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日一怼(1098)
摆设 băishè
2021年9月12日《新民晚报》第15版刊登报道《真有后来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内疚的母亲,摆设了一桌丰盛的家宴,第一次为儿子庆生。”这个句子中的“摆设”使用有误。
“摆设”是一个兼类词,有动词和名词两种意思。动词意义的“摆设”指把物品安放、陈设出来;名词意义的“摆设”指陈列出来的东西,又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句中的“摆设”作动词用,作动词用的“摆设”,要求其指向对象对行为主体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是用来给自己或给他人看的,而不是随时使用而需要消耗掉的事物。句中“摆放”的指向对象是“家宴”,但“家宴”不是供人看的,而是供相关人员消耗掉的。“摆设”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摆设”改为“摆”。“摆”的意思是安放、排列,简单地看似乎和“摆设”差不多意思,但“摆”对指向对象的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是供人看的,也可以是供人用(包括吃)的,因此用在句中是合适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摆设”的处理存在可以讨论之处。《现汉》对“摆设”按其读音不同分为两个词目,动词义的“摆设”读为“băishè”,名词义的“摆设”读为“băi·she”(即名词义的“摆设”中的词素“设”读轻声)。但是,动词义的“摆设”和名词义的“摆设”其实是同一个词,所谓动词义和名词义是这同一个词产生的多义,而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同形词。只有语源不同,在词义上完全不相干的同形词,在词典编纂中才有必要分立词目,只要在语源上有联系的,就应该归为一个词目。而像《现汉》这样处理,反而容易给使用者带来错误的认知。
《现汉》对“摆设”分立词目,理由是这个词按其不同词义有不同读音,但是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读音,就像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词义一样,它们只是同一个词内部所产生的变化,并不构成两个词,因此词典按一个词的不同读音分立词目,就像按一个词的不同词义分立词目一样,是不可取的。这也不是《现汉》一家的问题,其他汉语言工具书也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寻找更科学合理的编纂方法。
其实,就“摆设”这个词来说,更牵涉到普通话读音的规范化问题。我国通行的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名词义的“摆设”,要求“设”字读轻声,这与动词义“摆设”中的“设”读法不一,是一个矛盾,但这只是北京语音中的情况,对于同样处于汉民族区域的广大南方人来说,并无这种区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作为一种全民族语言不需要,事实上也不可能事事迁就北京语音,减少多音字,尤其是消除由词义不同而产生的变读音,应该是汉语规范化的一个方向。“摆设”的名词义完全可以和动词义处理为同读,并不损害词义表达。
编辑:王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