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61#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21:09: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0)


故旧 gùjiù


   2021年6月7日《长江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毛边书》。文中有句话写道:“兴许是自己观念故旧,在电子化澎湃的今天,还是喜欢对纸质书的开卷摩挲。”这个句子中的“故旧”一词使用有误。

   “故旧”的意思是旧日的朋友,老朋友。句中说的是“观念”过时,跟不上形势变化,“故旧”的词义不合。另外,“故旧”是一个名词,但原句中“观念”之后需要一个形容词对其加以形容,“故旧”出现在“观念”之后,不仅词义不切,而且还有把名词当作形容词用的问题。

  可以把“故旧”改为“陈旧”“老旧”这样的词。这两个词都表示很旧的意思,而且都是形容词,可以和“观念”搭配。


编辑:何晓琴

1062#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12:1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3)

设计 shèjì

    2021年6月9日《南方都市报》第2版刊登文章《影院分区售票,不妨“有加有减”》。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若是‘黄金区域’位置,观影体验效果确实更好,那么,设计相对更高的票价,可能确实符合‘优质优价’的一般市场价值规律。”句中的“设计”一词使用不准确。
    “设计”的意思,可以是定下计谋,如“设计陷害”;可以指在某项工作某个工程开始之前,预先制订方案、规划蓝图等,如“设计规划”。现在“设计”常用的是后一个意思,句中用的也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当“设计”这样用的时候,它的指向对象通常是规划、蓝图、方案等文本类的东西,在语法形式上,“设计”可以支配建筑、工程等事物,但实际上指的仍然是建筑或工程的方案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设计”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地将指向对象创造出来。句中“设计”的指向对象是“票价”,但“票价”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事物,行为主体所要做的工作是从很多的“票价”选项中选择并定下一个或若干个,因此不能用“设计”作为它的支配词。
   可以把“设计”改为“确定”。“确定”的意思是明确肯定下来,它是对已存在的事物实施的动作,适合于句中使用。


编辑:何晓琴

1063#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11:59: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3)
难免nánmiǎn
  2021年6月9日《新民晚报》第17版刊登文章《吴劳和海派翻译家》。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因为与他是翻译编辑同行,所以每逢去上海,总难免抽空约他会晤小坐,聊天的内容,当然少不了多是与翻译有关的事。”句中的“难免”一词使用有误。
  “难免”的意思是不容易避免。“难免”的使用对象,对于行为主体来说是不希望出现而又避免不了的情况,是不如意的事情,就事情的发生来说一般都是行为主体的被动承受。如“人吃五谷,难免生病”,“生病”在社会评价中具有负面性,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件不如意但是又很难避免的事情。在上引这个句子中,“难免”的使用对象是“抽空约他会晤小坐”,这对于行为主体,也就是引语所出本文的作者来说,是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情,从常情来说,也是行为主体的主动选择。因此,“难免”在这个句子中是不合适使用的。
  可以把“难免”改为“会”或“要”。“会”和“要”在这里都是助动词的用法,表示行为主体做某件事出于主动的选择,符合句中语境。
编辑:何晓琴



1064#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12:13: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5)
响应 xiǎngyìng
2021年6月12日《工人日报》第2版刊登报道《医药零售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文中有句话写道:“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同时创造新模式,这个新价值新模式就是如何离消费者更近,如何更高效响应消费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句中的“响应”一词使用不妥。
“响应”指的是用言语和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又表示在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措施部署应对。句中用的是前一个意思,但“响应”在这样用的时候,其指向对象通常应是号召、倡议等具有抽象性的内容。句中“响应”的指向对象是“消费者”,但“消费者”是人,具有具象性,“响应”不能对其产生支配作用,使用不合适。
“响应消费者”的问题是动宾不能搭配,在修改时通常可以考虑改用一个能够支配“消费者”的词,但在这里却不合适,因为这样做容易使改后的语意与作者原意产生距离。可以把“消费者”改为“消费者需求”,这样“响应”的指向对象就是抽象的“需求”,“响应”可以对它产生支配作用。
另按:《现代汉语词典》对“响应”的解释存在义项遗漏。《现汉》为“响应”提供的释义只有一个义项,即“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和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几十年来《现汉》的多个版本一直是这样解释“响应”,没有变化。但是,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国务院早在2005年1月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就提出了“应急响应”的概念,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纳入政府紧急救助机制,并按事件严重程度确立了四级响应机制。这套机制在十多年的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响应机制”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响应”也因此产生了新义。辞书在记录旧有词语新义上会有一定的滞后,这是正常的,但《现汉》在2012年6月和2016年9月出版的第6、第7两个版本中,本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到“响应”这个新产生的词义,却一直付诸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遗漏。
编辑:何晓琴

106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3 18:56: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106)
自觉 zìjué
(一)
2021年6月13日《解放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好吃还是白米粽》。文中有一个句子这样写道:“有一次,她把包粽子的活儿放在屋外做,让周围人自觉参观,我站在边上看她一招一式怎么操弄。”这个句子中的“自觉”一词使用有误。
“自觉”有两个意思,一是自己觉得,如“他自觉病情已有好转”;二是自己有所认识而在行动上能主动适应某种要求,如“小明在学习上一直很自觉”。句中的“自觉”用的是后一个意思。这个意义上的“自觉”,通常修饰某种行为,但对于这种行为通常有一定的要求,或者是明确的号召或倡导,或者是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对行为主体都有外来的一定的约束性。句中的“自觉”,修饰动词“参观”(其实就是观看“她”从事“包粽子的活儿”),但对行为主体“周围人”来说,这个行为既没有来自任何人的号召倡导,也不是风俗习惯,而是“周围人”随意产生的一个行为,没有任何约束力存在。在这种语境下,“自觉”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自觉”改为“自发”或“自由”。“自发”和“自由”这两个词,意思是不一样的,但用来修饰观看他人“包粽子”这种行为的状态比较合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二)
2020年3月9日《解放日报》第7版刊登报道《私人诊所行医者李跃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后来李跃华自觉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有市场,干脆自立门户开诊所验证疗法。”句中的“自觉”使用有误。
“自觉”在这个句子中表示自己知道的意思,相当于自知。但当“自觉”这样用的时候,其使用对象通常是有关自身生命、切身利益等的事宜,如“自知来日无多”“自知大势已去”,句中的“自知”,其使用对象是“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有市场”,对行为主体“李跃华”来说,这是他产生的一个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是对自身某种状况的认知,“自觉”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自觉”改为“觉得”。对于行为主体“李跃华”来说,“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有市场”是他产生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认识,使用“觉得”是合适的。
编辑:何晓琴

106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41: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7
可疑 kĕyí
2021614日《南方都市报》第12版刊登报道《90岁父亲寻子58年,DNA技术助力终团圆》。这篇报道讲述了一起父子失散58年,在公安部门帮助下得以团圆的新闻,报道中有句话写道:“在老人主动到公安部门采集血样后,民警通过DNA比对也找到了一些可疑线索,‘为排查线索,新疆、内蒙、河南都去过,但最终排除了。’”这句话中的“可疑”一词使用有误。
“可疑”的意思是值得怀疑。“可疑”的使用对象,通常是具有负面性的人或事件,比如说某人“可疑”,通常表明该人可能做了坏事或准备要做坏事。句中说的“线索”是从“DNA比对”中发现的有利于帮助“老人”寻找到失散儿子的“线索”,这应该说是好事,是具有正面性的信息,“可疑”不能适用。
可以把“可疑”改为“值得重视”(其后宜加上结构助词“的”)。需要注意的是,改为“疑似”也不是很准确,因为“疑似”同“可疑”一样,其使用对象倾向于负面性事物,如“疑似病例”。
编辑:马皖雪

106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54: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8
荏弱 rĕnruò 作法 zuòfǎ
2021615日《长江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上海滩三个钱庄的不同结局》。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由于恶性通货膨胀等原因,按照1949523日的黄金市价,上海80家钱庄平均每家明账上的合法资本金仅合黄金1.6两,至于存款额,当天80家钱庄全部存款仅折合黄金287.15两。面对如此荏弱的民族资本,共产党采取了支持合法、打击非法、整顿和改造并举的作法。”这段文字中的“荏弱”和“作法”两个词使用不妥。
先看“荏弱”。“荏弱”的使用对象通常应是人,表示人的性格懦弱或身体孱弱。文中的“荏弱”,其使用对象是“民族资本”,这是一个事物,“荏弱”不合使用。
再看“作法”。“作法”现在通常指写文章或绘画的方法,如“小说作法”。文中说的是工作的方法,这个意思因为已经超出了精心文章和绘画的场域,现在通常不写为“作法”。
可以把“荏弱”改为“衰弱”,把“作法”改为“做法”。“衰弱”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身体很差,这个意思与“荏弱”相同,但除此以外“衰弱”还可形容事业衰败,这是“荏弱”没有的意思,而这个意思正合于文中使用。“做法”现在多指办事的方法,它的使用范围比“作法”广得多,合于文中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做法”和“作法”曾经长期被视为一对异形同义词,但近年来这两个词的分工已经渐趋明确,“作法”只用于写文章、绘画等场域,“做法”则可用于除“作法”之外的其他各种场域。让人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从第1版到第7版,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未注意到这种变化,其对“作法”的注释一直是列为两个义项,即“作文的方法”和“做法”。这样的释义未能准确揭示“作法”和“做法”在近年出现的积极变化,这是不应该的。
编辑:马皖雪

1068#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6:22: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106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9:01: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1009
运输 yùnshū
2021616日《山西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迁居记》。文章有一节记述了作者小时候与邻家产生的争吵,而事情的起因是邻家的小女孩偷拿作者家果树上掉下的果子。文中写道:“西墙后那家的大女儿比我小一岁,但比我矮小很多,估计这样的身形更灵巧,更便于躲藏和逃脱,于是,她爬过西墙根,悄悄将我家院子里的梨果,不停地运输回去。”这句话中的“运输”一词使用有误。
“运输”指的是把人或物资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用“运输”的一个条件是行为主体必须利用工具,或车辆船舶,或简单的可移动器械。句中说的是行为主体小女孩到邻家捡拾掉在地上的“梨果”占为己有,在常情之下她是不会使用什么工具的,充其量可能会带上一个小件的装载物品,如篮子、笸箩之类,但这类小物件的功能是盛载物品而不是搬运物品,“运输”的使用不合场景。
可以把“运输”改为“捡拾”“偷拿”之类的词。“捡拾”是一种客观的叙述用语,一般情况下选用这个词比较合适,但作者在行文中有一种对行为主体小女孩厌恶、憎恨的情感,使用“偷拿”也符合文中语境。
另按:《现代汉语词典》对“运输”的释义可以商榷。《现汉》释“运输”为:“用交通工具把人员或物资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释义认为“运输”的指向对象有人员和物资两种,这是可以的,而由此出现的问题是,释文明确,“运输”需要利用交通工具,但是,“交通”一般只能用于人而不能用于物,对人员的“运输”,可以说用的是“交通工具”,但对“移资”的运输,可以用交通工具,但也可以不使用交通工具而使用其他可移动器械,如行为主体用一辆手推车就可以从事近距离的运输。严格地说,即使是长途运输,行为主体所使用的专业的货车、货船等也不能说是“交通工具”。因此,《现汉》为“运输”作出的释义,其中“交通工具”的限定是多余的,使这条释文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问题,应该作出适当的修改。
编辑:马皖雪

107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20:3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997)

以来 yĭlái 开展 kāizhǎn

2021年6月4日《重庆日报》第5版刊登文章《高速公路助推重庆发展迈上“快车道”》。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这些日子以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采访组沿G65(包茂高速)前行,足迹踏遍秀山、南川、酉阳、黔江……”。这个句子中的“以来”和“开展”两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以来”。“以来”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表示过去某时到作者写下引语所出这篇文章的时候。“以来”在使用中一般要求置于某个表示时间的概念之后,如“80年代以来”“新世纪以来”,而说话人所处时间可以是在这个时间概念之外(如今天的人们说“80年代以来”),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概念之内(如今天的人们说“新世纪以来”),而当说话人所处时间在这个时间概念之内的时候,要求这个时间概念有足够的长度。句中的“以来”附着在“这些日子”之后,“这些日子”虽然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但按通常理解在几天之内,缺乏足够的时间长度,“以来”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说得形象一点,“以来”表示的时间方位应该是线性的,因此当说话人所处时间在这个时间概念之内的时候,就要求这个时间概念有一定的时间长度,这样才能表现出线性的特点。如“今年以来”,尽管说话人所处的时间仍在“今年”,但由于“今年”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可以把“今年以来”理解为从“今年”第一天开始到说话人所处时间,表现得出线性特点。而由于“这些日子”表示的时间太短暂,表现不出这个词所要求的线性的特点,导致“以来”不能适用。

再看“开展”。“开展”指活动大规模地展开。“开展”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宾语大多是“活动”“运动”之类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句中的“开展”,其宾语是“‘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这是一项活动的名称,但它在语法形式上是一个动宾式短语,不能直接作“开展”的宾语。

对“以来”的使用错误,可以把“这些日子以来”改为“这些日子里”。“里”也有表示时间的方位词功能,但当它和一个时间概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呈现出的状态是点性或者块面性的,不再是“以来”那样的线性,原句中的问题就解决了。对“开展”的使用错误,可以保留“开展”一词,但需要在“‘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的后面加上“活动”一词,这样“开展”的宾语就成为“‘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活动”,这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可以和“开展”搭配。

另按:《现代汉语词典》对“开展”的释义值得商榷。《现汉》对“开展”的释文是:“①动词。使从小向大发展;使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科学技术交流活动。②动词。从小向大发展:植树造林活动已在全国~起来。∣③形容词。开朗;开豁:思想~。”撇开其中的义项③不论,义项①和②都认为“开展”有“从小向大发展”的意思,区别仅在于一个是使动,一个是自动。这种分析是不准确的,“开展”作为一个动词,它所描写的行为不管是使动还是自动,有一个共同点是很明显的,它们的行为主体都是人,只有人才能从事“开展”这一活动,至于是使动还是自动,是不重要的。“开展”的义项①和②其实是一个义项,可以归并。

这只是“开展”这段释文存在的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原释文①②两个义项都认为“开展”是“从小向大发展”,但除此以外,开展还可以表示从无到有发展的意思,即以《现汉》在其释文中举的三个书证来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已在全国开展起来”,它们都被用来证明“从小向大发展”这个词义,但是,凭什么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和“植树造林活动”在“开展”之前一定处于“小”的状态呢?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它们完全可以在“开展”之前处于“无”的状态,“开展”之后“有”了。因此,如果说“开展”有“从小到大发展”的意思,它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应该是“从无到有发展”。

其实。“开展”的词义并不复杂,对它的释义,说得简单点,就是展开,指活动大规模地进行。《现汉》对“开展”的释义搞得很繁琐,并没有准确揭示出这个词的意思,义项①和②完全可以归并,并且要重写释文。至于义项③,是“开展”的形容词用法,但这个意义多见于早期汉语白话,现在已经很少见,《现汉》不妨忽略。


编辑:王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