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日一怼(1029)
新生 xīnshēng
2021年7月5日《新民晚报》第21版刊登报道《上海老先生数十年传播古诗吟诵》。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彭世强总说,自己退而不休的重要原因,是他还追求着语文教学的新生,特别想让古诗文教学走出一条知识传授和有声阅读双管齐下的新路子。”句中的“新生”一词使用有误。
“新生”的意思是刚出现的,这个意思在使用中通常是作名词的修饰语,表示这个名词的事物的属性,如“新生事物”;还可比喻人或事物走出困境,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如“对犯罪人员判处刑罚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新生机会”“一些濒临失传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申遗活动中获得新生”。句中的“新生”用的是后一个意思。但是,“新生”在这样用的时候,通常要求其使用对象处于严重的困境,如果是事物,要求这个事物处于残缺、零乱等不理想状态甚至失去存在空间。句中的“新生”,其使用对象是“语文教学”,但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学”一直存在,其存在状态并未有萎缩,只是与句中的行为主体“彭世强”的意愿不合,而“彭世强”是希望“语文教学”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出现新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并不符合其要表达的意思。
可以把“新生”改为“创新”。“创新”按照其词性可分为两个意思,作动词用时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如“勇于创新”,作名词用时指创造性、新意。“创新”用到这个句子中是名词的用法,指“语文教学”中的新意,这个意思符合行为主体“彭世强”的表达需要。
这个句子还存在人称代词使用不统一的问题。句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指的是“彭世强”,表明“彭世强总说”后面用的是他的原话,但后文的人称代词又用了第三人称代词“他”,与引用其原话出现了矛盾。要么把“自己”改为“他”,要么把“他”改为“自己”或直接删去,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另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新生”的释义存在疏漏。《现汉》按“新生”的不同词性揭出其两个义项,其中对名词义的释文是:“新生命:获得~。”这个释义过于简单了。实际上,“新生”的名词义是一个比喻义,指人或事物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而对人的自然生命一般不能适用“新生”,如一个重病患者已经被放弃治疗,恰巧来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将其救了过来,这时候一般不说这个人“获得新生”。《现汉》的释义未能对此作出鉴别,这是一个失误。
编辑:王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