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少了啥 新闻毕业生:正视你的素质缺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8:4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想采访全国妇联主席,便直接打电话到北京妇联找她,被告知要采访主席必须通过妇联宣传部,答应之后约定时间才有可能通话。”
    “生活中的记者离书本的描叙是那么遥远,他已经失重于我想象的云朵,跌落到地面,融入人群,焦头烂额只为领取每个月的工资。”
    “我看到总编在印刷前撤换了一些稿件,因为收到了紧急命令。第一次我睁圆了眼睛看着总编,后来几次我连头都不抬了。”
    以上是一位到《望东方周刊》实习的新闻系大学生的感言。我读后心情很复杂。
    大学新闻系老师可能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她注定会遇到这些尴尬的事情。教新闻采访课的老师,没有告诉她,不作预约,直接打电话采访一位省部级官员,几乎是不可能的;教新闻业务课的老师,没有告诉她,现在的新闻工作,跟任何工作一样,也是一种以劳动合同关系为基础的职业,在就业市场竞争残酷的今天,首先是保证有一碗饭吃、不再让父母供养生存的问题;教新闻理论课的老师,没有告诉她,遵守新闻纪律,是中国报刊运作的基本规矩。
    新闻教育少了什么
    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不了解现实的媒体运作,新闻系毕业生这种“飘”在天上的状况反映出教育和实践的脱节,也反映出高校新闻院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理论研究在某些方面的漏洞和问题。
    第一, 高校教师对于新闻本位观的轻视。
    不可否认,有关“新闻有学”和“新闻无学”的争论开始已久。但是,开设新闻院系说明院系认为“新闻有学”,到高校任教说明教师认为“新闻有学”。
    在此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新闻学是独立学科。新闻学被主观地认为和文学是“一家人”:文艺理论教师可轻易转行为新闻理论教师,基础写作教师可轻易转行为新闻写作教师,而中文系领导自然可兼任新闻系主任。另外,一些新闻系的教师甚至当着学生的面自贬身价,宣讲新闻无学。在报考研究生时,新闻学常常成了最好考的学科之一,因此新闻成为很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考研时的首选。大环境如此,学生自然轻视自身专业,逃课现象比较普遍。
    第二, 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类课程过于粗线条。
    对于新闻的基本要求,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究竟该怎样操作才真正体现专业技能呢?学生们心里并没有数。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新闻系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在操作中,许多新闻不注明消息来源;有的新闻从头到尾每个采访对象都是无单位无职务的“张小姐”“李先生”,这种不规范做法如何保证真实?另外,失实新闻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有的十分离奇。如某报2004年9月26日刊登《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只有45.7岁》,这可以说是仅凭常识就能判断的很低级的技术错误。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系教授的常识,但为何学生毕业之后就不能坚持了呢?这是因为真实仅是挂在口头上的概念,却连如何找第三方核实事实都不会。
    在高校,新闻时效性被教师不断强调,但仅仅是从理论的高度作出定性概括,而对于怎么抢时效,缺乏实战操作上的系列训练。翻翻现在的报纸,可见大量的“最近”“日前”。我经手改动的消息,总能看到拿几个月、一年前的新闻由头作导语,开天辟地从头讲起的。而在重大新闻的国际竞争上,拥有极强实力的主流媒体派出的即便是新闻系的优秀学生也常常动作迟缓。为什么?我们不能总归咎于观念和体制问题,有时就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重要性是郑兴东早在1982年出版的《报纸编辑学》中就概括出的三条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之一。但在具体操作中,编辑记者常常在没有任何政策限制的情况下漏掉涉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新闻,舆论引导权被拱手送人。另外,编辑记者还常常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有意”埋藏在文字中间,而不是抽出来做导语。我猜测,在学校里,新闻系教师对于重要性原则的讲述可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几段抽象叙述中,却根本没有一二三四地告诉学生们,哪些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将会反复遭遇的重要话题类型,是绝对不能漏掉的。
    接近性越强,新闻价值越大;接近性越弱,新闻价值越小。这是新闻系学生都知道的基本理论,但在操作中,编辑记者经常不考虑读者是怎么想的。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高票通过,这是一条对全国13亿人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硬新闻。但很多媒体在处理时都将重点放在了法律本身,不厌其烦地解释其重大意义,却不谈其与普通老百姓的具体关联。实际上,编辑记者都懂得要加强接近性,为什么做不好?原因还是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大学并没有告诉他们具体技巧。
    第三, 学术研究肤浅陈旧,与实践脱节。
    有学者认为,对新闻学基本范畴的研究应该重新赋予较重要的地位。例如,如果学界将新闻真实停留在“报道人物、事件、思想观点,不仅言语和细节上要准确可靠,而且发生事实的原因和对事实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等基本要求上,这不是研究。因为,新闻真实绝不是使用一两个比喻,例如正面的“生命”比喻或负面的“妖魔化”比喻就能说清楚的,必须联系实践,进行深化和细化。
    我国新闻教育在这方面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因为很多教师没有从事过新闻实践,因此研究起来心里没底。
采编工作与“杂家”气质
    采编人员不需要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未来学家和公关专家,但采编工作的确需要从业者具备以上的部分素质和气质。对此,高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培养。
    现代新闻要求打破行业界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新闻事实的价值或者含金量。这是时代和受众的共同要求。在《望东方周刊》,我们比较强调采编人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提升:
    第一,哲学家和科学家气质的养成。新闻稿中要回答的五个W和一个H,说到底是有关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新闻这个职业,归根到底,是求真善美,即还原世界的真相,探索宇宙和人生的规律,解释其意义,从而推动社会和自然的共同进化。在《望东方周刊》,我们用新华社副总编辑周树春的一句话教育编辑记者:做新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和冷静的头脑。编辑记者要多学一些哲学、逻辑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因为这些才是新闻工作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不是遣词造句。
    第二,政治家意识的培育。采编人员如果不懂政治家办报,就会很快被淘汰出局。可惜,很多新闻系没有告诉学生,做媒体的第一守则是责任。因此,这项工作只好由用人单位来做。《望东方周刊》组织编辑记者学习中国国情下的宣传规律和政治规律,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并要求他们逐渐形成对中国国情的真知灼见,成为一位中国问题专家,懂得什么是国家利益;我们还要求编辑记者,在一些问题上,要像军人一样有组织纪律性,要无条件服从;政治幼稚的另一种表现是保守和不思进取,我们在编辑记者中提倡创新精神。
    第三,企业家意识的提升。今天,那种只知埋头编稿写稿的编辑记者,那种不懂市场、不问广告和发行的编辑记者,已经落伍了。新闻具有商品属性,要切实从读者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同样,也要从市场角度强调安全第一的思想。过分理想主义的书生式办报热情和文人式管理模式,可能正来自于不恰当的新闻教育,也必须在新闻实践中得到纠正。
    第四,要做未来学家。缺乏判断趋势的能力,缺乏创新力和想象力,就很难应对激烈的新闻竞争。一个好编辑记者,绝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应该是生活中的异数,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尚未发生的东西,能够迅速从A点跳到B点及C点。那种只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却不能预知未来将发生什么的编辑记者,是不合格的。
    第五,要做公关专家。读了四年大学,还不懂得与人打交道,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能够在头脑风暴会上条理清楚地表达意见,能够娴熟地与不同工种、不同部门打交道,能够与各种人建立良好关系,能够与目标读者保持密切接触,还要清楚如何接待上访者、对付无理取闹者和说情者,这是对采编人员公关能力的基本要求。
    不可忽视的三种素质
    毫无疑问,新闻系毕业生应该成为真正的新闻学专家:新闻行当里的十八般武艺,要样样拎得起,不能是花架子。此外,高校的新闻教育绝不该忽视学生以下三种素质的培养。
    首先是身体素质。现在一些大学只想让毕业生赶快找到工作,忽视了其在校时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质较差,连一些普通疾病都不知如何预防,很难适应连轴转的激烈新闻竞争。事实上,编辑记者的体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望东方周刊》,我们每周都组织编辑记者参加体育活动,另外,准备为职工定期安排体检。作为育人单位,高校对此是否也责无旁贷呢?其次是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是普遍现象,有的工作不久便承受不了压力,要去看心理医生,有的甚至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当今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有一颗特殊的心脏,它是事业心、责任心、爱心、良心、决心……它还是超级抗压之心,八面玲珑之心,以及细腻如女人之心。《望东方周刊》时刻教导编辑记者要在工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正确对待得失,要拿得起、放得下,拥有开阔胸襟。高校对此也应该重视起来。
    再次是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媒体立志要办中国的《时代》,但是,如果编辑记者连《时代》原版都看不懂,怎么办呢?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已不再严格区分。编辑需要在第一时间知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海外媒体对中国怎么报道。许多重大新闻产生了国际影响,每个记者都要想一想:“一旦需要,我能不能马上提着电脑奔赴海啸或战争现场?”外语不能在此时成为一道屏障。外语能力以及全球化的思维能力和全球化的新闻观,这是目前学校新闻教育的欠缺。
    “我喜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说:‘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即离别真实的生活。’大学毕业原来就是从天空飞往大地的阵痛啊……” 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大学生在实习总结中说的一段话。
    就让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携起手来,共同缩短这个阵痛期吧!(作者:韩 松/单位:《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

来源:中国记者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6/09/content_3062442_1.ht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