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庆全:《纽约时报》是怎样救了胡适一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1:40: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5-07 徐庆全 八十年代


(救胡适一命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哈雷特.阿班,图片来自网络)

哈雷特.阿班是美国人,1926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事新闻采访与报纸编辑,1929年起任《纽约时报》驻北平特派记者,后因工作出色调往上海,任该报中国首席记者,凡十二年。由于其坚持记者的操守而得罪了在中国横行的日本人,于1941年被迫离任回国。
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也是世界发生历史巨变的时代。就中国而言,这20年所经历的变化,是此前千年所没有的——北洋军阀由盛而衰,蒋介石的国民党羽翼渐丰,中共在苏共世界革命的浪潮中艰难起步,日本挥舞着血腥的屠刀由北向南推进……。对于记者而言,这样的时代是有新闻的时代。阿班原本只打算在中国待不长时间,但因为这个时代“历史的脚步迈动急骤”,他选择留下了。
那时,在中国的西方记者众多,但阿班任职的《纽约时报》,其地位在西方独拔头筹,阿班本人也具有独立之操守,因而,就当时记者在中国各个阶层(包括在中国的外国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而言,无人超过阿班。阿班得以游刃于中国政府高层——诸如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胡适等,以及苏、英、美、日等国在华高层——诸如鲍罗廷、端纳、司徒雷登、松井石根等之间。这些至今仍国人所熟悉的名字,其所作所为是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阿班也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些关于“中国的故事”,出现在阿班1944年出版的《民国采访战》一书中。
阿班是记者,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的第一手的记录,则带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些历史细节,是现今在关于这段历史的叙述中所罕见的。
孙中山晚年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在史书里是浓重的章节,但孙中山在去世前还曾向美英秘密求助一事,则不见记载。阿班是随意地得到了线索,但记者的敏感使他将这条随意的线索挖掘出历史档案俱在的历史史实。
著名学者胡适,是亲美派,晚年曾寓居美国。胡适曾对人言:是《纽约时报》救了他的命。1929年,胡适曾被国民党当局视为思想激进的危险人物而遭逮捕,后被秘密判处死刑。在命悬屠刀之际,《纽约时报》发表了关于他被捕的社论,谴责国民党当局对他的迫害。这篇社论稍后在中国有影响的中文及外文报纸上发表,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四天后释放了胡适。
这段历史,在关于胡适的书中能够找到。但是谁策划了这场救援行动,则不见记载。其实,幕后的推手就是阿班。阿班在书中还全文披露了国民党当局关于查办胡适的文件全文。
在所谓的正史中,参与历史活动的人物,往往只有一副呆板的、冷漠的政治面孔,而历史事件也如同步骤严谨的方程式,无非只是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而已,都缺乏鲜活的细节。而处于历史变革中的阿班,则以外围的个人视角,让这段历史生动、鲜活起来,读起来引人入胜。而他所披露的罕见的历史细节,也应成为书写那一段历史的史学家所必须正视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