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17:14: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32)


亦步亦趋 yìbù-yìqū


2021年7月9日《光明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雨中的田野》。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一根竹竿插在秧田里,竹竿上束着捆秧的棕榈叶或稻草,拔秧的妇女围绕竹竿左右开弓,亦步亦趋。”这个句子中的“亦步亦趋”使用有误。

“亦步亦趋”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别人走得慢也跟着走得慢(“步”意为走得慢),别人走得快也跟着走得快(“趋”意为走得快)。通常用来比喻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而事事追随或模仿别人。“亦步亦趋”含有贬义,因此其使用对象在社会评价中通常具有负面性,作者对其也怀有负面评价。

句中说的是农业劳动中“拔秧”的场景,在集体劳动中,虽然是多名劳动者一起从事这一活动,但就每个拔秧者来说,从事这项活动时并不需要每个人跟随前面的人,而是可以在各自的秧垄上单独从事,手脚快的人可以超前,因此“亦步亦趋”的使用是不合事实的。而“拔秧”也可以是个体劳动(在现实的汉语使用环境中,在农业生产大包干以后,这已成为常见情景),这就更不存在“亦步亦趋”的基本条件了。句中说的实际上是行为主体“拔秧的妇女”随着“拔秧”的进展而逐渐向前移动身体,“亦步亦趋”的词义与此不合。

当然,按照句中给出的特定情景,也许作者指的是行为主体“拔秧的妇女”以“竹竿”为目标而“亦步亦趋”。但是,从句中的描写可以看出,“插在秧田里”的这根“竹竿”是为提供“捆秧的棕榈叶或稻草”而设,那么,从常理来说,它应该是跟随拔秧者而移动,也就是说只可能“竹竿”对人“亦步亦趋”而不应该是人对“竹竿”“亦步亦趋”。因此,如果作者说的确实是这种情景,“亦步亦趋”的使用也是不准确的。

另外,从引语所出全文来看,文章描写的是农村田野的劳作,作者对其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那么,对句中的行为主体“拔秧的妇女”自然也是持正面肯定的态度,但由于“亦步亦趋”含有贬义,使用这个成语和作者的这种情感是不能合拍的。

可以把“亦步亦趋”改为“挪移前行”之类的话语。随着“拔秧”的进展,行为主体要逐渐往前移动身体,但这种移动的速度不会很快,因此,使用“挪移前行”来描写“拔秧”这种活动中行为主体的运动状态是合适的。



编辑:王奕

109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2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1093#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28: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964

一家之言 yījiāzhīyán

202151日《湖南日报》第13版刊登报道《“潇湘明珠”焕新彩》。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宋家洲公园具体如何建,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听专家怎么说,听百姓怎么讲。’永州市城投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优化施工图纸,更好满足市民期待。”这段文字引述的“永州市城投集团主要负责人”的话中,“一家之言”的使用有误。
“一家之言”本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现在更多地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通常用于自我评价,有自谦的意思,如“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句中的“一家之言”并不是一种自我评价,也没有自谦的意思,表示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意思,“一家之言”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一家之言”改为“一个人说了算”之类的话语。从文中的情景来看,再结合汉语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形,能够“一个人说了算”的,通常都是担任官职的人员,因此还可以在“一个人说了算”的前面加上“领导”,以与句中的“专家”“百姓”相对,这样表达效果更好。


编辑:王奕
109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15:05:13 | 只看该作者
每日一怼(1035)
粗犷 cūguǎng
  2021年7月11日《羊城晚报》第5版刊登文章《在红色经典中塑造出饱满的女性文学形象》。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在这种平实的写作中,很多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塑造就没有那么细腻了,尤其是人物心理的描绘,不再花很多笔墨去处理人物的小心思,女性人物形象相对来说也就比较粗犷。”句中的“粗犷”一词使用有误。
  “粗犷”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不受拘束,豪爽,二是指粗野。这两个意思通常都用于形容人的日常表现或性格等,但后一个意思含有贬义,如“粗犷蛮横”,前一个意思在情感色彩上通常表现为中性,在某些场合有一定的褒义,如“他办事粗犷,不计较小节”。句中的“粗犷”用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这是“粗犷”的引申用法,本来是可以的,但作者并不是在说“女性人物形象”具有豪爽或者粗野的特点,而是说“作家”对它们的塑造比较马虎,不够细致,“粗犷”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粗犷”改为“粗糙”。“粗糙”有一个词义是指工作草率马虎,不认真不细致,这个意思用于句中是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句话中是在表达对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一种批评性评价,但在文学评价中,“粗犷”可以说是作品的一种风格表现,并不构成对其批评,因此在这个句子中不合作者表达需要,而“粗糙”则构成一种对使用对象的批评,符合作者表达需要。
编辑:何晓琴

1095#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8:4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39)
长期 chángqī 耳濡目染ĕrrú-mùrǎn
2021年7月15日《长江日报》第10版刊登报道《青海小伙武汉卖拉面绽放出彩人生》。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当年,父亲韩哈山把家里的牛羊卖了,凑了5000元带着韩索力么乃来汉投奔做拉面的远房亲戚。韩索力么乃成年后,父亲同意他学做拉面。和、捣、揉、抟、摔、拉,白练飞舞,银丝出锅,经过长期耳濡目染,韩索力么乃不到一个月就上手了。”这段话中的“长期”和“耳濡目染”这两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长期”。“长期”的意思是长时期,长时间。“长期”是一个时间概念,但是它的长度不具备规定性,是比较模糊的,一般来说只能按人们习惯认为的长度来确定是否“长期”。但即便如此,“长期”所指的时间长度,按人们习惯的认知,通常都在一年以上、文中说的是“韩索力么乃”学会制作“拉面”,文中说“不到一个月就上手了”。从常理来说,“拉面”作为一种食品,学会制作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做到“上手”是可以的,但把“不到一个月”称为“长期”,不符合人们对“长期”的通常理解,“长期”的使用不合适。

再看“耳濡目染”。“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其影响。“耳濡目染”说的是事物对人的影响,对于行为主体来说,这种影响应该是在不经意之间产生的,如果行为主体有心学习,“耳濡目染”就不能使用。文中说的是行为主体“韩索力么乃”学习制作“拉面”的事情,这对“韩索力么乃”来说是一种专门的学习,“耳濡目染”的使用不合事实,因此不合使用。
“长期”修饰“耳濡目染”,本来是合适的,事物对人的影响确实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才能产生,这个过程在一年以上也是常见的。但是由于“耳濡目染”的使用不合适,“长期”也就不能使用了。因此,“长期”可以删去,而“耳濡目染”则可改为“勤学苦练”之类的短语。“韩索力么乃”学习制作“拉面”是学习一门技术,“勤学苦练”适用于形容学习技术的需要。
编辑:何晓琴

109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8:45: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已贴网站
每日一怼(1038)
死者 sĭzhĕ
2021年7月15日《新京报》第2版刊登文章《女子居家办公被害,为何可被认定工伤?》。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工伤’。而死者和人社局就是对这一法条的理解发生了分歧。”这段文字中的“死者”一词使用有误。

“死者”的意思是死去的人。一个人死去以后,他包括身体运动、思维活动等在内的所有活动也就停止了。句中的“死者”和“人社局”双方“对这一法条的理解发生了分歧”,但“人社局”作为一个运作中的机构,可以产生“理解”并和他人产生“分歧”,而“死者”既已死去,不可能产生“理解”的思维活动并和他人产生“分歧”,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说明“死者”这个词用得不合事实。

从引语所出全文可以看出,“对这一法条的理解发生了分歧”的双方应该是“死者”生前的家属和“人社局”,因此应该把“死者”改为“死者家属”。“死者”已逝,但“死者家属”还活着,可以产生“理解”的思维活动并和他人产生“分歧”。因此,改为“死者家属”,既符合文中事实,也合乎事理。
编辑:何晓琴

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12:48:29 | 只看该作者
每日一怼(1041)

反之 fănzhī

2021年7月16日《晋江经济报》第6版刊登报道《老年人如何预防“最后一次骨折”?听听咱厝医生怎么说》。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手术治疗可避免卧床并发症。比如关节置换,患者可在短短几天后就下床站立、行走,即使因体质差不能短时间下床,但术后能在床上翻身、坐起,有利于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排出痰液,避免肺炎、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反之,手术治疗的风险、老年人自身身体承受力较差、手术成功后的生活质量能否保障等问题,也都不可忽视。”这段文字中的“反之”使用有误。

“反之”的意思是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反之”是由动词义素的“反”和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代词“之”合成的一个连词,它通常用于连接两段意思相反的句子或语段,“反之”前先交代一种做法,说明这样做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反之”后则交代与前面内容具有对立性状的另一种做法,即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这段文字中,“反之”前面的内容说的是“手术治疗”的正面效果,按理来说,“反之”后应该说的是不搞“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文中“反之”后说的是“手术治疗”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虽然这与前文也有对立的意思,但“反之”前后说的都是“手术治疗”这同一件事,“反之”不能适用。

应该把“反之”改为“但是”。“但是”也是一个连词,表示语意的转折。文中说的是“手术治疗”这同一件事可能出现的正负两面情况,“但是”(即原文“反之”)前后的内容存在对立状态,语义出现转折,使用“但是”是合适的。
编辑:何晓琴

109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20:55: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42
缱绻 qiănquăn
2021718日《新民晚报》第9版刊登报道《王小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报道中有一句话写道:“2011年,王小鹰的母亲过世,没有缱绻病榻的铺垫,实在突然。句中的缱绻一词使用有误。
缱绻的意思是感情深厚,情意绵绵。缱绻通常用于形容男女之间的恋情,如两情缱绻”“缱绻柔情缱绻在使用中要求使用主体之间存在深厚感情,难舍难分。句中缱绻病榻搭配,但从常理来说,人们对病榻不会怀有情感,而是避之唯恐不及,句中说的是王小鹰的母亲从发病到去世较快,未在病榻上躺倒较长时间,但即使有这种情况的出现,王小鹰的母亲也不大可能对病榻产生深厚情感,因此,缱绻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另外,缱绻是个形容词,在使用中一般不能带宾语,但句中的缱绻带上了宾语病榻,这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缱绻改为缠绵缠绵是个兼类词,作形容词用时指情意深切浓厚,不能排遣,如情思缠绵”“缠绵的箫声;作动词用时指纠缠住,摆脱不开,汉语中有缠绵病榻的习用语,指的就是病人医治长期不见起色,只能被困于病榻,句中用的正是这个意思,因此,改用缠绵是合适的。
编辑:马皖雪

109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1:31: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43
诉讼 sùsòng
2021720日《光明日报》第2版刊登文章《大数据杀熟,毁的是互联网经济的未来》。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法院审理的胡女士诉讼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侵权纠纷案,法庭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这个句子中的“诉讼”一词使用有误。
“诉讼”是一个司法术语,指司法机关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下,按照法定的程序解决案件时所进行的活动。“诉讼”是案件从进入司法程序开始直到解决,即从起诉到判决的整个过程,句中“诉讼”的行为主体是“胡女士”,但在整个“诉讼”活动中,“胡女士”所能够从事的只有向司法机关提起控诉这个行为,其他事宜,如“诉讼”中被告作出抗辩,审理结束后法庭作出判决等,都是其他行为主体能够做的事,“胡女士”单方面不可能完成“诉讼”的整个过程,因此“诉讼”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另外,“诉讼”虽然可以作动词用,但它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诉讼”带上了宾语“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这也是不合适的。
应该把“诉讼”改为“诉”。“诉”在司法上的意思是指向法院陈述案情,可以用于提起诉讼、法庭辩论等多种场合,行为主体“胡女士”从事的正是这种行为,因此使用“诉”是合适的。当然,改为“起诉”也是可以的,但“起诉”只是指行为主体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用于法庭辩论等场合,因此使用“起诉”虽然也能让句子读通,但与作者原意产生了偏差,其准确度差于“诉”。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为“诉讼”标注的词性是动词,但其释文写的是:“司法机关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下,按照法定的程序解决案件时所进行的活动。”这个释义揭示的是“诉讼”的名词义,因此《现汉》对“诉讼”的释义存在不准确的问题。事实上,“诉讼”除了动词义外,在语用实践中确实存在名词义,如“这场诉讼”“挑起诉讼”,这个名词义已经很常用。因此,《现汉》不仅需要修改“诉讼”动词义的释义,使其与动词的词性契合,而且应该增立“诉讼”的名词义并给出符合其名词义的释义。
(本条写作得到高永峰、袁楚鹏两位律师的指教,特此鸣谢。)
编辑:马皖雪

1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20:58: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44
童年 tóngnián
2021721日《光明日报》第16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儿童文学如何应答时代与童年的呼唤。这个标题中的童年一词存在使用错误。
童年的意思是儿童时期,幼年。句中的童年时代并列在一起,共同做了呼唤的定语,形成了时代与童年的呼唤这样一个结构,其中时代童年是名词,呼唤是动词,这种由名词修饰动词的结构要求名词所体现的实体是其所修饰的动词所体现的行为的主体,比如人民的期待,名词人民是动词期待的行为主体。在上引标题中,呼唤有两个行为主体,即时代童年,但是,时代可以产生呼唤的行为,童年却不能产生呼唤的行为,因此童年的使用是不合适的。作者是把童年当作人来理解了,但童年只表示人生的一个时期,没有人的意思,不能和呼唤搭配。
可以把童年改为儿童儿童指的是处于童年期的人,它能够成为呼唤的行为主体,适合于这个标题的语境。
在现代汉语中,根据人的一生的不同年龄期,有各种以为中心语素的称呼,如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其中的少年青年各有两个意思,既可以表示人生与其年龄期适格的某一个时期,也可以表示在相应的某一年龄期的人,其他各个词都只有一个意思,即人生与其年龄期适格的某一个时期,但都没有在相应的某一年龄期的人的意思。
编辑:马皖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