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91#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0:35: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一名广播主持人决定搞AI

“小乔,这个选题看看用AI怎么做?”在经历了去年集团组织的几次AI创作大赛后,乔英明“后期制作高手”的人设算是立住了。
这个内部称号,得来不容易。2019年,乔英明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加入浙江之声。此时,作为浙江广播媒体的老大,有“浙江第一声”美誉的浙江之声,正在拓展声音媒体的边界,在“看得见的广播”道路上努力前行。所谓看得见,就是视频化。

乔英明创制频道宣传片现场

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乔英明满怀热情投身视频创作领域,干起了“后期”的活儿,自学AE、PR等特效制作和剪辑软件,承担了频道大大小小活动的音视频拍摄剪辑工作。
在这个过程里,他不断修炼技能,大家调侃他是“一个被后期耽误的主持人”。(注:后期,后期制作的简称,影视媒体专业术语,指对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到最终影片呈现的所有后期处理过程,包括对影像的简单剪辑和合成,和对影片情感、节奏、视觉效果等多方面的深入塑造。)

01
让声音也能被看见

去年5月,集团举办第一季“智媒果”AI创作大赛的消息传来,许多广播人视之为电视频道或者技术部门的新玩法。乔英明却一头扎了进去,他辗转于各个AI平台,拆解前沿案例,仔细研究AI的玩法,逐渐摸索出来一套AI赋能新闻报道的方法论,让广播主题报道的“看得见”更有趣。
大赛次月,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温州举行。在会前,浙江之声推出了AI作品《长三角是个什么角》,视频创新运用三角形的“长宽高”来介绍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经济领域的协同共进、协调发展。这个作品获得了集团第一季“智媒果”AI创作大赛的铜奖,AI将抽象的区域协同战略转化为可视化的动态“三角”,让大家看到了广播频道在可视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看似短短的2分钟视频,每一帧背后都是乔英明凌晨盯着屏幕,反复调整画面的样子。当时AI模型处于起步阶段,AI生成图片和视频的模型大多还是国外产品,并不能很好地传递中文的美感。乔英明巧妙地将之前自学的After Effects(AE)软件中镜头跟踪技术运用在AI画面中,实现了AI视频画面呈现的精准表达。
“没有什么技术是白学的!”这是乔英明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此后,浙江之声在AI和主题报道融合的路上越走越远。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推出短视频《这条河2500岁》用AI技术赋予大运河生动的人格特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改革,浙江之声以“改革”为题,创作了《改革路上,有“浙”么一位考生》,用AI为改革历程赋予拟人化的温度。


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乔英明和小伙伴们发现AI视频制作面临镜头连贯性这一行业痛点——常规作品往往呈现为动画版PPT,缺乏画面流畅美感。当时使用AnimateDiff工具生成0到100帧的"瞬息宇宙"动画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为此,乔英明创新性地采用首尾帧无限连接画面的技术方案,成功突破了AI生成视频的时长限制。
这一创新实践最终助推该作品荣获国家网信办“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优秀作品。

02
用热爱点亮第二舞台

热衷于视频创作的乔英明,平时爱好是钻研各类数码产品,同事们常常向他请教如何选择手机、相机等产品,自然他也不会错过当一把“自媒体博主”的机会。
他在B站、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创建账号“乔把你能的”,专注于数码测评,至今已经产出了100多期高质量测评视频。有一次,某产品发布会后他的观点评测视频被微博大V转发,一天内涨粉近万人,并获得平台加V认证。

乔英明自媒体账号部分数据截图

他把自媒体账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实验室”。单条视频播放超百万、全平台流量破千万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与设备死磕的周末。当账号获得多家平台加V认证时,他笑着对同事说:“这可不是玩票!”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探索的同时,乔英明也不忘将各平台的“作战经验”反哺频道的新媒体主业。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他带着自拍杆穿梭场馆,文案、拍摄、剪辑一肩挑,打造了三期短视频《“测评”乌镇》,用博主开箱的视角测评了乌镇的无人驾驶、5G网络以及低空经济,使硬核科技报道有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此外,他还在频道的新媒体矩阵中打造了科普短视频品牌《“浙”很科学》,比如,用短视频向网友科普台风的等级特性和防台小知识,通过互联网语言和AI画面结合,寓教于乐,易于理解。而“金牛奖”AI预热片里跃动的数字图腾,更让传统奖项焕发出赛博朋克的生命力——原来严肃主题与未来感,竟能如此天衣无缝。


03
在变化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工作之余,他做出了更“卷”的决定: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经常需要往返杭州和北京。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拼命,他指着笔记本上未完成的脚本说:“媒体融合的考场没有标准答案,但多学一点,就多一分解题的底气。”
日常工作中,乔英明是同事们眼中的“技术能手”。除了自己学习,他还在频道开设AI小课堂,分享AI创作的技巧和心得,带着同事们一起动手尝试AI带来的奇妙体验。
“小乔,这个画面要怎么调整?”“小乔,这个特效是怎么剪辑的?”面对同事们提出的剪辑技术问题,他总是保持热情和耐心,用他的专业知识为同事们排忧解难。一位同事回忆,有次向乔英明求助拍摄仪器使用技巧,小乔在视频电话的那一头手舞足蹈讲解了半个小时,挂断电话后还整理了详细的操作要点发给他。

乔英明和同事们在工作中交流业务

从AI视频到北大课堂,乔英明坦言自己一直在主动求“变”。虽然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要挣脱熟悉的舒适圈,但他清楚:正是这种持续的蜕变,才避免了生活的乏味与精神的困顿。而“不变”带来的停滞感,于他而言是更深的痛苦。
小乔,这位电台小哥用行动证明:媒体人的终极安全感,恰恰来自于对变化的拥抱。



来源:编采圈(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992#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信办对于大模型备案要求的拦截词数量近70万条


编辑:张席睿



993#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师洋去世谣言疑AI生成 律师:传播AI谣言仍侵害名誉权,平台或有连带责任

630日,有微博博主卡布叻1珊瑚海等发布消息称艺人师洋被发现在家中去世,并配发了师洋去世的话题。当日,师洋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辟谣了这一消息。
随后有网友注意到,原博主转发的内容,疑似为AI生成。而该博主也回应称,自己所发的内容来自基于AI技术的微博智搜。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71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博主发布AI生成的艺人去世假消息,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害了艺人的名誉权。
师洋去世谣言
内容疑为AI生成
630日,有微博博主卡布叻1珊瑚海等发布消息称,38岁的艺人师洋在628日去世,并配上了多张图片,同时还配上了师洋去世的话题。卡布叻1珊瑚海在发布的内容中称,网友猜测去世原因可能是后来涉足直播行业,长期饮食休息不规律导致突发去世
很快,师洋去世的话题引发关注,不过随后师洋的母亲在接受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师洋去世为假消息,此前已经被造谣多次。红星新闻记者630日和71日也多次试图联系师洋和其母亲,但是暂未收到回复。
▲20171月,师洋曝光了一组写真照片 图据视觉中国
红星新闻记者71日上午注意到,在卡布叻1珊瑚海的微博上,关于师洋去世的消息并未被删除。
对此有网友表示,该博主发布的关于师洋去世的消息,或为AI生成,因为其发布的内容截图显示来自于微博智搜。红星新闻记者也私信了该博主,希望询问其关于师洋去世的消息来源,该博主71日上午回应称,内容确实来自微博智搜上。而据微博介绍,该功能搜索的部分内容会由AI完成。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个名为川崎真一的博主,也发布了关于师洋去世的内容,其发布的截图显示,该消息来自百度AI
网上“AI谣言并不鲜见
专家:AI没办法甄别信息的真假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近些年在各平台上,有不少博主会直接使用AI生成的内容进行发布,其中不少都是未经核实的消息。
在北京从事AI开发工作的国先生71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AI在文字处理和信息处理方面,更多的是进行信息整合、逻辑搭建,但是这种逻辑搭建的基础是基于网上庞大的信息,网络信息量巨大,AI虽然有改写、整合的能力,但是在文字处理方面,是没有办法完全准确地判断哪些是真实信息,哪些是虚假信息的,因此就有可能会生成‘AI谣言,这种内容看上去从结构上很规范,但是内容却不是真实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71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I生成的内容,是基于互联网上的已有信息生成的,而类似于艺人动态这样的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的,所以AI技术目前是不适用于新闻报道中的,因为AI现在并没有办法甄别新闻事件的真假,就会出现假新闻或者危言耸听的内容。刘海明说。
图据视觉中国
律师说法:
如造谣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以博主发布师洋去世消息的事情为例,博主发布AI生成的艺人去世假消息,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害了艺人的名誉权。
付建表示,被造谣的艺人有权要求博主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平台通常有自己的用户协议和社区规范,禁止用户发布虚假信息等违规内容。博主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平台可依据规定对其采取封号、限流等措施。
此外,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平台对用户发布的内容有一定的审核和监管义务。如果平台发现或收到举报有人发布由AI生成的假消息,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如删除相关内容、暂停发布者账号等。若平台未履行合理的审核和监管义务,导致虚假消息广泛传播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监管部门有权对平台作出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
图据图虫创意
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该造谣他人去世的帖子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情节严重的,构成扰乱社会秩序的还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此外,如果平台明知是虚假信息却仍然任由其传播,或者没有尽到合理的审核和监管义务,导致虚假AI信息广泛传播,监管部门有权对发布平台作出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明知或者应知为虚假信息,对虚假信息大量传播未及时采取切断连接、删除或者屏蔽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红星新闻
链接:
编辑:梅镕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