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30#
发表于 2019-12-16 13:3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2019117日修订)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第一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正确开展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保持人民情怀,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滋养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严守道德伦理底线,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
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坚持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条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努力到一线、到现场采访核实,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1.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
2.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记者的真名;
3.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导向关,不刊播违背科学精神、伦理道德、生活常识的内容;
4.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5.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导向要求、管理要求。
第四条 发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保持一身正气,接受社会监督。
1.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融合技能,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2.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3.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4.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两分开”的规定,不以新闻报道形式做任何广告性质的宣传,编辑记者不得从事创收等经营性活动。
第五条 坚持改进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等,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特点规律,深刻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善于运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高网上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3.保持思维的敏锐性和开放度,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认真研究传播艺术,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第六条 遵守法律纪律。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1.严格遵守和正确宣传国家各项政治制度和政策,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2.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3.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4.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不渲染凶杀、暴力、色情等;
5.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6.尊重和保护新闻媒体作品版权,反对抄袭、剽窃,抵制严重歪曲文章原意、断章取义等不当摘转行为;
7.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除确有必要的特殊拍摄采访外,新闻采访要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
第七条 对外展示良好形象。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1.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维护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2.生动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着重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3.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4.尊重各国主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样性,报道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优秀民族文化;
5.加强与各国媒体和国际(区域)新闻组织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多做工作。
对本《准则》,中国记协会员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认真组织落实;全国新闻工作者包括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从业人员要自觉执行;各级地方记协、各类专业记协要积极宣传和推动;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199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后历经19944月、19971月、200911月三次修订。准则颁布以来,在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准则从上次修订至今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形势、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准则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117日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来源: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NNFo-KJCIaTNKBLPL2dkA
编辑:宋婷

1029#
发表于 2019-12-15 22:22: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挑战费曼: 为什么科学哲学对科学很重要?

在一个诸如多重宇宙这样无法验证的理论大行其道的时代,与那些认为我们无望为物理现实给出准确定义的人不同,米凯拉·马斯米为科学作了辩护。
受访者 | 米凯拉·马斯米(Michela Massimi)
采访者 | 菲利普·玻尔(Philip Ball)
译  者 | 王培


要想证明科学哲学的作用,如今正当其时。一方面,有些研究弦理论或多重宇宙的科学家——这些理论远非当前技术所能验证——必须为他们的研究作哲学上的辩护,也即是说,这些研究不能依赖传统的假说检验法。另一方面,有些物理学家,比如理查德·费曼和斯蒂芬·霍金都曾公开否认过科学哲学的价值。

但这种价值得到了米凯拉·马斯米温和而又坚定的支持。去年,她荣获了英国皇家科学协会每年颁发的“威尔金斯-伯纳尔-米达瓦奖”(Wilkins-Bernal-Medawar Medal)(译注:该奖项主要颁给为研究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的社会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马斯米发表的获奖演说,为科学和科学哲学的紧密关系作了辩护。她认为,两者都不能只从功利角度来评判其价值,并声称两者应该结成联盟,以更开放的心态来探索物质世界,证明这些科学研究的社会和智识价值。

除了作为科学价值的捍卫者,马斯米还围绕“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进行了研究:如果科学能够反映客观现实,这种反映是如何做到的呢?她在著作中问道:科学研究处理的是单一的、真实的世界概念,还是说,只是简单满足于描述物理现象,而对科学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物质世界不感兴趣。出生于意大利的马斯米,目前是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哲学教授,她属于实在论者阵营,并认为她的观点可以被称为“视角实在论”(perspectival realism),也即是说,尽管科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但科学能够取得进步,而这在哲学领域仍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当马斯米正在为获奖演说做准备时,Quanta杂志采访了她。以下采访做了编辑和删减:

人们经常引用理查德·费曼的名言,他说,科学哲学对于科学家的作用就像鸟类学对于鸟类的作用。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很多著名物理学家认为哲学要么是无用的智力训练,要么就与物理学无关,因为它不能取得进步。这种看法似乎基于一种错误的前提,认为哲学要么必须对科学家有用,要么就完全无用。

但所有事物都有某种程度的价值。我们不会从罗马历史对于古罗马人本身有什么作用的角度去评估罗马历史的智识价值,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考古学和人类学。为什么科学哲学就该不一样呢?

那么,如果科学哲学对于科学本身没有用,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从更大的格局上讲,它有益于整个人类。我们哲学家为科学本身构建叙事,我们仔细审视科学方法和建模行为。我们深入到科学的理论根基和它的概念细节。我们要把这些智力研究活动归功于整个人类,它是我们文化遗产和科学历史的一部分。在宇宙学领域研究贝叶斯(统计)方法的科学哲学家,或者仔细审视高能物理简化模型背后的前提假设的科学哲学家,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或人类学家在创造对人类有价值的知识方面,没有什么区别。

很多科学家在20世纪早期曾经深度参与了哲学讨论,包括爱因斯坦、玻尔、马赫和玻恩。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失去这一传统了吗?

是的,我认为我们失去了思考科学的这种独特方式。科学是我们更广阔的文化历史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观念,而这种观念要追溯到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在20世纪初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建者们都受过哲学方面的训练。当时物理界最艰深的辩论具有鲜明的哲学性质。当爱因斯坦和玻尔就量子力学的完备性进行争论时,实际上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物理实在”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如何定义量子理论中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在量子力学中,即使我们无法同时观测到电子的位置和速度,但我们能认为一个电子处于“真实的”位置和“真实的”速度中吗?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出于诸多理由,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在当代物理学中发现类似的争论了。今天的物理学家没必要在大学读其他学科的书籍,或者在学校受到更广泛的学科训练。大量的科学合作项目导致科学研究更加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整个科学研究的潮流——反映在组织化的科学研究当中,比如,如何激励、评估科学研究,并为其分配研究资金——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科学成果要么被一群专家认定为是有用的,要么就被认定为是完全无用的。

但是与哲学一样,我们需要从事基本的科学研究(也要从事基本的人文研究),因为这是我们文化遗产和科学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一部分。

有种批评认为,科学取得了进步,而哲学仍在处理同样的老问题。科学是否曾经引出过新的哲学问题呢?

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抵制以评价科学进步的方式来评价哲学进步的诱惑。可以说,关于如何评价科学取得的进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是通过科学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真理来评判,还是说,通过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来评判?还是说,通过技术进步来评判?这些问题本身都是未有定论的哲学问题。

在1960年代以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科学进步应该通过理论是否越来越逼近真相、越来越接近于科学研究的终极局限来进行评判,比如,是否更接近于某种能够解释一切事物的统一理论,如果这种理论存在的话。由于托马斯·库恩在1960年代出版了里程碑式的著作(译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一观点部分被另一种观点取代了,后者认为我们应该把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和难题当作评判科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无论是否存在着我们必将面临的科学探索的终极局限。

科学哲学为设定科学成功和进步的标准做出了贡献。作为这一贡献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看法更为精细了,也更具历史敏锐度。

但相反的情况也出现了:科学也为科学哲学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以科学模型为例。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在生物医药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所提出的科学模型数量以几何指数增长,这使得哲学家需要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科学模型的角色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它们与理论和实验证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类似地,科学领域所普遍使用的贝叶斯统计方法使得哲学家回到贝叶斯定理,去揭示它的问题和前景。由于神经科学所取得的进展,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始邀请哲学家来一起构建人类心智工作机制的新理论。

因此,进步的累积是通过共生关系、通过哲学和科学的共同发展、通过两者的进化和相互依赖而实现的。

你说过,在科学观的实在论者和反实在论者之间存在着争论,你能解释一下这一争论吗?

这一争论有着很长的历史,它基本上涉及的是如何从哲学角度来看待科学。科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科学的目标是为我们提供接近于自然的真相,就像实在论所认为的那样?还是说,科学的目标只是为了让能够观察到的现象自圆其说,而不必然要告诉我们真相,就像某些反实在论者所认为的那样?

在天文学历史上,这一区别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行星运动现象可以自圆其说,托勒密提出了本轮和均轮概念(对圆周运动的阐述),但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给现实世界提供真相。当哥白尼的天文学出现后,伽利略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斗争就开始了。但这一斗争的实质是,哥白尼的天文学是否提供了行星运行的真实图景,还是说仅仅是为了让哥白尼的理论自圆其说。

我们也可以就当前科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提出同样的问题。有颜色的夸克是真实存在的吗?它们只是为了让我们已有的量子色动力学中强作用的经验证据能够自圆其说,还是说,希格斯玻色子是真实存在的?暗物质也是真实存在的?

           

你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叫做“视角实在论”,怎么理解?

我把视角实在论视为一种实在论,因为它认为(至少在我的版本中)科学真理的确存在。我们不能满足于只是为了让可观测的现象自圆其说,以及构建理论去迎合证据。然而,它也承认,科学家没有上帝的视角:我们的概念资源、理论方法、方法论和技术设施都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局限。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呢?当然不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科学可以取得进步的这样一种坚定信念呢?当然不是。

关于证据在科学研究中起什么作用,你已经写了一些著作。这是一个争论很激烈的问题,因为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努力推进到了这样一些领域,物理学家几乎没有证据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你认为真正的科学理论即便不采用经验主义方法(比如当前面临的问题)也能得到证实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正如我所提到的,我们的知识具有视角特征,如何在承认这种特征的情况下仍能捍卫实在论,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为假想的新实体(也许是真实存在的,也许不是)搜集、分析和理解证据。这种证据不仅很难在类似宇宙学或粒子物理学中找到,而且我们理解这些证据的工具也通常具有视角的特征。所以,我们如何把这些工具用于“发现真相”,比如说,发现超对称粒子或暗物质,就变得十分关键了。

以超对称研究为例。就这一案例而言,古老的哲学思想——科学家先提出理论假设,推断经验结果,然后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该结果是否得到证实——被证明完全过时了,不足以理解正在发生的真实的科学研究。考虑到粒子对撞机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要验证每一个超对称理论模型,这对实验物理学家来说,既费时间,又很低效。

相反,粒子物理学家已经设计出更有效的策略。目标是排除能量区域,该区域没有证据显示存在着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现象。通过把验证物理上可设想的事物的空间当作客观上可能存在的事物——以及在这一可能性领域中施加更多严格的限制——我们的这种能力可以被当成是一种进步,哪怕经过所有努力,最终没有任何粒子被探测到。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巨大变化不仅意味着理论和证据相互支持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科学进步和实在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就这一案例而言,进步不仅仅意味着发现新的粒子,实际上还意味着,多数时候,能够以置信度很高的方式构建出自然界中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空间,这种进步已经足够了。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公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纠正公众的错误理解,比如说,纳税人的钱是否应该被用于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特别是在这种机器有可能发现不了新的粒子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我们实在论者的信念应该得到重新审视。我个人相信,一个实在论者的观点应该包括我们构建客观上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空间,而不仅仅包括真实存在的事物。这就是视角实在论想要达到的目的。

你是如何开始思考所有这些问题的?

转折发生在1996年的一天,当时我正在罗马大学位于地下室的物理学图书馆浏览布满灰尘的《物理学评论》(Physical Review)。我无意中看到了发表于1935年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所写的著名论文(《量子力学对物理现实的描绘是完备的吗?》,“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这是第一篇讨论现在所谓“量子纠缠”现象的论文)。我被论文首页提到的“物理现实的标准”问题迷住了——如果没有任何方式能干预一个系统,我们就能确定预测物理量的数值,然后,存在着物理现实的元素与这一物理量相对应。我想知道,为什么一篇物理学文章会以似乎是很哲学的方式开始探讨“物理现实”。我想,不管怎么讲,物理现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这一标准能得到证明吗?我记得,随后我又读了尼尔斯·玻尔对EPR论文的回应,他的文章在我脑海中形成了更温和的、基于知识的看法,也即是关于我们如何知道现实世界存在着什么的看法。就在那时,我认定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哲学问题,等待我去探索。

你在皇家科学协会的获奖演说内容是关于科学的价值。你认为哲学能为科学带来什么价值?

价值巨大!显然,从事科学研究,或者证明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更靠谱,或者告诉科学家他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这些都不是哲学家的职责。我怀疑有些轻视哲学家的不良媒体误以为,哲学家应该从事这些工作。但我相信,我们的职责是要向公众普及科学的价值,并确保关于证据扮演的角色、科学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方法论的有效性等问题能够得到恰当地研究。

就此而言,我认为科学哲学履行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责:让普通公众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我认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科学哲学家应该公开谈论科学,纠正普遍的错误观念或无知的判断,而这些观念或判断会进入政治游说和议程,并影响最终的政策制订。科学哲学是我们关于科学的公共叙事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会尽可能地去传播科学对于社会的价值。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BA6eYADV2i7nQIV2ns9Qw



编辑:董莉

1028#
发表于 2019-12-15 22:10: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次修订内容公布


原文标题:7条31款!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公布

导读

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5日向社会公布,准则共7条31款。

据了解,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后历经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三次修订。准则颁布以来,在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准则从上次修订至今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形势、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准则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11月7日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2019年11月7日修订)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第一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正确开展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保持人民情怀,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滋养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严守道德伦理底线,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

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坚持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条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努力到一线、到现场采访核实,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1.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

2.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记者的真名;

3.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导向关,不刊播违背科学精神、伦理道德、生活常识的内容;

4.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5.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导向要求、管理要求。

第四条 发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保持一身正气,接受社会监督。

1.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融合技能,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2.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3.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4.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两分开”的规定,不以新闻报道形式做任何广告性质的宣传,编辑记者不得从事创收等经营性活动。

第五条 坚持改进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等,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特点规律,深刻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善于运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高网上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3.保持思维的敏锐性和开放度,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认真研究传播艺术,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第六条 遵守法律纪律。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1.严格遵守和正确宣传国家各项政治制度和政策,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2.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3.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4.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不渲染凶杀、暴力、色情等;

5.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6.尊重和保护新闻媒体作品版权,反对抄袭、剽窃,抵制严重歪曲文章原意、断章取义等不当摘转行为;

7.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除确有必要的特殊拍摄采访外,新闻采访要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

第七条 对外展示良好形象。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1.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维护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2.生动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着重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3.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4.尊重各国主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样性,报道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优秀民族文化;

5.加强与各国媒体和国际(区域)新闻组织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多做工作。

对本《准则》,中国记协会员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认真组织落实;全国新闻工作者包括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从业人员要自觉执行;各级地方记协、各类专业记协要积极宣传和推动;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v0ly-3bf4LM3lHl9Obz8Q



编辑:董莉

1027#
发表于 2019-12-11 18:54: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调查记者、战地记者、灾难记者的心灵创伤

作者:许诗琦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写吹牛软文的记者很安全,永远不会抑郁,但很可耻!

  这五年来,很多老记者因种种原因离职转行,对媒体来讲是较大的损失。新闻界最珍贵的战地记者、调查记者越来越少了,满屏都是写各种吹水软文的记者。

  关于软文。所谓软文,就是隐蔽地植入客户要求的商业信息的媒介内容。

   软文一般都包含如下要求,不能提及公司或产品负面或不利信息。

   现如今,电商和软文联姻了。

   吹牛杯软文大赛正在火爆进行,靠软文生存,在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原教旨主义者看来,这是门苟且的营生。

   新闻稿这个东西,主要看写的人的态度。

   同一件事,不同的写法给观众的感觉会很不一样。举个最简单容易理解的例子,“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意思就很不同。

   真正做硬新闻的调查记者爬山涉水,写软文的坐在奥迪A6里谈笑风生。

   真正的记者,应更多地做有硬度有锐利锋芒的新闻。

   今天反转新闻和真正优秀报道的稀缺,媒体人的黯然神伤,和优秀调查记者的集体出走,有很大关系。


    中国新闻界媒体寻租形态,软文是一种奇葩存在,以新闻的形式做广告,软文是最早诞生的,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现在似乎已经少人批评,在互联网营销漫天飞扬的时代,写软文文案被鼓吹为一种能力。长期以往写软文被新闻道德律令所禁止,如果你对某个职业媒体人说他是写软文的高手,这等于是在侮辱他,但今天微商统治互联网的时代,写软文的堂而皇之,好像没有什么耻辱感了。

   专写吹牛软文稿件,成为常态,与一线调查记者 、战地记者、灾难新闻记者出现巨大新闻专业主义认知偏差鸿沟。虽然这些人披着媒体外衣,其实他们并不是真记者。


   新闻界避免软文的办法就是让采编部和经营部分离。倘若两个部门分离,采编人员就不能为自己的单位拉广告,不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不可以担任企业公关,不可以参与为企业制作商业广告。

  但如今传媒机构媒体生存都很艰难,机构为了生存也常常安排记者介入软文,很多官办媒体以宣传为导向,专门做宣传稿件,吹水稿件看得人起鸡皮疙瘩。

   媒介红尘中的丰乳肥臀,无法缓解你精神原乡里的片刻焦灼。

   这似乎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赚钱这件事并不可耻,发家致富没什么不好讲的。但是为什么那些真正新闻的圣徒,调查记者、战地记者、灾难新闻记者活得很艰难,他们出生入死,是整个新闻界最后尊严的示范者和庇佑者,却活得艰难,生活潦倒落魄,还会有各种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灵创伤。这公平吗?


   那些真正的调查记者艰难真相寻索,弄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独家,把违法乱纪的腐败官员和奸商各色犯罪嫌疑人曝光出来、送进牢房。为整个社会匡扶正义,却不如吹水写软文的?如果没有这些人,这个社会更多的冤屈和不公,将石沉大海。

   响水爆炸事故,民众看不到伤者状况,听不到现场描述,也没有现场图片,只有新闻发布会上四个当地官员低头的照片,以及官方通报的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调查记者呢,记者去哪里了?

   铁肩担道义,无冕之王、舆论监督英雄。每一次舆情热点事件中,公众呼吁的是媒体调查,真相在哪里?但是他们真正尊敬过调查记者,关心过调查记者的心理创伤吗?没有,没有一丝一毫。

  当某个地方发生灾祸或事故,当普通民众遭受不公或欺压,被搪塞、欺骗、蒙蔽、掩盖、干扰、压制,人们苦苦得不到一个真相。到那个时候,也许才有人会想起调查记者。

  逼仄的生存空间,传播生态很残酷。调查记者、媒体英雄,“无冕之王”,只活在一次次集体回忆里。在这个时代做调查记者,很艰难,很艰难。



  顶着皇冠啃树皮,中国调查记者黄金一代集体尴尬谢幕。

  调查记者要有很强的抗压和抗打击能力,但是这不等于说传媒英雄都是铁打的,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毕竟他们是人,不是神仙。

  在南方传媒书院这个平台,中国前资深调查记者陈安庆老师曾一遍遍为调查记者招魂,这并非虚伪,而是这个社会真的需要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需要各界关怀。如果丢掉追求新闻真相、生产优质内容这个优良传统和新闻人的初心,媒体还是媒体吗?记者还是记者吗?

  记者分这样几种:娱乐记者、体育记者、文化记者、财经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战地记者、调查记者。让人尊敬的,恐怕只有那么一两种了。在所有记者中,要求最高的是调查记者。不但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还要有敏锐的新闻感觉和揭黑面对强权和资本的勇气。

  在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能做到这个行业最顶尖的那一层,那你肯定不会缺钱。很遗憾,在传统媒体,干调查记者的会告诉你,这个说法不成立。曾几何时,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有一群人坚持为民说话,这个群体的名字叫中国调查记者。

    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民国名记者邵飘萍生前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他的一生似乎是为新闻而生,为新闻而活的。

   如今,众多精英媒体人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告别曾经视若生命的新闻业。


   
  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理想与情怀。

    陈安庆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其实他不是惋惜纸媒的倒下,而是忧虑:下一代新闻人能否心有情怀,以家国为己任,为平民写喜悲?

    这是一个无情而苍白的时代,我们曾经相信一切,一切背叛我们。黄永玉说,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

    比如情怀、比如理想、比如美好的人生心愿。
    没有什么能一下子拯救你,也没有什么能一下子打垮你。

    灯火阑珊中,历经千辛万苦,采写一篇特稿,一篇调查性报道,废寝忘食打磨好文本,等待收获一份志同道合的掌声或差强人意的奚落嘘声。有人关心过调查记者、战地记者、灾难新闻记者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卫生吗?

调查记者、战地记者、灾难记者的心灵创伤


导读
1.不被关注的心理创伤
2.鲜为人知的“血”与“泪”
3. 记者不会成为心理创伤的待宰羔羊

“他是把我叫到了现场,就是在那个商家门口,他自己割腕自杀,我看到了血喷溅出来的那一刹那。”


“他把他所有的一些负面情绪或者是一些垃圾倾倒给我,采访结束之后他又给我发短信说,我们今天聊得我觉得不是很适合发表。”


“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压力,而成果很多时候是稍纵即逝的。”


他们曾被采访对象和读者霸凌,因报道而遭好友绝交,深陷信息焦虑而失眠,亲眼目睹他人割腕却无能为力,在办公室惊遇枪击警报……  这是来自一个叫做《声东击西》的语音博客中的内容,这一期讲述的是记者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记者的心理创伤是什么呢?其实在写此篇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模糊的,我不清楚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写稿的过程中,究竟会遇到什么事情,给心理造成怎样的伤害?


曾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记者们,报道“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记者们,以及在世界各个角落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们,有谁能够明白在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给他们留下的心理创伤呢?甚至这也是他们不自知的。

不被关注的心理创伤


矿难 、空难 、路难、海难……每有重特大事故发生,人们除了看到公安、武警和相关部门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外,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无孔不入”的各路记者,他们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第一现场。他们的报道让读者激动、感伤、叹息,但他们因采访灾难和事故而受到的创伤却鲜有人关注……


人们常常称记者为“无冕之王”,这个被虚拟光环笼罩着的职业。被许多人向往和羡慕着。曾经的我也是向往着这个光环的人群中的一员,若是要问一个月之前的我有着什么理想,我一定斩钉截铁的说,我要成为一名敢讲真话的记者,但现在的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定了。


在学校组织的实习经验分享会上,我的直系师姐分享了她作为一位实习记者的经验,她说,“如果你要成为一位记者,那你就要做好承受这个世界有多阴暗的心理准备”在她实习期间,因为采访报道的原因,她曾遭遇到与报道事件有所牵扯的人在半夜打来电话威胁。


她很害怕的去问老师该怎么办,老师无奈的笑了笑,说,习惯就好。听完我也在思考,换做是我,我能接受这个世界的阴暗面吗?我能忍受在半夜打来的威胁电话吗?答案是我不能。


在2000年以前,学者们在研究心理情绪问题时常常将研究主体放在消防员、警察和医生身上,因为在人们的普遍的认知中,消防员、警察和医生是事故的第一回应人,他们是第一个要去处理事故,面对事故的人,所以他们才会有情绪的困扰。这个研究主体里为什么没有记者这个职业呢?


也是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记者就应该像一个机器一样,分得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记者应该是没有感情的。而在2000年“9.11事件”之后,人们才慢慢的注意到记者这个群体其实也在承受着极大的心里压力,他们并不是想象中的铁石心肠,他们只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已。


鲜为人知的“血”与“泪”

2009年1月9日,墨尔本The age报纸接到线索称一名小女孩被人扔下西门大桥的河水中,他们派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犯罪题材记者YZ前往现场。


当YZ抵达现场后,她看着救援人员拼命的抢救受害女孩——小达西,这位还有几天就要迎来5岁生日的女孩,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从58米的高度扔下,最终没能活下来。这起案件也成为维多利亚地区最为残忍的案件之一。记者说,这是她人生最糟糕的一天。



作为经验丰富的犯罪题材记者,YZ在2003年至2013年间目睹了太多血腥画面和令人深感不安的犯罪画面,她曾看过许多尸体的照片,在一处有女性受害者身体部位的垃圾堆呆了数天时间,被墨尔本当地黑帮老大威胁,她受够了“各种死亡和毁灭性事件”,10年间,她报道过墨尔本的黑帮火拼,报道过数十起可怕的谋杀案,去了无数的犯罪现场,和失去至亲的受害者家属交谈,反复接触这些暴力的犯罪事件,对她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013年,YZ选择自愿离职,可尽管她离开了报社,但这些噩梦和心理创伤也仍在持续。



造成YZ离职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在目睹各种恐怖或者灾难事件之后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这样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位记者身上。


常见于记者群体的情绪困扰,除了目睹重大灾难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还有在日复一日的特殊高压下累积的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职业倦怠(burnout)



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创伤事件

   主要指对个体生命构成威胁或造成严重伤害的生活事件或灾难,包括意外事故、癌症、战争、自然灾害等。以往人们对经历创伤事件的认识集中于焦虑、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

    在经历意外的灾难事件后,经历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巨大创伤,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遭受的精神创伤和心理缺失

    战地记者 、调查记者、灾难新闻采访记者 、长期面对精神垃圾宣泄的情感谈心主持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是继发于创伤事件的一类精神障碍,核心症状表现为创伤记忆侵入、躲避创伤相关刺激、认知消极改变、唤醒增强和行为过激。

    PTSD与战争密切相关,经历战争的退伍老兵PTSD患病率为10%~13%。PTSD对个体的工作、家庭、亲密关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损害很大,且持续时间长,其终生患病率为1.3%~12.2%。

   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

   包括与他人关系、新生希望、个人力量、灵性改变和对生活的感激5个维度,称之为寻找益处(finding benefits)、正性心理改变(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nges)、感知获益(perceived benefits)、压力相关性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

   受害记者

   著名文豪兼战地记者海明威,因在战争中饱受精神创伤,失去了理想和生活目标,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心灵空虚,消极苦闷,常常在醉生梦死中消磨日子。之所以迷惘,是因为战争无情地摧毁了很多美好,战后精神和新的生活还没有建立。

《永别了,武器》中迷惘和悲剧的交织。小说中充斥着悲剧与迷茫,不仅充分地反映了战争给那一时期人们情感精神带来的毁灭,同时更是对战争残酷及荒唐的揭示。

   不屈不挠,奋力抗争,用自己个体的力量、顽强的意志、高傲的尊严、甚至生命,去对抗那些注定要带来孤独、失败和死亡的灾难和命运。海明威孤独地去体验现实生活的残酷、苍凉与无奈,无望地挣扎和拼搏。

    酒精成瘾和滥用药物、自暴自弃的痛苦,还有自我怀疑。

  海明威陷入孤独和绝望,也注定了必然的悲剧。最后1961年7月21日在美国爱达荷州用猎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弗洛伊德创伤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主要代表作《精神分析导论》真实地反映了精神分析学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况。他对创伤下了完整的定义:“如果在很短暂的时期内,某个经验使心灵受到极其高度的刺激,致其不能用正常的方法去适应,从而使其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弗洛伊德还描述了创伤病人所共有的病症:定格于某个受创时期,不知如何得到解脱,从而与现在和将来完全失去联系。

    192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代表性著作《超越快乐原则》。对创伤性神经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创伤性神经症是某种不愉快的心灵创伤不断强迫性的重复,即因留存在患者心底的创伤记忆在幻觉中不断浮现而发作。因为创伤经历反反复复地折磨着患者,所以这种发作已经根植于其病态意识中。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重大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它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2019年6月,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发表了一篇报道,他们对2017年“哈维”飓风席卷美国德克萨斯时,报道过此事件的30名新闻工作者进行了采访,在这次采访中,这些新闻工作者被要求回忆他们报道飓风的经历,并需要完成一份PTSD和抑郁症的问卷。


被“哈维”飓风席卷的建筑

在这些问卷中,表现出来的是:


1.90%的人因为报道哈维飓风出现了PTSD症状,而在这其中有20%的受访者达到了PTSD的阈值。93%的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其中40%的人达到抑郁症的阈值。


2.PTSD和抑郁症的表现都与飓风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新闻工作者所出现的症状包括记忆干扰、噩梦缠绕和难以入眠,甚至这些心理病症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3.新闻工作者的主要压力来源是飓风期间持续性的报道,在飓风持续的时间里,无休止的大量工作加重了记者的压力。


4.让他们感到压力的不只是无休止的工作,还有不断需要被重复报道的任务,以及他们在灾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发生了地区性灾难时,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更是活生生的生命。



汶川地震时的现场记者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在地震发生后的172天后,汕头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展了一场研讨会,在研讨会结束后的聚会中,记者们情不自禁的回忆起那十多天炼狱般的采访经历,许多人的眼角泛起泪花,新京报记者吕宗恕就是其中一位。在灾区呆了一个月之后,他在回北京的头两个晚上,连续做噩梦:他在堆满遇难者遗体的空地上走着,突然间,一个死去的人拉住了他的小腿,他在拼命挣扎中吓醒了。第二天晚上,他在梦里看到数不清的遇难者遗体,在梦里他嚎啕大哭,直至哭醒。


几乎每一个从灾区回来的记者,都有过和吕宗恕相似的经历。一些记者梦见各种奇形怪状的妖魔或者鬼脸,向自己飞来;一些记者会梦见自己的至亲——父母、妻子、儿女被压在废墟里,呻吟、呼救,自己却无能为力;有些记者从梦中吓醒,看见身边盖着白被单的妻子,甚至会产生“不好的联想”


一个曾去过中东等地报道过战争的老记者,到了灾区竟崩溃了。他一个劲地念叨着“真惨啊”,一跟人说话就哭,以流泪开始,以嚎啕大哭结束。在灾区待了3天后,全身器官功能紊乱,只得撤回后方。这些记者们都在经历了“5.12地震”灾区报道后患上了创伤性后应激障碍,他们不断地回想起灾区现场的种种画面,承受着极重的心理压力。


也许有一天记者们会忘记自己采访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但是这些事件对记者心理造成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

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


情感劳动是指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这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当我们不愿意或者不喜欢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迫于生活或者工作的压力,我们还是要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去把那件不喜欢的事情做好。


虽然这不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是记者的采访过程是一条长长的战线,在长时间的采访、了解事件原委的过程中,记者们都要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感情。


在报道墨尔本小达西案件之后,记者YZ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去报道涉及儿童死亡的案件,尽管在她的请求下,被转岗至体育部门,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她又一次的被调回了原来的岗位。


YZ处于记者的职业素养,在新闻报道中不得不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因为她在小达西案件中受到的创伤,以及作为犯罪题材记者10年间多次报道犯罪案件遭受巨大心理创伤,她将报社告上法庭,澳大利亚法院判决要求报社向YZ赔偿18万澳元。


据澳大利亚多家媒体报道称,这是澳洲历史上第一起记者因工作患上PSTD状告报社胜诉的案件,在全世界的媒体圈里引发巨大反响。




另外,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长期遭受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情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宣泄。比如采访灾难事件, 记者比一般人了解更多事件背后的原因, 更能接近事实真相, 因而在采写的过程中, 往往会有震惊、哀伤和悲愤的情绪, 并且不自觉地出现强烈的“问责”心理。


而另一方面, 新闻职业的特点又要求他们必须客观冷静地采写、报道。在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中, 情感必须让位于理智。记者的情感长期得不到宣泄和释放, 极可能因为情绪积压而导致精神抑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抑郁症。



职业倦怠(burnout)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在1974 年提出,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前三年激情满怀,五年过后热情消退,十年以后趋于消沉。”这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在从事10年工作后的感受,这就是我们提到的职业倦怠。


新闻记者的职业倦怠从何而来?


1.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


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对于记者来说,手机永远都要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有突发事件要第一个赶往现场,就是在放假的时候,也要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2.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中央电视台曾因清退“新闻临时工”而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原本卯足干劲的记者,突然间被扫地出门,让很多圈内人士倍感心寒。有的电视台将记者分为事业编、台聘、中心聘、部门聘和栏目聘等等,逐级分下来甚至连合同也没有,随时都有被解聘的可能。还有一部分新闻媒体采用末位淘汰制和业绩考核制,而媒体招聘的人员一般素质都较高,不相上下,只要有所懈怠,就有可能被淘汰。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是鼓励上进,激励发展,而现实中多数新闻工作者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动力。

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记者,是全球公认的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近年来,死于调查性采访的记者人数逐年上升,遭受殴打,拘留的记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当记者们为民生问题奔走时,自己却成为弱势群体,在他们看来,记者这份工作不过是暂时填饱肚子的事,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产生职业倦怠。


记者不会成为心理创伤的待宰羔羊

难道记者就没有任何办法来缓解这些心理创伤吗,只能化身成一只只待宰的羔羊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家徐俊冕教授曾在一篇访谈中针对灾区新闻采访提到,对记者而言,心理救援的知识要懂得,在采访中的“移情”也要把握好度。


记者要注意的是,需要同情和理解,但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而不要混淆自己与对象的身份


假如在采访中情感卷入很深,而且触发了强烈的情感记忆,这种记忆越是生动,越是激烈,就越是增加创伤应激得能。如果目睹灾难的场面,或者灾民描述得非常生动,即使当时没有意识到,同样会对内心产生强烈的影响、冲击,造成以后的焦虑恐惧。

有些记者追问受灾群众灾难细节,对群众造成伤害的同时,潜意识中也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有伤害。在一个地方看到的惨象,在另一个地方又看到,创伤是可以累积的。


记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应聚焦于早期的情绪问题。第一步是要审视自己目前的情绪,“我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出现了什么样的生理上的反应?”,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与之相连接的生理反应做一个自我评估。


心理学上有个疗法叫“追悼的过程”,主要对于成人,采取一些仪式,帮助完成对死难者追悼的,写一些东西,表示怀念,也会把悲痛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痛苦得到释放,恢复平衡的可能性就大。


采用哭泣方式缓解情绪是可以的,但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情感用言语表达出来效果会更好。记者也要形成一种网络,互相联系、支持,形成一种团体力量会对心理产生支持。要多思考各种对付困难的方法,思考一些积极的东西。尽快地投入工作有助于平衡记者的情绪。



预防和规避记者心理创伤应该从现在做起, 大连报业集团在全国新闻单位中首开先河, 聘请了由 16 位专家组成的心理顾问团, 常年为集团员工提供职业心理咨询、测评和疏导服务。他们的做法值得鼓励和借鉴: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 记者要有自我调适的意识, 保持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遭受心理障碍, 发生情绪危机时, 可以通过休息、运动、购物等方式来转移心情, 进行自我疏导和排遣, 也可以通过倾诉和交流的方式来排解情绪, 或者直接求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医疗机构。记者还需要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保持对新闻工作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意识。如此, 记者才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态度采写每一篇稿件, 并能够在长期的奔波 劳作中找到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其次, 媒体应该重视记者心理健康问题, 把记者的心理健康纳入职责范围之内。


记者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媒体的声誉, 媒体对记者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投入其实是一种具有长期效益的投资活动, 对媒体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媒体应当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减轻记者心理压力, 如实行科学的考评制度, 增加休息时间, 定期组织员工外出旅游, 或者经常举办一些心理知识的培训、咨询活动或定期进行心理普查, 也可以考虑聘请专职的心理医生。


记者心理健康还有赖于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 (记协) 和各类新闻社团的关心。


中国记协章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关心新闻工作者的工作 条件和身心健康”是记协任务之一。新闻行业组织可以直接向记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 也可以协助和监督媒体, 为缓解记者心理压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此外, 新闻工作还离不开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离不开良好的媒体运作环境。



记者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记者个人家庭幸福,还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和媒体声誉, 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预防记者心理问题、维护记者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新闻记者会被心理创伤击垮吗?新闻记者在心理创伤面前难道只能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吗?当然不是,当选择成为一个记者的时候,也许在他们的心里就做好了承担风雨的准备,“最美的逆行者”不只是消防员、医生、和警察,在他们的中间,也有记者奔赴现场的身姿。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From tomorrow on,I will be a happy man.

Grooming,chopping 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omorrow on,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

Living in a house towards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From tomorrow on,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

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

What the lightening of happiness has told me.

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

Strangers,I will also wish you happy.

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s!

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参考文献:
1.告别不了的5.12:汶川地震一线记者仍难愈心理创伤
2.报道犯罪案件留下心理创伤 女记者状告报社获赔85万元
3.声东击西 聊聊记者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4.试析电视新闻记者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
5.谢敏 记者心理危机的预防和规避





编辑:董莉

4.gif (757.78 KB, 下载次数: 16)

4.gif
1026#
发表于 2019-12-11 18:07: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起底人脸识别黑产链条




记者在卖家QQ远程的协助下,成功把制作好的“眨眼”人像投放在手机和电脑两段。 于伟力 摄



“黑科技”后台操作自动动态人脸识别匹配成功。 于伟力 摄

  法治周末记者 于伟力
  “能过ⅹⅹ动态人脸识别的加我!需要1万单!”
  “ⅹⅹ带过动态人脸识别,100元试件远程操作!1800元出售全套‘黑科技’教程!”
  “打包出售上万张‘高质量料子’,保证质量,通不过不要钱!”
  凌晨两点,在一个名为“APP人脸识别”的500人QQ群里,不少买家和卖家正如火如荼地刷着屏,疯狂寻找“发财致富”的秘诀。有卖家公开吆喝,“可以通过‘黑科技’技术,破解多款APP动态人脸识别,帮助买家完成实名认证。”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获知,如果买家提供APP账号,通过动态人脸识别的单价在20元至50元不等;如果买家要求卖家提供APP账号,过动态人脸识别的单价则在80元至300元不等。除此之外,买家还可以花费1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学费”,让卖家传授“黑科技”技术,自己开辟“赚钱”的门道。
  为了核实真相,法治周末记者花了35元,提供给了卖家某社交APP的账号,不到10分钟,该APP中的动态人脸识别已成功通过。
  “黑科技”破解多款APP动态人脸识别技术
  “这个行业的水很深,价格全凭卖家自己定,有些‘贪婪’的卖家在中间环节倒手了好多轮后,漫天要价,造成市场混乱,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导致一些‘无辜’卖家的‘黑科技’屡遭查封。但是,尽管查得严,需求量还是非常大,主要原因是这中间的利润相当可观。”在圈内做了快一年的卖家陈峰(化名)提到,他老家房子的首付是通过这个“副业”凑齐的。
  陈峰直言,由于买家的需求多样化,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APP,会有不同的“黑科技”破解之术。他举例:有的买家想过社交类APP的人脸识别是为了做引流;有买家想过支付类APP的人脸识别,则是为了获得高等级,提升额度;还有的买家想过泛娱乐类APP的人脸识别,是为了用多个账号,做项目薅羊毛。“目前市场上,买家需求主要集中在过支付类APP的动态人脸识别上。”陈峰自称,他一天可以做400个至500个(动态人脸识别)支付类APP号,一个号的成本在10元左右,但对外的零售价则在45元至100元。他给法治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废号”(通过不了动态人脸识别的情况),一天收入8000元至10000元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赚更多的钱,更多人渴望学到这门‘黑科技’技术。”陈峰除了“卖号”,也会把这门“黑科技”技术,以4000元作为“学费”教给有需求的人。
  经过几番交涉,他透露了用“黑科技”技术,破解某支付类APP动态人脸识别的全操作流程。但在正式操作前,他要求法治周末记者在网上购买“高质量料子”(一手高清静态正面人像大头照、身份证正反面照)、“VR过人脸技术7.0刷机包”和一部“小米4”手机。
  在陈峰的QQ远程协助下,法治周末记者先后通过刷机、下载脸部动画制作工具等流程,顺利制作出了“眨眼”动态人像照。
  对于上述操作,他解释,这是该“黑科技”的魅力所在,后台系统可以自动抓取脚本,读取文件,APP动态人脸识别匹配成功。
  关于上述“黑科技”破解动态人脸识别的操作,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人脸识别的信息存储仍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即数字或特定代码,而随着这些数据价值的提高,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所有带有动态人脸识别的APP,都有‘活体检测’功能,当该功能做得不够严谨时,则会出现系统无法区分真实和伪造数据的漏洞。”
  用户人脸照、身份信息在网上被兜售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破解多款APP的动态人脸识别,一方面要求“黑科技”技术过硬;另一方面则要求“料子”质量达标。群里一位只卖静态人脸照的卖家顾城(化名)解释,圈内普遍称“高质量料子”指的是,一手拿到的高清正面大头照、手持身份证半身照和身份证正反照。
  在顾城提供的多个文档中,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有上万张不同角度的人脸照和身份证信息。“很多卖家出售的‘料子’,经过了反复使用,质量都不行。这种‘料子’导入后,系统在识别时会拦截,通过动态人脸识别的成功几率极低。”
  “市场上卖的‘料子’,价格高低不一。”顾城坦承,他手上大部分“高质量料子”都来自各地移动营业厅。“这种‘料子’价格普遍在100元上下,有的低质量‘料子’价格只要0.1元。但如果买家只是通过静态的人脸识别,一般质量的‘料子’都可以满足。”
  此外,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中还发现,除了有不少像顾城这样兜售用户人脸照、身份证信息的卖家,还有很多卖家在做支付类APP“白号”(没有任何关联的空号)的生意。
  一位长期卖“白号”的卖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白号”的单价均在10元左右,走量多的话,单价可优惠至5元,甚至更低。交易达成后,对方提供了邮箱地址、邮箱密码、支付密码、登陆密码、手机号和接码编码,同时,对方还附上了一个接码网址(把接码编码输入该网址后,可自动接收该手机短信验证码)。按照操作步骤,法治周末记者顺利登录了该支付类APP。
  事实上,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人脸照片公开售卖的乱象从未停止过。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转转”APP上以关键词“人脸数据集”搜索相关信息时,弹出了标价10元的“人脸相关算法训练数据集”商品,内含5000多张不同表情的人脸照片。报道还称,在“快眼”的贴吧里,也有不少销售者正用低价兜售人脸数据。
  人脸识别应用的隐私安全引担忧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应用之一,已被多场景广泛应用。据多家媒体报道: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乘客只需要通过“人脸识别自助值机系统”进行刷脸,无需身份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应的登机手续值机。
  此外,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中也注意到,北京市部分地区的超市、便利店等场所,也均安装了刷脸支付应用。
  有业内人士介绍,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并自动进行检测与追踪等一系列相关技术。
  在外界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达34.5亿元;未来5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还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左右。
  然而,对于人脸识别的落地应用,外界的声音各抒己见。有人认为该技术切实解决了一些生活场景中的不便捷,提高了效率;有人则认为该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巨大,用户的个人隐私无法得到保障。
  不久前,“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是,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收到了来自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一条短信,提示他的动物园年卡如果不进行人脸识别将无法正常使用。郭兵不同意接受人脸识别,在双方未达成一致后,于10月28日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目前,该案已在当地法院正式受理。
  对于人脸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一是人脸识别未经用户许可擅自采集用户人脸数据,并用作商业用途;二是人脸数据被采集后,通常有很长的生态链,商家不仅拥有了用户的人脸数据,还拥有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财务状况等其他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巨大的损害。
  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培训中心专家李刚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外界对人脸识别技术有所抵触,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是智能化认知判断精准度;另一方面是认证和系统安全性。
  “首先,所谓智能化认知判断精准度,更多取决于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本身的技术发展。精准度不高的识别技术,会给人们工作生活的便捷性、准确度造成影响,错误的判断和认证,也会从大安全的角度,影响到技术的使用和应用的推广;其次,认证和系统安全性,对伪造面孔的防伪和识别功能性,及人脸识别技术本身系统后台的安全性,不仅涉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应用,更涉及个人隐私等系统数据的保护。”李刚指出。
  人脸识别应用亟需立法来规范
  事实上,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公众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争论,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年初,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曾提出,需要对人脸识别技术制定相关监管规则,以避免市场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恶性竞争。而脸书、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面临来自立法者和其他人对其隐私做法的强烈反对;6月份,微软更是悄然删除了此前全球最大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
  欧洲方面表示,按照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公司在收集用户包括面部等生物特征数据之前,必须经得个人同意,否则被罚金额可以达其全球收入的4%。
  而由于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人脸识别作出立法,因此,对于人脸识别数据的保护,也主要通过对公民信息和个人隐私的相关保护制度进行。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强调,首先“隐私权”是一项私权利,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起诉到法院,寻求救济;其次,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倘若出现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工商部门(市场监督部门)负责查处。
  9月,针对媒体公开报道和用户曝光的“ZAO”App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
  李刚表示,由于网络信息化发展超前,法律上还存在“真空”,网络安全法出台时间不长,而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在制定过程中。因此,未来网络空间的治理,亟需通过立法来对政府执法、网络服务商、网安产品厂商、网民用户、网络空间行业机构等网络空间角色、标准和秩序进行根本的规范。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邹晓晨也提出建议,企业和用户应谨慎使用、存储涉及人脸和肖像的应用场景。尤其是企业要落实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用户要减少使用各种猎奇类的APP。




编辑:董莉

1025#
发表于 2019-12-9 15:19: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发展科技伦理:从原则到行动

中国伦理在线讯:2019年12月09日《光明日报》 刊发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霄副教授的《发展科技伦理:从原则到行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不久前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会议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目的就是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要抓紧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强化伦理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根据会议精神,发展科技伦理,不仅要明确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更要把这些准则落实在行动中,通过各种制度、机制、监管和审查,构建切实有效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规范科技活动的伦理原则
发展科技伦理,就是把价值、原则、规范带入科技活动,从而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提升科技活动的伦理质量,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不断消解科技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对那些技术发展不成熟、应用后果不明朗的前沿新兴科技,要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进行风险管控。不能仅仅通过经济指标来衡量科技活动的社会效益,尤其警惕“资本逻辑”对科技活动的控制,坚决制止把人类社会当作技术实验场景的极端做法。另一方面,再次明确科技活动的属人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偏执于“科技中立”的价值观念,认为科技虽然也是人的活动,但终究隐含着超越人类的独立发展主题。可问题是,如果我们把科技理解为自然向人类的打开方式,那么很显然,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有选择,而且应当是属人的选择。
尽管科技伦理问题在当代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对这个问题还很陌生,远没有形成对应的概念。据此,不少批评者深表忧虑。在他们看来,高科技多掌握在技术专家、商业领袖、政府管理者等社会精英手中。如果这些人在从事科技活动的时候不考虑伦理问题,那么普通民众就更难意识到专业的科技伦理问题。科技不伦理所带来的恶性后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民众陷入恐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些频繁接触和运用前沿新兴科技的人们中间,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关注科技伦理的人。他们不仅研究科技伦理问题,也热衷于科技伦理实践,并身体力行地推动科技伦理的发展。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大致可以被归结为如下一些伦理原则:
后果应风控。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意味着,科技力量越是强大,它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就越大。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对某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后果不得而知,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消解不良后果,那么,我们就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2018年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是一例。由于存在脱靶效应,新生儿的基因异于常人。因此,这台基因编辑手术对这两个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未来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无法预测,而且后果不可逆。所以,对于那些后果未知且可能造成不可逆结果的前沿新兴科技应用,应当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必要时可明令禁止。
信息应公开。这条准则对那些经常和数据打交道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在智能大数据时代,为了开发更加“懂得”消费者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数据管理的模式建立用户系统。但是,企业在储存、分析和使用消费者私人数据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违规处理数据和利用数据操控用户的隐蔽做法。2018年,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络企业脸书(Facebook)就因把未经用户授权的私人数据提供给第三方使用而受到美国司法部门的立案调查。因此,企业必须确保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知道自己需要同意什么。企业应当向公众发布更多的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更加透明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决策中去。
知识可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民众是通过各种商品和服务间接接触各类科技的。但在他们享用科技产品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往往对产品背后的技术条件及其工作方式不明就里,因而也就无法对产品使用后果做出自己的判断。如今,当我们用网络进行购物或社交时,得到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被算法推荐的。通过相应的算法设计,各种购物和社交软件甚至能左右我们去哪里、遇见谁、买什么,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算法牵着鼻子走。因此,我们需要企业提供易于理解并说明清晰的产品知识和技术信息。只要有足够透明且解释清晰的知识,普通民众在科技伦理问题上自己就能作出决定。
行为可问责。科技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需要被纳入一个清晰的问责体系之中。如果这个问责体系不能建立,我们就既不能对科技活动进行反向的伦理规制,也无法妥善处理科技活动产生的各种后果。2018年3月,在美国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肇事伤人之后,至少有四家责任主体陷入了诉讼纠纷。究竟如何认定传感器制造商、驾驶软件设计商、算法开发商和汽车所有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甚至登上了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实际上,随着大量新兴科技通过产品不断进入社会,类似这样的问责困境今后还会频频出现。如果事先不能建立问责体系,我们实际上是无法善后的。
减少不平等。在理想条件下,没有人会反对科技的作用之一在于平等地造福社会上更多的人。但在现实中,这个理想常常受到各种挑战。我们是否应当设计更加公平的制度,使更多的科技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人?但由谁来承担分配这些科技资源的费用呢?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我们需要考虑那些失业人员的工作问题吗?还是有条件地限制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发展功能型基因编辑技术吗?但那些没有条件购买这项技术产品的人会在出生时就“输在起跑线上”,造成人与人之间“先天的”不平等。显然,如果没有相应的价值准则回应这些问题,任由科技应用野蛮生长,最终必然导致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社会不平等。
建立可行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后果应风控、信息应公开、知识可解释、行为可问责、减少不平等,这些都是科技活动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或称科技伦理原则。当然,科技伦理原则显然不止这些。不仅如此,在特殊的科技领域,这些原则还各有其特定内涵并需要根据价值重要性进行排序。更为关键的是,只有当这些原则转化为具体的科技伦理规范,才可能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这需要科学家、发明家、伦理学家、企业家、监管机构、第三方组织开展专项的跨学科研究,合作建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同时把普通公众纳入更加广泛的科技伦理决策系统。在这个面向行动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以下三方面问题:
协同经济伦理发展科技伦理。在现代社会,科技造福人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活动来安排的。因此,建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就需要统筹考虑经济活动及其伦理问题。实际上,许多当代科技伦理问题,也是经济伦理问题。有些科技伦理问题,其实从根本上说反倒是经济伦理问题。我们实际上需要开发的是一种统筹“科技—经济—伦理”的治理体系。这种治理体系需要融合三个领域的价值结构,并根据侧重不同的层次和环节吸取各自的分析框架。例如在后果分析和责任评价这两个维度上,现代经济伦理学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都是比较成熟的、可以用来讨论科技伦理问题的分析框架。
定向开发专业的科技伦理治理技术。面对更为实证化、标准化、技术化的科技活动,伦理学需要把抽象的价值、原则、论证推理方式转化为更加可度量、可评价、可操作的伦理治理技术。这项技术的本质是在伦理与科技之间建立一种有弹性的平衡机制,就像一根可松紧的橡皮筋。一方面,对于那些发展比较成熟、应用前景及其后果比较明朗的科学技术,可逐级放宽伦理规制。相反,对于那些应用条件不成熟、应用后果未知的科学技术,应当逐级收紧伦理规制。这种分级管理的方式,需要伦理学更加深入地研究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各层级上的科技决策提供伦理参照系。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可转化为科技伦理发展指数,引导资本投向更值得信赖的科技应用。
把科技伦理研究和职业伦理培训结合起来。职业伦理培训必然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中极端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发展科技伦理,首先需要解决人的观念问题。价值观念的养成有两个途径:一个源于道德知识,一个源于道德经验。在前者,各种价值准则的证成方式及其推理过程可以教会人们如何运用概念分析和判断伦理问题。在后者,各种科技伦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人的伦理敏感性。所谓伦理敏感性就是能迅速地识别科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要做好这两点“人的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专门的职业伦理培训。与此同时,要把职业伦理培训和各个层级、各个环节上的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有机地嵌入到伦理治理体系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方案》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落脚点是建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它从这个角度创造性地发展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策略,为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路径。





编辑:董莉

1024#
发表于 2019-12-4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AI向善之前,人类有勇气先改变自己吗?
人类掌握改造人性的科技,并使之向善发展,这就相当于“人类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但是,happy ending不是没有可能的。
怎么才能实现?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刘永谋在2019腾云峰会的分享
AI向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值得认真咀嚼。
为什么不说“让AI善良”呢?当我们说“AI向善”的时候,意思是AI是个活物,它有向善的意欲,也就是具有“意向性”。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说“AI向善”,并非在绝对意义上断定AI是个活物,更没有断定AI是人类意识层面上的活物。
但是,无论如何,“AI向善”的说法暗示AI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说“AI想要向善”或者“人类可以引导、规范或逼迫AI向善”。
01  
AI究竟有没有自主性呢?
在当代技术哲学当中,技术自主性是一个基础的、争议性非常大的问题。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各种观点划分为两种,即技术的工具论和技术的实体论。
技术的工具论认为,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本身并没有善恶,所谓技术的善恶实际是使用它的人的善恶。比如说,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如果菜刀杀人了,你不能怪菜刀。
技术的实体论认为,技术可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负载着价值的。它有自主发展的方向,最终会实现它的目标,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天然就是反权威、去中心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区块链必然会推动公开和诚信。
显然,“AI向善”的基本立场是技术的实体论,按照这种观点,AI具有自主性。既然如此,AI要向善或者向恶,我们如何可能左右它、控制它呢?
当然,除了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外,有些哲学家尝试提出调和的观点,比如技术哲学家Andrew Feenberg提出了“技术设计”的观点,意思是技术发展是同时协调技术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主要用来载物载人,要有车筐、有后座,男人都骑着二八自行车,非常结实。而现在很多人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远足骑行,所以要很漂亮,能上坡。目前流行的共享单车,主要解决从家到地铁站所谓“最后一公里交通”的问题,设计就非常简单。这些自行车在技术要素上是大同小异的,区别就在于融合的社会要素不一样。
我怎么看技术的自主性的争论?
第一,工具论向实体论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从工具论转向实体论,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复杂的结果。
当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相信工具论。而当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一般人难以理解或者完全理解不了,单个的人无法驾驭或操纵复杂技术系统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相信实体论。这一点从前面的菜刀和区块链的例子就可见一斑。
第二,技术的自主性争论根源于如何理解人与技术、人与机器关系的问题。
有人认为机器帮助人类,也有人说人机是对抗关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讲人与机器是协同进化的。人机协同进化论很有道理,但这是一种“上帝视角”或“宇宙视角”,站在非常超脱的位置看人机关系。
的确,人与机器必然是协同进化的,但是协同进化的最终结果也可能是人类灭绝。有意义、有价值的是人类视角,在人机协同进化中,人类应该选择应对方案,以确保人族福祉。
从某种意义上说,AI出现让人类面对“新无知之幕”,即不知道人机协同进化的最终结果而要做出选择。政治哲学中讲的“无知之幕”,粗略地说是有关国家如何建构的: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建成一个国家,结束人与人之间野蛮暴力状态,但是每个人都不知道在建成后国家中自己将处于哪一个阶层、哪一种角色,在这种对未来无知状态中来讨论应该如何安排新国家的社会制度。
如果你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你会不会给穷人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救济措施呢?“新无知之幕”是一个隐喻,在盲人摸象中应对未来与拟主体、能力超强的AI共同的生活。
第三,无论是工具论、实体论还是技术设计论,它们都是哲学观念,而并非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客观理论,不能说在科学意义上哪一个对或哪一个错。哲学观念是不能用实验或观察来检验、证实或证伪的。
我以为,工具论与实体论的争论,在实践中直接指向的是技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从技术中寻找,而在于人类的选择。这一想法也可以称为“技术控制的选择论”。
我们有没有决心和勇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达成对技术的控制,我们愿意做出何种付出甚至牺牲?比如,手机很好玩,让人上瘾,以至于有人说:为什么要找女友找男友呢,难道是手机不好玩了吗?你想控制手机上瘾,本质上是控制从手机上获得的感官刺激。
因此,AI要向善,根本上是使用AI的人类的选择问题,是人类能不能向善的问题,是人类能不能为了向善而努力、付出、牺牲的问题。
02  
善良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好玩的、赏心悦目的事情,所以老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相反,沉沦却是一件非常随性、舒适甚至感觉到“躺赢”的事。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人类可不可能向善?如果你相信人性的观念,相信所有的人从根本上都有着同样的本质即人性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人性可不可能向善”。
在思想史上,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哲学家们也是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有人说人性一半善一半恶。后现代主义兴起时,一些人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大家都一样的所谓人性,不管它是善是恶。
言下之意,有的人善,有的人恶,有的善多一点,有的恶多一点,有的坏人变好人,有的好人变坏人,不一而足,因此治人并不存在人人都适用的办法。
仔细考察,你就发现人性善恶问题与人类向善问题是有差别的。你可能是恶的,也可能是善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可不可能向善,变得更善良呢?
如果你坚持人性不变,你就会给出否定的回答。因此,想要人性向善,首先就要相信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可以被改造的,就是要相信人性是历史变化的。
我个人恰恰相信——第一,人性是不定性的,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第二,人性是可以被改造的,但是这极其困难。
因此,我认为,“AI向善”是可能的,实现的终极方法只能是“人类向善”,当然在操作层面,“人类向善”可以是逐步的、一点一滴前进的。我并不相信某种一蹴而就的人性提升方案。
先说第一个问题:没有什么不变的人性。
我用一个“Lucy隐喻”来说明我的观点。
现在主流古人类学研究认为,人类起源于同一个非洲的古猿,还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Lucy。我的故事是:Lucy从树上下来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人,或者她要走向何方吗?当然,她不知道。也许,她只是扫视了一下身边的其他古猿,心里说了一句:我不做猿猴了!也许她心里还说:我要做人!
可是,她并不知道什么是人。她所决定的不过是:我不要做猴子了!
我讲这个隐喻,是为了说明人类的真实状况是既不知所来、亦不知所往的。
今天,我们离开猿猴已经很远很远了,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
实际上,猿猴进化论只是诸多人类诞生理论中的一种,不过是今天的主流观念而已。生物学研究有一种说法,在隔绝状态下只需要四五百年就会演化出新物种。而人类已经有百万年的历史,智人也有数万年的历史,显然人类在不断进化。如果有人性,那么它应该也是不断变化的。
再说第二个问题:人性可以被改造,但是很困难。
人性如果在变化,这种变化只能是自然选择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所有有目的人性提升都是徒劳的,我们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然而,自然选择是没有善恶指向的,没有证据表明最善者最适应环境,也没有证据最善良的人群在遗传上最有竞争力。
于是,要想相信人类会向善,就必须相信人性是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改造而提升的,我称之为“人性改造论”。
在我看来,人性改造在过去人类历史上并不成功。大家知道,人性提升工程过去主要靠文化改造,尤其是宗教活动和教育活动。有文字的八千字文明史,我不否认人性有了一些变化,我们与山洞里砸碎其他其他人的头盖骨吸食脑髓的山顶洞人、与五胡乱华时以“两脚羊”为军粮的人有了一些区别。
但是每当我看到、听到各种当代发生的骇人罪行的时候,比如暗网上的人口贩卖、器官贩卖的故事,我对文化提升人性的功效感到沮丧。
过去一百年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人想到可不可以用科技方法对人性加以向善改造,比如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对使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提升人性就非常赞同。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用它塑造完美人类的念头。对屡教不改的强奸犯可以进行化学阉割;对那些不诚信的家伙,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科学方法从身体层面完成彻底的、一劳永逸的改造呢?
对此,我认为不能过于自信。首先,科技方法有无改造人性的效力,并无一致的结论。其次,就算此种效力成立,开展了国家或社会的制度性人性改造,结果是人人向善,还是一批人被改造为奴隶、另一批人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主人?就像威尔斯名著《时间机器》所预言的恐怖结局,人族最终分化为两个对立物种。
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以目前的人性状态,人类掌握改造人性的科技,使之向善发展,就相当于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但是,happy ending不是没有可能,但想不付出努力和牺牲就得到happy ending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人性可能进化,只是已知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并没有人类大幅度高尚化的明显迹象或证据,因此对人性改造论的乌托邦必须予以足够的警惕。从既有人类史看,人性进化可能会耗费数十万甚至百万数量级的时间,而在这之前,人类很可能已经自我毁灭。
但是,即便如此,人类应该勇敢地选择尝试着改善人性,还是选择坐等悲剧发生呢?这正是面对AI突飞猛进的时候,人类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你们看到,我是一个极其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编辑:陈茗

1023#
发表于 2019-12-1 18:53:10 | 只看该作者
【伦理案例】央视调查:有人在搜集贩卖你的脸
编辑:吴悠

1022#
发表于 2019-11-26 19:35:05 | 只看该作者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河北一市电视台女总编被查
据保定市纪委监委消息:保定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银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银峰简历
李银峰,女,汉族,196910月出生,保定安国人,199011月参加工作,1996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
1990.112006.05 望都县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寺庄乡副乡长、乡长,赵庄乡党委书记
2006.052007.05 望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选
(2003.092006.07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
2007.052008.11 曲阳县副县长
2008.112011.08 曲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工委书记
2011.082014.11 曲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14.112019.05 曲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分工政府常务工作)
20195月,李银峰刚刚就任保定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小编搜索显示,今年628日,保定广播电视台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大会”,身为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的李银峰通报了保定广播电视台“讲政治、转作风、强责任、抓落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的1016日,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宝东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就媒体融合发展到保定广播电视台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时,还听取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银峰的发言。
一个多月之后,她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李银峰并不是今年第一位接受调查的市级电视台领导。
今年5月份,据吉林市纪委监委消息: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刘延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自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新浪7月报道显示,经吉林市委批准,吉林市纪委监委对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刘延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延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款,涉嫌贪污犯罪。
刘延平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漠,私欲膨胀,将公款视为自己的“钱袋子”,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应予严肃处理。刘延平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吉林市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吉林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刘延平开除党籍处分;由吉林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就在同一个月,510日,南粤清风网援引广州市纪委监委消息: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副书记、广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铁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12日援引广州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州市委批准,广州市纪委监委对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副书记、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铁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冯铁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车私用,违规收受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录用职工;违反廉洁纪律,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冯铁民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广州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冯铁民开除党籍处分;由广州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此外,人民网422日报道,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江西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辜建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省、市纪委监委指定,目前正接受南昌市青云谱区纪委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辜建刚,男,19621月出生,汉族,江西南昌人,大学学历,19863月参加工作,2004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3月至19889月,江西电视台宣传办公室财务室干部;
19889月至19988月,江西电视台电视剧部干部;
19988月至20029月,江西电视台红土地影视制作社总经理;
20029月至20104月,江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
20104月至20136月,江西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36月至20146月,江西广播电视台研究发展部主任;
20146月至今,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
来源:传媒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xMpO8bPt6cm5E-DkC8xfw

编辑:晓晴

1021#
发表于 2019-11-26 11:01: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伦理是智慧的内核驱动
又红又专,这在中国曾一度是用人的标准,现在又渐渐日益得到重视。为什么?很简单,人无信不立,德不配位,才能越大,危害就越大,思想品质、伦理道德是方向性的大,而才学智能是过程性的小,正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前,许多人有意、无意把信息化当成智能化,许多人有心、无心把自动化称为智能化,其结果不得而知,但很少有人把这些称为智慧化,为什么?缺“德”使然,智慧是融入了道、德、伦、理的智能,没有仁义道德岂敢论及智慧?!
仁,通人;义,为应;道,是路;德,同得。仁义道德就是“人(通过)应(当走的)路(获)得”。这也是智慧的内核和驱动:智能+伦理。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所共同认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关系,是对一定群体中事实和事物的分类、分析、分解,涉及安全、隐私、偏见、取代、不均等价值问题,也是是非、同情、同理心产生的人道基础,机(器之)道,即人的程序化知识表征对此还很无奈。
智慧是beingshould的综合体,它弥合了事实与价值、主观与客观、伦理与智能之间的鸿沟,这也是通用智能或强智能领域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思智能和洞察智能的体现。世上许多道理或许是圆的,当你以为的正确时,或慢慢地或突然间变为错误,反之也成立,智慧之所以比智能更重要、更聪明,就是因为她可能预见到这些智能也无法述说的事、物反转和出乎智能的意料之外。


一个地方不在大小,关键看有无灵气,剑桥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不但有山有水,还有剑有桥。那里的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坡,一个罗马人的兵营城堡(camp castle)遗址,但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剑桥的景色,让
人久久不愿离开。那里的水就是流淌了数千年的康河(Cam River),不深不宽,流过几座著名学院的石桥、木桥、铁桥(bridge),山水由桥相连,“cam+bridge”,自然就构成了剑桥(Cambridge)。有山有水有桥的地方多
了,为什么就此处那么有名呢?对,原因是这里有剑,还不是罗马人的剑,而是英国人的剑,英国人用这把锋利的剑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认识到了宇宙和人类的秘密,本书就是试图发现发现这些秘密的秘密,同时也试
图延续这些发现,让那棵苹果树在肥沃的东方土地上不断地开花结果,生生不息,绵绵不断,进而铸剑建桥,使得东西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本书是笔者 2012 10 月~ 2013 10 月在剑桥大学访学时的所看所感所思所悟,结合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观察思考;回国后针对起源于剑桥的人机交互技术、智能科学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自己正在进行中的人机融合智能研究展开本质性探讨和思考,比如在自主系统、人/机器学习、深度态势感知、人 - - 环境系统、智
能哲学、人机交互、群体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播、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初步勾勒出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这些思考有的与剑桥有关,有的表面上虽看不出有直接关系,但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可谓弦外有音、言外存意吧!总之,写作本书的目的实在是单纯:师夷长技以治己!正应了那句歌词所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走到哪里……
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6-eAwPR7zpmzQjEiEdT-w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