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60#
发表于 2020-10-28 19:06: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陆网友的这轮钓鱼 让多少人上钩了?
近日,在推特和Facebook等境外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喊着请人家给自己信用点的留言,这些留言称,中国在用这个信用点把公民划等级,如果分数太低要被拉去处刑。
不过在查阅这些留言的发文背景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中国网友为了回击某些涉华的谣言,而故意恶搞的一个玩笑。
网友恶搞的“信用点APP”图,图源:推特
如下图所示,这张图片看上去像是一个叫中国信用APP页面截图,上面有一个分数,下面配上了所谓权贵三级的称号。更耸人听闻的是,这个APP还设置了检举告密加分监控这种字眼。
而上传这图的网友称,这个APP的分数,靠社区人员强制给公民植入芯片监控每个人的行为而算出的,分数高的有奖励,不达标的会被处罚、甚至判死刑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看到这都知道,上面这段话是在故意造谣了,更奇怪的是,从发文者在评论区和以前推文的留言看,他似乎是故意编了这么个段子,放出来忽悠那些因为对中国有偏见、即使再荒诞的谣言也会信以为真的某些人。
除了这条推文外,推特等平台上还有许多玩这种梗的内容。
那么,这个梗是怎么被网友自发创作和传播起来的呢?据笔者查阅,这个梗的灵感,源头还在某些外媒上。
自中国上线天眼监控系统打击违法犯罪后,包括英国B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体都曾在报道中,把这个打击犯罪卓有成效、且他们本国也在采用的技术,歪曲成监控公民、侵犯人权的工具。

如果说上面几家外媒是9分真话里夹带1分私货,那某些台媒的报道就是纯粹在造谣了。
比如下图这个台湾新闻,就把我们的个人信用体系,和商业平台给予用户优惠和使用福利的评分工具混为一谈,把这个商业平台的评分,说成是中国政府对公民一举一动进行监控和考量的社会评分

由于最近中国正在开展人口普查行动,这些一两年前就炮制出来的老新闻,又紧跟时事重新复活,还在内容上也搞了升级换代,新的这一轮谣言称,中国的人口普查是要升级之前的监控系统。
由于直接解释压根回应不了谣言,某位网友干脆逆向操作了一波,自己造了一张名叫中国信用APP截图,上面的各种按键、用词,都按照外媒和某些奇葩传言说的那样去设计,然后故意装作给别人科普,把这个谣言反向输出回去。
很快,这个好玩的创意就在部分中国网友这传开了,不少人顺着这个设计编出了各种段子,有说自己信用点太低要被抓走,有的假装信用点非常高想要出售,把这场荒诞戏推向了高潮。
看着网友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一些原本对这类谣言深信不疑的人也回过神来了,开始在评论区指责博主拿假截图钓鱼逗自己。
也有人越看越不对劲,好奇之下去查了有关国内情况的新闻,然后回去灰溜溜删掉了之前自己转发的造谣内容。
截至目前,还有大批网友正在加入信用点这个梗的创作中,这些内容不仅喜感十足,辟谣效果也立竿见影。围观了这场段子创作过程后,笔者的感觉是,这种顺着对方逻辑进行的造谣式辟谣,最能让旁观的中立者意识到许多谣言站不住脚的地方,远比直接针锋相对地解释要强得多。
另外,相比官方书面化、一本正经地回应境外的某些谣言,网民们自发的行动不仅反应更快,方式更灵活,说服力也要强不少。

原文来源:环球时报
原文链接:
https://news.sina.cn/gn/2020-10-27/detail-iiznctkc7965862.d.html?from=wap

编辑:刘佳莹

1159#
发表于 2020-10-27 23:5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1158#
发表于 2020-10-26 19:3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1157#
发表于 2020-10-26 19:3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1156#
发表于 2020-10-26 19:37: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協助大公文彙跟蹤游台港人炮製假新聞李彬豪被逐離台

發表時間: 25/10/2020 - 08:08
國安法陰影下,港人移民首選之地是台灣。

已有台灣居留權的港人李彬豪因為居中協助香港兩份黨媒炮製蔡英文密使晤鍾翰林的假新聞,從而違反當地法律而被驅逐離台。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前香港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洪英棠與洪心弦在台與自由時報政治組副主任蘇永耀、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楊月清見面,卻被偷拍放上香港文匯報、大公報頭版稱兩人暗會總統蔡英文密使。台灣移民署今(25日)表示,香港人李彬豪在台灣不法從事跟蹤拍攝港青訪問活動,其行為已違反《港澳條例》等規定,廢止其在台居留許可,並於今日強制驅逐出境,且管制一定期間不得赴台。

報導又指,台灣偵探社一統徵信被控受李彬豪委託,跟蹤香港學運人士鍾翰林等人赴台行程,照片輾轉交由《大公報》等港媒刊登。李彬豪受查時表示,是受到香港一間偵探社Pi Investigation委託,才找上一統徵信。台北地檢署認為徵信業者行為可鄙,但內容非屬非公開活動,不構成妨害秘密,不起訴。

對此,移民署今日發出新聞稿表示,港人李彬豪違反居留目的,在台不法從事跟監拍攝港青參訪活動,其行為已違反港澳條例等規定,予以廢止居留許可,今天將他強制驅逐出境,並管制一定期間不得來台。

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不論國人及外來人士在台均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部份紅色媒體以僱用偵探社跟蹤拍攝等不法手段在台搜集情報,明顯利用台灣的自由民主進行滲透、傷害人權,其行為不為民主法治社會所認同。

移民署強調,外來人士在台應遵守中華民國法律,如有不法情事,治安機關將依法究處。

来源:法廣
作者:香港特約記者 甄樹基
原文链接:https://www.rfi.fr/tw/%E6%B8%AF%E6%BE%B3%E5%8F%B0/20201025-%E5%8D%94%E5%8A%A9%E5%A4%A7%E5%85%AC%E6%96%87%E5%BD%99%E8%B7%9F%E8%B9%A4%E6%B8%B8%E5%8F%B0%E6%B8%AF%E4%BA%BA%E7%82%AE%E8%A3%BD%E5%81%87%E6%96%B0%E8%81%9E%E6%9D%8E%E5%BD%AC%E8%B1%AA%E8%A2%AB%E9%80%90%E9%9B%A2%E5%8F%B0?ref=tw_i
编辑:刘佳莹

1155#
发表于 2020-10-25 19:00: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雅欣

1154#
发表于 2020-10-25 18:59: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雅欣

1153#
发表于 2020-10-24 22:48: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亲身感受月入1000元的6亿人如何生活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二大经济体,8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巨大的进步,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在今天中国,已有相当数量的人可以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生活富裕而现代,出国游就像家常便饭,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的富人相差无几。但除此之外,中国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蜗居在底层,长年为生活乃至基本生存苦苦挣扎,坐不起飞机高铁,节衣缩食,备尝人生的艰辛。

关注底层和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正是今天中国极为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工作。


月入1000元的6亿人怎么生活?

来源 / 网络


要不是总理亲口说,很多人不会相信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他们看多了宫斗剧中的锦衣玉食,看多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看多了偶像剧中的挥金如土。

他们没有看到城市高楼大厦后低矮拥挤的城中村,没有看到西北东北西南居住在大山褶皱里的人群,没有看到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刨食的人群……

这些人群被新闻媒体遗忘了。

我做过十年记者,我知道新闻媒体从来不会报道他们。

我曾经很多次采访到他们的艰辛生活,但报社都认为没有新闻价值而不让刊登了。

人们看到的是GDP连年增加了,看到的是满大街都是奔驰宝马了,看到的是每个旅游景点都人满为患了,看到的是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那1%的人已经提前进入了“各取所需”的社会,媒体报道的是他们,电视出现的是他们,人们眼中看到的是他们。

然后,就误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是那1%。(防失联请复制加微信:beif515 注明读者)

那一年,西南大旱,我在广西、云南的乡村里采访了半个月。

我坐在长途汽车上,车窗的两边,是连绵不绝的贫困村庄。

村庄已经被时代抛弃了,一片死寂,好像一座座坟墓。

曾经有过的炊烟袅袅、笛声悠扬,曾经有过的孩子们欢天喜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我走进一座座村庄。

我看到过孩子们的碗里,有的放着几根咸菜,有的放着两根辣椒,还有很多人只吃白米饭,连辣椒咸菜都没有。

有一年,我走进一座学校里,看到一群孩子围着吃饭,让我拍照。

十几个孩子,一人一碗米饭,中间放着一碗炒黄瓜。盛菜的碗很小很小。

孩子们吃好几口米饭,才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薄薄的黄瓜。

一位老师悄悄对我说:学校看到你来了,今天才给孩子们炒了一盘菜,平时没有菜的。

这座学校,在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

这些年,我寻找并采访了几百名抗战老兵,走进过从南方到北方的很多乡村。

我看到过捡破烂的抗战老兵,看到过住在危房里的抗战老兵,看到过靠志愿者救济的抗战老兵,看到过无儿无女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抗战老兵……

我费尽周折,来到一座村庄,想要采访一名抗战老兵,却得知他在半个月前,喝农药死了。

因为生活极度贫困,他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我找到一名抗战老兵,问他有什么心愿。他是入赘到这座村庄的。

他说,他如果能够回到老家,在父母坟前烧一炷香,他就没有什么后悔的了。

他的老家,距离这座村庄,只有四五百里,来回车票不足100元。而他拿不出来。

他几十年没有回过老家。





我泪流满面。

有一天晚上,我在武昌洪山广场的公交站台上,等车。

走来了一个老人,满头白发,身材高瘦,但收拾得很干净。

他要喝我手中的半瓶水。

他说他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没有喝水了。

我从旁边的商店里给他买了面包,买了水。

他双手捧着面包,大口大口吞下去。

他说,他以前是工人,后来下岗了,这些年都是饥一顿饱一顿过来的。

就在半年前,我还在资助一个贫苦老人。

那一年,一辆摩托飞驰而过,将他撞飞了。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摩托车早就逃走了,他躺在冰冷的土地上,几根肋骨断了,手腕也断了。

他住在城中村,就是消失在我们视线之外的那种村庄,就是电视上从来不会出现的那种村庄。

他卖菜为生。





卖菜的钱,仅仅够自己生存下去。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来源:智库档案


编辑:王雅欣

1152#
发表于 2020-10-22 22:0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卫:数据的赋权与祛权:基于微观权力的数据伦理分析


一、引言

数据的伦理价值分析是当前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由于不同的学科 (如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伦理学等) 所关心的方面不同, 所采取的分析视角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这些分析视角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数据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效应。本文尝试从微观权力的视角对数据的社会伦理后果进行分析与阐释。

“微观权力概念来自法国思想家福柯, 它与宏观的王权法权相对。王权法权剥夺和死亡为中心”, 具有生杀予夺的强制力与震慑力。微观权力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它没有法律的威严神态, 也没有革命的激昂热情, 但它却以一种润物无声的高超技巧塑造着每一个现代人的主体意识, 从而将整个社会纳入它的监视、控制之下。”[1]它表现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建制之中, 既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工厂、学校、监狱、军营、家庭等场域都可以见到微观权力的身影。福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微观权力的作用机制本质上是以技术的方式体现的, 技术以一种意志性力量规范和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行为, 塑造着整个社会与世界。

很显然, 数据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微观权力。它像一道普照光”, 照亮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让我们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景象;另一方面, 它也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曝光在全景式监狱的监视之下。换言之, 数据一方面赋予人类以新的权力, 同时又剥夺了人类原有的某些权利, 本文把前者称之为数据的赋权”, 后者称之为数据的祛权。赋权和祛权是相伴而生的, 它既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 也体现在不同主体之间。每个主体都会被赋权和祛权, 但不同的主体被赋权和祛权的程度又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将从同一主体不同主体两个维度分别予以分析。

二、数据对同一主体的赋权与祛权

数据对同一主体的赋权和祛权探讨的是人与数据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其他技术一样, 大数据技术赋予人类许多以往不曾拥有的权力”, 提高了人类的自由度, 使许多以往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仅就思维方面而言, 大数据技术促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让人类拥有更强的洞察力与决策力, 让我们看到世界潜在的隐秘关系。同样, 大数据也削弱了人的某些权利, 人在大数据面前越来越失去自主性, 大数据已异化为统治人的巨机器”“利维坦。概言之, 对于同一主体而言, 数据的赋权主要表现在:更便利地获取信息、更长久地保存信息、更快捷地传播信息等, 与之相对应, 数据的祛权主要表现在:个人隐私更容易被泄露、记忆不容易删除、垃圾信息泛滥等。

不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获取必要的信息都是其前提条件。在信息时代之前, 如何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更长久地保存记忆、更快捷地传播信息是比较困难的, 这些方面是需要人们努力克服的。而在信息时代, 上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相反, 如何预防信息不被窃取、删除记忆和拒绝垃圾信息反而成了时代关注的焦点。如果说信息的采集与反采集, 保存与遗忘、传播与反传播是一对矛盾的话, 那么, 在前信息时代和信息时代,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已悄然发生了转移, 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一端滑向了另一端。换言之,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那些被大数据所遮蔽的东西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所谓知白而守黑”, 如何在信息时代守住这些正在消失的东西是当前人们面临的重要挑战。由于数据所带来的好的方面 (即数据的赋权) 比较容易为人们所关注, 而数据的祛权则不太容易察觉, 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数据的祛权”, 即大数据对隐私权”“删除权拒知权等权利的挑战。

1. 隐私权

隐私保护不是大数据时代才出现的新问题, 而是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为严峻和棘手而已。在前信息社会, 虽然也存在着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但受到技术落后的限制, 个人隐私被侵犯的程度相对较低。而随着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的进步, 形式多样的数据技术, 如网络浏览与交易记录、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移动设备、定位跟踪与导航系统、搜索引擎、图象与视频共享App、物联网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时刻都在收集和储存我们的数据,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 个人无时无刻不被包围在数据的监控和窥探之中。在大数据面前, 以往的隐私保护制度 (“以个人为中心”“以告知与许可为基本原则”“以匿名化为基本方式”) , 已经不堪一击”[2]。在某种意义上,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实际上是生活在由数据构成的全景式监狱中的楚门。斯诺登事件剑桥分析事件所暴露的情形正是此种境况的现实反映。斯诺登事件反映的是政府机构对个人隐私的窥探, “剑桥分析事件反映的是商业机构对个人隐私的窥探。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拥有者, 也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获益者。政府机构出于国家安全的理由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 商业机构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 这本无可厚非, 但信息的采集需要一个边界, 超出了边界就构成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隐私保护已成为数据领域的焦点问题, 所涉及的方面极为复杂, 人们已就此讨论很多, 这里不准备展开, 仅就隐私保护中应注意的原则问题谈几点认识:第一, 隐私保护应遵循数据采集的最少原则”[3], 即在数据采集中, 与目标无关的、不必要的信息不应包含在采集的范围之内。以美国的人口普查为例, 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 人口数量是确定各州在众议院的议员席位、税收多少的依据。在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 当时的领导者麦迪逊提出, 除了人口数量之外, 人口普查还应包括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和职业等, 但是民众认为这种要求已经超出了人口普查的范围, 最终遭到抵制[4] (P13) 。第二, 隐私保护应遵循动态调整原则。隐私的范围和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标准, 仍以美国人口普查为例, 早期的人口普查信息会张贴在公共场合供人们核对, 但到了19世纪末, 人口普查信息的保护意识则大大提高, 总统塔夫脱还为此发表了专门的声明:“普查的唯一目标是获得我们国家人口和资源的总体信息……我们会对信息提供人的权益进行合理保护, 每个普查工作人员都禁止泄漏任何信息, 违反规定必遭重罚。”[4] (P120) 而在“911”事件之后, 美国政府出于公共安全的需要, 对个人信息采集的广度和强度相比之前又有所提高。因此, 隐私保护范围和程度应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区的具体语境进行动态的调整。第三, 隐私保护应遵循适度原则。隐私与安全、隐私与便利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 如果绝对保护隐私, 公共安全和生活便利程度则会相应地打折扣, 出于对公共安全和生活便利的需要, 个人有时候不得不让渡部分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不是目的, 生活才是目的。如果过度地保护个人信息, 则得不偿失。此外, 还应注意技术手段在隐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比如人工合成数据” (Synthetic Data) 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模拟与替代, 可以很好地保护个体样本的隐私。

2. 删除权

“删除权” (Right to Delete) 又叫被遗忘权” (Right to Be Forgotten) 。严格来讲, 删除权应属于隐私权的一部分,但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已被认定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删除权的提出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密切相关。在大数据技术出现之前, “记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人类一直为记忆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文字发明之前, 记忆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 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当传承记忆的个人或群体突然逝去, 记忆就会中断。文字的发明使记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留声机、照相机、摄像机的出现, 声音、图形、视频等信息形式也得到了保存。目前, 大数据技术使得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甚至变成永久性的。当记忆变成永久性的, “遗忘就变成一件难事, 反而成了困扰, “‘被遗忘甚至成为了数据时代人们的心愿”[5]。因此, “遗忘的价值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被重估。

“遗忘之所以有价值, 其原因有三:第一, 过去发生的事情会有失效期。欧盟第一例关于遗忘权的司法审判就涉及该方面。西班牙先锋报在1998年的报纸中发布了原告冈萨雷斯财产被强制拍卖的公告, 冈萨雷斯2009年向该报纸提出删除上述公告, 原因是这些数据信息已经失效, 若任由这些信息继续存在, 将对其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但这些失效信息却仍能在谷歌中查到, 冈萨雷斯即把谷歌公司告上法庭, 欧盟法院于2014513日做出最终裁决, 认为谷歌作为搜索引擎服务商应被视为数据控制者, 对其处理的第三方发布的有关数据主体的非法的、错误的和非必要的信息应当从搜索结果中删除[6]2016414, 欧洲议会投票通过讨论了四年多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成为欧盟在大数据时代有关个人数据保护的新宪章, 该条例正式写入了被遗忘权”[7]

第二,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过而改之, 善莫大焉。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 应该给予适度的宽容。所谓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 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必要的时候忘记过去的错误, 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向未来, 给予自己或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没有遗忘, 就意味着没有原谅, 没有原谅, 就意味没有改正的机会, 一个人就永远被定在过去错误的耻辱柱上, 这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 遗忘即意味着原谅, 原谅即意味着希望。第三, 长久记忆存在隐私泄漏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 由于数据可以被二次或多次利用, 即便在数据采集之时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这也并不能保证数据在二次或多次利用中泄漏个人隐私的可能。比如, 数据采集即便是匿名的, 但是经过数据的交叉分析, 仍然可以识别出数据的主人。因此,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漏, 在必要的时候, 数据主体有权利要求删除数据, 避免再次利用中隐私泄漏的可能。

3. 拒知权

“拒知权” (Right to Ignore) 又可称为免打扰权。简单讲就是指拒绝知道、免于打扰的权利。信息对于人们认知世界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 人类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且, 按照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理路, 信息掌握得越全面、越丰富, 越能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和行为, 因此, 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被认为是具有正面的道德意义。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 有时候信息掌握得不全面, 反而有利于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和行为, 匿名更有利于保护举报者, 更有利于公平地对待某些特殊群体, “无知之幕更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公正决策的途径。正如弗洛里迪所说, “掌握全面的信息不一定是件值得期待的事, 甚至有可能在道德上是危险和错误的, 使人分散注意力或导致严重的后果”[8] (P22)

下面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或许能一窥上述观点。从前有个僧人路过一间茅屋, 看到茅屋上方放出庄严的光芒, 走近一打听, 原来里面住着一位老妇, 她一生持诵六字大明咒”, 虔诚无比。但因为不识字, 她把最后一个字念成了“niu, 僧人告诉她这字念hong。老妇顿时懊悔万分,觉得自己亵渎了神灵, 于是改为僧人教她的正确读音。僧人离开后, 回头发现茅屋上的光不见了, 他猛然醒觉, 立即返回告诉老妇说:那个字确实念niu, 刚才是为了测验你的诚心。老妇欣喜万分, 屋顶的光芒又出现了。尽管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但其所反映的道理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特定的情景中, 保护个人的无知也具有正面的伦理价值。

隐私遗忘的情形一样, 在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 “拒知在很多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为严重的是, 当错误信息、垃圾信息、广告信息、诈骗信息与有价值的信息混杂在一起, 个人很难分辨也难以阻挡他们的侵入, 以至于我们经常被垃圾邮件、垃圾短信、诈骗信息所困扰。所以, 在大数据时代, 我们关注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其反面———“拒知”———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 保护拒知权就意味着保护我们生活的宁静, 不受多余信息、垃圾信息、错误信息的影响、打扰和误导, 这无疑也应成为大数据时代一项重要的个人权利。目前, 人们已经发现和认识到拒知权的价值, 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的措施, 比如微信的消息免打扰功能、QQ屏蔽群消息功能、邮箱的垃圾邮件过滤功能以及手机的自动识别骚扰电话功能等, 这些都是保护个人拒知权的具体体现。

三、数据对不同主体的赋权与祛权

数据对不同主体的赋权和祛权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大数据面前, 人人都被数据赋权和祛权, 但不同的人被祛权和祛权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数据, 有些群体被赋权, 而有些群体则被祛权;有些群体被赋权的多, 有些群体则被祛权的多。如果某两个群体恰好构成矛盾关系, 那么数据对矛盾一方赋权的同时则是对矛盾另一方的祛权, 反之亦然, 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存在矛盾关系的群体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仅选取三对矛盾关系类型来进行分析, 一是国家与社会, 二是商业机构与消费者, 三是新兴职业和传统职业。

1. 国家与社会

大数据为国家和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权力博弈空间, “国家和社会在这个领域内互动和竞逐权力。国家试图在这个新领域实施自己的意愿, 而社会力量则不仅试图抗拒国家的控制, 而且还试图利用这个新的政治域场来挑战国家”[9] (P49) 。大数据对国家的赋权意味着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增强, 权力集中的程度增加, 同时意味着对社会的祛权;大数据对社会的赋权意味着社会监督政府的能力增强, 权力分散的程度增加, 同时意味着对国家的祛权。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某些地区, 大数据对国家赋权的程度高于对社会赋权的程度, 而在另一些领域、另一些时段、另一些地区, 大数据对社会赋权的程度则高于对国家赋权的程度。

具体而言, 大数据对国家的赋权主要表现在: (1) 大数据为国家掌控社会舆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借助这一高效的手段, 国家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舆论动向、社会热点话题、民众心理变化等, 为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更坚实的事实基础。 (2) 大数据为国家治理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在腐败问题、网络安全、社会诚信问题等问题上, 大数据能够起到比传统治理手段更好的治理效果。 (3) 从间接的角度来看,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引起经济的转型升级, 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经济的增长是现代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国家的赋权。

大数据对社会的赋权主要表现在: (1) 大数据提高了社会的知情权。大数据为社会提供了较为畅通的信息渠道, 公众可以及时地了解相关方面的信息, 公众的知情权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2) 大数据提高了社会的监督权。大数据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舆论监督平台, 自下而上对国家形成某种舆论压力, 促使国家的变革向着有利于民众的方向进行。 (3) 大数据提高了社会的参与权。由于发表言论渠道的多样化, 原来受地域、经济、时间等限制而无法参与的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公共社会问题讨论, 从而提高了全社会的政治参与度。当然, 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是互为一体、相互配合、互动发展的。随着世界数据开放运动的发展, 社会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会进一步增长, 社会被数据赋权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得到增强。

2. 商业机构与消费者

大数据对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的赋权与祛权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总体而言, 尽管大数据对消费者也有一定的赋权, 但其程度远不如对商业机构的赋权。在大数据面前, 权力的天平更加向商业机构一端倾斜, 商业机构掌握着越来越多的主动权, 消费者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商业机构不当利用大数据所赋予他们的新权力, 就会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严重的威胁, 如商家对老客户采取的杀熟策略、在不同类型手机用户之间采取价格差异策略, 就是利用大数据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表现。

具体而言, 大数据对商业机构的赋权表现在:第一, 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利用大数据, 商业机构可以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寻找新的价值创造路径, 提高某一业务流程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从一次性支付的出售模式到微支付的出租模式的受益模式转变;还可以使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10]。第二, 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大数据, 商业机构可以洞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对消费者进行精确细分, 实现产品的及时、精准、动态定位, 在与消费者的博弈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对消费者以往消费记录的掌握, 商业机构可以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预测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第三, 发现市场中不曾发现的相关关系, 获取更多的收益。沃尔玛超市的啤酒与尿布销量的正相关性、谷歌公司的广告优化配置等都是通过大数据才得以发现和实现的。通过对新发现的相关关系的应用, 商业机构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尽管大数据对消费者主要是祛权, 但是在某些方面, 大数据对消费者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赋权:首先, 大数据提高了消费者决策的主动权。不论是去餐馆就餐、景点旅游, 还是去上网购物, 在决策之前, 消费者都可以事先浏览用户评价一栏, 通过浏览相关消费评价, 就可以事先判断商家的商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商家信誉, 从而做出更优的消费决策。其次, 基于大数据的各类应用软件提高了消费者的便利性。以地图导航为例, 以前的导航软件是事先规划好行程路线, 它考虑的唯一因素是空间距离, 然而由于道路交通状况是实时变化的, 即便是空间距离最短, 但如果出现交通堵塞的话, 仍然耗时很多。现在, 导航软件可以基于实时更新的交通数据, 可以智能化地时时规划和调整行车路线, 从而节省行车时间。但总得来说, 数据对消费者的赋权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性和虚假性, 最终仍避免不了被商业机构所操控。

3. 新兴职业与传统职业

大数据还引起传统职业与新兴职业之间权力关系的调整。在大数据时代, 许多传统职业都可能被淘汰, 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则相应地被祛权”, 而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兴职业将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将被赋权。按照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传统职业都将会被大数据所挤占, 甚至消失。医疗行业、教育行业、交通行业、金融行业、服务行业等传统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目前已感受到这种危机, 甚至需要较高创造力的行业, 如音乐创作、诗歌写作、新闻报道等行业, 大数据技术也开始对之发起冲击。而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兴职业, 如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数据架构师、数据维运师、数据产品经理等将会在未来拥有更大的就业空间。简而言之, 大数据行业将以一己之力对抗社会整个传统行业。

在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这对矛盾关系中, 传统职业主要是被祛权, 而与数据相关的新兴职业则主要是被赋权。那么, 在传统职业被整体祛权的时代背景下, 就业问题成了大数据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此问题, 需要在国家、学校和个人层面同时发力。在国家层面, 国家应尽量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解决传统行业人员的再就业;在学校层面, 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未来的需求, 根据未来的前景合理调整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 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人才;在个人层面, 个人需要加强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数据思维、数据意识, 提高自身在大数据时代的生存能力,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据统计, 当前美国学士学位的失业率为5.8%, 仅仅相当于副学士学位失业率的一半 (其失业率为10.6%) , 而这一比例是仅仅接受高中教育的劳动者的1/3 (其失业率为16.2%) [11] (P228) 。可见, 提高个人素养, 对于增强社会适应力是至关重要的。

从乐观的视角来看, 不论大数据技术如何对传统行业进行祛权, 但总是有部分传统职业有存在的价值。毕竟大数据也有其盲点, 大数据也并非万能的, 传统技能和大数据分析需要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然而, 从悲观视角视之, 也许不论人类多么努力, 所有传统职业最终都将面临被彻底祛权的命运。甚至说, 当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技术发展出自主性之后, 不但传统行业会被祛权, 包括数据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内的整个人类都将会被祛权, 整个人类在失去工作权利的同时也失去生存的权利, 人类成了新的宇宙进化阶段不再被需要的存在形式, 人类被彻底地淘汰。在被高度赋权的智能技术面前, 人类亲手创造的技术也许会成为埋葬自己的掘墓人。在大数据技术面前, 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是值得我们严肃思考的事情!

四、结语

通过对数据赋权与祛权的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第一, 数据的赋权和祛权最终导致社会权力结构的改变。数据对同一主体的赋权和祛权引起人与数据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 数据对不同主体的赋权和祛权引起人与人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由于权力的此消彼长, 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 新的社会关系被建立, 整个社会的关系结构也因之而改变, 这正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内在逻辑的具体体现。第二, 数据引起的权力结构改变既可能导致权力的分散 (分权) , 也可能导致权力的集中 (集权) , 这取决于矛盾双方的博弈结果。如果国家、商业机构被赋予更多的权力, 则会导致权力的集中, 相反, 如果社会、消费者被赋予更多的权力, 则会导致权力的分散。但总体来看, 国家和商业机构作为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拥有者, 其被赋权的程度要高于社会和消费者的程度。第三, 在大数据对权力结构调整的时代大潮中, 不论是国家、商业机构还是个人, 要想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都需要对大数据有充分的理解, 提高数据意识, 培养数据文化, 利用大数据来为自己赋权”, 在未来的新趋势面前做到未雨绸缪, 方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锋.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J].理论学习, 2003(10) .

[2]唐皇凤.数字利维坦的内在风险与数据治理[J].探索与争鸣, 2018 (5) .

[3]李伦.“楚门效应”:数据巨机器的意识形态”[J].探索与争鸣, 2018(5) .

[4]涂子沛.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杨庆峰.记忆以数据的方式存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15.

[6]余煜刚.司法视域下被遗忘权的逻辑推演与论证建构[J].北方法学.2018 (2).

[7]刘文杰.被遗忘权:传统元素、新语境与利益衡量[J].法学研究, 2018(2) .

[8] Luciano Floridi. The Ethics ofInform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9]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和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4.

[10]李文莲, 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 2013(5) .

[11]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 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原载《伦理学研究》 201902)


来源:再建巴别塔
作者:张卫


编辑:王雅欣


1151#
发表于 2020-10-18 17:06: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直接封杀拜登丑闻 推特执行长认错
导读
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16日表示,将在下周举行听证会,强迫推特执行长杰克.多西(Jack Dorsey)前来作证。同样封锁拜登儿子丑闻的脸书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将出席听证会。
海外社交媒体推特执行长杰克.多西(Jack Dorsey)承认,推特封锁拜登与儿子亨特的丑闻是错的。近日,外媒爆料亨特的“电邮门”丑闻,披露拜登曾介入亨特在乌克兰的商业活动。推特禁止用户转发相关报导,遭到外界批评并要求对推特进行调查。
10月17日,推特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推特上表示,推特直接封锁有关拜登儿子的新闻报导网址,这么做是错的。
他表示:“我们已经更新推特的政策并强制执行以修复此状况。我们的目标是尝试加入来龙去脉,现在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纽约邮报》10月14日独家爆料了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和乌克兰能源公司布瑞斯玛董事会顾问之间的电子邮件。证实拜登曾利用职务介入亨特与乌克兰能源公司的商业活动。拜登此前一直对此予以否认。
这封2015年的电子邮件显示,亨特促成了布瑞斯玛董事会顾问瓦迪姆.波扎尔斯基与时任副总统的父亲拜登会面。一年后,拜登向乌克兰政府施压,要求解雇一名调查布瑞斯玛的检察官。
美国大选临近,拜登与儿子亨特的丑闻可谓是又一个“十月惊奇”,引发轰动效应。川普(特朗普)总统15日接受福克斯商业网的采访时,抨击拜登是一个“彻底腐败的政客”。
推特禁止用户转发拜登与儿子的这篇独家报导,包括禁止文章链接。川普竞选连任账号、白宫新闻秘书麦肯内尼(Kayleigh McEnany)和《纽约邮报》的账号推文都被封锁,后来解除。
拜登的竞选团队向媒体发布了一份声明,否认拜登与乌克兰能源公司顾问有过会面。
10月16日,共和党全国委员会(RNC)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提交投诉,指控推特屏蔽《纽约邮报》有关拜登父子海外交易的爆料。
RNC在投诉中说,推特是“一个党派行为者,由偏袒民主党的人运营”,它正利用“公司资源为乔.拜登的竞选活动提供积极支持,这违反了联邦法律”。
RNC要求FEC“立即调查”,并“给予法律允许的最高处罚”。
RNC声称,推特从事美国史上“最厚颜无耻、史无前例的媒体打压行为,它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支持拜登竞选”。推特“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压制这些文章在其平台上分享”。
“推特正在充当拜登的媒体操作者,采取主动措施屏蔽拜登的负面新闻报导,阻止其传播,使那些尝试(传播)的人缄默。”投诉中写道,“如果推特对这项服务收费,拜登无疑会很乐意支付高昂款额。”
RNC说,推特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和其他高管“是民主党和其他左翼事业”的捐赠者,公司政治捐款总额的98.7%都捐给了民主党人。
投诉书还指出,推特的公共政策总监最近离开了公司,加入了拜登的过渡团队,而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参议员贺锦丽的前新闻官现在在推特担任高级通讯经理。
“推特公然偏袒并直接支持一位总统候选人而不是另一位,根据我们的竞选财务法,应该导致适当的财务后果。”RNC主席麦克丹尼尔对福克斯新闻表示。
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16日表示,将在下周举行听证会,强迫推特执行长杰克.多西(Jack Dorsey)前来作证。同样封锁拜登儿子丑闻的脸书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将出席听证会。
推特政策主管盖德(Vijaya Gadde)16日晚表示,公司就稍早的举措收到外界回应后,已经决定修改政策。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前沿


编辑:贾梦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