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更多具有“新闻人味道”的学生?——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23: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学科特色,是高校新闻专业和主流媒体需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要不忘初心,坚守新闻人的理想信念和使命;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和险境有勇气和责任意识;善于传播,掌握凸显本专业特质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巧。

由新华社一篇报道引发的讨论:如何培养更多具有“新闻人味道”的学生

2005年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一文写道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赵振宇认为,当前新闻学博士教育距离实践太远,作为一名新闻学博士理应掌握最基本新闻业务。如果新闻学院培养出来的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作品,这将是新闻教育的失败。

这篇报道先后被国内几十家媒体转发并引起讨论,被收入当年《中国新闻年鉴》。新闻学科的重要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凸显的。当我们以“支撑学科”的地位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一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时候,新闻学院和媒体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所在学科的特殊地位,这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须臾不可忘却的学科要求和职业使命。

2023年高考时,有人关于新闻专业的偏颇言论,让新闻院系的招生颇受影响。我们在予以反击的同时,是否可以想一下,同是“支撑学科”的其他学科,为何没有受到这样的“高论”待遇?一个学科是否能进入“支撑学科”,靠的是实力。新闻学作为“支撑学科”的作用和影响力,要靠新闻学界和媒体业界共同努力去实现、去坚守、去弘扬。

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开国内风气之先,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2006年12月9日,“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会议认为,新世纪新闻教育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新媒体的挑战。新闻教育要坚守并弘扬新闻职业精神,以及实践职业精神的专业能力,高校新闻教育应履行好这份责任。

20多年过去,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的融合关系应更进一步——实施“双证上岗”培养机制,即新闻教育应该拥有一批既有教师证又有记者证的授课老师和授课教材、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新闻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媒体人不断加强新闻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现在有一批媒体领导和资深记者步入高校,以其深厚的职业素养给新闻教育带来了生机活力。希望有更多的媒体人加盟“校媒合作”“双证上岗”的新闻学院,助力培养更多具有“新闻人味道”的学生开拓创新。

新闻学院该培养怎样的新闻人才?

新闻学院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发布了一个文件《北京共识》。其中这样描述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目标,体现着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也为新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

新闻学院培养人才,要凸显“新闻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培养学生,不是为社会培养一个没有新闻品牌特色的“通用件”,而是要在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使新闻学院学生的“新闻人味道”更浓更足,具有其他学院或其他学科培养学生所不具备的新闻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 “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学院培养的学生,须具备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善于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质。不忘初心,说的是新闻人的理想信念和职业使命;勇于担当、善于传播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勇于担当,说的是面对困难和险境,要有一种勇气和责任;善于传播,强调的是新闻专业有别于其他学科、凸显着本专业特质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巧,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实践本领。不忘初心,才能始终如一;勇于担当,才能讲真话、道实情、惩恶扬善,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善于传播,才能做前人和他人没有想到和做到做好的新闻,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当代新闻人要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视野、学者型品格、实践者本领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曾在采访笔者时做了如下报道——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赵振宇说,“到一线”,就是到新闻发生地,到可以发掘新闻的地方;“循规律”,即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出佳作”,指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全面,鞭笞邪恶、弘扬正气,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001年,笔者在长江日报工作19年后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

作为一个媒体人,来到高校,很珍惜也很重视课堂教学。关于教学,写过《论当代新闻人的特质培养及教育》《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校的名片》等多篇论文和评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化,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和新闻学院需要培养记者或学生具有其他单位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新闻人特质”。根据这一要求,当代新闻人要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视野、学者型品格、实践者本领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培养有“新闻人味道”的学生可以从提高发现力、策划力等着手,鼓励去一线、讲真话

提高学生新闻报道的发现力。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发现新闻”已经不再是“记者”的专利。“发现”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用心研究和实践。比如,如何发现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如何发现或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如何发现或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的新鲜经验;如何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如何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准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如何发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曾任长江日报总编辑的潘堂林出版《怎样发现新闻》一书,受到广泛关注。2021年出版《新闻点子捕捉与把握——融媒时代新闻发现新论》,再次对“新闻发现”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发现新闻”是报道的前提,还要在此基础上“辨别真伪”。这就需要新闻人学习和掌握广泛而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入新闻实践,使其成为培养新闻人特质的系统知识。这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凡是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工作者都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新闻人还要以“新闻学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这种特质不仅是新闻人谋生的本领,更是新闻事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新闻报道需要反映客观世界,但是,与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不同,他们擅长用新闻人的方式给大众提供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提供有震撼、可回味、具有启迪意义的信息。这些技术和方法是新闻人所特有的,也是本学科与他学科、本媒体与他媒体、本人与他人、过去与现在的区别所在,更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能够胜出的重要因素。

提高学生新闻报道的策划力。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围绕一定主题,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策划活动。在上述“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中,关键词是事物发展规律、新闻传播规律、最佳效果、创造性,这是我们对新闻报道策划的一般的也是较为科学的认识。笔者于2008年出版了《新闻报道策划》一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著《新闻报道策划》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创意是策划之魂。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媒体工作时便开始这种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由长江日报周刊部、武汉电视台经济部、武汉电台新闻部联合主办的“热门话题纵横谈”专栏于1994年1月15日推出第一期。武汉市三家新闻单位联成一体,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不同特点,增强报道力度,整体传播优势非常明显,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尝试。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表扬了这一专栏,并要求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电视台派人总结武汉的经验,向全国新闻单位宣传,促使新闻报道形成合力;该专栏获湖北新闻奖特别奖。我们策划的专栏“社会中来”获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专栏一等奖。就此,笔者曾应邀在《新闻战线》撰写《新闻报道策划:融媒体时代的新气象》,对国内媒体的经典策划予以介绍和点评。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不论是哪一类作品,能获奖或获高层次奖励的,很多是新闻策划的结果。在新闻人的职业生涯中,新闻策划素质的培养,不仅表现于当时,有时还会影响长远。

2022年1月2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领衔策划,两岸新闻学泰斗方汉奇与李瞻先生云端互拜,迅速“破圈”,汇成两岸“云端大拜年”的新媒体景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均转发报道。此次策划经过被写进《两岸关系牵动人心》文稿,收入我的《新闻报道策划》第三版。在与王润泽教授交谈中得知,她在进人民大学读研究生前曾在大连电视台工作3年。正是有了在电视台一线的策划经历,促使她在参加北京市政协会议时一发现新闻线索,就迅速带领师生策划出当年春节期间的经典案例。

新闻策划受到媒体和大学的重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新闻策划需要周密把握,要避免出现问题。这需要媒体和大学的实践者、教学者及研究者携起手来,从社会需要出发研究并发展新闻策划理论,以新闻策划的理论与实践说明并服务于社会。这是新闻人应担负的神圣职责。

新闻人要当好反映实情、讲好真话的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


方汉奇先生为作者出版《讲好真话》引用毛泽东语题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所谓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就是讲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意见和建议)。现实生活中,“真实”常常与“虚假”“伪装”相对应,“虚假”说的是与现实不符,而 “伪装” 则是凭借外部力量有意掩饰真相。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因此,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其实质就是一种“实事求是”作风的真实体现。经过10多年的努力,笔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出版了《讲好真话》一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华读书报等予以报道和评述。该书被列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共建项目,成为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


笔者著《讲好真话》一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研究者的职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最终评判着认知和实践的是非功过、真伪优劣。为了讲好真话,新闻人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表达观点时,须具备大局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宽容胸怀。

现阶段,我们不能一味地鼓励“想到就说”,而是要力求“想好了再说”,提倡“讲好真话”。新闻人要有新闻学科的敏锐和理论的深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能够做的地方和时间做起,讲出符合当时当地情况的真话来。

培养有“新闻人味道”的学生,是新闻学院和新闻媒体联手共担的一项重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开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创新实践。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5月(上),原标题为《不忘初心 勇于担当 善于传播——高校与主流媒体联手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新闻战线
作者:赵振宇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李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