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闻界》2023年第5期目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之“概念体系”的建构 杨保军 摘要 在理论视野中,当代中国新闻学想要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新生数字环境、智能环境的自主知识体系,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是“概念体系”与“问题体系”的构建。就概念与知识的关系而言,任何一套知识体系,总要通过一套系统的概念体系来表达。因而,只有通过能够反映和体现当代中国新闻实际的概念体系,我们才有可能形成自主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或“细胞”,概念体系是知识体系建构的根本保证,概念体系本身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概念体系 新闻学研究 超验的在场:虚拟现实新闻的认知、体验与行动研究 卢嘉杰 张晗 摘要 虚拟现实由于颠覆了传统新闻的用户认知体验而被称为“终极的媒介技术”,然而学界对用户的认知规律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新近推出的两部虚拟现实新闻作品为分析对象,采用心理学控制实验和 E-prime 反应时测试的方法,探索用户的虚拟现实新闻体验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个体沉浸度显著影响了虚拟现实新闻作品的体验,而先前的设备使用经验和对新闻内容的熟悉程度并未显著影响观看新闻作品时的沉浸体验。通过营造沉浸体验、在场感和同理心,用户建构起对虚拟现实作品体验质量的感知,进而形成对新闻故事真实度和信任度的态度结构,并共同作用于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此外,文章还对不同叙事方式的虚拟现实新闻作品的用户体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虚拟现实新闻;用户认知;反应时测试;影响因素 传播学研究 媒介考古学冷凝视下的时间性:以基特勒、恩斯特的媒介理论为线索 于成 摘要 本文根据基特勒和恩斯特的媒介理论,梳理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诠释学的媒介考古学方法论。在认识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再采纳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转而关注与人类认识论相并立的媒介认识论;不再以人类的感官为尺度,而是从媒介装置的微观时间登入真实域。在方法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仅把媒介装置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也把它作为建构考古学的主体。媒介考古学所要揭示的技术知识或媒介知识,既不是人本主义诠释学所阐释的技术文化,也不完全是科学知识,而是媒介自身的时间性运作过程:一是新媒介对旧媒介的“去语义化”运作;二是非话语性运作构成大众传媒文化之基底。从媒介时间性审视世界的媒介考古学学术书写策略,可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化如何以装置运作的规则性为条件。 关键词 媒介认识论;知识考古学;时间性;基特勒;恩斯特 传播与社会 突发事件风险媒介化:“信息疫情”的本质、演化与治理 陈华明 孙艺嘉 余林星 摘要 “信息疫情”往往是突发事件次生的“第二战场”,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议题,其本质是突发事件生发演化与情境结构变异所形成的风险媒介化景观。在共时性维度上,突发事件的符号化、信息扩散的病毒化和公众情绪的势能化交融互动,共同建构了漂移、异轨和构境的景观整体;在历时性维度上,媒介化作为一种结构性和功能性力量,以风险的时空折叠、智能复制与数字计算,嵌入甚至主导着信息疫情风险景观的生发演化动态过程。信息疫情治理的关键在于把握突发事件风险的媒介化特征,在理解媒介化贯通“事件 - 信息 - 情绪”风险景观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自反性原则,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风险规避、防范与调节的应对机制。 关键词 信息疫情;突发事件风险;风险媒介化 “在技之在”:作为基础设施的数字“盲道”“盲杖”与视障者的城市生活 陈刚 李沁柯 摘要 当前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态的基础性架构,带来日常生活、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等的全面重构,视障者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逐渐摆脱城市空间的“隐身人”角色。数字基础设施系统为视障群体搭建了数字“盲道”和“盲杖”。本文从视障者的感官体验出发,聚焦视障者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出行、信息交流等障碍,将视障者与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协商和交互作为微观分析单元,对交互过程中的感官体验进行深描与呈现。虽然数字“盲道”与“盲杖”尚不完善,但整体上弥补了视障者在出行时的工具缺口与空间限制,以及信息交流中的感知方式和交互内容缺口,疏通因视力差异带来的身与心的“围困”,重塑了视障者的自我主体性与能动性,增强社会融入,同时也在人与技术的交互协商中实现技术系统的升级优化,视障者的数字城市生存已成为一种“在技之在”。 关键词 视障者;数字基础设施;感官体验;技术协商;城市生活 传播法与伦理 NFT数字作品交易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制路径的证成与完善 姚叶 任文璐 摘要 NFT 数字作品交易作为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技术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丰富数字经济样态、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然而,如何界定 NFT 的法律属性,怎样有效规制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而擅自将其作品非同质代币化并进行出售的行为,成为著作权法领域亟待回应的问题。对此,应当将 NFT 视作访问作品的网络链接和法律上的访问权利凭证,出售擅自铸造的 NFT 数字作品的行为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间接侵权。与此同时,应在立法层面坚持发行权“作品载体所有权转移”之要件,在司法层面正确适用“向公众传播作品”要件和著作权侵权主观要件,以更好地治理 NFT 数字作品交易市场。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网络链接;权利凭证;信息网络传播权 博士生新论 观看的正义?社交媒体监控对可见性权力的重构 丁依然 摘要 监控和公平、正义、自由及人类福祉等社会和政治问题紧密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由监控获得的可见性知识有被转化为权力的潜力。而各类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相对固定的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以技术演变为核心,“看”本身经历了从近距离的、简单的注视或围观到愈发技术化的、“延伸式”的观看。媒介 / 技术在其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们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见 / 看”的方式,从而影响了监视材料的形态,以及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观看实践乃至权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相关研究认为可以通过监控技术向大众赋权获得“观看的正义”的观点。然而,本文认为,掌握“监控 / 看”的权力并不等于获得权力本身,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力量交换的场域,可见性只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发挥作用,它最终走向何方还要考察具体情境、案例中的行动者如何互动。本文最后就如何挖掘监控研究的可见性维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社交媒体监控;可见性;权力;媒介技术 研究方法 遥想从事“新闻(媒介)框架研究”的始末:生命故事的自述与追忆(1991—2002) 臧国仁 摘要 本文系以第一人称书写方式追溯作者如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事“新闻(媒介)框架”研究,其内容聚焦于以“学术”与“个人”认同之双重身份,详述其当年在中国台湾的兴衰隆替。此一写作方式或与时下盛行的学术文章要求不尽相合,但仍呼应了社会科学“向自传式方法转向”(the autobiographical turn)的后起思潮,强调任何说故事者(包括本文作者)得以自我“生命讲述”(life accounts)方式来表征特定时空之(学术)生活经验,由此显示从过去到现在的人生旅程如何变化。作者认为,曾在 1990—2010 年间广受传播学者重视的“新闻(媒介)框架”研究面临社会情境的变化,现已逐渐失去风采而需改弦易辙地找到与以前不同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新闻(媒介)框架;台湾传播研究;生命故事;叙事自我 来源:新闻界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1n_dRjMDN8WDsYO1nlOoQ 编辑:程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