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3-4-28 21:1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导入效果明显 移动浏览器探索搜索创新

原标题 [导入效果明显 移动浏览器探索搜索创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9月发布的《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搜索引擎对于手机浏览器上的网站访问作用巨大。手机浏览器用户中,使用搜索引擎进入网站的比例为80.5%,使用搜索框进入的比例为54.7%。  
  不同于PC端搜索市场被几大搜索巨头垄断的格局,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搜索在新时代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欧朋中国区总经理宋麟表示:"浏览器是一个综合的平台,新的技术,比如HTML5的实现,能够让浏览器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能够实现的搜索方式也更为多样,结果必然是更加丰富和精准。"在未来,语音搜索、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或许都能够整合到一个搜索框里,浏览器甚至能够基于用户习惯对搜索内容进行筛选,将更符合用户需求和喜好的内容呈现给用户。宋麟介绍,在欧朋新近推出的移动浏览器产品中,地址栏与搜索框结合起来,显示了浏览器欲承担搜索功能的意图。业内人士分析,浏览器在承载了更多内容之后,新技术的实现将能够为浏览器增加更多与独立应用竞争的砝码。在争夺入口地位的当下,基于搜索的浏览器创新将会越来越多。
                                            http://media.sohu.com/20130428/n374357772.shtml



112#
发表于 2013-4-28 21: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肖淑娟 于 2013-4-28 21:15 编辑

【案例】波士顿爆炸案与蜂群思维:社交媒体成破案关键

    在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发生前,观赛者正在用手机拍照,公众记录生活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政府的监控设备,这些现场照片成为后来破案的关键。
    这次波士顿爆炸案侦破是如此神速,在仅有一个混乱现场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可以迅速确定并发现目标,这主要依靠“蜂群思维”。这一理论虽然早就被提出,但此次有赖于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普及,海量情报瞬间涌现,公众提供集体智慧,成功地实践了一次典型的“蜂群思维”。
    互联网改变了情报获取和分析
    如果换做是以前,执法部门也许不会这么迅速就确定并捕获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的嫌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加上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上发起的“全民数字追凶”,令反恐事半功倍。
    4月15日,当烟雾散去时,调查人员面临着巨大困难,他们毫无头绪。没有个人或组织声称为这起造成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的爆炸案负责。他们面对缺乏线索的现实,唯有拼一把了:拥抱公众的智慧。
    爆炸案发生后,涌现在调查人员眼前的是海量的信息,从大量的照片到现场民众的回忆。警方、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其他调查人员选择让公众自行补充和增加信息。当调查人员需要一个肖像时,当地民众就会立刻行动。调查人员频繁地与公众交流,有面对面的交流,但更多的是在社交网站Twitter上的交流。执法部门有一句格言:公众的眼睛和耳朵是关键的调查资产,如今互联网正迅速地缩短了获取和分析情报的时间。
    但FBI和警方不情愿拥抱蜂群思维能提供的东西———蜂群思维意味着当局并非任何时候都有答案(蜂群思维简单来说是一种集体智慧,是多个单独的个体能同时进行感知和记忆的分布式内存,是由许多独立的单元高度连接而成的一个活系统。蜂群思维没有强制的中心控制,但是有一只从大量成员中涌现出来的看不见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且彼此之间高度连接、互相交流,达到某种程度时,“群体智慧”就涌现出来,且一定超越了个体思维)。
    据执法部门的退休官员回忆,上世纪90年代的几个案子中,当局在公众和当地警方面前拒不开口,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些与公众合作的机会。
    “如果执法部门不分享任何信息,那就会面临许多挑战。”FBI退休反恐特工麦克·罗林斯说。罗林斯在波士顿创建了首个“联合反恐特别工作组”。
    公众记录热情超越政府监控设备
    4月19日,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官员表示,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两名犯罪嫌疑人身份都已确定。被警方击毙的犯罪嫌疑人是现年26岁的梅尔兰·察尔纳耶夫,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为19岁的焦哈尔·察尔纳耶夫。FBI的前调查人员告诉《连线》杂志的“威胁研究室”栏目记者,假如调查人员不愿承认自己并无线索,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获得公众帮助并最终确定了嫌犯。线索在其他所有人手中。
    波士顿警方等执法部门呼吁公众提供视频、图片等资料协助破案,搜集到大量事发地附近商家的监控录像、各电视台报道马拉松赛事的录像以及参赛选手和观众手机拍摄的现场影像。
    “调查波士顿爆炸案的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无数的照相机和摄像头,”罗林斯说,“如果没有这些相机,我不知道我们可以做什么。”到处都是相机。不仅仅是安装在卡普利广场附近建筑顶端的监控摄像头,波士顿市民和来到波士顿观看马拉松比赛的外地人都掏出了他们的手机,在比赛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把照片上传至Instagram、Flickr等图片分享网站。这提醒我们,公众记录他们生活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政府的监控设备。
    4月15日案发当天,FBI的调查人员手头上只有一个犯罪现场,而且这个现场还被成千上万名试图逃离卡普利广场的人所破坏。“两万多人四处逃窜,破坏了犯罪现场。”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德瓦尔·帕特里克的前国土安全顾问朱丽叶·卡耶姆说。不过,现场工作人员迅速清场,让广场上的人离开了现场。
    爆炸地点充满了线索。其中一条线索至关重要:爆炸地的旁边放了一个黑色背包。
    大数据时代秘密武器是“人肉”
    爆炸发生后次日,FB I特工里克·德斯劳力尔斯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和他的团队决定寻求“来自公众的协助”,呼吁马拉松观赛者提供更多线索。该团队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网站供民众上传图片、视频等线索。最初时,德斯劳力尔斯承认要“花些时间”才能找到有用线索。德斯劳力尔斯或许说的是实话,但引发了民众的担心,他们担心调查的进度过慢。
    假如这样的话,呼吁公众的协助将助FB I渡过难关。在短短两天内,德斯劳力尔斯收到了数千份照片和视频,它们均由观赛者摄于不同角度和不同时间。一旦调查人员按时间顺序将其排列开来,它们可拼凑出当时的场景。如此一来,调查人员就可选定可疑人物,并利用图像处理工具来进行聚焦。
    执法部门的许多线人都不愿详细提及这些工具。(例如,FBI的发言人保罗·布雷森说:“我们不会讨论这部分的具体细节。”)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FBI科技人员称,FBI并没有技术密集型的秘密武器。面部识别工具也许正变得越来越先进,但它们仍具有局限性。“如果你没有高清照片,你就没法使用面部识别工具,”这位前官员说,“但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相关数据——像素、发射台数据等任何可能存在的记录。”
    FBI特工能做的就是集合公众上传的照片,并从中挖掘有用信息,找出可疑行为——例如背着黑色背包的人;背着黑色背包并漫无目的转悠的人;背着黑色背包并以某种模式漫无目的转悠的人……“二十年前,我们不得不用手把纸质照片拼凑起来,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前官员说。
    罗林斯表示,真正的秘密武器跟以前一样:FBI调查人员的“血、汗和泪”。大数据问题的威胁很明显———军方每天都要面对此问题,他们要筛选万亿字节的空中监测数据。不过,调查人员训练有素,他们把公众提供的照片拼凑起来后,会从正常的场景中甄别出可疑的场景。
    “现在数字科技允许我们更快更有效地传播消息。”这位前FBI科技人员说。4月18日,FBI公布了爆炸案两名嫌疑人照片。德斯劳力尔斯再次寻求公众帮助搜捕,他将两名嫌疑犯的照片贴在网上,并到处散布通缉令。
    几名线人告诉《连线》杂志,如果没有FBI主管罗伯特·米勒和美国司法部长艾瑞克·霍尔德的支持,德斯劳力尔斯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罗林斯表示,公众提供的大量照片和视频意味着,如果嫌疑犯仍然在波士顿,把他们的照片放上网后,几个小时他们就会被逮捕。
    “有人曾经是他的邻居,有人曾是他的同事,或者有人的小孩跟他一起踢过足球,”罗林斯说,“一旦你把嫌犯的照片公布后,不久就会有更多照片涌进来。”据报道,FBI通过美国国务院的移民记录确定嫌犯兄弟的姓氏为察尔纳耶夫。
    果然,4月19日晚,波士顿警方宣布,涉嫌制造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的在逃嫌疑人焦哈尔·察尔纳耶夫落网。警方在波士顿郊区一座住宅后院发现焦哈尔,他当时躲进院中的一艘小艇。警方说,当地一名居民在船只附近发现血迹,随即报警。
    媒介的变化催生新型搜捕模式
    现代搜捕还有另一个要素:波士顿警方的社交媒体活动。
    上周一周内,波士顿警方的Twitter账号@ Boston_Police提供了关于搜捕行动的非常及时的信息。社交媒体顾问雅艾尔·巴·图尔说,以往警方并不活跃于Twitter和Facebook这样的新兴领域,但波士顿警方扭转了这一趋势。“警察部门这么做还是挺罕见的。”雅艾尔·巴·图尔说。
    “我住在纽约。纽约有4万名警察,我没有一个朋友认识他们。警察和民众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她继续说道。因此当可疑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不会报警,除非有熟悉的警察朋友”。通过在Twitter上的定期更新,波士顿警方开辟了沟通交流的一条新路径,雅艾尔·巴·图尔相信这种交流方式对波士顿警方的执法工作极为有利。“社区间的信任令人难以置信。”她说。波士顿警方的官方Twitter账号目前已吸引了20万名粉丝。
    前FBI科技人员表示,“法律和道德问题”导致调查人员在发起大规模数据挖掘计划前会犹豫,因为这有可能侵犯到公众的隐私权。但如果市民自愿提供数据时,这种犹豫就不存在了。
    “实际上没什么很大的变化,”雅艾尔·巴·图尔说,“只是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的变化对新型搜捕模式的产生来说已经足够。
                    http://news.qq.com/a/20130428/000621.htm


113#
发表于 2013-5-3 18:14: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客户端的江湖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然发生改变。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文字、图片、视频、社交等全方位的报道形式获得市场认可。丰富的信息资源、即时的资讯推送以及活跃的社交互动,使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用户首选的移动媒体。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3月中国新闻客户端下载量监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3月31日,中国新闻客户端市场排名前三的客户端及下载量份额分别为:搜狐新闻31.8%,网易新闻18.0%,腾讯新闻10.2%。
    对于几家以提供新闻信息为主的门户网站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在PC互联网门户的优势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在PC互联网时代,因为切换成本很低,用户可能会同时访问多个门户网站。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门户和其新闻客户端提供的内容重复率非常之高,用户在选择了一款新闻客户端之后,通常不会再选择类似的产品。
    现在正是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这些新闻客户端必须第一时间攻占用户手机,让用户最先安装自己的产品。因为等到市场成熟之后,用户切换客户端的成本会非常之高,新闻客户端大战可能也就尘埃落定了。
    最开始,只有网易真正发力做新闻客户端,其他门户公司都是非常淡定不动声色地看着。到如今业界才发现新闻客户端可能发展成一个新的平台,甚至可比肩微博、微信,这让各大门户公司突然兴趣大增,甚至连搜索巨头百度都插一脚进入这个市场。近日,搜狐新闻客户端宣布了用户数过亿的消息。在新闻客户端大战中,搜狐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圈地”。用户过亿,无论对行业而言还是搜狐本身,都称得上是里程碑的时刻。
    从PC到移动端的转移并不只是单纯的内容迁移,还包括从用户的需求到产品的定位的改变。搜狐新闻从广大手机用户熟悉的“新闻早晚报”入手拓展用户,依托着强大的无线部门,在新闻报道的编辑和选取上有丰富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客户。
    同时,其他的门户也在发力新闻客户端,并各自有其优势。网易新闻凭借“跟帖”的特色服务拥有相当的黏性用户;腾讯借力大型活动,多视角布局移动媒体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如奥运版腾讯新闻客户端、博鳌版腾讯新闻客户端;新浪新闻客户端由老牌的媒体团队打造,加之微博助力,动作不断;百度则网罗了一批包括从网易新闻过来的人员,利用自身搜索引擎的优势,正逐步推进新闻客户端建设。
    经过对五大门户新闻客户端在AppStore上的排名监测得出,搜狐新闻、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优势较为明显,且在竞争过程中呈现势均力敌的竞争态势。不过,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极有可能成为继微博与微信这样的类型产品之后,又一个新的角力战场。因而说到最后,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会重复PC端门户的老调,相互混战,或许纠缠不清。(刘玮鸿)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5/03/c_132356382.htm
114#
发表于 2013-5-10 12:13: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调查称美国人更喜欢用移动设备阅读新闻




移动媒体阅读时代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密苏里大学唐纳德·W·雷诺新闻学院(Donald W. Reynolds Journalism Institute)网站报道,一份2013年完成的移动新闻消费调查表明,过去12个月以来,移动媒体增长最为迅速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45岁及45岁以上年龄段。
  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学院数字出版部的主任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说:“在过去12个月中,对于年龄在45岁以及45岁以上的这一部分用户,尤其是那些一直订购印刷报纸的忠实用户,不论是他们的移动媒体设备的普及迅速性,还是他们使用新闻的使用情况,都令我感到惊讶。”
  这是雷诺兹新闻协会联合众多数字出版联盟成员开展的第二届移动新闻消费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数字出版联盟是由雷诺兹新闻协会成员倡议并支持组建的,办公地点设在在密苏里新闻学院。
  本次调查的一些结论:
  1、超过一半(5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移动媒体新闻的消费者,这是得自2013年的新数据。——在2012年的时候,这个数据为42%。
  2、约有52%的报纸订阅用户同时在使用移动设备阅读新闻,而还有44%的人使用电脑阅读新闻。
  3、大约12%的移动媒体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里已经取消掉了纸质报纸的订阅。
  进行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移动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人们获取及消费新闻的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何种改变。在2013年第一季度,雷诺兹新闻学院研究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电话访问了1,165名随机抽取的美国成年人。(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07/184027052550.shtml


115#
发表于 2013-5-13 14:2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调查报告显示: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


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
  □本报记者 晋雅芬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媒正面临公信力考验,尤其在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式冲击下,公众是否依然信任大众传媒?日前在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上发布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传统渠道的电视、报纸公信力仍然具有优势,同时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
  该报告由现代广告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联合发布。据了解,此次调查是目前对我国传媒公信力的最大规模扫描,涵盖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12个城市,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全国74家主要综合性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网、雅虎等8家主要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
  电视报纸网络占主要份额
  调查报告显示,总的媒体生态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转变之中。一方面在覆盖率上,虽然电视、报纸还有优势,但新媒体增长趋势明显,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杂志、手机这6条媒介渠道受众分化特征明显,各渠道的变化方向不同;另一方面在公信力上,传统渠道的电视、报纸公信力还具有优势,但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在绝对公信力上面,电视、报纸居于前两位;在相对公信力上,居于前3位的电视、报纸、网络占据主要份额。此外,市场强势媒体的公信力地位正在明显提升,市场影响力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报告中有关电视的公信力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台,在受众群中依然享有较高的公信力,在每个城市均排名第一,大体份额在40%~80%之间,最高的为北京81.0%;十大城市调查发现,央视在不同城市2009年与2012年相对公信力份额趋势基本一致。
  报纸公信力呈现地区差异
  报告中有关报纸的公信力调查显示,报纸公信力呈现地区差异,在被调查的12个城市中,除广州地区外,都市类报纸在11个城市中的相对公信力最高。广州地区相对公信力最高的是市级党报《广州日报》,其余调查的11个城市分别是北京的《北京晚报》、上海的《新民晚报》、深圳的《南方都市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天津的《今晚报》、重庆的《重庆晨报》、沈阳的《华商晨报》、杭州的《都市快报》、南京的《扬子晚报》和西安的《华商报》。
  从调查报告的数据来看,《人民日报》在12个城市的绝对公信力得分均在70分以上,在北京、沈阳、重庆、武汉、天津和成都地区得分排名首位,在其余多数城市中排名居于第二、第三位,尤其在党员群体中得分突出,在北京等城市的党员群体中的打分都高居报纸第一。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13/112327105988.shtml
116#
发表于 2013-5-16 11:3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纽约时报》数字化专题"雪崩"获得大赞(图)

原标题 [《纽约时报》尝试“雪崩”,重新定义新闻生产的传统媒体逆袭]
                                                                                                                                                          钛媒体注:《纽约时报》的数字化专题报道Snow Fall(雪崩)赚足了眼球,通过创新式的多媒体报道方式大获成功:创造了350万浏览量,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圈掀起了一轮高潮;而这一数字专题的作者——《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John Branch也因此获得不少赞誉,而他本人也因出色的报道在近期刚刚获得普利策奖。  资深科技记者欧姆·马利克对雪崩项目大加赞赏。他在自己创办的GigaOm上发表文章认为,"雪崩"项目的新媒体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纽约时报》完全可以沿着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他的观点可以提炼为:
  一、 作为传统媒体人,你还认为新媒体就是把旧媒体内容改一改,"移植"到网络上,你就大错特错了。《雪崩》的成功告诉我们,根植于新媒介(iPad平板等)自主产生内容才是生产方式。
  二、 大媒体集团可借鉴好莱坞模式。
  三、 点击免费,但其他付费方式可以多多益善。
  然而,杂志从业者《雪崩》报道的成本,必然是像钛媒体这类新媒体形式的探索者无法企及的。类似钛媒体的新媒体尝试,早期阶段几乎都是避开传统媒体高成本、长周期制作的新闻生产方式,以低成本生产方式开始造城,才换得了一点点革命的资本。
  不管多媒体报道模式未来是不是有戏,马利克的鼓吹显然对新兴媒体制造了压力,这种烧钱而浮夸的多媒体报道方式,将仅仅是属于《纽约时报》式的高富帅的游戏?还是压死众新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来看看欧姆主编如何自证观点,钛媒体对此进行了综合编译:

        3


  【梁敏仪/钛媒编译】如果我有幸碰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吉尔·阿布拉姆森(Jill Abramson),我绝对要让她知道,她和她的报纸为"雪崩"计划(Snow Fall)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是再正确不过了!在我眼中,这才是首个真正的"后平板"时代报道方式。
        2


  在本周初在纽约召开的Wired Business会议上,吉尔主编说:
  "雪崩"现在是一个动词了。现在人人都想雪崩,每天,每个编辑部都如此。
  看到了《雪崩》式报道的成功,记者们正静候时机,希冀创造下一个"雪崩"完成他们的猛料。吉尔说,该故事源于体育编辑部,他们还花了"好几个月"时间,但其实雪崩式项目随处可见。
  先来段前情提要:雪崩(Snow Fall)是个多媒体项目,包括六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由《纽约时报》普利策获奖作家John Branch撰写,此文的报道灵感来自于对滑雪场上高死亡率的高度关注。故事通过交互式图片、采访视频以及知名滑雪者的传记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这一故事性报道仅在发布后六天,就以出色的表现力获得了290万访问量和350万页面浏览量(官方并未透露其自2012年12月至今获得的总流量)。
  《雪崩》(及其它类似的尝试)意味着绝佳的良机,以及《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的未来。在这个BuzzFeed(新闻聚合网站)和Huffington Post等新秀媒体崛起的时代,处于劣势的传统新闻机构更需要自己把握机会。
  如果你是《纽约时报》的管理者,是时候赌一把了:花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类《雪崩》项目吧!它完全值得。
  点击免费,报纸付钱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媒体弟兄应该从这里出发,把目光放更远——这很重要,尽管这将意味着要从更单调、更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为内容生产者《纽约时报》,千万不要把《雪崩》仅仅看作是从印刷版到网络的延伸、一个让传统内容适应网络、手机和平板的工具。相反,他们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崭新的媒体产品,专为多设备、多屏幕世界而设。
  我投身网络媒体已有一段时间了,确切来说是18年。在这期间,我无数次看到现今的媒体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他们常常改写报纸和杂志版的文章,然后贴到网上;当接受网络之时,也不过是要求网络记者和编辑重复过去在报纸、杂志的工作而已——已经是思维定势了。
  不过,《纽约时报》值得表扬。它选择将《雪崩》报道首发于网络,三天后才印在报纸上——至少表明它对类似的数字项目有挺深刻的认识了。)
  互联网的大不同
  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互联网都将永远是个强调沉浸式、互动式的社区平台。遗憾的是,许多出版商依然把它看作旧的二维媒体。
  现实是,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如最近的波士顿惨案,社交网络都会让众大读者们参与新闻制作,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巨头媒体仍未采用博客形式的原因之一。当然,某些作家除外,如David Carr和Paul Krugman。不过,你去看看《纽约时报》的某些博客,它们不过是将新闻报道(或专题)翻新成博客而已。
  写博客,是一种"编辑"世界的方式,并将其呈现给社区人们。这意味着,小到图片、网站链接、推特、视频,大到思绪、完善的专题报告、独家新闻和基本的新闻报道——这些都可以与人们分享了。
  通过我的每一次传播和分享,你都可以看到我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我希望学习和谈论什么。
  而媒体出版商总是搞不明白,媒体和内容是密切联系的。这就是默多克出品的 The Daily不能打动我的原因(钛媒体关于《the daily之死》专题讨论请见:http://www.tmtpost.com/tag/the-daily-death ),它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创造出适合iPad时代讲故事(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说了这么多前提,你该明白了吧,为何我总是喋喋不休于《雪崩》式产品才是全新的媒体?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讲故事方式,或者说21世纪的新闻模式。该方式既不失专业性,也给新闻业臃肿衰老的身躯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将其带入新世界中。
  Mr.Excel遇上Ms.Editor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开头。关键是,在惊呼、赞叹雪崩项目之余,还要认识到背后有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就好比好莱坞的工作室创造性的利用大片来赚钱一样。
  我的问题是:为何报纸和杂志公司不能采取类似的做法,建立一个像《雪崩》那样包含着多种潜在机会的商业模式呢?
  因此,《纽约时报》不应从报纸版报道入手,继而将旧内容改编成不同的形式,而是应该直接制造雪崩故事!
  如果细细打量雪崩项目,你会发现其内容很具有可塑性,不光适用于不同介质媒体,同时适用于各种商业模式,就像电影一样。
  就我自己在杂志的从业经历来看,明确告诉你,制作专题报告并不便宜,甚至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制作时间越长,故事内容越多,那成本自然就越高。从该角度看,在"后平板式专题"中投入更多花费,也无伤大雅。
  时下的编辑,总是努力在报纸上做文章,不过赢得一两天关注,却希望以此获取几十万浏览量。为什么不优先在应用程序和电子书阅读器(均是支付版)上推出文章,然后将其改造成网络版本,最后才拿到报纸上呢?
  在应用程序和电子阅读器上发表文章,这虽然要求纽约时报学习新的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革新。
  请原谅我的企业家野心。但当我看到《雪崩》项目时,目中所见全是可贵的品牌广告机会,"纽约时报"需要好好向其学习,一改自身沉闷的商品化广告了。为何不嵌入雅致的路虎广告、或为Moncler独家订造广告?《纽约时报》如果想要维持品牌形象和保真度,这些不就是很好的本地广告资源吗。
  想想好莱坞吧,各位!
  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纽约时报》能做。
  请别介意,我再次以好莱坞为例。好莱坞的多层制片方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尽最大努力以达到最佳效果。他们拥有最佳故事和最佳明星,还有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资源分配。而且还有大量资金。
        2


  《纽约时报》及其他大型媒体公司有很多类似功能。他们有出色的明星(钛媒体注:我的神啊,这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啊!比好莱坞出品的任何角色都要好),他们有一流的讲故事的人(钛媒体注:编辑和记者,获得普利策奖就足以证明这点了),而且他们有能力创建最佳的产品效应(摄影师,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
  《纽约时报》观众众多,据comScore数据显示,仅美国每月就有35万游客访问其网站,这就意味着其关注度颇高,稍加以利用即可创造新概念。
  发行为王
  正如电影大片得到众多媒体关注,《雪崩》项目在其它媒体社区的传播中也得到可大量关注。
  社区上,每月数百万访客和大量的广告印刷空间,这都意味着网络"发行"不是大问题。尽管经济不景,但大部分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在内,仍然有余钱用于创新,花钱赞助更多的《雪崩》式项目不是难题。
  目前还不清楚雪崩报道花了《纽约时报》多少银子,但让我们假设这是笔小财吧。(经求证,我得到以下回应:"我们不能透露有关费用的详情,这是编辑部的工作。当然,编辑部的工作,就是为创新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技术")。
  可毕竟它以此换来了几百万页面浏览量。我猜测,他们也因此建立了很好的后续基础设施,以创建更多此类项目。那么下一场类雪崩项目的花费就会降低,而且未来将有更多开销用于创造性的文字、照片以及其它多媒体元素和设计上。
  那么,《纽约时报》以及类似传媒机构究竟需要怎样做?很简单,跳出现有思维的限制,拥抱现实,并重构大城市报纸的工作流程。换句话说:
  •重构其业务模式,综合考虑当今世界因素,放下旧新闻印刷业的条条框框
  •培育能在Excel(发行量)和内容间切换的新一代内容生产者。
  •培育新一代记者,一个既拥有老式价值观,又能创作多媒介故事的记者。
  •组建创造性的编辑团队,改变以传统印刷为中心的编辑团队格局。
  现在,只要他们能抛下包袱(这么说真伤心),媒体产业就能免于陷入肤浅内容的泥淖中了,他们就能重新把重心转移至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出版上。
  如果《纽约时报》管理层愿意一搏,那它就应该投入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雪崩式项目,从而改变读者对未来数字内容和新闻业的期望。
  因此,如果想要打倒BuzzFeed和HuffPo,上吧,吉尔主编!
                             http://media.sohu.com/20130516/n376098250.shtml


117#
发表于 2013-5-17 18:53: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播小王子
【麦克卢汉与新媒体】了了数言,以长微博发布,来源于对麦克卢汉文本的阐释和补充,基本上没有背离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简要归纳,供大家拍砖。如果看不太懂,建议大阅读《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备注:麦克卢汉的思想不仅仅是媒介即信息、地球村、冷热媒介、延伸论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38)
|
評論(6)

今天 16:41來自FaWave

118#
发表于 2013-5-19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涛同学
//@张志安:【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有意思,值得看看。//@刘海龙: 转发微博

@清华史安斌
哥大新闻学院近期将探讨“大数据新闻”实践中的一个新现象“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目前一些美国新闻机构借助传感器技术代替人工,搜集海量即时数据来进行报道(例如,空气质量),由此也引发出新闻伦理上的问题,哥大近期还要建设一个“传感新闻实验室”用于教学http://t.cn/zHzXp2V

|
轉發(51)
|
評論(3)

今天 16:46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小米手机1S
|
檢舉

119#
发表于 2013-5-19 21:1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Sensor Journalism Weekend

         | June 01, 2013 - June 02, 2013 | 9:00 am - 5:00 pm
On the 1st and 2nd of June, Columbia University will host a community of journalists, hackers, makers, academics and researchers to explore sensor journalism.
The weekend will cover the pre-history, current practi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sensors in journalism before collaboratively planning pilot sensor journalism projects that we will fund and run over summer.
We’ll have technical, ethic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ources available, demonstrations of current sensing equipment and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links throughout the community of people working in the field.
Throughout the planning process we’re drawing on a broad range of fields that surround journalism, including computer science, architecture, activism, design, law & ethics, sociolog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ur reading list has included What do Open Sensor Networks Mean For Journalism, WNYC’s Cicada Tracker, Ghost Factories, The Drone Journalism Lab’s Blog, Sensing and Modeling Human Networks, Call and response: experiments in sampling the environment, but there’s a huge amount going on, so get in touch [email link] if you know something we really should see.
Keep an eye on the Tow 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We have a few spaces left, so if you’d like to attend, please email the Tow Center.
The workshop is being run by the 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Design Laboratory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at Columbia University.
        Location 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
http://towcenter.org/events/1788/
120#
发表于 2013-5-20 13:42: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启动 29家纸媒签约

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签约仪式现场签约媒体合影。

原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李建臣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宋建武

奇虎360总裁 齐向东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平面媒体的突围方向何在?“在云端”成为了全国几十家媒体达成共识的选择。5月17日,全国60余家媒体在北京启动成立了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其中29家全国主流报纸签约该平台,联手开启了云读天下的传统媒体新时代。当天,讲述京华时报云报纸突破和创新的图书《在云端》同时首发。

□合作

29家报纸携手建云平台

一年之前,京华时报全球首家将云技术与传统报纸的新闻结合,创造了“云报纸”这一全新的媒体形态;一年之后,“云报纸”的成功在全国报业引发了共鸣,29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联合成立了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在云端,看报纸”即将成为席卷全国的浪潮。

在京华时报云报纸正式上线一年之际,来自都市快报、金陵晚报 (微博)、三秦都市报、齐鲁晚报、成都商报、嘉峪关日报、郑州广播电视报、黄河时报、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导报、黔东南日报、深圳晚报、安阳日报、德州晚报、邵阳日报、孝感日报、青岛晚报、拂晓报、天门日报社、山东商报等20家报社的领导和京华时报社总编辑李洪洋一起,在巨大的卷轴上签字,成为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第一批成员。同时,安阳广播电视报社、驻马店日报、张家界日报、平顶山日报、三晋都市报、城市晚报、咸阳日报、阳光报社等媒体意向签约。

□优势

突破时间限制时时报道

京华时报云战略中心副主任王思伟介绍,云报纸就是利用图像识别的技术,让读者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对报纸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拍摄,从而打开整个云端对应的更多的多媒体的互动信息。

王思伟介绍,云报纸首先在新闻上突破了版面的限制,可以通过报纸的入口实现网络的直播;其次,也突破原来报纸形式上的限制,可以与读者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第三则突破了报纸时间上的限制,可以24小时报道之前来不及见报的内容。另外,云报纸与广告和电子商务的合作,也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报纸的经营。

截至目前,京华时报的云报纸一共制作了6500多张图片,发表了366期,其中能够集中展现云报纸阅读体验的云周刊一共制作了47期,共192个整版。

□意义

将成为互联网的新入口

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将传统纸媒打造成互联网的另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并不是一家报纸能够实现的。读者通过这个平台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媒体所承载的信息,而是云平台的媒体信息共享。

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还将为成员媒体提供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为传统纸媒提供最权威的数据支撑。

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是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冲击的自身“革命”。这个平台以云报纸为核心,以国内近百家媒体为渠道,为数千万读者受众提供服务。

京华时报社总编辑李洪洋表示,全国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共有4大特点:首先,它是全国性的,对全国的平面媒体开放;其次,平台的核心是以技术为纽带,以转型为目的;同时,云报纸技术应用平台完全开放,各平面媒体不分等级、不分地域;最重要的是该技术平台不仅可对内容进行支持和扩展,更可以在发行、广告、产品、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一个资本的平台。

这个平台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媒体形态已经出现。这是一个新的门户,一个千万级的、与互联网比肩的门户,一个跨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之间的媒体形态。

□各界支持

传统媒体升级的可行之路

成功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传播技术手段的无缝衔接,是摆在我们信息传播业面前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鸿沟和重大课题。在这方面的探索中,京华时报走在了前列,他们开发的云报纸通过新技术,将纸媒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相融合,既让报纸阅读更快捷更方便更简单,又让报纸静态内容活起来,使有限的版面得到延伸。并通过立体化的广告展示与电子商务等紧密结合,衍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他们基本实现了对纸媒和网络两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最大程度的无缝融合,他们探索出了一条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切实可行之路。

读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服务

云拍软件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建立起一个用户导入的窗口,通过这样一个窗口,可以把过去的读者,变成现在的用户,同时可以对这些用户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把握。而在完成用户导入后,需要给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这就是此次建立的云平台的价值。

用户导入以后,这个平台要能够给他提供经过聚合的,与原来相比至少以几十倍计的信息内容。如果这些信息内容还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扩展和梳理,有些甚至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来使这些信息的价值再增加,那么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用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服务。

把云报纸后台的事全包了

我觉得这个云报纸,从技术上,从模式上,从给用户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非常靠谱,成与不成主要看我们的决心。对于这个方向,我每次认真思考的时候都觉得有很大的空间,而且有操作性,因此觉得未来这个创新一定能够成气候。

全国云报纸云后台的事360包了,而且分文不取利。京华时报作为云报纸启动的牵头单位承担了客户端方面的事,我们要把云拍后台的事承担起来,而且一定要做好,之后大家再一起定一些格式和标准统一放在云平台上。这个事干一两年成了,我们就赢得一片天地,让报纸重振当年的雄风。

希望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

媒体和银行竞争很少,互补很多,这两个领域最具备合作的条件。像云报纸这样的新媒体领域对于资本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愿意协调建行的资源,为媒体界尤其是云报纸,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下一步我们会投入相当精力,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研究像云报纸领域带给我们的业务特点和需求特点。只有研究透了,我们才能够为云报纸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希望通过我们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促进云报纸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平台,为更多的媒体提供相应的服务,也为建设银行在未来的云份额中争取一席之地。

□成员论道

在传统门户时代,互联网低价或免费“掠夺”了报纸的新闻内容,而今天我们云平台的出现,让平面媒体可以扬眉吐气地“剥削”互联网,可以无偿地或者收费使用它的大多数内容。这个平台不仅能用自己所有的文字内容进行共享,还可以使用电视台、网站的内容,同时我们还要向它们去收费,因为我们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带来了网站的推广。

用“剥削”这个词有一点战斗性,实际我们是精诚合作,将来我们会把电视、电子商务都统一到云拍上,将来云拍可以实现一些基本的付费功能。除此之外,在云拍上,我们有着无穷的想象力,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推进,我相信我们的这个云拍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过去做平面媒体的,在上世纪80、90年代非常红火,但到了今天,传媒受众的选择非常多,这也造成了我们的读者流失比较严重。我们在做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寻找到突破,我们苦苦探寻,而京华时报能够给我们找到云平台这样一个出路,我认为这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京华时报给大家开拓这样一个云平台,让平面媒体能够搭上这艘大船去寻求突破,我认为非常惊喜。

云报纸,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纸媒转型的最好切入点。据了解,有网站愿意与京华时报合作,用以赢得读者在云拍之后,部分内容可以导向该网站的机会,这说明云平台的应用,可以让传统平面媒体成为互联网公司愿意花钱买的流量导入口,而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可以看到,云报纸与网络新闻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些经过编辑精选的新闻、广告,更针对目标人群,传播效果更佳。

金陵晚报是第三家与京华时报合作的媒体,我们在云报纸上进行过尝试,效果不错。去年我们报纸在农历七夕节的时候推出过云报纸特刊,通过文字报道61个情侣的爱情故事。读者手机扫描版面上的图片,就可以欣赏到这些情侣的爱情表白。这次特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云报纸这种模式,无论从信息传播,还是广告投放的角度来说,都让外界耳目一新,且切实可行。现在广告市场就是一个蛋糕,就看大家有没有好的餐刀,而云报纸就是一把好的餐刀。

我非常看好云平台的发展前景,它的最独到之处在于,借助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又将报纸与网络融合于一体。

与当下普及率更高的二维码相比,云报纸的云拍技术,是让人拿手机拍摄图片或文字,在视觉上的效果要好得多,更能吸引读者关注。不管云报纸模式最终能否从技术上替代二维码,但仍属于一场技术革新,做好云报纸的意义,在于“赢在当下”。
http://news.qq.com/a/20130520/012869.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