闻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不管在新闻专业院校,或者在设有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从其教学安排上来看,绝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的都是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的教学。比如一些老牌的新闻院校或大学新闻系,教学安排上75%的时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外语基础的培养,只有25%的时间安排的是新闻专业课程,比如新闻理论、新闻伦理、新闻史、新闻的采写编评课程等。事实已经证明,一个新闻系的学生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记者工作,能不能有更好地发展前景,能不能在行业内做出成绩,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那75%的基础夯得实不实,还有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为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调整其教学方向。比如说有些专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特长,发挥它的学科优势,法律院校培养熟悉法律知识的记者,财经院校培养熟悉财经知识的记者。这种做法见仁见智,从某个角度讲,学校发挥它的专长,无可厚非,学生培养方向也不妨多元化,但是学生的文史哲经的基础知识培养时间不能被削弱,应当做出这样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实中,还有一些院校的新闻专业把教学安排过多的放在新闻实务上,实际上很多新闻实务的内容,学生到工作岗位后都能够很快上手。相比一些高中毕业的学徒来说,一些新闻系学生刚开始可能不如这些人,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一个记者的发展后劲就能看出来,这个后劲不是一天半天能够有的,那些带有实务性质的课程却是容易捡回来的。
只有保证新闻系学生75%的文史哲经等基础知识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即使他们不从事新闻工作,也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说北京大学上世纪50年代的新闻系学生,就培养出像郭超人这样的学生,他能成为优秀的记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75的%的文史根底打得非常扎实,他的语言学老师是语言学家王力,文学史老师是文学史家游国恩,经济学老师是经济学家陈岱孙,所有的文、史、哲、经课程,都是大师级的师资力量在为学生打基础。那一批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很多都能成为地方或者国家重点大学的文学史教授,或者文学理论和语言系的教授,但是他们都是新闻系毕业的学生。
又比如,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江平,后来成为了著名法学家;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的杨义能够成为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包括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胡福明是哲学教授,但实际上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可见,新闻系那75%的基础知识能够支撑他们后来事业的发展,这些案例都说明当时就确定的这个新闻学专业教学设计是有一定道理的,才可能有这样的人才涌现出来,当然这也与人才个人的努力,以及时代为他们提供的机遇有关。
任何一个好记者、名记者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打出来的,都需要终身学习,新闻系只是为他们打下一个通才的基础,进入社会,进入媒体,那就修行靠个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因为新闻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工作,每进行一个采访,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可能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新闻工作者总是完成一个战役,又进入另外一个战役,又去学习新的信息和知识,新闻工作就是这样经过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地积累,知识和能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老记者就是这样滚出来的,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新闻史和伦理教育让新闻人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
过去,新闻工作者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职业。然而,现实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记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忘记了或者背弃了当初的理想,甚至迷失,做出违反社会道德或者法律的事情。
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权利寻租的机会也就多了,政府官员有他们进行寻租的本钱,记者也有,对一个新闻事件报道还是不报道,如何报道,都可以成为记者进行权利寻租的机会,这也就让一些记者做出了见利忘义的事情。但是,这也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很多年了,他们的记者也是既讲自律,也讲他律,他律是由新闻界共同的组织来约束记者的新闻,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应该有自律的约束。
出现新闻道德缺失的问题,从其他层面来看,实际上证明了我们的新闻学教育也出现了问题。日本的新闻教育家小野秀雄就认为新闻系有两门课是必不能少的,一个是新闻史,另一个是新闻伦理,他并不是说别的课程不重要,而是说这两门很重要。
在学习新闻史的时候,实际上都会涉及到新闻道德的内容,但是可能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言之谆谆,听之渺渺。新闻史就是教会大家要以史为鉴,可以学会继承好的传统,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别做愚蠢的事情,比如说新闻界“大放卫星”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比如说哪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在新闻史上也是出现过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指导实践。
除了新闻史之外,新闻伦理课程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尊严和他的本分,如果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的话,就会失去了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础,是不足取的。市场经济时代,诱惑很多,新闻工作者更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个职业是一个受尊重的职业,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职业,你在工作中需要去观察别人,去判断别人,自己如果都失去了这个底线,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采访)

http://theory.rmlt.com.cn/2014/0225/235550_3.shtml


119#
发表于 2014-3-2 11:09: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范东升
网页设计很有特色

@汕头大学新闻学院
#汕大人在美国#汕大新闻学院华盛顿报道团网站正式上线,http://t.cn/8FrL2Wg
我们将通过网站展示学习、街访、深度报道。我们会带着大家的问题与美国新闻业界的学者及记者交流,欢迎对我们的课堂内容和报道提出问题和反馈,加入华盛顿之旅!@范东升@倪青青chingchingni@白净在汕大@老宋属马@增丽丽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



(5)|
轉發(7)
|
評論(2)

3月1日22 : 17來自新浪微博


(2)|
轉發(1)|
收藏|
評論(1)

4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2:5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只争朝夕的缅甸新闻教育—— 南行散记之媒体观察
今天 11:02










2010年缅甸结束军政府统治,政治上走上开放转型之路,缅甸的新闻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2012年8月缅甸当局取消预先审查的新闻制度,各种独立的报章杂志电台网络如雨后春笋,纷纷涌了出来。
但是,办媒体需要资金,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在近50年军政府统治中,缅甸“没有”新闻,也没有新闻教育,军政府上台前受过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的老一辈新闻从业者,已然已经如烟云消散,而本地年轻一代的从业者,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甚至连基本的表达都很欠缺,就匆匆执笔上阵,断代50年的缅甸新闻界,其新闻报道的质量自然可想而知——一个可以佐证的事例是,在日前仰光举办的国际媒体论坛上,我遇到一位缅甸华文报纸《金凤凰》的总监,来自北京,自言是以旅游者身份留下,过去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就在这个论坛上,昂山素季受邀演讲时,在谈到媒体的自由与责任时,特别呼吁缅甸新闻业者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强调报道的责任,也与缅甸转型阶段新闻报道质量泥沙俱下有关。
相较于缅甸的北方邻邦中国大学新闻院系设置和教育水平的泥沙俱下泛滥成灾,军政府统治缅甸近50年没有新闻教育,还是更让我吃惊,也引起了我对如今缅甸新闻教育的好奇心。
3月12日,经友人介绍,我们前去拜访据说是全缅甸“最好的”新闻学校仰光新闻学校,终于让我们得以一窥全缅甸“最好的”新闻学校的庐山真容。
虽然友人给我们发了学校详细的地址,但是,我们一行多人,搭乘出租车去寻访时,还是费了不少劲的。
仰光新闻学校在一个街区马路边的民居里,我们最初并没有能够找到,出租车把我们送到了学校所在地的马路斜对面,离学校所在的民居不过二三十米。
但是,仅仅这二三十米,就阻隔了一个世界——我们在马路对面问讯打探,没有人知道这样一所培训新闻记者的学校。在国内,如果周围有一所别说全国最好,即便全国末尾的新闻记者培训学校,也会让周围的人如雷贯耳的。最后还是靠了路牌之功,我们在询问多人之后,才找到了这所民居。


全缅甸最好的仰光新闻学校,就隐身在闹市的民居里。培训场地的面积,也不过一个三四十米大小,墙上贴着各种研讨的学校发展战略话题,房子中间一张长条桌,四周摆满了椅子,也不过二十余把左右,我们一行人坐下,屋里便显得有些挨挨挤挤的感觉了。屋里还有几位来自欧美的女性,她们负责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的新闻教育援助项目,开放社会基金与仰光新闻学校有业务的合作。
进入这间屋子“学校”,我恍然,这所“Journalism School”,其实就是一个职业培训学校。
对于知晓“文革”时期中国解散文科高校开办工农兵大学这一历史的人来说,也相对容易理解缅甸经过50年军事管制之后,重新起步时“最好”的新闻学校蕴含的历史创痛。
学校负责人兼首席培训官Ye Naing Trainer 是缅甸人,他笑着告诉我们,在开放前的军政府时代,如果有这样与开放社会基金的合作项目,被抓住是要判十年徒刑的。不过,现在缅甸真的开放了,所以才有了与基金会这样的合作。
Ye Naing Trainer 如今在全缅各地做培训,是新闻界的名人,记者大多都认识他。他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他的新闻专业知识来自于接受海外的新闻专业培训。他曾是军政府时代一份公开合法出版的民间文学杂志的总编,十三四年前,他秘密去了泰国。因为军政府严控出国,他无法获得去往泰国的护照,便假托要去中国云南广西打工,当建筑工人,因而得以在中国转道去往了泰国。后来他在泰国和美国加州都获得了培训深造的机会。
Ye Naing Trainer介绍说,他的合作伙伴中,也有在美国接受过培训的。这一代人中有新闻报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当年大多在缅甸之外受过或长或短的专业培训。
Ye Naing Trainer 在军政府时代即已开始了对有志于新闻报道的青年进行培训,他称之为“公民培训”。但是,军政府时代严厉的管控,使新闻教育培训充满了风险。彼时他们为防范风险,办的是家庭补习班,实行一对一的培训,老师登门到学生家讲授课程。其内容甚至不是新闻报道如何做,而是以文学作品为蓝本,讲述文章写作的语法表达技法等。在军政府统治时期,许多人连这些都没有掌握。Ye Naing Trainer 如今的一位合伙人,就是小说家,当年就是以自己的小说为蓝本这样做培训的。
缅甸的年轻人对于从事新闻行业很热情,学得很快。如今仰光新闻学校开设的专业培训班,短的有一周两周的,长的有一月的,一般一个般10-12人,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的新闻教育,特别报道、环境报道、种族冲突报道等。
虽然Ye Naing Trainer认为缅甸的教育体系还没有大的改变,但他感到自豪的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仰光新闻学校为缅甸新闻界培训了数百名记者,当年他们一对一培养的公民记者,如今许多已经进入媒体工作,他们学校的学生关于希拉里访问缅甸的报道,还获得了国家新闻奖,甚至连国家信息与文化部,也派了4名来自政府和政府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灾难新闻报道的培训,主讲者来自华盛顿邮报,曾获普利策奖。
与《伊洛瓦底》英文月刊主编对于昂山素季关于媒体的自由与责任以及提升新闻报道专业水准的呼吁不以为然不同,Ye Naing Trainer认为昂山素季的发言很好。在他看来,缅甸的新闻报道水平现在还只是三四岁的幼童,连少年都不是,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
Ye Naing Trainer也批评了政府即将通过的有关传媒的法案,认为该法本质上还是要让政府来控制媒体,因为规定还需要给媒体颁发许可证,信息公开的条款也没有。
Ye Naing Trainer认为缅甸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来自族群宗教冲突,本地媒体势必将直面这些问题,他们在培训记者时也重点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Ye Naing Trainer对缅甸的未来很乐观。他认为,缅甸的年轻记者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在灾难性的历史中断之后,他们缺少学习和表达的机会。缅甸开始向民主转型之后,Ye Naing Trainer 等与开放社会基金等一些国际组织开展了项目合作,开展专业培训,我们在他的学校,遇到的来自开放社会基金的职员,正在帮助仰光新闻学校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
一个看似无关的信息是,缅甸已经与欧洲等2家移动公司签署了通信网络建设的合同,它们将带来的网络媒体时代,对于缅甸的新闻教育培训来说,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会。
仰光新闻学校狭窄的空间和相对粗陋的专业培训教育,丝毫没有减弱我的敬意。
一切如同仰光的早晚街头,凌乱却充满生机。对于已经失去了五十年时间的缅甸媒体界和新闻教育而言,也是一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