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2:4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3年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课程(2013-11-03 10:50:43)转载▼  
2013年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课程



新闻与传播前沿研究



授课教师:史安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美国宾州大学博士)

  [email protected]



【简介】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和对外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美国宾州大学比较文化和传播学博士(2001)。主要著作有《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布与媒体关系管理》、《国际传播前沿研究》(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身份》(英文)、《全球新闻的流动与反向流动》(英文)、《人类传播理论》(译著)以及中英文论文近百篇。2003年以来作为主讲教授参与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和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培训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外宣干部、政府新闻发言人和国际新闻记者近万人。他还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新闻评论员,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半岛电视台等多家中外媒体上接受采访或发表评论。



关注史老师的微博和博客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和链接:

http://weibo.com/shianbin

http://blog.sina.com.cn/anbinshi



上课时间

11月10日、17日、24日、2014年1月5日(周日)全天授课

上午10点-12点,下午1点-5点半



教学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媒介和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了解和掌握美国新闻、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状况

3.  了解和掌握学术写作和展示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教科书

《国际传播前沿研究》,史安斌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清华新闻传播前沿讲座录(续编)》 史安斌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工具书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约翰·费斯克等编 李彬 译注,新华出版社,2005。



教学参考书

1.《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著 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新闻:政治的幻象》【美】兰斯·班尼特 著,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3.《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著 章艳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

4.《什么在决定新闻》,【美】赫伯特·甘斯 著 石琳/李红涛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美】迈克尔·舒德森 著,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媒体与权力》,【英】詹姆斯·卡伦 著,史安斌/董关鹏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英】格雷姆·伯顿 著,史安斌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评分方法



·课堂出勤(10%):按时到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新闻传播前沿新观察”课堂演讲(30%):每5人组成研究小组(共12个小组),选取一个与大众传媒与文化有关的时新课题,进行多媒体课堂演讲,15-20分钟。

选题示例:“美国总统大选和新媒体”、“好莱坞电影中的汽车文化”、“美国广告中的亚裔(华裔)形象”,等等。

·两篇读书报告(30%):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单中选择两本,结合课上所学的相关理论框架和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评述,每篇读书报告不少于1000字。第一篇于2014年1月5日在课上提交纸版;第二篇于2014年1月13日中午12点前提交纸版给王小骎老师。



·“传媒前沿新观察”小论文(30%):结合课上所学概念和理论框架,选取一个美国大众传媒和文化的相关案例,进行评述和解析,不少于1000字,请于2014年1月13日中午12点前提交纸版给王小骎老师。



课程安排



第一讲:新闻理论、实践与教育的变革: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第二讲:媒介/传播/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径与前沿动态

第三讲:跨界融合: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变局

第四讲:全球新闻传播的新视域与我国对外报道的重新定向

第五讲:跨文化传播:全球公民的媒介素养和沟通能力

第六讲:国家形象与品牌塑造的动态性与竞争性身份/认同的塑造

第七讲:危机传播与媒体执政:历史、现状与前景





“新闻传播前沿新观察”课堂演讲



“新闻传播前沿新观察”的相关网站



Pew Research Journalism Project: http://www.journalism.org/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http://www.cjr.org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http://ajr.newslink.org

Quill Magazine: http://spj.org/quill

Editor and Publisher: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andp/index.jsp

Accuracy in Media: www.aim.org

Fairness and Accuracy in Reporting: http://www.fair.org

Project Censored: www.projectcensored.org

Center for Media and Public Affairs: www.cmpa.com

The Media Institute: www.mediainst.org

Poynter Online: http://www.poynter.or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651ac20101pj7w.html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0:04: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流浪的猫猫9
读大学的目的,并不是挣钱多,也并不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更不是升官发财,尽管可能你有含金量高的学历,可以作为敲门砖。大学的意义是让人作为有独立思考的人。是让不成熟的心灵变得成熟,是让人开阔眼界,让浅薄的人变得厚重,让浮躁的心变得沉稳。(转)

(1)|
轉發(5)
|
評論(2)

34分鐘前來自皮皮时光机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2:4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曹书乐
几位业界导师给人感觉很好,期待将来有更多交流。

@陈昌凤
新闻学界与业界面对面,深度交流。教育部等今年启动#卓越新闻人才计划#,从业界选千人到高校任教,本学期光明网总裁@陆先高
新华网贾奋勇、经济日报张曙红、央视张巍莅临本院;学界选拔教师兼职于媒体,@周庆安
正兼职于央视策划部。愿项目浸润式、双方受益。图中有新华网贾老师与学生教室里隔空交流~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
轉發(23)
|
評論(13)

11月14日16 : 44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46分鐘前
來自小米手机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00:20: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一月 23, 2013 by 洪烨林
走进美国新闻学院—计算新闻学(独家授权)
背景介绍:
这门课最初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属的Tow Center(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为其计算机和新闻双学位的硕士开设,由Jonathan Stray教授。Jonathan Stray不仅是一个专业记者,同时也是一个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家。他的经历包括作为自由撰稿人为《纽约时报》、《外交政策》、《连线》供稿,在香港、柏林、旧金山做记者,以及为Adobe Systems开发并行程序语言等等。目前在为美联社做一个为调查记者开发的开源文件档案分析系统。
课程目标:
该课程以介绍计算机科学中与新闻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为目标,不仅教授怎样用技术辅助个人进行新闻报道,还会教授如何设计相关软件系统,如可以每天提供信息的搜索引擎等。课程重点不在教授算法或者编程,而在于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和设计之上。
本课程的跨度有十四周(本文列出的十一周都是以授课为主,未列出的是以小组讨论为主),会以研讨的形式进行,每周课程的推荐阅读以及计算技术是讨论的基础和重点。
第一周:基础
首先需要思考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交叉点在哪里;计算机技术主要在以下这四个领域对新闻报道有所帮助:以数据推动的报道,故事的展现示方式,信息筛选以及影响跟踪。在这一周,讲授会以数据的概念为主。具体来说,需要学习的是在数据挖掘,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以及视觉化的许多算法中数据是如何呈现的。这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对象矢量化(这句话翻译不确定,因为不是很理解 对象的矢量化),二是对高维空间的可视化。
推荐阅读:
第二周:文本分析
能不能用机器来帮助理解文本呢?这一周,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本分析技术,从字数统计到话题建模,并且还要探讨一些被广泛运用的算法,比如搜索引擎,文档集可视化,判别两篇文章是不是关于同一个故事,怎样发现流行话题。矢量空间文档模型是新闻内容处理算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我们需要运用它来理解每个归类和个人化的系统是怎样运作的。
推荐阅读:
第三周:信息过载以及筛选算法
本周课程首先将通过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筛选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接着以Newsblaster(这是一款由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类似于Google News的新闻聚合系统)为例,来学习如何用纯算法进行筛选。
推荐阅读:
第四周:社交软件和社交筛选
在上一周筛选算法的基础上,这周将要把这个概念带进社交网络中。首先将回顾社交软件这个带有独特活力的交叉领域,运用由Joel Spolsky建议的”架构”这个概念来进行类比以及来思考软件是怎样影响行为的,之后将研究社交媒体以及它们在新闻界中的角色,包括在信息传播和收集以及寻找新闻线索中的作用。
推荐阅读:
第五周:混合筛选,推荐和对话
上两周已经从纯算法以及社交模式两个角度学习了筛选。这周要学习将软件和人结合起来的系统,研究”推荐”系统及其算法,接着将转向线上讨论以及保证“好对话”(这是一个没有单一定义的社交结果)的混合技术。最后,将研究一个利用个人喜好来推动机器学习算法的例子:Google Web search。
推荐阅读:
第六周:视觉化
本周将介绍视觉化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信息的。将了解信息图和视觉化之间的区别,信息探索和呈现的不同。从用户体验,图标设计以及人类视觉系统几个方面来学习设计准则。除此之外,思考一下在新闻中的视觉化,相比于其他领域有什么特别之处?
推荐阅读:
第七周:结构化新闻学和知识展示
新闻是文本、视频、音频的集合还是知识的展示?这周课将从细节入手思考这个问题,并将深入研究知识怎样在电脑上进行呈现。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在新闻工作往往并不合适,所以将更多地关注所谓“数据链接”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以及越来越流行。比如最近Google推出的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但是从非结构化文档中产生这样的数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将研究Reverb算法。
推荐阅读:
第八周: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也被称作链接分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它主要用来描述多样化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它在情报和法律执行领域被广泛运用,但是在新闻领域却很少提及.本周将围绕它的基本技术和算法,来理解一些实际问题.
推荐阅读:
第九周: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当你下载了所有的数据,运行了算法以及完成了分析之后,怎样才能验证你结论的正确?幸运的是,从统计到智能分析,都有以计算不确定性的角度来决定事情真相的传统。
推荐阅读:
第十周:安全,监督和审查
谁在观察人们网络上的行为?在21世纪如何保护你的线人?谁有方法接触这些大众情报?可以随时搜索到所有信息的能力,在实际中以及伦理上对于新闻界意味着什么?在本周的课程上,将探讨谁在观察,怎样观察,以及怎样利用对威胁建模建立安全计划。
推荐阅读:
第十一周:追踪信息流及其影响
信息是如何在网络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当一个故事发表之后会有什么变化?话题在社交网络中是怎样传播的?结合社交网络中的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本周将研究怎样去能追踪在网络中变动的信息。
推荐阅读:
本课表为2013年秋季版本,独家授权翻译,转载请注明。

想要保存喜欢过的文章吗?立即关联或创建无觅帐号

不再提示!










您可能也喜欢:






http://djchina.org/2013/11/23/compjour/
105#
发表于 2013-12-3 23:17: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辜晓进
//@王君超: 差一点儿就说到点儿上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The ability of critical thingking)! //@黄楚新CASS: 这些标准很管用//@今日://@林喦新闻学人: 转发微博

@思想聚焦
美国大学对本科生的12条培养标准。



(426)| 轉發(2401) | 評論(237)
今天 20:5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7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檢舉


106#
发表于 2013-12-23 22:1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宣部教育部召开部校共建现场会 携手培养一流新闻人才

    新华网上海12月20日电 中宣部、教育部20日在上海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做法经验,指导10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签署共建协议,推动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后备人才。

    会议指出,高校新闻学院是新闻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新闻教育是新闻队伍建设的基础,关系新闻事业发展长远。要把部校共建作为战略任务、基础工程,遵循新闻教育规律、遵循新闻人才成长规律,发挥业界学界各自优势,携手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要努力打造合作平台、探索合作形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新闻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新闻事业发展的时代需求,走出一条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

    中宣部副部长吴恒权,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上海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有关高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12/21/c_125894367.htm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3:48: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韦路
全国新传专业学位教指委第三次会议暨首届MJC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北大召开。学位办领导说,专硕培养主要体现产和学,与科硕以研为主相区别。毕业还要以论文形式来写,但主要内容可以是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


  • (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 - 顯示地圖
(2)| 轉發(14) | 評論(6)
今天 10:57來自iPhone客户端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5:1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3-12-25 15:23 编辑

【案例】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
#新闻教育改革的呼唤#@范东升 在大洋彼岸,一场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争论正在火热进行。笔者在暑期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亲身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危机感和在迷茫中探索的氛围。






| 轉發(6) | 評論(3)
59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范东升:新闻教育改革的呼唤2013-11-20 12:18:47作者:范东升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范东升
在大洋彼岸,一场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争论正在火热进行。笔者在暑期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亲身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危机感和在迷茫中探索的氛围。
会上波因特新闻研究所发布了一份《2013新闻教育状况报告》,这份引人注目的报告用十分尖锐的语调呼吁新闻教育的改革。该研究所培训合作部主任 H.Finberg 指出,时间正在耗尽,经济与技术给大学体制所带来的破裂性冲击,比大多数管理者所知晓的来得更快。直到 10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 Facebook和 Twitter,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种变化的方向是难以预见的。他认为新闻教育方方面面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而无力创新者必将落伍。奈特基金会主席顾问Eric Newton毫不客气地批评许多新闻院系面对传媒技术变革反应太过迟缓,主张必须对新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激进的改革。
美国新闻教育界急迫地呼吁改革,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数字化时代骤然降临,变化异常迅速,传统的新闻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陈旧过时,无法应对新闻界不断发生的急剧变化,不能满足培养未来新闻人才的需要。虽然各新闻学院仍在大量招生,但新闻学位的价值在美国已受到质疑:新闻界就业岗位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们值得花费 6位数美元的学费来获取新闻学本科学位吗?
传统的新闻教育体系面临急切的改革压力,因此,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教给谁?从事新闻教育的专家学者们正在对此重新进行一番思考。
由此一系列新闻教育的改革方案浮出水面: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向以学生/用户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建设专业与学术平衡的师资团队;探索教学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医学院模式”(teaching hospital model)、“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大众化网上公开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 ”;融合媒体教学体系;新媒体研发与创业;建立新闻教育学位新系列,等等。
反观中国与美国,新闻教育体系与新闻事业体制之间的差别几乎同样的大。但中国新闻教育与西方同行一样,也存在与业界实际相脱离、课程内容空洞老旧、官僚行政化管理等弊端。
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高校普遍忽视新闻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重学历而轻业绩,重学术而轻专业,片面追求博士比例,而拒传媒界各类优秀人才于校门之外。其后果就是许多新闻学院严重缺乏这两类需求最大的老师:讲授新闻实务等核心课程以及数字新媒体课程方面的师资。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应对传媒变革的挑战,难免将成为一句空话。今年 3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聘任 Steve Coll为这家顶级新闻学院的院长,而这位新任院长只有非名校的本科学历,但在业界却声名卓著,著作等身。此案即为“专业与学术平衡”之特例,且立此存照。
世界传媒变革大势所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亦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走向成功之前,关键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正如美国网络大学 Udacity的CEO Sebastian Thrum所述之“创新者精神”—— 启动,失败 /学习,再尝试和再启动,然后再一切从头来过。
(作者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代院长)

http://www.nfmedia.com/cmzj/cmyj/sysj/201311/t20131118_362350.htm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0:50: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分类:研究 | 发表于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 4:08发表评论
#研究分享#【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1.学科融合,大学需优化内部资源,通过学科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2.媒体融合,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3.科技创新,高校应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4.理解生态,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方式和教育模式也需要变化。via 韦路 《今传媒》2013年第1期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韦 路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 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媒体融合,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 种不同的方式、以30 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 年,也就是Twitter 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
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
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
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
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
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
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
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
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
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
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
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
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
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
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
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
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
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
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
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
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
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
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
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
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
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

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
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
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
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 )和新闻工作者
(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
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
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
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
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
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 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
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
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
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
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
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
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
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
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
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
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
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
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
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
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 的媒介融

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
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
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
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
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
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
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
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
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
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
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新闻。
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
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
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 种不同的方式、以30 种不同的技术形
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
(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
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
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
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
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
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
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 年上半年,浙
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
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
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
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发布
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
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
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
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
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
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
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
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
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
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 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
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
运营的新闻网站(reesenews.org),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
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
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
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
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
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
(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

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
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
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 企业开展了
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
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
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
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
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
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
也不再是原来的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处的媒介环
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不论是新闻传播教学还是研究,都必
须时刻把握不断变换的媒介环境,方能与时俱进。理解媒介
生态的关键是理解我们周围的人,理解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
“受众”的人们。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
生了变化。例如思维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具有更强
的批判能力,不再认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甚至可信
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行为
方式上,Web2.0 的出现使人们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
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发生了
变化。例如,浅层阅读逐渐取代了过去印刷媒体时代的深度
阅读;多任务(multitasking)逐渐取代人们一个时间只做一
件事情,等等。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们,新闻传播教
育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弄清楚现在的人们
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以情感为例,传统的新闻报道不能
掺杂新闻人的任何情感,记者编辑必须冷静客观地报道新闻。
但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
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
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
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
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
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
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
交流。当然,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我们进行决策。但
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
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
有理由不变。

参考文献:
[1] Bradshaw, P. (2007). 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sroom[OL].

http://onlinejournalismblog.com/2007/09/17/a-model-for-the-21st-

century-newsroom-pt1-the-news-diamond/.
[2] Grossman, L..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EB/OL].Time Magazine.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
/article/0,9171,1570810,00.html#ixzz1gWG0CHdA,2006.
[3] Pool, I.. Technologies of freedom[M]. Cambridge, MA:
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 Jenkins, H.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5] Newton, E. Four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rends in
Journalism Education[OL].http://www.Knightfoun-dation.org/blog
-s/knightblog/2010/9/14/journed/.

http://www.looooker.com/archives/7450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18:33: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大新媒体
#研究分享#【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1.一部历史:新闻传播教育史2.两个阶段:新闻教育阶段,新闻与传播(大众传播)教育3.三条分流:新闻学、传播学、社会信息学4.两种理念:理论研究vs专业技能5.多元模式:美“密苏里方法”、英“学徒制”、德“记者学校”、日“社内教育”等http://t.cn/8FSD84q


  • (10)

(8)| 轉發(54) | 評論(7)
今天 17:30來自新浪微博

#研究分享#【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分类:研究
| 发表于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下午 4:07

发表评论


#研究分享#【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1.一部历史:新闻传播教育史;2.两个阶段:新闻教育阶段,新闻与传播(大众传播)教育阶段; 3.三条分流:新闻学、传播学、社会信息学;4.两种理念:理论研究vs专业技能;5.多元模式:美“密苏里方法”、英“学徒制”、德“记者学校”、日“社内教育”等 via 吴信训,《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年06期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

吴 信 训

内容提要  新闻传播教育史上新闻教育与传播教
育之争 , 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究竟应
当如何认识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关系 ? 如何认
识与把握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培养目标及理念的
差异 ? 本文通过梳理与解析了世界新闻传播教育
史的流变 , 期待对上述问题能有所启示。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
年来 , 应如何认识与把握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培
养目标及理念的差异等新闻传播教育中根本性问
题 , 至今仍值得人们高度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
梳理与解析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史的流变、世界新
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等 , 期待对上述问题能
有所启示。
一、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史的流变: 一部历史 , 两个阶段 , 三条分流

(一 ) 一部历史 , 两个阶段: 从新闻教育到新闻与传播教育
迄今为止 , 在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中 , 从历
史与现实来考察 , 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大多
共处在同一个学院或系里 , 而且 , 后起的传播学
教育大多是在前有的新闻学院、系里逐渐展开
的。尽管今天学者都愈来愈清楚意识到新闻学与
传播学的差异 , 但大家还是不约而同 , 或习以为
常地把新闻学、传播学放在同一个学科框架中。
在中国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 , 新闻学、传播学就
共同构成一个一级学科 ———新闻学与传播学。
由此 , 论史的话 , 新闻教育也罢 , 传播教育
也罢 , 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了一部历史 ———新闻传
播教育史 , 但是 , 鉴于两者教育内涵的明显差
异 , 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 我们首先可以划分出两
个阶段 , 即: 新闻教育阶段 , 新闻与传播 (大众传播 )

教育阶段。

(二 ) 第三条分流: 作为新闻与传播教育中的社会信息学
迄止目前 , 论及新闻传播教育史 , 一般人的
印象中 , 如上所述 , 可以包含两个关键词 , 或谓
两个阶段 , 某种意义上 , 也可谓已呈现两种分
流: 新闻学、传播学 , 但是 , 我们不应该忽略 ,
还有一个关键词 , 或谓一条分流: 社会信息学。
人们把当今的人类社会称为信息社会、信息
时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 是 20 世
纪末人类社会发展呈现的一个突出特征。最根
本、最直接的原因 , 就在于信息和信息传播对人
类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已凸现为一个社会形态的
鲜明的特征。

二、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两种理念 ,多元模式
(一 ) 两种理念
如上所述 , 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内涵上存
在的某些差异 , 也必然反映到教育理念与模式上
来。一些不同的见解主要集中在 “理论与实践 ”
(或谓 “理论研究 ”与 “专业技能 ”、“理论与
实务 ”) 的关系上 , 以及 “专业教育 ”与 “通识
教育 ”的关系上。后者是在当今中国整个高等
教育中普遍在探讨的话题 , 前者则在新闻教育与
传播教育中更为突出。如果再细究的话 , 则可以
说主要是在新闻教育中尤显强烈。英国威斯敏斯
特大学大众传播与媒介研究所所长 Colin Sparks
就曾论述到: “新闻教育最明显、最普遍的问题
是 ‘理论 ’和 ‘实践 ’的关系问题。不论这个
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被人们所认识 , 对新闻记者进
行理论教育和对他们进行专业实践培训这两种工
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注定会出现在任何大学中。对
于教师来说这个问题当然十分严峻。在开设新闻
教育系的绝大多数大学 , 老师常分为两种类型:
拥有研究背景的 (通常有博士学位 ) 和拥有专
业背景的 (通常没有博士学位 ) 。这两个群体对
理想的专业文化持有不同的 , 常常是对立的观
点。拥有研究背景的教师倾向于强调一种以科学
为推动力的知识模式 , 然而那些专业背景的教师
则倾向于强调一种以事件为推动力的知识模
式。” [ 14 ]

(二 ) 多元模式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由于国
情的不同 , 办学者主观理念上的差异 , 呈现出多
元的状态。曾有学者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
传播教育模式分为大至三种: 美国模式、西欧模
式、日本模式。 [ 15 ] 也有说当前世界上大概有 4种
模式: 美国模式、法国模式、英国和德国模式、
拉美模式。 [ 16 ] 其实 , 即便在美国一个国家中 , 西
欧的不同国家中 , 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也是多元
的。例如 , 就美国而言 , 也有学者将目前美国新
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分为四种主要模式: 第一
种 , 是与传媒业紧密联系的一些学校; 第二种是

把课程定位于专业方向 , 走的是相对狭窄的教学
模式; 第三种是大多数课程设置趋于在传播学研
究的框架内进行新闻学教育; 第四种是 “新专
业主义 ” (New Professionalism ) 模式。 [ 17 ] 所以 ,
笔者用了 “多元模式 ”这样的断语。

三、结语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虽然迄今已有百年的历
史 , 但与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相比 , 自然也
还显稚嫩。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业中 , 新
闻传播业由于最敏感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波澜 ,
牵动着社会前行的方向 , 也最敏感地承受着与政
治势力与商业势力的博弈 , 或许也是最引人关注
也最引人争议的行业。为新闻传播业培养人才的
新闻传播教育 , 自然或许也更需要人类付出更多
探索的代价、求真的智慧。有些问题一时很难获
得一致的见解也在题中之义。但回顾并眺望世界
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的轨迹 , 可以欣慰的是 ,
世界新闻传播学界的智者们能够不断地反思自
我 , 追求真理 , 在一些重要的 , 或谓根本的问题
上积淀起愈来愈多的共识。

作者: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
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主任、上海
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
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年06期


http://www.looooker.com/archives/759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