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与版权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21:12: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韩福东:我的遭遇,中外文摘、天天新报这些烂媒体不给,扬子晚报给
@姚海鹰-[url=http://weibo.com/verify][/url]:@邓飞【做个调查:有多少媒体还坚持向原创记者付转载稿费?】今天收到《中国民航报》林鸿珍寄的400元稿费单,为6月份转载我一篇发在《时代周报》上的调查报道。400大毛真不多,但这种尊重原创记者劳动的举动令我感动。当前,还因转载而向原创记者付稿酬的媒体很罕见,不知业内码字为生的兄弟遇到多少? 转发(8)|评论(6)1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收藏| 评论(1) 1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1:49: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龙年春晚结束“免费午餐” 入选剧本付稿酬

2011年10月09日07:24  华商网-华商报微博

春晚导演哈文(资料图片)
  自哈文率央视2012春晚主创团队首次亮相后,团员中绝大多数“80后”年轻力量,激发公众对龙年春晚好奇心,春晚下一步改革究竟是“小清新扑面袭来”?还是老派的“换汤不换药”?谜底还未揭开,但从哈文大规模征集“民间原创力”一系列动作看出,龙年春晚确实做到了“打开家门”。“春晚30岁生日”、“中国普通家庭故事”将成为龙年春晚两大主题,此外龙年春晚将向作品原创者支付稿费。
  征集笑料一旦采纳就付稿费
  语言类节目是每年春晚的亮点,昨日,龙年春晚导演组中一位成员向记者透露,龙年语言类节目采纳草根智慧。“我为春晚献欢乐”征集活动自8月18日发起到9月30日结束,43天参与总人数超过1699万人。“观众藏龙卧虎,百姓的智慧无穷,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很多笑话、幽默段子的水平都相当高,从征集活动中筛选出的优秀作品,目前已转至春晚语言组,用以丰富相声、小品作者的创作。”
  长久以来,央视对春晚参与者总是“零费用”或“象征性报酬”等支付方式。春晚也曾遭受过语言类节目借用网络或民间的笑料构成侵权的尴尬。昨日,该知情人表示,今年春晚将把普通原创者的权益放到重要位置,“对于每一个参与征集活动的观众而言,无论是献上一个句子、一个段子还是一个本子,只要能给春晚带来欢乐,都可以投稿,而投稿一旦被采用,春晚剧组将支付稿费,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春晚吃“免费午餐”的历史将被终结。
  “春晚故事”将在《我要上春晚》展示
  2012年春晚也迎来30岁生日。前不久,哈文团队发起“我和春晚30年的故事”征集活动,许多观众通过春晚30年发展,回忆了个人生活变化,观众“邓晓倩”的父亲收藏春晚录像带受到网友力挺,“邓晓倩”说:“爸爸是春晚的忠实观众,自从家里有了录像机,每年除夕爸爸都会守在电视机旁录制春晚,即使晚上加班,他也会回家把录像机准备好,从1993年到2011年从没间断过,时代发展,录像机逐渐被淘汰,录像带已经很难买到,但爸爸依然会走遍大街小巷,只为买到两盘录像带录制他最喜爱的央视春晚。”
  如此大费周章征集故事,难道春晚现场要办“生日宴”?据记者昨日打听得知,征集的作品可能登不了春晚舞台。优秀作品已转给《我要上春晚》栏目组,届时栏目将展播优秀作品。但30岁生日是龙年春晚一大特色,因而春晚现场应该有所表现。 本报记者 任奕洁
  本报联合央视春晚征集全家福
  从10月8日开始,哈文团队新一轮征集令正式发出。你可以翻出自己珍藏的全家福,与全国人民在央视春晚分享你的天伦之乐。
  有意参与活动的观众,可通过央视网、新浪网、腾讯网进行投稿。除此之外,为了方便陕西观众投稿,本报与央视春晚剧组合作,您可以将全家福照片电子版传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将整理汇总转交央视春晚剧组。请在投稿邮件正文内标注电话等联系方式。
  央视方面称,凡通过以上方式投稿的照片,自投稿之时起,视为投稿人同意中央电视台在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节目中以合理方式使用投稿照片,中央电视台拥有以上包含投稿人照片之节目的全部版权,可以以任何方式使用以上节目(包括但不限于播出、编辑、复制、发行)。除以上使用方式外,中央电视台不会将投稿照片用于其他用途。投稿人保证对投稿照片享有足够权利作出上述授权,不会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并承担因侵权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若投稿照片最终被采用,投稿人须协助中央电视台获得照片涉及的肖像权许可。
实习记者 李南夏

http://ent.sina.com.cn/v/m/2011-10-09/07243435649.shtml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1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羊晚冯树盛:声讨文贼,声讨有组织的文贼,声讨无耻的有组织的文贼!//@羊晚郭启钊
@周云评论[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在羊城晚报发了一篇文章,搜索了一下,搜到桂林电视台一个节目前半部分是读我的文章,作为一个新闻评论类节目,这算是剽窃了。更离谱的是,把原稿中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篡改成广西中医药大学,还配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图。我的原文:http://t.cn/aDcDRN 桂林电视台节目视频: http://t.cn/aDiNQL 转发(6)|评论(5)10月1日 21:37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0:28: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医学杂志被曝一期出双刊以多收版面费

2011-10-10 07:23:00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有23人参与

“同一期杂志,一本上面有我的文章,另一本上面却没有。这感觉太奇幻了。”

华北某制药公司员工朱明杰(化名)的论文被刊发在了一本“鸳鸯期刊”上,单位领导不予承认,本有希望在今年9月评上职称的他不得不吃下“哑巴亏”。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朱明杰处获取了这两本名称、期号、封面和封底完全一样,但内容完全不同的“鸳鸯刊”,并对此展开了调查。

两本杂志刊载的内容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和朋友交流评职称发论文的话题,朱明杰恐怕还发现不了这本名为《医学信息》(中旬刊)的杂志出的竟是“鸳鸯刊”——他和朋友都在同一杂志的同一期上发表了论文,但两人拿到的样刊内容却截然不同。

今年6月,想在9月评上职称的朱明杰通过互联网相中了《医学信息》(中旬刊)。

“之前听同事提起过这本杂志,网上转载也挺多,感觉比较权威。”朱明杰说。

选中杂志后,朱明杰将论文发到了网站上公布的编辑部邮箱。3天后,他便接到了“可以刊发”的回复,另有一位编辑通过电话通知他“需要交纳600元”。

按照编辑部要求,“我在6月中旬将钱汇到了该编辑部。7月底,杂志就寄到了我手里。” 朱明杰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朱明杰的论文发表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7期上。但让朱明杰没想到的是,“今年8月我去湖北,看到朋友处有一本同一期的《医学信息》(中旬刊),可是翻来找去,始终没找到我的那篇论文。”

8月中旬从湖北回到单位后,朱明杰将刊有自己论文的那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提交给了人事部门,与他一同提交杂志的还有另一位同事。

令朱明杰诧异的事情又发生了,“虽然我和同事都是在同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上发表的论文,可是我手里这本上面没有他的论文,他手中的那本上面没有我的论文。”

中国青年报记者仔细对比了朱明杰与其同事提供的两本杂志后发现,尽管这两本杂志的封面和扉页都标明了是2011年第7期的《医学信息》(中旬刊),且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的印刷完全一样,但是,

两本杂志刊载的内容完全不同。

此外,两本杂志的页码编排也不一样。其中,刊登朱明杰论文杂志的起止页码分别是“2865”和“3194”,而刊登朱明杰同事论文的杂志的起止页码则为“3195”至“3520”。

“说这两本杂志没关系吧,但页码还是接着的,跟两口子一样还成双成对。”朱明杰说, “简直就是一对‘鸳鸯刊’。”

记者通过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机构查询系统查询得知,《医学信息》的主管主办单位均为“陕西省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杂志上除注明本社固定的采编人员,还有21位医疗领域专家担当特约编委。

编辑部称:两个版本都是正规的

在发现《医学信息》(中旬刊)存在“鸳鸯刊”的现象后,朱明杰拨打了杂志上公布的联系电话求证。一名女性编辑告诉他,他收到的那一本样刊是“正规的”。

“她告诉我,‘我们是正规期刊,就是两个版本,都可以用来评职称。’”朱明杰对记者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医学信息》(中旬刊)北京编辑部,询问关于“鸳鸯刊”的现象。

“我们现在是两个版本,但都是正规的,都能在知网查询到。”一位郭姓编辑告诉记者。

当记者询问为何同一期要出两个版本时,郭编辑表示:“考虑到你们需要发论文,如果我们出的少,你们根本就排不上,如果一期出一本,就要排到明年了。”

虽然编辑部是想“成人之美”,但《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分身有术”却让朱明杰面临尴尬——由于单位领导无法辨别两本杂志的真伪,已经对他们下达了“最后通牒”:“弄清真伪后再向单位递交”。

“领导也不知道谁的杂志才是真的。”朱明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同单位的作者因发表在同一期杂志的不同版本上而“撞车”,《医学信息》(中旬刊)的编辑们已经想了一些办法。

“我们当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组稿时都错开了,两本之间没有相同单位的。”郭编辑告诉记者,“本来想在每一本上面都写上什么什么版,但是怕被理解成是增刊就没写。”

他还表示,《医学信息》(中旬刊)不但有样书寄给作者,而且在知网、龙源、维普、万方等期刊电子数据库上“都能查到”。

在国图查不到其近期刊物

在朱明杰提供给记者的两本《医学信息》(中旬刊)上,都标明该杂志已被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收录,并在封三附上了其中3家的“收录证书”。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中国知网的电子数据库上查到了《医学信息》(中旬刊)的相关信息和近年所收录的文章目录。印刷版的2011年第7期《医学信息》(中旬刊)“鸳鸯刊”中刊载的近800篇论文在知网的数据库中都能被检索到。

然而,记者在国家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却没能找到《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实体刊物。

国家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在见到记者提供的这两本2011年第7期《医学信息》(中旬刊)的“鸳鸯刊”后,也表示了惊讶,“还能这样出刊的?”

她随即带记者前去查找这本杂志,但在对应的书架上,只找到了《医学信息》的上旬刊和下旬刊。并且,只有上旬刊有今年的现刊,下旬刊只有2010年的过刊。

在与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的工作人员联系后,记者得知,《医学信息》杂志社今年只向国家图书馆提供了其上旬刊。

“我们多次向杂志社催缴,但一直没催上来。”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工作人员陈国英告诉记者,原则上所有具有ISSN号和国内刊号的期刊均会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一般来说,每一期杂志要寄送5套,其中两套留存在位于国家图书馆地下一层的库房里,其余的放到开架阅览的期刊阅览室。

“但有些刊物他们(指杂志社——记者注)不向我们主动寄送,或者只寄送一部分,读者就没有办法在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有时有读者来询问,为什么在网上能查到被收录了,但在书架上找不到。对此我们也没有办法。”陈国英说。

陈国英也是第一次见到朱明杰提供的《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实体刊物。在库房里,工作人员也只找到了两本2010年3月的《医学信息》(中旬刊),封面的期号是“2010 3B”。

“这可能是催缴时的意外收获。”陈国英说,“要不是你们找来,我们也发现不了。”

以刊发论文为主,最少的篇幅不足500字

记者了解到,《医学信息》杂志是从2009年4月起正式变更为旬刊的。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ISSN号和国内刊号,但《医学信息》的上、中、下旬的杂志在外观上相差甚远。

《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封面底色是白色,有大幅插图,刊名用浅紫红色印刷;《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封面底色也是白色,但没有插图,刊名用深蓝色印刷;而《医学信息》(下旬刊)的封面底色是红色,刊名用深红色印刷。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与朱明杰提供的那两本《医学信息》(中旬刊)的“鸳鸯刊”相比,《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分身术”似乎更为明显。

记者仔细翻阅了存放在库房书架上的所有近两年的《医学信息》(上旬刊)后发现,原本应该在每月上旬出版一期的《医学信息》(上旬刊)也被分为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封面基本相同,采编人员也是同一批人;但如果不细心对照,很难看出在两个版本的杂志封面右上角的标注存在区别:一版标注为“内科·管理”,另一版标注为“外科·药技”。

无论是上旬刊、中旬刊还是下旬刊,《医学信息》杂志刊登的内容主要是各地医护工作者的论文。除个别文章外,近两年《医学信息》杂志收录的大多数论文一般是“一页一文”,有的页码上刊登了两篇论文——篇幅最短的不到500字。

记者在《医学信息》杂志的一份“稿约”中看到,编辑部对来稿的要求为,“研究论著稿件一般约5000字”,但在记者翻阅的多期杂志中,字数在5000字以上的稿件几乎没有。

“我刊登在《医学信息》(中旬刊)的论文占了1个页码,大概2000多字。”朱明杰告诉记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了刊发朱明杰论文的那一本《医学信息》(中旬刊),这一本杂志只有330页,但刊登了386篇论文。

此外,合署两三位作者名字的论文经常可见,多的甚至有7位合署者。记者还发现,东北某医科大学的3位学生在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两篇文章前后相邻,只不过作者排名顺序做了变化。

一期“鸳鸯刊”版面费约可达40多万元

记者以投稿者的身份向一位负责为《医学信息》杂志组稿的论文代理询问,是否可以在同一期发表两篇文章。

“只要论文是原创,通过审核就可以同时刊发。”对方回答。没等记者问下一个问题,对方便回复称:“2500字符内600元,5000字符是1200元,你自己挑。”

依照《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7期的目录,记者联系到了几位论文作者,他们都表示自己是交了钱之后才发表论文的。

“论文收费和看病送红包一个道理,只有收了费才感觉论文发表有把握。”

“我们需要发论文评职称,杂志社需要挣钱营生,各求所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作者都认为杂志收费发论文的现象不足为奇。

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华北某县人民医院作者赵国强(化名),询问论文发表经过。“文章是我代王丽敏(化名)写的,我只是给同事帮个忙,王丽敏交了多少钱我也不清楚,但肯定是交钱了。”赵国强告诉记者。


“一个版面800元,我交了800元发了一篇论文。”西南某市级医院的李虹(化名)说,与她一同署名的还有另外四位同事。“我今年要评副主任护士,虽然署了5个作者,但钱是我一个人交的,因为我是第一作者。”李虹告诉记者。

今年8月在《医学信息》(中旬刊)发表过一篇论文的内蒙古某医院的陈大建(化名)告诉记者,“9月我还有一篇,交了两个800元。第一次交钱心里没底。但是没上当,交钱就给登,刊物也寄来了。”

记者粗略计算,刊登朱明杰论文的那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如果每篇论文收费按600元计,一期刊登380篇,出“鸳鸯刊”的话,纯版面费收入便可达40多万元。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news.163.com/11/1010/07/7G04C7NG00014AED.html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2:1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3 23:21 编辑

【案例】
杂志被指多收费出鸳鸯刊 编辑部称2版本均正规

2011年10月10日10:43  中国青年报  

  

朱明杰(化名)向记者提供的《医学信息》(中旬刊)的“鸳鸯刊”(下两本),与《医学信息》(上旬刊)(上左)和《医学信息》(下旬刊)(上右)。本报记者 来扬摄  

   2011年第7期《医学信息》(中旬刊)杂志出现了“鸳鸯刊”,杂志的名称、期号、封面和封底完全一样,但内容完全不同。图为两本“鸳鸯刊”的目录页。本报记者 来扬摄

  “同一期杂志,一本上面有我的文章,另一本上面却没有。这感觉太奇幻了。”
  华北某制药公司员工朱明杰(化名)的论文被刊发在了一本“鸳鸯期刊”上,单位领导不予承认,本有希望在今年9月评上职称的他不得不吃下“哑巴亏”。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朱明杰处获取了这两本名称、期号、封面和封底完全一样,但内容完全不同的“鸳鸯刊”,并对此展开了调查。
  两本杂志刊载的内容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和朋友交流评职称发论文的话题,朱明杰恐怕还发现不了这本名为《医学信息》(中旬刊)的杂志出的竟是“鸳鸯刊”——他和朋友都在同一杂志的同一期上发表了论文,但两人拿到的样刊内容却截然不同。
  今年6月,想在9月评上职称的朱明杰通过互联网相中了《医学信息》(中旬刊)。
  “之前听同事提起过这本杂志,网上转载也挺多,感觉比较权威。”朱明杰说。
  选中杂志后,朱明杰将论文发到了网站上公布的编辑部邮箱。3天后,他便接到了“可以刊发”的回复,另有一位编辑通过电话通知他“需要交纳600元”。
  按照编辑部要求,“我在6月中旬将钱汇到了该编辑部。7月底,杂志就寄到了我手里。” 朱明杰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朱明杰的论文发表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7期上。但让朱明杰没想到的是,“今年8月我去湖北,看到朋友处有一本同一期的《医学信息》(中旬刊),可是翻来找去,始终没找到我的那篇论文。”
  8月中旬从湖北回到单位后,朱明杰将刊有自己论文的那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提交给了人事部门,与他一同提交杂志的还有另一位同事。
  令朱明杰诧异的事情又发生了,“虽然我和同事都是在同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上发表的论文,可是我手里这本上面没有他的论文,他手中的那本上面没有我的论文。”
  中国青年报记者仔细对比了朱明杰与其同事提供的两本杂志后发现,尽管这两本杂志的封面和扉页都标明了是2011年第7期的《医学信息》(中旬刊),且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的印刷完全一样,但是,两本杂志刊载的内容完全不同。
  此外,两本杂志的页码编排也不一样。其中,刊登朱明杰论文杂志的起止页码分别是“2865”和“3194”,而刊登朱明杰同事论文的杂志的起止页码则为“3195”至“3520”。
  “说这两本杂志没关系吧,但页码还是接着的,跟两口子一样还成双成对。”朱明杰说, “简直就是一对‘鸳鸯刊’。”
  记者通过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机构查询系统查询得知,《医学信息》的主管主办单位均为“陕西省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杂志上除注明本社固定的采编人员,还有21位医疗领域专家担当特约编委。
  编辑部称:两个版本都是正规的
  在发现《医学信息》(中旬刊)存在“鸳鸯刊”的现象后,朱明杰拨打了杂志上公布的联系电话求证。一名女性编辑告诉他,他收到的那一本样刊是“正规的”。
  “她告诉我,‘我们是正规期刊,就是两个版本,都可以用来评职称。’”朱明杰对记者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医学信息》(中旬刊)北京编辑部,询问关于“鸳鸯刊”的现象。
  “我们现在是两个版本,但都是正规的,都能在知网查询到。”一位郭姓编辑告诉记者。
  当记者询问为何同一期要出两个版本时,郭编辑表示:“考虑到你们需要发论文,如果我们出的少,你们根本就排不上,如果一期出一本,就要排到明年了。”
  虽然编辑部是想“成人之美”,但《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分身有术”却让朱明杰面临尴尬——由于单位领导无法辨别两本杂志的真伪,已经对他们下达了“最后通牒”:“弄清真伪后再向单位递交”。
  “领导也不知道谁的杂志才是真的。”朱明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同单位的作者因发表在同一期杂志的不同版本上而“撞车”,《医学信息》(中旬刊)的编辑们已经想了一些办法。
  “我们当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组稿时都错开了,两本之间没有相同单位的。”郭编辑告诉记者,“本来想在每一本上面都写上什么什么版,但是怕被理解成是增刊就没写。”
  他还表示,《医学信息》(中旬刊)不但有样书寄给作者,而且在知网、龙源、维普、万方等期刊电子数据库上“都能查到”。
  在国图查不到其近期刊物
  在朱明杰提供给记者的两本《医学信息》(中旬刊)上,都标明该杂志已被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收录,并在封三附上了其中3家的“收录证书”。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中国知网的电子数据库上查到了《医学信息》(中旬刊)的相关信息和近年所收录的文章目录。印刷版的2011年第7期《医学信息》(中旬刊)“鸳鸯刊”中刊载的近800篇论文在知网的数据库中都能被检索到。
  然而,记者在国家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却没能找到《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实体刊物。
  国家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在见到记者提供的这两本2011年第7期《医学信息》(中旬刊)的“鸳鸯刊”后,也表示了惊讶,“还能这样出刊的?”
  她随即带记者前去查找这本杂志,但在对应的书架上,只找到了《医学信息》的上旬刊和下旬刊。并且,只有上旬刊有今年的现刊,下旬刊只有2010年的过刊。
  在与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的工作人员联系后,记者得知,《医学信息》杂志社今年只向国家图书馆提供了其上旬刊。
  “我们多次向杂志社催缴,但一直没催上来。”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工作人员陈国英告诉记者,原则上所有具有ISSN号和国内刊号的期刊均会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一般来说,每一期杂志要寄送5套,其中两套留存在位于国家图书馆地下一层的库房里,其余的放到开架阅览的期刊阅览室。
  “但有些刊物他们(指杂志社——记者注)不向我们主动寄送,或者只寄送一部分,读者就没有办法在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有时有读者来询问,为什么在网上能查到被收录了,但在书架上找不到。对此我们也没有办法。”陈国英说。
  陈国英也是第一次见到朱明杰提供的《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实体刊物。在库房里,工作人员也只找到了两本2010年3月的《医学信息》(中旬刊),封面的期号是“2010 3B”。
  “这可能是催缴时的意外收获。”陈国英说,“要不是你们找来,我们也发现不了。”
  以刊发论文为主,最少的篇幅不足500字
  记者了解到,《医学信息》杂志是从2009年4月起正式变更为旬刊的。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ISSN号和国内刊号,但《医学信息》的上、中、下旬的杂志在外观上相差甚远。
  《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封面底色是白色,有大幅插图,刊名用浅紫红色印刷;《医学信息》(中旬刊)的封面底色也是白色,但没有插图,刊名用深蓝色印刷;而《医学信息》(下旬刊)的封面底色是红色,刊名用深红色印刷。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与朱明杰提供的那两本《医学信息》(中旬刊)的“鸳鸯刊”相比,《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分身术”似乎更为明显。
  记者仔细翻阅了存放在库房书架上的所有近两年的《医学信息》(上旬刊)后发现,原本应该在每月上旬出版一期的《医学信息》(上旬刊)也被分为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医学信息》(上旬刊)的封面基本相同,采编人员也是同一批人;但如果不细心对照,很难看出在两个版本的杂志封面右上角的标注存在区别:一版标注为“内科·管理”,另一版标注为“外科·药技”。
  无论是上旬刊、中旬刊还是下旬刊,《医学信息》杂志刊登的内容主要是各地医护工作者的论文。除个别文章外,近两年《医学信息》杂志收录的大多数论文一般是“一页一文”,有的页码上刊登了两篇论文——篇幅最短的不到500字。
  记者在《医学信息》杂志的一份“稿约”中看到,编辑部对来稿的要求为,“研究论著稿件一般约5000字”,但在记者翻阅的多期杂志中,字数在5000字以上的稿件几乎没有。
  “我刊登在《医学信息》(中旬刊)的论文占了1个页码,大概2000多字。”朱明杰告诉记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了刊发朱明杰论文的那一本《医学信息》(中旬刊),这一本杂志只有330页,但刊登了386篇论文。
  此外,合署两三位作者名字的论文经常可见,多的甚至有7位合署者。记者还发现,东北某医科大学的3位学生在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两篇文章前后相邻,只不过作者排名顺序做了变化。
  一期“鸳鸯刊”版面费约可达40多万元
  记者以投稿者的身份向一位负责为《医学信息》杂志组稿的论文代理询问,是否可以在同一期发表两篇文章。
  “只要论文是原创,通过审核就可以同时刊发。”对方回答。没等记者问下一个问题,对方便回复称:“2500字符内600元,5000字符是1200元,你自己挑。”
  依照《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7期的目录,记者联系到了几位论文作者,他们都表示自己是交了钱之后才发表论文的。
  “论文收费和看病送红包一个道理,只有收了费才感觉论文发表有把握。”
  “我们需要发论文评职称,杂志社需要挣钱营生,各求所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作者都认为杂志收费发论文的现象不足为奇。
  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华北某县人民医院作者赵国强(化名),询问论文发表经过。“文章是我代王丽敏(化名)写的,我只是给同事帮个忙,王丽敏交了多少钱我也不清楚,但肯定是交钱了。”赵国强告诉记者。
  “一个版面800元,我交了800元发了一篇论文。”西南某市级医院的李虹(化名)说,与她一同署名的还有另外四位同事。“我今年要评副主任护士,虽然署了5个作者,但钱是我一个人交的,因为我是第一作者。”李虹告诉记者。
  今年8月在《医学信息》(中旬刊)发表过一篇论文的内蒙古某医院的陈大建(化名)告诉记者,“9月我还有一篇,交了两个800元。第一次交钱心里没底。但是没上当,交钱就给登,刊物也寄来了。”
  记者粗略计算,刊登朱明杰论文的那一期《医学信息》(中旬刊),如果每篇论文收费按600元计,一期刊登380篇,出“鸳鸯刊”的话,纯版面费收入便可达40多万元。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医学信息》中大量论文存在抄袭问题
  陕西新闻出版局:责令《医学信息》中止违规行为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0/104323277995.shtml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2:1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3 23:22 编辑

【案例】
电视剧网播版权水涨船高 未来网络看剧可能收费

2011年10月09日11:24  潇湘晨报 微博

  潇湘晨报10月9日报道 热门电视剧,网络版权价100万一集已不是新鲜事。在30集电视剧《浮沉》以超过百万元单集的价码卖给某网站之后,最新的一个数据是,奇艺网购买一部新剧的版权价已高达150万一集。让网友们关心的是,这些购剧的天价成本是否会转嫁到网友身上,网络视频或实行收费制。

  热门电视剧,网络版权价100万一集已不是新鲜事。在30集电视剧《浮沉》以超过百万元单集的价码卖给某网站之后,最新的一个数据是,奇艺网购买一部新剧的版权价已高达150万一集。动辄一部剧上千万,这会不会让一些视频网站只是赔钱赚吆喝?更让网友们关心的是,这些购剧的天价成本是否会转嫁到网友身上——网络视频实行收费制?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家视频网站。说到高价购剧,乐视网副总裁高飞认为,“购买独家版权之后,可以进行分销,这跟买房一样,买得早,可以挣到差价。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靠分销收回成本。”

  背景·涨 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暴涨

  在版权保护政策一再锁紧的大背景下,2009年底酷6借壳上市,斥资3亿元购买版权。此后,国内视频网站进入版权资源争夺战,此后版权价格一路暴涨。

  去年初,网络独家首播电视剧的价格每集不过1万元,但到了下半年每集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5万元。今年的涨幅更是以平均每月数十倍的速度来计算。某网站视频购买《新还珠格格》、乐视网购买《后宫》、PPS购买《王的女人》,所有大部头电视剧价格全部超过2000万元。奇艺网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霍小姐告诉记者:“一集100万,这已经不新鲜了。我们最近购买了一部电视剧版权,单集150万。”

  激烈竞争中,视频网站也掀起新一轮洗牌。从2006年算起,曾经上百家视频网站如今存活下来的不到10家。奇艺网内容部高级总监高瑾认为,“视频网站仍将进行整合,一些网站会掉队,市场上会形成少数几家比较强的视频网站”。

  趋势·滞 拍摄泡沫,可能导致滞胀出现

  对于目前的价格疯涨,高飞表示:“这不可能无休止地上扬,因为已经出现了泡沫,广电总局公布的上半年拍摄的电视剧就有15000集,预计今年可能会有3万集,而卫视黄金档一年播放的极限可能也就5000集,拍摄泡沫,可能会导致将来(不会超过一年)出现滞胀。”

  与电视剧价格涨得比演员片酬还快相比,美剧的版权购价并没有飙升,高飞表示:“因为美剧内容引进有障碍,所以对于引进商来说,会更谨慎一些。而且,美剧从来就没有便宜过。”此外,美剧版权供应商有相对正规的操作模式,不会漫天喊价,几季一起买,还会有捆绑价。

  为什么价格飙升?

  网站给后来者设立一个高门槛

  几年前并不被看好的网络版权,为什么近年来会一路水涨船高?乐视网副总裁高飞详细分析了原因:“一是版权正常价值回归,正版法律归位。对网站来说,以内容为王不正常,因为盗版的内容远比正版的丰富。一些视频网站上市,需要一个干净的身份,也需要购买正版的版权。二是版权分销这种方式被不少网站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很多网站包括一些传统势力网站也纷纷进入视频领域,加入这个队伍。再者,这也是现有的一些正规网站给后来者设立的一个较高的门槛,即内容的使用成本。”某网站视频负责人表示:“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市场原因,供求关系,大家都在买这个剧,当然价就上升了。”

  如何收回成本?

  分销就像买房一样,赚差价

  在互联网行业,流量就是金钱。动辄上亿的点击量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观剧方式的转变,无形中让视频网站砸钱抢剧有了底气。但一些网站内部人士透露,其实他们只是赔钱赚吆喝。目前网络视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为付费用户、广告收入、版权分销几种方式,而版权分销被很多网站看作有利可图。虽然分销就面临着“同步上线”的局面,欠缺独播优势,但这显然不是视频网站最担心的问题。高飞表示:“分销,其实是获取一个差价,跟买房一样,买得早,就能挣到差价。”于涛说得更直白,“比如说《新还珠格格》,我们卖给了六七家,赚得非常多”,也有不分销的,比如某网站去年就购得的《永不磨灭的番号》,“这部剧我们坚决不分销,因为购买成本比较低,成本收回大可以通过广告。”

  网络视频收费?

  视频收费不会成为主流模式

  就在网友抱怨“看剧更像看广告”时,一些视频网站凭借在内容资源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已试探性地推出“收费观看”模式。谈及此,高飞表示:“收费和免费是并存的,对一家视频网站而言,不能靠一条腿走路。我们会有用户细分,比如有的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只要能看到这部剧的内容就可以了。而有些用户,他们可能要求高清,愿意出钱,不愿意看到太多广告,进行优质体验。当然这只是很少一部分,将来收费用户可能会越来越多。”于涛则表示,收费观看不会成为主流模式,“收费是视频行业的一个模式,但这不会成为主流模式。我们收回成本,如果不能分销的,可以通过广告。至于收费观看的部分,也只是最新的好莱坞大片。电视剧这一块,目前不会收费”。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09/112423273037.shtml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8:46: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独立报》网站将向非英国读者设置付费门槛

  2011年10月12日11:11  新浪传媒

《独立报》网站将向非英国读者设置付费门槛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刚刚庆祝完创刊25周年的《独立报》将向非英国读者、高价iPad应用和其发行量中超过70,000免费的零散读者设置付费门槛,该举措旨在增加其多媒体产品的相关收益。
  文章称,该付费门槛将在最初定向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在线读者,它将允许每个月免费阅读20篇文章;之后对无限制使用进行收费。在《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免费阅读受限模式之后,北美的读者每月将被收取6.99美元(4.5英镑)。
  据悉,列别杰夫旗下《独立报》大约40%到50%产品的流通量都来源于英国以外的读者,每月的独立用户目前大约为1600万。高级主管表示,在北美有20万用户一直被认定为每月查看了超过20篇文章,他们将是收费政策的首批对象。
  《独立报》的编辑Chris Blackhurst上周对《卫报》表示:他相信将英国读者和外国读者作一个区分是非常必要的,在英国有BBC的地方都很难设置付费门槛。然而,这预示着以后,对海外读者来说将会有所不同;他们应当被收费,例如在免费阅读20篇文章之后采取付费。”
  预计《独立报》将在下周启动“付费墙”的引入,这可以说是其网站2007年以来最大变化的一部分。这项工作一直由数字化主管Zach Leonard所领导,他是新闻国际和《金融时报》的前高级数字化主管;他也同样正在为《独立报》策划即将启动的iPad订阅服务。这项以单一议题,月份和年度选项启动的服务,虽然最终价格还一直并未设定,然而将尽可能的以接近报刊亭的价格实施收费。
  同时,《独立报》的Kindle版在美国和英国已经拥有数以千计的积极订阅者,他们分别在每月被收取9.99美元和9.99英镑。
  批量发行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该策略意义重大,这是因为《独立报》83,195份批量发行版本被分发到了宾馆、航空公司、车站,这一部分占报纸官方核定发行量182,881的45%。应一些公司的要求,大约仅有10,000份将会被保留下来,如英国航空公司和希尔顿酒店,它们将继续保持向客户提供。
  现有《独立报》批量发行版本的大多数将被姊妹报20页《i》报的免费样品所替代,它将对其183,677份的发行量有所促进;同时,报纸发行商也希望增强它们的品牌知名度。
  报道称,发行商还不能从其发行量中完全废弃批量发行版,这是因为广告交易适当的与媒体代理商结合在一起,一直对《独立报》与《i》组合发行量的基础有所影响,该发行量大约达到340,000份。
  《独立报》和《星期日独立报》的国际发行量分别是23,558和27,597份,这一数字将有所下降,并被新的国际订阅服务所取代。已分发国际版本的大多数将不会被购买,意味着它们每年将花费报纸发行商几百万英镑。而新订阅服务的目标是为每一位注册者创造价值。
  《独立报》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Andy Mullins说道:“2012年将有所优先和聚焦,它将重新分配并定位我们最重要的品牌和产品背后的稀有资源。《独立报》这一品牌将是稳固和构筑我们未来的关键,而《i》是观众数量和优化收益,它是取自传统和现有收益市场的;我们在批量和外国版上的动作巩固了这一方法。”(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2/111123291140.shtml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8:47: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家》因经济困境停刊

2011年10月12日11:07  新浪传媒

《The Scientist》停刊:25周年纪念特刊成为绝唱

  《The Scientist》停刊:25周年纪念特刊成为绝唱
  新浪传媒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10月7日报道,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家》(The Scientist)是一份在生命科学方面被广大读者认可,并受业界尊敬的月刊杂志;配套一个广为人知的科普网站。今年10月份,他们刚刚发表了一期创刊25周年年度特别主题版月刊。可就在上周四,其雇员们却突然收到通知,这期杂志将成为《科学家》杂志的最后一期,杂志即将停刊。
  文章称,作为《科学家》杂志的出版方及该杂志母公司的首席执行方,坐落于伦敦的科学导航集团(Science Navigation Group)周四时造访了《科学家》位于纽约的办公室,给他们带去了这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并要求立刻停止发行更多的杂志。在一封写给《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邮件中,出版人简-亨特(Jane Hunter)如此写道:
  “关闭《科学家》杂志对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过的事情,从创办伊始到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走过了25个年头。我们出版方也认为这对《科学家》来说,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而且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也觉得《科学家》是当下最棒的生命科学杂志,它毫无争议是最棒的!但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现在这个决定,因为我们已经承担不起继续运营所需要的经费。你们应该心知肚明,《科学家》杂志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广告收入;但是,当下的广告市场越来越难以取得好的业绩,所以走到现在这一步;除了关闭《科学家》杂志,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杂志一直受到其创建者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无私的帮助。后来,我们又从现任拥有者威迪克-特齐(Vitek Tracz)那里获得了不少帮助;我们能够让这份杂志走这么远已经非常幸运了。昨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悲哀的一天,毫无疑问对你们这些《科学家》杂志的员工们来说,这种感觉会更加浓厚;也许你们再也无法找到一个更加有思想、更加勤奋的团队了。”
  尽管结束来的如此突然,但《科学家》杂志的员工们表示,早在几年前,大家就已经明显意识到了杂志所承受的压力。2009年,杂志社曾经经历过一轮下岗潮。在几乎同一时期,科学导航集团将《科学家》和Faculty of 1000网站合并。Faculty of 1000又称为F1000,是一个提供生物和药物研究方面“已出版同类文章查阅”,以及评选顶级学术文章的网站。亨特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表示,这是一次“不愉快的婚姻”,这次结合的后果导致《科学家》杂志的品牌效应遭到了削弱,最终双方也很快不欢而散。这次事情之后,《科学家》杂志于去年将其总部从美国费城迁到了英国伦敦;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员工选择了离开,但却还没有造成它的直接停刊。
  亨特和另外一些职员指出,科学导航集团在关闭《科学家》杂志之前,曾经为它找过一个买家;但是,他们拒绝透露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收到任何帮助。他们说这个问题应该询问杂志社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克朗普顿( Andrew Crompton),而安德鲁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正在从美国返回伦敦的路上。据亨特透露,杂志社从来没有从任何组织或者非营利性机构申请过赞助经费。
  亨特还透露,除了杂志的普及,以及它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受到的广泛好评;在办刊的25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创造过什么利润。而对2009年年底就离开出版社的加菲尔德和科学导航集团拥有者特齐来说,《科学家》是“充满爱的劳动”;这两个人“花费了大量资金”来维持杂志的正常运营。
  在杂志25周年纪念特刊中,他们的努力令人心酸的反应了出来;在这期特刊中,杂志的创办者加菲尔德重温了杂志的办刊史。他们为这期取了一个具有回顾性的简短标题“活力四射——我在1/4世纪以前创办的杂志已经走的比别人更远”,他在文中写道:
  “我于25年前创办了这个针对专业科学团体的商业小报,到今天为止,它依然在运作并且给科研者们提供对他们职业生涯和生活都至关重要的信息,我对此感到无比骄傲。我相信,我们已经对生命科学学界造成了重大影响,并且我们可以在将来的岁月中继续为此而努力。但就像任何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我不敢将自己的成果过分夸大;更不敢说我对《科学家》杂志的所有希望和梦想都已经实现。”
  确实,这个杂志一直都是很肯定的冒险投资,加菲尔德回忆说:
  “在1988年,我将科学信息研究所得控制权卖给JPT出版社,这个交易缔造出了《科学家》杂志。我当时很肯定的认为,他们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去让它成功。但是几个月之后,他们违约了,并向我提供了花费1美元就将《科学家》购回的机会。后来,又有一次财务顾问告诫我不要在坚持维持《科学家》杂志的运行。然后,我又一次选择去忽视他们。”
  尽管,《科学家》杂志从没像加菲尔德梦想的那样,成为“研究者们的日常报纸”。但他解释说,它确实坚持下来见证并报道了很多“创造性的科学事件:发现HIV病毒的来源、人类基因计划的完成、克隆和干细胞技术的曙光等等。
  加菲尔德停止了对这个比他预期更加令人心酸历程的回忆,并总结道:“不论如何,简简单单的通过分析数据来解释为什么我选择坚持走下去是不可能的,毕竟各人对《科学家》有不一样的认识和看法。我对《科学家》投入了就像家长对孩子一样的爱。”
  从其他的人那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对《科学家》的爱。路透社健康Reuters Health的首席编辑和Retraction Watch联合创始人伊万-欧兰斯基(Ivan Oransky),曾经在2002到2008年期间在《科学家》担任编辑。他表示,谈论已经消失的前任雇主让他感到很难受。他说:“《科学家》是一本相当好的杂志,这份杂志将真实的报道、商业报纸的敏感度、对读者群体的责任心,以及一份难得的文学感受力这些难能可贵的特质结合在一。它尽其所能地为这份事业做出贡献,所以它赢得了所有可以获得的奖项。不得不说的是,它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营,很多当下非常杰出的科学新闻记者都是出自它的旗下。”
  从2007年开始担任《科学家》副主编的鲍勃-格兰特(Bob Grant)说:“我们对自己在这里所做过的工作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就真的像加菲尔德那样对待这份杂志;我们能够被各个科学团体认为是自然科学界最好的杂志这个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的付出。我想说的是,撇开不论是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还是管理不善等等问题。假如你一直阅读我们的报道,你就会明白,我们真的对社会上发生的这些会对科学家产生影响的事情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
  同样从2007年便开始担任《科学家》杂志副总编的爱狄塔-杰林斯卡(Edyta Zielinska)表示,这期25周年纪念特刊是一份如此特别而令人高兴的成果。她说:“我们能够成功出版这份特刊真的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尤其是还能获得像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以及E.O 威尔逊(E.O. Wilson)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来为我们写东西。在停刊之前,我们能将这些文章编辑起来,做成一期杂志真是一件很不错的结局。”最后她还说:“我们都很难过,要见证这么优秀的一份杂志停刊,真的是一件很让人心痛的事情。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希望,我们都认为它是科学界非常独特的一个存在,所以目睹它的消失真的很难受。”
  这份杂志确实完善了学术界一个特殊漏洞;在截止记者发稿前,一直联系不上的《科学家》总编辑玛丽-贝斯-奥柏林(Mary Beth Aberlin)在最后纪念特刊的编辑语录中这样写道:“我们一直用一份虔诚的态度去报道与科研有关的消息;出版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并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复杂的课题;不断为大家介绍这些不论是已经声名显赫,还是年轻的研究者们;报道这些大家并不了解的实验设备和生物科学产业;并不断追寻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问题。”(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2/110723291123.shtml

119#
发表于 2011-10-20 22:5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53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2011年10月17日14:30  法制晚报 微博

  本报讯 (记者 李洁)记者上午获悉,在北京市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动员会上,为做大做强首都报刊业,打造知名报刊品牌,53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

  按计划要求,2012年9月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先行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包括: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各类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市级党委机关报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

  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此次转制,本市提出24条相关优惠政策。根据优惠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制过程中,对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按规定经批准后可以进行核销;转制后执行《企业财务通则》。

  转制后在职职工执行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 职工工资分配应按照劳动力市场价位,合理拉开差距。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独资企业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转制工作基本规程, 报刊出版单位应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依照劳动法等条例规定,与全部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目前北京市属报刊226家,其中报纸53家,期刊173家。长期以来,市属报刊出版单位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知识、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数量少、规模小、资源分散,结构不合理,知名报刊品牌不多等,迫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报刊出版单位市场竞争力。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17/143023315884.shtml
120#
发表于 2011-10-24 23:4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母子生活照成电视剧“遗像” 获补偿4.31万元
2011-10-24 19:0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294人参与

中新网宁波10月24日电 未经允许,浙江宁波一市民的生活照被用作“遗照”出现在热播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中,从而引发的侵权官司引起了多方关注,近日,此案在海曙法院法官调解中结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告补偿原告照片使用费43100元,同时也获得了在这部电视剧中继续使用该照片的权利。

今年1月19日晚上,陈先生和妻子在家里看电视,正在播出的是央视一套的电视连续剧《古今大战秦俑情》,让他们震惊的是,电视剧中竟然出现了两张陈先生妻子和儿子的照片。更让人感到不快的是,按照剧情理解,陈先生妻子的照片,竟被用作电视剧男主角“已亡故的母亲”遗照。临近过年,作为生意人的陈先生大呼晦气。

未经允许,就把家人生活照当作遗照用于电视剧道具,陈先生认为对方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双方沟通协调未果,陈先生一家将该电视剧的共同出品人一共五家单位,一道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在央视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80万元。

8月29日,此案在海曙法院第一次开庭。在法官调解下,原告把赔偿数额降低到10万元,并表示不能再让步。而这与被告方提出的最高赔偿限度2万元相差甚远,导致调解未果。

近日,法院再次开庭组织了调解,双方再次分别作出了让步,最终确定补偿金额为43100元。


原告陈先生表示,这次让步,一是因为这场官司已让自己心力憔悴,不由感叹维权之艰难;二是因为他心知如果法院真的要判决,可能结果会参照其它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判决,赔偿金额在2万元左右。

而被告方则出于更深一步的考虑而作出让步:侵权行为是肯定存在的,若法院判决下来,自己要承担“消除影响”的义务,这可能要牵涉到音像制品以及相关视频的回收、修改,是一个繁杂浩大的工程。因此以照片使用费的形式获得这张“遗照”的使用权可能是最简便妥当的方式。当然此事也给了几家被告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后再用照片,可不敢随意在网上搜了。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何蒋勇 )

http://news.163.com/11/1024/19/7H5ECNGI00014JB6.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