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21#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9:3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63)

做法 zuòfă


2021年8月9日《周口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寻访关帝庙古建筑之美,延续周口历史精髓》。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从建筑形制、做法上看,周口关帝庙都与清代的官式建筑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地方风格。”句中的“做法”一词使用有误。

“做法”的意思是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做法”的使用对象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处理事情,如“简单粗暴的做法不能解决问题”,二是用于物品,如“狗不理包子看似简单,却有特殊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后一个意思的“做法”虽然指的是物品制作,但这个物品通常限于小件,如食品、工艺品等。句中的“做法”,其使用对象是“周口关帝庙”,这虽然是一个物品,但是一种建筑物,有一定的规模,“做法”不能适用。

句中说的是“周口关帝庙”的建筑方法,可以把“做法”改为“建筑工艺”。“建筑工艺”和“建筑形制”并列,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周口关帝庙”的特点,适用于这个句子的语境。



编辑:王奕

1122#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9:37: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64)

发育 fāyù


(一)

2021年4月9日《天津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记忆中的宝坻工笔画》。文中写道:“我们宝坻的用力方向是中国工笔重彩画。作为当时县业余美术创作组中年纪较小的一位,我经历了其发育成长的半个历程。”这段文字中的“发育”一词使用有误。

“发育”指的是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发育”的使用对象一般都需要是生物体,主要是人和动物。这段文字中的“发育”,其使用对象是代词“其”,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这个“其”所指代的是这篇文章题目中的“宝坻工笔画”。但是“宝坻工笔画”没有生物属性,不属于生物体,“发育”不能适用。

可以把“发育”改为“发展”。“发展”意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宝坻工笔画”正是这样的事物,因此把“发育”改为“发展”是合适的。

(二)

2021年8月10日《四川日报》第5版刊登报道《摸清四川石窟家底》。文中有一句话写道:“陡峻的边坡岩体,常常发育有各种裂隙,渐渐将岩体切割成块状。”这个句子中的“发育”一词使用有误。

“发育”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生物体,除此以外,“发育”在使用中还要注意的是,它的使用对象要求是具有正面性的事物。句中“发育”的使用对象是“边坡岩体”上的“各种裂隙”,一方面,这是一种没有生命征象的事物,另一方面,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文章说的是对石窟的保护,而“各种裂隙”对于塑造于“边坡岩体”上的石窟会产生很严重的破坏作用,因此在这个语境中它是具有负面性的事物。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发育”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发育”改为“产生”。“产生”指的是从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在这个句子中就是指从“边坡岩体”这个已有的事物中生出“各种裂隙”这个新的事物,因此“产生”的使用是合适的。“产生”的使用对象较为广泛,可以是正面性的,也可以是负面性的。



编辑:王奕

1123#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3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65)


作品 zuòpĭn


2021年8月11日《光明日报》第2版刊登文章《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编辑的《新青年》杂志,成为当时年轻人争相阅读的作品。”这个句子中的“作品”一词使用有误。

“作品”指的是作家、艺术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句中的“作品”指“《新青年》杂志”,但“杂志”是一种刊登各种文章并定期出版的印刷品,它可以是发表“作品”的载体,但它本身不是“作品”。“作品”在句中作“《新青年》杂志”的上位语,但两者在逻辑上不存在包容关系,因此“作品”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应该把“作品”改为“刊物”。“刊物”指的是定期出版的印刷品,它作为句中“《新青年》杂志”的上位语,可以包容“《新青年》杂志”,因此“刊物”这个词是合适使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经常能够看到类似这样的说法:如父母说“儿子是我们的作品”,人们赞扬某厨师烧出的一桌菜说“这是你最好的作品”,甚至刊物编辑也可以说“这本刊物是我们精心培育的作品”。但这些话中“作品”的使用都是一种借词用法,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但它们不能构成“作品”的一个词义。



编辑:王奕

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67)


内在 nèizài


(一)

2021年8月12日《新民晚报》第7版刊登报道《这幢优秀历史建筑里遍布“拦路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这样一幢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大楼,为什么内在却‘伤痕累累’?”这个句子中的“内在”一词使用有误。

“内在”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事物自身原本就存在的,跟“外在”相对,如“内在规律”。二是指存在于内心的,不表露于外的,如“感情内在而丰富”。这两个意思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使用对象都要求是抽象事物。句中的“内在”,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指的是“大楼”里面所存在的各种乱搭建的设施和乱堆放的物件,但它们都是具象性的事物,“内在”不能适用。

可以把“内在”改为“内部”。“内部”有一个意思指事物的里面,这个意思契合句中需要。

(二)

2020年6月10日《光明日报》第6版刊登文章《彰显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文中有句话写道:“敦煌文化并不只是一件件具体的文献和文物,而是一种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它内在于历史上敦煌民众的一切活动之中,并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基本生存模式。”句中的“内在”一词使用有误。

“内在”按其两个词义,可以分为名词和形容词两种,但它不是动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或者补语。句中的“内在”带上了一个介词结构“于历史上敦煌民众的一切活动之中”作其补语,这是把“内在”这个词当作动词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内在”改为“存在”。“存在”表示事物处于某个时间上或空间上的位置,用在这个句子中即是表示“敦煌文化”处于“历史上敦煌民众的一切活动”这个空间位置上,契合句中语境。而“存在”的词性是动词,可以带宾语或补语,切合句中需要。



编辑:王奕

1125#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1:50: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69)


仰望 yăngwàng


2021年8月13日《新民晚报》第19版刊登文章《北京夜行》。文中写道:“几天后,我这辈子唯一的一次走进八宝山灵堂。仰望李季遗容。”这句话中的“仰望”一词使用有误。

“仰望”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抬头向上看,如“仰望星空”;二是指敬仰而有所期望,如“仰望老师指点”。“仰望”的这两个意思,都是动词,表示行为主体的一种行动,区别在于前者的行动是具象化的,而后者的“仰望”则是抽象化的。在现代汉语的实际使用中,“仰望”的第二个意思已很少使用,较普遍的用法是第一个意思,句中用的正是这个意思。但是,当“仰望”这样用的时候,要求其行为主体表现出抬头的姿态,而句中描写的情景是在“灵堂”看逝者“李季”的“遗容”,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告别逝者时,对其遗体的安排总是让其平躺着,告别者在看其“遗容”时的姿势应该是低着头,而不可能是抬着头。因此,“仰望”的使用是不合现实情景的,在句中自然是不合适使用的。

可以把“仰望”改为“瞻仰”。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人们在与逝者告别时,在看其“遗容”时应该是低着头,但不能把“仰望”改为“俯视”,“俯视”虽然准确地描述了人们在观看“遗容”时的身体姿态,但是会产生对逝者很不尊重的意思,因此用在与逝者告别的仪式上是很不适合的。而“瞻仰”的意思是怀着敬意观看,至于行为主体在观看的时候是抬着头还是低着头,或者平视,则不在“瞻仰”的词义考虑中,因此这个词适用于这个句子的语境。

“瞻仰”和“仰望”,虽然都有词素“仰”,但这个词素在“瞻仰”和“仰望”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瞻仰”中,“仰”表示敬慕,佩服,观看的意思则由“瞻”来表示;而在“仰望”中,“仰”表示抬起头。

另外,引语是一个单句,而不是两个句子,因此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编辑:王奕

1126#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3:4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0)

归还 guīhuán

(一)

  2021年8月16日《广州日报》第11版刊登报道《丈夫车祸去世妻子重伤,婆婆独吞百万赔款获刑》。这篇报道说的是,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年轻的黄某失去了生命,他的母亲和妻子、女儿三人获得事故责任者和保险公司支付的两笔赔偿款,她们对这两笔赔偿款都享有权力,而它们都由黄某的母亲(即黄某妻子的婆婆)收取了。报道在介绍了这个情况后写道:“婆婆收到赔偿款后并没有把本属于儿媳和孙女的部分归还给她们。”这句话中的“归还”一词使用有误。
  “归还”的意思是把钱或物还给原来的拥有者。“归还”在使用中有一个前提条件,它的指向对象,即钱或者物本来就在拥有者手里,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到了拥有者手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者把钱或者物再交回给原来的拥有者,使其再度成为拥有者,才可使用“归还”。句中“归还”的指向对象是“赔偿款”中“本属于儿媳和孙女的部分”,但这个“部分”并未有过为“儿媳和孙女”所拥有的情况,也就是说,她们对这个“部分”虽然在法律上具有拥有者的身份,但事实上并未成为拥有者。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主体“婆婆”把这个“部分”交给“儿媳和孙女”,使用“归还”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归还”改为“交付”。“交付”的意思是交给,用到句中即是指“婆婆”把“赔偿款”中“本属于儿媳和孙女的部分”交给“儿媳和孙女”,符合表达需要。
(二)
  2021年7月28日《北京晚报》第10版刊登报道《老人家中水管爆裂,物业抢修争分夺秒》。这篇报道讲述了物业公司帮助一位独居老人修理好了家中爆裂水管的事情。文中写道:“当天下午,老人的家人登门致谢,说什么也要归还水管配件的费用,张志强婉拒了居民的好意,‘处理好群众的急、难、险事,是我们的工作要求,物业责无旁贷。’”句中的“归还”使用有误。
  “归还”在使用中要求其指向对象曾经由原拥有者拥有,行为主体把指向对象还给原拥有者,而在这一行为发生前,行为主体对指向对象处于一种占有状态,即把本不属于自己所有的钱或物留置在自己手里。在这个句子中,“归还”的指向对象是“水管配件的费用”,但这笔“费用”产生于修理水管这一活动中,这是一种商务活动。对于这笔在商务活动产生的“费用”,行为主体“老人的家人”并没有占有,而是愿意付出的(句中物业公司方面的“张志强”拒收相关“费用”,但这并不改变其修理水管的商务活动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归还”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归还”改为“支付”。“支付”指的是在商务活动中为购买商品或服务按交易双方合意付出相关款项,这个意思适用于这个句子。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商品购买方向商品供应方付出货币,使用“支付”是合适的,其间商品供应方向商品购买方供应商品和商品购买方向商品供应方付出款项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不能把在这个时间差中商品购买方对相关款项的暂时拥有称为占有对方款项,也就不能把付出行为称为“归还”。进一步说,假设句中“老人的家人”不愿意付出“水管配件的费用”而物业公司一定要收,在经过一些曲折,经历了很长时间后,如果“老人的家人”最终必须向对方交出规定款项,仍然只能用“支付”而不能用“归还”。
编辑:何晓琴

1127#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13:51: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1)
礼让 lĭràng
2021年8月4日《北京日报》第6版刊登一篇报道,文章的标题是“不礼让斑马线将被罚款记分”。文中又写道:“为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交管部门以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对影响通行秩序和文明交通形象的突出违法行为加大管理整治力度。”这个标题和这句引文中的“礼让”都存在使用错误。
“礼让”意为有礼貌地谦让。“礼让”作为一个动词,它的指向对象通常都要求是人,如“礼让他人”。这两个句子中“礼让”后跟着的都是“斑马线”,但“斑马线”只是“礼让”这个行为发生的地点,而不是“礼让”的指向对象。实际上,“礼让”的指向对象应该是“行人”,但这两个句子都苟省了“行人”而用“斑马线”替代了它,这是不合适的,这造成了作为动词的“礼让”和它的宾语不能搭配的问题。
一般地说,标题“不礼让斑马线将被罚款记分”可以改为“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将被罚款记分”。文中引语中的“礼让斑马线”也宜改为“斑马线上礼让行人”。
需要说明的是,从文中引语可以看出,所谓“礼让斑马线”的说法出自政府的“交管部门”,当政府部门的文件这样说的时候,要求其属地出版的报纸改变这一说法,在汉语使用环境的现实情况下有一定难度。因此,政府文件用语规范是很重要的。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的说法虽然做到了规范,但文字过多,作为一项政府部门推行的活动,用语不简洁会影响到它的效果。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可以把“礼让斑马线”改为“斑马线礼让”。但要注意的是,如原文标题上的“不礼让斑马线”不能改为“不斑马线礼让”,而是应该改为“斑马线不礼让”。
编辑:何晓琴

1128#
 楼主| 发表于 2021-8-19 10:08: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2)
扩充 kuòchōng
(一)
2021年8月18日《南方都市报》第2版刊登文章《为树办“身份证”,为砍树立规矩》。文中有句话写道:“在新规范中,大树保护范围将有所扩充。”这句话中的“扩充”一词使用有误。
“扩充”的意思是增加内容使充实。“扩充”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和相关的内容有关,如“扩充兵力”“扩充人员”。句中“扩充”的使用对象是“范围”,但“范围”不是有关内容的概念,而是指周围的界限,“扩充”不能适用。
可以把“扩充”改为“扩大”。“扩大”的意思是采取相关措施使范围、规模等比原来的大,在这个句子中是适用的。
(二)
2020年1月21日《北京日报》第13版刊登报道《王劲松:演戏就该将灵魂与记忆和盘托出》。文中有句话写道:“来到北京这个文化中心,视野扩充至广阔的平台,这里人才济济,学习、请教、磨合中,他日行千里。”句中的“扩充”一词使用有误。
“扩充”所描写的行为,是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增加内容使这个范围变得比原来充实,但范围作为一个框架,它本身没有变化。句中“扩充”的使用对象是“视野”,在原来的“视野”中是没有“广阔的平台”这个内容的,经过“扩充”这个行为而有了,但这使“视野”的范围比原来大了,也就是说“视野”的范围跟原来相比出现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扩充”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扩充”改为“扩大”。
编辑:何晓琴

1129#
 楼主| 发表于 2021-8-19 11:35: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3)
光芒 guāngmáng 作壁上观 zuòbìshàngguān
2021年8月18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和一座城的缘分》。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人都是眷恋故土的,抵达一座新的城市,那地方再美、再光芒、再包罗万象、再底蕴厚重,因为缺乏主人翁意识,只是过客,疏离感是难免的。如此只作壁上观的心态,实在难以倾情投入。”这段文字中的“光芒”和“作壁上观”两个词语存在使用上的问题。
先看“光芒”。“光芒”指的是发光的物体向四面发出的强烈的光线。“光芒”是一个名词,在使用中一般不能直接作谓语。句中的“光芒”接受了副词“再”的修饰,做了“那地方”的谓语,这不合“光芒”作为一个名词的使用要求。
在这段文字中,一共有4个由副词“最”和其他词语组成的短语,做了作为主语的“那地方”的谓语,其中“再美”是副词和形容词的组合,“再包罗万象”是副词和动宾结构的组合,“再底蕴厚重”是副词和主谓结构的组合,它们的使用都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不管是形容词还是动宾短语或是主谓短语,它们都具有描写事物的功能,可以接受副词“再”的修饰,也能做“那地方”的谓语。但是“光芒”作为一个名词,只是对一个事物的命名,它本身不具备对这个事物的描写功能,因此不能接受副词“再”的修饰,通常情况下也不能做另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的谓语。
再看“作壁上观”。“作壁上观”有一个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赵国的巨鹿,楚将项羽领兵出战,而其他受命驰援的诸侯将领慑于秦兵的威势,都只是在自己军营的壁垒里观战而不敢出阵。后世用“作壁上观”表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作壁上观”在使用中对使用场景有一个要求,使用对象所面对的必须是对方遇到困难,需要其出手帮助的情景,如“见到老人在马路上摔跤,是伸手相扶还是作壁上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上引文字中说的是一个人对“那地方”因为有“疏离感”而“难以倾情投入”,但“那地方”并不是处在困难之中,不需要这个人的帮助,在这样的场景中,“作壁上观”不能适用。
对“光芒”的修改,关键在于要把它改为具有描写性的短语,如改为“有光芒”“光芒四射”。前者是一个动宾短语,后者是一个主谓短语,它们都具有了描写性质,可以接受副词“再”的修饰,也能够做“那地方”的谓语。对“作壁上观”,可以把它连同前面的副词“只”改为“只有走马观花”之类的话语。其实,就这段文字来说,前面的“缺乏主人翁意识”“只是过客”“疏离感是难免的”等话语,已经把一个人对“那地方”的感情淡薄说得很多了,后面的“作壁上观”并没有增加新的信息,因此删去“作壁上观”,即把“如此只作壁上观的心态”改为“如此心态”也是可以的,并不损害语意的表达。
编辑:何晓琴

1130#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59: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74)

放大 fàngdà

(一)
2021年8月20日《文汇报》第5版刊登报道《一栋楼加梯,怎么“叫得动”地铁线来协商》。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南三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放大的却是整个街区老百姓的信心。”句中的“放大”一词使用不妥。
“放大”的意思是使图像、声音、功能等比原来扩大,提高,增强。“放大”的指向对象通常是图像、声音、功能等,如“放大图纸”“放大音量”“放大范围”。句中“放大”的指向对象是“信心”,但“信心”通常不以大或者小来作衡量,因此“放大”在句中不合适使用。
可以把“放大”改为“提高”“提振”或“增强”之类的词。“提高”“提振”都有往上提的意思,“增强”则表示增进、加强的意思,它们都能够和“信心”搭配,只是在表达上有细微的差别。
(二)
2021年6月20日《新民晚报》第5版刊登报道《保守派上台,伊核协议有新变数?》。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美国的长期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放大了伊朗经济的困难。”句中的“放大”一词使用不妥。
“放大”还有这样一个意味:在对其指向对象所发生的作用上,有部分被“放大”所支配的事物看上去出现了往大的方向的变化,但实际上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比原来看上去大了,比如现实生活中放大镜就有这样的作用。因此,使用“放大”需要注意到它的这个意味。句中的“放大”,其指向对象是“困难”。“困难”可以用大小来衡量,因此“放大……困难”这样的说法在搭配上能够成立,但它意味着“困难”并没有变化,只是看上去大了,所以现实中“困难被放大了”的说法,说的是“困难”并没有言说者所说那么严重的意思。但是,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说的是在出现了“美国的长期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这个情况后,“伊朗经济的困难”确实比原来严重了,在这种情境之下,“放大”的使用就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放大”改为“加大”。“加大”的意思是使数量或程度增加,行为主体在完成“加大”这个行动后,其指向对象确实起了变化,这个意思适用于这个句子。
编辑:何晓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