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敬首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韦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5:15: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敬首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韦路

路教授
获奖者简介韦路,1976年6月生,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传播学博士,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和罗德岛大学任讲师、助教和助理教授,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国际传播等。主持“大数据时代全球信息传播格局可视化统计研究”“微博动员与集体行动研究”“媒介环境与公众幸福感研究”“3G新媒体:使用模式与社会影响”“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在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Information Research,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新闻与传播研究》和《传播与社会学刊》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现为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执行主编,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编委,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送评代表作简介
1、《微博空间的知识生产沟研究》
韦路、王梦迪(2014):《微博空间的知识生产沟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年总第27期。

本研究以日本核危机期间新浪微博用户的相关讨论为个案,探讨了微博空间的知识生产沟问题。在对相关微博信息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即使在微博这种信息生产门槛较低的社交网络空间,知识生产沟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微博平台上的知识生产体现出一定的包容性和平民性,传统强势群体依然是微博空间中的主力知识生产者,其对知识的生产也更主动、更理性,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更大。具体来说,本研究有以下三个贡献。

从理论角度来说,在少数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继续将知识沟研究从知识获取延伸至知识生产。

另外,方法上,本研究首次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知识沟的相关问题。内容分析以文本为基础,能够较为真实客观的呈现网络用户的知识生产行为。

最后,从现实角度来说,本研究对微博时代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本文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创办的《传播与社会学刊》,是大中华圈最负盛名的中文传播学研究期刊之一。
2、《新媒体,新中国?网络使用与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韦路、吴飞、丁方舟(2013):《新媒体,新中国?网络使用与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7期。
大量研究探讨了美国媒体的对华报道及其对美国人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关注新媒体在塑造美国公众对中国形象认知方面的独特影响力。本研究以一项美国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新媒体的出现如何改变了美国人了解中国信息的媒介渠道;2、传统媒体使用和新媒体使用如何影响了美国人的中国知识水平;3、新媒体使用和传统媒体使用如何影响了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4、美国人的中国知识水平与中国形象认知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首先,互联网科技虽然在美国已得到广泛普及,但美国人还是更依赖传统媒体获取与中国有关的信息。电视仍然是美国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

其次,由于传统媒体提供的是更为集中的硬新闻,所以在向受众传递信息方面的效果通常会更好。总体而言,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使用将导致较低的中国知识获取。

第三,美国人的中国知识水平越高,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也就越正面。除非美国公众能够从日常的媒体接触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第四,传统媒体使用和新媒体使用导致了对中国形象的不同认知,但这种差异与我们预料的相反。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特别是脱口秀广播节目而言,更能联系到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认知。
本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凸显了新媒体在塑造美国人中国形象认知方面的独特影响力。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内容纷繁散乱,其在促进美国公众获取中国知识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另外一方面,新媒体却可以显著增进美国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这同样是因为互联网的多元化特征。虽然社交媒体使用并未显著提升美国公众的中国知识水平,但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正面建构渠道。

本文发表于国内新闻传播学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本文目前在CNKI数据库中被引1次。
3、Number matters: The multimodality of Internet us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igital inequalities
Wei, L. (2012). Number matters: The multimodality of Internet us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igital inequaliti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3), 303-318.
近年来, 数字鸿沟研究经历了一个概念的转移。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渗透, 以技术接入( Access) 为中心的数字鸿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数字鸿沟——以技术使用为中心的数字鸿沟。这两个层面也被学者们称为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虽然使用沟的提法比接入沟更接近当前数字时代的技术现实, 但“鸿沟”这一二元概念本身已经难以准确地勾画信息社会的技术分布及其所根植的社会结构差异。部分学者开始提出一些更加适用的概念来描绘后采纳时期的技术使用情况, 如连续(Continuum)、渐变(Gradations)、不均(Inequalities) 等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种探索,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网络使用”(Mult imodal Internet Use) 的概念, 并将其作为衡量数字不均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揭示了多模态网络使用的内在规律。

2、网络使用模态的数量与社会经济地位显著相关意味着数字不均依然存在。

3、多模态网络使用行为与人们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
本文发表于全球传播学科SSCI期刊5年影响因子排名第一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F=4.568),并被该刊网站首页重点推荐。2012年7月16日,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代表美国“传播政策研究网络”(CPRN)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交的《关于美国公众关键信息需求的文献综述》在谈到数字鸿沟问题时,重点对该文进行了引述。本文目前在SSCI数据库中被引7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