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5298|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学期两周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下简单的读书体会,贴在这里。注明学号。期末纳入某门课程考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张婷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1-9-12 13:58: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周予婷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1-9-13 22:27: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地板
发表于 2011-9-13 23:13:03 | 只看该作者
20104766 白雪

自由与责任
在同学那里借来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这本书被誉为传媒界“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对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这本书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时间比较短促,我没有认真的句句深究,在此,仅是浅浅的谈一些我的感受。
本书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的写道,本委员会打算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新闻自由是否处在危险之中?我们的答案为:是的。刚刚看到第一句话,我便有了些许体会,就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来,新闻自由确实是处在危险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知道了有一个名词叫做
“因言获罪”,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敏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网名戏称,我们生活的国度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现代政府——自由派的或是别的什么的——在思想观点的领域都处在一种特殊地位上;政府的稳定性在批评者面前是脆弱的,它与批评者的技巧与劝服力成反比。都说,报纸是政府的喉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政府对报纸的限制。就我国而言,许多机关报刊都是一片赞歌,一幅大好景象,这也就说明政府渴望通过报纸,甚至是新闻界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形象,使之进入到公共的意志之中。因此,宪法《第一修正案》发起人的目的是防止政府干涉表达。杰斐逊有言: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表达自由的唯一严重障碍是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我们都知道有的新闻是“有而不报”,这后面所隐藏的原因不得而知。“没有政府的报纸”也仅是一个理想的境地,至少在我国我认为是很难达到的。再就是新闻界内支持其发展的广告业的制约,这让许多报纸和电视都生存在广告的田地之上,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用语,暗暗的在对公众进行一种推销。不难看到,类似于《华西都市报》、《新潮》一类的报刊,里面有近有一半的广告。不过,新闻界总是要依靠这些才得以生存,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界的自由。
上面所说到的,都是我关于自由的感慨。其实此书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抢新闻与煽情化”。书中提到,记者所说的新闻,是指最近几个小时内发生的能引起消费者兴趣的事情;而兴趣的标准是:新近性、接近性、争斗心、人情味和新奇性。然后,有兴趣的事情并不是时时都有的,而新闻从业人员又要去采集新闻以供报道,这便促成了假新闻的产生,不少离奇的新闻开始层出不穷,报业或电视台开始以这种虚伪的方式来赚取销量或是收视率,其实这就是一种对公众的忽悠。连央视天网栏目也爆出了“央视苍井空”,真不知那一期天网栏目所报道的事件,是不是栏目自我杜撰出来的,这当然涉及到新闻界负责与否的问题。乔志峰曾在《总要一些新闻让我胆战心惊》这篇帖子上写道:现如今的新闻是多么的光怪陆离、出人意料啊,你在看到之前,绝对想不到世界上居然会有此类神秘事件存在。有的新闻幽默得一塌糊涂,比如戴避孕套不算强奸,比如生出私生女是因同情而捐精;有的新闻比《金瓶梅》还活色生香,比如某局长的工作就是喝酒赌博玩小谭,比如某贪官的情妇居然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我不知道这些新闻是不是因权力的压迫和利益的诱惑而歪曲了事实,在这其中,我们确实看到了新闻界存在的不少问题,责任二字在一切现实利益的洪流中逐渐被湮没。我也曾了解到,有的记者蹲点拍摄雨天行人摔倒的场面,这是敬业吗?还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无从知晓,只是希望自己在走进新闻行业后不成为这样的人,这种做法就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界中抹杀掉本应有的恻隐之心,而新闻界本身就应该在极大程度上代表公众的利益。责任二字,重于泰山。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超过了自由的限度,责任也就开始随之淡然了。
此书在最后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政府该怎么办?新闻界该怎么办?公众该怎么办?给予了之前提出的问题一个很好的答复。不过,当我看到被封的新闻,被删的帖子,失望之感便从中来。我想,等再读第二遍,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周翼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1-9-14 12:03: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1-10-11 23:51:05 | 只看该作者
读《乌合之众》有感
这是一本较薄的书,感觉外国的学术书都稍显薄,不过文字确实有内涵的,令人深思和醒悟。早年听说这本书,是在新闻理论十讲的课堂上老师的推荐。今日阅读了此书,确实有颠覆我思想的效果,让我对于“群体”有了重新的认识。

此书是一本大众心理研究类书,在前言中,作者勒庞便写道这样一句话: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行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赴义。基于这句话,我便体会到其中的矛盾心理。第一章阐述的是群体的一般特征,作者提出,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一系列的游行活动,譬如距离我最近的在绵阳市发生的反日游行活动,群众的行为在此时开始恶劣了起来,且不说打击的对象是某国的产品,就打砸的行为而言,已经使之变成了野蛮人。根据此书的说明,我可以判断此群体是异质性群体,即由不同阶级、信仰等构成的群体,他们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打砸,正因为他们处在群体之中,人多势众给予了他们强大的力量,即使是出了事,作为群体,个人也不会受到太多的牵连,因为个人是一个明确的概念,而群体则没有贴上一个确切的标签。从反日游行活动中,也可以看出群体是极容易受暗示和感情的传染的,同时也是冲动和急躁的,从而这印证了书中所说的话——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极其缺乏理性。

书中提到,群体的智商是底下的,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都说人多力量大或者头脑风暴,这都无疑展现出了群体的智慧,可是勒庞却不这样认为,他提出,群体是不理性的并且毫无推理能力,他们的推理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此种观念的心理暗示,据我观察,确实存在一个群体做不好一件事的情况,当小组内讨论的时候,大家不是保持沉默,就是去附和别人的意见,或许这里还涉及到一些沉默的螺旋心理,所以最终总是得不出好的讨论结果,就算是得出也仅是某个人的观点。这里也和书中所提到的议会雷同,通常议会讨论出的结论都是个人的产物而不是集体的产物。这里同时涉及到一个关于“名望”的问题,当一个人拥有名望之后,他所说的话便成为了人们所信奉的言语,因为群体总是会受到形象的影响。这不禁让我体会到“名人名言”,不能说他们的话没有道理,只是相对于一个普通人说的有道理的话而言,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曾经妈妈想让我和单位同事的孩子一同去报名学习关于演讲和口才方面的培训,我拒绝了,原因就是我深知,就算我学会了其技巧,对于没有“名望”的我而言,一切都只是空谈,没人会听信我所做的演讲,只不过是让我练练胆量罢了。

谈到教育,我一直认为教育是可以把人渐变的完善的。然而勒庞却认为,不能说即使正确引导的教育也不会造成十分有益的实际结果,不过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人变得更幸福。这就意味着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这中间还提到了关于中国的教育,我自认为这种教育制度确实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印证了“有才无德”的恶果,譬如明明自身电脑技术很高,智力发达的人,却用之做一些不正当的勾当,充当黑客角色,盗取他人信息,骗钱等行为。平时优秀的学生因难以接受挫折所带来的不愉快而枪杀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这些事件都让教育变得很无力。当然,这并没有偏离关于群体心理的讨论,它是影响其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颠覆思想的书籍,我应该再多读读。
张婷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1-10-12 20:28: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郑亚琳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1-10-17 17:28: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郑亚琳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11-10-18 15:56: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郑亚琳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1-10-18 16:00: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