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3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致《中国青年报》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8:18: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2015年8月3日,贵报11版(职业教育)头条刊发了名为《端着“铁饭碗”,内心仍不安——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的报道(链接为http://zqb.cyol.com/html/2015-08 ... b_20150803_1-11.htm),署名作者为贵报记者王素洁。
读罢此文,既喜且惊。喜的是同级“同学”勇敢地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仍然端着“铁饭碗”的我们不由得大声喝彩;惊的是如此可亲可敬、堪为表率的同级“同学”,却无一人识得。
感谢“乔东同学”,感谢王素洁记者,感谢《中国青年报》,让毕业五年、天各一方的我们,以这样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同学聚会。这次聚会的主题是:寻找乔东,寻找新闻人,寻找新闻专业教育的共同回忆。
抱歉,乔东同学,我们并不认识你。
报道中提到,你来自鄂尔多斯。可是,2006级本科生仅有两位内蒙古女生。我们在想,要是有这么一位蒙古大汉,毕业分别时候难免又要多喝醉几次。
报道中提到,你旁听过高等数学。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数学的确是一门头疼的课,不少同学曾为此通宵达旦复习,原因只有一个——高等数学是大一的必修课,两学期总计8学分,堪称本科期间第一“大课”。把必修课学成了旁听课,举重若轻的你难怪能做出如此勇敢的人生选择。
报道中提到,你一毕业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我们为你感到高兴,因为每一位同学的人生进步,都会得到大家的祝福。但是,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就跟我们分享这个喜讯呢?21岁本科毕业的你是否已经到了法定适婚年龄呢?
我们害怕错过这样一位特立独行而又勇敢坚定的同学。但是学校和学院给了我们答案,乔东本人提供的学生卡显示为“其他类别”,属于非全日制本科教育范畴,包括临时到人大进修、网络教育旁听等情况。可以确认,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没有名叫“乔东”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2010届)本科共有142人,男生共30人,其中新闻学专业男生4人。这群男生每天一起学习、生活,军训场上为全院女生搬运西瓜,运动场上精诚配合、力争第一,毕业期间体会别离、抱头痛哭。我们一起生活了四年,把“新闻一家人、我们爱你们”的口号喊得响亮,可惜,你未曾见过,也难以体会。
抱歉,王素洁记者,我们并不认可你。
不论我们现在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我们始终珍视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始终珍视新闻学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院训。这就是我们,一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曾经学习如何用新闻呈现事实、用笔触挖掘情感、用思考探索未来;这就是我们,并非所有人都从事新闻行业,却都喜欢阅读新闻、关注新闻,对一篇稿件评头论足,对一个说法咬文嚼字,对一个事实刨根问底。对我们来说,接受四年的专业新闻教育,意味着新闻就是一种对客观事实极度尊重的价值、一份履行“社会公器”职责的责任感。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王素洁记者的报道有太多不实之处,采访过程充满了片面和不专业的行为。试举两例。
其一,对于“乔东”名字这一最为基本的事实,记者本人语焉不详。报道刊发后,我们几经打听,联系上了王素洁记者,询问采访报道情况。王素洁表示,她确实电话采访了乔东本人,文中内容都是采访所得。当被追问为何2006级本科生都不认识乔东时,她回答称乔东改过名字;被追问乔东的曾用名时,她回答称“我不知道,正在核实”。试问,如果连被采访人的姓名都无法核实,如何确认其接受采访时描述的细节?报道内容如何立得住脚?
其二,采访只采纳了一个信源,缺少证据说明乔东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就学。在与王素洁记者的沟通过程中,她告诉我们,确实打电话采访了乔东,也向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核实相关情况,均说明乔东人大新闻学院毕业。试问,作为一位2012年入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为何不直接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求证这一情况?为何不从公开的新闻学院网站上查看毕业生名单?为何不让乔东本人出示人大的毕业证、学位证?
抱歉,《中国青年报》,我们必须质疑你。
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拥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在新闻业内,《中国青年报》的许多报道都得到广泛赞扬,《冰点》特刊更是中国新闻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经常会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版面作为范例,讲述许多《中国青年报》前辈记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引发社会讨论的故事。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我们曾经以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工作为荣。但是,我们必须要质疑,这篇报道的刊发,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青年报》全然不符,报道的选题、编辑机制已经失效。
我们都知道,作为职业教育版的头条,这篇报道一定经过了选题讨论、编辑审核、排版、审校、签发等诸多流程。如此对比强烈、具有噱头的新闻点,在编辑部讨论选题时是否经过了反复论证、研究选题来源的可信度?在准备报道、组织采访时,是否思考过核实信源、全面客观?版面编辑在改稿、拼版时是否考虑过对报道内容进行补充核实?值班领导签发时是否对报道内容进行认真审读?
这些疑问,答案无从知晓。但是从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报道倾向明显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只能判断,贵报的选题、编辑、签发的层层把关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报道之后的社会影响看,这篇报道已经成功地制造了新闻话题,吸引了相当的社会注意力。仅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结果达到323000条,两天内已经有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多个大型网站转载。从网友的评论看,新浪转载的一条新闻下就有近600条评论,有许多戏谑、嘲讽甚至攻击新闻专业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内容。我们认为,这篇报道不仅对中国人民大学及其毕业生造成了困扰,更对数十年来广大新闻学者、新闻工作者苦心建立的新闻专业教育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乔东”本人对冒用身份一事公开道歉。
二、该报道作者王素洁就报道的不实内容进行公开澄清及道歉。
三、《中国青年报》撤下原有新闻链接。
四、《中国青年报》刊发公开更正信息,对这一事件进行澄清,并消除相关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06级本科同学会
2015年8月5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k5OTUxOA==&mid=212045228&idx=1&sn=bbaafa385532d119ba741628255acd19&scene=5#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2:0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5 22:06 编辑

中青报曹林
目前仍在调查中,请有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中国青年报
【关于《人大本科毕业生“回炉”读高职,图啥》一文致读者】



13分钟前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4分钟前
来自
三星GalaxyNote


海明评说:转到传媒危机案例。10秒前
珏璟公子:让该同学提供毕业证学位证即可 如果无法提供 学信网一查也便知晓 很简单的 3分钟前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12:36 | 只看该作者
人民大学和中青报关于《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报道的联合声明
发布时间:2015-08-06 19:54 来源:中青在线 
  针对8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的《端着“铁饭碗”,内心仍不安——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的报道,经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青年报社双方联合调查,发表声明如下:

  1、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本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北京市自考办管理的自学考试等所有已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本科学历或学位的2010届学生中均没有名为“乔东”的学生。

  2、中国人民大学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理念,除办好高层次学历教育外,还响应国家号召,为各类有进修需求的人员提供教育服务。为便于教职员工、学生、访问学者、培训人员等在校期间使用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各种服务设施,中国人民大学为上述各类人员提供一卡通。全日制学生所持一卡通会明确标明是本科生或研究生,本科生一卡通的有效期为四年。乔东的一卡通上注明类别为“其他类学生”,经查证,该卡有效期一年,系中国人民大学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短期培训人员所持有。

  3、《中国青年报》一向秉持追求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此篇报道有关内容受到质疑,报社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多方查证。虽然采编过程中曾向有关组织和个人进行了核实,但是求证不够周密,乔东不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毕业生,为此报社向读者致歉。《中国青年报》将进一步严格采编规范,在不断消除不确定性中接近真相。

  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青年报社的关心与厚爱!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08/06/content_11533031.htm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9 11:24 编辑

"人大毕业生回炉读高职"当事人道歉:只是自考生 2015-08-09 07:35:40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9807




道歉信截图

乔东(中)


8月3日,中青报刊发一则新闻《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报道称,“在电视台工作两年后,201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的乔东,作出一个令不少人费解的决定:去一所职业院校学门技术。”
报道还称,高职在校期间,乔东担任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学生会主席。入校3年,他还先后获得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还斩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毕业后回到家乡鄂尔多斯,在当地煤炭局实现就业。
正当网友纷纷感慨“文凭不抵一技之长”时,人大及时作出回应,称“查无此人”。
一时间,从“回炉”典型至涉嫌身份虚假,乔东及报道其“事迹”的中青报深陷舆论风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表示,从技术操作层面看,所涉报道问题有三:对报道当事人身份的求证存在失误之嫌,报道角度与立意有挑“文凭不抵一技之长”之嫌,整个新闻报道有软文之嫌。张志安指出,自2012年到2015年四年间,中青报数次刊发关于这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报道,其中专版报道1篇、半版报道6篇,对此,中青报更有回应的必要。
8月5日,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发表公开信,对乔东身份与中青报上述报道表达了“不认识”“不认可”的质疑声音,并公开道歉要求。
同日,乔东所“回炉”的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表示,乔东进校时校方未核实其声称的本科学历,在中青报报道前,校方征求过乔本人意见,其同意用本科毕业于人大的说法。
8月6日,中青在线刊发《中青报致歉:乔东是人大进修生,不是本科生》的声明,首次就该这一事件表示致歉。声明指出,经人大和中青报联合调查,人大全日制本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北京市自考办管理的自学考试等所有已获得人大相关本科学历或学位的2010届学生中均没有名为“乔东”的学生。乔东展示持有的人大校园一卡通系人大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短期培训人员所持有。
究竟身份是否造假,在更多媒体追问面前,本应最具发言权的乔东却并未第一时间给出明确解答。他拒绝了媒体采访,称“事情具体情况请咨询官方,官方会有结果的。”
8月9日,乔东本人的道歉信姗姗来迟。
乔东称,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他就向母校表明了自己是人大自考生身份,对这起事件,乔东表示向人大、中青报以及王素洁记者道歉。至于迟迟未回应媒体质疑的原因,乔东也给出了解释,他称“我个人觉得只有在官方发表申明之后,我才能以个人身份道歉,我不想因为我不当的言论,让任何一个组织再次受到伤害。”
然而,乔东与人大的身份关系问题,这份道歉信似乎仍未说得清清楚楚,信后所附的个人学习经历,只字未提令他“名噪一时”的人大。
8月9日凌晨,“乔东事件”当事者发布的道歉信全文:
我是乔东,首先我向所有的媒体朋友、读者致以深深的歉意。从事情一开始我并没有置身事外,我第一时间与江苏建院取得联系,提交人大一卡通的时候,我已经表明我是人大自考生,我愿意为自己的过错向社会道歉,向人大、中青报以及王素洁记者道歉,请你们原谅我,我一直没有回应媒体,我个人觉得只有在官方发表申明之后,我才能以个人身份道歉,我不想因为我不当的言论,让任何一个组织再次受到伤害。

我没有进入公务系统,这一点可以到相关组织部门核实,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这一点中青报已经派出记者予以证实。我毕业所签就业单位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三十工程处,人事档案已经正常派遣,此事由江苏建院招就处负责,可以去核实相关信息。在求职以及实习工作中,我保证没有借助人大的名声去做任何事,此事任何机构可以去核实。最后,我再次给所有这一事件受伤的人道歉,我错了!如果我自己所获奖项中的任何一个主办方认为是因为我的材料中有过提及人大而认为是申报材料作假而获奖,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附我个人学习经历:
2012/9-2015/6江苏建院
2010/9-2012/6北京参加自学考试培训
2007/9-2010/6(第二次中考)东连现代中学读高中
2006/9-2007/6准旗世纪中学读高一
2004/9-2006/7准旗第五中学读初二初三(当时所在区域初中四年制,我没有读初四,初三时第一次中考去准旗世纪中学读高一)
2003/9-2004/7准旗民族中学读初一

http://news.163.com/15/0809/07/B0IF3BCA00011229.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22:4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11 22:53 编辑

危机公关哪家强?“中青报人大‘回炉’毕业生报道”事件各方表现
2015-08-11 胖妲己 必记本

【本文为公号“必记本”独家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一篇原本应该寻常的职校宣传稿由于涉及“人大”而真正演变成一场新闻事件,除了原来宣传稿的主角“乔东”和江苏职校外,中青报及记者、人大都从台后现身幕前,成为新闻事件当事人。同时,“宣传稿”对各方也造成了可大可小、不大不小的危机。

主要的两方是中青报与人大及人大校友。

负有主要责任的中青报很淡定很沉着。8月3日中青报职教版刊发宣传稿,明眼、敏感的网友尤其是人大校友纷纷质疑。喧嚣一天后,8月4日下午1点多,据中青报特稿部副主任刘万永微博称:报社已启动调查机制!可是,可是,咱们媒体行业以前学过的专业课里不是有公共关系课吗?危机公关的五大原则不是首先要承担责任,真诚沟通以后再查明事实吗?

也就是说,在涉事宣传稿引发质疑的第一天,理论上来讲,中青报就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回应人大校友质疑,把宣传稿撤下网站,为引起质疑和争议的地方致歉,并声明启动调查机制,以此在情感方面取得人大校友及公众的谅解。

但或许是由于中青报像任何一个中国官方组织一样,机构大、程序多,反馈需要时间。或许可能是中青报自己早就在暗自调查,只是不想让我等外人知道,也未可知。但不管怎么说,中青报第二天下午才发布调查声明。而且,在下午5点左右,中青报竟然勇敢而又神秘地把自己官方微博的这篇长文给删。除。了。同时,毁尸灭迹的还有近百条人大新闻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质疑评论。

这无疑有点诡异和神奇,如果中青报报道没问题,这么悄无声息地删微博做什么?可如果报道有问题,中青报不是应该先发布致歉声明再删链接吗?而评论的版权属于别人,你删人家评论算肿么回事?难道中青报还有封建主义的帝王残余思想:朕不活了,朕旁边的评论也得来陪葬?

可是媒介新时代,您让别人陪葬,也得问人愿意不愿意啊!问题是,人大校友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坚决不同意。于是在8月5日,恼火的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坦诚布公地发表了一封致中青报公开信,语气活泼、笔调生动还亦庄亦谐,内容大概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强调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142个学生的正式本科生身份,同时强调了这个小圈子的又红又专、至亲至爱精神,以此排除了乔东的人大正式本科生身份;


二是强调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正式本科生的神圣使命感和新闻专业主义态度,以此对比记者王素洁的不专业不敬业;

三是认为中青报的这篇涉事“报道”给“人民大学及毕业生造成了困扰,更对数十年来广大新闻学者、新闻工作者苦心建立的新闻专业教育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公开信要求乔东和记者王素洁道歉,中青报撤下相关链接并刊发公开更正信息以消除负面影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k5OTUxOA==&mid=212045228&idx=1&sn=bbaafa385532d119ba741628255acd19&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平心而论,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的质疑很准确、要求也很合理。但可能人生气的时候脑子容易短路,容易思维混乱,容易词不达意,新闻专业学得好的人大2006级本科生也不能免俗,甚至忘掉了新闻专业知识的一大半内容,起码公开信所做的表达没有能显示出2006级本科生应有的才华与水平:
一是这样的排除法是不是把那些不是正式学历但也是人大其它途径毕业的学生也排除了呢?要不要顾及这些学生的感情?(当然这是在乔东确切身份查明以前)
二是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生有没有权力认可王素洁?愤怒归愤怒,这样居高临下的姿态合适吗?
三是为什么要求乔东和王素洁道歉,中青报就只是撤下链接和刊发更正信息呢?难道不是主要责任方中青报首先道歉么?而且次序不该是首先质疑中青报,然后再王素洁和乔东吗?要知道,记者王素洁所做的报道是一种职务行为,而职务行为不该是所在单位先受质疑吗?
再说,说“报道”给“新闻专业教育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可能有点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吧?没学过专业新闻知识的别人这样说无可厚非,可咱是优秀的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生啊!咱说话的水准不该和普通人一样,是不是?

这一回合,作为肇事方的中青报估计因为是国家机关,声色不外露或者谨慎从容,只是大方的删除了涉事链接和质疑评论,至少从表面来看,没有做什么有效的危机公关。而为母校人大荣誉、为自己尊严而战的2006级本科生似乎也没有在专业性上为自己应有的尊严加分,可能因为生气发挥失常了吧!

8月5日是忙碌的一天。可能经过了内部的调查和核实,当晚9点38分,中青报在中青在线发表致读者信,内容大概三点:
一是乔东的人大新闻系本科毕业生身份是由江苏职校乔东本人提供(提供就不需要再核实了吗?何况人大和中青报距离更近、更亲近啊);
二是人大自己证实乔东在人大存有学号与身份证号,但具体材料因装修及搬家原因遗失(看人大诚实就可以欺负老实人吗?这要多铁的哥们儿才会这样在胸口插刀啊!);
三是承认报社在刊发前对细节没有更周密核实,采编有失误(用词多委婉,一个“更”字便具有无限柔情)。

不难看出,中青报的做法是在撇清关系,推脱责任,乔东的身份问题是江苏职校和乔东本人的原因,人大有乔东学号更证明报社没什么大错,错误和责任都是别人的,可有学号和身份证号就能证明得了乔东的人大本科生身份吗?中青报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淡定功夫真正了得!因为,即使在最后勉强承认有失误,中青报还是只字未提道歉的事!

第二回合大概属于暗战,因此,人大也吃了自己兄弟的亏!

事情发生的第三天,即8月6日上午,中青报一个副社长到访人大,进行沟通。
当然,沟通的内容无从了解,但沟通的结果马上能够看到。
经过了一天的查证和了解,晚上7点54分,人大和中青报发表了联合声明,内容一是证实乔东只是在人大上过短期培训班的课;二是报社承认求证不够周密,向读者致歉,并会“进一步严格采编规范,在不断消除不确定性中接近真相”。

可能是因为即使被插刀、依然兄弟亲的缘故,中青报没有公开向人大道歉,也许在私下把酒言欢了吧!

看来在第三回合,中青报和人大意识到都是职校惹的祸,把第三者的事情说清楚,俩家相逢一笑泯恩怨,重修旧好!虽然有人诧异得眼镜都跌碎了,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个刚吵过架的情侣晒照片的动作,有盟约的作用,有秀恩爱的意味!

毫无疑问,人大克制,遗憾的是,人大在公开的表达上没有提及涉事“报道”对于普通读者的伤害!换句话说,人大公开的表达没能反映其高水准老师的声音。但作为一级行政组织,要以单位的统一声明为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中青报足够精明,充分体现了作为一级政府的协调制衡功能!而中青报所做的要在“不断消除不确定性中接近真相”的承诺,让北青报成为查明乔东身份的主力,北青报8月7日的报道证实“乔东什么人大学历都没有”,随后乔东自己更承认只是上过人大培训班的课,连自考生都算不上。

由于中青报的不作为,危机公关的第三方权威证实原则反而由北青报实现了,可能中青报的脸不觉得疼,但自己查明了不是更有、 效果更好吗?

不得不提的是,乔东的确罪有应得,但彻底揭露了一个善于忽悠、吹泡的乔东就能免去其它合谋者的责任吗?事情一败露,各方都有意无意在把责任往乔东身上推,无论是中青报还是江苏职校,当时合作共赢的事怎么就不提了?而造就乔东的环境和原因不该得到反思吗?
再看同样处于漩涡中心的江苏职校做法,也许处在漩涡中心的人看不清漩涡本身的样子:
涉事“报道”发生的第三天——8月5日,江苏职校方面发给人大方面乔东“校园一卡通”的信息。这是说明“乔东”这事不赖我?

同日,北青报求证江苏职校宣传部长,部长说乔东答应稍后会把人大毕业证、学位证发给他(还是乔东的责任?),而北青报从乔东处所获得的信息是:“官方(职校)已经有声明,请联系官方核实”,两人中必有一个说谎,而我倾向于相信职校在推诿。这从后面的事实也可得以佐证,江苏职校宣传部办公室的的座机电话再无人接听。

涉事报道发生的第四天——8月6日下午5点左右,江苏职校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声称乔东一直自称人大毕业(责任全是因为乔东自己吹牛了!),同时承认职校未做过对于乔东人大学习经历的核实工作。但丝毫不提对于人大、中青报和公众的伤害与道歉。

或许是因为职校觉得自己没什么错,没有必要道歉。或许是职校觉得自身是官方组织,和其它官方组织一样,怕的是来自上面的行政责任,而不必担心对于其它单位和公众做造成的困扰,所以也不需要道什么歉!或许职校不愿意道歉是因为一旦道歉出事的责任就归自己了,就像在美国开车两车相撞,不能随便说“sorry”一样,客气的一句“对不起”事故责任就得自己扛了!

当然这些都是瞎猜,因为官方的心思总是和女孩的心思一样:难猜!

可职校原来让中青报刊发的“报道”不就是为了做宣传、吸引招生嘛!这样的时机说千载难逢那是夸张,说难得至少还不为过,前些日子的神州花了多少钱才制造了一个道歉机会啊!咱职校照猫画虎,就算不是真心,假模假样也能模仿一封哪怕是“最不诚恳”的“道歉信”啊!试填写内容如下:

乔东为我校2012级煤矿建井专业学生,2015年6月正常毕业。在校期间,乔东一直自称为人大毕业生,由于是自己的学生,学校自然相信。也许职校过于轻信自己的学生,特此向中青报、人大特别是社会各界公众致歉,希望不致于伤害到各位的良好名声。在校期间,乔东同学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表现良好,希望乔东在就业后能继续努力,学校也会进一步加强学籍核实工作以确保学生质量的高标准!再次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

这样的道歉不是也是宣传,更有利于学校招生嘛!

但政府组织的姿态往往很难像企业一样柔软、灵活,这依然是事实。危机公关到底要哪样?再看一个企业危机公关的例子作为参考。今年7月9日,从腾讯跳槽到阿里巴巴的刘春宁被前东家腾讯举报,涉嫌贪污事件、被警方带走,这对阿里巴巴来讲确实是一次危机,阿里巴巴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如下:




补充的话:
作为个人的记者在所供职单位做出表态前可能谈不到什么危机公关,乔东可能也有这样的原因。但在8月7日下午北青报证实乔东身份后,有个人貌似在这场危机中嗅到了机会,这个人是谁?大家以后就会发现。中青报“人大‘回炉’毕业生”报道事件中,究竟谁受到了伤害?我也不想再谈了,被领导骂乱说乱爆、不务正业还能忍受,关键是没人点赞没人关注,本菇凉的玻璃心受不鸟啊!瞪着惺忪的迷眼,偶连码了三个通宵的字,菇凉我也再熬不了夜啊!或者是有人安慰有人鼓励后。。。

27&idx=1&sn=2b61eb1da7e5ef103c159f92808bdff8&scene=1&key=dffc561732c2265179a1fa6f562d3d0028d677cebff084cd474f532b6ea05a02e563a92f2cb9b20381434dccfef54a1e&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mU3davy9EMLGv4ZQn4Sysd1uK8Fv5bj66wBrXrf6WLV3gWQ47aFo4WGR2LyA9w7z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