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9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3:42: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68)

雨后春笋 yŭhòu-chūnsŭn 涌现 yŏngxiàn 生动 shēngdòng

(一)
2021年1月26日《南方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万亩防护林被砍谁之过?》。文章针对发生在敦煌市的万亩沙漠防护林遭遇剃头式砍伐的事件,对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效益的现象,特别是被砍伐防护林周围过多的木材加工点提出了批评。文章写道:“在毗邻万亩防护林的区位优势下,木材加工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羊群也呈扩展态势,生动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句子中的“雨后春笋”“涌现”和“生动”这3个词语的使用存在问题。
“雨后春笋”指的是春天时节下雨后地里长出的竹笋,这个时节的竹笋通常长得又多又好,惹人喜爱,因此常用来比喻大量出现的新人新事物。“涌现” 指的是新人新事物大量出现。“生动”的意思是具有表现力能感动人。这3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含有一定的褒义,在使用中要求其使用对象都应该是作者肯定的人或事物。句中这3个词语的使用对象是“木材加工点”,从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些“木材加工点”是导致沙漠防护林被砍伐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作者对“木材加工点”应该是持有否定态度的,那么,“雨后春笋”“涌现”“生动”这3个词语的使用都是不合适的,使作者要表现的情感受到了扭曲。
可以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为“大量出现”之类的话语,把“生动”改为“直观”,其后宜加结构助词“地”。
(二)
2020年12月4日《辽宁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活化保护历史街区是为城市留底蕴》,文中写道:“很多时候,那些日常生活工作场景,反而生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给历史文化街区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生活记忆。”句中“生动”的使用有误。
“生动”是个形容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生动”带上了宾语“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这是把形容词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生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改为“使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更生动”。也可以把“生动了”改为“生动地说明了”,让“生动”修饰动词“说明”,动词“说明”支配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编辑:王雅欣
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0:29: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69)

长势 zhăngshì 生长 shēngzhăng

(一)
2021年1月27日《解放日报》第18版刊登报道《跨过“两万亿”,苏州如何接力跑?》。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苏州拥有3万多亿元的工业底盘,但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新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产业‘新’的氛围不浓、长势不足。”句中“长势”一词使用不妥。
“长势”的意思是生长的状况。“长势”的使用对象一般只限于植物,句中将其用于“产业”,这超出了它的使用范围。
一般可以把“长势”改为“增长”或“发展”,如果改为“增长的后劲”或“发展的势头”之类的话语,虽然有点超出了作者原来表达的意思,但表达的效果更好。
(二)
2020年12月23日《文汇报》第10版刊登报道《在对民生故事的书写中,维持世道人心的文化传统》。文中写道:“长篇小说是一种需要岁月涵养、人生历练的文体,不一定每年都有显著的突变,而探究每年的总体长势,发掘重要的作家作品,可以细察出当代文学最新鲜的活性、生长的态势、渐变中的不断生长。”句中的“长势”和“生长”两个词使用不妥。
“长势”意为生长的状况,“生长”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二是指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长势”和“生长”的使用对象有一个共同要求,都要求具有生命征象,区别只在于“长势”只能用于植物,“生长”可用于人、动物和植物。句中的“长势”和“生长”,其使用对象都是“长篇小说”,但“长篇小说”是一种没有生命征象的事物,这两个词都不能适用。
“长势”在这个句子中可以改为“状况”。“生长”则可改为“发展”。句中用到了两个“生长”,都应作这样的修改。


编辑:王雅欣
99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0:30: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0)

还原 huányuán 如履薄冰 rúlǚbóbīng

2021年1月28日《解放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纪录片版〈潜伏〉,书写隐蔽战线铁血传奇》。文中写道:“《铁血传奇》试图更细致、更逼真地还原他们在隐蔽战线上危机四伏的历史性时刻,塑造他们身处如履薄冰的险境却忠诚坚定、大智大勇的人物形象,书写他们非凡的铁血传奇生涯。”句中的“还原”和“如履薄冰”两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还原”。“还原”意为让事物恢复原状。“还原”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中需要给出合适的指向对象(宾语),才能完整表意。句中的“还原”,其指向对象从表面上看只能是“他们”,但“他们”作为人,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还原”的,因此两者不能搭配。需要注意的是,句中的“在隐蔽战线上危机四伏的历史性时刻”是一个介词结构,其后缺少了这个介词结构所需要的中心语,这个中心语正是“还原”所需要的指向对象。由于“还原”缺少了合适的指向对象,导致其表意不完整。
再看“如履薄冰”。“如履薄冰”的意思是好像踩在薄冰上一样,一般用来形容人在从事某件事情时的谨慎小心。这个成语说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对某种场景的描述。句中的“如履薄冰”被用来形容“险境”,这是把这个成语当作描写场景的词语来使用了,与其语义不合。
对于“还原”的问题,需要在“在隐蔽战线上危机四伏的历史性时刻”的后面加上合适的中心语,这个中心语就是“还原”所需要的指向对象。值得注意的,所引整个句子有“还原……”“塑造……”“书写……”这3个由动词引领的分句,其中“塑造”和“书写”各有合适的指向对象“人物形象”和“传奇生涯”,这两个指向对象都适合做“还原”的指向对象,但为避免用语重复,需要选择另外的词语,比如可以在介词结构“在隐蔽战线上危机四伏的历史性时刻”的后面加上“英雄事迹”之类的中心语(其间还必须加上结构助词“的”),这个中心语同时也成为“还原”的指向对象,这样,“还原”的使用就没有问题了。
对于“如履薄冰”,一般可以把它改为“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之类的话语。但“危机四伏”前面已用过,不宜再用,同时由于“如履薄冰”在句中形容的是“险境”,用“险象环生”作其形容语会产生语意重复的问题,因此如果要把“如履薄冰”改为“险象环生”,还宜把“险境”改为“环境”。实际上,句中用的“险境”一词,已经表明了“他们”所处环境的危险状态,没有必要再对其使用表意相同的另外的形容语,因此,把“如履薄冰”连同它后面的结构助词“的”一起直接删去也可以,不必再加另外的形容语。


编辑:王雅欣
99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1)

结构 jiégòu

(一)
2020年6月10日《解放日报》第11版刊登报道《古老白蚁“存在感”为何越来越强?》。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白蚁除了啃食建筑结构,主要是木制品,对人没有太多的危害,但是经年累月的啃噬对建筑却是毁灭性的。”句中的“结构”使用有误。
“结构”可指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可指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如“故事结构”“分子结构”。“结构”的这两个意思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表示的内容都具有抽象性,某种建筑材料用到建筑物上可以起到“结构”的作用,但它本身仍然只能是建筑材料。句中说的“建筑结构”遭到“白蚁”的“啃食”,但“白蚁”所“啃食”的只能是这个建筑中起“结构”作用的材料(按句中所说“主要是木制品”),而不可能是抽象的“结构”。因此,“结构”在句中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结构”改为“设施”之类的词。“设施”可以是具象的,能够接受“白蚁”的“啃食”。
(二)
2021年1月29日《北京日报》第10版刊登报道《周大新:长篇“封笔”,内心不舍》。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洛城花落’,书名意象源自欧阳修那首名为《玉楼春》的诗。更多人熟悉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其实接下来的几句更让人伤感:‘离歌且莫翻新阙,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周大新说,以这样的意象结构书名,蕴含着爱情凋落,有情人分离的悲剧意味。”其中的“结构”一词使用有误。
“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兼类词,除了作名词用,它还可以作动词用,意为在写作中对文章段落、故事情节等作出组织安排。作动词用的“结构”,其指向对象通常是文章、作品等,有一定的文字容量,需要行为主体(也就是文章、作品的作者)对相关内容作出调遣部署。句中“结构”的指向对象是“书名”,在通常情况下,“书名”的文字容量大多很少,不需要作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一般意义上的调遣部署,因此对于“书名”这样的内容,通常不用“结构”作为它的支配语。
可以把“结构”改为“起”,即把“结构书名”改为“起书名”。现代汉语中有一个“起名”的词,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成份,如“起人名”,“起书名”也是这种用法。


编辑:王雅欣
9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20:20: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2)

肿胀 zhǒngzhàng

2021年1月29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文章《〈上阳赋〉:章子怡的上扬还是下落?》。文中写道:“章子怡的状态,说实话相比同龄的女演员已经相当不错了,脸上没有莫名的肿胀,皮肤紧致,身材也更加窈窕……”。句中“肿胀”一词使用有误。

“肿胀”指的是人以及某些高等动物身体上的肌肉、皮肤以及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等原因而膨胀,一般伴有疼痛感。“肿胀”是一种病理表现,句中说的是“同龄的女演员”(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指的是中年女演员)随着年龄增加而在“脸上”出现的比年轻时胖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病理表现,当事者也没有疼痛感,是人的脸形出现的一种正常变化,“肿胀”的词义与此不合。

可以把“肿胀”改为“发胖”。“发胖”指的是人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脂肪积累不断增多而开始变胖,表现在脸上主要是指脸部轮廓比以前大,但它不是身体的一种病理表现,用于句中语境是合适的。



编辑:王雅欣


996#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1:31: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3


行为 xíngwéi


(一)

2021131日《南方日报》第6版刊登文章《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患者在医院的日常生活中目睹了很多死亡的事实,他的内心对死亡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我们要善于读懂他们不安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句中的“行为”一词使用有误。

“行为”指的是人受自己思维支配而表现出来的行动。“行为”说的是人的各种活动,一般可以让别人看到。句中的“行为”与“不安”搭配在一起,但“不安”是人的一种情绪,他人只可能感觉到而不可能直接看到。当然,一个人在出现“不安”情绪的时候,常常会在“行为”上表现为失常、反常,从而被他人观察到,但就“不安”这一情绪来说,它不属于“行为”的范畴,因此把“不安”归属于“行为”是不妥当的。

一般可以把“行为”改为“情绪”之类的词。当然,作者要说的可能确实是行为主体“患者”因为“不安”而在“行为”上表现得反常或失常,那么,也可以把“不安行为”改为“不安情绪及由此产生的失常(反常)行为”或“因为情绪不安而产生的失常(反常)行为”之类的话语。

(二)

2020730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享受静音时的淡定》。文中写道:“着火了该怎么办,地震发生了该怎么办,这些分门别类的演习都会要求你别出大声,这是进入演习后的第一个行为!”句中的“行为”一词使用不妥。

“行为”指的是人做的事,一般不能用来指人没有做的事。句中的“行为”指的是“别出大声”,对于行为主体“你”来说,“出大声”是其没有做的事,“行为”不合使用。

可以把“行为”改为“行为规范”。句中说的是“演习”中的场景,而“演习”通常是通过训练让参与者熟练各种行为要求的一种活动,“别出大声”可以理解为“演习”组织者对“你”提出的要求,那么,使用“行为规范”是合适的。



编辑:王雅欣

997#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22:17: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4)

指战员 zhĭzhànyuán

作者:周俊生


2021年2月1日《广州日报》第15版刊登报道《老人误坠12米枯井获救》。文中写道:“15时左右,搜寻人员在山上一口深约12米的洞井内发现被困人员,经确认被困人员生命体征良好后,指挥员立即下令一名指战员在井口与被困人员聊天对话,安抚其情绪,并调派6人携带救援三脚架、有毒气体探测仪等器材赶往增援。”这段文字中的“指战员”一词使用有误。
“指战员”是指挥员和战士的合称。“指战员”是一个合成词,指的是由指挥员和战士合成的集体,单个的人,不论其身份是指挥员还是战士,都不能称为“指战员”。句中的“指战员”,有数量结构“一名”与其搭配,表明只有一个人,这与“指战员”的词义不合。句中说的应该是一个与“指挥员”对应的战士,接受命令从事“在井口与被困人员聊天对话,安抚其情绪”的,只有这个战士一人,“指战员”不能适用。
对单个的人,不能使用“指战员”这样的合称,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指挥员”或“战士”。在所引句子的语境之下,既然已有“指挥员”的“下令”,那么与其对应的基本上就是“战士”。因此,可以把“指战员”改为“战士”。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这里说的是消防部队对一位被困老人的救援,根据这个情况,也可把“指战员”改为“消防战士”。

编辑:刘佳莹

998#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23:30: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5)


调整 tiáozhěng

作者:周俊生

2021年2月2日《南方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看清英国操弄BNO护照的图谋》。文中有句话写道:“英国一意孤行调整BNO政策,明显是包藏祸心,不过是想以居留权和入籍为‘奖赏’,继续鼓动乱港分子铤而走险、祸乱香港,从而成为英方干预香港事务的马前卒。”句中的“调整”一词使用有误。
“调整”的意思是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整”的结果是使其指向对象变得适合需要,如“调整物价”“调整作息时间”,因此“调整”具有正面的积极性色彩,作者使用“调整”意味着对行为主体的肯定。句中的“调整”,前面有贬义的修饰语“一意孤行”,整个句子也充满了批判性话语,这意味着至少在作者所论及的相关事件上,作者对“调整”的行为主体“英国”是不满的,“英国”具有负面的消极性色彩,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使用“调整”这个词在情感色彩上就显得不合适。
可以把“调整”改为“改变”。“改变”意为改掉原来的,换上新的。“改变”是一个中性词,对行为主体没有正面性或负面性的要求,用在句中是适合于其语境的。


编辑:刘佳莹

999#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0:0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6)


生态 shēngtài

作者:周俊生


(一)
2021年2月2日《羊城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适园贵客》。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道:“院子不大,几十米见方,但满院都是风景:有葫芦状的水池。有太湖石做的假山,有几棵龙眼树,最抢眼的就是一排柚子树。这些绿色生态,都是我九十岁高龄的父亲在二十七年前种下的。”句中的“生态”一词使用有误。
“生态”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又指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由此形成的自然环境。句中的“生态”,加上了“绿色”的修饰语,指的应该是“龙眼树”“柚子树”等植物。对“龙眼树”“柚子树”,后文需要一个能够包容它们的总括概念,这个总括概念在逻辑上应该是上位概念,在语义场域中要求存在一致性。但“生态”并不是“龙眼树”“柚子树”的上位概念,我们不能把它们称为“生态”,自然也不能称为“绿色生态”,具象的树和抽象的“绿色生态”在语义场域中不存在一致性。另外,“绿色生态”在句中又和“种下”有搭配关系,但两者不能搭配,因此,“生态”在这段文字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绿色生态”改为“树”。“树”既是“龙眼树”“柚子树”的上位概念,两者在词语性质上有一致性,又能和“种下”搭配,适合于句中的语境。
另外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态”的注释过于陈旧,与目前汉语使用环境中“生态”的使用产生了脱节。《现汉》对“生态”的释文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平衡。”在今天的汉语使用环境中,“生态”更多地指向于生物之间组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自然环境,正是在这一点上,“生态”表现出了它的抽象性。实际上,《现汉》收录了大量由“生态”组成的短语,如“生态工程”“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危机”等,其中的“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自然环境。因此,《现汉》对“生态”的释义应作必要的修改。
(二)
2020年11月4日《北京日报》第13版刊登报道《飞行汽车真的来了》。文中有句话写道:“该公司的产品采用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续航在35公里左右,适合从市区到机场这种短距离运输,打造的是城市空中交通所必需的空中出租车及立体智慧出行生态系统。”句中的“生态”一词使用有误。
“生态”在目前的汉语使用环境中,主要指由各种生物构成的自然环境。句中的“生态”用于指城市中“立体智慧出行”的布局,这超出了“生态”的词义。“生态”不合使用。
可以把“生态”删去。在目前的汉语使用环境中,“生态”是个热门词,但也不等于到处可用。
(三)
2020年9月11日《姑苏晚报》B叠第8版刊登报道《阳澄湖大闸蟹即将上市》。文中写道:“阳澄湖大闸蟹的喂养以螺蛳、小杂鱼、玉米等为主,相较以前的喂养方式更加科学生态。”句中“生态”一词使用有误。
“生态”是一个名词。句中的“生态”和“科学”并列在一起,共同接受了程度副词“更加”的修饰,作全句谓语,这是把“生态”这个名词当作形容词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在目前的汉语使用环境中,“科学”已经兼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而“生态”只是一个名词,不具备作形容词使用的功能。
修改中需要把“生态”和“科学”分开来说,可以把“更加科学生态”改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之类的话语。

编辑:刘佳莹

1000#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0:1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77)


高屋建瓴 gāowū-jiànlíng

作者:周俊生

2021年2月4日《解放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是浩瀚天空》。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对于普通自考生的论文写作,他完全有理由只做些高屋建瓴的事情,而不必承担具体的细枝末节的工作。”句中的“高屋建瓴”使用不妥。
“高屋建瓴”本指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出,形容居高临下的气势,现多用来比喻提出的观点、要求等站在比较高的起点,明显高于众人,也可比喻工作中能够抓住重点,对全局有重要的指导和把控作用。句中的“高屋建瓴”,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工作中提出一些宏观意见,与“细枝末节”相对。但是,“高屋建瓴”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就教师指导论文写作来说,在宏观面上提出的意见,可以是肤浅的泛泛而谈,而在“细枝末节”方面提出的意见,也可以因其深刻性而显示出“高屋建瓴”的特点。因此,“高屋建瓴”产与“细枝末节”相对,这个成语使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可以把“高屋建瓴”改为“宏观指导”之类的话语。这样改了以后,原“高屋建瓴”后的“的事情”之语还可以删去。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对“高屋建瓴”的解释是可以商榷的。《现汉》的释文写道:“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语本《史记·高祖本纪》。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这个释文,只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本义,却未给出其引申义,就释义来说是很不全面的。事实上,“高屋建瓴”在目前是一个用得比较多的成语,表示的意思基本上是引申义,其本义已经忽略。《现汉》对“高屋建瓴”的释义,从第1版到目前的第7版,虽然有过简单的语序调整,但都是围绕着其本义做文章,未涉及使用已很普遍的引申义,这是很不应该的,希望在未来的版本中能够作出必要的补充。

编辑:刘佳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