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报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50#
发表于 2022-3-26 15:20:03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连续4天采用黑色报头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编前会注意到,自3月22日以来,《新京报》头版除了东航客机坠毁报道外没有其他内容的导读,同时连续4天采用黑色报头。




  3月22日《新京报》头版





  3月23日《新京报》头版





  3月24日《新京报》头版





  3月25日《新京报》头版



其他报纸报道
















来源:编前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BcDzHqZ0tjx_RNOi9gNA


编辑:张铭麟


1049#
发表于 2022-3-25 20:2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第二个黑匣子是否找到的报道尽显诡异

  东航321空难事故发生后,造成空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记录飞行信息的黑匣子变得异常重要。

  黑匣子的规范名称叫飞行记录器。

  此次失事飞机波音737—800装有两个飞行记录器,其中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安装在客舱尾部,记录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

  另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安装在货仓尾部,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即机长、副驾驶、环境和备用通道的声音。

  这两个桔黄色记录器颜色醒目,便于搜寻,且能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耐高温、耐海水浸泡等特性,不易损毁。

  3月23日下午,东航MU5735客机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已被找到,这个黑匣子找到时已经严重破损。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已送到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但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为了尽快找到第二个黑匣子,即飞行数据记录器,救援人员以主要撞击点为中心,扩大搜索半径范围,开展拉网式搜寻,坠机点核心区也由专家进行重点发掘。


  今天上午,即2022年3月25日上午10:15,中国民航报七名记者从广西梧州现场发出报道: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

  这个报道开创了最简洁的报道方式,除了标题《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外,报道的内容只有两个字——真的!


  报道虽然简短,但内容一目了然一字千金,并且报道形式非常规范,编辑、校对、审核一一具名。

  紧接着,三分钟后,即10:18分,稍微详细的内容出来了:本报记者在搜救现场得到确认,两部黑匣子中的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已找到。
此条消息迅速传播。


  但令人感到诡异的是,仅仅半个小时之后,新华社发出否定性消息——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

  两条消息究竟谁真谁假?一时让所有人懵逼。


  懵逼的同时让人感到诡异,为什么?

  一是新华社报道中,新华社记者并不在事发现场,而是从此次事故国家应急指挥部了解得到的讯息。

  二是新华社报道不像中国民航报记者一一署名,报道只有记者二字,无人署名。

  这则报道究竟是哪名记者撰写?他为什么不署名?特别是这样一则带有纠正中国民航报报道的报道应更加翔实,最应该署名为什么没有署名。

  这难免让人感觉诡异的同时,甚至疑窦丛生。

  一个是七名署名记者的现场报道,一个是没有署名记者的非现场报道,你说应该相信谁?

  到了2022年3月25日下午,中国民航报发出郑重致歉,申明关于找到第二个黑匣子的消息失实。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谣言止于智者,信任来自透明。新华社纠错式报道过于随意。

来源:大江白鹭(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RSpsDNujCmYP9q9PiJ4Jg

编辑:张铭麟
1048#
发表于 2022-3-25 15:52: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捂住证件,遵循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

  一名电视媒体记者在航空意外事故现场作直播时看到机组人员证件照,马上提醒摄像“这个不用给特写了”。

  记者这个动作的画面,经二次传播后获得较多点赞“尊重”“好暖”“专业”……

  记者捂住证件,避免当事人身份信息泄露,也避免家属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是遵循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积极体现。

  从这次航空意外事故发生至今,看到很多参与报道的媒体和记者都遵循了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多家网络社交平台更是积极监控,过滤包括谣言在内的各种不良信息。

  记者捂住证件获得更多点赞,一是所在媒体平台传播面广;二是报道时正处于信息空窗期阶段,公众对关键场景的有关报道关注度高;三是以往类似事件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报道,公众并不多见。

  重大灾害、突发事故、极端案件等各类意外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在“时度效”上要求媒体必须要考虑公众知情权与受影响群体权益之间平衡。

  最小伤害原则是判断意外事件中那个阶段、什么内容可以公开传播的依据。借鉴传播学相关理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判断:

  意外事件报道价值=新闻性×知情权/禁忌性

  意外事件中需要禁忌的因素越多,哪怕认为公众对某个环节或内容很感兴趣、觉得很有必要知道,媒体也要掂量是否公开传播,克制行使采访和报道的权利。

  记者捂住证件的动作,看似个人素养,实则是经过媒体职业道德学习和多次专业实战后形成的修养和同理心。

  记者所处于的媒体行业对此早有行为规范可循。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大纲包括《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这个最早在2004年就出现的准则给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定下了规矩:

  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家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报道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
来源:老总签发单(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JkJeTDZo7gvYOqPLsWLog

编辑:张铭麟


1047#
发表于 2022-3-25 15:10: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郑重致歉

  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核实相关事实不严谨,今天上午错误地发出了关于找到第二个黑匣子的失实消息,特向读者郑重致歉!


中国民航报社

2022年3月25日




来源:中国民航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RmEaj-xoiWwsj-aaorbKQ

编辑:张铭麟


1046#
发表于 2022-3-24 21:13: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人物》刊文被指有悖新闻伦理:多位资深媒体人力挺反击

  因刊发《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新锐媒体《每日人物》遭到质疑,有观点认为,第一时间把家属推在幕前挖掘故事,太残忍了。

  特别是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肖一撰写的《“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一文认为,该报道违背了新闻传播伦理,将带来悲伤告知和侵扰伤痛问题。

  随后不久,《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被禁止分享,而就在刚刚,《每日人物》删除了这篇文章。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传媒特训营》,当事方压力巨大。

  实际上,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被质疑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传媒界的不满,不少资深媒体人通过朋友圈或社交媒体公开怒怼,而多名资深媒体人在接受《传媒特训营》访问时也表达了对《每日人物》的声援。

  资深媒体人 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褚朝新
  对于新闻的扼杀,从来没有停止过;外行对于新闻专业的误解和无知,也从来没有消除或者说减轻过,所以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常识,让更多人知道常识接受常识。

  如果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都能根据专业判断去较为自由地采访写作,那就有同题操作的对比,业务水准高低马上可见。

  当下的新闻大环境导致媒体的外部环境非常不好,也加剧了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自我审查,这种现状下,媒体首先需要争取的是自由报道新闻的基本权利,实现新闻发生后媒体从业者能到新闻现场采访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若实现不了,其他的所谓讨论都是苛责,也就很难真正就新闻专业进行讨论。

  资深媒体人中国经营报编委郝成

  对灾难报道的行业共识是:要慎重,但当事人及周边人,绝对是非常重要的采访对象。不管是要呈现“发生了什么”,还是要调查“为什么会发生”,媒体采访几乎难以避开灾难当事人和周围人。

  对成熟的新闻机构,“要慎重”体现为其采编平台的综合业务问题。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方记者会收到后方编辑平台很多提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怎样的,以及一些基本的心理干预知识等,为的是避免二次伤害,同时确保记者沟通、采写的伦理规范。但实际上,后来很多同行回忆,很多遇难者家属、亲友都在主动讲述,心理研究上对此也有解释——巨大的灾难下,人们需要倾诉。那么此时记者要做的,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给予一些恰当的安抚。同时,记者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向倾诉者明示,这是一个记者在采写,采写内容会被刊发。当然,这个“恰当的方式”既考验前方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考验着后方的编辑平台,他们要有高超的能力去做素材选取、措辞修正等编辑工作。

  实际上,过去重大灾难报道中,无论是汶川地震,马航失事,还是黄岛爆炸、天津爆炸这些,机构媒体都没有出现大的伦理问题。但近几年,在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崛起后,机构媒体原有的这一套运行办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在时效上,机构媒体还在走流程,但自媒体和新媒体已经发稿,这就导致这套确保新闻伦理、新闻真实的体系受到很大冲击。

  另一方面,传播环境也在急剧变化。受众不再不仅仅是受众,他们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舆论的营造者。比如很多网友,他们认为一切对灾难当事人的采访都是打扰,并迅速抛出“人血馒头”论,对媒体进行攻击。这实际有点“不要真相,只要情绪,只要想象”了——这些网友简单想象了采访是伤害,却不去了解真相——记者的这个采写是否征得了受访者同意,甚至也完全不了解,有时灾难中的当事人是愿意讲述的,并不存在所谓的伤害。

  这些网友应该是少数,可能他们的学识、经历中,缺乏对媒体运行机制、灾难中心理问题的基本了解,只是习惯于用激烈的攻击,去表达着自己认为的一种善良。而这种言论,往往又会形成一个短时的舆论潮——即对媒体采写的否定,这可能是一个短期无法改变的现状,毕竟,有统计显示网友中,差不多六成人的学历并未超过初中。

  当然,复杂的传播环境,绝不是我们回避新闻伦理问题的借口。但离开了具体业务去谈新闻伦理,则容易被理解为空谈,甚至演化为对抗、争吵。所以,常见的现象是,实务中的采编人员,对某些飘在太空中的伦理之论,感到异常荒诞,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爷爷,听闻刚学会走路的孙子,大谈特谈如何正确地跑步。那么,这个爷爷心情好的时候,会笑而不语,心情差的话,就会抡起棍子一顿揍:你先给爷跑一个,再说话好不好?

  而当下的现实是,一线采编人员,大概率心情并不那么美好。

  所以,这也是一个学界与实务界常见矛盾的放大版本,可能在当前新闻行业这种放大尤其严重一些。但理性的去看,新闻伦理,任何时候都可以谈,从业者任何时候也都应该欢迎大家去谈,但是,要谈到点上,谈到具体实务中去,才有意义。同时,不要轻易把新闻伦理作为一种攻击武器、上纲上线不合时宜地去使用。

  资深媒体人张欧亚

  真正的伤害,是沉冤的亡灵得不到正义的主张!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一个个单元的个体组成的社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情和力量。

  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表现具体人物的命运,才能深深震撼人心,因而才能“伟大”。

  文学作品是这样,历史更是如此,也正是一个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构成上下五千年栩栩如生的历史。脱离了具体的人物,历史就是一张苍白的纸。

  这也正如当下对俄乌战争的关心,它不只是攻城掠地,而是在这过程中伴随着人员的巨大牺牲伤亡,战争中人民的苦难,他们的命运更是我们关心的核心主题。

灾难事件中,逝者的不幸,家属们失去亲人的痛,他们的眼泪与痛苦,和灾难过程,灾难原因等一样,本身就是灾难事件的组成部分。遇难者家属的悲伤,是命运的无常,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共同悲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部分,更是追问事件原因与责任最具道义力量的拷问。

  对逝者的关心与关注,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绝不是能不能采访和报道的问题。对其命运的关心,悲他们所悲,痛他们所痛,是人类悲天悯人的自然的属性与情绪,也是一种抚慰,同时也是抵达真相的一种方式和努力。

  也正像至今仍然失联中的马航,我们当然更关心的是这驾飞机乘客的命运,而不只是这驾飞行器。

  伦理探讨意义在于,避免仿善的干扰,促使记者保持最大程度反思,如何保持善意。

  关注事故、关注灾难,是社会也是记者的天职。告知读者事件的真相,是为了让公众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是为了唤醒良知,使责任者受到惩处,使无辜者得到救助。

  就像过去发生过的许多灾难一样,遭遇不幸的遇难者,不能只是几个冰冷的数字,正是有了关于人的命运的记忆,让我们震撼,从而令我们时刻敲响警钟,让社会永远引以为戒,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这也是追问事件原因与责任最具道义力量的拷问。

  资深媒体人 前《华商报》记者江雪

  媒体环境沦丧若此,没见到有对权力的质疑,反过来,指责媒体倒成了流行和时尚了?

  中共十八大代表 中青报前深度调查部主任 刘万永

  几年前,马航失联后,也有一波骂媒体二次伤害的,后来这些家属希望媒体采访时,已经没记者采访了——禁令来了。某些新传教授喜欢在无菌环境下解剖新闻报道。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张铭麟

1045#
发表于 2022-3-24 20:53: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灾难报道是“吃人血馒头”吗?|新闻实验室25


  本期播客比较特殊,是我对一个热议话题的回应。

  东航MU5735空难发生第二天,《人物》杂志迅速推出的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获得了很多关注,不少人说被这些人物故事深深触动,对这场灾难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但是,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批评者大多以“新闻伦理”为旗号,指责《人物》违反伦理、侵犯隐私、给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吃人血馒头”等。

  那么,媒体做灾难报道真的是“吃人血馒头”吗?或者更具体说,《人物》的这篇报道是不是“吃人血馒头”呢?灾难报道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伦理守则呢?
新闻伦理问题是最容易离地高谈阔论,但又最应该贴地具体分析的。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本期时间线
  02:24 “人血馒头”真不是“利用他人的不幸获利”的意思
  03:25 灾难报道的意义是什么?
  07:36 还原失联/遇难者人生的报道有何意义?
  13:34 能不能采访亲属和朋友?
  18:45 能不能使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
  22:26 总结:理解报道的艰难,鼓励媒体做到更好

  相关链接
  国际记者中心(ICFJ)出品的《灾难和危机报道手册》:www.newslab.org
  《回家》:zqb.cyol.com
  《永不抵达的列车》:zqb.cyol.com
  The Emotional Turn of Journalism: www.tandfonline.com

  与本播客配套的Newsletter订阅
  新闻实验室免费Newsletter订阅:www.getrevue.co
  新闻实验室付费Newsletter(会员计划)订阅:newslab.info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Goin' Home - Yo-Yo Ma, Kathryn Stott, Antonín Dvorák, from 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









来源:新闻实验室
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 ... xNTY3IiwiZCI6MX0%3D

编辑:张铭麟


1044#
发表于 2022-3-23 21:09: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镜头前捂住乘务人员证件”为何广获认同?


  “这个不用给特写了。”3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进行直播,直播中记者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细节,也在网络上引发了相当的正向关注。

  人们不难体察到记者的用意,此时依然是搜救阶段,哪怕是一丝希望人们也不愿放弃。在这个时候露出具体的人员信息,会刺激家属的神经。捂住其实是有意保护家属的情绪,也在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避免泄露之后引发一连串的解读与猜测。

  这个细节,或许也足以引发我们对灾难报道边界的关注。航班坠毁举国震惊,也引发了全民关注,人们在网络上四处搜寻信息,大大小小的媒体也会在能力范围之内提供有效信息。但不能否认的是,关于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采取何种姿态,确实已经引发了网络讨论,“新闻伦理”这个专业词汇,进入了大众化的阅读空间。

  对灾难完全回避,或者不出现任何具体的细节,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灾难报道,既是让公众知情,也是为了共情。社会吸取教训、避免下次事故,情感层面的起点就得是人们具有同情的能力,认识到灾难的可怖。

  比如在此前的报道中,一些乘客的物品其实也被聚焦了。包括钱包、火车票、手写的字迹等等。这些画面,引发了广泛的共情,很快就在社交平台刷屏。这些画面当然也是有一定“刺激性”的,但公共层面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公众需要看到这种真实,哪怕是令人悲戚的。

  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个人信息,不少人则希望保持一份谨慎。当真实的名字与相貌出现在新闻里,这种冲击非同一般。在此时此刻,公众的知情愿望,可能得部分让位于家属的情感接受,新闻报道可能就需要在公共意义和私人权益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有句话叫“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书写,人们总会希望文献更加丰富,有具体的故事;但历史是“无情”的,新闻当事人却是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复杂面貌,就是新闻实操层面的难点所在,很多细小而敏感的尺度,只能反复琢磨。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不妨探讨一些有可行性的边界。

  而比如对具体当事人的报道,信息是否要完全透明,在征得家属同意之前是否要进行一定的信息模糊,社会也不妨更多斟酌。公众对一些报道的反弹,对“捂住证件”细节的支持,也足以说明在这些问题上本身存在着多元的意见。

  在这个议题上社会应该进行更多讨论。悲剧发生,公众一定有强烈的了解愿望;但这种偶发事件,也意味着舆论层面未必有成熟的报道共识。这种共识的形成,正有赖于人们充分的意见交流。

  灾难是令人悲伤的,这个先天的背景,也注定让公共和隐私的边界变得更加敏感。报道操作层面或许会有争议,但大前提还是明确的——严肃。在这个基点之上,相信社会最终能沉淀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案。

来源: 红星评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JOECPL7F2XkDqjmCrw9g

编辑:张铭麟

1043#
发表于 2022-3-23 18:35: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042#
发表于 2022-3-23 16:1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041#
发表于 2022-3-21 19:45: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