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张兴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春季09级新闻评论课程作业

[复制链接]
1071#
发表于 2012-6-14 12:51:20 | 只看该作者
                                     评论29:不要让别人“倒怕难为情”

李警官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开车巡逻,发现一辆轿车正停在应急车道上,后方无警示标志。李警官下车查看,发现车里一对情侣正忘情激吻,未听到警车警报声。据情侣交代,因长途开车犯困,就把车停在应急车道上。情侣被处以200元罚款和记6分的处罚。(5月28日来自大洋网)

我们都知道,当代的年轻人思想、行为都很奔放,这都可以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入侵,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在于当代的年轻人身上能够体现。爱情观、人生观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观念的开放,社会的进步都是我们期望的。但是,笔者认为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凡是都要有一个度的把握。90后00后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大多是由于溺爱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社会上一些非主流、早恋的现象随处可见。
“情难自禁”不能作为为所欲为的借口。该事件中的两位年轻人都是90后,虽然是恋人关系但是有时候“亲密”需要分场合,在应急车道上作出这种不良行为,影响交通顺畅的同时,这两个孩子是否有考虑过自己“脸面”的问题。作为新生代的青年更应当学会理智的处理所有问题,在这里没有发生意外已是万幸,青少年不要以为一时的冲动毁了别人、自己的人生。

男女朋友之间的“暧昧”在当下这个社会已经被默许,不算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放纵自己,适当的注意场合。应急通道玩缠绵,实在不能为我们所接受。就连李警官也说眼前的情景让他很尴尬,反而他“倒怕难为情”。


可见,不要让别人“倒怕难为情”,当下的青年应当检点自己的行为,什么场合做什么事,不要往自己脸上抹黑,更不要给我们国人抹黑。新一代的青年更应当明白肩负的责任,不要被这个淫乱的社会所诱惑,保持自我最为重要。
1072#
发表于 2012-6-14 12:52:02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0:是“陷害”还是“真相”?
河南永城市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李新功涉嫌强奸10余名少女被刑拘。据悉,公安人员在李新功作案时将其抓获,警方在他办公室及车中查到大量安全套、润滑剂、壮阳药等;电脑上查出大量黄色图片、幼女QQ号等。多名受害幼女家属称,受害者可能高达近百人。(5月27日新闻网)
近日,在网上看到的这则消息,一开始还信以为真,觉得这个李新功的行为实在是连“畜生”都不如。作为地方官员居然作出猥亵未成年孩子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愤慨。但仔细琢磨一下在报道中完全是记者的片面之词,没有证据。就算所谓的那些“黄色图片”“安全套”等物证都可以伪造,整篇报道中就没有有利的证据证明李新功的犯罪。也许,那些受害者可以证明,可是报道中没有提到,也许是考虑到受害者隐私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事件疑点重重。官场上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权利地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在愚蠢的人也不会留下把柄,让警方那么容易找到“证据”。在我看来栽赃嫁祸的可能性极大,有网友也指出对事实真相的怀疑。虽然警方已进行调查,事件的真相能不能被揭开,仍然也是一个谜。
官场的黑暗岂是我们能够预想的。对于我们当前的一些官员我们只能说“无能为力”,“人面兽心”才是他们真正的面目,官员之间相互勾结,相互偏袒,为他们“贪污之旅”开道。而那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却被一些奸人所陷害,前途,乃至生命受到威胁。所谓的“邪不胜正”在当今这个社会已完全逆行了。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不久的将来会过上什么样的“好日子”实在令人堪忧,“真假难辨”“好坏难分”“是是非非”我们已被迷失。我们只能“自求多福”,没有谁为谁活着,没有谁为谁服务,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我们自己,只希望在这个大染缸里,无论我们的外表被染成什么颜色,但始终保持着那颗纯洁的心。
1073#
发表于 2012-6-14 12:52:44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1:请不要为官员的腐败找借口
日前,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探讨中国反腐问题。该评论旁征博引,称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腐败,民主也无助于腐败问题解决。并称中国“腐败痛苦感”突出是因为腐败跟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深入人心有关。文章呼吁民间要理解中国的适度腐败,不要举国坠入痛苦的迷茫。(5月30号《环球时报》报道)
毋庸置疑,环球时报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对于“要理解中国的适度腐败”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环球时报的意思是不是要我们纵容官员继续腐败呢,我们还需对于官员腐败的问题给予理解吗,官员拿着纳税人的钱“中饱私囊”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吗,是否我们还需要对那些贪污的官员说一些“你们辛苦了”呢,对于环球时报的“要理解中国的适度腐败”一说,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反响。对于当前官员腐败的现象我们还是应当持续关注,绝不放过任何贪污受贿的官员,他们理应为他们的不道德行为负上法律责任。
“反腐败”市场“持久战。”环球时报的评论称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腐败,国人不要坠入痛苦的迷茫,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腐败现象,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要对我们的国家、人生失去信心。我们的国家还是在严厉的打击腐败分子,我们知道的那些腐败官员落马的消息不断冒出,只是这个过程一直是持续性的,给贪污者“前仆后继”之感。对于当前的贪官总有“抓不完”的感觉,甚至对于所有的官员的态度都扭曲了,对于所有的官员都没有了信任感。
无论哪个行业“潜规则”已经是不公的事实,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经不住金钱、地位的诱惑,总会踏入“灰色空间”,这都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稳住脚步,不要被潜移默化,我们要相信“人间有真爱,人间有真情”,“恶人”总是少数,我们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世界依然明亮。
想要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实在有点难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贪污腐败分子给予严厉的处分,让他们“自食恶果”,吸取教训。

这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大家的参与,相信不久以后贪污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少。



1074#
发表于 2012-6-14 12:53:34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2:学校应以学习教育为重
有位自称屌丝的网友发微博称,长沙理工大学交电费可免费领避孕套。记者调查发现,该校电费缴纳处确实可随便领避孕套,并非交了电费才能拿。收电费的阿姨称,大多学生还很羞涩,在自己开导下才有更多学生敢拿。该校有学生表示,此举有损校园形象。(5月28日来自大江网)
学校派发免费避孕套已随处可见,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偶尔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便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些阿姨就把避孕套丢在饭桌上,说实话这样的情景实在很难为情。对于这种情况同学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有的能够接受,觉得这个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有的同学认为,学校是个严肃的地方,学校主要是以教学为重,随处发放免费避孕套,有损学校形象,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
随着观念的逐渐开放,男女朋友之间发生性行为已成为不公的事实,学校免费发放避孕套实在是不妥,对于大学生同居的状况,难道学校是给予支持、鼓励的态度吗,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要严禁杜绝学生的不良行为,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才是正事,这一行为严重形象了学校的学风问题。
学生的私生活,无需学校来给予“教育”。对于该事件校方指出,这是完全处于对学生的教育考虑。在我看来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种方式太过于“大张旗鼓”。虽然学校还是有必要对当前的大学生做一些性教育,但是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合适的场所。
学校要顾及自身的形象。随处派发免费得避孕套,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羞涩不会接受,那么随处可见避孕套的学校,我们又怎么能相信他们的教育能力呢,质疑学校校风也是有根有据。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性教育要适度。

在笔者看来,这一行为确实不当,学校要是处于对大学生性教育的考虑,方法有很多种。开放一些性教育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总比在学校大肆张扬要能接受的多。


1075#
发表于 2012-6-14 12:54:37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3:到底谁该被歧视
        网友爆料称,江西一所高校食堂贴告示禁止民工在此用餐,有学生在换餐牌的时候问了缘由,对方解释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对此,食堂承认张贴禁令,称民工有专属食堂。(5月29日来自大江网)

众所周知,农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都是农村出身,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在烈日炎炎下辛苦的劳作,为我们创造粮食,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他们息息相关。但是迫于生计,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越来越多,便出现了“农民工”一词。他们虽然没有学识,但是勤劳、善良,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们都靠着自已的一双手来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随着农民工的出现,对于农民工的偏见、歧视之风越来越严重。就近日在某高校发生的这件事来说,就连该校的学生都觉得气愤,可见这个学校的行为实在是很过分。该校贴出通知拒绝农民工在食堂进餐,引起学生的的不满,便在网上发帖,在校学生纷纷转贴引来各界的关注,很多同学表示自己也是来自农村,他们都是农民工的后代。据学生打听,说是因为嫌弃农民工脏,而不允许他们在食堂就餐。

农民工可以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建立起一座座高雅的大楼,我们应该给农民工更多的关爱和尊重。这些农民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酸的故事,他们依然为了生活在大城市闯荡,我们对这群人应当是持关心、同情的态度,而这所学校的行为,明显是对农民工的歧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绝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对于这个群体我们要送去的是情意和温暖,维持社会的和谐安定,平等相处。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基地,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不要忘了要“以身作则”。该校的这一行为,影响了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敢问有谁能够放心将孩子送到这里。

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对于农民工应当多多的重视,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要以别人的出生环境;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低贵贱。人与人之间都应当相互尊重,希望农民工在城市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朝一日能够涌现出大批的成功人士。
1076#
发表于 2012-6-14 12:55:32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4:何为“爱”?
男子欧某因不满女友提出的分手要求,从北京赶赴珠海,欲和女友复合。但后来欧某得知女友已有新男友,遂起杀心。欧某花钱雇请私家侦探,通过跟踪、偷拍,找到平某在珠海的居所。最终,欧某于2月29日在女友居所楼内用菜刀狂砍其30多刀致其死亡。(3月24日广州日报报道)
什么是爱情?爱情是良药还是毒药?通过欧某的事件,让我对爱情心生恐惧,难道这就是爱到“生死相许”的境界吗,这样的爱情有谁敢接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少情侣的誓言,可是又有多少人在爱的道路上一直坚持,实现自己的诺言。在韩剧中,我们常常看到令人“痛彻心扉”“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这些都只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无法拥有这种境界的爱情,通过这种方式对爱情的憧憬、期望的表达。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如今,想要拥有一段“匪石匪席”、“海枯石烂”式的爱情除非有奇迹。
对于当代的部分青年人来说,爱情观已经逐渐呈现出扭曲,甚至变不顾一切”的感动,而是杀死对方的血腥,让爱情烟消云散。在当下还有另外一种爱情观,那就是将所谓的爱情建立的金钱的基础上。也许是现实所迫,也许是虚质的趋势,它太多人执迷不悟。。有的人认为,所谓的真爱就一定要拥有,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大不了鱼死网破。在欧某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让人心有余悸的爱情观,我想没有哪个女生愿意找这样的男朋友吧,他带给我们的不是为爱而“荣心在作祟,导致对真爱亵渎的行为。
砍在女友身上的30余刀,如此变态、凶残的行为,实在让人无法联想两人曾经相爱过,是爱得太深,还是恨得过火的结果,爱情让人变得感性,但是我们也要学会理性的相爱。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两人不再相爱,放手是最好的选择。欧某的爱情太过自私、狭隘,让人不敢接近,让人恐惧。失去理性的爱情,导致欧某今天的极端行为。
毁掉了爱情,毁掉了人生,毁掉了生命,将悲痛留给家人。“百善孝为先”,你的生命不是只属于你自己,怎么可以随意践踏呢。在这一生中我们永远还不清的债,就是父母的爱,这些都是比爱情更为重要的东西,却被欧某无视了。悲剧过后,留下的是双方父母的哭泣声和心碎声。


http://news.163.com/12/0324/04/7TB7CKUJ00014AED.html

1077#
发表于 2012-6-14 12:56:33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5:不要拿“善心”来蒙蔽我们的双眼
红基会称仁爱基金志愿办采购所捐赠物品未见违规,但基金主任未将捐款存入基金会统一帐号属违规终止聘任。红基会自称自己资金监管、业务培训不到位。此前,媒体称“仁爱基金”捐万辆自行车,该批自行车出厂价一百多元,仁爱基金捐赠时却称价值700多元。(6月1日新华网)
无可厚非,近两年的慈善事业为社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这些慈善机构是一个新生的爱心组织,加入这个组织的人大多是一些社会的“新希望”,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帮助那些贫困、残疾的“弱势群体” ,他们为这个社会的贡献也是无法衡量的,这一拯救社会的行为是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的。
随着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行业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另一个商机。不免给那些唯利是图人的人提供了契机,才使得当前的慈善机构中鱼目混珠现象日益严重。频频出现的这些慈善机构打着服务“弱势群体“的旗号,达到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目的。当然,在此我们还是要排除那些真心实意做慈善的人,对于他们的爱心我们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爱心需要的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夸其谈,更不需要“撒谎”来达成。对于红基会的调查结果闭着认为仍然是个“谜”。此前仁爱基金捐的万辆自行车,因其质量问题引起大众的热议。将出厂价为一百多元的自行车在捐赠时说成是价值七百多元,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难道爱心也能夸大吗,对于这一基金会的这一行为只能让我们怀疑建立基金会的最终目的。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无人牟利,不得不让人质疑基金会的“撒谎”行为。
当前太多的慈善基金组织,他们用爱心来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用一时的善举获得大众的好评,其实这些基金会“志不在此”。我们更不能被这些“小便宜”所诱惑,我们要揭开这些带“假面具”的组织,将他们的真面目公之于众,不能给他们在社会上留立足之地。
1078#
发表于 2012-6-14 12:57:26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日前,女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在北京的纪念碑被人用红漆涂上八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记者调查发现,毁坏冰心墓园的是其孙子吴山,矛头对准的则是冰心的儿子吴平。吴平称损毁冰心墓碑是因为父亲抛妻弃子包二奶,并且指责吴平在离婚时没有公平的分割财产。(6月2日中国北京网)
“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巴金曾经这样评价冰心本人及作品。她是家喻户晓的名作家,《繁星》《春水》都是她优秀的代表作,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她一直是我追捧的作家。
然而,近日的一则有关冰心家丑的事件被曝光,其孙子吴山在冰心和她丈夫的纪念碑上用红漆涂上了“教子无妨枉为人”七个大字,对于该事件众说纷纭。
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分赃不均”而引发的一场“恶作剧”,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是事件却牵扯到这位女作家的身上,以至于很多网友将矛头对准冰心,辱没先人,实为不孝子孙。话又说回来,吴山的这一行为无非是为了争夺家产,现在这些人为了钱财什么都不顾,将自己的家丑公之于众,不论这些事情是真是假,吴山都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孝子”。

吴山的哗众取宠的行为,丢进祖宗的脸面,更是理直气壮的做“寄生虫”、“啃老族”,无论是什么理由,估计都是争家产的借口。因为上一代人的富有而滋生了下一代的懒惰,最主要的是思想的懒惰,为了拥有充分的物质依靠而不择手段,乃至不顾及亲情,这是一种病态的思想,然而却在社会上泛滥。

可见,孩子道德教育的缺失.成为啃老族的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过着“皇帝、`公主,”的生活,集家人宠爱于一身,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又以应试教育为主,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大多人都养成了自私且软弱的个性.他们以为接受父母的供养是理所当然,.不管是否成年都依旧保持这种病态思想。

笔者认为,当代青年应当学会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更要懂得孝敬父母,钱财乃身外之物,家人和睦相处才是我们身边最重要的幸事。












1079#
发表于 2012-6-14 12:58:08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7:一根乌木引发的“战争”
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通济镇村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罕见乌木,长达34米,价值数百万。通济镇政府称,吴高亮发现的乌木属于国有财产,并派警察、城管到吴高亮家中,劝说其放弃乌木。2月20日,乌木全部被运到通济镇车站。而政府承诺给吴高亮的奖励没有下文。(6月1日来自新华网)
该事件一出,在网络上引起了阵阵热议,对于“私有”“国有”财产的明确界定众说纷纭。这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财产之争。对于政府“巧取豪夺”式的占有乌木,网友表示极度的不满。“作为屁民。。。我想知道。。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我只知道我家土地国家说了算,我只是居民”,像这样的话语在网络上很多,绝大部分都站在吴亮亮这边,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政府明抢的手段。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是一句空话,这句话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实践。虽然,我们国家确实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法律有明文规定所以才会导致今天的局面,然而,民众不满的就是法规。人民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只能作为一个国家的口号。事实上人民的的权利、地位、自由都受到法规的限制。当然,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的法规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拿法规来做文章。限制“人权”。
所谓的“奖励”又什么时候兑现呢?事件发生已经半年快过去了,当事人吴亮亮至今没有收到所谓的“奖励”,政府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本事件中,吴高亮在开挖乌木前期已经投入了勘探费用,之后请人挖掘又投入部分资金,再加上挖掘过程中造成的花木、农作物的损毁,这些都是实际发生的损失,从公平的角度,受益人政府部门理应给予其合适的补偿。
政府应当为民做好“榜样”,凡是要公平处理,言而有信,更不能失信于民。说好的奖励就应当兑现,民众对于政府强制征走民众发现的财产已经很不满,“奖金”又是迟迟不兑现。政府应当向民众道歉,自我检讨。在2004年户县因为一颗500年树龄的古槐当地一户居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政府出了一块钱将树征走,在当时也引起一阵轰动。在处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上,政府一定要坚持公平原则。
1080#
发表于 2012-6-14 12:58:40 | 只看该作者
                                                      评论38:两分钟的代价
上海高考举行英语考试。14点45分,静安区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大门按时关闭。两分钟后,一名考生赶到门口,被拒绝入场后诧异地问:“不是3点钟考试吗?”老师让考生将准考证翻过来,指出外语考试必须在14点30分进入考场,14点45分禁止进入考场。此时考生妈妈赶到,连声说,因为自行车坏了才来晚了,反复恳求通融一下。遭拒绝后,她三次跪下苦求,其间,考生一度不够冷静,翻越栅栏门企图冲进考场,被考场工作人员劝回。这名王姓考生最终没能参加英语考试.(6月8日《中国教育报》报道)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成为了学生的必进之路。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只为那四十八小时的考验,他们默默的为自己的目标所奋斗着,各自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几十年的高考里,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发生过,比如考生迟到、考生晕倒、考场作弊,形形色色的事情比比皆是。
对于这些事件又是众说纷纭。
今年,因为迟到两分钟一位考生与高考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惋惜,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拒之门外”。虽然客观来说这件事的责任在于考生自己,因为自行车半路故障迟到了两分钟,被拒在考场门外。很多人认为这位考生没有时间观念,他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于说这些话的人我只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换做是你们的子女你们又会作何感想。

不要老拿“无规矩不成方圆”来说事,规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两分钟就毁掉一个孩子的前途,否定了他十几年的付出,作为经历过寒窗苦读高考洗礼的过来人,实在是为考生愤愤不平。因为准考证上的规定,迟到了两分钟就像考生宣布“死刑”,还对学生说“明年再来考”,话虽如此,可是这事件背后对孩子的心理、家长心理造成多大的打击,这位考生的人生就因为这两分钟而前途无果。

中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人性化的管理更是无可厚非的。高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对于迟到的考生应当多一些包容, 而不是一味的拒之门外,断送一个个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的一生。虽说打破这个规则,便会纵容孩子们的时间观念的误区,但是高考是每个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果不是意外,有多少孩子会在这个时刻迟到呢,迟到的往往是少数,而且这背后一定有一些可以原谅的原因。所以,对于迟到的考生我们不要“一棍子打死”,才能体现国家的民主,人间有真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