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3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3:11: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流 héliú
2021年8月21日《光明日报》第9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河流的命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用到“河流”一词,如:“在我居住的村落后面,有一条五十米宽的河流。”“20世纪80年代,河流两岸都是挨挨挤挤的村落,乡亲们日常吃水靠这条河流,两岸的千亩良田也要靠它滋养。”“每年端午节最隆重的龙舟赛,总是如约在这条无名的河流上开锣。”这个标题和文中这些句子中出现的“河流”,都存在使用错误、
“河流”是江、河等的统称。“河流”是一种泛指,个体性质的一条江或者一条河,是江就称“江”,是河就称“河”,不能用“河流”来指称。引语所出文中的“河流”,都是指“在我居住的村落后面”的特定的一条河,“河流”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标题“河流的命运”,一般来说本来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文中的“河流”都是指“在我居住的村落后面”的特定的一条河,没有其他的意思,题中的“河流”自然也只能是这样一个意思,那么,题中“河流”的使用自然也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大量“河流”,都应改为“河”。但是,题目中的“河流”改为“河”虽然并无大碍,读上去却不是很顺,改为“一条河”更合适。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河流”的释义不够准确。《现汉》对“河流”释义写道:“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如江、河等。”这个释义把“河流”限制在“天然水流”,但事实上,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人工开凿的运河,它们一并归在“河流”之中。《现汉》的释义无视这个事实,把“河流”的范围限制在“天然”,导致释义涵盖面过窄,出现了释义遗漏。
相比之下,另一部通用较广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河流”的释义“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凿的江、河的统称”,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条释文规定“河流”存在于“地球表面”,却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经认为遥远的外星体很可能像地球一样存在河流,但目前这只是天文学上的一种猜测或假设,还未成为科学定论和通识,即使未来这个猜测或假设被证实,对于外星体上的河流,仍然只能称为“河流”,而不会有另外的区别于地球上的称呼。而《现规》为“河流”的释义加上“地球表面”,反而让人会以为地球之外的其他星体上已经有“河流”这样的东西存在,以至需要词典加上“地球表面”这样的限制语以作区别。这样的认知当然是不合事实的,辞书释义应当力求简洁,不能存在冗余信息,因此“地球表面”这个限制语是没有必要使用的。
编辑:何晓琴

1132#
 楼主| 发表于 2021-8-22 14:0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6)
烘托 hōngtuō
2021年8月21日《新民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谈恋爱究竟谈什么?》。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人类总是误以为鸟会飞翔是因为它们的身体足够轻灵,事实上,轻灵的翅膀不足以烘托一个躯体腾空而起,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拥有一对力量超强的翅膀。”这个句子中的“烘托”一词使用有误。
“烘托”有专科词和普通词两种用法。“烘托”的专科词义表现在绘画和写作两个方面,分别指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即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物体轮廓外部,使物象的中心部分更鲜明;在写作上指先从侧面描写,然后逐步引出中心事件或人物,使要表现的事物或人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烘托”的普通词义则是指陪衬,使明显突出,如“红花有了绿叶烘托才更好看”。句中的“烘托”是普通词的用法,但句中说的是“翅膀”托起“一个躯体”的意思,即一个事物承受另一个事物的重量,不使其掉下,“烘托”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烘托”改为“承托”“承载”之类的词。实际上,“烘托”的词义不管是专科词义还是普通词义,都有一定的抽象色彩。而句中说的是一种具象性很强的场景,“烘托”的使用与这种场景是不协调的,而“承托”“承载”之类的词都适合于这个场景。
编辑:何晓琴

113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2 14:13: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字斟句酌】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海边流连忘返
第1 期:热力、海滨、流连

本期主笔:周俊生
资深媒体人,财经评论家,曾供职于《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上海商报》等财经媒体;汉语词汇研究者,著有《词语评改800例》等多部汉语词语研究著作。

立秋已过,高温不退,炎热的天气似乎和入伏之初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同往年一样,今夏节节攀高的气温惹得大家纷纷“出走”海边,流连海景不愿离去,“夏日出游”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主题。在这些报道中,有一些词语的使用不够严谨,在此辨析,与君共勉。


热  力

  例1. 入伏后,上海热力迅速升级。
本句出现于2021年7月13日某报刊发的一篇关于高温预警的文章,句中的“热力”一词使用有误。
“热力”指的是由热能产生的可以做功的力。“热力”是一个物理学专科词,内容涉及与热能相关的能源领域,主要指可提供热源的热水、过热或饱和蒸汽等,包括工业锅炉、公用热电站和企业自备电站生产的热水和蒸汽等。句中说的是气象学上的空气温度,“热力”的词义与此不合,不能适用。
可以把“热力”改为“气温”。“气温”是气象学专科词,指空气的温度,用在句中是准确的。也可以改为“高温”。“高温”指较高的温度,在气象学上指超过35℃的气温(按劳动部门的规定,露天工作场所超过33℃的气温即是“高温”)。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该文所报道的当天最高气温达到38℃,因此使用“高温”也是可以的。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气温”还是“高温”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气温”较为平实,与后面的“迅速升级”在搭配上也较为和谐,不足之处是未能体现出文中所报道的当天气温的高度。使用“高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高温”与后面的“迅速升级”虽然也能搭配,却是在已经“高温”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从叙述的准确性来说,又差于使用“气温”。



海  滨
  例2.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海滨之畔的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6路车队驻地,探寻这支公交车队劳模“扎堆”的秘密。
2021年6月28日,某报纸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滨公车的报道,本句即出自该文。这句话中“海滨之畔”有杂糅之嫌。
“海滨”的意思是海边,沿海地带;“畔”的意思是(江、湖、道路等)旁边,附近。句中的“海滨”和“畔”构成了一个偏正结构(其间用结构助词“之”连接),由这个偏正结构“海滨之畔”担任动词“位于”的宾语,这等于是在说位于“海边的旁边”,让读者无法理解。由于作者没有很好地理解“海滨”的词义,才出现这个使用错误。
应该删去“海滨”后的“之畔”,也就是说,让“海滨”直接做动词“位于”的宾语。



流  连
  例3. 奥德修斯杀死了所有纠缠妻子的求婚者,布鲁姆却明知妻子与情人幽会,还故意在外流连以免撞破。
夏日,海边气温比内陆低,凉爽的海风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人去海边避暑,更有不少学生会在自己的游记里写下:“美丽的海景让人流连忘返”。“流连”一词经常出现在游记当中,意思是对一个地方非常喜爱,留恋不已,舍不得离开。
然而,6月17日某报刊登的《跟随布鲁姆的脚步阅读〈尤利西斯〉》一文中,“流连”出现了“新的用法”:“奥德修斯杀死了所有纠缠妻子的求婚者,布鲁姆却明知妻子与情人幽会,还故意在外流连以免撞破。”实际上,这句话中的“流连”一词使用错误。
文中“布鲁姆”并不是因为对“外”(指家的外面)产生了喜爱情感不舍得离开,而是为了避免出现“撞破”的情景而不得不在外面兜兜转转,在这种情景下,“流连”的使用是不合这个场景需求的。
可以把“流连”改为“徘徊”或“辗转”。“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辗转”指走过许多地方,这两个词的词义有差别,但都可以指人的行走状态,而且能反映行为主体的矛盾、犹豫心态,与句中行为主体“布鲁姆”当时的情况吻合。


来源:凤凰智能编校
编辑:何晓琴


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20:5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7
入驻 rùzhù
2021823日《文汇报》第1版刊登文章《一年预约八部,显微镜下的谍战剧该如何突围》。文中有一节文字写道:出身贫苦的马天明不慎卷入一桩灭门惨案,逃亡中他意外顶替了留洋医生蔡里昆的身份藏身于衡山医院。那里,受伤的红色商人朱天德,对红色资金虎视眈眈的军统、中统、日本军部、上海青帮等各方势力,以及被冒名的蔡里昆本人也先后入驻。文中的入驻一词使用有误。
入驻的意思是进入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并准备长期或集中一段时间居留。入驻的行为主体原来只是军队,后扩大至权力机关,现在也可用于商店,指商家进入某个地方或网络平台经营。入驻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入驻的行为主体不管是什么性质,都要求具有团体性质,单个的人不能使用入驻(现实中单个的人会有入驻的行为,但他必须以所代表机构的名义从事这样的行为)。在这段文字中,入驻的行为主体有各方势力(包括红色商人朱天德”“军统”“中统”“日本军部”“上海青帮)和蔡里昆本人,其中红色商人朱天德蔡里昆本人都是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入驻不能适用。
使用入驻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入驻的行为主体不管是什么性质,其入驻都是一种公开的,带有宣示性的行为。文中入驻的行为主体有各方势力(包括红色商人朱天德”“军统”“中统”“日本军部”“上海青帮)和蔡里昆本人,但结合引语所出全文所依据的时代背景,其中有些行为主体进入衡山医院,不可能用公开的形式,更不会带有宣示性。引语所出全文说的是一部谍战剧,而这部谍战剧的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占领上海期间,在这个时候的上海,能够公开地、宣示性地入驻的,只有日本军部一方,其他如红色商人朱天德”“军统”“中统”“上海青帮以及蔡里昆本人(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是一位中共地下特工人员),或者与日本军部处于敌对状态,或者为日本军部所不容,他们的相关人员要进入衡山医院,通常都只能是在秘密状态下,入驻不能适用。
可以把入驻改为进入进入的意思是移动到达,这个词对行为主体没有特殊的要求,团体、个人都可担任它的行为主体,也不必区分其行为方式是公开还是秘密。因此,进入适用于这段文字。
编辑:马皖雪

1135#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21:1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8
巨大 jùdà 内化 nèihuà
2021823日《北京晚报》第19版刊登文章《夜的底部变白了,难为多少翻译者》。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雪国》的开篇之句是没有主语的,这不符合英文的习惯,于是英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加上了主语‘The train’(火车)。这个翻译受过巨大的批评,因为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开篇的视角并非是飘浮在上空俯视列车冲出隧道,它是一个内化的视角,是坐在车厢内透过车窗望向外边。”这段文字中的“巨大”和“内化”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巨大”。“巨大”的意思是非常大。“巨大”作为一个形容词,一般用来修饰事物的数量、规模等,如“耗资巨大”“巨大的佛像”“巨大的影响”。文中“巨大”的使用对象是“批评”,但“批评”在通常情况下不以数量或规模来衡量,“巨大”不能适用。
再看“内化”。“内化”的意思是把外在的事物转化为内在的事物,如“中小学生要把父母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追求”。文中“内化”的使用对象是“它”(循前可知“它”指代的是“开篇的视角”),但从文中叙述可知,作者要说的是这个“开篇的视角”本就在内部(“车厢内”),而不是由外部(“漂浮在上空”)转化到内部,“内化”的词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合。
“巨大”可以改为“激烈”“尖锐”等。“激烈”“尖锐”都可以形容批评的言辞剧烈,猛烈,适合于这段文字使用。“内化”可以改为“内在”。“内在”意为事物自身原本就存在的,与“外在”相对,也适用于文中场景。
编辑:马皖雪

1136#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21:4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80
分币 fēnbì
2021825日《新民晚报》第18版刊登文章《念念不忘》。文中写道:一会儿,他拿来了十五块的纸币,和一元的分币。我加了他微信,然后将16块钱转给他。这段文字中的分币一词使用有误。
分币指的是面值单位为的货币,如人民币中的1分、2分、5分币。句中说的是以为面值单位的1元人民币,分币的词义与此不合。
当然,也有可能文中的确实拿来了很多分币,这些分币的面值加起来正好是文中所说的一元。但在现实的汉语使用环境中,分币实际上已经基本上不在流通市场出现,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因此在文中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对此可以不予考虑。
应该把分币改为硬币硬币指用金属制作的货币,它的货币单位面值可以是分、角、元。硬币是与纸币相对的一个概念,文中说他拿来了十五块的纸币,另加1硬币,两者相加是16元,与下文16块钱转给他的叙述一致,这种情景符合目前汉语使用环境中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因此用硬币替换分币是合适的。
另外,这段文字中对属于同一事物的数字既用汉字又用阿拉伯数目字,显得比较混乱。通常的处理是将两者划一,要么都用汉字,要么都用阿拉伯数目字,但就目前的倾向性选择来说,以使用阿拉伯数目字为宜,即应把十五块的纸币,和一元的分币改为“15块的纸币,和1元的硬币。进一步说,这个短语中的两个也可删去。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分币的释义可以商榷。《现汉》对分币的释文写道:指面值是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或纸币。这个释文只提供了分币的外在表现形式,未揭示出分币的内在词义,与词典对词的诠释要求是有距离的。分币,指的应该是面值单位为的货币,至于一分”“二分”“五分之类的面值,只是对这个定义的举例说明,在词典释文中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另外,《现汉》这条释文的中心语硬币或纸币也存在问题,连词的使用不合适。表示对所连接内容的选择关系,各个子项是互相排斥的,但在分币这个概念下,既有硬币又有纸币,两者并不排斥,因此连词必须改为。其实,作为词典对概念的定义,用语应力求精简,这里不必分出硬币”“纸币两种情况,用货币来作为中心语就可以了。
编辑:马皖雪

1137#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22:00: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9
必由之路 bìyóuzhīlù
2021816日《语言文字周报》第1版刊登文章《乐见苗苗苗》。文中有一个小节写道:拟写宣传语要创新传播手段,尽可能减少说教和命令式的口吻。这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这段文字中的必由之路使用有误。
必由之路指前往某处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常用来比喻实现某个目标必定要有的经过、程序等。使用必由之路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由之路是一条必须走的道路,而不是不能走或不必走的道路,在作比喻用的时候,就是指必须做的事,而不是指不应该做的事。文中必由之路指的是为实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而要做的事,但是尽可能减少说教和命令式的口吻不是指要做的事,而是指要少做的事,这与必由之路的使用场景不合。
第二,对于必由之路的行为人来说,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必须是具有唯一性的,是行为主体不能回避的,回避了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文中的必由之路,行为人的行为目标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但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说教和命令式的口吻不具有唯一性,事实上行为人也可以通过其他行为方式来实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这个目标。这也表明必由之路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这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改为可以有效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之类的话语。另外,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句子,但它们都比较简单,文字也不多,如果归并为一个句子,即把引语文字中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同时删去代词,在表达上更为简洁流畅。
编辑:马皖雪

1138#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21:03: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82

改制găizhì

2021827日《四川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陈家湾诗事》。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那时我正好也在陈家湾,在位于陈家湾的重庆师范学院授课,住在由学生寝室改制而来的青年教师宿舍。”句中的“改制”一词使用有误。

“改制”指改变体制、机制、制度等。“改制”的使用场域,主要是经济、文化等领域,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句中说的是把“学生寝室”变更为“青年教师宿舍”,这是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改变,无关体制、机制、制度等,“改制”不能适用。

可以把“改制而来”改为“改过来”之类的话语。需要注意的是,原文“改制而来”是一个连动结构,改过后的“改过来”是一个动补结构。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改制”的释义不够准确。《现汉》对“改制”的释文是:“改变政治、经济等制度:企业~后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汉语使用环境中,一方面,政治方面的改变,通常不使用“改制”,而是用“改革”,而文化方面,一些文化类别的单位就企业性质、企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变一般也使用“改制”;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经济、文化领域,“改制”也更多地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改变,而对牵涉整个行业宏观体制机制方面的改变,通常也不使用“改制”,而是更多地用“改革”。《现汉》对“改制”的释义太过宏观和笼统,对于这个词的适用范围的确定也不准确。事实上,《现汉》释文为“改制”提供的书证“企业改制后效率大大提高”就很说明问题,表明这个词更多地用于企事业单位,而不能用于政治方面,即使是经济方面,也很少用于宏观经济领域。可惜《现汉》找对了书证,却未能从这个书证得到启发,为“改制”写出准确的释文。

编辑:蒋可心

1139#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22:5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81
卓有成效 zhuóyŏu-chéngxiào
2021826日《深圳晚报》第9版刊登报道《红脚鲣鸟萌萌昨重回蓝天》。文中写道:目前,深圳平均每年救护的野生动物已达2000只(条)以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卓有成效。这句话中的卓有成效使用有误。
卓有成效的意思是有很突出的成绩、效果。卓有成效是一种对使用对象的褒扬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是静态的,在相对的规定时间内是不会出现变化的。但是,句中的卓有成效接受了越来越的修饰,而越来越能够修饰的内容通常应是动态的,也就是必须有变化的,如水位越来越高,就表示的状态在不断变化。但不能说水位越来越很高,因为很高只是的其中一种情况,它是静态的,不变化的。因此,卓有成效不能接受越来越的修饰。句中卓有成效越来越用在一起,产生了表意上的矛盾。
可以把卓有成效改为有成效有成效是一种动态的、可以根据被描写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法,如比较有成效”“小有成效”“非常有成效等,因此有成效可以和越来越搭配。而卓有成效和这里说的比较有成效”“小有成效”“非常有成效等都只是有成效这种情况中的一个点,都是静态的,不能和越来越搭配。
【另按】
《现代汉语词典》对卓有成效的释义不够严谨。《现汉》释文为:成绩、效果显著。这个释文在结构上与卓有成效不一致。从内部构词上看,卓有成效是由具有动词性的卓有支配成效,表现为动宾结构(或称支配结构),而《现汉》释文却是把成绩、效果作为主语,显著则是其谓语,表现为主谓结构。这在词典释义上是不周密的。《现汉》对卓有成效的释义太随意,难以让使用者对这个词语建立起准确的理解。
编辑:马皖雪

1140#
 楼主| 发表于 2021-8-29 23:52: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83
盛行 shèngxíng 当令 dānglìng
2021829日《广州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处暑后秋分前,最紧要是润燥还是祛湿?》。文中写道:秋季前3个节气是湿气盛行之时,后3个节气才是燥气当令。句中的盛行当令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盛行盛行的意思是广泛流行。盛行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人做的事,如年轻人盛行学习英语。句中盛行的使用对象是湿气,但湿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人做的事,盛行不能适用。
再看当令当令的意思是适合时令。当令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各种蔬菜、食品等,同时要求使用对象有正面性。句中当令的使用对象是燥气,但燥气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食品,同时燥气又是一种影响人体健康的自然现象,不具有正面性,因此当令不能适用。
可以把盛行改为弥漫”“充斥之类的词。弥漫充斥都可表示事物布满于某一空间的意思,同时其使用对象要求具有负面性,用来形容湿气是合适的。可以把当令改为登场之类的词,登场原意为演员登上舞台,引申后可表示人或事物出现,同时引申义带有一定的负面性,用来形容燥气也是合适的。
编辑:马皖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