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沁同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3:0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蒋沁同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实录 (2012-12-22 15:08:54)
转载
标签: 普利策新闻工作坊杂谈分类: 报道转载

编者按:2012年11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2级研究生蒋沁同学赴港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并做了认真的记录整理,新闻学子、学者及新闻从业人员可以分享她此次零距离接触的成果,也可以结合普利策获奖作品和相关研究作进一步学习。
普利策零距离第一弹——讲座内容实录
    上个月,我们新传院硕士一行20人在学院组织下前往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系列讲座。普利策奖得主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不是天天有,所以也格外认真。一周的讲座听下来,信息量很足,启发也很多。有时候机遇这种东西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看似普通的活动或者交流,甚至一个人的一句话,会改变你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执念,为你打开一个新世界。所以,为了谢谢这个机会,我想和所有没能去到现场的人分享我的收获。
    《普利策零距离》的博文计划写三篇,第一篇是讲座内容实录,根据笔记和回忆整理每场讲座的重点,先喂饱好奇心;第二篇会把讲座中的一些亮点与我看过的其他文章结合,讨论几个新闻业务问题,包括我的思考和看法;第三篇是杂记,记录我这一周的一些感性认识,以及与讲座无关的香港新发现。敬请期待。
    今天发布第一弹。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讲座很多,有一些是同时进行的,我只能记录下我参加了的;第二,每次讲座主题不同,有一些是单纯的经历分享和讨论,没有太多要点,在这里就略去了;第三,所有演讲人在开幕式共同参与了题为“新媒体时代与新闻报道”的论坛,这部分会在第二篇博文里讨论,这里也没有记录;最后,图片来自Google。
    Ready?GO!
第一位演讲人:Sara Ganim
    Sara在2011年的一个系列报道中披露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前任橄榄球助理教练Jerry Sandusky十几年来对多名儿童的性侵案件,这一系列报道为她赢得了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地方新闻类奖项。
《对性侵案件报道的挣扎》
    在第一次课堂交流中,Sara与我们分享了在这类案件报道中的采访心得。
1、我们如何用词?
    “The Breakfast Rule”是国外新闻编辑中的一个常规,意思是媒体生产的新闻不能让人觉得心理不安,吃不下早饭。其实我们应该突破这条所谓的规则,只有通过准确而不是婉转的用词报道,才能传递正确的信息,令读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严重程度有准确的认识,从而获得足够的影响力。Calling it what it is,这是记者报道事件的基本职责。
2、我们如何进行采访?
    在案件类报道中,经常需要接触的采访对象之一就是受害者及其家属。如何劝服他们接受采访,又如何保护他们的隐私和正常生活?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每个事件的特征做不同的权衡。
    例如,我们不能强迫受害者接受采访,但我们可以说明,首先你的陈述可以让更多的人免于伤害;其次你的亲身陈述能够避免他人转述失实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我们承诺会保护受访者的隐私。通常,这三条原则解释之后,大部分的受访者都会安然打开家门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愿意陈述的人未必愿意面对镜头,所以视频媒介往往更难深入采访。这时候我们一方面可以用技术手法如处理受访者的面貌和声音来克服,另一方面,不能发视频新闻,那就通过网络,纸媒,甚至Twitter来发。重要的不是载体,而是内容。(个人认为这种解决办法与国外的新闻运作机制有关系,他们的新闻生产可以做到一个人负责一个内容的多种呈现,媒介融合更彻底。)
3、专业主义VS新闻伦理?(这部分主要是问答)
    披露过多的犯案细节会不会引发不良后果,如模仿型犯罪?——存在这种可能,但是知道得多一些总好过什么都不知道。
    具体操作上怎么做到“保护受访者隐私”?仅仅是化名有时候还是有所指向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和编辑或者你信任的专业前辈商量。
    遇到费尽口舌劝服,仍然拒绝采访的采访对象怎么办?——如果你把能说的都说完了,采访对象仍然拒绝采访,也没办法。在地方报纸工作,被拒绝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不是放弃报道的理由,还有别的新闻源可以挖掘。
《找个工作当记者》
第二次讲座主要是以同龄人的经验,给未来记者的求职提供一些参考:
·五样东西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
1.实践经历:Sara高中时期就给校报写稿,在各类媒介的实习或兼职工作从未中断,实践经历越多越好;
2.多上实践课:上一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或者专业外的基础知识课程;
3.具备多种技能:如果你能写能拍能编能出镜,还怕找不到工作?
4.树立个人品牌:让你社交网络内的人了解你的工作理想和工作能力,增加机会。建立个人网站,网站中应该包含自己的简历,照片,优秀作品等等,给未来老板一个机会全面地了解你,这种方式往往比简单的简历更有效。(Sara的个人网站:www.saraganim.com
5.可信度和自己的报道原则:从作品中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两样东西令你的面试官过目难忘:
1.态度:
    参加每一场面试,即使你没想过能被录用,去去也无伤大雅。一边了解行情,一边锻炼面试技巧。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场无意的面试会从此改变你的工作道路;
    在面试中表现出工作积极性,热忱的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
2.独立的看法:
    面试之前要做足功课,相关媒体的信息,近期的报道重点等等。
·四样东西让你在经济萧条时仍能保住饭碗:
1.广阔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做的某一件作品,着眼于供职单位的长远发展;
2.学会利用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等等。但要把握重心;
3.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主动性强,不是坐等分配任务;
4.配好装备:电脑,智能手机,等等。一切为了更好地报道。
·问答:   
1.美国新闻业的工资高吗?——不高,不过没关系,反正你也没时间花钱。话说回来,第一份工作可能工资很低,做得很糟糕,写得东西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但也正是这类工作让你成熟起来,掌握技巧,提升自我,所以失败的第一站很重要。
2.选择单位的时候,一边是知名媒体的小职员,另一边是小媒体的全能职员,你会选择哪一个?——后者。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份小报,我在那里获得了普利策奖。而我一个同窗好友第一份工作在NBC,她用了120分的努力,最后只进入了制片线,成为了一个早间节目的制作人。小媒体更能锻炼人,不要以为地方新闻不是新闻。如果你成长得足够好,终有一天你会以更优秀的身份踏入心目中的理想单位。
第二位演讲人:Clifford J. Levy
    Clifford是一名调查记者,现任《纽约时报》副主编。2002年,他的一篇报道揭露了纽约一家精神病患者看护中心的多起离奇死亡案件,获2003年度普利策奖调查报道奖项。调任《纽约时报》驻俄罗斯记者站后,,他与另一名记者在2010年共同撰写系列报道,八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普京领导下俄罗斯民主政治的状况,获得2011年度普利策奖国际报道类奖项。
《调查报道》
第一次公开讲座中,Clifford从概念上解释了如何进行调查报道。
·怎么找选题:
1.寻找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选题,用具体事件来进行报道阐述;
2.日常报道中出现的有意思的新闻线索。
·调查方法:
1.新闻源调查:采访核心对象;
2.档案调查:这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调查方法,许多看似毫无联系的公开文件,只待某个聪明的记者发掘其中的逻辑关系,抽丝剥茧,挖出精彩的故事。
·调查报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血有肉的情节和细节。调查报道的篇幅很长,读者忠诚度比较低,只有故事能够给人阅读的欲望。“这些人已经死了,但我想让他们在我的文章里复活。”
《社交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这次课堂分享,Clifford以他个人使用社交媒体和管理《纽约时报》社交媒体运作的经验,讲述如何在报道中合理利用这种新媒体。
1.利用群众信息源:
    Twitter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记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需要的,辨别真伪,合理使用。必须注意的是,一要保护原创的隐私,慎重引用;二要全面看待UGC(user-generated-contents,用户生产内容)的作用,尤其是真实度。
2.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位置:
《纽约时报》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流程通常是:
调查——网站发布——Twitter发布——纸媒跟进。
3.个人特质VS专业身份(Personal vs Professional):
    首先,对记者来说,社交媒体是报道工具,不是个人娱乐设备。
    其次,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失去某些个人特征。你必须保持中立,谨慎地表达态度和政见(最好是从不公开表达)。一旦失去了作为记者的公信力,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公信力是记者立足之本。
    最后,“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你不会写在报纸上的东西。”
4.意见报道如何保证公正:
多信源,多观点,多角度呈现,只报道能够了解并查证的,不作结论。
第三位演讲人:Paige St. John
    Paige也是一名调查记者,她对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保险企业系统进行了两年详尽的调查,而后发布的调查报道获得了2011年度普利策奖的调查报道奖项。
《数据爆炸的时代》
    Paige的获奖报道大量运用了数据调查,她觉得这是网络时代的一大好处,但要学会利用,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在两次讲座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来展开调查的,介绍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技巧。
1.“最重大的新闻事件往往就发生在你的后花园。”——新闻报道应该贴近人们的切身利益。
2.社交媒体上的微小数据信息,如果加以统计,也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报道。如《芝加哥20个最危险的驾驶区》这类报道,都是通过收集网友发送的信息和交管部门的数据,进行软件统计和分析所得到的。
3.所有数据必须有来源,经过交叉验证。
4.软件使用是数据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帮助你快速完成繁琐重复的工作。所以要努力提升自己使用电脑软件的能力,能够自己开发软件方便分析报道则更好。案例:Paige利用一个简单的文本对比软件,将州法律与企业文件进行同内容分析,发现大篇内容完全雷同,查证发布时间后,成为证明企业影响立法的证据之一。
《私企调查大作战》
·基本工具:
1.企业年报;
2.企业注册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如果本国内查不到,跟踪他们涉及国际业务的部分,去国外网站查询;
3.商业数据收集网:美国有许多类似的网站和应用,专门收集整理企业商业来往的信息和数据,供受众使用,这些收集网能够帮你省去一大部分整理原始材料的工作,有付费和不付费两种;
4.网络服务:如Linked In等网站,同样提供类似服务;
5.商贸日志:企业的商务往来文件,在一些网站上会公开,如opencorporates.org
·外部工具:
1.立法:
    在立法机关公开文件中查询企业近年或成立以来所有涉案文件;
    通过文件找到相关的代理律师进行采访,他们手上的卷宗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要注意获得许可,遵循隐私保护条例;
2.法规:查询联邦,州法律法规和企业条例;
3. 投资方:
    一个调查企业运作的小技巧:如果它是上市公司,买一股它的股票,然后以股东身份,名正言顺地参加各种股东大会和不对外公开的商务报告会议等等;
4.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通常很乐于向记者爆料对方的负面信息,记者就可以在两家甚至多家企业中间利用它们的竞争关系挖料;
5.企业法人:
    企业都是人在运作,所以用尽各种办法接近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经理等等,即便是在他们的私人时间。在预约核心人物采访这方面,通常企业对外公关部都帮不了什么忙,所以发一封采访函,然后直接忽略他们吧。
6.实地探访:
    网络世界和各种文件能提供的信息也就这么多了,最后要进行深入采访,必须走出去。有时候某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在你走进他们的办公地点以后,都不言自明了。
·调查原则摘录:
    虽然调查记者显得十分“不择手段”,但是Paige也有一些个人原则:
    第一,文中绝不使用“根据匿名消息源”,她认为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
    第二,不暗访。这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报道方式,但是Paige的个人准则是绝不使用。她认为暗访最大的缺陷是,有可能把某一次的经历和偶然现象当做常态,影响报道的公正性。
第四位演讲人:Craig F. Walker

    Craig是一名摄影记者,供职于《丹佛邮报》,他的两个系列作品,一个讲述一位美国青年立志参军后的军旅生活和成长故事;另一个反映一位从伊战中回国,患上PTSD的美军士兵的生活状态。这两个系列作品获得2010年和2012年普利策人物特写摄影奖。
作品链接:
    他的讲座主要是分享他拍摄作品的经历,讲述作品中的故事,具体的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看看他的作品和下面的附文,非常精彩。在此我只摘录问答部分的几个要点:
1.你有供职单位和自己的网站两个发布渠道,那么图片的版权如何处理?——如果你是为单位拍摄作品,那么他们毫无疑问享有第一发布权,在他们发布之前我绝不会把照片挂在个人网站上。报纸发布了作品之后,图片的使用问题可以跟单位具体协商。
2.这些图片里有一些非常隐私的画面,你是怎么捕捉到的,怎样让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面表现得更加自然?——通过长期的相处和频繁地出现,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进入他的生活,让他习惯镜头,以致后来被摄对象和他的朋友已经忽略了我的存在。
3.如何看待新闻图片的修片问题?——我的原则是,除了基本的水平线调整,图片大小调整等微调之外,尽量不修。
普利策零距离第二弹——我们是新媒体人?
    最近实在是拖延症发作,这篇文章开头了无数次都没有写下去,真是对不起群众对不起自己。先发一张图片:摄影师Craig的美丽妻子Jamie及他们的小萌孩Quinn。

    普利策新闻奖是针对传统媒体的奖项,包括文字和图片报道,不含视频和其他作品。不过,这几年新媒体领域的极速扩张也引起了普利策评委会的注意。上文中提到的Clifford J.Levy在俄罗斯报道时,同步拍摄了系列纪录短片。短片得到了普利策评委会的特别嘉奖,这是短片形式的报道第一次获得评委会青睐。虽然没有正式的奖项,但也表明新媒介新呈现已经是当今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论坛主题,当仁不让贡献给了新媒体。
开幕论坛:数字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1、数字时代的影响:
    论坛的第一部分,四位演讲人分别简单介绍了数字化时代对自己工作的影响。这其中有使用感想,也有遇到的问题。
    首先,要获得更大的传播力,必须想尽办法接近受众,也必须尽己所能使用各种采访工具。所以,基本上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Twitter账号,主要用于工作;
    其次,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要注意区分不同社交媒体的作用重心。例如,Facebook主要是圈内社交,情感导向比较强。相比之下,Twitter是信息发布,新闻价值更强。了解了不同社交媒体的特征,有助于你更好地将它们为己所用。
    第三,数字媒体是一个平台,人们可以共享内容,并进行交流。但数字平台不是终点,我们利用平台搜集了资讯,最终依然要回到原本的工作流程中去确认,进行自己的内容生产。
    最后,数字媒体给传统媒体的内容扩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好处在于,新闻报道,尤其是图片报道可以没有篇幅限制。(例:Craig的一系列照片49张,是无论如何塞不进报纸版面的。)坏处在于,网络无边界的空间让媒体很难引导受众流量,控制不了独家网站的点击量,对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媒体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
    在数字化浪潮的洗涤席卷催化攻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四位演讲人分享了一些观点。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而且更加迅速到位,导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达上处于劣势,要发挥所长,只能靠深度报道,走杂志化的思路。
    新媒体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商业模式问题。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媒体集团都有自己的网站和阅读应用等新媒体业务。这块业务如何盈利呢?依然是靠其他业务的扶持和二次贩卖的收入。但是,想要新媒体版块自负盈亏甚至主动盈利,还是必须建立健康的商业模式。众所周知,网络的广告收入比印刷媒体广告收入要低,且现在一方面报纸发行量下降;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使人们的阅读变得“短平快”,即便在文字后附上主站链接,主站点击量依然有所下降。这两个下降给本就不高的广告收入雪上加霜。Clifford提到目前他们采用的应对方法是设置Pay-wall。这也是国外新闻集团用得比较多的办法,具体是指在发布内容的时候不完全发布,而是节选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吸引受众点击主站。也指提供试读段落,全文阅读需要缴费。这个免费内容与收费内容的界限就被形象地称为Pay-wall(可译作收费门槛)。当然,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更多的还有待探索。
    Paige介绍了一个国外阅读平台“NITCH”(网址:http://www.nitch.biz/)。这是一个类似于Flipboard或网易云阅读的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按每个人的个性化设置,阅读兴趣来选择新闻内容,提供给用户。使得新闻获取更加个性化,模块化和碎片化。
讨论一:报纸会灭亡?——是媒介融合而不是取代
    美国《新闻周刊》纸质版正式停刊,似乎让人有些恐慌纸媒的未来。有人问Clifford,会不会有一天《纽约时报》也将消失?Clifford说,可以肯定的是,NYT在很长的未来依然会存在。目前NYT每个工作日发行量有80万份,而周末的发行量会更高。并且,纸质版的NYT盈利更多,资金循环也很健康,反而是新媒体业务如上文所述更让人担忧。当然,我们可以抱着怀疑一切的精神去仔细研读NYT的财务报告,不过我们也可以由此发现,报纸还没有末日恐慌。
    前几天偶尔读到一篇文章,从工具进化,环保,阅读习惯方方面面分析举证驳论,最后得出结论:报纸的灭亡不远了!但在我看来,报纸的灭亡是个没什么好讨论的命题。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介的进步不是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而是优势互补,产生新的结合体。所谓“报纸的灭亡”,只是阅读方式在逐渐改变。也许报纸不是纸了,不需要油墨印刷了,但是报纸的核心——内容会一直存在。Paige也认为,在新闻业务中,传播模式不是信息,质量才是新闻的一切。我想,就算有一天,“报纸”不需要用眼睛看了,记者依然不会失业。
    说到媒介融合,许多传媒单位已开始进行业务实践。国内很多新闻集团提出走全媒体发展路线。将纸媒出版,视频发布,网络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媒介融合和全媒体本是两个近似概念,有区别。范院长在微博上对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区别是这么叙述的:“媒介融合有大动作和小动作,小动作哪个媒体都能做。全媒体是大动作,没有较大规模、实力和影响力的媒体是做不了的。”
    虽说提倡媒介融合,全媒体发展,但事实是很多传媒单位的新媒体版块不如想象中红火。广电集团的网站新媒体只是把做好的电视节目转个格式挂上网,报纸单位的新媒体发展大部分也是把报纸文章原样在网上发布。网络应用更是如此,终端多样了,但内容呈现还是一模一样。因此新媒体永远只有外表,心里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思维和生产方式。
    深圳电视台副总编辑李静老师在一次讲座上讲了新媒体改革的要点。组织的重构是最重要的,媒介集团应该摒弃按照媒体类型划分部门的传统划分方式,而应该按照业务流程来进行组织。第一层是内容——新闻采集,第二层是包装流通——新闻报道或节目制作。BBC的媒介融合实践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我关注的媒体里面,南都全媒体集群是媒介融合实践最深入的案例。它们的内容生产和发布做到了纸媒,视频,网络应用的同步发展,而且根据不同的终端,选择最适宜的呈现方式。例如“南都Daily”的APP不只提供新闻文字内容,还加入了视频新闻,更好地利用了多屏时代不同终端的视听特征。
    除了新闻集团的媒介融合实践,微观上说,记者的个人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首先,记者就需要具备采写编播评的全套技能,语言能力,工具使用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通通纳入,不达成superman或superwoman就不是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其次,我们的工作内容也会有小小的变化,采访了一个事件,不仅需要写报纸稿件,还要同步管理这个稿件的网上发布(网上发的稿件可能与印刷版有区别,有的是篇幅区别,有的是内容差异,这因为网上发布没有严格的deadline),有些情况下还要负责出一条同样内容的视频新闻,如果是大事件,还需要做成不同形式的专题……不要小看这些变化,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增加,会给记者带来更大的压力,要求你只能更加优秀。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会给新闻报道带来更多的变化。
    总之一句话,如Craig所言:“We live in a wonderful age, just embrace it."拥抱数字时代吧,即使不主动迎接,它也已经扑面而来。
讨论二:视频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Sara和Clifford在讲座中给我们看过一些他们制作的新闻短片,有的是消息,有的是采访后记。我的第一感受是:好乱!这些短片大多画面摇晃,记者风吹乱发毫无形象,难道景别,镜头稳定,出镜卡位这些东西在美国人的世界里都不存在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挺霸道的:只要我抓到了重要任务和重要画面,好不好看我不管。这又让我想起了美剧《新闻编辑室》里ACN的新闻报道。大部分时间是主持人不停地说,画面上只有一张照片和几个关键词,偶尔一条采访,只剪采访对象的一句话,画面跳跃感比电影还强烈。
    其实我们都知道,视频报道中内容和现场是最重要的,但视频媒体的视听特征要求我们要注意景别,注意镜头的长度,注意起幅落幅,注意画面的稳定,希望用最好的视觉来呈现新闻。我们都强调新闻制作的细节,不希望给观众带来不适感或者无聊感。但是这些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制作新闻的效率,甚至让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电视本质上其实是适合娱乐的,在新闻表现上处于劣势,但在具有电影风格的专题表现上又处于优势。面对不同的特质,需要找一个平衡,我想,只要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东西,平衡并不难把握。
讨论三:怎么看待媒体管制?
    要说我们是不是新媒体人,其实最开始应该从成为媒体人说起。曾经我也是个愤怒小青年,觉得民主与自由是所有人的绝对理想。后来我发现了,绝对是不存在的,理想也是不存在的。新闻自由在哪里都受挑战,因为这是触及利益的东西。《新闻编辑室》表现的不就是一个被商业绑架的电视台的突围故事吗,正因为这种坚持的少见与可贵,才有编剧拍片抓典型的价值。
    放在中国,这个问题因为新闻体制变得更加复杂。我一直觉得,新闻单位的责任制从经济学上来说是很难以理解的,明明自负盈亏,却还要连带接受政府部门的管制。即便这种社会责任是传媒与生俱来的,那也应该是自发的,不是被迫的,或者是以此为名被迫接受的利益管制。
    但当我试着丢掉这种理想化的心情,从实际出发,不难发现,新闻自由常常被绑架。与其谈自由,不如谈专业主义。而且许多问题不仅仅国内存在,商业诱惑,娱乐至死,低俗泛滥,其中一些问题国外甚至更加严重。新闻,本来就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行业,而是彻头彻尾的现实。偏偏这又是需要一点理想化才能坚持的职业。
    老师曾经开玩笑地抱怨:“现在学媒体的学生最后都不想做媒体,不想要这样的学生了。”我想起自己,最初学新闻,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职业,后来有一段时间看了太多负面新闻,太多无能为力和被管制得束手束脚的案例,一度对这个专业完全失去兴趣,一点都不想当记者了。再后来糊里糊涂读了研究生,接触了更多不同的新闻人,有人跟我一样迷茫,也有人坚定地抱着当记者的理想来进修。现在,这个工作坊用它“Inspire Future Journalists”的主旨告诉所有人,为什么该坚持。
    Paige和Clifford说自己在做调查报道的时候,也曾经收到过恐吓邮件,曾经被人跟踪调查,这些潜在的危险他们都知道,只是不愿为此而放弃。不过,他们也说,在了解了中国记者的工作状态之后,觉得自己在美国当记者还算幸运,起码不会被凭空消失。Clifford还给我们看了一篇关于俄罗斯记者因揭黑而遭人毒打,手指骨折,终身瘫痪的新闻报道。所有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放弃过自己的工作。“对我这个好奇心旺盛的人来说,有个证件能让我问任何人任何问题,这难道不是最棒的职业吗?”“即便我不是为了拯救帮助他们而写报道,但当这些报道带来了好的结果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很好。”他们说的这些话,我重复不完,言语间流露的是一种热爱,很平实,也很真实。
    有个说法是,看到了偶像最丑的样子依然崇拜他的粉丝才叫真爱粉。按这个概念,看懂了新闻行业的好与不好依然坚持的,是真爱新闻的人。有时候许多的负面和无能为力不是阻挡我们的石头,而是我们逃避困难的借口。即便不能大展身手,也要从零开始尝试;即便有镣铐,也要努力起舞。起码,要把所有可能都尝试过了,依然走不下去,那才是尽头。
    我们国家的新闻管理在内容监管方面应该很有经验了,但法律法规缺位,制度尴尬这些问题依然突出。我犹记得Clifford在听到我们说中国没有新闻法的时候,脸上一副惊讶的表情。此外,记者群体和媒体公信力的培养也很重要。要让采访对象信任你,才会为你提供信息,要让读者信任你,新闻报道才能获得足够影响力。这种公信力,是几位演讲人不断强调的职业根本。应该也是选择成为媒体人要牢记的准则。至于媒介管制,现在现有的框架下做得足够好,如果真的太好,说不定,会成为那个也许总会出现的,第一个突破规则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3487701018bp7.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