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61#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2:47: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94)
暗自 ànzì

(一)
2020年9月17日《新民晚报》第20版刊登文章《房子的故事》。文中写道:“父亲由姜信日饰演,对于小女儿搬来和他一起住,喜怒不形于色,但所有举止,无不透出父爱:……原本已暗自煮好了菜,听女儿要叫外卖,把盛好的饭倒进电饭煲,陪女儿一起吃中国料理……”。这段文字中的“暗自”使用有误。

“暗自”表示在私下里,在暗底里。“暗自”作为一个副词,通常用于修饰动词,而这个动词的行为主体是瞒着他人在从事这个动词所叙写的行为,因此使用“暗自”这个词,要求行为主体有瞒着他人、不让他人知道的需要。在这段文字中,“暗自”修饰“煮好了菜”这个动词性短语,而这个动词性短语的行为主体“父亲”在从事这一行为时,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瞒着“女儿”。一般情况下,“父亲”在开始“煮”这一行为时,没有事先告知“女儿”,但这不等于要瞒着“女儿”,不让她知道。因此,“暗自”的使用是不适合的。

当然,“父亲”刻意瞒着“女儿”“煮好了菜”,不让“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发生,它通常表明两种情况,一是“父亲”要给“女儿”惊喜,但如果是这样,“父亲”完全可以在“听女儿要叫外卖”时把情况说明,而没必要“把盛好的饭倒进电饭煲”,因此这种情况不存在;二是“父亲”对“女儿”惧怕,不敢和她说,但文中已说明,“父亲”这样做“透出父爱”,因此这种情况也不存在。“煮好了菜”只是出于“父爱”,“暗自”与这种语境是不合拍的。

可以把“暗自”删去,也可以把“暗自”改为“悄悄”。“悄悄”也可表示从事某种行为时不让他人知道的意思,它与“暗自”有很大的相似点,但不同之处在于,“暗自”只表示行为主体因为担心自己所从事行为被他人知晓后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后果,所以要瞒着他人,“悄悄”也能表示出这样的意思,但除此以外,还可表示出行为主体的多种意愿,就这段文字来说,用“悄悄”来叙写“父亲”对“女儿”的“父爱”,也是合适的。

(二)
2021年9月8日《山西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从这里看见美好未来》。文中写道:“他要我全权负责刊物的一切编辑事宜。我有点诚惶诚恐,但也有点暗自窃喜。”句中的“暗自”使用有误。

“暗自”在这个句子中修饰“窃喜”,“窃喜”的意思是暗中高兴,其中的词素“窃”表示的是私下里、暗底里的意思,而这正是“暗自”的意思,因此“暗自”的使用是多余的,使用“暗自”造成了语意重复。

可以把“暗自”删去,或者把“窃喜”改为“高兴”之类的词,以此消除与“暗自”产生语意重复的语素。


编辑:古凤

116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22:1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95)
造作 zàozuò


  2021年9月10日《文汇报》第12版刊登报道《王志文:“平静的坏心情”》。文中写道:“剧中五台山论道一场,是哲理之高峰、造作之典范,丁元英踩到了得道的门槛,进则净土,退则凡尘;王志文则与之平行地踩实了角色的魅力边界,进则类妖非人,退则造作过甚。”这段文字中两处用到“造作”一词,它们都存在使用错误。
   “造作”的意思是做作,即故意做出某种表情、腔调而显得虚假,不自然。“造作”可以用于形容演员的表演,指其表演的不成功,也可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人行为不正常,含有表演成分,如“矫揉造作”。需要注意的是,“造作”是一个贬义词,不管是形容演员表演,还是形容普通人的日常行为,都显示作者对行为主体的贬义评价。这段文字中的两个“造作”,指的都是演员的表演,但作者并不是在对“剧中五台山论道一场”的表演和作为演员的“王志文”在剧中的表演作贬义性评价,而是表示“剧中五台山论道一场”作为一场戏的艺术表演和“王志文”在剧中的表演,这与其词义不合。
  这两个“造作”,都可以改为“表演”。第二个“造作”也可保留,这个“造作”与“过甚”组成主谓关系,指的是演员的表演超过了应该保持的分寸,显得虚假,但“造作”本身就能表达这个意思,“造作过甚”这样的说法反而不好理解。可以把“造作过甚”改为“陷入造作”之类的话语。


编辑:古凤

1163#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23:1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97)
静谧 jìngmì


  2021年9月11日《山西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三代传承钟情教育事业》。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小时候放学回到家,经常看到的是父母伏案备课,或听外语,或上机学习,家里没有吵闹喧哗,有的只是静谧学习。”句中的“静谧”一词使用不妥。
  “静谧”的意思是安静,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静谧”一般用于描写大自然形成的环境,不用于描写人的活动。句中的“静谧”形容的是“学习”,但“学习”是人的一种活动,“静谧”不能适用。
  可以把“静谧”改为“安静”。“安静”意为没有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形容没有声音,“静谧”对“静”的纯度要求比较高,而“安静”更多的是相对于人所产生的喧哗和吵闹而言,对“静”的纯度要求相对较低。正是因为有这个区别,所以“静谧”更多地用于大自然的“静”,而对于人的活动,用“安静”就可以了。
  还要指出的是,句中对“学习”的内容,有“听外语”的描写,说明其是有声音的。但只要不越出“学习”这个范围,声音也不是过大,“安静”仍是可以用的,而“静谧”要求的是绝对的没有声音,就不能适用这样的场合了。


编辑:古凤

1164#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01:1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98)


摆设 băishè


2021年9月12日《新民晚报》第15版刊登报道《真有后来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内疚的母亲,摆设了一桌丰盛的家宴,第一次为儿子庆生。”这个句子中的“摆设”使用有误。

“摆设”是一个兼类词,有动词和名词两种意思。动词意义的“摆设”指把物品安放、陈设出来;名词意义的“摆设”指陈列出来的东西,又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句中的“摆设”作动词用,作动词用的“摆设”,要求其指向对象对行为主体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是用来给自己或给他人看的,而不是随时使用而需要消耗掉的事物。句中“摆放”的指向对象是“家宴”,但“家宴”不是供人看的,而是供相关人员消耗掉的。“摆设”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摆设”改为“摆”。“摆”的意思是安放、排列,简单地看似乎和“摆设”差不多意思,但“摆”对指向对象的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是供人看的,也可以是供人用(包括吃)的,因此用在句中是合适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摆设”的处理存在可以讨论之处。《现汉》对“摆设”按其读音不同分为两个词目,动词义的“摆设”读为“băishè”,名词义的“摆设”读为“băi·she”(即名词义的“摆设”中的词素“设”读轻声)。但是,动词义的“摆设”和名词义的“摆设”其实是同一个词,所谓动词义和名词义是这同一个词产生的多义,而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同形词。只有语源不同,在词义上完全不相干的同形词,在词典编纂中才有必要分立词目,只要在语源上有联系的,就应该归为一个词目。而像《现汉》这样处理,反而容易给使用者带来错误的认知。

《现汉》对“摆设”分立词目,理由是这个词按其不同词义有不同读音,但是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读音,就像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词义一样,它们只是同一个词内部所产生的变化,并不构成两个词,因此词典按一个词的不同读音分立词目,就像按一个词的不同词义分立词目一样,是不可取的。这也不是《现汉》一家的问题,其他汉语言工具书也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寻找更科学合理的编纂方法。

其实,就“摆设”这个词来说,更牵涉到普通话读音的规范化问题。我国通行的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名词义的“摆设”,要求“设”字读轻声,这与动词义“摆设”中的“设”读法不一,是一个矛盾,但这只是北京语音中的情况,对于同样处于汉民族区域的广大南方人来说,并无这种区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作为一种全民族语言不需要,事实上也不可能事事迁就北京语音,减少多音字,尤其是消除由词义不同而产生的变读音,应该是汉语规范化的一个方向。“摆设”的名词义完全可以和动词义处理为同读,并不损害词义表达。



编辑:王奕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01:2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99)


学富五车xuéfùwǔchē


2021年9月13日《天津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闽康宗的诗与远方》。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叶翘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为人又质朴正直,干起老师的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很有儒者的风范。”句中的“学富五车”使用不妥。

“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很多,学问渊博。句中的“学富五车”做了“叶翘”的谓语,这本是可以的,但是“叶翘”的谓语除了“学富五车”,还有“学识渊博”等语,其中“学识渊博”的意思和“学富五车”表示的是一个意思。在已经用了“学识渊博”后再用“学富五车”,未增加新的信息量,只是一种简单的语意重复。一个句子的并列成分之间应该互相不存在包容关系,因此,“学富五车”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般地说,在“学富五车”和“学识渊博”中任意删去一个,消除语意重复因素就可以了。但就“学识渊博”和“学富五车”的比较来说,仍然有在这两个词语中选择的空间。“学富五车”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使用对象的学问渊博,读者需要通过归纳总结才能抽象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而“学识渊博”则是直接把这层意思说出来了。因此,从表意的清晰性来要求的话,使用“学识渊博”,即删去“学富五车”是更可取的选择。



编辑:王奕

1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0:26: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00)


变迁 biànqiān


(一)

2021年9月14日《山西晚报》第9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瑞司特月饼的变迁与坚守”。这句话中“变迁”一词的使用不合适。

“变迁”的意思是比较大的变化转移。“变迁”的使用对象通常应为较为宏观的事物,如社会形态、地理面貌,在时间上也要求有足够的长度。句中“变迁”的使用对象是“瑞司特月饼”,这是一种食品,相对来说比较微观,“变迁”不能适用。

可以把“变迁”改为“变化”。“变化”意为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与“变迁”不一样的是,“变化”的使用对象可宏观可微观,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使用较为自由,自然能适用于这个句子。

(二)

2021年8月20日《光明日报》第14版刊登文章《期刊看台》。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小说反映了面临人生的变迁和落差时,人们对自我价值和尊严所做的最后捍卫。”这句话中的“变迁”使用有误。

“变迁”的使用对象一般应是事物,不能是人。句中“变迁”的使用对象是“人生”,但“人生”系附于人,这是把“变迁”用于人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变迁”改为“变化”。



编辑:王奕


1167#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0:50: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02)


锤炼 chuíliàn


2021年9月16日《新华日报》第15版刊登文章《费孝通先生的“文章之道”》。文中有句话写道:“细心品味他的各类文章论说,结构之整严、笔法之讲究、文辞之锤炼,不仅在他那一辈学人中独树一帜,在今天更是鲁殿灵光了。”句中的“锤炼”一词使用有误。

“锤炼”是个多义词,本义是指对金属冶炼锻造;引申后可指人接受磨炼强化身体、本事、意志等,又可指写作、演艺等活动中反复推敲、加工使文章、演出等更好。需要注意的是,“锤炼”尽管词义较丰富,但它们都是动词的意义,在使用中可以对某个事物产生支配作用,却不能做这个事物的修饰语。文中的“锤炼”修饰“文辞”,这是把动词“锤炼”当作形容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锤炼”改为“精炼”。“精炼”是个形容词,可以用于修饰“文辞”。需要注意的是,动词之所以不能对事物产生修饰作用,这是因为动词所描写的动作在进行之中,这个动作的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比如原句中的“文辞的锤炼”,经过一番“锤炼”,其结果可能是使“文辞”雅驯,达到满意的结果,但也可能“文辞”依然粗劣,因此让动词修饰事物,它的表意是不明确的。而使用形容词“精炼”,其表意就是明确的,表明“文辞”已经达到所希望的标准,符合作者要表示的意思。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锤炼”的释义存在遗漏。《现汉》为“锤炼”设立了两个义项,“①磨炼: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己。②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艺术表现手法。”这两个义项都是“锤炼”的引申义,而其本义缺失。“锤炼”的本义尽管现在很少出现,但它是这个词得以建立的基础,词典如果忽视本义而只列出引申义,其所释词义就会有遗漏。当然,《现汉》是一部断代语言词典,如果一个词的本义只出现于古代文献,在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这个本义在只描写现代汉语的词典中可以忽略。但“锤炼”不是这种情况,“锤炼”的本义在现代仍然有使用。

另外,原释文义项②中的“刻苦”“反复”都是多余的。就“锤炼”这个动作来说,一般确实需要行为主体“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但“刻苦”和“反复”并不是“锤炼”的要素,如果行为主体有足够的才华,他在“锤炼”时就可以表现得很轻松,也不需反复。词典释文应扣住词义要素本身,随意加上并非要素的材料,就会造成词义溢出,这在词典编写中是不可取的。


编辑:王奕

1168#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1:1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03)


一汪 yīwāng 惊悚 jīngsŏng


2021年9月17日《四川日报》第20版刊登文章《尼罗河上过中秋》。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在少时的印象中,尼罗河是一汪凶险惊悚的水域。”这个句子中的“一汪”和“惊悚”使用有误。

先看“一汪”。“一汪”是数词“一”和量词“汪”组合成的一个数量结构。作为数量结构的“一汪”,其使用对象通常是液体类事物,而且其体积或面积都比较小,如“一汪泪水”。句中“一汪”的使用对象是“水域”,从句中可知,“水域”指的是“尼罗河”,这是一条很大的河,在通常情况下对其使用“一汪”是不合适的。

当然,“汪”可以表示水深而广的意思,如“汪洋大海”,但这时候的“汪”只是一个词素,它必须和其他词素组合在一起才能自由运用。而当它用为量词,和数词(通常是“一”)组合成数量结构的时候,它表示的意思只能是指范围很小的液体。因此,“一汪”不能使用在类似“尼罗河”这样比较宽阔的河流上。

再看“惊悚”。“惊悚”的意思是惊慌恐惧。“惊悚”是行为主体对外界变化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使用对象通常应是有心理活动能力的人以及部分动物。句中的“惊悚”和“凶险”并列,它们共同的使用对象是“水域”,但“水域”是一种自然事物,不具备心理活动能力,因此它可以接受“凶险”的修饰,却不能接受“惊悚”的修饰,“惊悚”在句中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一汪”改为“一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句中的使用对象是“水域”,不能把“一汪”改为“一条”。“惊悚”一般地说可以改为“令人惊悚”,让“惊悚”成为“人”的活动,但是在这个句子中,由于“惊悚”和“凶险”并列在一起使用,单这样改会造成并列结构的不协调,因此,更合适的修改是把“凶险惊悚”改为“凶险而令人惊悚”之类的话语。



编辑:王奕

1169#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1:19: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1170#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2:50: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05)

波诡云谲 bōguĭ-yúnjué

   2021年9月17日《四川日报》第20版刊登文章《尼罗河上过中秋》。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片中的尼罗河波诡云谲,航行于河流之上的‘卡纳克号’游轮,始终被重重魔影和浓浓的血腥味所笼罩,情节令人窒息。”这个句子中的“波诡云谲”使用有误。
   “波诡云谲”本是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波浪或云彩那样千姿百态,后又用来形容文章文笔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现在主要用来形容事态变幻莫测。句中的“波诡云谲”被用来形容“尼罗河”的状态,这不合“波诡云谲”的词义。
   作者之所以这样用,是受了“波诡云谲”的字面影响,但使用一个词,特别是像“波诡云谲”这样的典故性成语,不能只是看其字面,更重要的是要透彻了解其表面文字后面的词汇意义。“波诡云谲”的出处,最早源于汉代扬雄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最初出现的是“云谲波诡”,后逐渐产生“波诡云谲”“波谲云诡”等变体,词义适用对象也有所扩大,但不能用于描写河流。更重要的是,“波诡云谲”形容房屋建筑和文章文笔的时候,是含有褒义的,但当形容事态时,它已经产生了贬义。
  可以把“波诡云谲”改为“波翻浪滚”“波翻浪涌”之类的话语。这些词语描写的都是波浪运动的状态,“尼罗河”作为它们的使用对象是合适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波诡云谲”未出条,而是立了“云谲波诡”“波谲云诡”为词目,并且在释义时把“云谲波诡”作为正条,对“波谲云诡”的释义只要求参见“云谲波诡”。这表明编纂者拘泥于这个成语的原始出处,未充分考虑后世,特别是当代对这个成语运用的变化。查2021年9月20日百度,“云谲波诡”有3010万个结果,“波诡云谲”“波谲云诡”都有2400万个结果,后两个形式不相上下,可见摒弃“波诡云谲”而选择“波谲云诡”是不符合语用实际的。
事实上,当表示事态变幻莫测这个意思时,目前用得更多的是“波诡云谲”。因此,《现汉》理应将“波诡云谲”作为词目收入,并在释义中侧重指出其今天用得最多的意思。
编辑:何晓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